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下冊文言文復習提綱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下冊文言文復習提綱
與朱元思書一、
基礎知識(一)文學常識本文選自《藝文類聚》。作者吳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學家。(二)文言詞語1.
詞類活用【湍】急流。【奔】飛奔的馬。【軒邈】往高處和遠處伸展。軒,高。邈,遠。2.通假字【轉】通“囀”,鳥叫聲。【反】通“返”?!疽姟客ā艾F”,露出。3.常規詞語【風煙】煙霧?!竟采恳粯拥念伾!緩牧鳌侩S著江流。從,順,隨?!究~(piǎo)碧】青白色。【無礙】毫無障礙。
【甚箭】比箭還快。
【夾岸】兩岸。【寒樹】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樹。形容樹綠而密。【負勢】憑依高峻的山勢。負,依憑?!靖偵稀繝幹蛏?。競,爭。
【直指】筆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千百】形容很多?!俱鲢觯╨íng)】形容水聲激越?!咀黜憽堪l出聲響?!鞠帏Q】互相和鳴。【成韻】形容聲音和諧動聽。韻,和諧的聲音。【千轉】長久不斷地叫。千,表示多?!窘^】停止?!绝S(yuān)飛戾(lì)天】鳶飛到天上,這里比喻極力追求功名的人。鳶,一種兇猛的鳥。戾,至。【息心】平息熱衷功名之心。【經綸】籌劃,治理。
【柯(kē)】樹木的枝干。【蔽】遮蔽。
【猶】像?!窘挥场炕ハ嘌谟?。二、
閱讀探究1.
表明富春山天朗氣清的壯麗背景(全貌)的句子是什么?風煙俱盡,天山共色。2.
既寫出江流宛轉,小舟隨波逐流的情形,更表現了作者陶醉于美好大自然的閑適隨意心情的句子是什么?從流飄蕩,任意東西。3.
總寫所感,統領全文的語句是什么?奇山異水,天下獨絕。4.
作者是怎樣有層次的描繪“異水”的?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先寫“緩流”,突出澄澈(游魚細石);再寫“急湍”,突出兇猛(急湍、猛浪)。運用了夸張、比喻的修辭方法。5.
作者是怎樣表現“奇山”的?①
整體形象奇?!皧A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雹?/p>
生長狀態奇。兩岸峭壁,皆生寒樹,層巒疊嶂,③自然聲音奇。從聽覺寫泉音、鳥鳴、蟬嘶、猿叫,生機盎然的大自然交響曲6.
流露出對追求利祿之徒的蔑視,含蓄傳達出愛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志趣的句子是什么?這句對寫“奇山異水”有什么關系?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有這樣的“奇山異水”,必然有人的足跡,有人的觸景之情,這句是游覽者自然生發的感情。同時這句又是側面著筆,通過襯托手法,強化了山水誘人的力量,突出了“奇山異水”。7.結尾“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似是多余,對此你有何看法?不多余。一是起了反復渲染的作用。寫樹木遮空,晝夜不分,既照應前面對寒樹的描寫,又給山水增加奇色異彩。二是使結構更加嚴謹完美。全文猶如作者放出的千里之線,這里又收回手中,承接文章開頭四句,清幽淡雅,余音繚繞。三、
拓展延伸1.
由“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你想到了哪兩篇文言文中的話?寫出相應語句、作品和作者。“潭中魚可白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柳宗元《小石潭記》)“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保ㄡB道元《三峽》)2.
由“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你聯想到生活中的什么現象?富貴人雖然自有他們的享受,但是未必沒有煩惱;而遁跡山林的人固然有種種不便,但其快樂是無法比擬的。四、參考譯文,見參考書!重點記住幾個句子的翻譯!
送東陽馬生序(節選)一、
基本知識(一)文學常識1.節選自《宋學士文集》。作者宋濂,字景濂,號潛溪,明朝人。2.序,一種文體,有書序、贈序兩種。本文是贈序,有臨別贈言的性質。(二)
文言詞語1.古今異義【走】古義:跑。今義:步行。2.通假字【支】通“肢”。【被】通“披”。3.古今異義【湯】古義:熱水。今義:做菜的湯汁?!驹佟抗帕x:第二次;兩次(本文)。今義:指重復。
4.詞類活用【腰】掛在腰間。5.常規詞語【嗜學】酷愛讀書。嗜,喜歡,特殊的愛好。【致】取得?!炯俳琛拷琛<?,借?!臼肿浴坑H手、親自?!镜 啃傅?,放松。【逾(yú)約】超過約定的期限。逾:越過,超過。【以是】因此。以,因為?!炯取恳呀洝!炯庸凇勘硎灸凶右殉赡?。冠,帽子?!疽妗扛??!镜馈克枷搿W說?!净肌繎n慮?!敬T師】才學淵博的老師。碩,大?!居巍拷挥?,交往?!沮叀靠熳摺!緩摹扛鷱?。【執經】拿著經書。執,拿。【德隆望尊】道德聲望高。德,道德。望,聲望。隆,高。尊,聲望、地位高?!旧越缔o色】把言辭放委婉些,把臉色放溫和些。辭色,語言和臉色?!臼獭渴毯?。【援疑質理】提出疑難,詢問道理。援,引、提出。質,詢問。【傾耳】側著耳朵。傾,側斜。【請】請教。【或】有時?!境膺停╠uō)訓斥,呵責。【色】表情?!竟А抗ы??!局痢恐艿??!緩汀炕貜?,回答。【俟(sì)】等待?!拘缾偂扛吲d。【卒】終于?!精@】收獲。【負篋(qiè)曳(yè)屣(xǐ)】背著書箱,拖著鞋子。篋,小箱子。曳,拖,拉。屣,鞋子?!靖F冬】隆冬,深冬?!景棧╦ūn)裂】皮膚因寒冷干燥而開裂?!旧帷窟@里指學舍,書館?!窘﹦牛╦ìng)】僵硬?!倦簦▂ìng)人】這里指服役的人?!疚止唷繚蚕础!爵馈勘蛔??!緭怼繃??!靖病可w。【寓】寄居。【逆旅】旅店。逆,迎。【容臭(xiù)】香袋。臭,氣味,這里指香氣?!緹睿▂è)】光彩照耀。【缊(yùn)袍敝衣】破舊的衣服。缊,舊絮。敝,破。【略無】毫無?!灸狡G】羨慕。慕,羨慕。艷,欣羨?!痉睢抗B?!静蝗簟坎蝗?。二、閱讀探究1.作者是怎樣表現自己在年輕時的求學之難和用心之艱的?(1)幼時求學的艱難: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天大寒而弗之怠,走送之。(2)成人后求師的艱難:a.叩問之難。b.旅途之難。c.生活之苦。2.作者“因得遍觀全書”的原因是什么?愛好讀書,克服家貧和自然條件的惡劣,借書苦學。3.作者用大量的文字書寫求師之艱的目的是什么?拿自己的艱苦求學經歷勉勵馬生珍惜太學的條件,刻苦學習。4.全文中怎樣運用對比手法突出中心的?拿作者自己的粗袍敝衣與同舍生的豪華穿戴作對比。通過對比,說明了學業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觀是否努力的道理。5.作者寫贈序的目的是什么?勉勵馬生努力學習。7.古人有克服艱苦條件努力學習的佳話,試舉例。①
歐陽修畫荻習字。②
王冕僧寺夜讀。③
楊時程門立雪。④
匡衡鑿壁借光。⑤
車胤囊螢夜讀。8.你所知道的什么文章闡述了與本文相似的道理?《為學》。本文和《為學》都說明了學業有成不在于良好的客觀條件而在于主觀努力的道理。9.你從作者身上看到了什么優良品質?①從作者年輕時求學上看:作者對讀書有濃厚的興趣,為學有所成,不畏艱難,學習刻苦,有克服困難奔向目標的堅定決心和毅力。②從作者寫本文的態度上看:作者德高望重,但卻不擺出名人的架勢說教,而是真摯誠懇,循循善誘,反映了他高尚的品德,也反映了他對后代人的殷切關懷。10.馬生本是一個用心學習的人,作者為什么還要勉勵他刻苦學習?宋濂深知當時的太學使人養尊處優,所以勉勵馬生。三、拓展延伸11.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條件優越,你怎樣學習?(自做答案)從樹立遠大理想,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發憤讀書,為國為民作貢獻等角度作答。12.請寫出古代勉學名言。業精于勤,荒于嬉。——韓愈五、參考譯文,見參考書!重點記住幾個句子的翻譯!小石潭記一、
基礎知識(一)
文學常識本文選自《柳河東集》。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河東人,世稱“柳河東”“柳柳州”,唐代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山水游記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獨特的地位。其中最著名的是他被貶謫到永州后寫的《始得西山宴游記》《鈷鉧潭記》《鈷鉧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這就是為人稱道的《永州八記》。本文是其中的第四篇。(二)
文言詞語1.詞類活用【西】向西?!究铡吭诳罩??!疚髂稀肯蛭髂?。【斗】像北斗星那樣曲折。【蛇】像蛇那樣蜿蜒前行?!酒唷渴埂鄾??!竞渴埂?。2.古今異義【小生】古:舊時對后輩的稱謂。也指年輕人。今:指戲曲中扮演的年輕人的一類角色。3.一詞多義【以】①全石以為底(把
)
②卷石底以出(而
)
③以其境過清(因為
)【為】①全石以為底(作為)②為坻,為嶼,為堪,為巖。(成為
)【清】①下見小潭,水尤清冽(清澈)
②以其境過清(凄清)【可】①潭中魚可百許頭(大約)②不可知其源(能)4.常規詞語【篁(huáng)竹】竹林?!精?pèi)環】玉制裝飾物?!居取扛裢??!厩遒壳鍥觥Y?,寒冷?!疽詾椤孔鳛椤!揪恚╭uán)】彎曲。【坻(chí)】水中高地。【嶼】小島?!緧╧ān)】不平的巖石?!久伞扛采w,遮掩?!窘j】纏繞。【綴】連結?!緟ⅲ╟ēn)差(cī)】長短高低不齊?!九鳌侩S風飄動。披,開,分散。拂,擺動。【許】表約數,相當于同樣用法的“來”。【依】依靠?!境骸客ㄍ?,有“照”的意思。【布】散布,鋪開?!緛蹋▂ǐ)然】呆呆的樣子。【俶(chù)爾】忽然?!臼拧咳ィx開。【翕(xī)忽】輕快敏捷的樣子?!久鳒纭亢雒骱霭担种笗r隱時顯?!緞荨孔藨B。【差(cī)互】參差不齊?!驹础吭搭^。【環合】環繞?!炯帕取快o寂。【悄(qiǎo)愴(chuàng)】憂傷的樣子。【幽邃(suì)】幽靜深遠?!揪场凯h境。【過】過于,太?!灸恕坑谑?,就。【余】我?!倦`】隨從?!緩摹扛鷱?。二、
閱讀探究1.
作者是怎樣精心地寫小石潭的出現的?隔篁竹→聞水聲→伐竹取道→下見小潭2.直接和間接寫潭水特點的語句是分別是什么?直接寫潭水的語句是:聞水聲,如鳴珮環,下見小潭,水尤清洌;間接寫潭水特點的句子是:潭中魚可百許頭……似與游者相樂。3.第一段寫出了小石潭怎樣的特點?石奇、水清、樹綠。環境清幽,景物奇美。4.文中從哪兒可看出小石潭人跡罕至?隔篁竹,伐竹取道。5.文中與“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句子什么?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6.作者在第二段里具體描繪了什么?水清魚樂。第二段對潭水的描寫,分別從游魚、魚影、日光等角度去點染,整段文字沒有一個字寫到水,卻又無處不在寫水。7.抒發作者抑郁憂傷之情的一組句子是什么?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8.摘出有關寫“魚”的句子:⑴魚靜態的句子:佁然不動。⑵魚動態的句子:俶爾遠逝,往來翕忽。⑶魚情態的句子:似與游者相樂。9.作者是怎樣活靈活現地描繪潭中游魚的?⑴動靜相應?!皝倘徊粍?,俶爾遠逝,往來翕忽?!奔葘懗隽谁h境的幽寂,又表現了魚兒的自由歡快。⑵恰當映襯。“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等語映襯了水之澄澈,與“石潭”照應。⑶借景抒情?!八婆c游者相樂”以及之前對魚兒忽停忽去、怡然自得的描寫,都反映了作者想在山水之中求得片刻歡樂,反映了作者改革受挫時的心境。10.第四段描寫了小石潭怎樣的景色和氣氛?反映了作者怎樣的心情?景色和氣氛:幽深冷寂;心情:孤凄悲涼。
11.為什么作者先描寫“水、石、樹蔓”,而后才描寫"魚"呢?作者是按由遠到近的順序寫的,先看到水石樹蔓,才能再看到游魚。12.作者描寫日光、魚影,真正的目的是什么?襯托水的清。13.文中提到“樂”字,這跟全文的情調協調嗎?說說你的理解。作者為了擺脫政治失意而寄情于山水,看到荒野中隱藏著這樣清幽美麗的景色,又看到魚兒的自由歡快,心情變得好起來,這里的“樂”與作者內心的憤懣不平成了強烈反差,更有力地提示了痛苦的深度。14.文章前面寫“心樂之”,后面又寫“悄愴幽邃”,如何理解這“一樂一憂”?“樂”是“憂”的另一種表現形式。作者參與政治改革失敗被貶,心中憤懣難平,因而凄苦是感情的主調,寄情山水正是為擺脫這種抑郁心情;但這種歡樂畢竟是暫時的,一經凄清環境的觸發,憂傷悲涼的心情又會流露出來。15.“若”“似”“如”都可以用來打比喻,但有時又不一定是比喻。試指出下列句子哪些是比喻,哪些不是。①聞水聲,如鳴珮環。②皆若空游無所依。③似與游者相樂。比喻:①聞水聲,如鳴佩環。16.用自己的話概括各段大意。第一段:發現小石潭的經過及石潭概貌。第二段:小石潭的水清魚樂
。第三段:寫潭的水源。第四段:潭周圍景色及作者的感受。第五段:交代同游者。17.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抓住了小石潭怎樣的特點?發現小石潭
→
潭中景物
→
小溪源流
→
潭中氣氛(聞聲見形)(水→石→樹→魚)(溪身→岸勢)
(氣氛→感受)18.作者對小石潭的整體感受是什么?幽深冷寂,孤凄悲涼。三、遷移拓展19.課文寫景中融有感情,試說說作者觀魚時是怎樣的心情,游覽到最后又是怎樣的心情?你怎樣看待這種心情?作者為了擺脫政治失意而寄情于山水,當看到魚兒時心情變得歡快起來,后來又看到小石潭這么美的景色被埋于荒遠,加上凄清的自然環境的觸發,于是想起自己被貶的遭遇,而產生憤懣不平的心情。這種心情是特定環境與作者經歷結合的產物,是一個正常人都會有的,它也反映了古代不得志文人普遍的心情。20.本文歷來被譽為精品,你認為其原因是什么?①作者敢于選擇被遺棄于荒野的無名小潭作為表現對象,有過人的藝術膽量。②情景合一,形成了凄清的藝術境界,表現了高超的藝術技能。③手法高妙。移步換形,以魚襯水,以景襯人,收到了很好的藝術效果。四、參考譯文,見參考書!重點記住幾個句子的翻譯!
岳陽樓記一、基本知識(一)文學常識1.范仲淹,自希文,謚號文正,蘇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有《范文正公集》。2.本文寫于作者貶居鄧州期間,應好友滕子京要求而寫。(二)文言詞語1.古今異義【守】古義:做州郡的長官。今義:看護,把守。【制】古義:規模。今義:多指制度?!練庀蟆抗帕x:景象。今義:多指有關大氣變化的現象和規律?!颈 抗帕x:迫近。今義:多指不厚的,淺顯的?!救ァ抗帕x:離開。今義:由某地到某地。【驚】古義:起,動。今義:指受驚嚇?!揪啊抗帕x:日光。今義:景色、景物、景觀?!炯抗帕x:棲止,鳥停息在樹上。今義:多指集市、聚集、集合等?!緡抗帕x:國都、國家。今義:多指國家?!究铡抗帕x:消散。今義:指天空,某處沒有某事物等?!拘摹抗帕x:多指思想感情等抽象事物。今義:多指心臟?!臼恰抗帕x:這。今義:判斷動詞?!疚ⅰ抗帕x:無、沒有。今義:小的。2.一詞多義【或】(1)有時。(2)或許。3.通假字【具】通“俱”,都。【屬】通“囑”,囑托。4.詞類活用【先】在……之前。【后】在……之后。5.成語【百廢具興】各種荒廢的事業又重新興辦起來?,F形容事業蓬勃發展的興旺景象。興,起。【氣象萬千】景象千變萬化。今形容家鄉或事業壯麗而多變化。萬千,沒有窮盡。【心曠神怡】心胸開闊,精神愉快。
6.常規詞語[謫]古時官吏降職或遠調。[越]到,及。[明年]第二年。[政通人和]政事順利,百姓和樂。[盛狀]盛景,好景色。[浩浩湯湯(shāng)]形容水勢盛大的樣子。[涯]邊。[暉]日光。[則]就是。[大觀]雄偉景象。觀,景象。[備]詳盡。[然則](既然)這樣,那么……。[極]盡。[遷客]謫遷的人,指降職遠調的人。[騷人]詩人。因戰國屈原作《離騷》而得名。[覽]看,欣賞。[得無]莫非,豈不是。[淫(yín)雨]連綿的雨。淫,過多,過甚。[霏(fēi)霏]雨(或雪)繁密的樣子。[開]放晴。[排]推開。[曜]光輝。[形]形體。[檣(qiáng)]桅桿。[傾]倒。[楫]船槳。[催]折斷。[冥]昏暗。[斯]這。[讒]說壞話。[至若]至于,又如。[萬頃]極言其廣。[錦鱗]美麗的魚。[芷(zhǐ)]芷草。[汀(tīng)]小洲。[郁郁]形容香氣很濃。[長煙]大片的煙霧。[一]全。[璧]圓形的玉。[何極]哪有窮盡。極,盡。[偕(xié)]一起。[寵]榮耀。[把]執,拿。[臨]對著。[求]探求。[古仁人]古時品德高尚的人。[二者]指上文中的兩種心情。[為]這里指心理活動(即兩種心情)。[廟堂]指朝廷。廟,宗廟。堂,殿堂。[進]指在朝廷做官。[退]指不在朝廷做官。[歸]歸依。二、閱讀探究1.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卻重修岳陽樓,這說明了什么(作者寫“政通人和,百廢具興”的目的是什么)?說明滕子京雖然被貶謫,卻依然積極進取,有“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2.“銜遠山,吞長江”用“銜”和“吞”寫出了洞庭湖的什么特點?生動表現了遠山、長江和洞庭湖的關系,寫出了洞庭湖的浩淼和氣勢。3.第二段表明“岳陽樓之大觀”的句子是什么?景物特點怎樣?“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表現了洞庭湖景象開闊而多變化的特點,渲染了洞庭湖浩瀚的氣勢。4.表明洞庭湖的地理優勢的句子是什么?北通巫峽,南極瀟湘。5作者寫岳陽樓及其周圍景色的目的是什么?景色特點與作者本人特點有聯系嗎?寫岳陽樓及其周圍景色的目的是引出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景色特點與作者本人特點吻合:洞庭湖景色開闊,極有氣勢,這與作者的開闊胸襟和宏偉氣度吻合。6.由景入情,領起下文的句子是什么?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三、四兩段寫出哪兩種不同的景色及遷客騷人的不同覽物之情?景色一:天氣陰冷(陰);相關覽物之情: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悲)景色二:春光明媚(晴);相關覽物之情:心曠神怡,寵辱偕忘。(喜)8.“寵辱偕忘”的“寵”和“辱”分別之什么?“寵”:提升;“辱”:降職。9.洞庭湖一帶并沒有虎和猿,怎樣理解“虎嘯猿啼”?可能是遷客騷人覽物時產生的幻覺,也可能是由風聲產生的想像。10.酈道元在《三峽》中也以“猿鳴”烘托凄涼的氣氛,他是怎樣寫的?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11.陰情兩幅圖畫,都按照怎樣的順序寫的?由白天到黑夜。12.遷客騷人的兩種覽物之情的實質是什么?他們的悲喜之情都是“以物”“以己”而生。(以物喜,以己悲。)13.作者寫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的目的是什么?與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對比,突出古仁人之心。14.古仁人之心的內涵是什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胸襟闊大);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以天下為己任)。15.遷客騷人的思想感情與古仁人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遷客騷人:以物喜,以己悲。(思想感情受外物好壞和自己的得失所左右。)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思想感情不受外物好壞和自己的得失所左右,有開闊的胸襟,以天下為己任。)16.“居廟堂之高”和“處江湖之遠”分別指什么?“進”和“退”分別指(呼應)什么?“居廟堂之高”指在朝廷做官,“處江湖之遠”指不在朝廷做官?!斑M”指(呼應)“居廟堂之高”,“退”指(呼應)“處江湖之遠”。17.用原文語句回答怎樣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18.點明中心的句子是什么?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19.“或異二者之為”中的“二者”指什么?遷客騷人的“以物喜”、“以己悲”之情。20.“微斯人”中的“斯人”指什么人?古仁人(暗含滕子京)。21.范仲淹借此文委婉地表達了對滕子京的勸勉,結尾發出“微斯人,吾誰與歸”的感慨。就全文來看,這句有何言外之意?[2003年中考題]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遠;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達了自己愿與古仁人同道的曠達胸襟和遠大抱負。22.“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表現出作者怎樣的思想境界?憂國憂民、以天下為己任的政治抱負,積極向上、奮發有為的思想,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品德。23.本文以作“記”為名,借題發揮,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及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三、延伸拓展24.第三段、第四段具體表現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結合這兩段內容,分別以“悲”和“喜”為首字,寫以組不少于五言的對偶句。[2003年中考題]例:(1)悲陰風怒號,喜漁歌互答。(2)悲景色隱晦,喜天光晴朗。25.“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三句話因其文質兼美而膾炙人口,請選擇你感受最深的一句,結合《岳陽樓記》和自己的生活談談你的體會。[2003年中考題](提示:談體會既要聯系原文,又要結合自己生活。第一句可圍繞政治理想談,第二句可圍繞曠達胸襟談;第三句可圍繞遠大抱負和民族責任感談。)例:政通人和,百廢具興:滕子京在自己的政治生涯遭受挫折之時,仍然奮發有為,政績卓著,有積極的政治理想,這是他身上最寶貴的東西。這啟示我們:生活中不會一帆風順,只有不畏逆境,志存高遠之人,方能使自己的人生永閃光芒。26.你如何看待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理想?我國古代就有“與民同樂”的思想,孟子也有“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的民本思想,不過這是針對君主提出的,目的在于緩和封建統治者和人民之間的矛盾,客觀上有利于人民,但不具有普遍意義。范仲淹把它發展成“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并以此作為仕途進退的原則,則具有深遠影響。他的“憂君”思想,雖然帶有時代的局限性,但他所提倡的吃苦在前,享樂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然有著借鑒和教育意義。四、參考譯文,見參考書!重點記住幾個句子的翻譯!醉翁亭記一、基本知識(一)文學常識作者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年號六一居士,謚號文忠,北宋著名文學家?!疤扑伟舜蠹摇敝?。詩詞文皆好,散文成就最高。他繼承了韓愈“古文運動”理論,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有《歐陽文忠公文集》。(二)文言詞語1.一詞多義【秀】(1)秀麗;(2)發榮滋長的意思。[謂](1)稱作,叫作;(2)是。2.詞類活用【名】起名字,命名。3.古今異義【提攜】古義:攙扶,帶領。今義:多指提拔。4.成語【醉翁之意不在酒】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彼,或別有用心。【水落石出】水位落下,石頭顯露出來。形容真相大白。【?。╣ōng)籌交錯】觥,酒杯。籌,酒籌。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形容許多人相聚飲酒的熱鬧場面。5.常規詞語[環]圍繞。[尤]尤其。[蔚然]茂盛的樣子。[深秀]幽深秀麗。[回]曲折、迂回。[翼然]像鳥張開翅膀的樣子。[臨]靠近。[開]這里指消散。[輒(zhé)]就。[意]情趣。[寓]寄托。[霏(fēi)]霧氣。[歸]聚攏。[暝(míng)][晦]昏暗。[芳]香花。[發]生長、開放。[時]季節。[負]背。[傴(yǔ)僂(lǚ)]駝背。[洌]清澈。[肴(yáo)]葷菜。[蔌(sù)]菜蔬。[雜然]紛紛地。[陳]陳列,擺放。[絲竹]絲,弦樂器。竹,管樂器。絲竹指音樂。[弈]下棋。[酣]盡興地喝酒。[頹然]原意時精神不振的樣子。這里指醉醺醺的樣子。[已而]不久。[陰翳]形容枝葉茂密成陰。翳,遮蓋。[述]記述。二、閱讀探究1.作者寫醉翁亭是怎樣落筆,一步步自然入題的?從山落筆,由山寫到泉,由泉寫到亭,自然入題。2.第一段的寫景順序是什么?由遠到近,由大到小,由山及泉及亭。3.第一段文字中包含一個成語,這個成語是什么?常用意思是什么?醉翁之意不在酒。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彼,或別有用心。4.“太守自謂也”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引出下文。5.
第一段寫了哪兩個主要內容?(1)醉翁亭的自然環境;(2)命名緣由。6.表明“醉翁”雅號由來的句子是什么?“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一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微露主旨,為全文奠定抒情基調。8.
表明全文線索的句子是什么?“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9.
寫山和泉有什么作用?由山引出泉,再由泉引出亭,既介紹了環境,又為寫亭作了自然的鋪墊。10.說太守而不稱名,為什么?為文末設伏。11.本文寫景的作用是什么?以景美寄托作者與民同樂的思想感情。12.以簡短的話概括第二段的主要內容。寫山間朝暮、四時的不同景色。13寫朝暮之景的句子和四時之景的句子分別是什么?朝暮之景: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四時之景: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14.
第二段在描繪景色時抓住了什么特點來寫的?抓住了不同時令景物的各自特點。15.第二段的結構特點是什么?這樣安排有什么好處?分——總。先寫山間之景,再寫景中之樂,強調了“樂亦無窮”。16.第二段把山水之樂具體化(總收之筆)的句子是什么?抒發了作者什么感情?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抒發了作者被美景陶醉時的歡樂心情。17第三段寫了什么內容?滁人、賓客、太守游瑯琊山的情形。18第三段分幾層?分別用三字概括層意。哪一層是核心?四層:(1)滁人游;(2)太守宴;(3)眾賓歡;(4)太守醉。太守醉是核心。19“傴僂提攜”指什么?是什么修辭方法?老人、小孩。借代。20.滁人如此興高采烈地出游的原因是什么?生活安定富足,怡然自樂。21.太守與賓客出游,不事鋪張、不講排場,表現這一特點的句子是什么?臨溪而漁;釀泉為酒;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22“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呼應前文什么話?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23太守真正的醉因是什么?太守勵精圖治,滁人生活安定、富足、歡樂,自己也能與民同樂。24.太守宴中飲食之物的共同點是什么?這樣寫有什么作用?山間野味,取之于當地。揭示宴酣之樂采自山水之樂。25.
醉和樂有什么關系?醉樂統一。因樂而醉,醉又增樂;醉是表象,樂是實質。26第四段寫了什么主要內容?太守與賓客日暮醉歸,歸結全文主旨。27“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照應上文什么內容?暮而歸。28.作者怎樣使用陪襯手法的?以禽鳥樂襯托人之樂,再以人之樂襯托太守樂,層層加高,突出了太守之樂。29.太守所醉、所樂的是什么?太守被貶,但仍勵精圖治,政績卓越,使得滁州百姓安居樂業、生活富足,因此太守“醉”于其中,也樂在其中。30全文的主旨句(將“醉”于“樂”統一起來的句子)是什么?醉能同其樂。31.怎樣理解“太守之樂其樂”?勵精圖治,心系百姓,以百姓的平安快樂作為自己的快樂,即與民同樂。32.“太守之樂其樂”中“樂”的含義有哪些?(1)寄情山水之樂;(2)政績卓著之樂;(3)與民同樂之樂。33.本文寫景之中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悠然自得的心情和與民同樂的曠達胸襟。三、拓展延伸
34.從歐陽修的《醉翁亭記》和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來看,兩人的思想有什么共同之處?兩人有都被貶的政治遭遇,但“不以己悲”,都具有“憂民”及“與民同樂”的思想,具有吃苦在前、享樂在后的精神。35.“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黨的宗旨,“做官先做人,萬事民為先”是新時期領導干部的優秀代表鄭培民的為官原則,請聯系本文,談談對這兩句話的理解。我黨從誕生那一天起,就始終代表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共產黨員和黨的領導干部作為人民的公仆,應時刻謹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黨的宗旨,像歐陽修那樣,把百姓的快樂作為自己的快樂,這樣才能贏得百姓的支持和擁護,鞏固我黨作為無產階級先進政黨的執政地位。鄭培民同志就是新時期領導干部的優秀代表。他身居領導崗位,心系人民群眾,始終把“做官先做人,萬事民為先”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廉潔從政,艱苦奮斗,鞠躬盡瘁,真心誠意為人民謀利益,真正做到了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以自己的模范行為和崇高品德,贏得了廣大群眾的衷心贊譽,是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典范。36.聯系本文談談為官者怎樣才能做到“與民同樂”。為官者要樹立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像歐陽那樣,拋棄個人榮辱,胸襟闊達,時刻以人民疾苦為念,“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把百姓是否同意、人民是否滿意作為衡量自己業績的標準,以高尚的人格和行為解決人民亟待解決的問題,為人民謀福利,創造出人民滿意的業績。五、
參考譯文,見參考書!重點記住幾個句子的翻譯!馬說一、基礎知識(一)文學常識1.韓愈,字退之,唐代河陽人,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著作收在《昌黎先生集》里。2.本文選自《昌黎先生集》里的《雜說》,是其中的第四篇。(二)文言詞語袛(只是)辱(受屈辱而埋沒才能)于奴隸人(指馬夫。奴隸,仆役)之手
駢死(并列而死。駢,兩馬并駕)于槽櫪(喂牲口用的槽)之間
不以千里稱(著稱)也
故雖(即使)有名馬
一食(吃一頓。食,吃)或(有時)盡粟(小米,泛指糧食)一石
食(通“飼”,喂)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通“飼”,喂)也
是(這樣)馬也
才美不外見(通“現”,表現)
且(猶,尚且)欲與常馬(一般的馬)等(等同,一樣)不可得(達到)
安(怎么)求其能千里也
策(鞭打)之不以其道(正確的方法)
食(通“飼”,喂)之不能盡其材(通“才”,才能,本領)
鳴之而不能通(通曉,懂得)其意
執(拿,握)策(馬鞭)而臨(面對)之
其真無馬邪(通“耶”,嗎)
其真(果真)不知(識別)馬也(三)字形字音袛(zhǐ)駢(pián)櫪(lì)
粟(sù)石(dàn)一食(shí)
食(sì)馬者
而食(sì)也
外見(xiàn)二、閱讀探究1.本文的體裁是“說”。它可以記事,也可以議論,最終都是為了說明一個道理。2.表明論證前提的句子是: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這說明伯樂對千里馬有決定作用,千里馬才能的發揮依靠伯樂。3.千里馬被埋沒的原因,從第1段看是:伯樂不常有;從第2段看是: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從第2段看是: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從第3段看是:其真不知馬也。4.第1段具體寫千里馬終身遭遇(命運)的語句是:袛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直接表明千里馬才能被埋沒的句子是:不以千里稱也。5.第1段伯樂不常有的深刻含義是:統治者缺少能發現人才、重用人才的人,含有憤世嫉俗之意。6.第2段是從反面論證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的道理,在于譴責食馬者。7.說明下列句子的修辭方法,并分析其作用。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排比。憤怒譴責食馬者的平庸、淺薄,增強了語言的氣勢,感情強烈。2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反問。強烈譴責食馬者的無知,加強了否定的語氣,增強了否定的力量。8.第3段痛斥食馬者愚妄、淺薄(列出了“不知馬”表現)的語句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9.點明中心的主旨句是:其真不知馬也。10.文中“伯樂”、“千里馬”、“食馬者”各比喻什么?這是什么寫法?伯樂比喻善于識別人才、重用人才的封建統治者;“千里馬”比喻人才;“食馬者”比喻愚妄、淺薄的統治者(摧殘、埋沒人才的統治者)。這是托物寓意的寫法。11.本文托物寓意,表明了怎樣的見解?統治者應善于識別人才,重用人才,使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才干。12.用自己的話概括中心。以伯樂和千里馬為喻,闡述了封建社會人才被埋沒的原因;揭露了統治者不識別人才、摧殘埋沒人才的社會現實;說明封建統治者只有善于識別人才、重用人才,才能發揮他們的才干。13.第2段連用四個“不”字,表明了食馬者的無知,第3段連用三個“不”字,將食馬者的平庸、淺薄表現得淋漓盡致。從“不”字可見作者的郁憤之情。14.伯樂和千里馬的寓意及其二者之間的關系是什么?千里馬寓人才,伯樂寓能發現賞識任用人才的人。先有伯樂,而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要發現人才,愛護人才,否則,人才就會被埋沒,有人才也等于沒有人才。在韓愈看來,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發現人才的人。所以說課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懷才不遇之情和對統治者埋沒摧殘人才的憤懣和控訴。三、延伸拓展15.你如果是千里馬該怎樣做?是“食馬者”該怎樣做?我如果是千里馬,我會掙脫韁繩,擺脫“食馬者”的束縛,主動尋求碧綠的草地,使自己膘肥體壯,再找機會顯示自己的超凡本領,相信會有伯樂發現自己的才能的。我如果是“食馬者”,我會平等對待所喂養的所有的馬,使它們有強壯的身體,各盡其能。16.當今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怎樣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盡其才?這些話題是常談常新的,請你聯系現實談談自己的看法。當今是經濟社會、信息社會,社會競爭強烈,需要具有綜合素質和能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的人才。國家應該創造寬松的人才環境,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終身教育,積極主動地發現人才、培養人才、重用人才,使人盡其才、才盡起其用,促進多出人才、人盡其才。四、參考譯文,見參考書!重點記住幾個句子的翻譯!?五柳先生傳
1.出處:選自《陶淵明集》,作者陶淵明(見八年級上冊《桃花源記》)。本文視為作者的自傳,以第三人稱,從五柳先生的身份和稱號寫起,重點描寫了他的生活、性格特點,描述出一個安貧樂道,抱樸存真,不追求榮華富貴的隱士形象。表達了作者不想與世俗同流合污來取得富貴,安貧樂道,獨善其身的情感。在寫法上多用否定句,突出了作者與世俗的格格不入以及他對高潔志趣和人格的堅持,不僅讓讀者對他的與眾不同擊節嘆賞,也是文章筆墨精粹而筆調詼諧,讀來生動活潑,引人入勝。A字音:輒[zhe]簞[dan]儔[chou]觴[shang]B詞語:會意:指對書中的內容有所領會;會,體會,領會。造飲輒盡:去喝酒就喝個盡興;輒,就。其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期,期望。不求甚解:指讀書要領會精神實質,不必咬文嚼字。現在多指只求懂得個大概,不求深刻了解。古今異義:①造:往、到,造飲輒盡;今常用于“創造”“制造”等義。②贊:傳記結尾處評論性文字。今常用于“贊美”、“夸贊”等義。一詞多義:①以:把,因以為號焉;憑借,以此自終。
②之:代詞,他,或置酒而招之;助詞,譯為“的”,無懷氏之民歟?
③言:說話,說,閑靜少言;言語,話,黔婁之妻有言。
④其:代詞,他,親舊知其如此;語氣詞,表示揣測、反問,其言茲若人之儔乎?⑤如:…的樣子,晏如(安然自若的樣子);像,親舊知其如此。詞語活用:①亦不詳其姓字:詳,形容詞作動詞,詳細地知道。
②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親舊,形容詞作動詞,親戚朋友。③以樂其志:樂,形容詞使動用法,使…樂。特殊句式及重點句子翻譯:省略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寧波職業技術學院《交替傳譯(俄)》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新能源儀器分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安科技大學《土壤肥料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杭州萬向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哲學原著(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平頂山文化藝術職業學院《產品參數化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重慶藝術工程職業學院《產品展示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保險職業學院《中國古代文學A(III)》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4年醫用植入材料資金申請報告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保安個人思想匯報
- 2024年疾病預防控制及防疫服務項目資金需求報告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河南省洛陽市中考數學一模試卷
- 信息安全管理員-初級工練習題(附答案)
- 2025全國不動產登記代理人《不動產登記代理實務》考試真題(附完整解析)
- 2025屆高考英語二輪復習專題一應用文寫作課件
- 2023法律職業資格(主觀題)真題帶解析
- 2025電力變壓器(電抗器)綜合監測與預警裝置
- 2025年中考化學第一輪復習 課件 2024-2025學年九年級化學人教版下冊
- 湖北省武漢市2025屆高中畢業生四月調研考試化學試題及答案(武漢四調)
- 2025年高級政工師理論考試題庫(濃縮500題)
- 第37屆(2020年)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預賽試題及參考解答
- JTG H30-2015 公路養護安全作業規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