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屆二輪復習 43 從“兩極對峙”到“多極化趨勢”-二戰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變 課時作業_第1頁
2023屆二輪復習 43 從“兩極對峙”到“多極化趨勢”-二戰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變 課時作業_第2頁
2023屆二輪復習 43 從“兩極對峙”到“多極化趨勢”-二戰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變 課時作業_第3頁
2023屆二輪復習 43 從“兩極對峙”到“多極化趨勢”-二戰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變 課時作業_第4頁
2023屆二輪復習 43 從“兩極對峙”到“多極化趨勢”-二戰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變 課時作業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時作業43從“兩極對峙”到“多極化趨勢”——二戰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變一、選擇題1.(2022·河北模擬)原子彈爆炸成功后,美國政府對蘇聯態度馬上變得強硬起來,由迫切希望蘇聯參戰迅速轉為不愿蘇聯介入對日戰爭。這表明 ()A.科技水平決定外交地位 B.美蘇冷戰正式開始C.美國企圖按照自己意愿重塑世界 D.美國實力強于蘇聯答案:C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二戰后期,美國政府在對日問題上,由迫切希望蘇聯參戰,變為不愿蘇聯介入對日戰爭,表明美國企圖按照自己意愿重塑世界,C項正確;科技水平決定外交地位的說法過于絕對,排除A項;美蘇冷戰正式開始的標志是杜魯門主義的提出,排除B項;材料內容無法體現美國實力強于蘇聯,排除D項。故選C項。2.(2022·湖北模擬)1971年,美國與英、法、蘇在柏林簽訂了《西柏林協定》,保證今后不在西柏林地區使用武力威脅;1973年,美國與蘇聯討論了包括歐洲安全、經濟合作、人道主義合作等問題,推動了歐安會的順利召開。這反映出20世紀70年代 ()A.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加強 B.美國霸權主義的破產C.合作共贏成為各國共識 D.美蘇關系的有限緩和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西柏林地區當時被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控制,而20世紀70年代美國尋求與蘇聯合作,共同推動歐洲局勢的緩和,這反映出當時美蘇之間關系的有限緩和,D項正確;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加強出現在兩極格局瓦解后,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A項;“美國霸權主義的破產”說法錯誤,這一時期美國實力只是相對衰落,但仍居于世界霸主地位,排除B項;“成為各國共識”的說法不符合史實,排除C項。故選D項。3.(2022·安徽合肥模擬)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使美蘇交替使用外交和武力威脅的心理戰達到了頂點,隨后雙方關系進入了持續10余年的相對緩和狀態。這一緩和的主要特征在于歐洲局勢漸趨正常,軍備控制談判取得顯著進展。據此可知,古巴導彈危機 ()A.客觀上利于國際形勢的緩和 B.促使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C.加快了歐洲走向聯合的進程 D.推動了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出現答案:A解析:依據材料可知,反映的是古巴導彈危機后美蘇關系的緩和,結合所學可知,兩極格局下,美蘇關系的緩和客觀上有利于世界局勢的緩和,A項正確;20世紀80年代,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排除B項;歐洲的聯合進程在古巴導彈危機之前就已經開始,而且材料無法體現歐洲聯合的進程加快,排除C項;世界多極化趨勢出現于20世紀六七十年代,但與材料無關,排除D項。故選A項。4.(2022·廣東增城中學模擬)20世紀四五十年代,美國紐約畫派領銜人物杰克遜·波洛克以將油墨滴灑和傾潑在大塊畫布上的創作方法而著稱,畫作沒有任何可識別的主題。美國中央情報局竭力推崇該畫派,并資助其在海外展覽,以顯示自由、個性的表達。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A.現代主義繪畫受到社會追捧 B.意識形態斗爭突破政治范圍C.政府高度重視繪畫藝術發展 D.紐約畫派迎合時代發展需求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美國中央情報局竭力推崇該畫派,并資助其在海外展覽,以顯示自由、個性的表達”可以看出美國是以這一風格作為文化手段擴大美國的影響力,帶有明顯的意識形態色彩,表明意識形態斗爭突破政治范圍,B項正確;材料中的畫作風格雖屬于現代主義風格,但材料并沒有反映出這一繪畫風格受到社會追捧,排除A項;材料中美國政府并不是重視繪畫藝術的發展,而是把紐約畫派作為工具來擴大美國的影響力,排除C項;根據材料“畫作沒有任何可識別的主題”無法得出紐約畫派迎合時代發展需求,排除D項。故選B項。5.(2022·河南模擬)1949年,聯邦德國總理阿登納指出:“我們的地理位置使我們處在生活理想完全對立的兩大國之間,如果我們不愿被碾碎的話,我們必須不是倒向這方,就要倒向那方。我認為,在兩大國家集團之間采取一種中立態度,對我們民族來說是不現實的。”阿登納意在()A.實現德國的統一 B.實現歐洲聯合自強C.改善德國的處境 D.倒向社會主義陣營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中的“1949年”“我們必須不是倒向這方,就要倒向那方”“在兩大國家集團之間采取一種中立態度,對我們民族來說是不現實的”并聯系所學知識可知,阿登納主張加入西方反蘇陣營,這有助于得到西方國家的認可,改善其不利的處境,C項正確;此時正值美蘇冷戰,德國短期內不可能實現統一,排除A項;B項材料無法體現,排除;阿登納意在加入西方陣營,排除D項。故選C項。6.(2022·湖北黃岡中學三模)二戰后,北歐地區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地區安全體系:瑞典堅持武裝中立奉行不結盟政策;其西側的挪威、丹麥、冰島三個國家加入了北約;東側的芬蘭則奉行對蘇和睦友好,并不介入大國糾紛的和平中立政策。這一體系 ()A.有利于地區和平與安全 B.促進了世界多極化進程C.反映了國家利益的沖突 D.加劇了兩極格局的對峙答案:A解析:依據材料“瑞典堅持武裝中立奉行不結盟政策;其西側的挪威、丹麥、冰島三個國家加入了北約;東側的芬蘭則奉行對蘇和睦友好,并不介入大國糾紛的和平中立政策”可知,二戰后北歐地區的安全體系強調中立自保的外交政策。結合所學可知,這一體系有利于在美蘇兩極格局下形成北歐平衡的安全格局,有利于地區和平與安全,A項正確。7.(2022·湖北荊州中學三模)1993年克林頓脫口而出說:“我想念冷戰”。隨后,有一位美國人也發出這樣的感嘆:“對于美國這樣具有多樣性的國家,只有外部的各種挑戰才能使它團結起來。”以上材料表明 ()A.美國的綜合國力還有待提高 B.冷戰客觀上產生了積極作用C.戰爭在某種程度上促進團結 D.美蘇爭霸美國處于優勢地位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我想念冷戰”“對于美國這樣具有多樣性的國家,只有外部的各種挑戰才能使它團結起來”可知,克林頓和另一個美國人,都表達出對冷戰的思念和肯定,其原因是外在的壓力可以促進內部的團結和發展,這說明冷戰客觀上產生了積極作用,B項正確;美國綜合國力是否提高材料中沒有體現,排除A項;冷戰不等于戰爭,排除C項;1993年冷戰已經結束,排除D項。8.(2022·云南昆明一中模擬)20世紀50年代初,紐約聯邦法院在無確鑿證據的情況下,以涉嫌將原子彈研制的秘密泄露給蘇聯為由,判決羅森堡夫婦死刑。這引發國內外社會各界廣泛關注。該事件()A.沖擊了美國宣揚的自由公正理念 B.達到了美國試圖遏制蘇聯的目的C.體現了美國在爭霸中的守勢地位 D.可說明蘇聯對核武制造的迫切性答案:A解析:在麥卡錫主義背景下,美國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濫用國家權力對公民權利和自由構成巨大威脅,也損害了美國民主自由的共識,A項正確;“達到了美國試圖遏制蘇聯的目的”說法太絕對,排除B項;這一時期美國在爭霸中處于攻勢地位,排除C項;材料主要強調“以涉嫌將原子彈研制的秘密泄露給蘇聯為由,判決羅森堡夫婦死刑。這引發國內外社會各界廣泛關注”,這不能說明蘇聯對核武制造的迫切性,排除D項。故選A項。9.(2022·山東濟南二模)1961年,美國總統肯尼迪提出一個針對拉美地區的“爭取進步聯盟”計劃,其基本內容是由拉美各國執行一個由美國出錢援助的“十年發展計劃”,實現三大目標:促進拉美地區經濟文化發展,實現民主政治和滿足人民需要。這一計劃旨在 ()A.抵制不結盟運動的發展 B.阻止拉美地區民族民主運動C.助推拉美國家經濟增長 D.加強美國對拉美地區的控制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可知,肯尼迪的“爭取進步聯盟”計劃,實質是通過資金援助控制拉美地區,D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美國對不結盟運動的態度,得不出抵制不結盟運動的發展,排除A項;材料中“實現民主政治和滿足人民需要”與阻止拉美地區民族民主運動不符,排除B項;肯尼迪的“爭取進步聯盟”計劃目的不是助推拉美國家經濟增長,而是加強美國對拉美地區的控制,排除C項。故選D項。10.(2022·河北模擬)1947年蘇聯分別與保加利亞、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蘭等東歐國家簽訂了貿易協定,以此來抵制和反擊馬歇爾計劃,西方把這一系列貿易協定稱為“莫洛托夫計劃”。這一計劃旨在 ()A.加強世界經濟聯系 B.促使美蘇“冷戰”形成C.縮小東西歐間的經濟差距 D.遏制美國對東歐的滲透答案:D解析: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馬歇爾計劃是美國援助和扶持西歐的經濟計劃,蘇聯隨之成立“莫洛托夫計劃”主要是應對馬歇爾計劃,防止美國對東歐國家的經濟滲透,D項正確;A項錯在“世界經濟聯系”,材料中形成的屬于兩大陣營的經濟體系,顯然不利于世界經濟聯系的加強,排除;B項錯在“形成”,排除;材料中屬于意識形態經濟,顯然不能促使東西歐差距的縮小,排除C項。故選D項。二、非選擇題11.(2022·內蒙古呼和浩特二模)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1973年1月,巴黎協定簽訂,越南局勢相對緩和。北越軍事上處于守勢,發動群眾搞宣傳和統戰。南越則把軍隊散開防守,蠶食北越在南方的根據地。這年10月,第一次石油危機,引發了世界性的經濟危機。1974年8月,尼克松因水門事件辭職。北越判斷:美國在國內和世界上遇到的困難增多,很難有能力再進入南方,決定解放南方。1975年1月,“福隆戰役”的勝利,南越政權開始瓦解。3月,繼續發動“西原戰役”。南越統治區被腰斬。在接著的“順化—峴港戰役”勝利后,形成了對南越首府西貢的包圍。4月21日,美國出動大批軍艦、航母和飛機,撤走了在越的美國人及隨從。4月30日南越共和國滅亡,1976年,越南定國名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西貢更名為胡志明市。——摘編自《1973—1975年越南國內解放戰爭速勝的原因》(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北越實施統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