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89湖北XX茶業有限公司年產400噸名優茶精深加工清潔化流水生產線技術改造可行性研究報告第一章總論 1.1.1項目名稱年產400噸名優茶精深加工清潔化流水生產線技術改造項目。1.1.2項目單位、法人代表項目單位:湖北XX茶業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聯系電話:1.1.3項目建設性質、地點、補助范圍及金額性質:清潔化流水生產線技術改造地點:XX縣XX集鎮補助范圍:中小企業結構調整和優化項目補助資金金額:200萬元1.2研究工作的依據、內容及范圍 1.2.1研究依據關于編制《湖北XX茶業有限公司年產400噸名優茶精深加工清潔化流水生產線技術改造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委托書;2、《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1989年);3、《XX縣縣域經濟發展十二五規劃》(2011年);4、《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2002年6月);5、《〈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實施條例》(國務院令120號,1993年8月);6、《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2009年2月);7、《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2009年7月);8、《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2002年11月);9、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內容深度的規定;10、項目單位提供的基礎材料;11、現場勘查所得的資料和數據;12、可享受XX縣農業綜合扶持優惠政策;13、省經信委、省財政廳關于做好2013年國家中小企業專項資金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鄂經信企業【2013】138號“促進中小企業結構調整和優化”。1.2.2項目研究內容及范圍根據項目建設單位的委托,項目可行性研究的范圍包括:1、對項目提出的背景、必要性、產品的市場前景進行分析,對企業銷售、市場發展趨勢和需求量進行預測;2、對產品方案、生產工藝進行論述,通過研究確定項目擬建規模,擬定合理工藝技術改造方案和設備選型;3、對項目的建設條件、廠址、原料供應、交通條件進行研究;4、對項目總圖運輸、生產工藝、公用設施等技術方案進行研究;5、就項目的消防、環保、勞動安全衛生及節能措施的評價;6、對項目實施進度、勞動定員的確定;7、進行項目投資估算,對項目的產品成本估算和經濟效益分析,進行不確定性分析,提出財務評價結論;8、提出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結論。1.3編制原則1、積極貫徹執行國家基本建設的方針政策,嚴格執行國家和地方頒布的標準、規范、規定,使設計做到切合實際,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安全適用;2、重視優化技改設計方案工作,通過技改設計方案的論證來提高技改設計水平和降低工程投資額;3、“三廢”治理措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排出物符合國家及地方的“三廢”排放標準。4、節能與降耗并重,做好工藝余熱的回收和水的重復利用,提高水的循環利用率。1.4項目概況1.4.1湖北XX茶業有限公司位于木林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神農架和張家界之間的武陵山腹地的——XX縣XX。是集茶葉、魔芋精深加工于一體的民營企業。公司前身為湖北XXXX茶葉專業合作社,該社成立于2008年,擁有固定資產1000萬元,廠區占地面積5000平方米,建筑面積6000平方米。茶葉基地1萬余畝,魔芋基地1500畝。2012年4月公司登記注冊為“湖北XX茶業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鄧遠輝,公司注冊資本為500萬元。公司主產綠茶、紅茶、黑茶,現擁有年產量4000擔名優茶生產線1條,年產量5000擔大宗茶生產線2條,年精制茶葉15000擔生產線2條,年加工500噸魔芋精粉生產線2條,加工400噸的魔芋機烤片生產線1條。“XX”牌XX茶2009年獲QS認證,2011年榮獲XX知名商標,公司系列產品暢銷湖北、湖南、陜西、山東等省和地區,年實現銷售收入4000萬元。1.4.2項目建設(一)土建:770萬元。1、平整土地:50萬元;2、廠房建設:面積9000平方米,570萬元;3、水電安裝、排污設施:100萬元;4、場內1000㎡硬化、綠化:50萬元。(二)設備:700萬元。1、名優茶全自動流水生產線1條190萬元(產地浙江)。2、茶葉精制設備單位:萬元機械名稱參考價格臺數金額產地備注光電揀梗機405200安徽流化床15345沈陽烘干機5420天池76型平園篩1.51624天池76型抖篩1.22024上洋40風選機12424天池滾切機0.663.6天池齒切機0.864.8上洋關堆倉20120自制茶葉檢測設備10110浙江包裝設施30130自制各種輸送鏈0.56030自制電力設備12112彩色色選機65165安徽合計5101.4.3本項目位于XX縣XX集鎮(XX路),所征用土地為工業用地。1.4.4本項目所在地交通便利,地勢平坦,水、電、通訊網絡等基礎設施配套齊全。可以滿足本項目生產、生活的需求。1.4.5本項目所在地(XX集鎮)設有環保設施,可以控制污染物,使其達標排放。1.4.6本項目的勞動定員為300人,全部面向社會招聘。1.4.7項目實施本項目建設期17月,計劃于2012年7月份開工建設,期間完成項目的土建,設備安裝調試等項工程,預計2013年12月工程全部竣工。1.4.8本項目總投資2100萬元,其中建設投資1470萬元,流動資金630萬元。本項目所需資金全部由企業自籌解決。1.5技術經濟指標主要經濟技術指標表序號項目單位數量一生產規模1名優茶噸4002黑茶萬擔33工夫紅茶萬擔4二主要原料及燃料動力1毛茶萬擔82煤噸6003電萬kWh/a404水噸800三勞動定員人300四占地面積平方米20000五建筑面積平方米9000六運行時間天/年330七主要經濟指標1總投資萬元2100建設投資萬元1470流動資金萬元6302生產成本萬元/年75003年銷售收入萬元/年95004年利潤萬元/年7605投資回收期2.4稅前年1稅后年2.46財務內部收益率稅前%76.4稅后%61.287投資利潤率%23.408盈虧平衡點%38.711.6結論1、本項目屬于湖北省經信委、財政廳關于做好2013年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鄂經信企業【2013】138號“促進中小企業結構調整和優化”——清潔化流水生產線技術改造項目,屬于我縣農業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支柱產業,屬于國家鼓勵類,符合國家產業政策。2、項目方案策劃遵循了“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環保設施與生產設施“同時設計、同時建設、同時投產”的方針,對茶葉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進行有效處理,有利于對環境的保護,有利于創造綠色、和諧的社會環境。3、本項目建設具有一定的技術含量,能夠吸納富裕勞動力,創造部分就業機會,增加農民收入,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4、本項目經濟評價可行、投資回收期適中,方案抵御市場波動的能力強,具有較高的可信性。總之,本項目建設符合國家農業產業政策和地方發展規劃,具有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建議政府各相關部門立項建設,并給予政策資金扶持,爭取早投資、早受益。第二章項目背景及建設必要性 2.1項目背景 XX位于武陵山區腹地,湖北省西南部,境內峰巒起伏,溪河縱橫,山川秀美,屬典型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濕潤氣候,雨熱同季,四季分明,降雨豐富,終年云霧繚繞,土層深厚肥沃,植被覆蓋率達82%,適宜茶葉等多種經濟作物生長。優越的自然條件造就了XX茶葉品質極佳、香高味醇、耐沖泡、無污染、硒元素含量豐富的獨特品質特征。XX縣是典型的山區農業縣,屬國定貧困縣,是農業部對口扶貧武陵山區8個縣(市)之一。全縣版圖面積289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1.3萬畝,人口22.02萬人,其中農村人口18.17萬人。【產茶歷史悠久】XX是湖北省著名的茶葉之鄉,茶葉生產歷史悠久。西晉時的《荊州土地記》中就記載:“武陵七縣通產茶”。唐代陸羽所著《茶經》中也說,“巴山峽川有二人合抱者”,又說,“南山以峽州上”。1867年,XX第一任知州所創縣志就有這樣的記述:“容美貢茗,遍布生植,惟州署后數株所產最佳……味極清腴,取泉水烹服,驅火除瘴,清心散氣,去脹止煩,并解一切雜癥”。XX茶歷史悠久,早在明清時期時期,茶葉就已經成為朝庭貢品,稱為“名貢”,同時,也是土司王對外交流的重要農產品。XX還是全國最著名的“宜紅茶”主產區,生產的工夫紅茶,湯紅、味醇、香濃、鮮爽宜人,遠銷歐美各國。1876年,廣東商人林紫宸到XX開辦茶號,生產的紅茶出口歐美、俄國。清光緒年間,美國茶師又到XX考察,稱XX紅茶為“上品”,英國人品嘗“容美紅茶”之后,稱贊為“皇后茶”。XX,土家茶文化底蘊豐富。“白鶴茶”、“泡兒茶”、“油湯茶”、“雞蛋茶”作為款待遠方貴賓最高禮節的“土家四道茶”,給人一種獨特的藝術享受。迄今為止,民間還流傳著“白鶴井的水,容美司的茶”的神話故事。【相傳,清朝雍正13年即公元1735年,改土歸流后,以現在的XX為中心,將周邊部分縣市劃歸“容美土司”。在建筑土司王府時,一得道高人察看風水時告訴土司王“在建筑王府時,在王府的正上方的地底下有一塊平整而巨大的石塊,奠基時若挖到石塊,切記不得搬動”。民夫在施工時,果然挖到一塊正如風水師所描述的巨石,出于好奇,十幾個民夫使出全身力氣將巨石掀開,突見一對白鶴從巨石下飛出,仰天長鳴,消失在天際,民夫向下一看,只見一口天然的水井,井下涌動著清澈見底碧綠的翠泉,民夫飲用井水甘甜無比,沁人心脾,人們便把此井命名為“白鶴井”。當時的土司王將容美司的特產——茶葉和白鶴井的清泉作為向朝廷進貢的貢品。每到清明時節,土司王就在民間精選8個金童、8個玉女,凈身齋戒15日后,玉女唱著采茶歌,纖纖玉指輕輕握住茶樹樹梢,用櫻桃小口小心翼翼銜下如同翡翠般碧玉的苞苞茶,采摘后由金童在燒著熊熊烈火的灶臺上唱著贊歌雙手與茶葉一同飛舞,直到茶葉精治而成后密封精裝。8對金童玉女雙雙來到白鶴井前用南山翠竹取水密封精裝后,用重兵護送前往朝廷。在皇宮里,用燒開了的白鶴井水沖泡容美司茶,清馨的茶香環繞朝堂,清香撲鼻,一只只金瑩剔透的茶葉如同一只只白鶴在水中展翅飛翔,朝堂上下,皇帝與大臣無不驚訝。由此“白鶴井的水,容美司的茶”而成為“名貢”。】【自然、生態和資源優勢明顯】XX因境內“白鶴繞峰吟,青山伴鶴舞”而得名。自然條件優越,屬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濕潤氣候,四季分明、春涼夏熱、秋爽冬寒、雨量充沛、雨熱同季、無霜期長,十分適宜茶樹生長。XX境內山清水秀,植被覆蓋率高,所產茶葉自然品質極佳,具有香高味醇、耐沖泡、無污染的品質特征,且富含硒、鋅等微量元素。經權威機構分析檢驗,XX茶硒、鋅含量高于湖北省平均水平,珍稀白茶氨基酸含量達8.3%,超過原產地安吉所產白茶。XX茶真正可稱之為高山茶、林中茶、云霧茶、生態茶、土家茶。【產業規模初具】基地規模全省前列。截止2010年底,XX縣茶葉總面積達到22萬畝(全縣人口22萬,人均1畝),茶葉總產量29.9萬擔,其中名優茶產量9.6萬擔;產值4.1億元,茶農現金收入2億元。茶葉面積、產量、產值及綠色食品、有機茶認證數量居XX各縣市首位和全省前列。依托17家規模以上龍頭企業,形成了紅茶、綠茶、花茶、白茶四大茶類和珠茶、珍眉茶、名優茶等多茶類組合生產,形成了名優茶與大宗茶并存、內銷茶與外銷茶并重的產品格局,初步建成“公司+基地+農戶”的茶葉產業化經營體系。湖北省出口茶第一縣。全縣有6家(鑫農、長友、XX華龍、世為、白鹿)茶葉企業獲得綠茶自營出口資格,茶葉出口創匯居全省第一,其中XX茶業有限公司在XX茶葉領域,從種植、茶葉精制、名優茶精深加工方面占有很大的份額,同時,每年為省內外提供出口原料10萬擔以上,是武陵山區最大的大宗茶原料交易集散地。優勢企業培訓和茶葉品牌打造已初顯成效。近年來,XX縣通過招商引資、政策扶持、整合重組、市場運作等方式,把培植龍頭企業作為推進茶葉產業化的“牛鼻子”抓,使一批經營狀況好、帶動作用強的龍頭企業快速成長,成為支撐XX茶業經濟的骨干力量。目前XX縣擁有茶葉規模企業18家,其中省級3家、州重點5家,取得湖北省著名商標茶葉企業5家,18家企業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書,“三品”(無公害、綠色食品、有機茶)認證茶葉企業8家,著名商標、食品生產許可證書及“三品”認證居全州首位、全省前列。公共地域品牌“XX茶”獲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XX茶連續四屆被評為“湖北十大名茶”,連續三屆被評為“湖北名牌產品”,XX綠茶暢銷于亞洲、非洲、歐洲的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湖北茶葉出口第一品牌。2002年以來,XX縣先后被國家有關部門授予“全國無公害茶葉生產示范基地先進縣”、“全國無公害茶葉出口示范基地達標縣”、“全國綠色食品原料(茶葉)標準化生產基地示范縣”、“中國茶葉之鄉”、“湖北省茶葉出口基地示范縣”等榮譽稱號。2.2建設的必要性 茶葉產業是我縣出口創匯、經濟效益高的支柱產業,其優質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力。(1)項目建設是茶葉產業發展的需要。XX縣現有茶園面積39萬畝,89%的行政村,75.3%的農戶以種植經營茶園為主導產業,社會產量1500萬擔。但是,多數茶農仍然在傳統落后的生產條件下,沿用傳統落后茶園種植方式經營。本項目實施,將采用先進、適用的農業工程技術,建成高標準的加工廠房,為XX縣茶標準化生產及實現真正的產業化道路打下良好基礎。(2)項目建設是推動“三高農業”發展的需要。項目建設單位雖然已有相當基礎,但該公司長期以來一直屬區域限制,只局限于本鄉鎮小范圍發展,毛茶茶源供應不足,茶葉生產加工量無法得到有效擴展。場地偏遠,交通運輸十分不便,運輸成本過高,嚴重削弱了市場競爭力,雖然在茶葉生產加工方面有獨成體系的強大技術力量、成型的品牌和固定的客戶、市場。但由于交通、地域偏僻使公司效益不高、規模無法壯大,已不能適應多樣性的市場和滿足規范性標準化的需求,特別是國家已把茶葉生產、加工納入國家衛生食品類,提高了市場準入的門坎。所以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加大投入,擴大生產,不斷加強技術革新和技術改造,由局部面向全縣發展,建成湖北武陵山最大的茶葉生產加工企業,只有遷址到集鎮周邊交通便利,充分有效的利用清明季節名優茶采摘后大批量大莊資源,并為全縣茶農帶來更好的實惠。(3)項目建設是帶動茶農增產增收,建設和諧社會的需要。目前,XX縣的大部分茶葉在清明節前后名優茶采摘后,二茶、三茶基本老在茶樹上,茶資源造成了極大地浪費,給茶農造成了極大地損失。因此,茶農效益不高,增收不明顯,甚至減產減收。通過本項目建設,可使全縣甚至周邊縣市的茶葉資源得到有效利用,在增加茶葉附加值方面將會有一個更大飛躍,從而使更多茶農增產增收,為脫貧奔小康,構建和諧健康的小康社會提供經濟基礎。經初步測算,本項目建成投產后,年新增名優茶,工夫紅茶、黑茶茶8萬擔,新增銷售收入9500萬元,可實現稅后利潤950萬元以上,上繳稅收237.5萬元,投資利潤率23.4%,投資利稅率46.21%,并每年可為茶農提供鮮葉銷售市場40萬擔,增加農民收入4440萬元。第三章建設條件 3.1項目區概況 3.1.1地理位置1、地理環境1)地理方位。XX縣地處湖北省的西南角,恩施自治州的東南隅;橫跨東經109°45′—110°38′,北緯29°38′—30°14′;東鄰宜昌地區五峰縣和湖南省湘西自治州石門市,南接湘西自治州桑植縣,西抵恩施自治州宣恩縣、恩施市,北與恩施自治州建始縣、巴東縣相連。境內東西長85公里,南北寬67公里,版圖面積2872平方公里。縣城容美鎮距恩施自治州州政府178公里,距湖北省省會624公里2)地形地貌。XX縣境內高峰疊起,群山起伏,地形復雜。平均海拔1147.8m,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海拔最低處鐵爐江口194.65m,最高處下坪牛池2095.6m,兩地高差1900.95m。全縣地表平均切割784m,地表平均坡度24.1°,地面切割深,地表坡度陡,相對高差較大,是個典型的山區縣。大體分為4個自然地貌區。一是河谷山地區。分布在溇水河、咸盈河及王家河主支流的流域面積上。切割深、高差大、坡度陡、垂直氣候生物帶顯著,面積為251.99萬畝,占總面積的58.2%。二是山前川道區。為構造地貌區,地處走馬一帶,南自李嶠-陽河-分水嶺-古城坪-千斤坪-金龍-官倉坪-白果坪-劉家埡-花橋-所坪-九嶺頭-北鎮,切割淺,高差小,坡度緩,面積21.94萬畝,占總面積的5.1%。三是巖溶盆地區。主要分布在太平、燕子、五里、走馬等地。以波立谷、溶蝕盆地、蝶狀洼地所形成的山間盆地或槽地為主。地形比較平坦,弧丘、殘峰林立,溶洞、漏斗(俗稱天坑)遍布,地下暗河時伏時出,此類地貌區面積為91.44萬畝,占全縣總面積的21.1%。四是高原臺地區。分布在中營高原,潼泉鄉及老村鄉的大部分地區,茅坪鄉大部分地區,屏山村及石門鄉的一部分,高峰鄉的大部分地區。地形起伏不大,地表海拔大都在1200米以上,切割較淺,高差較小,坡度較緩,面積為67.59萬畝,占全縣總面積的15.6%。2、氣候環境。XX縣屬大陸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雨熱同季,時空分布不均,立體氣候顯著。春季平均90天,由低山到高山逐漸增多;夏季平均45天,由低山到高山逐漸減少;秋季平均76天,由低山到高山逐漸增多,冬季平均153天,由高山到低山逐漸減少。1)日照。XX地處中緯度,太陽高度角四季變化在36°38’-83°日照時數:全縣日照時數低山小于中高山,低山年平均1253小時,中高山年平均1342小時,天均3.5-3.7小時。四季中,夏季多,冬季少,7-8月日照最長,平均每天可達5-6小時,2月份最短,在2小時左右。日照百分率8月份最高,2月份最低。在地區上差異較大,8月份低山為49%,中高山為46%,2月份低山為16%,中高山為20%。2)降水。本縣雨熱同季,雨量充沛。降水地域分布不均,隨季節變化,秋冬偏少,春夏偏多,為鄂西暴雨中心區之一,頻數高,強度大,易澇易旱。最少年(1986)1237.8mm。最多年(1935)降水量達2551mm,是年7月份降水1275mm,是近百年來月降水和年降水量最高紀錄。降水季節分布:春季降水570-590mm,占全年27-31%。夏季降水743-954mm,占全年43-45%。秋季降水371-470mm,占全年20-22%。冬季降水97-降水地域分布:本縣北有清江河谷,向南輸入暖潤氣流,南臨溇水河谷源頭,不斷有暖溫氣流由南向北匯集。兩個迎風坡面,形成中營、朱家山及六峰三個多雨中心地帶。在下坪東北方向及鐵路偏東南方向,則是夾于三個多雨地帶之間的少雨地區,多雨地帶和少雨地區從西到東呈S型交錯分布。汛期降水:5-9月為汛期。平均降水量低山占全年的69%,中高山占全年的66%,走馬坪最多年份達2095.4mm(1966年),年際變化差值達1232.2毫米,由北向南遞減,由低到高遞增,差別不甚懸殊。蒸發量:年平均值低山大于中高山,低山1016.2mm,占全年總降水量59.1%,中高山938.7mm,占全年中降水量48.2%。濕潤指數:變動在1.5-2.9之間。中營、六峰為濕潤區(K>2.7)、下坪、燕子、太平、五里、走馬為半濕潤區(K>20、K<2.7),鄔陽、鐵爐、溶美鎮為半干燥區(K<2.0、K>1.5)。3)氣溫。歷年平均氣溫隨地勢變化從河谷到低山、中高山、高山一次遞減。低山河谷低丘地帶歷年平均氣溫度為17.1°C,河谷低山平均氣溫度為15.5°C,中高山平均氣溫度地溫:八月份最高,元月份最低。各季地溫平均值均比氣溫高1~2°無霜期:低山年平均為266天,最早初日2月14日,最晚終日12月23日,中高山年平均225天,高山年平均約200天左右。4)風向風速。境內地形復雜,一般以靜風為主,其次是西南風,平均風速較小。但遇惡劣天氣,也伴有大風出現,一般都為雷雨大風和寒潮大風。溶美鎮歷年最大風速達15米/秒,全年平均風速0.8米/秒,風向東北。3、自然資源1)水資源。——徑流特征:年平均徑流深1223mm,徑流總量353億立方米,每平方公里徑流量為122.3萬立方米,年內分配不均,XX水文站實測溇水枯比為2333:1。空分布,自西南向東北遞減。最大徑流深在南部朱家山一帶,高達1980mm。徑流深低值區在北部鄔陽一帶,最小徑流深只656mm。地表水絕大部分屬淡水,適合工業使用、灌溉和人畜飲用,PH值為6.9-8.6,溇水PH值6.9,銨離子0.1-0.3毫克/升,氯離子0.15-0.80毫克/升,鎂離子2.7-4.3毫克/升,鈣離子35.0-44.6毫克/升,六價鉻0-0.04毫克/升,硫化物0.09毫克/升,砷化物0-0.1毫克/升,酚類化合物0.003-0.006毫克/升,溶解氧7.6-9.4毫克/升,耗氧量0.27-1.01毫克/升,總硬度26.9-30.5毫克當量/升,礦化度114.7-283.3毫克當量/升。——河溪:境內河溪主要呈侵蝕、溶蝕、剝蝕狀態,侵蝕—堆積作用范圍很小,局部有少量河漫潭,河谷盆地、平壩及階地形成。河溪常水水面11.5平方公里。干流2條,一級支流38條,二級支流46條,其余為三級支流和一些季節河。河溪總長度998.9公里。溇水河:澧水最大支流,發源于境內土地嶺北坡黑灣,在朱家村流入湖南桑植縣境內,長128.6公里,流域面積2394.35平方公里,落差1400米,河床平均比降11‰。XX水文站實測,年徑流總量為7.895億立方米,流量25立方米/秒。最大洪峰流量1960立方米/秒,最枯流量0.84秒立方米。桑植境內紅花嶺水文站實測,年徑總流量為28.5億立方米,流量90.3立方米/秒。最大洪峰流量4730立方米/秒,最枯流量6.07立方米/秒。溇水河上游河段從源頭到兩河口,流程32公里,河床比降34‰,平均河寬約30米。中游河段從兩河口到麂子峽,流程15公里,河谷開展,平壩、臺地沿河展開,縣城容美鎮座落在兩岸1~2級階地上。下游河段從麂子峽至朱家村,流程96.6公里,沿途匯入19條溪河。兩岸奇峰高聳,怪石凌空,河谷深切,灘多水急,河道最窄處麂子峽僅11米。咸盈河:發源于境內芹草坪,在金雞口出境,北至巴東桃符口注入清江。境內流程31.3公里,流域面積230.3平方公里,出口處流量9.6立方米/秒,年徑流總量2.35億立方米,落差1416米,沿岸地勢險要,灘多流急。深溪河:渫水南源流域主要地表溪河,發源于石門縣曾家灣和五峰縣牛鼻孔一帶,境內流程長8公里,流域面積14.5平方公里。枯水期流量0.1秒/立方米。王家河:為澧水北源在境內最大的一條溪河,流程8公里,流域面積51平方公里,發源與太平區的黃柏溝、馬井灣一帶,經三臺村進入桑植縣五道水。2)生物資源A、植物。XX縣地處鄂西山區,地形地貌高低起伏,微域氣候及土壤多樣,植物資源豐富多彩,種類繁多,據調查有171科645屬1264種,其中喬木60科114屬249種,灌木32科89屬228種,野生藥用植物在1000種以上。野生油料植物:樟樹、山蒼子、川桂、油茶、油桐等野生淀粉糖類植物:橡子、栗子、獼猴桃、葛、蕨、棗樹、柿樹等野生栲膠植物:栓皮櫟、橡碗、栲樹等野生纖維植物:中國梧桐、桑樹、構樹、椴樹、榆樹、棕樹、竹類等野生密源植物:地柏枝、柃木、鹽膚木、椴樹、烏桕等野生藥用植物:柏木、銀杏、粗榧、酸棗、辛荑、細辛、何首烏、淫羊藿、十大功勞、山楂、金銀花、天麻、半夏、百合、澤瀉等野生食用植物:薇菜、竹筍、椿芽、香菌、木耳、蔥木等B、動物。XX地理位置優越,茂密的森林、豐富的植被、復雜的氣候和多樣的地形,造就了豐富的動物資源,其中穿山甲、獼猴、大靈貓、大鯢、紅腹角雉屬重點保護對象。省級自然保護區木林子區內動物有18目43科70余種,其中國家一類保護動物有云豹、黑麂等;二類保護動物有黑熊、大靈貓、小靈貓、麝、鬣羚、紅腹錦雞、杜鵑、等9種。——哺乳類:黑熊、云豹、黑麂、豺狗、狐貍、果子貍、九江貍、野豬、嚎豬、刺猬、泥豬、青羊、香獐、獼猴、野貓、大靈貓、小靈貓、豹貓、貍貓、鬣狗、狗熊、野兔、黃鼠、飛鼠、松鼠、竹鼠、田鼠、狗獾子、蝙蝠、白猸、黃洋貍、水獺、家鼠等。——鳥類:鴿子、野雞、錦雞、雉雞、竹雞、野水鴨、斑鳩、班頭鵂鹋、白鶴、灰鶴、鴻雁、巖鷹、鷂鷹、八哥、畫眉、烏鴉、白頸鴉、松鴉、紅嘴藍鴉、喜鵲、貓頭鷹、溪鴝、杜鵑、陽雀鳥、布谷鳥、啄木鳥、白脊鴿、綠鸚嘴鵯、鵯黑鴨、鉤嘴鹛、文章雀、眼鳥、山云雀、燕尾、山雀、白麻雀、黃麻雀、鸚鵡、白頭翁、燕子、打魚郎、黃鶯、黃鸝(黃波鳥)、青翠鳥、綠筒子、白鵲子、山查娘、青莊。——魚類:草魚、鰱魚、鯉魚、鯽魚、鳙魚、鱔魚、齊口裂腹魚、馬口魚、紅翅膀魚、青魚、巖花魚、巴巖魚、紅尾子。溪河及塘堰有螃蟹、蝦、蚌、螺螄、鱉(團魚)、烏魚、黃刺古、泥鰍等。——兩棲類:青蛙、蟾蜍(癩蛤蟆)。——爬行類:青竹標蛇、水蛇、烙鐵頭、銀環蛇、烏梢蛇、腹蛇、菜花蛇(大王蛇)3)礦產資源。境內已知礦物31種,礦區、礦點89個。礦藏種非金屬狂儲量大,礦區集中,便于開發利用;金屬礦種較多,儲量小,多為共生礦床。礦區、礦點分散。——非金屬礦藏磷礦:礦床位于與湖南省交界的走馬一帶,礦區呈半環狀,面積為250平方公里,普查遠景儲量為11.78億噸,礦石類型齊全,品味屬中、低兩級,變化較大,平均含量為14%-16%,為沉積層磷礦礦床,構造簡單,層次穩定,底層出露完整,分白果坪、走馬坪、江坪河、大典河4個礦區,下坪和毛壩也有礦點。礦區不利因素是山高坡陡,運輸困難,供水條件差,漬水變質影響大。黃鐵礦:儲量205萬噸。主要分布在留駕司、后荒、紅魚潭、官倉、曬坪、巖屋沖、石灰溝等地且常與煤、鐵共生一礦床,留駕礦區品味在10%-40%之間,個別礦區高達44.75%,平均含量32.63%。煤礦:初查儲量1244.23萬噸,均屬無煙煤。主要分布在黃家營井田、紅魚潭、雞公嶺、施州河、芹草坪、老木崗、紅蓮池。主要礦區位于XX向斜南北兩翼,上復三迭系石灰巖地較深厚,加之石巖,二迭前地層成條帶狀覆蓋,開采比較困難。石灰石:成片分布在各區(鎮),僅撒谷嶺山腳局部儲量估算7500萬噸,含鈣51%-54%,氧化鎂含量小于1.6%。百合石:屬生物大理石,由不同含量的鈣質生物屑海百合莖、珊瑚類與粉沙礦物石英、長石及粘土礦物膠結變質而成。產于坪溪,初查工業儲量32萬立方米,石建筑、絕緣和工藝美術制品不可多得的優質材料。高嶺土:主要分布在沙園、石門、毛壩。二氧化硅含量在40%以上,氧化鋁含量為37%-39%,三氧化鐵含量在0.4%-0.77%,耐火度1770°硅石:分布在姜家灣、南渡江等地,其儲量尚待詳查。重晶石:分布在唐家坡、官倉坪、五峰山、桃子壩、元光嶺。石棉:三路口有石棉礦脈出露。螢石:蘊藏于萬寺坪與銅礦伴生。——金屬礦藏鐵礦:勘察儲量18982.5萬噸,分布在分水嶺、清湖、金雞口、茶店子、紅巖河、石門、石堡、坪溪、芭蕉灣。多屬寧鄉式鐵礦類型,以硅狀赤鐵礦為主,均為C2級。銅礦:礦點分布在九臺山、八字山。品位在0.39%-1.62%之間。鉛、鋅、銻礦、鉛銻礦:分布在九臺山、五峰山、鉛廠溝、鳳凰嶺。銻礦零星分布在麻泥山、江坪河,礦體呈脈狀、星散狀、稀少星散狀、細脈狀,儲量不明。金礦:分布在走馬含錳灰質的云巖段中,風化石為錳土,屬沉積類型,含量0.01-0.85克/噸。土地埡個別地段含量25.38克/噸。板莊有自然金脈石出露。銀礦:分布在走馬礦區,局部狂段金屬層內銀的含量9克/噸。鄔陽關、銀廣溝均有銀礦脈分布。鉀礦:在砣組硅質、粉沙質白云巖段的中下部均有分布。4)旅游資源。XX林海嘯嘯,白鶴翩翩,為“古桃源”地,正在東經110度與北緯30度的交叉點上,具有亮麗的民俗生態旅游風景線。有世界坡立谷——董家河景區,有末代土王爵府——屏山土司爵府,有中華最絕的山珍——葛仙米;最深的天眼——望天洞;最窄的峽谷——黑龍淵;最奇的山泉——三潮水;最神的山峰——毛公山;最妙曼的河流——漤水河;最壯烈的土家抗英將領——陳連升;中國革命第一號烈士的陵墓——段德昌之墓;最早入詩的山菜——長友薇菜;最纏綿的野菜——相思菜;最斷腸的情歌——《相思樹》等,在《旅游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GB/T18972—2003)的分類中,XX旅游資源的大類有7個,占100%;在69個基本類型中,XX有34個,占49.3%。3.2項目地區的經濟社會條件1、經濟概況。“十一五“以來,XX縣委、縣政府帶領全縣各族人民,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立足本縣優勢資源,堅持以工促農、以城帶鄉、以開放促開發,著力基礎設施建設、綠色產業建設、民生保障建設,縣域經濟呈現速度加快、結構改善、效益提高、后勁增強的良好勢頭。(1)經濟結構狀況。2012年,實現縣域生產總值34.8億元,同比增長13.5%,三次產業比例調整為24.9:39.7:35.4;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9.4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5億元、外貿出口3342萬美元、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6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1%、15.5%、15.3%、2.4%。縣域經濟呈現節約、清潔、低碳、循環發展的良性態勢。(2)農業產業化狀況。2012年實現農業總產值13.6億元,農人均4719元;糧食總產達到12.3萬噸,農人均達到590公斤;牲豬出欄23萬頭,農人均1.2頭,農業內部形成了茶葉、煙葉、箬葉、蔬菜、畜牧等5大為農民提供現金收入過億元的產業。茶葉總面積達到22萬畝(全縣人口22萬,人均1畝),茶葉總產量29.9萬擔,其中名優茶產量9.6萬擔;產值4.1億元,茶農現金收入2億元。箬葉采摘面積30萬畝,產量1.1萬噸,為農民提供現金收入1.12億;商品疏菜面積6.3萬畝,產量12萬噸,為農民提供現金收入0.96億元;出售商品豬9.6萬頭,為農民提供現金收入1.1億元。1)綠色食品、綠色包裝形成了一定氣候。以山野菜、高山蔬菜、茶葉、釀酒等綠色食品加工業產值達到6.25億元,占農產品加工業比重為80%,其中薇菜產量500噸,居全國第一;茶葉產能1.2萬噸,列全省前茅。以箬葉、厚樸葉等為原料的綠色包裝加工業產值達到1.3億元,占農產品加工業比重為21%,其中箬葉產能1.1萬噸,成為全國綠色包裝第一縣。2)市場主體、產品品牌具備了一定基礎。全縣農產品加工企業180多家,總資產5億元,總產能6億元。規模以上加工企業22家,總資產4.8億元,從業人員3300人,2008年實現產值4.3億元。其中產值過億元的企業一家(長友公司),5000萬至1億元的企業1家(白果茶廠),以XX茶業為首的1000至5000萬元14家,500至1000萬元的企業5家。被列入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家,列入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3家,列入州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4家;產業化龍頭企業擁有資產總額近3.5億元,占全縣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總資產比重為70%,2012年實現銷售收入5.7億元,占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銷售收入比重為59%。湖北長友公司、XX翠泉茶葉公司、湖北XX茶業,XX德繁木業公司、XX白果茶廠同時被省林業局認定為省級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占XX同行的1/3。XX縣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情況表 單位:億元企業各稱級別注冊資本資產總值09年銷售收入長友公司國家級0.551.801.85白果茶廠省級0.150.3150.94翠泉公司省級0.150.2120.18土王酒業公司省級0XX茶業州級0.050.10.95陽光農業州級0.030.150.7騎龍茶業公司州級0.030.100.09金陽公司州級0.030.100.11鑫益佳公司州級0.030.100.16慶芳公司州級0.030.100.07合計1.23.2274.45截至2012年底,全縣農產品商標注冊108件,占全縣注冊商標的57.75%。在注冊商標總數中,實際使用的商標有83件,使用率為44.38%,實際使用農產品商標73件,占實際使用注冊商標的87.9%,在農產品商標中,農產品加工品牌注冊商標有37件。其中榮獲省著名商標的有湖北長友現代農業股份有限公司“長友”商標、XX縣翠泉茶業有限公司“翠泉”商標、XX縣騎龍茶業有限公司“騎龍”商標、XX縣白果茶廠“白果”商標。獲州知名商標的有XX茶業“XX牌”,八峰藥化股份有限公司“八峰”商標和“土王宮”商標、XX縣金陽特色農產品有限公司“鑫豐”商標、湖北省XX縣葛仙米開發有限公司“葛仙米”商標。有14家獲QS認證,4家獲ISO9001:2000質量體系認證,6家企業獲綠色食品認證。3)原料基地規模、質量比較厚實。全縣經已形成各類農產品基地面積123.3萬畝,占全縣國土總面積比重達到28%。茶葉基地:全縣茶園形成面積17.8萬畝,其中無性系良種茶園面積6.3萬畝。白果民族茶廠木耳山基地獲南京瑞士生態市場研究所(IMO)有機茶認證,長友公司、翠泉公司、金陽公司、騎龍公司、龍福公司等5家企業的茶葉基地獲中國綠色食品中心認證,白果茶廠和長友公司所屬基地獲國家出口基地備案。煙葉基地:全縣煙葉總面積8萬畝,形成了25個專業村,33個重點村,1645戶種植專業戶,烤煙專業戶戶平種植面積達到9.86畝,白肋煙專業戶戶平種植面積達到3.78畝。專業村、重點村煙葉種植面積占全縣煙葉總面積80%,總產量達到14.5萬擔。全縣擁有4萬擔規模的鄉鎮1個,3萬擔鄉鎮2個,2萬擔鄉鎮1個,1萬擔鄉鎮3個;全縣50—100畝連片區58個,100—500畝連片區41個,500—1000畝連片區8個,1000畝以上連片區7個,連片總面積達3.76萬畝,占全縣總面積的60%。燕子鄉建立了5000畝高規格烤煙科技示范園,五里鄉形成了40公里煙葉種植長廊,中營鄉實現了萬畝烤煙大連片。全縣共建大棚2058個,其中塑鋼大棚448個,竹木中棚1610個,可供移栽面積占總面積的82%。漂浮育苗面積占全縣煙葉育苗面積98%,建標準化晾房4640間,農民新購置煙葉機械295臺(套),其中,起壟機89臺,播種器25臺,剪葉機15臺,噴霧器163臺。蔬菜基地:全縣蔬菜加工原料基地面積6.3萬畝(不含薇菜、食用茵等森林蔬菜面積),其中高山蔬菜面積3.5萬畝,魔芋面積2.8萬畝。林產品基地:全縣林業產業基地總面積95萬畝,其中:日本落葉松、杉木為以主的速生豐產用材林基地30萬畝;以厚樸、木瓜等木本藥材為主的中藥材基地23萬畝;以板栗、柑橘、核桃、桃、李等為主的干鮮果基地9.8萬畝;天然箬葉可采摘面積30萬畝,人工栽培面積0.53萬畝;香椿等森林食品基地2.5萬畝。畜產品基地:全縣畜牧業基地按照公司化、大戶化、區域化的模式穩步發展,現已形成1個萬頭生豬養殖區小區(長新畜牧發展有限公司太平小區),3個3000頭生豬養殖小區(XX經濟開發區生豬養殖小區、燕子鄉啟盛牧業生豬養殖小區、燕子鄉興旺牧業養殖小區),10個“150”和100個50頭以上生豬規模養殖大戶;太平鄉華興牧業肉牛養殖、永忠專業合作社蛋雞養殖規模穩步擴大。XX縣特色農業板塊基地科目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平均增速茶葉基地(公頃)81088400880010800117209.6%煙葉基地(公頃)388038803590433053308.3%蔬菜基地(公頃)265026702950433053308.3%箬葉基地(公頃)2000020000200002000020000——魔芋基地(公頃)10030015002000500035.8%速生豐產林基地(公頃)2000020000200002000020000——中藥材基地(公頃)1533315333153331533315333——規模以上工業狀況。2012年縣域生產總值31.6億元,與“十一五”期間相比,平均增長15.2%。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值28.9億元,平均增長19.8%。清潔能源工業2.68億元,占全部工業產值的11.6%;綠色食品工業實現產值11.9億元,占全部工業產值的51.3%;水泥、木工板等建材工業產值3.2億元,占全部工業產值的13.8%;藥化工業實現產值2.01億元,占全部工業產值的8.6%;礦產化工工業3.3億元,占全部工業產值的14.2%。規模企業總數達到64家,以江坪河、淋溪河、核桃灣等綠色能源工程當年完成投資9.8億,占當年工業固定資投資比重為86%,水電產業將成為XX經濟的核心產業、朝陽產業。規模以上工業結構一覽表單位:萬元科目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9500210481145676229000274000316000食品工業395553955462526119000179100191100水電工業1747171860123188268002970039700藥化工業199601329014589201002620036200建材工業3813947126459320003900049000(3)經濟內生動力狀況。1)發展條件狀況,全縣共有各級公路147條,通車里程1680km,其中省道4條,全長277.8km(“鶴巴線”經水布埡直達長江三峽,“鶴桑線”經桑植直達張家界地質公園;“鶴石線”經壺瓶山森林公園直達湖南石門;“鴉來線”東經五峰直達武漢、西南經宣恩直達州府恩施)。縣鄉道114條,全長1446.5km,公路網密度為581m/km2。全縣通信郵路總長度352km,開通了縣城至恩施的光纖通訊。各鄉(鎮)先后開通了程控直撥、移動電話、無線尋呼和圖文傳真,基本形成了具有先進水平的通信網絡。全縣農村實現了縣鄉30千伏、鄉村10千伏高壓輸電網全覆蓋。2)投資狀況,2012年共流入建設資金23.6億元。其中通過項目與國家產業政策對接,爭取到國家投資4.8億元,同比增長56%;通過項目與金融信貸投向對接,增加中長期貸款7.5億元;通過項目與市場對接,招商引資到位資金7.3億元;通過“以獎代補”,調動民間投資近3億元。3)消費狀況,2012年,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5億元,比上年增長31%,在國家實施“家電下鄉、汽車下鄉”等一系列消費利好政策激勵下,城鄉居民消費信心大幅提振,家電、汽車等耐用消費不斷升級,商品房銷售由弱轉強,手機、寬帶用戶大幅增長,網上購物日趨活躍,推動新興服務業快速成長。4)積累狀況,財政總收入實現2.98億元,比上年增長21.3%;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實現1.63億元,比上年增長25.3%;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11384元,比上年增長15.5%;農村居民人平純收入達到4719元,比上年增長15.3%,各項收入實現了與全省平均差距由拉大變縮小的歷史性轉折。5)外貿出口狀況,自營出口企業達到12家,實現自營出口3342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5.5%,出口總量和增幅居全州八縣市前列,其中茶葉出口居全省第一,箬葉出口居全國第一。2、社會概況XX古稱容米、柘溪,有2000多年文明史,田氏土王世襲相承800余載。2012年,全縣轄7鄉2鎮1個經濟開發區、205個行政村、1364個村民小組、22.27萬人。以土家族、苗族為主的少數民族人口占80%。科目200720082009201020112012總人口21.6421.8222.0122.1422.2122.27城鎮人口2.622.853.153.363.337.12農村人口19.0218.9718.8618.7818.8815.14農村勞力9.459.8610.4410.3610.919.82012年,全縣有各類學校85所,寄宿制教育初步普及,高中入學率達到80%;鄉鎮衛生院達標率55%,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3%。3.3市政依托條件1、供電:XX縣是全國小水電代燃試點縣,全縣水電裝機已灰到17萬千瓦,構成110千伏、35千伏、10千伏城鄉一體的配電網,由XX縣電力公司統籌供電,在全縣范圍內,可隨地開展380/220伏雙線路接入。2、供水:XX下坪是澧水發源地,水源豐富,水質優良,項目所在地自來水供應基礎管網比較完善,一條直徑為50毫米的供水管通入場區,可滿足增產擴能的供水需要。4、交通:項目建設地XX位于XX縣東北部,距縣城29公里,國土面積17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120米。恩鶴公路依境而過,巴鶴公路橫貫全境,規劃中的神龍架——張家界旅游區的“神張”高速將由此經過。屆時,產品出口將十分便利。5、通信:XX下坪區域內通訊與市政通訊網相聯,線路暢通。省、市聯網的電視網,寬帶網比較完善,移動通信網絡覆蓋全區,通訊方便。3、政策優勢(一)政策環境茶葉被XX縣委縣政府定為主導產業,給予政策上和優先扶持。一是對改造中低產、老茶園的農戶發生的建設無性系茶園的貸款實行全額貼息;二是縣委縣政府對帶領產業發展的龍頭民營企業大力支持和扶持,近年來相繼出臺和執行了兩個《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的決定》,對領辦基地、經營加工的龍頭企業,政府扶持解決基礎建設條件。《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國家農業部2003年;《湖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計委、省農業廳、省林業局關于湖北省優勢農產品和特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2003-2010年)的通知》;《XX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XX縣2005—2012年特色農產品基地建設發展規劃》;給予民營龍頭企業業主盡量多的政治待遇,龍頭企業業主多為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縣四大家領導分別聯系幫扶到每個龍頭企業,經常下到企業,采取現場辦公會、協調會等形式,解決企業發展中遇到的現實問題。(二)基礎設施條件便利交通條件:XX縣178個產茶行政村基本通公路,可行駛農用車運輸鮮葉;縣內四條出境公路全部完成8.5米寬度的黑色化改造。項目單位所在地離恩施170公里,離張家界180公里,離武漢600公里,離長江宜都港口270公里,產品陸路運輸比較方便。運輸條件:縣內有運輸車輛2000余臺,適合裝載鮮葉車輛1000余臺,能保證鮮葉和產品運輸要求,縣內有近300余家加工毛茶,太平建設茶葉精制加工廠,為全縣毛茶加工企業提供了就近便利的銷售市場,減少了茶農的銷售環節,提高了產品的附加值。通訊:XX開通了有線程控電話,農村開展了村村通電話業務,移動、聯通在縣城和各鄉鎮建基站開通了手機業務,通信信號覆蓋全縣各個地區。資源優勢:項目建成后能否正常運行,涉及的物化資源主要是茶葉和電力。茶葉資源有充分保障。現有茶園面積20.16萬畝,89%的行政村,75.3%的農戶以種植經營茶園為主,全縣茶葉年產量可達到1.31萬噸。電力能得到保障供應。名優茶加工熱能取用電力。XX縣現有電力裝機8.5萬千瓦,已于華中電網并網運行,裝機60萬千瓦的江坪河大型水電站已動工興建,所以電力有充分保障。基礎條件優勢:公司所在地電力、交通、通信、生產生活用水等基礎條件好,園區水、電、路、網絡、廠址以實現四通一平,公司建廠方便,可有效地縮短建設周期,提高投資效益。3.31、市場空間的拓展本項目建成后的產品數量較大,要根據產品的銷售確定產品的產量。項目建設單位需要設立專業部門進行市場的拓展,這對本公司是一個新的挑戰,尤其是產品進入市場的時機和方式,對于本公司來說是一個新的課題,隨著產量的增加和產品的成熟,必須開拓外地的銷售渠道和新的市場,需要聘用和培養一批精悍的銷售隊伍,以保證產品的順利銷售。2、項目風險管理當前,我國茶葉產業經過多年的發展逐漸走向成熟,在“便捷時代”、“健康時代”之后進入“生態時代”。“便捷時代”,消費者缺乏基本的飲食安全、健康意識,對農殘危害人體認識不夠。“健康時代”,消費者對茶飲用的需求提升到健康的高度。“生態時代”,圍繞健康,形成對有機茶、環保、營養、服務等綜合性需求,行業開始構建有機食品和諧生態環境。近年來,廣大茶農無公害的有機茶認識不斷提高,但也有部分茶農為了盲目的追求產量,還在使用化肥、農藥,該項目風險在于農殘的為題上,也許因少部分茶農的一己小利二影響到整個茶葉產品質量。此外可能發生的政策、市場、資源、技術、工程、投資、組織、環境與社會、配套條件及其它風險都能夠得到基本解決。只要加強農殘管理,是能夠消除風險的。只要進一步強化、促進推廣有機茶產業化經營,提高有機茶的收購價格,鼓勵帶動農民推廣有機茶,確保茶農增收,就會有效的降低質量風險。通過實施400噸名優茶精深加工清潔化流水生產線技術改造項目,可大大提高企業的生產能力,提升了企業科技含量,增強了企業抗風險能力,促進了茶葉產業化的發展。可有效改變山區名優茶提檔升級和農民大樁茶銷售難的困難,借以促進茶葉產業的全面發展。公司要加強自身管理能力和技術水平,實施標準化戰略,在茶葉精深加工過程中嚴格執行相關技術標準,加強對工人的技術培訓指導和監督,保證產品質量。同時,對節能、環保、營養、服務等加強要求,構建有機食品和諧生態環境。第四章市場分析與銷售方案4.1市場分析優勢企業培訓和名優茶葉品牌打造已初顯成效。近年來,XX縣通過招商引資、政策扶持、整合重組、市場運作等方式,不斷加強產業化結構的調整,不斷加強技術改造和企業提檔升級,全力打造名優茶品牌,把培植龍頭企業作為推進茶葉產業化的“牛鼻子”抓,使一批經營狀況好、帶動作用強的龍頭企業快速成長,成為支撐XX茶業經濟的骨干力量。目前XX縣擁有茶葉規模企業18家,其中省級3家、州重點5家,取得湖北省著名商標茶葉企業5家,18家企業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書,“三品”(無公害、綠色食品、有機茶)認證茶葉企業8家,著名商標、食品生產許可證書及“三品”認證居全州首位、全省前列。公共地域品牌“XX茶”獲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翠泉牌”XX茶連續四屆被評為“湖北十大名茶”,連續三屆被評為“湖北名牌產品”,XX茶業有限公司的“XX牌”等企業分別榮獲州級知名商標,XX綠茶暢銷于亞洲、非洲、歐洲的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湖北茶葉出口第一品牌。2002年以來,XX縣先后被國家有關部門授予“全國無公害茶葉生產示范基地先進縣”、“全國無公害茶葉出口示范基地達標縣”、“全國綠色食品原料(茶葉)標準化生產基地示范縣”、“中國茶葉之鄉”、“湖北省茶葉出口基地示范縣”等榮譽稱號。XX宜紅工夫紅茶有著悠久的歷史,是我國五大紅茶基地之一,尤其XX縣生產的工夫紅茶以獨特的內在品質深受國際國內廣大客商的喜愛。我國是產茶大國,也是茶葉出口大國,同時國內茶飲料消費市場廣闊。這些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的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觀念和消費水平也同時發生巨大變化,追求健康安全食品和飲料,茶葉飲料更加受到消費者的親睞。飲茶的人越來越多。就目前來看,真正質優的工夫紅茶在市場還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我縣是工夫茶葉的老產區,近幾年由于沒有骨干企業組織加工和銷售,因而造成全縣部分茶農生產的茶葉積壓和滯銷,造成優質資源的浪費,現為了打造XX工夫紅茶品牌,建設現代化,規范化的工夫紅茶精深加工廠,迫在眉尖,其項目有良好的政治環境和社會環境,是具社會、企業、農業、農村、農民于一體的切實可行的好項目,我公司名優茶精深加工清潔化流水生產線技改,擴大生產規模,打造明星企業勢在必行。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喝健康”成為市民的消費的心態。2008年開始,國內的碳酸飲料、果汁市場份額分別下降17%、18%,而茶葉飲品市場份額已上升到36.64%。果汁類消費降低,茶葉消費上升與百姓生活水平提高有關。飲料的功能是解渴,但由于中國百姓過去在解渴中還需要味覺的感受,所以選擇果汁等。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解渴的觀念也發生變化,開始由“解饞”回歸到解渴,到喝健康。消費者的口味變化帶來了茶葉飲品的銷量上升。4.2營銷策略、方案、模式本項目的建設對于提高經營效益,延伸和完善產業鏈,是十分必要的。4.2.1首先,采取多種方式宣傳企業品牌,擴大品牌知名度和國際、國內市場占有率。其次,注重研究市場需求,研究消費者心理,不斷根據市場需求,調整品種、質量、規格、數量結構,由市場決定產品,不斷提高市場占有份額,以得到長期、穩定的回報。第三,在始終如一地保證品質的前提下,實行多種促銷策略,開拓多種銷售渠道。4.2.2產品建立一支職責分明、精干高效、分工協作的銷售隊伍。采取委托代理等形勢發展間接銷售網點,最終形成直接銷售、間接銷售有機結合的銷售網絡。在鞏固擴大國內市場的同時,積極發展國際市場,形成國內、國際兩大市場銷售網絡。第五章建設方案第五章建設規模與產品方案5.1建設規模。1、土建工程:770萬元;2、設備:700萬元;3、流動資金630萬元。5.2產品方案。建成后生產名優茶400噸、黑茶茶3萬擔,工夫紅茶4萬擔,為國內外客商提供優質滿意的資源。第六章技術方案、設備方案和資源方案6.1技術方案。項目實施單位擁有較好的技術力量,有從事茶葉加工幾十年的高級經營師、評茶師及一批專業技術人員,為項目實施提供了技術保障。名優茶技術流程:(1)原料購進<驗收入庫>-〉殺青>-〉攤涼>-〉揉捻>-〉解塊分篩>-〉烘干>-〉揉捻>-〉理條>-〉烘干>-〉成箱成件-〉入庫-〉出廠。(2)茶業精深加工技術流程:原料購進<驗收入庫>-〉調加工車間-〉初火-〉平園-〉抖篩-〉切碎-〉初風-〉揀梗-〉復風-〉拼堆-〉復火-〉成箱成件-〉入庫-〉出廠。6.2主要設備方案。項目實施其機械設備主要來自浙江上洋茶機廠和五峰天池茶機廠,主要機械設備如下:1、名優茶全自動流水生產線1條190萬元(產地浙江)。2、茶業精制設備單位:萬元機械名稱參考價格臺數金額產地備注光電揀梗機405200安徽流化床15345沈陽烘干機5420天池76型平園篩1.51624天池76型抖篩1.22024上洋40風選機12424天池滾切機0.663.6天池齒切機0.864.8上洋關堆倉20120自制茶葉檢測設備10110浙江包裝設施30130自制各種輸送鏈0.56030自制電力設備12112彩色色選機65165安徽合計5106.3工程方案1、平整土地:50萬元;2、廠房建設:面積9000平方米,570萬元;4、水電安裝、排污設施:100萬元;5、場內1000㎡硬化、綠化:50萬元。6.3.3主要建筑物工程一覽表面積單位:平方米名稱建筑面積建筑棟數建筑總面積備注車間500105000倉庫100022000凍庫8001800辦公樓2501250化驗室1501150宿舍2001200食堂2001200配電室等附屬設施2001200道路及場地硬化300200合計90006.4建設規劃和布局6.4.1總圖布置原則根據《工業企業設計暫行衛生標準》等規定,本項目規劃布局設計時,重點堅持如下原則:(1)認真執行國家有關政策、法令、法規。在滿足正常生產的前提下,以降低工程造價、節約建設用地為原則,同時為生產及貨物運輸創造良好的條件。(2)根據生產工藝要求和廠區環境條件綜合進行總平面布置,力求做到功能分區明確,布置緊湊合理,工程管理便捷,并為方便施工創造有利條件。(3)充分滿足當地城鎮總體規劃及消防、安全、環保、衛生等要求,配置合理的綠化設施,創造良好的生產和生活環境條件。6.4.2廠區總平面布置根據本項目行業特點和廠區各建(構)筑物的功能要求,結合廠區地形、氣象條件等綜合因素,因地制宜地布置本工程建(構)筑物,使廠區總圖布置符合物流有序、經濟合理、安全環保的要求,同時又滿足合理緊湊、節省用地的原則,為員工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為了充分合理的利用土地,本著物流順暢,便于管理,形式美觀的設計思路,將大門設置在廠址北側,靠近公路。生產車間布置在廠區的西側。根據生產工藝流程要求,化驗室、配電房等附屬設施圍繞生產車間設置。倉庫設置在生產車間的東側,靠近生產區主干道,方便原輔材料和產品的運輸。廠區主要道路與每個車間之間道路相連形成環路,符合消防要求。辦公樓位于整個廠區的東北角,靠近大門,方便外來人員來訪。宿舍和食堂位于辦公樓的南面。6.4.3豎向布置廠區豎向設計地坪標高根據場地自然場面標高及廠外城市道路標高確定在495mm,全廠在同一個平面上。同時考慮廠區排水的順暢,并盡量減少土方工程量。6.4.4廠區道路和綠化作為現代化工廠,應使廠內、外交通運輸相適應。廠區內道路系統的布置應有足夠的寬度使運輸車輛能夠方便快捷地到達每個車間,并形成環形路網,同時充分考慮廠區內部通道與外部道路的貫通,留足消防通道,在形成簡捷的單向運輸路線的基礎上,能夠滿足廠內運輸以及廠區消防疏散等要求。本項目道路分主干道、次干道二種,連接廠區主要出入口的道路主干道寬12m,生產車間之間次干道寬4-6m。道路路面結構為水泥砼路面帶蓋板明溝,路肩寬度宜采用1m。廠區綠化布置重點在道路兩旁、圍墻內側和建筑物周圍,因地制宜種植適合當地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的花草樹木。沿圍墻內側布置綠籬,廠區出入口附近可適當布置一些花壇,使全廠形成點、線、面相結合的綠化空間,力求創造一個整潔、美觀的生產環境,廠區綠化系數8%。6.總平面主要技術指標表序號項目單位指標1廠區用地面積㎡200002建筑面積㎡90002.1生產車間㎡50002.2原料倉庫㎡10002.3產品倉庫㎡10002.4凍庫㎡8002.4辦公樓㎡2502.5化驗室㎡1502.6宿舍㎡2002.7食堂㎡2002.8配電室等附屬設施㎡2002.9道路及硬化地面占地面積㎡2003綠化面積㎡8004綠化率%13.35通道、停車場、空地等㎡48006.5運輸工廠運輸設計應符合企業總體規劃要求,并根據生產要求,運輸現狀,統籌安排,合理組織人流、貨流,確保工廠原材料運進和成品運出,使運輸路線短捷,經濟合理,有利于提高勞動生產率,減輕勞動強度,使廠內外運輸、裝卸和儲存形成一個完整、連續的運輸體系。6.5.1全年運輸量本項目達產后,全年總運輸量為10400t/a。其中運入量5300t/a,運出量5100t/a。場區運輸量表序號貨物名稱單位用量一運入1毛茶萬擔8煤噸300二運出1名優茶噸4002工夫紅茶萬擔43黑茶萬擔3三合計6.5.2運輸工具的選擇本項目運輸全部為公路運輸,運輸力量由企業自行組織解決。6.6建設標準6.6.1建筑設計標準項目生產車間、倉庫等建筑物設計遵循適用、經濟、美觀的方針,在滿足工藝、電氣、煤及給排水等專業需要的前提下,合理布置、綜合考慮,盡量做到美觀與環境相協調。建筑設計遵循:⑴《工業與民用建筑結構負載規范》(GBJ-87)⑵《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⑶《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J16-87(2001版)⑷《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J16-87)⑸《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01)⑹《工業企業照明設計標準》⑺《低壓配電設計規范》(gb50054-95)⑻《工業建筑設計通則》⑼《潔凈廠房設計規范》(GB50073-2001)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01)確定本項目建筑物按7度抗震設防;建筑質量執行湖北省建筑質量驗收標準。6.6.2建筑規模本項目所需建筑物,在滿足生產需要和設計規范、建筑標準的前提下盡量利用現有廠房。主要建筑物規模:項目總建筑面積為9000平方米,其中主生產車間建筑面積5000平方米、原料倉庫1000平方米、產品倉庫1000平方米、凍庫、800、辦公樓250平方米、化驗室150平方米、宿舍200平方米、食堂200平方米、配電室等其他附屬設施200平方米。綠化面積800平方米,綠化率13.3%。6.7公用工程6.7.1給排水工程1、設計依據《建筑給排水設計手冊》《建筑給排水設計規范》(GBJ15-88)《建筑給排水防火規范》(GB16-87)2、水源與水量本項目水源為自來水。生產用水、生活用水量為800噸,能保證連續供水,且水源富余。3、排水本項目生產廢水主要為清洗場地和軟化器再生廢水,產生量500t/a。生活污水產生量300t/a。6.7.2供電工程1、電源本項目用電接xxx電網。自備200KVA變壓器一臺。2、用電負荷本項目用電量為30萬kWh/a。3、弱電本工程弱電設計內容包括:電話通訊、火災自動報警及聯動控制系統。廠區的辦公樓內安置內線、外線分別行至單體建筑電話組線箱,然后敷設到各需要崗位。6.8節能減排措施首先,制定公司節能減排各種管理制度,建立節能減排長效機制。強化節能減排目標責任評價考核,具體落實到人。通過制度和機制創新,確保各生產環節節能減排目標得以實現和持續。其次,工藝節能。本工程主要工藝生產設備均選用國內外先進、成熟的設備,其不但具有較先進的工藝技術,而且整個生產過程為高度自動化控制,具有投資省、產量高、能耗低的顯著優點。第三,節電。建立科學管理體制,實行計劃用電,提高電能利用率;設計過程中選用節電及節能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如采用新型低損節能型電力變壓器、新型Y系列電動機等;合理優化設計工廠供配電系統,降低線損率,安裝無功率靜電電容器自動無功補償裝置,提高功率因數;車間照明選用節能型燈具。項目實施過程中,從工藝、技術、設備、物料消耗、管理制度等各方面綜合考慮節能因素,做到項目實施與節能措施同步進行。第六章環境影響評價第七章環境影響評價7.1環境影響7.1.11、環境質量標準⑴周圍水體質量標準選用《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Ⅲ類標準。⑵環境噪音標準選用《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2類標準。⑶環境空氣質量標準選用《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中二級標準。2、污染物排放標準⑴污水排放執行《湖北省南水北調沿線水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DB37/599-2006)中一般保護標準。⑵廢氣排放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l6297—1996)中新污染源二級標準和《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DB37/597-2006)。⑶環境噪音執行《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2類標準。⑷施工期噪聲執行《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GB12523-90)。7.1.1、建設地點環境現狀本項目周邊區域無較大的污染源,周邊環境狀況良好,適合項目的建設。本項目的建設應充分利用當地的自然生態環境,注重建筑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因此在項目的建設和運營中,環境保護必須依照《環境保護法》,從制度上、監測上不斷完善環境保護工作。本項目嚴格執行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行政規章以及相關的產業、經濟、技術、資源配置等政策,使環境保護工作制度化、法律化。2、環境空氣質量項目區域內主要大氣質量除可吸入顆粒物外,其他均符合《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的二級標準。3、地表水、地下水該區域地表水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的Ⅲ類標準。該區域地下水滿足《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93)中Ⅲ類標準。4、聲環境根據2009年《XX縣環境質量簡報》中擬建地址環境噪聲監測結果,該區域聲環境噪聲等效聲級符合《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2類標準。7.2環境保護與治理措施7.2.1廢水本項目生產廢水主要為生產廠區機械設備再生廢水、反滲透排放濃水及沖洗污水等,產生量500t/a。生活污水產生量300t/a。水質簡單,經簡單處理后可用于綠化、道路沖洗和農灌。7.2.2噪聲本項目的主要噪聲源為設備運轉產生的噪音。針對所有較大的噪聲源采取隔聲、消聲、減振等降噪措施。采取綠化措施,在廠界周圍種植高大速生喬木,廠界設置圍墻,減輕噪聲影響,保證廠界噪聲達標。7.2.3固體廢棄物本項目固廢主要為工業固廢和生活垃圾。工業固廢主要包括煤渣。煤渣的產生量約為100噸。生活垃圾產生量約為5t/a,交環衛部門統一處理。7.2.4廢氣本項目生產過程中的廢氣主要是煤燃燒產生的氣體,煤氣排放按照相關規定排放。項目區廢氣主要為運輸車輛產生的揚塵和汽車尾氣。尾氣主要成分為CO、HC等氣體,在車輛保養良好和使用高品質燃料情況下,污染物排放量較少。7.2.5生產區地面一律采用水泥漿砌、抹光結構,墻壁鑲砌瓷磚,防止沙土、雜質的混入,同時還要經常進行嚴格的環境清理。廠區內部和周圍要進一步綠化,栽植花草林木,不斷改善生產、生活環境。7.3評價與審批本項目設計合理,建設地點周圍無自然保護區、文物景觀、居民區及其它環境敏感點,環境容量較大。生產過程中產出的廢水、固廢經處理后可達到國家排放標準或再次重新利用。本項目環保措施科學到位,對周圍環境無污染,符合當前的環保要求,項目建設符合條件。第七章項目組織與管理第七章項目組織與管理7.1組織機構與職能劃分采用先進的勞動組織形式,可以科學地組織人們進行勞動,合理的使用勞動力,調整不合理的人員結構,正確處理勞動者之間的分工與協作,充分發揮勞動者的技能和積極性,保證企業生產正常運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為此,實行權責對等原則;命令統一原則。7.2勞動定員根據經營管理的需求,本著高效、精簡、合理的原則進行人員配置,以較少的人員,較高的工作效率來保證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因此考慮在技術要求不高的崗位盡可能的配置臨時工、季節工,以減少固定人員和非生產人員數。對于生產及服務人員,除設備的操作、維護人員外,其他按照聘用或辭退的方式,靈活經營。本項目勞動定員300人。為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達到預期效果,必須使職工掌握生產經營、管理的先進技術和設備操作技能。按“全員培訓、突出重點”的原則,重點培訓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設備維修、操作人員。職工主要以面向社會公開招聘,以吸收優秀員工。招聘各部門管理人員及服務人員,應擇優錄用技術性、專業性強,具備相應業務知識的人員。通過培訓使職工掌握技能,了解企業生產特點,熟悉本企業的生產經營業務,做到持證上崗,實行崗位目標責任制。7.3經營管理措施本項目經營方式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在以提高經濟效益為前提的條件下,最大程度地發揮經營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企業、社會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公司內部管理實行崗位責任制和特定生產環節承包責任制度,簽訂合同,如供水、供電、消防等工作,年終考核,兌現獎懲;實行崗位工資成本與質量安全相結合的效益考核工資制度,管理人員、供銷人員和生產人員的工資待遇和工作成績掛鉤。7.4技術培訓采用專家講授、現場觀摩、電視錄像、網絡、報刊雜志等方法和措施開展培訓工作。培訓內容主要是企業管理知識和專業技能、環保知識、質檢、營銷、標準化、安全生產等方面的相關知識和技術。每年開展技術培訓1-2次,由公司具體負責。為了適應國際市場的發展需要,公司將選拔部分高級技術人員,尤其是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有計劃地選派到國外或國內有關專業院所或有關單位進行短期專業培訓。第八章勞動、安全、衛生與消防8.1編制依據及采用的標準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部令第70號);2、《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部令第60號);3、《建設項目(工程)勞動安全衛生監察規定》(勞動部1996第3號令);4、《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5、《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Z1-2002);6、《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CBZ2-2002);7、《工業企業噪聲控制設計規范》(CBJ87-85);8、《電氣設備安全設計導則》(GB4064-83);9、《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94,2000年修訂);10、《工業企業廠內鐵路、道路運輸安全規程》(GB4387-94);11、《建筑采光設計標準》(GB/T50033-2001);12、《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2004);13、《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J50016-2006);8.2安全衛生防護原則為確保安全生產和保護職工健康,本工程根據“安全為了生產,生產必須安全”的原則,遵照“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認真執行國家和地方有關安全衛生的規范、規定、標準,采取必要的安全衛生防護措施,提高自動化化水平,改善操作條件,減少有害介質對人體和環境的危害,以確保安全生產和保護職工身體健康。8.3自然災害危害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8.3.1抗震根據《全國城鎮地震烈度區劃表》所示及《構筑物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01)規范要求,建、構筑物按7度地震烈度設防,嚴格按有關抗震設計規范進行抗震驗算。8.3.2防雷及防雷接地根據《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94)(2000版)的要求,全廠防爆區域內的建筑物按第二類防雷建筑物設計,設置避雷帶或避雷針,其余建筑物按三類工業防雷建筑設計。電氣設備的接地與防雷共用同一接地裝置,其接地電阻小于1Ω;爆炸性氣體環境內除照明燈具以外的其它電氣設備,采用專門接地線,接地干線在爆炸危險區域不同方向不少于兩處與接地體連接。8.4生產過程中產生害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的危8.4.1在生產過程中主要產生下列的危害因素:1、車輛傷害:運輸原料、材料和成品的車輛在行駛中造成人員的傷亡;2、噪聲的危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腦出血焦慮的護理措施
- 短視頻平臺融資居間合同
- 礦石運輸專項保險承包合同
- 2025年度安全設備租賃人工費用定期檢查協議
- 2024浙江省青田縣船寮高級中學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2024瀘州市納溪區江南職業中學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藥品日常監管培訓
- 生豬購銷合同
- 度建筑工地施工安全責任合同
- 肺葉切除術后的護理措施
- 安徽省合肥市2025屆高三下學期3月二模試題 語文 含解析
- 命案防控講座課件內容
- 2024年廣西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大數據應用與服務》賽項競賽樣題
- 2025年鄭州黃河護理職業學院單招職業適應性考試題庫帶答案
- 9.1日益完善和法律體系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
- 授權獨家代理商合作協議2025年
- PE特種設備焊工理論復習題庫(帶解析)
- 2024年全國統一高考英語試卷(新課標Ⅰ卷)含答案
- 2022版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含2022年修訂部分)
- 快板?繞口令?《玲瓏塔》
- 臺灣民法典目錄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