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生態系統的物演示文稿_第1頁
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生態系統的物演示文稿_第2頁
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生態系統的物演示文稿_第3頁
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生態系統的物演示文稿_第4頁
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生態系統的物演示文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生態系統的物演示文稿目前一頁\總數六十六頁\編于十七點(優選)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生態系統的物目前二頁\總數六十六頁\編于十七點2.過程(1)輸入途徑:主要是生產者的__________。(2)起點:從生產者_____________開始。(3)途徑:____________________。光合作用固定太陽能食物鏈和食物網目前三頁\總數六十六頁\編于十七點(4)過程:目前四頁\總數六十六頁\編于十七點3.特點(1)單向流動:能量流動只能從第一營養級流向第二營養級,再依次流向后面的各個營養級,不可逆轉,也不可______流動。(2)逐級遞減:能量在沿食物鏈流動的過程中是___________的,傳遞效率大約為______________。循環逐級遞減10%~20%目前五頁\總數六十六頁\編于十七點4.意義(1)幫助人們科學規劃、設計人工生態系統,使_______得到最有效的利用。(2)幫助人們合理地調整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關系,使能量持續高效地流向_______________的部分。能量對人類最有益目前六頁\總數六十六頁\編于十七點思考感悟1.消費者攝入的能量、同化的能量、輸入的能量與糞便中的能量有什么關系?【提示】同化的能量=輸入的能量=攝入的能量-糞便中的能量。目前七頁\總數六十六頁\編于十七點二、物質循環1.概念:組成生物體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斷進行著從__________到生物群落,又從__________到無機環境的循環過程。這里所說的生態系統是指_________,因此又稱為生物地球化學循環。無機環境生物群落生物圈目前八頁\總數六十六頁\編于十七點2.特點:全球性、物質可被______利用。3.碳循環(1)無機環境中的存在形式:_______和碳酸鹽。(2)生物群落中的主要存在形式:_____________。反復CO2含碳有機物目前九頁\總數六十六頁\編于十七點(3)無機環境與生物群落之間的循環形式:_______。(4)特點:具全球性,可_______利用。CO2循環目前十頁\總數六十六頁\編于十七點三、能量流動與物質循環的關系1.二者____________,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2.物質作為能量的_______.使能量沿著食物鏈(網)流動;能量作為______,使物質能夠不斷地在生物群落和無機環境之間循環往返。同時進行載體動力目前十一頁\總數六十六頁\編于十七點思考感悟2.有人認為:“物質是能量的載體,物質是往復循環的,能量自然也應該伴隨著物質的循環而循環。”你認為這句話對嗎?如果有錯誤,請指出錯因。目前十二頁\總數六十六頁\編于十七點【提示】不對。這句話很難從字面上挑出錯誤。實際上采用了“漢字(詞)”的通用方法,偷換了概念。“物質是能量的載體”中的“物質”是指含有化學能的有機物質(如糖類、脂質、蛋白質),而“物質是循環往復的”中的“物質”則是指基本元素(如C、H、O、N、P…),二者本質含義根本不同。目前十三頁\總數六十六頁\編于十七點考點一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1.某一營養級具體的能量流動情況高頻考點深度剖析目前十四頁\總數六十六頁\編于十七點(1)能量的來源:太陽光。(2)起點:從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開始。(3)數量:流經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是生產者通過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全部太陽能。(4)渠道:食物鏈和食物網。目前十五頁\總數六十六頁\編于十七點(5)能量轉化:太陽能→有機物中的化學能→熱能(最終散失)。(6)流動形式:有機物中的化學能。

(7)散失途徑:呼吸作用,包括各個營養級自身的呼吸消耗以及分解者的呼吸作用。(8)能量散失的形式:以熱能形式散失。目前十六頁\總數六十六頁\編于十七點2.能量流動特點的原因分析(1)單向流動①能量流動是沿食物鏈進行的,食物鏈中各營養級之間的捕食關系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是不可逆轉的。目前十七頁\總數六十六頁\編于十七點②各營養級通過呼吸作用所產生的熱能不能被生物群落重復利用,因此能量流動無法循環。(2)逐級遞減①各營養級生物都會因呼吸作用消耗大部分能量;目前十八頁\總數六十六頁\編于十七點②各營養級的能量都會有一部分未被下一營養級生物所利用。目前十九頁\總數六十六頁\編于十七點易誤警示(1)“能量傳遞效率大約是10%~20%”研究的是一條食物鏈上相鄰兩個營養級之間同化能量的傳遞效率,而不是下一營養級某一生物獲得上一營養級某一生物能量的“10%~20%”。目前二十頁\總數六十六頁\編于十七點(2)能量傳遞效率有時會低于10%,有時也會高于20%,不過后者可能會造成生態系統危機。目前二十一頁\總數六十六頁\編于十七點即時應用1.如下圖為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圖解部分示意圖,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項中正確的是(

)目前二十二頁\總數六十六頁\編于十七點A.①表示流經生態系統內部的總能量B.一般情況下,三級消費者增加1kg,至少需要生產者100kgC.生物與生物之間捕食關系一般不可逆轉,所以能量流動具單向性D.從能量關系看②≥③+④目前二十三頁\總數六十六頁\編于十七點目前二十四頁\總數六十六頁\編于十七點考點二生態金字塔如果將單位時間內各個營養級所得到的能量數值由低到高繪制成圖,可形成一個能量金字塔。根據生態系統內各個營養級的生物的數量和生物量的數值,可繪制成數量金字塔和生物量金字塔。現在把它們比較如下:目前二十五頁\總數六十六頁\編于十七點

類型項目能量金字塔數量金字塔形生物量金字塔形狀目前二十六頁\總數六十六頁\編于十七點

類型項目能量金字塔數量金字塔形生物量金字塔特點正金字塔形一般為正金字塔形,有時會出現倒金字塔形一般為正金字塔形象征含義能量沿食物鏈流動過程中具有逐級遞減的特性生物個體數目在食物鏈中隨營養級升高而逐級遞減生物量(現存生物有機物的總質量)沿食物鏈升高逐級遞減每一級含義每一營養級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每一營養級生物個體的數目每一營養級生物的有機物總量目前二十七頁\總數六十六頁\編于十七點即時應用2.(2012·廈門翔安一中月考)下圖表示A、B兩個特殊生態系統的能量金字塔。有關解釋正確的是(

)目前二十八頁\總數六十六頁\編于十七點①一個吃玉米的人所獲得的能量一定比一個吃牛肉的人獲得的能量多②能量沿食物鏈單向流動,傳遞效率隨營養級的升高而逐級遞減③若A和B中玉米的數量相同,A若能養活10000人,則B可能只能養活1000人④若土壤中含相同濃度的難降解污染物,則A中的人比B中的人體內污染物濃度低目前二十九頁\總數六十六頁\編于十七點A.①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③④解析:選D。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指的是種群間的能量流動,而非個體,故①錯誤。能量沿食物鏈單向流動,隨著營養級的升高而逐級遞減,能量傳遞效率并未隨著營養級的升高而逐級遞減,故②錯誤。目前三十頁\總數六十六頁\編于十七點考點三生態系統物質循環的實例——碳循環目前三十一頁\總數六十六頁\編于十七點1.大氣中CO2的來源(1)生產者、消費者的呼吸作用。(2)分解者的分解作用。(3)化學燃料的燃燒。目前三十二頁\總數六十六頁\編于十七點2.目前由于碳循環平衡被打破,對形成溫室效應的分析(1)大氣中CO2含量持續增加的原因①工廠、汽車、飛機、輪船等對化學燃料的大量使用,向大氣中釋放大量的CO2。目前三十三頁\總數六十六頁\編于十七點②森林、草原等植被大面積的破壞,大大降低了對大氣中CO2的調節能力。

(2)危害①加快極地冰川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對陸地生態系統和人類的生存構成威脅。目前三十四頁\總數六十六頁\編于十七點②改變了降雨和蒸發機制,影響農業和糧食資源生產。(3)緩解措施①植樹造林,增加綠地面積。②開發清潔能源,減少化學燃料燃燒。目前三十五頁\總數六十六頁\編于十七點即時應用3.下列有關碳循環的敘述正確的是(

)A.光合作用是CO2進入生物群落的唯一途徑B.動物細胞的無氧呼吸是大氣CO2的產生途徑之一目前三十六頁\總數六十六頁\編于十七點C.沒有分解者,碳循環仍可保持平衡狀態D.初級消費者通過消化系統攝入生產者合成的含碳有機物目前三十七頁\總數六十六頁\編于十七點解析:選D。考查生態系統中的碳循環。在碳循環過程中,CO2通過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進入生物群落;動物細胞只能通過有氧呼吸產生CO2進入大氣;分解者的分解是大氣中CO2的主要來源,保持碳循環的平衡狀態。目前三十八頁\總數六十六頁\編于十七點命題視角把脈高考視角1洞察高考熱點生態系統的功能是每年高考的必考知識點,也是高考命題的重點和熱點。目前三十九頁\總數六十六頁\編于十七點(1)考查的內容涉及能量流動與物質循環的特點及二者原理在生態農業中的應用。(2)在能力方面既考查理解判斷能力,也考查計算及綜合運用知識解決生產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目前四十頁\總數六十六頁\編于十七點能量傳遞效率相關“最值”計算目前四十一頁\總數六十六頁\編于十七點(2011·山東理綜改編題)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今年我國的世界環境日主題是“共建生態文明,共享綠色未來”,草原是綠色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某草原生態系統的食物網如下圖所示。例1目前四十二頁\總數六十六頁\編于十七點目前四十三頁\總數六十六頁\編于十七點(1)圖中食物網較簡單,因此,該草原生態系統的______能力較差,其________穩定性也相應較低。除圖中所示的生物類群外,該生態系統的生物組成成分還應有________才能保證其物質循環的正常進行。目前四十四頁\總數六十六頁\編于十七點(2)如果圖中草能提供10000kJ的能量,營養級間的能量傳遞效率為10%~20%,那么鷹占據的營養級能夠得到的最低和最高能量值分別是________kJ和________kJ。若去除蛇,且狐的數量不變,則草原容納鷹的數量會________。若外來生物入侵該區,則會導致該草原的________銳減或喪失。目前四十五頁\總數六十六頁\編于十七點(3)影響圖中兔種群數量變化的種間因素是________和競爭。若某年兔種群的K值為1000只,且1只兔和4只鼠消耗的草量相等,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次年鼠的數量增加400只,則兔種群的K值變為________只。用標志重捕法調查該區鼠的種群數量時,若部分標記個體遷出,則導致調查結果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目前四十六頁\總數六十六頁\編于十七點【解析】

(1)抵抗力穩定性是指生態系統抵抗外界干擾并使自身的結構和功能保持原狀的能力。生態系統之所以具有抵抗力穩定性,是因為生態系統內部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有大有小,因目前四十七頁\總數六十六頁\編于十七點此,抵抗力穩定性有高有低。一般地說,生態系統的成分越單純,營養結構越簡單,自我調節能力就越小,抵抗力穩定性就越低。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以及生物成分(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圖中的生物組成成分缺少了分解者。目前四十八頁\總數六十六頁\編于十七點(2)據圖分析,鷹所在的食物鏈有三條,分別占據著第三營養級和第四營養級,它所獲得的能量最低值要按照最長食物鏈(草→鼠→蛇→鷹)、最低能量傳遞效率(10%)來計算,即10000×10%×10%×10%=10kJ;它所獲得的能量最高值要按照最短食目前四十九頁\總數六十六頁\編于十七點物鏈(草→鼠或兔→鷹)、最高能量傳遞效率(20%)來計算,即10000×20%×20%=400kJ。若去除蛇,且狐的數量不變,則兔的數量不變,而鼠的數量增多,去除蛇后,因為鷹的食物來源還有兔和鼠,且通過目前五十頁\總數六十六頁\編于十七點更短的食物鏈獲得鼠的能量,故鷹的數量增多;若外來物種入侵到當地生態系統,外來物種會以當地物種為食物,或與當地物種競爭食物、空間等資源,會使當地生物多樣性銳減甚至喪失。目前五十一頁\總數六十六頁\編于十七點(3)圖中兔與草、狐、鷹形成捕食關系,與鼠形成競爭關系,兩種種間關系都影響到兔種群的數量變化;兔和鼠都以草為食,鼠的數量增加勢必影響兔種群的繁殖,增加的400只鼠爭奪了100只兔的食物,所以兔種群的K值是目前五十二頁\總數六十六頁\編于十七點1000-100=900只。標志重捕法是根據重捕到的動物中標記個體數占總個體數的比例來估計種群密度。其計算公式是M/N=m/n(其中N表示種群內個體總數;M表示第一次捕捉到并標記個體數;n表示第二次捕捉數;m表示第二次捕捉個體中標記數),則N=Mn/m,若部分標記個體遷出,即m值偏小,N值會偏高。目前五十三頁\總數六十六頁\編于十七點【答案】

(1)自我調節(或反饋調節、負反饋調節)抵抗力分解者(2)10

400增加生物多樣性(或物種多樣性)(3)捕食900偏高目前五十四頁\總數六十六頁\編于十七點能量流動的分析方法1.一個營養級所同化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被下一營養級同化的能量+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視角2體驗方法要點目前五十五頁\總數六十六頁\編于十七點2.糞便中能量的分析消費者同化的能量=攝入量-糞便中有機物的能量,即攝入的食物只有部分被同化。消費者糞便中含有的能量不能計入排便生物所同化的能量,它實際與上一個營養級的遺體殘骸一樣,屬于未被下一個營養級利用的那一部目前五十六頁\總數六十六頁\編于十七點分能量。例如,蜣螂利用大象的糞便獲得能量,就不能說蜣螂獲得了大象的能量,而是獲得了植物的能量。目前五十七頁\總數六十六頁\編于十七點如圖為某草原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圖解,①~④表示相關過程能量流動量。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例2目前五十八頁\總數六十六頁\編于十七點A.①是流入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B.分解者獲得的能量最少C.圖中②/①的值代表草→兔的能量傳遞效率D.③和④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