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高考歷史備考高頻考點資料_第1頁
2023年度高考歷史備考高頻考點資料_第2頁
2023年度高考歷史備考高頻考點資料_第3頁
2023年度高考歷史備考高頻考點資料_第4頁
2023年度高考歷史備考高頻考點資料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品文檔-下載后可編輯年度高考歷史備考高頻考點資料高考歷史必背的知識點有哪些

1、歸納分析洋務運動的各類內容(軍工、民工、海防、人材)和作用。洋務運動的目的,失敗原因。

2、記憶洋務派開辦的軍民企業名稱,行業,地理位置。民資企業的名稱,行業,地理位置。

3、辨證的分析“扶清滅洋”的兩面性,反映的歷史背景和農民的階級性。(該口號說明了農民的哪三個分不清:清政府和中國的關系;帝國主義入侵和其先進文明的關系;帝國主義和清政府的關系。)

4、如何理解中國民族資本“先天不足”和“后天畸形”?(民族資本企業的特點:資金,技術,分布,行業;與帝封的關系。)

5、歸納早期無產階級的特點和成因。(早于資產階級產生;分布集中,組織性強;與農民階級天然聯盟;革命性強。)

6、清政府那些舉措順應了19世紀中期世界的經濟和政治發展趨勢?結果如何

7、《馬關條約》的內容、特點和危害。甲午戰爭對中,朝,日,遠東局勢的影響。

8、歸納維新派為戊戌變法所做的思想準備,政治準備,組織準備。百日維新的內容和意義。

9、維新變法的歷史背景。維新派的首要目的。康梁維新思想的特點和成因。維新派與光緒帝的關系。戊戌變法的三重意義。(思想意義;政治意義;愛國意義。)

10、義和團運動中農民階級革命性和落后性的體現。義和團運動的功績。

11、比較開明派,洋務派,早期維新派,維新派,革命派在對待西學,洋人侵略,清政府,人民群眾等問題上的態度。

12、比較太平天國和義和團運動。(起義原因,綱領,組織性,與宗教關系,軍事活動方式,對待西方的態度,斗爭矛頭和斗爭結果。斗爭作用:都沉重打擊中外反動勢力;都迫使列強改變侵華方式;都促使中外勾結。)

13、1840-1900年列強侵華特點的變化?(侵華手段在武力后盾下由商品輸出到資本輸出;侵華格局由以英為首合作侵華到激烈爭奪形成侵華同盟;侵華方式策略由武力馴服清政府到打拉結合,勾結扶植清政府,以華制華。每一個變化都做到能用史實說明。)

14、1900年前后中國社會在列強侵華,反動統治,抗爭探索,經濟發展四方面的顯著特征和史實。

高考歷史常考知識點

1、儒家思想

a孔子(春秋)仁、禮、有教無類

b孟子(戰國)仁政、民貴君輕(民本)、性本善

c荀子(戰國)仁義、王道、君舟民水(民本)、性本惡

2、墨家

墨子(戰國):兼愛、非攻、節儉、尚賢

3、法家

韓非子(戰國)法家學派集大成者:依法治國(嚴刑峻法)、權術、權威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理論基礎

4、董仲舒新儒學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春秋大一統;天人合一,天人感應,君權神授;三綱五常

5、明末清初

a黃宗羲:抨擊封建君主專制,天下為主君為客(農工商皆本)

b顧炎武:經世致用,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天下郡國利病書》

c王夫之:樸素唯物思想《讀通鑒論》

6、古代科技

a四大發明

指南針:戰國司南;北宋應用于航海;13C傳入歐洲

造紙術:西漢出現;東漢蔡倫“蔡侯紙”

印刷術:唐朝雕版印刷;北宋畢升膠泥活字印刷

火藥:唐末應用于軍事;宋朝火器

b農學(四大農書)

西漢:氾勝之,《氾勝之書》

南北朝:賈思勰,《齊民要術》,北方

元朝:王禎,《農書》

明朝:徐光啟,《農政全書》

c醫學

戰國至西漢:《黃帝內經》,中醫學奠基

東漢:“醫圣”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中醫臨床學奠基

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東方藥物巨典”

7、美術

遠古,彩陶畫,《鸛魚石斧圖》

戰國,帛畫,《人物龍鳳圖》、《人物馭龍圖》

東晉,顧愷之,《女史箴圖》,“以形寫神”

唐,吳道子,《送子天王圖》,“吳帶當風”

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風俗畫

明清,文人畫,表現個性,追求意趣

高中歷史高考考點

3.1.2百家爭鳴的形成及其歷史意義

指的是戰國時期知識分子中出現了不同的思想流派,各派爭艷的局面稱為百家爭鳴。

“百家爭鳴”奠定了中國封建文化的基礎,對中國古代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國傳統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規范,道家思想形成了兩千多年傳統思想的哲學基礎,法家思想中的變革精神成為歷代進步思想家和政治家改革和治理國家的理論武器。

3.1.3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思想

孔子:提出“仁”“禮”之說;政治上提倡“以德治國”;教育要關注人的全面發展;發言整理成《馬關條約》。

孟子:“仁政”論。性善論。(3)君輕民。

荀子:(1)“天道常在”,“天道受命而用”。性惡論。禮法結合。

3.1.4漢代道統的史實b

(1)董仲舒提出“廢百家,尊儒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