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課標實驗版-必修一-第一單元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第4課 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公開課_第1頁
人教課標實驗版-必修一-第一單元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第4課 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公開課_第2頁
人教課標實驗版-必修一-第一單元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第4課 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公開課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同步測試1.(2016·浙江學業水平測試)自秦朝以來一直實行的宰相制度,終因為加強君主專制的需要而被廢除。下令廢除且規定以后不許再立丞相的皇帝是()A.漢高祖 B.唐太宗C.宋太祖 D.明太祖2.(2016·徐州高一檢測)六部是吏、戶、禮、兵、刑、工各部的總稱。下列關于明初六部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六部分理全國政務B.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C.六部的設置削弱了皇權D.六部的設置加強了君主專制3.洪武十五年(1382年),皇帝設置了大學士之職,其職責是提出建議和批閱國家的公文。大學士們被安排在紫禁城內各宮殿中隨時應召,由于大學士分散在各宮各殿,不聚集在一處,因此不能向皇帝的旨意提出統一的挑戰。下列對“大學士”的說法錯誤的是()A.其職責具有臨時性B.具有一定的決策權C.適應了加強君主專制的需求D.屬于皇帝的侍從、顧問4.(2016·江蘇學業水平測試)明朝自宣德以來,中央機構互相傾軋。英宗登基后,太皇太后委政內閣,令大學士楊士奇等對題奏本章擬出處理意見,交皇帝裁定,明朝票擬走向制度化。這主要反映了()A.內閣地位逐漸提高B.明英宗時期初設內閣C.廢丞相后政治腐敗D.內閣成為法定的中央機構5.(2016·北京會考)內閣制度的創立反映的本質問題是()A.地方職能的健全 B.思想控制的加強C.中國社會的進步 D.君主專制的強化6.洪武十七年(1384年),太祖鑄了一塊“內臣不得干預政事”的鐵牌,掛在宮門里。可后來明代政制最壞時,司禮監便成了真“宰相”,甚至成了真“皇帝”。這主要是由于司禮監控制了()A.監督權 B.內閣C.票擬權 D.批紅權7.清太宗皇太極在位時,八旗固山額真合稱八大臣,與諸王貝勒共議國政。諸王兼領六部事,議政紛紜難決。這不能說明()A.議政王大臣會議有較大的決策權B.六部處于從屬地位C.王權受到議政王大臣會議的限制D.君主專制空前加強8.據《清史稿》記載,清代內閣“沿明舊名,例稱政府”,但“內閣實權,遠不逮明”,“內閣宰輔,名存而已”。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是()A.清朝前期以武立國 B.六部分掌行政權C.貴族特權不斷削弱 D.軍機處的設置9.(2016·北京學業水平測試)史學家錢穆指出:“軍機處不過是皇帝御用的秘書,實實在在只是皇帝的一個‘南書房’。”其意是指()A.中央對地方控制減弱 B.南書房參與機要事務C.君主專制進一步加強 D.軍機處決策重大事務10.(2016·河北衡水中學高一期末)軍機處成立后,政令經由軍機處直接發出,稱為廷寄;部院各方的公文也直接送到皇帝的手中,稱為折本,不再經由內閣。這表明()①內閣已形同虛設②大權集中到皇帝手中③行政效率有所提高④中央集權進一步得到鞏固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1.(2016·蘇州高一檢測)明清時期君主專制不斷加強。下列相關事件發生的先后順序是()①廢丞相②設立內閣③設置軍機處A.①②③ B.②①③C.①③② D.③①②12.(2016·廣東學業水平模擬)我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