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學概論基礎篇_第1頁
推拿學概論基礎篇_第2頁
推拿學概論基礎篇_第3頁
推拿學概論基礎篇_第4頁
推拿學概論基礎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推拿學概論基礎篇推拿學概論基礎篇第1頁《推拿學》概論推拿學發展源流推拿學特點推拿學概論基礎篇第2頁推拿學發展源流

推拿概念推拿古今名稱推拿起源各歷史時期推拿特點推拿學概論基礎篇第3頁推拿是中醫外治法,傳統中醫療法之一(中醫推拿療法)推拿防治伎倆主要是手法治療和功法訓練;手法治療是指操作者用手或肢體其它部位,或借助一定器具,在受治者體表作規范性動作,以防病治病為目標一個治療方法;推拿功法訓練是依據推拿臨床醫療需要,由推拿醫務人員指導患者進行功法訓練,以鞏固、延伸臨床治療效果。推拿概念推拿學概論基礎篇第4頁按摩按蹺喬摩喬引案扤導引推拿手法推拿古今名稱推拿學概論基礎篇第5頁人類本能圖文統計國外壁畫甲骨文我國文件

《素問·異法方宜論篇》中原(中央,古代殷商)推拿起源推拿學概論基礎篇第6頁先秦時期秦漢時期隋唐時期宋金元時期明朝時期清朝時期20世紀前50年20世紀后50年21世紀展望各歷史時期推拿特點推拿學概論基礎篇第7頁推拿學特點手法治療和功法訓練是推拿學基礎特征中醫學和當代科學理論緊密結合是推拿學理論內涵適應范圍寬泛和嚴格禁忌癥是推拿學臨床特點推拿學概論基礎篇第8頁《推拿學》基礎篇1、推拿作用原理

疏通經絡,行氣活血理筋整復,滑利關節調整臟腑功效,增強抗病能力推拿學概論基礎篇第9頁2、推拿治療標準

整體觀念,辨證施術標本同治,緩急兼顧以動為主,動靜結合

推拿學概論基礎篇第10頁3、推拿與經絡腧穴常見腧穴手法功效主治(教材中表4-1)特定穴

(1)小兒特定穴特點

a、點、線、面

b、“小兒百脈匯于兩掌”

c、適用年紀

d、男左女右

(2)成人特定穴推拿學概論基礎篇第11頁

4、推拿與解剖生理(1)局部解剖特點及推拿臨床應用①頸項部;②胸腰部;③腰骶部;④肩上肢部;⑤髖、膝、踝部(2)脊柱解剖特點及推拿臨床應用①椎骨:頸椎、胸椎、腰椎、骶骨和尾骨②脊柱連結:椎間盤和前后縱韌帶③椎管④脊柱肌肉⑤脊柱神經支配(3)脊柱運動特點推拿學概論基礎篇第12頁5、推拿手法(1)常見推拿手法和臨床應用①滾法②一指禪推法③擦法④摩法⑤推法⑥按法⑦按揉法⑧拿揉法⑨扳法(頸腰部)⑩拔伸法(2)小兒推拿手法和臨床應用推拿學概論基礎篇第13頁6、推拿功法(1)推拿功法概念(2)推拿功法內容和特點(3)基礎推拿功法訓練方法推拿學概論基礎篇第14頁7、推拿功法與推拿手法關系推拿練功是到達手法要求基礎(1)提升醫生身體力量(指力、臂力、腰腿力)(2)提升手法操作外形(手形、步形)(3)提升醫生手法技巧動作(穩定、熟練)推拿練功是醫生具備良好身體素質基礎手法和功法相互促進,提升和鞏固臨床治療效果推拿學概論基礎篇第15頁8、生物力學與推拿手法及其應用生物力學基礎概念1)基礎力學概念2)移位3)載荷4)阻力5)時間6)臨床應用及意義推拿手法應用推拿學概論基礎篇第16頁(1)基礎力學概念

剛體:指物體大小和形狀對所討論問題不能忽略;當其受力時大小和形狀不變。力:物體間相互作用,使其運動狀態或形狀改變;其效應取決力大小、方向、作用點。力矩:設一作用于物體力、點,力與點至力作用線垂直距離乘積為力矩。推拿學概論基礎篇第17頁笛卡兒坐標系:空間相互垂直線交匯于一點,即原點;包含二維和三維坐標系。二維坐標系有X和Y軸,三維坐標系有X、Y、Z三條軸線平衡:作用在剛體上全部力總和、全部力矩總和等于零狀態。平移:剛體運動時,其任一直線一直與其初始位置平行運動。推拿學概論基礎篇第18頁旋轉:剛體圍繞某一固定軸(直線)做角位移。軸線可位于剛體之內或剛體之外。自由度:該體系運動時,確定其位置所需獨立坐標系數目。即剛體沿著全部軸做前后平移或繞著軸做旋轉運動總數。運動學:力學分支,不考慮引發任何動作力時,研究剛體運動學學科。推拿學概論基礎篇第19頁

生物力學是研究力或能量作用于生物體、生物材料或生物系統時力運動和形式學科。剛體生物力學主要分為靜力學和動力學兩個個別,各有獨立研究內容和評價標準。長度、作用力和時間是物理學要素之一,與之相關物理學概念有質量、加速度和速度等。常見概念有移位、載荷、阻力和時間,要素間相互聯絡、相互作用。了解其中1項,必須兼顧其它3項。其中時間要素與其它3項親密聯絡。

推拿學概論基礎篇第20頁(2)移位移位:物體間距離。3種脊柱移位,動力型-運動造成、靜力型-偏歪、張力型-變形。動力型移位:物體特定方向單位時間移動距離。如移位大小和方向特定,應考慮相對移位和向量,如速度和加速度。速度是單位時間內移位、位置改變情況,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變率。推拿學概論基礎篇第21頁

靜力型移位:加速度為零時牛頓力學特殊形式。單純移位只有大小,沒有向量。如速度,單位時間內運動距離,方向與距離無關。張力:物體在靜力載荷下,物體內諸力相互作用,其大小不變。測量移位和偏斜常見笛卡兒坐標系統,了解三維空間物體移位角度和距離。脊柱移位(偏斜和變形)是載荷克服阻力結果。推拿學概論基礎篇第22頁(3)載荷載荷:外力或瞬間外力作用于一個特定物體,如作用物體垂直載荷總量為零,可定為此物體處于靜力平衡狀態。此時,載荷作用在物體結構內部產生作用力,為應力,應力可造成組織結構變形。載荷和張力可分為以下幾個形式:軸向載荷(拉伸和壓縮)、剪切力、側曲力、扭力。

推拿學概論基礎篇第23頁

不平衡載荷作用于物體可影響其運動,改變其線性運動或角速度。外部載荷4個主要特點:大小、方向、作用線、作用點。推拿學概論基礎篇第24頁載荷產生作用力分為:1.重力:重力載荷(體重)作用于人體表現:①連續均勻作用;②作用單向性-重力線;③總作用力-體重;④重力作用集中一點-重力點。2.生理載荷:以脊柱為參考,體內其它作用力對其產生載荷:①肌肉作用-平衡、動力和運動;②韌帶-彈性;③液壓-如血壓;④肺壓-肺臟。推拿學概論基礎篇第25頁3.功效載荷:指外部動力產生載荷造成脊柱正負加速度改變。包含振動、壓力和沖力。外部載荷作用時組織結構內諸力小于組織結構結協力,去載荷,組織將回復原位;超結協力,組織結構將永久性變形;載荷量繼續增加,最終組織結構發生破壞,出現撕裂或骨折等。推拿學概論基礎篇第26頁(4)阻力(組織結構內部諸力)

阻力:

指組織結構內本身所含有抵抗外部載荷作用時組織結構所生扭曲變形和移位。在臨床上評價阻力時,要考慮到一些原因可影響或改變組織結構剛度,包含疾病、適應或訓練、創傷、年紀、手術、代謝改變等。推拿學概論基礎篇第27頁(5)時間

在全部運動系統研究中,時間是非常主要原因。評價單位時間內力學原因時,應了解功效組成個別3個力學原因:①單位時間內載荷用壓力、沖力或振動表示;②單位時間內移位用速度、加速度表示;③單位時間內阻力表現為蠕變、應力松弛、滯后和黏彈性。推拿學概論基礎篇第28頁普通認為與時間原因相關生物學特征,含有長短兩種概念:1.與短時間相關:(1)生理性反應:反射活動、刺激和習慣養成等;(2)力學效應:蠕變、應力松馳-連續變形、粘彈性-載荷量和疲勞-重復載荷。推拿學概論基礎篇第29頁2.與長時間相關:(1)適應(負反饋):包含組織結構大小改變、密度改變和纖維走行改變。(2)退變(正反饋):包含組織結構特征消失、結構喪失(萎縮)和功效喪失等。時間原因范圍很廣,從零點幾秒到幾百萬年。在靜力學和動力學定量化力學評價研究中,均包括時間概念。推拿學概論基礎篇第30頁(6)臨床應用及意義

移位、載荷、阻力和時間組成脊柱半脫位基礎,由此可深入研究脊柱生物組織力學特征及脊柱推拿手法作用機制,但仍無法描述脊柱病變病理學特征。許多學者研究脊柱組織力學性質,將脊柱組織結構力學特征概述以下幾個方面:推拿學概論基礎篇第31頁(1)肌肉:①肌張力-代謝、化學和神經;②長度-收縮比和伸展能力;③大小-萎縮和肥大;④技巧。(2)骨骼:①密度-應力、電現象、化學,如PH值、蛋白和礦物質等;②骨骼內部組織結構走行-壓電現象和電勢。(3)軟骨(膠原和蛋白多糖):①軟化;②纖維化;③鈣化;④其它原因引發改變,如創傷性、化學性(滑膜炎)和遺傳性等。

推拿學概論基礎篇第32頁(4)肌腱(膠原和蛋白多糖):①創傷可致纖維連接斷裂;②年紀;③連續應力(蠕變);④連續張力(應力松弛)。(5)韌帶(膠原和彈性蛋白):①超出組織結構彈性范圍可塑性變形;②纖維支架自然斷裂;③較小彈性瘢痕組織修復;④連續應力所致增生;⑤創傷→纖維硬化→鈣化→骨化;⑥損傷載荷作用強度。推拿學概論基礎篇第33頁(6)椎間盤:①力學性質包含骨和韌帶個別性質;②疾病;③化學(滲透壓)。(7)關節:①軟組織包含滑膜和韌帶;②硬組織有骨和軟骨;③關節結構。推拿學概論基礎篇第34頁推拿手法應用

推拿療法本質以力為代表,手法正確操作方式是形成操作技能第一步驟。手以肩、肘、腕關節連接于軀干,手指又以掌指關節、指間關節連接于手掌,這些關節為手和指提供了多維自由度,賦予手和指運動高度靈活性。手法是多關節、多肌肉參加運動,完成特定動作可有沒有窮各種不一樣關節和肌肉運動組合。推拿學概論基礎篇第35頁

以一指禪推法為例,其運動方式是以前臂主動運動來帶動腕部前后擺動,帶動拇指被動地屈伸,因為腕部空間位置不停改變而拇指仍吸附于一點所引發被動動作,拇指運動肌群本身并不產生收縮。初學則者往往以主動屈伸拇指產生腕部擺動動作,手法力難以深透,易引發肌肉、肌腱、韌帶疲勞性損傷。正確一指禪推法操作方式以手臂發力,因手臂肌群是大肌肉,力量大,能持久操作,不易疲勞,不會引發關節肌肉運動性勞損。推拿學概論基礎篇第36頁現實狀況分析

一.臨床研究

1.臨床觀察:手法操作,不一樣方法比較,個案報道,療效分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