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勃利高級中學2021下學期高一年級期末考試歷史試卷_第1頁
黑龍江省勃利高級中學2021下學期高一年級期末考試歷史試卷_第2頁
黑龍江省勃利高級中學2021下學期高一年級期末考試歷史試卷_第3頁
黑龍江省勃利高級中學2021下學期高一年級期末考試歷史試卷_第4頁
黑龍江省勃利高級中學2021下學期高一年級期末考試歷史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黑龍江省勃利高級中學2021學年下學期高一年級期末考試歷史試卷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共30題,每題2分,共60分)1社日是農家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有春社和秋社之分。古代百姓通過社日活動表達他們對減少自然災害、獲得豐收的良好愿望。王駕《社日詩》云:“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社日活動傳統主要反映了A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影響深遠 B農耕經濟影響社會生活C節日習俗成為傳統文化的核心 D節日習俗促進了詩歌的發展2王家范《中國歷史通論》記載:“戰國畝產量斤,西漢初年斤,漢武帝時期斤,1938年115斤,1949年130斤。”材料主要反映了中國農業發展具有A脆弱性B落后性C封閉性D先進性3秦統一后,對釀酒業征收重稅,導致酒價極高,十倍于成本;《秦律·田律》還規定禁止農民釀酒,沽賣取利。這些舉措在旨在A使釀酒業獲健康穩定的發展B杜絕貪腐奢靡之風的興起C穩定市場秩序便利商業活動D促進農業發展和增加稅收4.唐宋時期,江浙所產糧食,通過運河,大量運往北方。到了明末清初,江浙地區每年要從湖廣、四川等地調運大量糧食。這是因為江浙地區A.人口數量快速增長B.農業生產衰退C.經濟作物種植擴大D.自然經濟解體5.周朝實行“工商食官”的政策,但其束縛在后來先后被沖破。打破官府控制商業的局面和私營手工業超越官營手工業,分別是在()A.漢朝、唐朝B.春秋戰國時期、明朝C.明朝、清朝D.唐朝、宋朝6乾隆年間,“江南地區約計州縣田畝,百姓所自有者,個過十之二三,余皆紳衿商賈之產”。該現象()A反映了農產品商品化程度提高B說明了商業資本操控國計民生C表明了自然經濟已經開始瓦解D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成長艱難7.據說西漢都城長安,有正式的“市”九處,在“市”的中央設置亭樓,四面建有門、墻,并設有“市長”或“市令”進行管理。由此可知西漢A.商業非常繁榮B.社會秩序緊張C.市場管理嚴格D.城市功能完備8東漢光武帝劉秀的舅父占有田地面積達300余頃;東晉宰相謝安占有水陸地面積265頃,含帶兩山;明朝皇莊土地面積達37000多頃。這種現象的根源是A土地兼并B豪強地主擁有強權C國家授田D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發展9.19世紀40~60年代,中國一些傳統制造業,如紡織業、制針業等日益衰落,但制茶、繅絲、醬菜、皮革加工等傳統制造業卻意外獲得較快發展。材料中這些制造業“意外獲得較快發展”的主要原因是()A.近代民族資本主義工業興起B.洋務派大力興辦近代工業C.清政府允許民間開設工廠D.中國淪為西方的原料產地10在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史上曾出現一種奇怪的現象:有的民辦企業向清政府交納一部分資金,以獲取清政府的支持和庇護;有的民辦企業依附于洋人,如上海發昌機器廠造成一艘小汽船,船頭掛英國國旗,船尾掛中國龍旗;19世紀70年代,寧波買辦嚴信厚創辦軋花廠,但在表面上卻依附于日本。產生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A外國資本主義企業經營方式的吸引B清政府對民族企業進行鼓勵和支持C中國民族企業對外國技術有依賴性D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環境11.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勢力的侵入,使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逐步解體,這種“解體”是指A.大批洋貨涌入中國B.外國資本主義控制了中國市場C.自然經濟被近代資本主義經濟取代D.封建農業和家庭手工業逐漸分離并日益商品化12奕?力倡洋務,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稱為“鬼子六”;洋務派官員丁日昌被稱為“丁鬼奴”;郭嵩燾在一片冷嘲熱諷中出任第一任駐英公使。這反映了A洋務運動與傳統的觀念發生沖突 B崇洋媚外行為遭到社會鄙視C洋務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判 D西方列強侵略激起國人抵制年中國興起了一個興辦實業的新浪潮,有人描述當時的情景說:“相信能認購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權,于是爭相認購股份。”以上材料說明這次興辦實業的浪潮A與中國人民挽救民族危機相聯系,具有愛國的性質B直接推動力是清政府放寬對民間設廠的限制C歐洲列強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是主要原因D是民國政府發展實業政策的結果14.1932年,榮氏兄弟榮德生、榮宗敬控制下的面粉、紡織系統在全國民族資本的面粉、紡織系統中的比重分別為%、%,“面粉大王”和“棉紗大王“兩頂光彩奪目的桂冠同時落在兄弟倆的頭上。榮氏兄弟能夠成為“面粉大王”和“棉紗大王”主要得益于A.政府的經濟政策B.國內的和平環境C.優越的社會制度D.提倡國貨運動15.某位同學用古詩詞來形容中國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歷程,如“千呼萬喚始出來”“小荷才露尖尖角”“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柳暗花明又一村”等。其中“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用來形容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哪一時期的狀況較為貼切A.19世紀六七十年代B.甲午戰爭后C.國民政府統治前十年D.民國初期16.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的過程是①新航路開辟,世界市場的雛形出現②殖民擴張和殖民掠奪使世界市場進一步擴大③工業革命使世界市場基本形成④第二次工業革命,世界市場得到進一步發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7.圈地運動使英國大批農民被迫出賣土地,或遠走他鄉,或到處流浪,陷于極端悲慘的境地。但這一運動對工業革命卻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主要在于圈地運動A.是英國工業革命的開端B.為工業革命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勞動力C.使英國資本主義關系深入農村D.極大地促進了養羊業的發展年,美洲白銀開始一次新的引流,馬尼拉大帆船橫跨太平洋,把墨西哥的阿卡普爾科同菲律賓首都連接起來,運來的白銀被用于收集中國的絲綢和瓷器、印度的高級棉布以及寶石、珍珠等。這反映出A世界經濟中心逐步向亞太轉移B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發展C中國工業品逐步打入美洲市場D新航路開辟加速了物種交流191928年,斯大林提出:“我們推翻了資本主義,建立了無產階級專政,正在加速發展我們的社會主義工業,并使農民經濟和我們的社會主義工業結合起來。但是,我們還沒有挖掉資本主義的老根。這些老根藏在什么地方呢它們藏在商品生產里,藏在城市小生產者特別是農村小生產里。”據此可知,斯大林要求A在農村實行糧食收購制B對農業實行社會主義的改造C集中力量進行農村建設D發展工業促進農業的現代化201933年6月,美國俄美關系委員會曾在美國報界就承認蘇聯問題進行過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在1139家報紙中有718家即63%明確表示贊成蘇聯;有306家即%表示反對。到1933年10月,贊成蘇聯的報紙已有1000多家。這一調查結果體現了A美國人對蘇聯政治生活的向往 B美國擺脫經濟危機的迫切性C羅斯福新政超越意識形態束縛D美蘇聯合反法西斯迫在眉睫21.在俄羅斯政論家尤里·布爾金看來,改行新經濟政策,就意味著放棄十月革命的思想和事業,意味著建設“民主的”“多元‘市場’的”“社會取向”的資本主義。這一觀點針對的是新經濟政策A.完全恢復了資本主義的經濟秩序B.將所有的國營企業私有化C.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恢復發展經濟D.使國家經濟全面轉向資本主義22.1854—1856年間英國出口貿易中,原材料占7%,食品占8%,工業制造品占85%。同期進口的貿易中,原材料占61%,食品占33%,工業制造品僅占6%。據此可知英國A.成為“日不落帝國”B.極力對外傾銷商品C.工業革命效果明顯D.搶占世界原料市場23.羅斯福說:“在美國,沒有人比我對私人企業有著更堅強的信念。客觀地說,正是新政挽救了被拖到毀滅邊緣的私人利潤和自由企業制度。”這說明羅斯福實施新政的根本目的是A.以國有制取代私有制B.強化國家政權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C.穩定資本主義制度D.固守傳統的“自由放任”政策2419世紀80年代,中國進口的商品主要有棉布、棉花、毛織品、五金器材等,出口貨物種類大量增多,主要有豆類、花生、桐油、錫、豬鬃等。這折射出當時中國A關稅主權開始喪失B商品經濟已取代自然經濟C經濟結構趨于平衡D工業發展水平落后于西方25包產到戶最初興起于1956年,隨著1957年反右派斗爭的擴大被迫中止。1959-1961年經濟困難時期再次興起,1962年8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后又遭到批判。20世紀70年代末再次出現并獲中央肯定。這反映了A八字方針的制定B社會主義經濟建設道路的曲折探索C改革開放的實施D經濟決策深受“左”傾錯誤的干擾年,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專欄作家吳曉波說:“自1978年以來,中國企業有三次創業的高潮點,分別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推動中國企業三次創業高潮出現的因素分別是()A.建立經濟特區鄧小平南方談話確立市場經濟體制目標B.確立市場經濟體制目標“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中國加入世貿組織C.開放沿海港口城市開發、開放上海浦東確立新時期黨的基本路線D.擴大企業自主權確立市場經濟體制目標中國加入世貿組織27.北美自由貿易區和亞太經合組織的相似點在于A.各成員之間的合作已深入到政治領域B.都已經建成了統一的大市場C.都是由發達國家和地區組成的區域性經濟集團D.都是由發達國家和地區與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組成的區域性經濟集團28.近年來,隨著全球化的發展,一股反全球化的浪潮滾滾而來。這主要是因為全球化導致了①全球環境的惡化②南北差距的進一步拉大③發達國家就業機會的減少④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掠奪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9對下表內容解讀準確的是A絲綢之路戰略推動了中亞及周邊地區能源產業的發展B各大區域性經濟集團把發展重點轉向中亞及周邊地區C中亞及周邊地區動蕩不安的政治局勢成為發展的障礙D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抬升了中亞及周邊地區的經濟地位30.閱讀二戰后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歷程曲線圖,導致圖中“快速發展”階段產生的最主要原因是A.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B.國際分工格局的影響C.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動D.國家經濟政策的指導二.材料題40分3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2分)自古以來農業始終是我國最為重要的基礎產業,隨時代變遷,我國農業經濟發生了巨大變化。材料一你耕田來我織布,我挑水來你澆園。寒窯雖破能避風雨,夫妻恩愛苦也甜。——《天仙配》材料二據時人1846年記載,“松江太倉利在梭布,較稻田倍蓰。……近日洋布大行,價才當梭布三分之一。吾村專以紡織為業,近聞已無紗可紡。松太布市,消減大半。”農民和手工業者在此沖擊下紛紛破產。材料三下圖為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狀況。1根據材料一概括中國古代小農經濟的基本特點(4分)2根據材料二說明松太地區的農民和手工業者紛紛破產的原因。他們破產對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工業的興起有何客觀積極作用(4分)3根據材料三及所學知識,你認為近代民族資本主義出現線段DE增長的原因有哪些(4分)3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9分)材料一……我們可以看一看極端的情形,假設我們大家把收入全部儲蓄起來,完全停止花費,毫無疑問,我們每一個人都會失去工作,而且不久我們也不會再有收入以供花費。那時就不會有任何一個人得以增加一便士的財富,最終我們全都得餓死。……就全國范圍來說,我同樣希望能看到一些宏大的計劃付諸實施:幾天前我曾在報上看到一則建議,說要開辟一條新路、一條寬闊的公路……這類想法是非常正確的。……——凱恩斯1931年材料二下面是胡佛在大蕭條期間的言論:政府的唯一職能是創造便于私營企業有利發展的條件。實際上并沒有人在挨餓。比如,那些失業游民現在比他們一向吃得還好。紐約有一位流浪者在一天之內吃了10餐。問題出在心理上,并不是美國經濟有什么毛病;只要喜劇演員多向人們說笑話,就可以解決問題。材料三下面是羅斯福在大蕭條與新政期間的言論:我們必須有這樣一條原則:我們將不允許失業大軍存在。我們將調整我國經濟,使之盡快結束現有失業,然后采取英明措施使失業現象不再出現。我不愿設想任何美國人永遠靠救濟為生。我們所尋求的只是我們經濟制度中的平衡——即工農業之間的平衡以及工資收入者、雇主與消費者之間的平衡。1從材料一可以看出,凱恩斯認為經濟危機發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他提出的解決辦法是什么3分2從材料二來看,胡佛認為經濟危機發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他提出的解決辦法是什么3分3結合材料三指出,羅斯福認為經濟危機發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為此他采取了怎樣的措施3分3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分)材料一對商業實行強控制最重要的手段,是中國特有的官商、官辦手工業制度。這種制度既可以使統一大國內部必要的商品交換得到滿足,又不致失去對商品經濟的控制、壟斷。明代政府在各府、州、縣、市、集都設立了商稅機關“稅課司局”,并到處新設“抽分局”,以加緊對市民和商人的勒索。作為向商人收稅的抑商政策,也貫穿于清代前期的始終,實踐證明這種政策是十分合理而正當的,因為稅收是每個政府管理國家經濟的正當手段,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據金觀濤《興盛與危機——中國封建社會的超穩定結構》等材料二在近代早期的歐洲,重商主義作為一種經濟政策和實踐的概念,與民族國家的形成有著深刻的歷史淵源。百年戰爭和玫瑰戰爭之后,英國從都鐸王朝的亨利七世開始,努力通過對政體的統一化、中央集權化和官僚化,來構建一個現代國家。當然這是一個漫長和持續的進程,除了亨利八世、克倫威爾及伊麗莎白一世等政治家的貢獻外,這一制度結構的變遷首先受到了當時出現的資本主義經濟因素的影響。——摘編自李新寬《英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形成》(1)概括材料一中明清工商業政策的內容,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影響。(7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近代前期英國采取重商主義政策的背景,并說明影響明清時期中、英兩國工商業政策不同的因素。(12分)

高一歷史答案一、選擇題60分)1-5BBDCB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