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云南省全國統一高考文綜卷地理及解析_第1頁
2012年云南省全國統一高考文綜卷地理及解析_第2頁
2012年云南省全國統一高考文綜卷地理及解析_第3頁
2012年云南省全國統一高考文綜卷地理及解析_第4頁
2012年云南省全國統一高考文綜卷地理及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2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新課標地理解析版

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第I卷1至8頁,第II卷9至16頁,共300分。

考生注意:

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準考證號、姓名填寫在答題卡上。考生要認真核對答題卡上粘貼的條形碼的“準考證號、姓名、考試科目”與考生本人準考證號、姓名是否一致。

2.第I卷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第II卷用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書寫作答,在試題卷上作答,答案無效。

3.考試結束,監考員將試題卷、答題卡一并收回。第I卷(選擇題共140分)

本卷共35個小題,每小題4分,共1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的飛速發展,耕地不斷被擠占,但2004年以來,我國糧食總量仍連續增長。據此完成1-3題。

1.近年來,我國糧食總產量連續增長的主要原因是

A.擴大了糧食播種面積

B.加大了農業科技投入

C.改進了農田水利設施

D.完善了糧食流通體系

2.改革開放以來,下列糧食主要產區在全國商品糧食生產中的地位下降最為顯著的是

A.太湖平原

B.洞庭湖平原

C.漢江平原

D.成都平原

3.河南省和黑龍江省都是我國產糧大省。兩省相比,黑龍江省糧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積廣

B.生產規模大

C.機械化水平高

D.人口較少

圖1示意流域水系分布(a)和該流域內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兩水文站觀測到的河流流量變化曲線(b),讀圖1完成4~5題

4.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現在圖1a中的

A①地

B

②地

C③地

D

④地

5.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為甲,乙水文站之間

A河道淤積

B河谷變寬

C湖泊分流

D湖水補給量減小讀圖2,完成6~7題

6.根據圖是信息可以推斷,

A1月平均氣溫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B1月平均氣溫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C7月平均氣溫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D7月平均氣溫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7.

圖中甲乙兩城市分別位于

A關中平原,浙閩丘陵

B江漢平原,山東丘陵

C漢水谷地,黃淮平原

D汾河谷地,松嫩平原

圖3表示某區域在一定時期內剩余勞動力數量,人均工資的變化,以及甲、乙兩類企業在該區域維持最低經濟效益所能支付人均工資的變化,讀圖3,完成8-9題8.由圖3可以推斷,該區域

A.T0年工業基礎雄厚

B.T0—T1年吸引的工業企業類型最多

C.T1—T2年經歷產業結構調整

D.T2年以后工業生產衰退

9.甲、乙兩類企業相比

A.甲類企業在該區域維持發展的時間更長

B.甲類企業趨向廉價勞動力區位

C.乙類企業進入該區域的時間更早

D.乙類企業產品的附加值較低

圖4示意某小區域地形,圖中等高距為100米,瀑布的落差為72米,據此完成10-11題10.Q地的海拔可能為

A.90米

B.230米

C.340米

D.420米

11.橋梁附近河岸與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A.260米

B.310米

C.360米

D.410米2012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文科綜合能力測試

第II卷(非選擇題共160分)

注意事項

第II卷8頁,需用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書寫作答,在試題卷上作答,答案無效。

本卷包括必考題和選考題兩部分。第36題-第41題為必考題,每個試題考生都必須作答。第42題-第48題為選考題,考生根據要求作答。

36.(22分)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紅木家具廣受人們的喜愛。目前,我國紅木原材主要依賴進口,越南是紅木原材的主要出口國,近年來,越南規定紅木原材需經初加工方可出口。憑祥(位置見圖6)是我國紅木家具加工基地之一,今年與家具生產相關的企業開始在憑祥集聚。(1)說明越南限制紅木原材出口的原因。(6分)

(2)分析憑祥成為我國紅木家具加工基地的區位優勢。(10分)

(3)說明與家具生產相關的企業在憑祥集聚的原因。(6分)37.(24分)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圖7所示區域的沿海地區年降水量約50毫米,東部山地雪線高度在4480~5000米之間,自20世紀90年代,該地區開始種植蘆筍(生長期耗水量較大),并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蘆筍出口區。(1)分析圖示沿海地區氣候干旱的愿意(10分)

(2)推斷圖示沿海地區蘆筍種植用水的來源(6分)

(3)你認為圖示沿海地區是否應該大力發展蘆筍種植,請說明理由(8分)42.(10分)旅游地理

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圖11所示區域中的世界文化遺產,始建于公元366年,以其現存規模大,保存完好的壁畫和塑像聞名于世。近年來,游客數量不斷增加,對該文化遺產構成較大威脅。(1)簡述圖示區域文化遺產保護較完好的自然原因。(4分)

(2)說明為保護該文化遺產應采取的措施。(6分)43.(10分)自然災害與防治

讀圖12,完成下列要求

圖12示意美國本土颶風、地震災害的空間分布。(1)判斷甲、乙自然災害的種類并說明判斷的依據。(6分)

(2)說明為防范上述災害應采取的措施。(4分)44.(10分)環境保護

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百年來,上海市飲用水主要水源地發生了很大變化;1910年為蘇州河,1928年改至黃浦江中、下游,1978年改至黃浦江中、上游,到2010年改至長江青草沙(見圖13)。(1)分析上海市飲用水主要水源地變化的原因。(4分)

(2)提出保護城市水源地應采取的措施。(6分)2012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新課標地理解析版

第I卷(選擇題共140分)

本卷共35個小題,每小題4分,共1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的飛速發展,耕地不斷被擠占,但2004年以來,我國糧食總量仍連續增長。據此完成1-3題。

【答案】1.B2.A3.D【解析】1.根據題干的提示“耕地不斷被擠占”,糧食播種面積減少,近年來,我國糧食總產量連續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加大了農業科技投入、提高糧食單位面積產量,改進了農田水利設施和完善了糧食流通體系對糧食增產影響不大。2.改革開放以來,位于長三角地區的太湖平原,工業化、城市化發展速度快,水平較高,大量耕地被占用為建設用地,因而在全國商品糧食生產中的地位下降最為顯著。3.河南省是我國產糧大省同時也是我國人口大省,黑龍江省糧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地廣人稀,人口相對較少。【考點定位】該題組考查中國農業及其不同地區的農業發展特點。

圖1示意流域水系分布(a)和該流域內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兩水文站觀測到的河流流量變化曲線(b),讀圖1完成4~5題

【答案】4.D5.C【解析】第4、5題,考查曲線判讀和湖泊的作用。從圖b可以看出,甲水文站的洪峰流量高于乙水文站,并且洪峰在乙之前,說明洪水從甲流到乙被湖泊分流了,故第四題選D(④地),第5題選C(湖泊分流)。

【考點定位】該題考查河流流量變化特點及其成因。讀圖2,完成6~7題【答案】6.A7.C【解析】第6、7題考查大比例尺中國流域(區域)定位及氣候地形比較。從圖中可以看出,甲地位于秦嶺以南,乙地位于淮河以北,故第6題選A(1月平均氣溫甲城市高于乙城市),第7題選C(漢水谷地,黃淮平原)。【考點定位】該題考查河流流量變化特點及其成因。

圖3表示某區域在一定時期內剩余勞動力數量,人均工資的變化,以及甲、乙兩類企業在該區域維持最低經濟效益所能支付人均工資的變化,讀圖3,完成8-9題【答案】8.C9.B【解析】第8、9題考查曲線判讀、產業結構調整問題。從圖中可以看出T1到T2剩余勞動力大減,人均工資猛增,甲類企業在該區域維持最低經濟效益所能支付人均工資低于乙類企業(甲為勞動密集型產業,乙為技術密集型產業),這證明該地區在T1到T2階段經歷了產業升級,故第8題選C(T1—T2年經歷產業結構調整)。勞動密集型產業需要向外轉移,故第9題選B(甲類企業趨向廉價勞動力區位)。【考點定位】該組考查中國區域地理和氣溫。

圖4示意某小區域地形,圖中等高距為100米,瀑布的落差為72米,據此完成10-11題【答案】10.D11.C【解析】考查等高線地圖判讀。第10題,因為山峰周邊的等高線為500米(等高距為100),故推出Q西側的等高線為400米,所以該題選D(420米)。(如下圖)

第11題,瀑布落差為72,即瀑布海拔在228--300之間,橋的海拔在200--228之間,山峰580,相減,落差為352-380之間。故該題選C(360米)【考點定位】該組考查等值線(等高線)圖判斷應用。【商榷】這組等高線題的亮點是由河流信息確定了河兩岸等高線的對稱規律,由瀑布高差確定了河流的海拔高度范圍。但出題者卻忽略了特殊等高線這個重要問題,這組等高線如果確定為下圖,則兩題的答案都有問題了:圖示中沒有完整畫出Q點、山峰周圍的等高線,也沒有文字說明,出現了答案不能確定的問題2012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文科綜合能力測試

第II卷(非選擇題共160分)

注意事項

第II卷8頁,需用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書寫作答,在試題卷上作答,答案無效。

本卷包括必考題和選考題兩部分。第36題-第41題為必考題,每個試題考生都必須作答。第42題-第48題為選考題,考生根據要求作答。

36.(22分)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答案】⑴提高原材的附加值,增加收入;擴大就業;保護紅木(森林)資源。⑵(地處邊境)接近原料(紅木)產地;(我國)市場需求旺盛;(高速公路和鐵路經過)交通便捷;(作為邊境地區的較大城市)基礎設施較完善。⑶接近家具廠(客戶),節省運輸費用;利于企業間人員與信息的交流,提高企業創新能力;共享基礎設施,節約生產成本。【解析】(1)根據經緯網可判斷,圖示區域為南美洲,是位于南太平洋沿岸的低緯度地區,安第斯山西側,處于東南信風的山地背風坡,同時沿岸秘魯寒流的減濕作用強,因而形成了熱帶沙漠氣候,全年高溫,蒸發旺盛,氣候干旱。(2)此題注意材料提示:所示區域的沿海地區年降水量約50毫米,因而沿岸地區蘆筍種植水的來源肯定不是雨水,再結合圖中提供的等高線和河流信息,可以推出沿海地區蘆筍種植用水的來源有地下水、冰雪融水和河水等。(3)此問題屬于開放性試題,可以有不同的觀點,根據自己選擇觀點回答相應的理由。【考點定位】該題考查世界氣候的分布和成因,農作物的用水來源。37.(24分)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答案】⑴位于熱帶,全年氣溫高,蒸發旺盛;(受東部山脈阻擋)處于東南信風的山地背風坡,不利降水;(勢力強大的)沿海寒流的減濕作用強。⑵地下水;冰雪融水(河水)。⑶觀點一:應大力發展蘆筍種植。

理由:擴大就業,增加收入,促進經濟發展。

觀點二:不應該大力發展蘆筍種植。理由:蘆筍生長耗水量大,當地本來水資源缺乏,種植蘆筍使當地水資源更為緊缺。【解析】(1)根據經緯網可判斷,圖示區域為南美洲,是位于南太平洋沿岸的低緯度地區,安第斯山西側,處于東南信風的山地背風坡,同時沿岸秘魯寒流的減濕作用強,因而形成了熱帶沙漠氣候,全年高溫,蒸發旺盛,氣候干旱。(2)此題注意材料提示:所示區域的沿海地區年降水量約50毫米,因而沿岸地區蘆筍種植水的來源肯定不是雨水,再結合圖中提供的等高線和河流信息,可以推出沿海地區蘆筍種植用水的來源有地下水、冰雪融水和河水等。(3)此問題屬于開放性試題,可以有不同的觀點,根據自己選擇觀點回答相應的理由。【考點定位】該題考查世界氣候的分布和成因,農作物的用水來源。42.(10分)旅游地理

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答案】⑴地處內陸,氣候干旱,空氣干燥(利于文物保存)。⑵合理控制游客數量,實行淡旺季門票制;加強監測和管理;數字化和多媒體展示等。【解析】(1)主要審題“自然原因”,根據經緯度可知,該區域位于我國西北地區,遠離海洋,降水量少,氣候干旱,空氣干燥,有利于文物保護。(2)結合材料提示“近年來,游客數量不斷增加,對該文化遺產構成較大威脅”,在自然條件下保護較完好,由于人為原因對文化遺產構成較大威脅,保護該文化遺產采取的措施主要從人為方面來考慮。【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