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礙病的學習課件_第1頁
精神障礙病的學習課件_第2頁
精神障礙病的學習課件_第3頁
精神障礙病的學習課件_第4頁
精神障礙病的學習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神障礙病的學習課件第1頁/共103頁第十章精神障礙病人的護理第一節精神障礙癥狀學第2頁/共103頁一、概述概念精神癥狀的特點學習的注意事項第3頁/共103頁二、常見精神癥狀概念:感覺—是大腦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個別屬性如:光、聲、色、氣味、冷、熱、硬軟等第4頁/共103頁知覺—是客觀事物的各種屬性在人腦中經過綜合,并借助于過去的經驗所形成的一種完整的印象。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運動覺等都是不同類型的感覺,分別反映事物的個別屬性,而知覺就是在這些感覺的綜合基礎上產生的。第5頁/共103頁舉例:吃蘋果時,得到蘋果的顏色、脆、香、甜是感覺,而得出是一個什么品牌的蘋果是知覺。感覺障礙多見于神經系統疾病知覺障礙常見于精神疾病第6頁/共103頁(一)感覺障礙1.感覺過敏:多見于周圍神經病變,精神科見于神經衰弱、疑病癥、焦慮癥等。2.感覺減退:多見于神經系統疾病、展望或其他類型意識障礙,精神科見于精神分裂癥、抑郁癥等。3.內感性不適:多見于疑病癥、分離性障礙(癔癥)、軀體形式障礙等。第7頁/共103頁(二)知覺障礙1.錯覺對客觀事物歪曲的知覺錯覺可以在正常人中出現,如光線暗淡,情緒緊張或處于期待狀態時出現錯覺,但條件改善或解釋后很快意識到錯誤,并能及時糾正。病理性錯覺常常因為意識障礙或其他精神障礙產生,患者常堅信不疑,并伴有相應的情緒和行為反應,不容易及時糾正。第8頁/共103頁2.幻覺根據所涉及的感覺器官分為:(1)幻聽:最常見!評論性幻聽、議論性幻聽、命令性幻聽為診斷精神分裂癥的重要癥狀!(2)幻視意識清晰時出現的幻視見于精神分裂癥。第9頁/共103頁(3)幻嗅(4)幻味多數幻嗅覺或幻味覺是患者以前接觸過的,令人不愉快的氣味或味道。幻嗅和幻味常常同時出現,常見于顳葉癲癇、精神分裂癥。第10頁/共103頁(5)幻觸:見于精神分裂癥、分離性障礙(癔癥)(6)內臟幻覺見于疑病妄想、精神分裂癥、抑郁癥等。第11頁/共103頁按體驗的來源分為:真性幻覺假性幻覺:幻覺不是通過感覺器官而獲得。如:聽到肚子里有說話的聲音,可以不用自己的眼睛就能看到頭腦里有一個人像。

真性幻覺和假性幻覺的區別在于:兩者的來源和感知方式不同!第12頁/共103頁3.感知綜合障礙(1)時間知覺綜合障礙:對時間判斷出現障礙。如感到時間“飛快”或時間“凝固”。多見于顳葉癲癇和精神分裂癥(2)空間知覺綜合障礙:對事物空間距離或事物大小判斷出現障礙。如看到物體的形象比實體大或者小,或者將近物看的很遠。多見于精神分裂癥和癲癇。第13頁/共103頁(3)運動知覺綜合障礙:患者覺得運動的物體靜止不動,或者靜止不動的物體在運動。如感到前面的房屋在往后退,坐著的凳子在移動。多見于癲癇和精神分裂癥。(4)形體知覺綜合障礙:比如患者感到自己的臉變長、變大,鼻子變寬等。多見于器質性精神障礙、癲癇和精神分裂癥。第14頁/共103頁(三)思維障礙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間接和概括的反應,是精神活動的重要特征,是認識過程的高級階段。思維在感覺和知覺的基礎上產生,并借助語言和文字來表達。思維包括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推理等過程,通過聯想和邏輯的過程實現。第15頁/共103頁正常人類思維活動的特征:目的性:指思維是圍繞一定的目的,有意識的進行。連貫性:指思維過程中的概念之間前后銜接,相互聯系。邏輯性:指思維的過程是有一定道理,合乎邏輯的。第16頁/共103頁1.思維形式障礙(1)聯想障礙1)思維奔逸躁狂癥典型癥狀,也見于精神分裂癥2)思維遲緩抑郁癥典型癥狀,也見于精神分裂癥3)思維貧乏見于精神分裂癥、腦器質性精神障礙及精神發育遲滯第17頁/共103頁4)思維散漫見于精神分裂癥,也見于嚴重的躁狂發作、智能障礙5)思維破裂:由思維散漫進一步加重發展而來。多見于精神分裂癥。第18頁/共103頁(2)思維邏輯障礙1)象征性思維2)詞語新作常見于精神分裂癥如:患者指“尖”為“心”,稱:“解剖雞的心臟,是上面小,下面大。所以尖應該讀心”3)邏輯倒錯性思維第19頁/共103頁(3)異己體驗1)思維中斷主要見于精神分裂癥如:問患者什么時候住院的?回答:“我昨天來醫院的。”停頓片刻,又問:“剛才你問上面問題?我可以看書嗎?”2)強制性思維見于精神分裂癥第20頁/共103頁3)思維被揭露感或被洞悉感:常見于精神分裂癥如:患者在回答一聲問題時稱:“你們不要裝了,其實你們都已經中斷,還要故意問我。我的想法還沒有講出來就已經通過電視、廣播全世界都中斷了,你還不知道?至于用什么辦法從我腦子中發出去,我也不知道。”第21頁/共103頁2.思維內容障礙按內容劃分,常見的妄想有:(1)被害妄想:常見于各種精神病狀態,伴有幻覺的被害妄想多見于精神分裂癥。(2)關系妄想:多見于精神分裂癥,也見于其他各類精神病。如:患者認為報刊、電視中的內容都與自己有關,有些是明的講自己,有些是暗示自己。第22頁/共103頁(3)物理影響妄想(被控制感):精神分裂癥的特征性癥狀。如:患者感到自己的行為受到情報部門的控制,情報部門在自己的大腦中安裝了特殊的儀器,然后操縱他的一舉一動,連講話的聲音和內容也是借患者的大腦和喉嚨。4)夸大妄想:常見于躁狂癥,也見于精神分裂癥、器質性精神病。第23頁/共103頁(5)罪惡妄想:多見于抑郁癥,也見于精神分裂癥。如:同朋友吃一餐便飯,認為自己是受賄,應該判刑,罪有應得。(6)疑病妄想:常見于抑郁癥,尤其是中來年患者,也見于精神分裂癥第24頁/共103頁(7)鐘情妄想:患者認為自己被異性看中,所愛,因而眷戀、追逐對方。患者鐘情的對象常常是名人如影星、歌星等。可以是突發的,也可以是在一次見面后產生。如:在一次演唱會上向明星獻過花,其實對方根本不認識他(她),也沒有任何意思。(8)嫉妒妄想第25頁/共103頁(四)情感障礙在日常生活中,情緒和情感常常相互通用,情緒和情感都是指個體對現實環境和客觀事物所產生的內心體驗和所采取的態度。情感障礙通常表現為三種形式,即情感性質的改變,情感波動性的改變和情感協調性的改變。第26頁/共103頁1.情緒高漲2.欣快:表現為不易理解的、自得其樂的情緒高漲狀態。多見于腦器質性疾病或酒醉狀態。3.情感低落:常伴有某些生理功能的改變,如食欲減退或缺乏、閉經等。第27頁/共103頁4.焦慮5.情感淡漠:常見于精神分裂癥6.情感爆發第28頁/共103頁(五)意志障礙意志是人們自覺地確定目的并支配其行動以實現預定目標的心理過程。意志與情緒密切相關,互相滲透。當人們認識到前途或未來時,就會向著既定目標采取自覺的積極行動。反之就會消極行動。第29頁/共103頁1.意志增強:指病態的自信和固執的行動。2.意志減退:指病態的缺乏主動性和進取性,缺乏克服困難的決心和力量。3.意志缺乏4.木僵5.蠟樣屈曲(六)自知力缺乏第30頁/共103頁第二節精神分裂癥病人的護理一、病因1.遺傳因素2.環境中的生物學和社會心理因素3.大腦病理和腦結構的變化以及精神發育異常假說4.神經生化病理研究第31頁/共103頁二、臨床表現五維癥狀:陽性癥狀、陰性癥狀、攻擊敵意、認知損害、情感癥狀。其中陽性癥狀、陰性癥狀在診斷方面更為重要!第32頁/共103頁(一)陽性癥狀群陽性癥狀通常反應了精神活動的紊亂,是抗精神病藥物治療最有效的癥狀1.幻覺真性幻覺假性幻覺:幻覺不是通過感覺器官而獲得。如:聽到肚子里有說話的聲音,可以不用自己的眼睛就能看到頭腦里有一個人像。

第33頁/共103頁2.妄想:原發性妄想是精神分裂癥的特征性癥狀3.被動體驗:患者感到自己的軀體運動、思維活動、情感活動、沖動都是受人控制的,有一種被強加的被動體驗,常常描述為思考和行動身不由己。第34頁/共103頁4.思維形式障礙:思維障礙是精神分裂癥的核心癥狀(即最主要的癥狀),包括:思維聯想障礙、思維邏輯障礙等。第35頁/共103頁(二)陰性癥候群1.情感遲鈍或平淡:精神分裂癥的重要特征2.思維貧乏3.意志減退4.興趣減退與社交缺乏第36頁/共103頁(三)情感癥候群情感淡漠、情感不協調是本病情感障礙的特征。情感不協調【即患者的內心體驗和環境刺激及其面部表情互不協調】表現為:情感倒錯:如遇到愉快的事情表現為痛哭流涕、悲痛第37頁/共103頁情感幼稚:患者情感反應退化到童年時代的水平,面部表情幼稚,喜憂易形于色,易受周圍環境影響而波動。多見于癔癥、癡呆。第38頁/共103頁情感矛盾:情感矛盾,指患者同時體驗兩種相反的情感。雖持續存在,自己卻意識不到其中的矛盾。如:患者一面大聲贊揚醫生,一面又背過頭去低聲謾罵;平時與醫生談及其母親時,十分眷戀,希望母親來看望他。等到母親來探望時卻拒絕會見,大聲斥責說“你給我滾開,你是我的女兒”。第39頁/共103頁(四)行為攻擊癥候群1.沖動攻擊行為2.緊張綜合征(1)緊張性木僵:“八不”【即不語、不動、不吃、不喝、面無表情、不解二便、不吐唾液、對任何刺激均無反應】蠟樣屈曲、空氣枕第40頁/共103頁(2)緊張性興奮:表現為精神運動性不協調興奮【指患者動作和行為的增加與其思維、情感是不一致的】。患者行為沖動,不可理解。如:突然起床、砸東西、傷人毀物,或在室內來回徘徊,或不停原地踏步,或動作科班,言語單調。第41頁/共103頁(五)認知癥候群1.智力的損害2.學習與記憶功能的損害3.注意的損害4.運動協調性的損害5.言語功能的損害第42頁/共103頁三、治療原則精神分裂癥的治療以抗精神病藥物治療為主,同時進行心理治療和社會康復,以達到降低復發率,最大限度改善患者的社會功能和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1.藥物治療原則“全病程治療”:早起、低劑量起始、逐漸加量、足量、足療程。原則上單一用藥。第43頁/共103頁2.無抽搐電休克治療3.心理治療4.社交技巧訓練5.精神康復訓練第44頁/共103頁四、護理問題1.有暴力行為的危險(對自己或他人)2.不合作3.思維過程改變4.有受傷的危險5.營養失調(低于或高于機體需要量)6.部分生活自理缺陷7.睡眠型臺紊亂8.社交孤立9.知識缺乏第45頁/共103頁五、護理措施(一)基礎護理(二)安全護理(三)康復護理六、健康教育第46頁/共103頁第三節抑郁癥病人的護理一、病因(一)遺傳因素1.家系調查2.雙生子調查3.寄養子調查(二)心理-社會因素1.生活事件與環境應激事件2.心理學理論第47頁/共103頁二、臨床表現1.核心癥狀“三低”(1)情緒低落:抑郁癥的必備癥狀!此種低落的情緒不為喜樂的環境而改變,患者及時碰到令人高興的事情也高興不起來。情緒低落不僅是抑郁癥診斷的重要論據,也是抑郁患者自殺的根源。第48頁/共103頁(2)興趣缺乏:表現為不參加原來喜愛的日常工作和業余愛好如:原先愛好體育活動的人,再也不去球場,獨坐一旁或整日臥床,似乎“看破紅塵”(3)樂趣喪失第49頁/共103頁2.心理癥候群(1)焦慮(2)自責自罪:為了小事過分自責如:曾用公家的信箋和信封寫私人的信件,認為是“有貪污行為”,犯了不可饒恕的大罪。(3)精神病性癥狀:抑郁癥患者悲觀失望,有罪過感,無價值感,在此基礎上形成妄想。注意與精神分裂癥妄想區分!第50頁/共103頁(4)認知癥狀:主要表現為近事記憶力下降,注意力障礙(反應時間延長),警覺性增高,抽象思維能力差,學習困難等。(5)自殺觀念和行為:各種悲觀絕望的念頭常使患者產生自殺計劃或自殺行為。擴大性自殺:先殺親人曲線自殺:殺陌生人后不逃逸第51頁/共103頁(6)精神運動性遲滯或激越(7)自知力第52頁/共103頁3.軀體癥狀群(1)睡眠紊亂:最具特征性的是凌晨早醒!(2)食欲紊亂(3)性功能減退(4)精力喪失(5)晨重暮輕:情緒在清晨加重【早晨7-8點情緒最低落】,下午好轉,傍晚幾乎可以恢復到正常人模樣,入睡后進入下一次循環。(6)非特異性軀體癥狀第53頁/共103頁三、治療原則高度安全意識,嚴防自殺;充分藥物治療,足夠的劑量和療程;積極的社會心理干預。抑郁癥的自殺行為往往發生在病情緩解期,而不是嚴重的抑郁期。是因為重癥期精神運動性一直而不能將自殺行為付諸于行動。第54頁/共103頁(一)藥物治療1.新型抗抑郁藥物:藥物起效時間需要2-3周!2.其他新型抗抑郁藥物(二)心理治療(三)其他治療無抽搐電休克治療第55頁/共103頁四、護理問題1.自殺的危險2.有暴力行為的危險3.睡眠型態紊亂4.穿著/修飾自理缺陷5.社會交往障礙6.營養失調(低于機體需要量)第56頁/共103頁五、護理措施(一)一般護理原則(二)心理護理(三)對自傷、自殺病人的護理六、健康教育第57頁/共103頁第四節焦慮癥病人的護理一、病因1.遺傳2.生化3.心理第58頁/共103頁二、臨床表現1.焦慮和煩惱:是焦慮癥的核心癥狀!焦慮是指對未來可能發生的,難以預料的某種危險或不幸的時間經常擔心。盡管知道這是一種主觀過慮,但患者不能自控而頗感苦惱。2.運動性不安3.自主神經功能興奮4.過分警覺第59頁/共103頁三、治療原則1.藥物治療(1)苯二氮卓類:由于依賴、鎮靜和認知損害等,苯二氮卓類藥物限于短期應用!癥狀控制后停藥!(2)丁螺環酮(3)抗抑郁藥物第60頁/共103頁2.心理治療(1)心理教育(2)認知行為療法【焦慮癥患者的個性特征常表現為對現實不滿意,對人生期望過高,對疾病認識不清,凡事往壞處想,總擔心結局不好,長期處于一種高度警覺狀態中,是比會產生一些歪曲的認知】因此,應用認知療法改變患者對疾病性質的不合理和歪曲的認知,應用行為治療如放松訓練等,往往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3)生物反饋療法第61頁/共103頁四、護理問題1.焦慮2.恐懼3.睡眠障礙4.舒適的改變5.有營養失調的危險6.生活自理能力降低第62頁/共103頁五、護理措施1.建立信任的護患關系2.改善環境3.教導放松技巧4.幫助病人認識焦慮時所呈現的行為模式5.做好基礎護理六、健康教育第63頁/共103頁第五節強迫癥病人的護理反復出現的強迫觀念和強迫動作為其基本特征!患者深知這些觀念、行為不合理,不必要,但卻無法控制或擺脫。因而焦慮和痛苦。第64頁/共103頁一、病因1.遺傳2.生化證據:為藥物學治療提供基礎3.解剖4.心里第65頁/共103頁二、臨床表現1.強迫思想(1)強迫懷疑:對已完成的某件事的可靠性有不確定感。如:反復檢查門是否鎖緊、煤氣是否關好、賬目是否有錯。又如:吐痰是否濺到別人身上?別人的話是否聽清?自己理解是否有錯?第66頁/共103頁(2)強迫性窮思竭慮:對一些毫無意義或與自己無關的事反復思索、刨根究底。如:一個會計師苦苦思索了十年:眉毛為什么長在眼睛的上面而不是長在眼睛的下面?欲罷不能。第67頁/共103頁(3)強迫聯想(4)強迫表象(5)強迫回憶第68頁/共103頁2.強迫情緒3.強迫意向:尚未付諸行動的強迫性沖動!如:工人見到電插座就有去觸電的充電有的患者站在陽臺上就有往下跳的沖動有的患者抱著自己的小孩就有往地上摔的沖動。【患者不會真的去做,也知道這種想法是非理性的,但這種沖動無法停止,欲罷不能!】第69頁/共103頁4.強迫行為:強迫行為多是為了減輕強迫思想引起的焦慮而不得不采取的順應行為。(1)強迫檢查如:反復檢查門窗是否鎖好、煤氣是否關好、賬目是否有錯。嚴重時檢查數十遍也不放心。(2)強迫洗滌如:反復洗手、反復洗滌衣物,明知過分,無法自控。第70頁/共103頁(3)強迫詢問(4)強迫性儀式動作如:某同學進寢室時要在門口站一下,再走進去。某次因與同學相擁而入,沒來得及站一下,遂焦慮不安,知道后來借故出來,在門口站一下后,才平靜下來。(5)強迫性遲緩第71頁/共103頁三、治療原則(一)藥物治療:主要是對癥處理。應該注意的是:許多藥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用藥前一定要先向患者說明所用藥物的起效時間及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副作用。(二)心里治療1.支持性心里治療2.行為療法第72頁/共103頁四、護理問題1.焦慮2.睡眠障礙3.社交障礙4.有皮膚完整性受損的可能5.有暴力行為的危險6.部分自理能力缺陷第73頁/共103頁五、護理措施1.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在此基礎上給予支持性心理治療2.減少患者焦慮情緒和無助感3.行為療法的指導4.做好安全護理六、健康教育第74頁/共103頁第六節癔癥病人的護理癔癥又稱為分離(轉換)障礙,舊稱“歇斯底里癥”一部分患者主要表現為分離障礙,這類患者自我意識障礙非常突出,有些癥狀具有發作性,發作過后意識迅速恢復正常。盡管患者本人否認,但其疾病發作常有利于擺脫困境、發泄壓抑情緒,博取他人同情和注意,或得到支持和補償。第75頁/共103頁另一部分患者表現為轉換障礙,同時缺乏相應器質性損害的病理基礎。患者的癥狀和體征不符合神經系統解剖生理特點,二被認為是患者無法解決的內心沖突和愿望具有象征意義的轉換。【分離(轉換)障礙的癥狀多與心理因素有關,因此心理治療占有重要地位】第76頁/共103頁一、病因1.精神癥狀2.遺傳學3.神經生理學解釋4.病理心理學解釋第77頁/共103頁二、臨床表現(一)分離障礙1.分離性遺忘:表現為突然出現的記憶喪失,通常是重要的近期事件。第78頁/共103頁2.分離性神游癥:患者在覺醒的狀態下,突然離開住所或代為,無目的和無計劃的漫游。注意:此時患者意識范圍縮小,但能保持基本生活能力(如飲食、料理個人衛生)和簡單的社會交往能力(如購票、乘車)神游開始和結束都是突然的,一般經歷數小時至數天,清醒后對發病經過不能完全回憶。第79頁/共103頁3.分離性木僵:精神創傷后出現較深的意識障礙。此時用手撥開患者的上眼瞼,可遇阻力,如強行撥開,可見其眼球向下轉動,或避開檢查者視線。第80頁/共103頁4.分離性恍惚狀態和附體狀態典型的恍惚狀態見于催眠、巫術或迷信活動中與“鬼神”交往的時候。處于恍惚狀態的人,如果身份被鬼、神或已死去的人所替代,聲稱自己是某鬼神或死去的人在說話,則稱為分離性附體第81頁/共103頁5.分離性身份障礙:在某一時刻只顯示一種人格,完全意識不到另一種人格的存在。首次發病時,人格的轉變是突然的,與精神創傷往往密切相關,以后的人格轉換可由聯想或特殊生活時間促發。第82頁/共103頁6.其他分離障礙(1)情感爆發(2)分離(轉換)性障礙性假性癡呆(3)Ganser綜合征:對于簡單的問題,給予近似卻錯誤的回答。并伴有行為怪異。如:讓患者用鑰匙開門,會把鑰匙倒過來插入鑰匙孔,給人做作的印象。第83頁/共103頁(4)童樣癡呆:以幼兒自居,牙牙學語、活蹦亂跳、撒嬌淘氣、逢人便稱叔叔阿姨。(5)分離(轉換)性障礙性精神病第84頁/共103頁(二)轉換障礙1.運動障礙(1)肢體癱瘓:伴有肌張力增強者常固定于某種姿勢,被動運動時出現明顯抵抗。病程持久者可能出現失用性肌萎縮。檢查不能發現神經系統損害的證據。(2)肢體震顫第85頁/共103頁(3)起立不能、步行不能:坐時、躺時雙下肢活動正常,但不能直立行走。(4)緘默癥、失音癥:檢查聲帶正常,可正常咳嗽!第86頁/共103頁2.痙攣障礙:發作時沒有腦電圖改變!3.感覺障礙(1)視覺障礙:可表現為失明、管狀視野、單眼復視(2)聽覺障礙:表現為突然失聰,或選擇性耳聾,即對某一類聲音辯聽能力缺失。4.混合障礙第87頁/共103頁三、治療原則1.宜早期治療2.確診后避免重復檢查3.避免不良暗示4.重視心理治療第88頁/共103頁四、護理問題1.有廢用綜合征的危險2.部分自理能力缺陷3.預感性悲哀4.舒適的改變第89頁/共103頁五、護理措施1.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2.醫、護一定要保持高度一致!防止醫源性的不良影響。3.熟練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