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考語文閱讀量加大,考生們該怎樣復習?
全國考綱取消選考模塊,增加閱讀量,這無疑需要考生提高快速閱讀的能力。閱讀能力的核心是“快”與“準”,在大勢所趨的“快”標準下,如何強化精準閱讀能力呢?
閱讀能力的核心指標是“快”和“準”。“快”,是時代所趨,近幾年逐漸為命題者所重,北京卷文字量增加千字左右,新增多文本題型,就是著眼于對“快”的考查。而“精準”與否,則始終是閱讀能力強弱的關鍵所在。
語文成績優秀,有賴于日積月累所形成的語文素養。但語文素養好,卻并不意味著語文應試能力就一定強。如果把語文學習看作打造寶刀,那么,素養好就類似于這把刀用鋼很好,真材實料,但要真正成為利器,這還不夠,還需開刃。好鋼開刃,方能吹毛斷發,削鐵如泥,成為秋水寶刀,干將莫邪。對語文學習來講,開刃就意味著培育語文的應試能力,尤其是訓練和提升考生的精準閱讀能力。
語文素養、語文應試能力、精準閱讀能力,這是一個由大到小的同心圓,是一條不斷聚焦的能力線。可以說,精準閱讀能力是語文應試能力的重中之重,是考生語文素養在考場上的核心體現。可惜的是,精準閱讀能力恰恰是考生普遍的弱點,大量考生不但缺乏這種能力,甚至連精準閱讀的意識都沒有。
讀懂文本,讀懂題目,精準作答,做題的每個環節都與精準閱讀能力密切相關;多文本閱讀、文言文閱讀、古代詩歌閱讀、文學作品閱讀和寫作,每個板塊的得失都與精準閱讀能力的強弱成正比。作為常在高三的教師,我發現學生卷面上的一切問題,幾乎都與精準閱讀有關。我甚至會武斷地告訴學生:高考不考閱讀能力,考的是精準閱讀的能力。
從試題到答案,例解“精準閱讀能力”,無疑有最直觀的感受。
例1:解釋“高墻大院”一詞在文中的含義。(3分)
本題出自大閱讀《套袖》。答案只涉及文本第③段,篇幅適中而比較典型。下面就分析解題過程,呈現學生答案,使同學們“窺一斑而知全豹”,能夠體會精準閱讀的意識和能力在語文應試中發揮的巨大作用。
先來看相關文段。
③多年前的一個秋天,我因事去天津。行前朋友囑托我帶封信給孫犁老師,我心中很是惴惴。s://我怕見大作家,盡管他的優美篇章有些我幾乎可以背誦。我還聽人說過,孫犁的房間高大幽暗,人也很嚴厲,少言寡語,連他養的鳥在籠子里叫得都不順暢。s://但是我還是硬著頭皮走進了孫犁老師的“高墻大院”。
本題考查“文中重要詞語(句子)的理解和解釋”,這屬于高考語文的基本題型。拿到題,考生首先得認題,得讀懂題干,精準把握命題人的意圖,不能讀得似是而非,從而答非所問。本題考查詞語“字面義”,更考查“深層義”,從而考查對第③段的整體理解。具體講,就是判斷出“高墻大院”一詞在文中是一語雙關,所謂“解釋含義”,就是說出它的字面義,更要說清楚它的深層義。
讀懂題目,接著就得回到相關段落,依據語境,確認“高墻大院”的含義。這一步,主要靠的就是精準閱讀能力,而“精讀文本找答案”恰恰是廣大考生的薄弱點。作答漏要點,措辭不到位,都與之密切相關。
浮皮潦草地瀏覽第③段,考生只能留下作者畏懼孫犁老師的模糊印象,憑著這樣的閱讀印象組織答案,只能催生出隨筆式、感悟式的答案。從應試得分的角度看,這樣的作答基本上沒有意義。同樣讀第③段,在具備精準閱讀意識和能力的人看來,他就懂得“回原文找答案”的過程要依靠精準閱讀,懂得精準閱讀不同于泛泛瀏覽,對所讀部分既要有宏觀上的把握,也要有微觀上的確認。如此,不難發現本段講了三層意思。第1層,作者對帶信給孫犁一事,“心中很是惴惴”;第2層解釋“很是惴惴”的原因;第3層講結果,“我還是硬著頭皮走進了孫犁老師的‘高墻大院’”。
“高墻大院”從字面上當然指孫犁家的高大的墻院,這是物質意義上的、具體的所指。體察語境,又不止于此,作者由“心中很是惴惴”,到終于“還是硬著頭皮走進孫犁老師”的家,其實是沖破了心理上一道類似于“高墻大院”的東西。所以,還需精讀文本,從語境中還原出“高墻大院”的象征義。
象征了什么呢?考生需要讀第2層,弄清楚鐵凝“心中很是惴惴”的具體原因,從而弄清楚心中像“高墻大院”
似的東西究竟指什么?這時候,就特別需要考生具備精準閱讀的意識和能力。你得注意到“我還聽人說過”中的“還”,這個“還”字就告訴你:我開始講第二個原因了,前面講的是第一個原因。有了這份敏感和精準,考生才不致于遺漏作者“惴惴”的第一個原因:“我怕見大作家”,即孫犁在文學界的崇高地位令作者心有所懼。
?再看“還”字后面的信息,如果粗率而過,很容易得出“房間高大幽暗”、人“嚴厲”“寡語”、養的鳥叫得“不順暢”三個信息點,其實,品味一下,過過心,核心信息只是“人也很嚴厲,少言寡語”,其他兩點不過陪襯點染而已。弄清了“很是惴惴”的兩點原因,也就明確了“高墻大院”的象征義--由于孫犁地位高、人嚴厲,而給作者這個晚輩帶來的一種類似“高墻大院”的心耒《示秬秸》)閱讀延伸題的閱卷工作。讓人大跌眼鏡的是,不少考生竟將賣餅的主體當作張耒本人或張耒兒子,且不說情理上通不通,詩前小序、注釋就交代得清清楚楚,出錯考生完全視若無睹。這當然有考場緊張的原因,但根本原因在于精準閱讀的意識匱乏,能力薄弱。20XX年北京卷作文②“深入靈魂的熱愛”。命題人明確要求:自選一物(植物、動物或器物,梅花除外)。結果熱愛對象定為“書籍”的大有人在,“書”不算植物,不算動物,算不算器物呢?不少考生并沒有精準界定。
這些充分說明,精準閱讀能力薄弱是一個普遍性的問題,是高三語文復習的瓶頸。
精準閱讀能力如此重要,最重要的為何偏偏成了考生的弱項?長期訓練缺位,學生的精準閱讀能力又怎能不弱?
學生閱讀能力弱,從根本上講,當然是讀得太少的緣故。閱讀少,自然讀不“快”,也讀不“準”。語文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根本之道在于多讀多寫。不幸的是,大量的語文課堂卻長期缺乏這種訓練。到了高三,復習本該有效甚至高效,而語文復習常常淪為“無序”、甚至“無目的”的復習。在許多學校,什么叫古文復習,就是一段時間內連著做許多古文題,連著對答案;什么叫大閱讀復習,就是一段時間內連著做許多大閱讀題,連著對答案……語文復習,本質是建立在知識積累基礎上的能力訓練。高效的語文復習課,需要師生對“語文應試能力究竟是什么”的不停追問,需要教師幫學生分解技能,提供方法,遷移訓練,形成能力。可嘆的是,學生做了很多很多
的題,從能力訓練上卻很可能是不自覺的,茫無目的的。不少教師忙于講課答疑,卻疏于對“語文應試能力”進行思考,“精準閱讀能力”甚至都沒有列入要達成的能力目標。
見果而查因,查因而知果。長期訓練缺位,學生的精準閱讀能力又怎能不弱?
提升精準閱讀能力,不僅僅需要強化意識,更需要從字、詞、句、篇以及整個語境著手。
1
強化“精準閱讀”的意識。
“精準閱讀”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意識。訓練能力,需要長期的過程,而強化意識,卻在一念之間。你在閱讀時,有沒有這個意識?是不是把這當回事?有沒有一個要求?有和沒有,效果就很不一樣。這一點,跟書寫很類似。有學生寫字很差,讓他一下子遒勁漂亮,那很難,得臨著字帖下苦功;讓他寫得整齊一點,像樣一點,則是強化意識就能辦到的。閱讀時,心里有“精準閱讀”的意識,字句過眼,過手,更過心。精準閱讀,我們從這里開始!
2
字不離詞,要習慣于“咬文嚼字”。
訓練精準閱讀能力,要學會咬文嚼字,摳摳字眼。當然不是逢字必“咬”,見字皆“摳”,主要還是文中的關鍵字句。近義詞辨析、詩詞的煉字、閱讀中的關鍵詞句、作文題目里的核心概念,考生在閱讀時多一份咀嚼,多一點界定,就多一份精準。
[例1]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小確幸”一詞,出自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隨筆,由翻譯家林少華直譯而進入現代漢語,意思是“微小而確實的幸福”。
何為“小確幸”?口渴的時候,手邊正好有一瓶水;排隊時,你所在的隊前進得最快;響了,拿起聽筒發現是你正在想念的人……這些就是生活中盡管微小但確實令很多人感到幸福的東西。
對于“小確幸”,你有怎樣的認識與感悟?請自定角度,自擬題目,自選文體(詩歌除外),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解析:這是一道二模作文題。核心詞是“小確幸”。考生審題時如能有“咬文嚼字”的意識,就很容易抓住話題的本質。“小確幸”是一種幸福,因為這個詞的中心語是“幸”。這種幸福有兩個特點,一個是“微小”,對應的自然是“巨大、宏大”;一個是“確實”(具體、真切),對應的自然是“虛幻、飄渺、抽象”。
有了這番咬嚼,理解就能精準不少。“幸福”在一些人的意識里是個比較宏大、比較抽象的概念,是一種不太容易達到的生活境界,是一個需要多年奮斗的終極目標。“小確幸”啟示人們,幸福的門檻也許沒有那么高,它既可以是宏大的、抽象的觀念,也可以是微小的、真切的感覺;它既可以是你我人生路上的終極目標,也可以是人生路上無處不在的風景。知曉“小確幸”,感受、珍惜、收藏生命中的“小確幸”!讓自己感知幸福的觸角變得敏銳起來,讓日子充滿無處不在的“點綴”和“驚喜”,讓生命變得飽滿和充實,讓人生成為一趟驚喜不斷的旅途!這,就是吻合題意的不錯的寫作生發點之一。
3
詞不離句,要習慣于“辨析語境”。
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對于字、詞、句的精準解讀都離不開對具體語境的辨析。“回原文,看語境”是語文做題時永恒不變的法則。
[例2]文言文閱讀劉大櫆《張復齋傳》
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值吳逆之亂,崎嶇兵革崎嶇:這里指顛沛流離。
B。子寒如此,而不恤之邪恤:憐憫。
C。民逋賦,久不能輸逋:怠慢。
D。而華容在洞庭旁,土卑而賦重卑:(地勢)低。
解析:本題答案為C,而學生多選擇D。問題就出在辨析語境時不夠精準仔細。
C項的語境是“民逋賦,久不能輸,及輸逋則賦甚多。先生詰知其鬻子也,乃捐俸入贖而歸之。”精讀語境,不難發現“不能”和“其鬻子也”兩個信息,老百姓交不起賦稅,以至賣兒賣女,非“不為”也,實“不能”也。“逋”的字義,不可能是主觀上的“怠慢”,而只能是客觀上的“拖欠”。
D項的語境是“而華容在洞庭旁,土卑而賦重。先生因詣縣官,謂此皆湖岸荒余,十常八九浸于水,宜準湖鄉下地例,一畝糧止一升。”不就是因為“地勢低”,才“十常八九浸于水”嗎?
4
句不離篇,要習慣于“圈劃分層”。
把握段落和篇章,往往需要考生分清段落內部的層次,層與層之間的關系,以及段與段之間的關系,從而達到看清框架,整體理解。建議考生養成“圈劃分層”的習慣,讀到哪兒,就圈劃到哪兒,久而久之,就能對文本的內部結構有一種透視,有一種“目
無全牛”的感覺。
[例3]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品牌”是商業用語,品牌的內涵是指它所包含的個性、價值和文化,個人、集體、國家等也都應該有自己的品牌。
對“品牌”你有怎樣的思考?請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解析:對于話題“品牌”的闡述只有短短幾句,考生很容易泛泛而過,過眼不過心。對“品牌”這個關鍵詞,不妨先“咬嚼”一下,“品牌”是“品”加上“牌”,說明有品質、有內涵的牌子才能叫品牌。只此一點,即可助考生將“品牌”與“招牌”分得清清楚楚,避免概念的混用。
“咬嚼”之上,如果再能對提示語加以“圈劃分層”,審題就能更加精準。提示語言簡意賅,講了三層意思。其一,“品牌”一詞的初始性質;其二,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貴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材料傳熱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太原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多模態數據標注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瀘州醫療器械職業學院《材料傳熱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交通大學《創新思維與方法》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建筑材料》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沈陽大學《統一建模語言UM》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泉州華光職業學院《檢測技術與自動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北師范大學《電子設計自動化EDA》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安徽農業大學《基礎醫學概論Ⅱ3(病理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閔行職業技術學院《跨文化語言交際》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實驗:驗證動量守恒定律 說課課件
- 連桿加工工藝規程及夾具設計工序卡-工藝規程卡
- 2023年簡明新疆地方史
- GB/T 41995-2022并網型微電網運行特性評價技術規范
- GB/T 26754-2011工業疊氮化鈉
- 鋼筋加工場驗收記錄表
- 新生兒早期基本保健(EENC)指南要點解讀課件
- 超星爾雅學習通《工程倫理》章節測試答案
- 酒精中毒性韋尼克腦病與酒精戒斷模板課件整理
- 勞動仲裁個人委托書(通用7篇)
- 幼兒園大班科學:《樹葉為什么會變黃》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