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總需求與總供給分析第1頁,共6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第一節總需求曲線一、總需求經濟社會對物品和勞務的需求總量。Y=C+I+G+X-M二、影響總需求的因素物價水平預期對未來收入、通貨膨脹和利潤的預期
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世界經濟
匯率和國外收入
第2頁,共6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總需求曲線二、總需求函數反映需求總量與價格水平之間的關系。三、總需求曲線表示經濟中的需求總量隨著價格總水平變動的軌跡。第3頁,共6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總需求 物價水平 實際GDP (GDP平減指數) (1992年萬億美元)
a' 90 8.0 b' 100 7.5 c' 110 7.0 d' 120 6.5
e' 130 6.0第4頁,共6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總需求901201401001101306.07.08.06.57.5ADe'd'c'b'a'實際GDP需求量的減少實際GDP需求量的增加0實際GDP(1992年萬億美元)物價水平(GDP平減指數,1992=100)第5頁,共6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總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財產效應替代效應財產效應
當物價水平上升其他條件不變時,實際財產減少增加儲蓄,減少消費。總需求減少替代效應
當物價水平上升時,利率上升。人們和企業減少需求時際替代效應國際替代第6頁,共6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總需求曲線的推導通過總支出與總供給均衡的45°線分析可以推導出總需求曲線。通過IS-LM模型推導總需求曲線。第7頁,共6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
由除了物價水平之外的任何一種影響購買計劃的因素的變動而引起的。因素:
1預期 2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3世界經濟總需求的變動第8頁,共6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總需求的變動901201401001101306.07.08.06.57.5AD0AD1AD2總需求增加總需求減少0實際GDP(1992年萬億美元)物價水平(GDP平減指數,1992=100)第9頁,共6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總需求曲線的移動總需求減少預期未來收入、通貨膨脹或利潤下降財政政策減少政府購買、增加稅收或減少轉移支付貨幣政策減少貨幣量和提高利率匯率上升或國外收入減少總需求增加預期未來收入、通貨膨脹或利潤上升財政政策增加政府購買、減少稅收或增加轉移支付貨幣政策增加貨幣量并降低利率匯率下降或國外收入增加
第10頁,共6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練習與思考總需求曲線表示什么?當存在沿著總需求曲線的變動時,哪些因素變動而哪些因素不變?為什么總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預期、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以及世界經濟的變動如何改變總需求,并使總需求曲線移動?
第11頁,共6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第二節總供給曲線一、總供給
一定時期內在不同的價格水平下,廠商愿意且能夠生產的實際產量。二、總供給的決定:勞動量(N)資本量(K)技術狀態(T)總生產函數:Y=F(N,K,T)潛在GDP:充分就業時的實際GDP
第12頁,共6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長期總供給長期總供給時期長到足以使各種因素發揮作用,以至于實際GDP等于潛在GDP和存在充分就業的時間框架。長期總供給曲線:長期中實際GDP等于潛在GDP時,實際GDP供給量和物價水平之間的關系。長期總供給曲線垂直
物品與勞務的價格(物價水平)生產資源的價格
第13頁,共6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實際GDP(1992年萬億美元)物價水平(GDP平減指數,1992=100)901201401001101306.06.57.07.58.08.5LAS潛在GDP0長期總供給曲線第14頁,共6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短期總供給
短期總供給短期:貨幣工資率、其他資源價格和潛在GDP保持不變實際GDP供給量和物價水平之間的關系。第15頁,共6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短期總供給
a 100 6.0 b 105 6.5 c 110 7.0 d 115 7.5
e 120 8.0 物價水平 實際GDP (GDP平減指數) (1992年萬億美元)第16頁,共6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短期總供給曲線901201401001101306.06.57.07.58.08.5LASSASabcde實際GDP高于潛在GDP實際GDP低于潛在GDP0物價水平(GDP平減指數,1992=100)實際GDP(1992年萬億美元)第17頁,共6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總供給 沿著LAS和SAS曲線的變動
當物價水平上升,但貨幣工資率和其他資源價格保持不變時,實際GDP的供給量就會增加,并會出現沿著SAS曲線的變動。第18頁,共6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901201401001101306.07.08.0LASSAS物價水平和貨幣工資率按相同百分比上升物價水平上升,而貨幣工資率不變沿著總供給曲線的變動實際GDP(1992年萬億美元)物價水平(GDP平減指數,1992=100)第19頁,共6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總供給 總供給的變動
當除物價水平之外的其他影響生產的因素變動時,就會引起總供給的變動。第20頁,共6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總供給潛在GDP會由于三個原因而變動:
1充分就業的勞動量勞動 2資本量變動 3技術進步第21頁,共6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LAS1SAS1潛在GDP的變動901201401001101306.07.08.0LAS0SAS0潛在GDP增加0物價水平(GDP平減指數,1992=100)實際GDP(1992年萬億美元)第22頁,共6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總供給
貨幣工資率的變動會改變短期總供給,但并不改變長期總供給。第23頁,共6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貨幣工資率的變動901201401001101306.07.08.0LASSAS0SAS2ab0實際GDP(1992年萬億美元)物價水平(GDP平減指數,1992=100)第24頁,共6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練習與思考如果物價水平上升,而且,如果貨幣工資率也以相同的百分比上升,實際GDP供給量會發生什么變動?經濟沿著哪一條總供給曲線變動?如果物價水平上升而貨幣工資率不變,實際GDP供給量會發生什么變動?經濟沿著哪一條總供給曲線變動?如果潛在GDP增加,總供給會發生什么變動?是沿著LAS曲線和SAS曲線變動還是移動?如果貨幣工資率上升而潛在GDP保持不變,總供給會發生什么變動?是沿著LAS曲線和SAS曲線變動還是移動?第25頁,共6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總供給的決定總生產函數:Y=F(N,K,T)勞動量(N)資本量(K)技術狀態(T)第26頁,共6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勞動市場的均衡W/PNDNS0勞動的需求勞動的供給N第27頁,共6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長期總供給曲線(古典模型)W/P0NNSND勞動力市場的假設:名義工資具完全彈性勞動力充分就業第28頁,共6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短期總供給曲線(凱恩斯模型)W/P0NNSND勞動力市場的假設:名義工資與價格剛性勞動力市場非均衡第29頁,共6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總需求與總供給的均衡第30頁,共6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解釋什么決定總需求解釋什么決定總供給解釋宏觀經濟均衡第31頁,共6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宏觀經濟均衡短期宏觀經濟均衡
當實際GDP需求量等于實際GDP供給量時,短期宏觀經濟均衡就會實現。宏觀經濟均衡(macroequilibrium):買方和賣方意愿相一致的惟一的價格和產出組合。第32頁,共6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短期均衡的決定過程901201401001101306.07.08.06.57.5ADe'd'c'b'e'SASabdecc'企業減少生產和降低價格企業增加生產和提高價格短期宏觀經濟均衡0實際GDP(1992年萬億美元)物價水平(GDP平減指數,1992=100)第33頁,共6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宏觀經濟均衡
長期宏觀經濟均衡
當實際GDP等于潛在GDP(即當經濟處于其長期供給曲線上)時,長期宏觀經濟均衡就會實現。第34頁,共6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LASSAS長期均衡901201401001101306.07.08.06.57.5AD在長期中貨幣工資率調整0實際GDP(1992年萬億美元)物價水平(GDP平減指數,1992=100)第35頁,共6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1)非最優性2)不穩定性宏觀失調第36頁,共6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經濟周期1201001101306.87.07.2AD0LASSAS0a衰退性缺口低于充分就業的均衡0實際GDP(1992年萬億美元)物價水平(GDP平減指數,1992=100)第37頁,共6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經濟周期7.07.2AD2LASSAS2通貨膨脹缺口高于充分就業的均衡c1201001101300實際GDP(1992年萬億美元)物價水平(GDP平減指數,1992=100)第38頁,共6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經濟周期年6.87.07.2123a04實際GDP波動衰退性缺口潛在GDPb充分就業通貨膨脹缺口c實際GDP物價水平(GDP平減指數,1992=100)第39頁,共6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宏觀經濟均衡總需求的波動
實際GDP有時會因為總需求的變動而波動第40頁,共6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AD1總需求的增加901401001101306.07.0SAS07.5AD0短期效應1150實際GDP(1992年萬億美元)物價水平(GDP平減指數,1992=100)第41頁,共6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SAS1總需求的增加901401001306.07.0LASSAS07.5長期效應115AD11250實際GDP(1992年萬億美元)物價水平(GDP平減指數,1992=100)第42頁,共6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宏觀經濟均衡 經濟不能永遠在超過潛在GDP時進行生產。工人開始要求更高的工資。最后,工資率上升到與物價水平相同的百分比水平上。第43頁,共6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宏觀經濟均衡
總供給的波動
在短期中,總供給的波動可以引起實際GDP圍繞潛在GDP而波動。第44頁,共6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SAS1總供給的減少90140100110130LASSAS0AD01206.07.07.56.58.08.5石油價格上升減少了短期總供給0實際GDP(1992年萬億美元)物價水平(GDP平減指數,1992=100)第45頁,共6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總供給的波動供給不足:物價水平上升總產出減少滯脹:
衰退和通貨膨脹的同時發生AS右移
能夠同時降低失業和通貨膨脹。
AD0SAS0實際GDP(1992年萬億美元)SAS190140100110130LAS1206.07.07.56.58.08.50物價水平(GDP平減指數,1992=100)第46頁,共6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總供給AS曲線的右移對儲蓄、投資和工作進行稅收刺激人力資本投資發展基礎設施
第47頁,共6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練習與思考1、解釋下列事件是使短期總供給曲線移動、總需求曲線移動、還是兩者都移動?1)家庭決定把大部分收入儲蓄起來2)橘園受長期零度以下低溫的打擊3)國外工作機會增加使許多人離開本國2、下列事件,對產量和物價水平的影響:1)政府增加對國防的支出2)技術進步提高了生產率3)國外衰退引起外國人購買力下降第48頁,共6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
解釋總供給和總需求的變動對經濟增長、通貨膨脹的影響第49頁,共6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總需求曲線與總供給曲線移動的效應一、凱恩斯情形二、古典情形三、常規情形四、總供給曲線移動的效應第50頁,共6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OASPYFP一、凱恩斯情形第51頁,共6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OAD1Y1PASYFP一、凱恩斯情形第52頁,共6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OAD1Y1AD2Y2PASYFP一、凱恩斯情形第53頁,共63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OAD1Y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第一章概述第一節裝卸搬運機械的類型港口常用裝卸搬運機械按作
- 申請信息公開物業合同協議
- 白領西裝采購合同協議
- 電子商務勞務合同協議
- 生鮮肉類購銷合同協議
- 玻璃隔斷裝修合同協議
- 畜牧業轉讓合同協議
- 瓷磚加工合同協議書范本
- 盈利小作坊轉讓合同協議
- 玉米秸稈草料收購合同協議
- 2024年貴航貴陽醫院招聘筆試真題
- 2025廣州民用房屋租賃合同樣本
- 福建事業單位考試求職信撰寫技巧試題及答案
- 2025-2030中國金融云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發展趨勢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
- 家庭暖通合同協議
- 心力衰竭填空試題及答案
- 全新機房搬遷協議合同
- 企業品牌部管理制度
- 2025年04月包頭醫學院公開招聘28名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美的電器審計案例》課件
- 2025-2030中國冰鞋行業市場發展分析與發展趨勢及投資風險研究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