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案1列寧對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探索走進生活1921年春,人民陷入饑餓和生活困苦,日常生活用品連火柴和肥皂都開始短缺,營養不良和流行病開始發作。承受了三年余糧征集制的俄國農民看不到自己生活的改善,50多起大規模農民暴動,各大城市罷工不斷,大批工人因為工廠倒閉而失業,生活無著落。軍隊方面也十分糟糕,不滿情緒引發的新的行動似乎在1921年初的俄國一觸即發。列寧后來總結:“由于我們企圖過渡到共產主義。到了1921年春天我們就在經濟戰線上遭受了嚴重的失敗”。思考:材料中使蘇俄“遭到了嚴重的失敗”的是什么政策?這一政策的實質是什么?提示:(1)戰時共產主義政策。(2)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實質是采取軍事非常手段,按軍事主義原則調節國家的生產和分配。目標導航1.把握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實質,識記列寧新經濟政策的主要內容與意義。2.明確列寧對市場與社會主義關系的認識,理解列寧對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貢獻。3.科學評價列寧對市場與社會主義關系的認識,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一、新經濟政策的內容與意義1.新經濟政策提出的背景(1)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十月革命”后,為了奪取戰爭勝利的需要,蘇俄采取了戰時共產主義政策。該政策的實質是采取軍事非常手段,按軍事主義原則調節國家的生產和分配。(2)工作重心的轉移:在新的條件下,俄共(布)必須把工作重心轉向經濟建設,為適應這一要求,在列寧的領導下,蘇俄自1921年3月開始實行新經濟政策。1.想一想: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影響是什么?提示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實施,使蘇維埃政府在殘酷的戰爭條件下,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國的財力、物力,保證了國內戰爭的勝利,保衛和鞏固了新生的蘇維埃政權。但隨著條件的改變,這一政策的實施使工農聯盟出現裂痕。2.新經濟政策(1)新經濟政策的主要內容①以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這是向新經濟政策過渡的標志。②以自由貿易代替貿易國有化和實物配給制。③發展國家資本主義。2.想一想:什么是國家資本主義?提示無產階級專政條件下的國家資本主義,是指無產階級國家能夠加以限制和規定其活動范圍的資本主義。(2)新經濟政策的意義①新經濟政策的實施,鞏固了工農聯盟,鞏固了蘇維埃政權。②恢復了國民經濟。③找到了一條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新道路。列寧提出采取間接迂回的或“改良主義”的方法,實現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提醒列寧提出在小農占優勢的國家采取間接迂回的或“改良主義”的方法,實現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即通過在一定限度內發展資本主義,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來擴大生產,改善和鞏固工農聯盟,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二、列寧對市場與社會主義關系的認識1.深化(1)在實施新經濟政策以前,列寧把商品貨幣看作社會主義社會的對立物;在實施新經濟政策以后,號召共產黨人要學會經商。(2)在新經濟政策的實施過程中,列寧先是提出由政府直接控制商業,后又進一步提出由國家調節商業。2.局限性列寧的認識與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變化,但他仍把這些變化當成是為解決困難的一種權宜之計。提醒由于歷史條件等因素的限制,列寧等領袖對于一些問題的認識有一定的局限性是不可避免的,我們要以歷史的觀點看待他們的觀點。3.判斷:蘇俄當時已經具備了消滅商品經濟的條件。 (×)提示馬克思和恩格斯所設想的社會主義社會是建立在發達的生產力基礎上的,而蘇俄生產力水平不高,不具備消滅商品經濟的條件。
探究點一新經濟政策的內容與意義背景材料材料一1920年春,耕地面積比一戰前減少了7%,谷物產量只能達到戰前的54%,棉花僅有6%,甜菜不到7%,工業產品僅達到1913年的1/7,人民生活困苦。戰時共產主義給蘇俄帶來了250億~500億盧布的損失,1300萬人口的減少,列寧自己說:“蘇聯的整個經濟到了整個人類歷史上不可比擬的悲慘的境地。”材料二雖然1921年的旱災很嚴重,但是在5年內蘇聯的農業仍然達到了戰前的水平,而且在1926年還超過了這個水平。在恢復時期的五年中,工業生產增長了倍。與1921年比較,1925年發電站的發電量幾乎增加了5倍。問題探究(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現象?結合材料一,談談蘇俄如何才能擺脫1921年春天的危機?(2)對比材料一、二,新經濟政策的實施帶來了哪些變化?答案(1)①材料一說明實施新經濟政策前,人民生活水平低,人民不滿意,生產積極性也調動不起來。②要擺脫危機,必須在新的條件下,把工作重點轉向經濟建設,并根據形勢發展的需要,及時制定新的方針政策。(2)對比材料一、二可以看出,新經濟政策的實施帶來的變化表現在:一是順應了農民的要求,原來的余糧收集制使得農民被剝奪,生產積極性下降,新經濟政策實施后,農業得以發展,鞏固了工農聯盟;二是恢復了國民經濟,找到了一條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新道路。在恢復時期的五年中,新經濟政策的實施使得工業生產增長了倍。歸納總結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和新經濟政策的比較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新經濟政策背景1918年夏,國內外反革命勢力勾結起來,對蘇維埃政權發動大規模的軍事進攻,企圖把新生的蘇維埃政權扼殺在揺籃之中嚴重的經濟危機和主張危機,使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放棄了從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的設想主要內容實行余糧收集制,工業企業普遍國有化,實行國家壟斷經營,取消一切商品貿易,實行主要消費品的配給制度以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以自由貿易代替貿易國有化和實物配給制,發展國家資本主義影響使蘇維埃政府在殘酷的戰爭條件下,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國的財力、物力,保證了國內戰爭的勝利,保衛和鞏固了新生的蘇維埃政權。但隨著條件的改變,這一政策的實施使工農聯盟出現了裂痕新經濟政策的實施,鞏固了工農聯盟,鞏固了蘇維埃政權,恢復了國民經濟,找到了一條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新道路探究點二列寧對市場與社會主義關系的認識背景材料材料一列寧曾經認為,只要存在著市場經濟,只要還保持著貨幣權力和資本力量,世界上任何法律都無法消滅不平等和剝削。1918年,在《蘇維埃政權的當前任務》一文的初稿和《俄共(布)綱領草案》中,列寧提出社會主義應該消滅商品生產,并強調要為消滅貨幣做好準備。材料二1921年春,蘇俄政治危機爆發后,列寧指出,在小農占優勢的國家里,在多種經濟成分并存的條件下,把社會主義大生產同農民小生產結合起來的唯一途徑是實行商品交換。同年10月,列寧號召共產黨員“學會經商”。他公開宣布自己對社會主義的看法“根本改變了”。但在1922年3月,列寧又說:“退卻所要達到的目的已經達到了。這個時期就要結束或者已經結束。”問題探究(1)對比上述材料,分析列寧對商品生產、商品交換作用的認識發生了什么變化?(2)我們應由此得到什么啟迪?答案(1)從主張消滅商品經濟,到充分重視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號召共產黨人要學會經商,表明列寧對商品及市場作用的認識向前邁進了一大步,但他的這種認識并不徹底,他只是把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作為一種解決困難的權宜之計。(2)當時及后來的理論與實踐給我們的重要啟示在于,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從實際情況出發,特別是要充分認識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最終決定作用。深度思考他對社會主義的看法是否發生“根本改變了”?答案列寧雖然宣布對社會主義的看法“根本改變了”,但那時他的“根本改變”僅僅是在對如何過渡到社會主義的看法上,并沒有放棄消滅商品、貨幣和市場的目標。歸納總結列寧對市場與社會主義關系的認識(1)馬克思和恩格斯所設想的社會主義社會是建立在發達生產力基礎上的。他們認為,在那樣的社會主義國家不存在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不存在商品和貨幣。(2)列寧對商品貨幣、對市場作用的認識①從主張消滅商品經濟,到提出共產黨人要學會經商。在實施新經濟政策前,列寧把商品貨幣看作社會主義社會的對立物,強調要消滅商品生產和貨幣。隨著實踐的發展,列寧認識到蘇俄的生產力還未達到一定的高度,不具備消滅商品經濟的條件。②從主張由政府直接控制商業,到提出由國家調節商業。1.1920年,蘇俄農民中流傳著這樣的說法:“土地屬于我們,面包卻屬于你們;水屬于我們,魚卻屬于你們;森林屬于我們,木材卻屬于你們。”它反映的是戰時共產主義政策()A.保障了農民的利益 B.挫傷了農民的積極C.實行了軍事化措施 D.取消了自由貿易制度答案B解析通過農民的說法可以看出來,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嚴重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故選B。2.在列寧的領導下,蘇俄自1921年3月開始實行新經濟政策,下列對新經濟政策表述正確的是 ()A.新經濟政策是蘇俄為奪取戰爭勝利而采取的生產分配政策B.新經濟政策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國的財力、物力,保證了戰爭的勝利C.新經濟政策是把工作重心轉向經濟建設制定的新的方針政策D.新經濟政策的實質是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來發展資本主義答案C解析新經濟政策的制定是基于適應戰爭勝利后新形勢的需要,為恢復國民經濟、加快經濟建設的需要而制定的。故C項正確。A、B兩項把新經濟政策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混淆了;D項對新經濟政策的實質表述有誤。3.從主張消滅商品經濟,到提出共產黨人要學會經商;從主張由政府直接控制商業,到提出由國家調節商業。這表明隨著蘇俄社會條件的改變和經濟政策的調整,列寧對商品貨幣、對市場作用的認識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列寧把這些變化看成 ()A.為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步驟B.對國家經濟進行調控的必要手段C.國家實行計劃經濟的過渡階段D.為解決當時困難而采取的權宜之計答案D解析列寧把這些變化看成是為解決當時所面臨的困難而采取的一種權宜之計。4.材料一1921年的蘇聯,五一勞動節到來時,人們再也抑制不住實施新經濟政策以來的喜悅心情,紛紛走出家門,上街狂歡。材料二1921年蘇俄大旱,1922年國民經濟逐步恢復,自1923年開始整個國民經濟走上快速發展的軌道。(1)蘇俄1921~1928年實施的新經濟政策的主要內容有哪些?(2)實施新經濟政策有什么重要意義?答案(1)①以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這是蘇俄向新經濟政策過渡的標志。②以自由貿易代替貿易國有化和實物配給制。③發展國家資本主義。(2)蘇俄實施新經濟政策具有重大的意義:①鞏固了工農聯盟。新經濟政策維護了農民的利益,鞏固了工農聯盟,鞏固了蘇維埃政權。②恢復了國民經濟。新經濟政策極大地調動了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國民經濟的恢復和快速發展。③找到了一條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新道路。解析本題考查新經濟政策的內容及其意義。新經濟政策主要涉及到糧食稅、自由貿易等內容,對恢復國民經濟、鞏固政權具有重要意義。[方法領悟]答好主觀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第一,認真審問題,弄清答題要求:一是要弄清答題的限制性要求。如:從經濟學角度說明……、從政治學角度說明……、從哲學角度說明……(哲學又可分為辯證唯物論、唯物辯證法、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人生觀和價值觀四部分),切忌張冠李戴,文不對題。二是要審清答題的方向,問原因不答措施,問措施無需要講原因,忌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19-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之環評技術導則與標準能力提升試卷A卷附答案
- 2025國際設備租賃合同(4)
- 中消防設計合同標準文本
- 2025煤礦勞動合同
- 2025小麥采購合同范本
- 供暖公司供暖合同樣本
- ktvv承包合同樣本
- 冷庫青椒采購合同樣本
- 個人合伙工作合同標準文本
- 冷鏈配送合同樣本
- 失禁性皮炎預防及護理PPT學習課件
- 愛寶s-990p打卡機說明書
- 減重手術全流程
- 高中英語高考詞性轉換匯總(5類詞形轉換、7組核心詞匯轉換)
- 2023-2024學年福建省晉江市南安市小學語文六年級期末高分題附參考答案和詳細解析
- 醫保應急處理預案制度
- 實驗一 顯微鏡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態的觀察
- 植物化學保護學知到章節答案智慧樹2023年華南農業大學
- 居間合同范本電子版可下載打印
- 油井調剖技術參考資料
- 計算機系統操作員中級理論知識試卷12技能考試題庫-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