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普洱茶必備的七個指標_第1頁
優質普洱茶必備的七個指標_第2頁
優質普洱茶必備的七個指標_第3頁
優質普洱茶必備的七個指標_第4頁
優質普洱茶必備的七個指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優質普洱茶必備的七個指標優質普洱茶必備的七個指標

優質普洱茶必備的七個指標——質、形、色、香、味、氣、韻。1.質佳:因各產茶區的地理位置、氣候、土壤、植被各不一致,原料上又分古樹茶、臺地茶、春茶、秋茶等,所以又各具特色風味。2.形佳:首先看茶葉的條形是否完整,是否緊結和明了。其次嗅茶餅氣味兼看茶面色澤和凈度。無異味、雜味。

3.色佳:主要看湯色的深淺和透亮度。優質的云南普洱茶,泡出的茶湯紅濃敞亮,具“金圈〞,湯上面看起來有油形的膜,優質的普洱茶熟普葉底浮現褐紅色。質次的,茶湯紅而不濃,欠敞亮,往往還會有塵埃狀物質懸浮其中,有的甚至發黑、發烏,俗稱“醬油湯〞。優質的生普,色澤橙黃、清亮透明,仿佛被一層油膜包裹,久泡其色不變。

4.香佳:主要采取熱嗅和冷嗅,其方法與普洱散茶一致。優質的云南普洱散茶的干茶陳香顯露,熱嗅香氣顯著濃郁,且純凈;冷嗅香氣悠長,有一種很甜爽的味道。質次的則香氣低,有的夾雜酸、餿味、鐵銹水味或其它雜味。

5.味佳:主要是從滑口感、回甘感和潤喉感來判斷。6.氣佳:茶氣足、厚、正。

7.韻佳:最顯著的感覺就是喉韻。從滑口感、回甘感和潤喉感來判斷。優質的滋味濃醇、滑口、潤喉、回甘,舌根生津;質次的則滋味平淡,不滑口,不回甘,舌根兩側感覺不適,甚至產生澀、麻感。發布時間:2023-12-3

1

云南省地方標準DB53/T102—2023普洱茶

2023-01-26發布2023-03-01實施云南省質量技術監視局發布普洱茶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普洱茶的術語和定義、產品類型、等級、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及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

本標準適用于普洱茶的散茶和緊壓茶。2、規范性引用文件

以下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的而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

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勉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GB/191—2000包裝儲運圖示標志

GB/T5009.57—1996茶葉衛生標準的分析方法GB7718—1994食品標簽通用標準GB/T8302—1987茶取樣

GB/T8303—1987茶磨碎式樣的制備及干物質含量測定GB/T8304—1987茶水分測定GB/T8305—1987茶水浸出物測定GB/T8306—1987茶總灰分測定GB/T8310—1987茶粗纖維測定GB/T8311—1987茶粉末和碎茶含量測定SB/T10036—1992緊壓茶運輸包裝通用技術條件SB/T10157—1992茶葉感官審評方法3、術語和定義

以下術語和定義是用于本標準。

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區域內的云南大葉種曬青毛茶為原料,經過后發酵加工成的散茶

2

和緊壓茶。其外形色澤褐紅,內質湯色紅濃敞亮,香氣獨特陳香,滋味醇厚回甘,葉底褐紅。4、類型與等級

4.1普洱茶按形狀分為散茶與緊壓茶

4.1.1普洱散茶按品質分為:特級、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五級、六級、七級、八級、九級、十級共十一個等級。

4.1.2普洱緊壓茶外形有圓餅形、沱形、磚形等多種形狀和規格。4.2實物標準樣4.2.1

4.2.1普洱散茶根據各等級的品質要求,制作特級、一、三、五、七、九級共六個實物標準樣。(每五年換配一次)

4.2.2普洱緊壓茶不做實物標準樣。5、要求5.1基本要求

5.1.1品質正常,無劣變、無異味。5.1.2普洱茶必需清白,不含非茶類夾雜物。5.1.3普洱茶不得著色,不含添加劑。5.1.4普洱散茶必需符合相應實物標準樣。5.2感官要求

5.2.1普洱散茶品質特征見表1。

5.2.2普洱緊壓茶外形要求平滑、整齊、端正、厚薄均勻。分灑面、包心的茶,其灑面茶應分布均勻,不起層掉面,包心不外露。5.2.3普洱緊壓茶的內質要求

湯色紅濃,陳香純凈,滋味純凈,葉底褐紅、勻齊。表1普洱散茶品質特征

品名特級條索緊細緊結肥嫩外形整碎勻整色澤顯毫凈度勻凈香氣陳香濃郁濃純內質滋味濃醇湯色紅濃敞亮紅濃敞亮葉底褐紅細嫩褐紅肥嫩一級勻整較顯毫勻凈濃醇3

二級緊結較肥嫩條索緊結肥壯緊結條索緊實勻整條勻較顯毫勻凈濃純濃醇紅濃褐紅柔嫩褐紅尚亮褐紅欠勻褐紅欠勻褐紅欠勻褐紅欠勻褐紅欠勻褐紅欠勻褐紅稍粗三級勻整尚顯毫勻凈濃純醇厚紅濃四級勻整尚顯毫有嫩梗濃純醇厚紅濃五級勻整略顯毫勻凈純凈醇和深紅六級壯實尚勻整褐紅肥壯緊實勻凈純和醇和深紅七級尚勻整褐紅勻凈純和醇和深紅八級雄壯尚勻整褐紅粗大尚緊實粗大稍松勻凈純和醇和深紅九級尚勻整褐紅褐紅稍花有梗純和平和深紅十級欠勻整有梗平和平和深紅

5.3普洱茶理化指標見表2

表2普洱茶理化指標

項目水分≤總灰分≤粉末≤水浸出物≥粗纖維≤指標散茶12.56.50.53814緊壓茶13.06.5——38154

5.4普洱茶衛生指標見表3表3普洱茶衛生標準

項目鉛(以Pb計),mg/kg≤銅(以Cu計),mg/kg≤六六六(BHC),mg/kg≤滴滴涕(DDT),mg/kg≤5.5凈含量充差

指標散茶2600.20.20.4緊壓茶3普洱茶產品單間包裝含量允許負偏差應符合國家《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視規定》的要求。批量包裝產品凈含量不允許有負偏差。6、試驗方法6.1取樣和試樣制備

取樣按GB/T8302—1987規定執行;試樣制備按GB/T8303—1987執行。6.2感官品質檢驗

按SB/T10157—1992規定執行。6.3理化指標檢驗6.3.1水分檢驗

按GB/T8304—1987規定執行。6.3.2灰分檢驗

按GB/T8304—1987規定執行。6.3.3粉末含量測定

按GB/T8311—1987規定執行。6.3.4水浸出物測定

按GB/T8305—1987規定執行。6.3.5粗纖維測定

按GB/T8310—1987規定執行。6.4衛生指標測定

按GB/T5009.57—1996規定執行。6.5凈含量檢驗

5

用感量為0.1g的天平隨機稱取10包(個、盒),取其平均值。7檢驗規則7.1組批及抽樣

7.1.1以同一批原料、一致工藝、在同一生產周期內所生產的產品為一批。7.1.2抽樣

按GB/T8302—1987進行。7.2出廠檢驗

每批產品均須經生產企業質量檢驗部門檢驗,并簽發產品合格證后方可出廠。出廠檢驗項目為:感官品質、水分、粉末、凈含量。7.3型式檢驗

7.3.1正常山狀況下,每半年至少進行一次。

7.3.2行使檢驗項目為本標準中規定的全部項目,型式檢驗周期每年一次。有以下狀況之一時,亦應進行型式檢驗。

(a)當原料、生產工藝有較大改變時;

(b)出廠檢驗結果與上一次行使檢驗結果有較大差異時;(c)產品停產半年以上,又恢復生產是時;(d)國家質量監視機構提出行使檢驗要求時。7.4判定規則

檢驗結果中若感官指標、理化指標、凈含量允差有一項不合格時,可從該批產品中加倍抽樣對不合項目進行復驗,并以復驗結果為準。若衛生指標有人一項不合格時,則不再復驗,直接判定該批產品為不合格品。8、標識、包裝、運輸、貯運8.1標志

產品包裝的標簽、表示應符合GB7718—1994和GB/T191—2000的規定。8.2產品包裝應符合SB/T10036—1992的規定。8.3運輸

運輸工具必需清潔、枯燥、無異味、無污染,運輸途中必需有防曬、防潮的措施。嚴禁與有毒、有害、有異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裝、混運。

8.4產品必需貯藏在清潔、通風、避光、無異味的庫房中,嚴禁與有毒、有害、有異味、易污染的物品混放。8.5保質期

在符合本標準的準論條件下,普洱茶是與長期保存。

6

用感量為0.1g的天平隨機稱取10包(個、盒),取其平均值。7檢驗規則7.1組批及抽樣

7.1.1以同一批原料、一致工藝、在同一生產周期內所生產的產品為一批。7.1.2抽樣

按GB/T8302—1987進行。7.2出廠檢驗

每批產品均須經生產企業質量檢驗部門檢驗,并簽發產品合格證后方可出廠。出廠檢驗項目為:感官品質、水分、粉末、凈含量。7.3型式檢驗

7.3.1正常山狀況下,每半年至少進行一次。

7.3.2行使檢驗項目為本標準中規定的全部項目,型式檢驗周期每年一次。有以下狀況之一時,亦應進行型式檢驗。

(a)當原料、生產工藝有較大改變時;

(b)出廠檢驗結果與上一次行使檢驗結果有較大差異時;(c)產品停產半年以上,又恢復生產是時;(d)國家質量監視機構提出行使檢驗要求時。7.4判定規則

檢驗結果中若感官指標、理化指標、凈含量允差有一項不合格時,可從該批產品中加倍抽樣對不合項目進行復驗,并以復驗結果為準。若衛生指標有人一項不合格時,則不再復驗,直接判定該批產品為不合格品。8、標識、包裝、運輸、貯運8.1標志

產品包裝的標簽、表示應符合GB7718—1994和GB/T19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