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業與城市轉型(宜賓講座)_第1頁
服務業與城市轉型(宜賓講座)_第2頁
服務業與城市轉型(宜賓講座)_第3頁
服務業與城市轉型(宜賓講座)_第4頁
服務業與城市轉型(宜賓講座)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夏杰長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助理、研究員)服務業發展與城市轉型升級

一、服務業、現代服務業的基本概念與特征

(一)服務業概念及其特征服務業是指生產和銷售服務產品的經濟活動或經濟行為。“服務產品”與其他產業產品相比,具有非實物性、不可儲存性、不易分割性、生產與消費同時性等特征。(二)現代服務業概念及其特征是一個動態的概念。基于技術進步、商業模式變革和企業組織形式變化而出現的新興服務業或對傳統服務業的改造升級。基本特征:時代性、知識密集、高人力資本、一定程度的不確定和一定風險性,以及與其他產業或業態的滲透與融合。(三)從資源約束(土地、環境、能源)看城市轉型為什么要以服務業重點方向之一A5101520B25與城市中心距離3.制造業競租曲線2.傳統服務業競租曲線1.現代服務業競租曲線每畝土地租金(二)資源環境約束倒逼服務業必須適度優先發展

2011年,我國GDP占全世界GDP為10%,但我國消費了世界約11%石油、49%的煤炭,排放了占世界26%的二氧化硫、28%的氮氧化物、21%的二氧化碳。一般而言,服務業對資源環境的約束要遠低于工業,萬元GDP的能耗,服務業只有工業的25%。隨著公眾環保意識的增強,更加樂意接受低污染低能耗的服務業。三、服務業:正成為中國經濟增長新動力參閱夏杰長《為服務業注入新動力》,《經濟日報》2014年4月29日。但也要看到短板。生產率較低。

表3主要國家制造業、服務業勞動生產率

單位:美元/人(2000年不變價)

國家制造業服務業19952000200520091995200020052009

澳大利亞4326647880543425102435811397224110638931

巴西12793129741196411334100869720959510127

加拿大5233662960644766131135547387574041341351

中國23163679507065931360182026303703

德國4342050317579345081440274426534534346914

丹麥4474251402570056057544522467374838546759

西班牙3455735486353013683434213322253111132951

芬蘭4676363803823589100039608423284313041513

法國4850354753642556022046436479804914249835

英國6044957841781656739340516427745825951689

印尼57495938693485953789320542804587

印度24842893350849502575324341155523

意大利4641349102470764108753941550095267650255

韓國775049008910594612188373632753358015084304

日本2244937754511826300925748280612881230228

墨西哥1562917111183821712221864223502113119034

荷蘭4685254089632086314339505413974352944128

俄羅斯1803374310699146543491367844355373

瑞典4309061669864398125141609462554931349829

美國648577977711204512235553914588226488767457

(數據來源:根據各國投入產出表(1999-2009)和WDI計算)三、我國新型城鎮化道路的現狀、問題與建議請參閱李鐵講稿部分內容四、發展現代服務業與增強城市功能1、承載力:城市最基本功能資源、環境、基礎設施、基本公共服務等直接決定了城市承載力。城鎮化不斷提高對城市承載力提出了挑戰。現代服務業大發展是應對該挑戰的重要出路2、輻射力:城市功能增強的必然要求高端服務業、專業市場、品牌服務業園區、優質的商貿和旅游資源、金融期貨交易市場,等等,都是城市輻射力擴散的重要因素。3、控制力:城市功能的最高境界金融等高級生產性服務業,總部經濟集聚地、國際組織都是城市具有控制力的最主要標識。(參閱[美]絲奇雅.沙森著:《全球城市:紐約倫敦東京》、中譯本,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版)。城市功能缺失,資源性產業發展起來以后也會最終走向衰竭,空城

五、舒適、便利、精致的生活性服務業和人文關懷服務業:推進為人為核心的城鎮化的必由之路1、把握服務業發展的三個階段傳統商貿服務業---生產性服務業---人文關懷服務業。工業化前期、中期,第一類為主,即傳統商貿服務業;工業化中后期,生產性服務業為主;后工業化社會,人文關懷類服務業為主。2、大城市生活性服務業的基本訴求:舒適、便利、精致我們要重點發展哪些生活性服務業?如何發展?3、我國一些發達地區正由工業化中后期邁向后工業化社會,人文關懷類服務業越來越重要六、以現代服務業促進城市產業升級,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一)產業轉型升級為何如此緊迫?1、思考邁克爾.波特關于后發國家經濟發展的四個階段?他把后發國家和地區的發展分為四個階段:生產要素驅動、投資驅動、創新驅動和財富驅動。第一階段是要素驅動階段(Factor-driven)。這一階段的產業國際競爭優勢幾乎都得益于某些基本的生產要素,比如,擁有自然資源或者擁有豐富廉價的勞動力。第二階段是投資驅動階段(Investment-driven)。這一階段的產業國際競爭優勢的升級主要由投資供給推動,后發國家利用產業政策、高儲蓄率等優勢,大規模投資產業與基礎設施,后發國家很有可能出現“趕超”,但隨之而來就是大規模生產帶來的“產能過剩”與“要素”成本上升,較高的通貨膨脹。第三階段是創新驅動階段(Innovation-driven)。生產要素的自然稟賦優勢對產業國際競爭力的貢獻率在這一階段越來越少,企業不僅要引進和運用國際先進技術,而且還要不斷地對這些生產技術進行改進和創新。企業是否具有消化吸收和創新改造外國先進技術的能力是一國產業達到創新驅動階段的關鍵,也是創新驅動與投資驅動的根本區別。在這個階段,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不是價格優勢,而是產品和技術差異及其優勢。第四階段是財富驅動階段(Wealth-driven)。獲得經濟財富是這一階段的驅動力。在這個階段,產業競爭依賴已經獲得的“財富”,有實力的個人和企業力圖通過影響政府政策來保護自己的實業,而不是再創新,從而導致國家競爭力下降。改革開放初期及其之后的十年,中國是生產要素驅動;20世紀90年代后,中國進入了高儲蓄率的投資驅動發展階段;對后發國家而言,能否實現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是一道艱難的門檻。2、怎樣理解產業轉型升級勢在必行按照波特的四個階段論,我們已經成功地邁出了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但也累計了許多矛盾,特別傳統經濟增長方式與現代生產模式相矛盾(現代生產越來越精細化、柔性化、高級生產性服務要素在產品投入比重越來越高)。此外,傳統的比較優勢正在被替代,而新的比較優勢又沒有建立起來,處于“真空期”,由誰來彌補這個“真空期”呢?就是創新,創新的過程就是產業轉型和升級的過程,也是生產性服務業大發展的過程。我國正在致力于打造“中國產業升級版”,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就是最有效的途徑和舉措之一。中國經濟增長隨著服務業占比提升而下降,是服務業之過錯?還是幸虧有服務業支撐?誰支撐起中國經濟動力?

(二)生產性服務業促進制造業升級的機理與對策

(三)生產性服務業助推制造業升級的主要路徑1、深化分工和合作,走現代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雙輪驅動”的道路2、加強產業融合,強化生產性服務業對制造業的滲透與支撐3、推動產業集聚,打造一批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或功能園區,以服務業集聚策動制造業升級4、培育服務業載體,(可參閱《光明日報》(理論版)2013年9月6日發表的一文,夏杰長:生產性服務業是打造中國產業升級版的“利器”)五、以現代服務業推進農業現代化,促進城鄉一體化

1、農業現代化內涵農業現代化是指用現代工業、現代科學技術和現代經濟管理方法,將傳統農業改造為現代農業轉化的過程和手段。2、服務業助推農業現代化的意義要實現農業現代化,不能僅在“種植業”上下功夫,還要特別關注農業產前、產后問題。農業的產前、產后問題基本上屬于服務業范疇。發達國家經驗和我國這些年農業發展實踐表明,大力發展服務于農業的服務業,建立社會化的農業產業化服務體系,是實現農業現代化、低碳化和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手段。要建立起強大、高效、高附加值的現代化農業,就必須加快構建和完善現代農業綜合服務體系,通過發展包括農村金融、農業科技、涉農物流、動植物疫病防控、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農村勞動力培訓、農機租賃等為農服務產業,以現代服務業促進農業現代化。3、推動服務下鄉,建立農業產業化服務體系:哈爾濱的案例

4、以現代服務業推進農業現代化和城鄉一體化的途徑我國既有的農業服務方式存在著農業服務成本高、有效需求不足,傳統農業服務提供商提供的服務水平較低,農戶交易成本高、交易風險大;龍頭企業由于綜合服務體系不足,規模化專業化程度低,自身發展面臨瓶頸,無法有效帶動農戶;而城市專業化服務提供商面對分散的農業服務需求,缺乏提供服務的積極性。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有些地方政府運用“政府推動、市場牽動、龍頭帶動”的手段,探索“城市延伸、農村靠攏、專業組織銜接”的農業與城市服務業融合發展的創新模式,取得了初步效果。(哈爾冰案例)河南南陽案例:土地流轉、龍頭企業,引入服務元素(社會資本介入、先進技術的運用,營銷渠道建設、建立品牌與質量控制)帶動了農業現代化,走向高效安全生態農業,農民受益增收,就地消化剩余勞動力,也減輕了大城市病的壓力。政府推動,就是以政策措施形成“雙向推力”——積極推動城市服務提供商向農村提供金融、物流、營銷、信息、技術推廣等方面的專業服務;推動農村生產要素向龍頭企業(專業化合作組織)集中,提高農業生產組織化經營程度。市場牽動是指用收入的提高引導農民放棄目前分散經營的生產方式,走向組織化、規模化;用成本的降低和質量的提高來吸引專業化組織購買城市專業化服務,形成城市服務商和專業化組織的主動對接。龍頭帶動就是指政府對龍頭企業(專業化合作組織)進行積極扶持,使龍頭企業成為連接城市專業化服務和農戶的紐帶。七、地方城市發展現代服務業的戰略思路(一)創新發展戰略(二)融合發展戰略(三)集聚發展戰略(四)雙向開放戰略八、對宜賓發展現代服務業的思考1、借勢發展模式融入大西南經濟圈,成為其中核心城市之一絕大多數后發地區或者非發達地區都是通過借勢發展而改變后發劣勢的。第一,借誰的勢?第二,我們的稟賦優勢在哪里?第三,我們要付出什么?可能得到什么?2、自增強模式正確處理內在動力與外部動力逐漸關系。靠什么“自增強”?也有許多地區服務業依靠自己獨特的優勢拔地而起!市場自增強?還是政府自增強?兩者都很重要。3、多重并舉戰略生產與生活服務業并舉,發展和改革并舉,傳統和現代并舉參考文獻[美]絲奇雅.沙森著:《全球城市:紐約倫敦東京》、中譯本,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版夏杰長:《推動我國服務業大發展》,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專題講座講稿,2012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