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高中化學選修5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1頁
高中化學-高中化學選修5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2頁
高中化學-高中化學選修5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3頁
高中化學-高中化學選修5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4頁
高中化學-高中化學選修5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選修5有機化學基礎官能團與有機化學反應烴的衍生物復習課教學設計內容課題課型課時魯科版選修5《有機化學基礎》第2章官能團與有機化學反應烴的衍生物復習課(醛酮、羧酸、)第1課時一、課標解讀課程標準:1、認識醛、羧酸的典型代表物的組成和結構特點,知道它們的轉化關系。2、結合生產、生活實際了解某些烴、烴的衍生物對環境和健康可能產生的影響,關注有機化合物的安全使用問題。課標解讀:1、知道醛、羧酸的典型代表物的組成和結構特點。2、通過分析官能團和化學鍵的特點,推斷有機物在化學反應中的斷鍵位置,預測其化學性質,體會物質的結構與性質的關系,并梳理出醛、羧酸的知識脈絡3、知道選擇何種條件或反應類型實現鹵代烴、醇、酚、醛、羧酸之間的相互轉化。4、能正確書寫相應的化學方程式。5、知道醛對環境和人類健康影響,增強環保意識。二、教材分析鹵代烴-X(鹵原子)鹵代烴-X(鹵原子)醇-OH(醇羥基)酚-OH(醇羥基)醛-CHO(醛基)酮-CO-(酮羰基)羧酸-COOH(羧基)酯-COOR(酯基)官能團烴的衍生物性質有機化學反應類型加成反應取代反應消去反應氧化反應還原反應1、教材內容:醛:以日常生產、生活中的熟悉的物質作為背景,關注學生生活經驗,通過醛的結構特點分析醛的化學性質,理解醛的加成、氧化原理,掌握醛基的檢驗方法,結合實際問題創設情境,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羧酸:以乙酸為典型代表物,結合羧酸的結構特點,介紹羧酸的酸性、酯化反應,理解酯化反應的斷鍵位置及酯化反應的實驗原理。并在此基礎上拓展二元醇、二元酸、乳酸等不同形式的酯化反應。教材結構:3、重難點教學重點:醛和酮、羧酸的結構特征和主要化學性質教學難點:1、醛和酮的化學性質羰基的加成反應、氧化反應方程式的書寫2、羧酸的化學性質酯化反應方程式的書寫三、學情分析根據學生的已有知識基礎和學習情況看,學生對醛學習的主要困難在于醛的加成、氧化原理,醛基氧化反應的設計與操作,因此,需要借助實驗進行設問和組織,指導本部分知識的復習;對羧酸學習的主要困難在于酯化的斷鍵部位與相關實驗操作,復習時著重分析鍵的特點及強化實驗設計。四、學習目標1、能熟練寫出醛酮的官能團并根據鍵的極性及不飽和程度,掌握醛酮的加成反應、醛的氧化反應原理,實驗驗證醛基試劑、現象、及實驗的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2、小組合作利用官能團的性質和官能團的相互影響掌握羧酸的酸性、取代反應原理。3、閱讀投影記憶酯化反應的實驗操作步驟、實驗現象、注意事項五、評價設計1、通過實驗設計、現象分析、探究內容的分析,以及產物書寫檢測學生是否掌握醛的加成,氧化反應原理。2、通過實驗設計、歸納總結斷鍵部位、產物判斷檢測學生是否掌握羧酸的酯化反應原理六、教學過程教學內容時間預設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引入課題投放目標(2分鐘)最近,同學經常問我這樣的問題:投影PPT,題目中常會出現沒學過的有機物,怎么推測該有機物的性質?我希望同學們領悟的是:結構決定性質,有什么樣的官能團就有什么性質。投影PPT今天來繼續今天我們繼續在這條主線的引領下來對醛、酮、羧酸進行復習。請同學們明確本節課的所要達到的學習目標。(投放PPT)明確學習目標,有的放矢點明研究方法抓住官能團和反應類型;投放學習目標,用目標導引教與學學習目標一:醛的的結構與性質(15分鐘)引入: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居室裝修越來越豪華,但是這里潛在的危險也是觸目驚心的,北京兒童醫院曾統計,就診的城市白血病患兒中,有9成以上的患兒家庭在半年內裝修過。甲醛就是房中的頭號殺手。展示新聞圖片。但醛酮在人類的生產和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丙酮用于制造涂料、福爾馬林用于保存動物標本);因此認識醛酮的結構與性質,趨利避害,讓它更好的為人類服務,是我們的任務。投放目標一問題組一:分別寫出醛、酮的官能團飽和一元醛酮的通式2、以乙醛寫出下列反應的方程式乙醛與氫氣:丙酮與HCN:CH3CHO+H—CH2CHO:3、不法商販往往會用甲醛對海產品蔬菜進行保鮮,而這樣做成的食物是有毒的,請你設計實驗檢驗這種海產品、蔬菜進行檢驗?4.總結醛的加成反應的規律5、如何配制銀氨溶液?如何清洗有油污的試管?銀鏡反應的加熱方式?現象?如何清洗做過銀鏡反應的試管?銀鏡實驗成功的關鍵是什么?哪些物質可以發生銀鏡反應?寫出乙醛銀鏡反應的方程式:6.新制氫氧化銅濁液檢驗醛基時成功的關鍵是什么?現象?以乙醛為例寫出方程式?利用PPT對醛性質進行歸納,用網絡圖說明醛是“有機合成的中轉站”目標評價一:通過考查醛的銀鏡反應、與新制氫氧化銅反應實驗操作應用,考查學生對醛反應機理的掌握程度1、下列有關銀鏡反應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配制銀氨溶液時氨水必須過量B.1molHCHO發生銀鏡反應最多生成2molAgC.銀鏡反應通常采用水浴加熱D.銀鏡反應后的試管一般采用稀硝酸洗滌2、A.乙醛量太少 B.硫酸銅量少C.NaOH量少 D.加熱時間短3.已知檸檬醛的結構簡式為:(1)1mol檸檬醛可與mol溴發生加成反應;(2)若要用實驗證明檸檬醛中含有碳碳雙鍵,正確的操作是。易錯點強化:1、醛基與銀氨溶液,新制氫氧化銅反應實驗成功關鍵——新制、堿性2、量的關系:—CHO——Ag——Cu(OH)2——Cu2OHCHO——Ag——Cu(OH)2——Cu2O3、檢驗多官能團化合物的官能團時,應注意官能團之間的干擾,同時應注意連續操作過程中溶液酸堿性的調節。了解醛酮的功與過班級交流師生共同分析總結先個人總結投影展示學生成果班級交流更正小組交流設計方案5、方案一:向海產品的洗液中加入銀氨溶液,水浴加熱,觀察現象方案二:向海產品的的洗液中加入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并加熱煮沸,觀察現象。小組交流,小組代表發言,共同總結。完成學習評價一訂正答案,找出知識盲點,及時糾錯學生思考體會了解醛酮在生產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對環境和人體的危害,激發學生掌握其性質的欲望。從本質上探討其化學性質。強化基礎方程式的書寫在實際應用中體會醛的性質。通過對銀鏡反應、與新制氫氧化銅反應實驗的復習,體會實驗的注意事項。方程式的書寫是難點,可幫助學生分析記憶。檢測掌握情況形成對醛的完整認識。學習目標二:小組合作羧酸的結構與性質(18分鐘)引入:投放PPT目標二、常見的羧酸圖片。你知道它們都有哪些共同性質及用途?請同學們小組合作下列問題問題組2:1、寫出羧酸的官能團、飽和一元羧酸通式。2、分析羧酸的官能團及結構特點,標出可能發生化學反應的部位,并推測可能發生什么反應。投放PPT3、(1)長期使用的熱水壺里會有一層水垢,你用什么將其除去?表現了什么性質?(2)寫出乙酸與下列物質反應的方程式:=1\*GB3①乙醇=2\*GB3②NH3=3\*GB3③Cl24、觀察乙酸乙酯制備裝置圖投影PPT思考下列問題:(1)濃硫酸的作用?(2)藥品的添加順序?(3)飽和碳酸鈉溶液的作用?(4)導管為什么不能插入飽和碳酸鈉溶液中而應置于在液面上方??(5)如何提高乙酸的轉化率?5、醛可以氧化成羧酸,那么羧酸可否被還原為醛?條件、試劑是什么?羧基的碳氧雙鍵可否與氫氣加成?6、利用圖片中的裝置設計實驗證明乙酸、碳酸、酸性強弱板書總結羧酸的性質PPT學習評價二:考查學生對酯化反應機理的理解程度.1、將1mol乙醇(其中的氧用18O標記)在濃硫酸存在條件下與足量乙酸充分反應。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18OB.生成的水分子中含有18OC.可能生成88g乙酸乙酯D.不可能生成90g乙酸乙酯2、某有機物的結構簡式為,它在一定條件下可能發生的反應是()①加成;②水解;③酯化;④氧化;⑤中和;⑥消去;⑦還原A、①③④⑤⑥⑦ B、①③④⑤⑦C、①③⑤⑥⑦ D、②③④⑤⑥該有機物最多可以與molH2發生加成,與molCu(OH)2發生反應易錯點:1、酯化反應為反應,不可能進行到底。2、酯化反應醇、酸斷鍵位置:羧酸脫,醇脫3、羧基中的羰基不與氫氣加成,注意與醛基、酮羰基的差別個人總結然后小組交流互判對錯,班級交流更正回答問題,整合酯化反應的實驗問題思考體會:結構決定性質,及官能團之間的相互影響完成學習評價二訂正答案,找出知識盲點,及時糾錯從官能團的角度認識物質的性質強化官能團之間的相互影響系統總結乙酸的性質掌握乙酸與其他物質的相互轉化關系。本課小結完善網絡圖,板書網絡圖學生思考體會形成知識網絡完善學生的知識框架板書設計一、醛酮二、羧酸三、轉化關系鞏固練習1.不能由醛加氫還原制得的醇是A.CH3CH2CH2CH2OHB.(CH3)2CHCH(CH3)OHC.(CH3)3COHD.(CH3)2CHCH2OH2、天文觀察臺探測到了銀河系中心2.6萬光年處一巨大氣云中的特殊電磁波。這種電磁波表明那里可能有乙醇醛糖分子存在。下列有關乙醇醛糖(HOCH2CHO)的有關說法正確的①乙醇醛糖是一種有機物,易溶于水②乙醇醛糖能發生取代反應、加成反應、氧化反應以及還原反應 ③乙醇醛糖能分別與Na、NaOH溶液發生反應④1mol乙醇醛糖與足量的銀氨溶液作用,可析出2molAg ⑤乙醇醛糖與甲酸甲酯互為同分異構體 A.①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COOH--COOH-CH2CH2OH下列物質。(1)寫出A→C的化學方程式:。(2)推斷B物質的結構簡式;X反應類型是;由D→E所需的試劑是。學情分析根據學生的已有知識基礎和學習情況看,學生對醛學習的主要困難在于醛的加成、氧化原理,醛基氧化反應的設計與操作,因此,需要借助實驗進行設問和組織,指導本部分知識的復習;對羧酸學習的主要困難在于酯化的斷鍵部位與相關實驗操作,復習時著重分析鍵的特點及強化實驗設計;從學生的能力來看,他們具備了一定的從官能團的角度認識和分析物質性質的能力,本節課帶領他們從該角度進行整合和歸納,他們有能力建立相關的知識網絡和思維模式。效果分析評價的方法與目標評價內容評價方法評價過程和目標目標一醛的性質及應用頭腦風暴學生討論會教師通過設計適當的問題進行導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有目的地復習醛的化學性質以及實驗要求,學生用頭腦風暴的方法深刻體會結構與性質的關系,對此知識點能系統牢固地掌握。并用提問和提示問題的方式總結規律性知識。目標二羧酸的性質及應用頭腦風暴課堂提問師生討論會學生利用頭腦風暴的方式記憶實驗的原理、實驗的儀器及步驟,如何提高實驗的準確性?學生能夠準確完成評價練習且正達率在90%以上。課堂目標達程度小結和評價測試題本節課的內容學習結束后,學生對學習內容進行反思總結,在知識和方法有哪些提升,哪些內容和技巧還存在問題,如何解決?寫出一個認知的反思小結。教材分析本章第1節以學生已知的各類具體的有機化學反應為基礎,研究有機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教材從以下角度引導學生認識有機化學反應:(1)有機化學反應的類型;(2)反應物的結構和性質決定該反應物可能發生哪種類型的有機化學反應;(3)只有選擇合適的試劑,某一有機化學反應才能發生;(4)有機反應表現了物質間的轉化關系,不同的有機化學反應可以得到相同的反應產物,這些有機化學反應都是合成該產物的備選方案。在本章后三節按照第1節的思路幫助學生從多個角度來認識有機化學反應。本章第2、3、4節主要研究各類烴的含氧衍生物,教材中對各類烴的含氧衍生物提供了若干代表物,但著眼點不是落在代表物本身的性質討論上,而是要研究該類烴的含氧衍生物所具有的通性。在研究各類烴的含氧衍生物有通性時,教材從物質的結構入手,利用學生已有的有機化合物結構與性質關系的知識推測出該類物質可能具有的化學性質,然后通過實驗或給出相關信息確定推測是否成立。同時,本章教材僅研究了那些能夠充分體現各類烴的含氧衍生物在結構特點且在生產、生活中具有重要應用的化學性質,對于教材未涉及的化學反應,不屬于基本要求。1、教材內容:醛:以日常生產、生活中的熟悉的物質作為背景,關注學生生活經驗,通過醛的結構特點分析醛的化學性質,理解醛的加成、氧化原理,掌握醛基的檢驗方法,結合實際問題創設情境,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羧酸:以乙酸為典型代表物,結合羧酸的結構特點,介紹羧酸的酸性、酯化反應,理解酯化反應的斷鍵位置及酯化反應的實驗原理。并在此基礎上拓展二元醇、二元酸、乳酸等不同形式的酯化反應。教材結構:鹵代烴-X(鹵原子)鹵代烴-X(鹵原子)醇-OH(醇羥基)酚-OH(醇羥基)醛-CHO(醛基)酮-CO-(酮羰基)羧酸-COOH(羧基)酯-COOR(酯基)官能團烴的衍生物性質有機化學反應類型加成反應取代反應消去反應氧化反應還原反應3、重難點教學重點:醛和酮、羧酸的結構特征和主要化學性質教學難點:1、醛和酮的化學性質羰基的加成反應、氧化反應方程式的書寫2、羧酸的化學性質酯化反應方程式的書寫雙向細目表題號/題型 考察能力知識點識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醛的結構與性質12、39羧酸的結構與性質45、6、78醛、羧酸在有機推斷題中的應用10課后作業設計:1、整合本節課的內容2、完成后面的作業題。基礎題:1、某學生做乙醛的還原性實驗時,取1摩/升CuSO4溶液和0.5摩/升NaOH溶液各1毫升,在一支潔凈的試管內混合后,向其中又加入0.5毫升40%的乙醛,結果無紅色沉淀出現。導致該實驗失敗的原因可能是A.未充分加熱B.加入乙醛太少C.加入NaOH溶液的量不夠D.加入CuSO4溶液的量不夠2、區別CH3CH2CH2OH與的方法是 A.加入金屬鈉 B.加銀氨溶液C.在銅存在下和氧氣反應 D.在銅存在下和氧氣反應后的產物中再加銀氨溶液共熱3、丙烯醛的結構簡式為CH2=CH—CHO,下列關于它的性質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能使溴水和KMnO4溶液褪色B.在一定條件下與H2充分加成生成丙醛

C.能被新制Cu(OH)2懸濁液所氧化D.能發生銀鏡反應,表現出氧化性

4.下列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A.用CCl4可擦去圓珠筆油漬B.蜂蟻蜇咬處涂抹稀氨水可減痛C.煮魚時加入少量食醋和黃酒來調味D.用食醋來除水壺中的水垢5.(2013高考10)莽草酸可用于合成藥物達菲,其結構簡式如圖,下列關于莽草酸的說法正確的是A.分子式為C7H6O5B.分子中含有兩種官能團C.可發生加成和取代反應D.在水溶液中羥基和羧基均能電離出氫離子6.近年來流行喝果醋,蘋果醋是一種由蘋果發酵而成的具有解毒、降脂、減肥和止瀉等明顯藥效的健康食品。蘋果酸(α—羥基丁二酸)是這種飲料的主要酸性物質,蘋果酸的結構如右圖所示,下列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A.蘋果酸在一定條件下能發生酯化反應B.蘋果酸在一定條件下能發生催化氧化反應

C.蘋果酸在一定條件下能發生消去反應D.1mol蘋果酸與Na2CO3溶液反應必須消耗2molNa2CO37.(高考匯編)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能用飽和Na2CO3溶液鑒別B.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可與NaHCO3溶液反應生成CO2C.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加入飽和Na2CO3溶液,然后分液D.乙醇、乙酸均能與Na反應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團相同8.用18O標記的CH3CH218OH與乙酸反應制取乙酸乙酯,當反應達到平衡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18O只存在于乙酸乙酯中B、18O存在于水、乙酸、乙醇以及乙酸乙酯中

C、18O存在于乙酸乙酯、乙醇中D、若與丙酸反應生成的酯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02

提高題:9、某有機物化學式為C5H10O,它能發生銀鏡反應和加成反應,若將它與H2加成,所得產物的結構簡式可能是 (雙選)A.(CH3)3CCH2OH B.(CH3CH2)2CHOHC.CH3(CH2)3CH2OH D.CH3CH2C(CH3)2OHD的碳鏈無支鏈10、根據下圖填空D的碳鏈無支鏈(1)化合物A含有的官能團。(2)1molA與2molH2反應生成1molE,其反應方程式是(3)F的結構簡式是;由E生成F的反應類型是。

※(4)B在酸性條件下與Br2反應得到D,D的結構簡式是。

※(5)與A具有相同官能團的A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是※(6)寫出A→B的化學方程式_?!驹囶}答案】1.AC

2.D

3.AC

4.A

5.C

6.D7.D8.C9.分析:由醛加成的醇結構上的共同點為-CH2OH,所以只要滿足碳數為5由-CH2OH即可 10、(1)碳碳雙鍵、醛基、羧基(2)OHC-CH=CH-COOH+2H2HOCH2CH2CH2COOH(3);酯化反應(4)HOOCCHBrCHBrCOOH(5)6)OHC-CH=CH-COOH+2Ag(NH3)2OHH4NOOCCH=CH-COONH4+2Ag↓+2NH3+H2O課后反思我主要從四個方面反思了本節課的成敗得失。一、教學設計:本節復習課課程容量大,綜合性強。因此在本課的設計采用了課前下發預習學案,學生預習本節內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課堂上師生主要解決重點、難點、疑點、考點、探究點以及學生學習過程中易忘、易混點等,最后進行當堂檢測,課后進行延伸拓展,這一設計使得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能比較接近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盡可能地做到了學生已經會的不再啰嗦,不會的重點講解。達到了提高課堂效率的目的。應用多媒體確保課堂的大容量、高效性和趣味性。另外教學過程中設計的很多教學手段,在教學過程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比如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和討論、運用與類比運用等環節,真正做到了把課堂交給學生,老師少講一點,學生多練多寫,使學生成為了復習的主人,學有動力、學有激情、學有創新。在設計理念方面,本節課總體上是本著“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的基本理念,力求做到注重知識與生活的聯系;注重學生在活動中學習知識,通過學生親身參與自然的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