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真姬菇怎么栽培-白真姬菇品種特征及技術要點_第1頁
白真姬菇怎么栽培-白真姬菇品種特征及技術要點_第2頁
白真姬菇怎么栽培-白真姬菇品種特征及技術要點_第3頁
白真姬菇怎么栽培-白真姬菇品種特征及技術要點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白真姬菇怎么栽培?白真姬菇品種特征及技術要點白真姬菇,菌株引自江蘇省高郵食用菌研究所。白色真姬菇又稱海鮮菇,純白系列,屬木生白腐菌,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高,顏色潔白,菌肉肥厚,口感細膩,氣味芬芳,味道鮮美。種植白真姬菇的前景是非常不錯的,那么白真姬…

白真姬菇,菌株引自江蘇省高郵食用菌研究所。白色真姬菇又稱海鮮菇,純白系列,屬木生白腐菌,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高,顏色潔白,菌肉肥厚,口感細膩,氣味芬芳,味道鮮美。種植白真姬菇的前景是非常不錯的,那么白真姬菇怎么栽培?下面惠農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白真姬菇品種特征及技術要點:1、品種特征

白真姬菇菌絲體在PDA斜面試管上,潔白濃密,粗壯整齊、棉毛狀、氣生菌絲少、不分泌色素。子實體叢生,菌蓋幼時球形,成熟半球形,直徑1~3cm,菌蓋表面光滑,純白色。菌柄較長,中生,內實,白色,圓柱狀,基部略膨大,長度8.0~12.5cm,直徑1.0~3.5cm。菌絲生長最適溫度24~26℃,子實體生長最適溫度12~16℃。工廠化栽培,菌齡期90天左右,生長周期110~120天,生物轉化率80%~100%,產量集中在頭潮菇。現市場銷售價每公斤鮮品15~25元。

2、生產設施

根據工廠化生產流程,廠區分為原料場、曬場、拌料區、制包區、滅菌區、無菌接種間、養菌間、栽培出菇間、加工車間等

3、技術要點

(1)生產流程:原料選擇——培養料配制——裝袋與滅菌——冷卻與接種——菌絲培養——后熟培養——搔菌和注水——催蕾——出菇及采收——包裝

(2)原料選擇

主料為雜木屑、棉籽殼、玉米芯、麩皮、餅粉。原料要新鮮、干燥、無霉、無蟲、無異味,不結塊、無有害污染物和殘留物,使用前經日光曝曬2~3d,木屑淋水堆制發酵20至30天,輔料為過磷酸鈣、磷酸二氫鉀、石膏、石灰、輕質碳酸鈣等,質量符合NY5099的要求。

(3)栽培配方選擇

高產配方主要如下:(1)棉籽殼40%,木屑38%,麩皮10%,玉米粉10%,碳酸鈣1%,石灰1%。(2)棉籽殼50%,木屑25%,麩皮20%,玉米芯粉3%,石灰1%,輕質碳酸鈣1%。(3)棉籽殼36%,玉米芯粉50%,麩皮10%,石膏1%,石灰2%,過磷酸鈣1%。含水量63%~65%,pH7.5~8.0。各地可根據當地原料資源,因地制宜的選用其它配方,需做出菇試驗。

(4)拌料、裝袋

攪拌機拌料,培養料含水量63%~65%,pH值7.5~8.0。以雙沖壓裝袋機裝料,料袋為對折口徑(17~18)cm*33cm*0.005cm的聚丙烯袋,每袋填裝干料0.5kg左右,料高14~15cm,料中間預埋孔徑2.5cm、長13cm塑料菌孔棒,拉緊套環,蓋上無棉體透氣型塑料蓋。

(5)高壓滅菌和冷卻

將栽培包置于周轉筐,移入高壓滅菌爐內。壓力達1.2kg/cm2~1.5kg/cm2、料溫126℃時保持2h滅菌。待冷卻至溫度25℃以下接種。

(6)接種

嚴格的無菌操作。接種前24h接種室用84消毒,8h前臭氧機消毒,1h前開啟空氣凈化系統通風換氣;接種人員穿戴消毒的衣、帽、鞋和口罩,通過風淋室潔凈后進入接種室;75%酒精棉球擦拭消毒雙手與接種工具,酒精燈火焰灼燒接種工具,用75%酒精或0.1%高錳酸鉀溶液擦洗菌種瓶的外壁,火焰封口。接種作業區域的通風換氣單元采用下吹式,空氣凈化度達到10000級。接種時挖棄表層1~2cm老菌皮,菌種接入孔穴內,孔穴填平,接種量為3%~5%,3人配合,動作快、準、穩。

(7)養菌

養菌房溫度22~24℃,空氣相對濕度在65%~70%,暗光,每天通風換氣4次,每次15min,2天檢查栽培包1次,發現污染包及時剔除。接種后45d左右菌絲吃透培養料,繼續培養50d左右,料面出現“黃水”水珠,袋壁處菌絲顏色由潔白轉為土黃色,并形成粗壯的菌絲束,菌絲生理成熟。(8)搔菌催蕾

用搔菌機或搔菌耙剔除培養料表面5~6mm老菌種及老菌絲,料面呈環溝圓丘狀。后菌袋移入溫度14~16℃,空氣相對濕度90%~95%,二氧化碳濃度小于0.1%的栽培庫房內,料面覆蓋潮濕的無紡布保濕或用加濕器加濕,暗光培養5~7天,瓶口出現絨絮狀菌絲、色澤變灰。房溫降至12~14℃,增加光照100~200lx,促原基分化催菇,一周左右料面上可以看見針頭狀的菇蕾形成。

(9)出菇管理

菇蕾出現后,揭去覆蓋物,室內維持14~16℃,光照500lx,二氧化碳濃度2%~2.5%,空氣相對濕度應控制在85%~95%,向空間噴霧增濕,忌直接向菇蕾噴水。隨子實體生長時期變換通風量,初期每天10~12次,每次6min。菇蓋直徑0.5~0.8cm時減少通風,增加CO2濃度至0.3%~0.35%,以抑制蓋的生長,增加菌柄粗和長。

(10)采收,清料

從現蕾到采收一般需7~12d,菇柄長11~13cm,菇蓋1.0~1.5cm(圖8),應及時采收。工廠化栽培只采1潮菇,平均每袋采鮮菇350g。廢棄栽培料隨時拉走,菇房用水清洗,蒸汽熏蒸除菌殺蟲。

(11)加工、包裝、貯運

整理剪掉菌柄基部的雜質,揀出傷、殘、病菇,根據分級標準分揀后稱重或歸類堆放,真空包裝。產品包裝上有明確的產地、產品名稱、廠名、商標、條形碼、凈重量等標識。低溫貯存,貯存溫度(4±2)℃,用保溫車或冷藏車運輸,嚴禁與有毒、有害、有異味物品混放。

(12)病蟲害防治

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原料要符合要求,拌料要均勻,水分適當,滅菌要充分。接種室空氣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