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模具設計冷卻水路這些細節一定要把握_第1頁
3D打印模具設計冷卻水路這些細節一定要把握_第2頁
3D打印模具設計冷卻水路這些細節一定要把握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3D打印模具設計冷卻水路,這些細節一定要把握設計3D打印模具隨形冷卻水路的時候是否有一些技巧或注意事項呢?**注塑模具制造企業DiamondToolandEngineering與其3D打印模具的合作伙伴針對這個問題分析總結:

1.水路的直徑

使用鉆孔方式制造的傳統冷卻水路,常用的直徑為7/16英寸(約11.11mm)。通過這種方式制造的冷卻水路,如果直徑過大,將可能導致水路難以接近模具表面,同時避開模具部件。如果直徑過小,在水路加工時可能會發生鉆頭漂移。雖然,增材制造技術規避了鉆孔方式的一些局限性,但是在設計水路時,仍需將直徑設定在經過實踐驗證的常用尺寸范圍內,從而降低這種技術的不確定性。

2.橫截面面積

在通過鉆孔方式加工冷卻水路時,水路的橫截面積始終是保持不變的。盡管通過3D打印技術可以制造出一條擁有多種不同形狀的水路,但是,在設計3D打印隨形冷卻水路時,應保持水路的橫截面積不變,從而保證恒定體積的冷卻液體通過水路。

3.與模具表面的距離

對于冷卻水路與模具表面的距離,并沒有一個固定的規定,例如,有的企業在設計時保留的距離恰好等于水路直徑的距離,而有的企業保留的距離為水路直徑的2倍。

對于大多數隨形冷卻水路來說,與模具表面的距離取決于零件的幾何形狀。在設計與模具表面的距離時,有一個需要遵守的原則是,使隨形水路與模具表面始終保持相同的距離,從而達到均勻的冷卻效果。

4.冷卻水路的長度

在使用鉆孔方式加工冷卻水路時,如果鉆孔時產生的碎屑未被排空,則可能發生鉆頭漂移或損壞。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會選擇將冷卻水路設計得盡量短一些。

盡管通過3D打印技術制造隨形冷卻水路,不存在刀具損壞等問題,但是,在設計時仍不建議將水路設計得過長。這是由于冷卻水在較短的冷卻水路中可以更為迅速地進出,使熱分布更為均勻。

5.截面積的另一個規則

由于多條短的冷卻水路能夠更加均勻地進行冷卻,所以,有的隨形冷卻水路是按照毛細管的思路來設計的,即:一條大的冷卻水路被分為多條小而短的水路,然后再匯入一條大的水路。在這種情況下,多條小水路的橫截面積總和應等于大水路入口和出口的橫截面積,從而確保水的均勻流動,進一步降低翹曲的風險。

6.旋轉結構

模具冷卻水路中的水量是影響模具冷卻時間的因素,水量越大冷卻循環時間越短。另一個影響因素是水湍流。雖然3D打印隨形冷卻水路的內表面由于沒有經過拋光,所以會產生一些湍流,但是如果在設計時增加旋轉結構,則可以產生更多的湍流。

以上這些設計規則,并不是成功3D打印隨形冷卻水路所需要關注的全部規則。模具制造用戶在進行3D打印隨形冷卻水路設計時,應對注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