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版新課標一年級下冊教案
第一單元上下、前后
教學內容:《義教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第2、3頁。
教學目標:
1.能辨認上、下、前、后這些方位,并用這些方位來描述物體的相
對位置。
2.能將自己所學知識運用于生活實際,初步能在同一場所辨認自己
或他人所在的位置和方向。
3.積極主動地參與位置與方向的認知過程,體會位置和方向在生活
中的價值,發展學生積極學習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難點:正確辨別上、下、前、后的位置關系,體驗其相
對性。
4.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教具準備:掛圖、小動物貼圖。
教學過程:
一、聯系生活,揭示課題
師:誰能告訴大家,在你的課桌上面放的是什么,桌子下面又有什
么?
學生自由說。
師:誰能幫老師數一數,你前面有幾位小朋友,后面呢?
學生匯報。
板書課題:上下、前后。
二、新課
1.上、下
出示主題圖,師:這是某個城市的跨江大橋,你們看,多宏偉啊,
誰能把自己從圖上看到的情景說一說?
讓學生用自己的話對主題圖進行描述,并側重引導學生用“上”、“下”
對物體的位置關系進行準確的描述。
學生獨立完成課本的填空。
聯系生活實際,學生用“上”、“下”描述身邊事物的位置關系。
2.前、后
讓一組學生排成一縱隊,指名描述小伙伴的位置,學會用“前”、“后”
來準確描述。
在黑板上貼出小動物貼圖,讓學生用“前”、“后”相互說說自己喜
歡的小動物的位置,指名說。
三、集體游戲
1.一切行動聽指揮
請幾名學生在教室內隨意走動,當教師說“?!睍r,向全體同學說
一說自己所在的位置,要求用上所學的方位詞“上”、“下”、“前”、
“后二
2.畫鼻子
在黑板上畫一動物頭像,讓學生輪流給小動物添上鼻子,做游戲的
學生需
蒙上眼睛,其他學生可用所學方位詞提醒該同學,讓其順利添上鼻
子。
四、全課小結
今天學習了什么內容?
左、右
教學內容:《義教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第3?4頁
教學目標:
1.以生活中有關“左、右”的真實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通過學生參與多種形式的數學活動,使學生經歷建立“左、右”
方位感的過程。
3.能正確辨別“左、右”的位置關條,體驗其相對性。
4.培養學生運用“左、右”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與人
交流的能力以及觀察能力,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5.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樂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安全教
育。
教學重、難點:
正確辨別左、右的位置關系,體驗其相對性。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感知自身的左右
1.創設問題情境。
師:小朋友們會念拍手歌嗎?喜歡玩嗎?誰能來表演一下?
問:小朋友們,剛才他們是用什么拍掌的?
2.體驗左、右。
(1)師:請伸出你的右手,再伸出你的左手。
(2)看一看。
師:請小朋友們看一看自己靈巧的小手。
(3)說一說。
師:誰來告訴大家:在生活中,你常用右手做什么?左手做什么呢?
(4)師小結:左手、右手是一對好朋友,配合起來力量可大了,可
以做許許多多的事情,小朋友們瞧瞧自己的身體,還有像這樣的好
朋友嗎?
(5)生說。(要求學生摸著說。)
(6)揭示課題。
3.小游戲:聽口令,做動作。
舉左手,舉右手;舉右手,舉左手。
左手摸左耳朵,右手摸右耳朵。
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
左腳跳兩下,右腳跳兩下。
拍一拍:
在身體的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各拍兩下掌。
二、感知群體中的左邊、右邊,建立方位感
1.找一找。
(1)第一橫排坐在最左邊的是誰?最右邊的又是誰?
(2)第二橫排中,從左往右數,第一個同學是誰?從右往左數,
第一個同學又是誰?
師小結:同一個人,從不同的方向去數,順序也就不同。
(3)你的左邊是哪個同學?右邊又是哪個同學?
(4)同桌互相說一說。
你的左面、右面都有哪些同學?
(5)全班交流。
2.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1)創設問題情境:一只小豬找不到回家的路,請小朋友用學到的
前、后、左、右的知識幫小豬找家。
(2)學生展開討論。
(3)計算機演示結果。
(4)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和樂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
三、體驗左右的相對性,加強理解
1.創設問題情境。
(1)師:老師和你們是面對面站的。請你判斷:老師舉得是哪只手
呢?
(2)同桌互相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3)全班交流、驗證。
師小結:兩個人面對面站的時候,左、右剛好相反。
2.游戲鞏固認識。
(1)師生齊舉左手。
(2)師與生演示。
老師的右手搭在同學的哪只肩上?
老師的左手搭在同學的哪只肩上?
學生的右手搭在老師的右肩上。
學生的左手搭在老師的左肩上。
(3)兩生演示。
伸出右手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
自己的右手裕在對面同學的右肩上。
自己的左手搭在對面同學的左肩上。
(4)全班齊做。
3.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增強應用意識。
(1)判斷:上樓、下樓的同學都是靠右邊走的嗎?
(2)同桌討論、交流:你是怎樣想的?
(3)匯報:計算機演示結果。
師小結: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判斷時應把自己當做走路的人。平
時我們上、下樓時,都要靠右走,按次序地走。
四、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拓展運用
1.計算機演示:小白兔用前、后、左、右的知識介紹自己的臥室。
2.學生運用前、后、左、右的知識介紹生活中的情境。
3.師小結,全課結束。
位置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5?9頁。
教學目標:
1.能初步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2.在對物體位置關系探索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3.在合作與交流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4.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問題,培養實踐能力。
德育目標:結合活動,使學生受到熱愛勞動、助人為樂、遵守公共
秩序的教育。
教學重點:準確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教學難點: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教具準備:座位號、電影票等。
教學過程:
一、鞏固舊知、激趣引入:
(一)捉迷藏游戲
教師:你們最喜歡什么游戲?
生:(齊答)捉迷藏。
教師:有四只小動物想和我們玩捉迷藏游戲。(教師分別把動物放在
講臺的各個位置)瞧!他們都已經藏好了,你們能找到他們嗎?
小鴨在講臺的左邊,小狗在講臺的前面,小兔在講臺的后面,小猴
躲在講臺的右邊。
教師:(小結引出課題。)同學們觀察得可真仔細,很快就找到了小
動物們躲藏的位置。(板貼:位置)
(二)聯系實際進行描述
指名學生把前、后、左、右的同學介紹給大家聽。
二、新授:
1.引導學生熟悉整幅圖。
這是一年級5班的同學們。瞧!他們坐得多整齊。數一數,一共有幾
組?每組有多少人?
2.發散思維找朋友。
教師描述位置,學生說出那個學生的名字。
教師說出學生的名字,指名學生說出他的位置。
3.指出說位置要確定方向。
(二)聯系實際,學習新知
1.明確數的方向。
教師:你們和這么多的同學成為好朋友了。其實在日常生活中習慣
上是從左往右,由前往后數的。從左往右數,請第1組同學向老師招
招手(學生招手);第5組同學向老師點點頭(學生點頭);第8組同
學笑一笑(學生笑)。
教師:請同桌間互相說一說你們的位置。
同桌間互相說,后指名說。四名學生描述自己的位置。
三、創設情境:
如果新轉來一名同學,你怎樣給他安排座位?指名學生說出自己的
想法。
1、個子矮坐在前面,個子高坐在后面。
2、中間。因為轉學落了一些課,中間聽課清楚。
3、最后一排,放在前面就看不見了。
大家都把好的座位讓給了新同學,大家的提議都很好!
四、練習:
練習一第3題,先小組里討論,再指名匯報
五、總結:
今天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第二單元20以內的退位減法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標準教材第二冊P10頁十幾減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
2、鼓勵學生獨立探究,充分發表自己的想法,呈現多種計算方法,
初步培養思維的靈活性。
3、密切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回顧準備:
1、復習十幾組成
2、拍手組成。
3、創設情景
出示:過年的主題圖
過年你們去過年貨市場嗎?你門看看新年的游園會里都有些什么?
你們能從中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嗎?
二、探究交流:
1、從圖里你觀察到了什么?你能提出數學問題嗎?
你會解答嗎?
2、整理算式
15-9=14-9=12-9=
觀察這幾道算式,你能發現什么?
3、大家就一起來研究十幾減9
4、探索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
(1)分組探究
(2)匯報成果
三、自主練習,鞏固方法,體驗成功:
1、出示百果樹,你想吃什么就摘什么果子
(果子后面是算式)
2、交流經驗
你能把算的快的小秘密告訴大家,讓小朋友們共同進步嗎?
3、出示:迷宮路線圖!
比一比誰能最快回到家!
學生試算
展示學生作品。
4、出示:
-9=
有不同的填法嗎?跟你的同桌說說你是怎么填的。
5、學習了十幾減9,你能發現十幾減9里藏有什么小秘密嗎?
20以內的退位減法
1.十幾減9
教學內容:
P12例1和做一做,練習一第1、2題。
教學目的:
使學生初步學會利用加法和減法的關系計算十幾減9的題目,培養學
生的推理能力。
教具、學具準備:
關于例1的投影片,小棒20根。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9+39+79+49+8
9+59+99+69+2
2.填未知數。
9+()=119+()=15
9+()=129+()=16
9+()=139+()二17
9+()=149+()=18
二、新課:
1.教學例1。
①出示例1左圖。
請一名同學說一說圖意。列式計算。
板書:9+2=11
②出示右圖。
比較左右兩圖的不同。然后說一說圖意。請一名同學到黑板前列式。
板書:11-9=
請一名同學說一說得幾,怎樣計算?
鼓勵學生說出不同的算法。
③比較左右兩圖以及它們的算式有何異同點。
聯系左右圖,說一說,哪一種方法更快。
④歸納指出:9加2得11,11減9等于2,所以計算11減9時一,先想9加幾
等于11。因為9加2得11,所以11減9等于2。這樣,比較快。
請一名同學說一說算法。
齊讀:9+2=1111-9=2
2.教學例2。
(1)讓學生擺出12個小棒。
問: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把9根小棒捆成一捆,并且把它拿走,說一說意思。
根據意思列出算式。
板書:12-9=
問:要算12減9得多少,如何想?
學生說出算法后,寫出得數。
然后再請幾名同學說一說是如何想的。
(2)教學14-9=5,方法同上。
課間活動。
3。教學例3。
方法同例2。
4.教學例4。
學生試著完成題目。
5.小結:
“想加算減”的方法。
三、鞏固練習:
1.做一做的第1、2題。
2.練習一的第1、2題。
十幾減9的鞏固練習
教學內容:課本P12——15頁
教學目標:
通過練習,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十幾減9的口算方法,提高計算能力。
教具準備: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9+()=139+()=169+()=15
13-()=916-9=()15-9=()
9+()=189+()=149+()=17
18-9=()14-()=917-()=9
(2)12-9=()11-9=()27-9=()
(3)聽算練習
(4)看圖列式
請生上黑板板演,做完后口述計算過程。
二、練習:
1、觀察圖先說一說在完成練習二第1題。
2、完成第3題。
每人自己寫一張十幾減9的算式,然后作投遞員放到答案正確的箱子
里。
可以交換幾次紙條活動幾次,擴大練習量。
3、第5題:
(1)從11-9開始,先按順時針方向指定學生說出得數。再按逆時針
方向,指定學生讀算式并計算。
(2)不按順序,任意指題,指定學生說出得數。還可以指定兩個學
生搶答,看誰說得又對又快。
(3)讓學生按順時針的方向把算式寫在本子上,再計算。
4、學生獨立完成6——8
三.小結:
今天我們練習是內容,主要還是十幾減9,怎樣才能做到又對又快?
(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算法)
課堂作業設計:教學反思:
11-9-2=19-9-5=
18-9-7=17-9-6=
14-9-3=15-9-4=
15
17—9=
13
11
十幾減8
教學內容:課本P1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掌握十幾減9的基礎上自主探索十幾減8的方法
2、使學生初步學會利用加減法的關系計算十幾減8,進一步理解和
掌握做減法的思考方法。
3、培養學生合作交流自主觀察探索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自主探索十幾減8的方法
學具準備:每個學生準備圓片13個,表示虛線用的毛線一條。
教學過程:
一、基本技能訓練:
1、看卡片寫得數,做完集體訂正
(1)8+3=8+7=8+4=8+6=
8+5=8+8=8+9=8+10=
(2)13-9=16-9=12-9=11-9=
15-9=18-9=17-9=14-9=
2、說說“14-9”的計算過程
3、出示:
8+()=128+()=14
12-8=()14-8=()
8+()=158+()=17
15-8=()17-8=()
二、探索交流:
搽掉減法算式讓學生觀察。
這里12、15、14、17、都減一個什么數?
今天就是希望大家能自己找到十幾減8的計算方法。
1.觀察主題圖:
四人小組觀察主題圖,然后提出問題解答。
2.想想剛才你是怎么算十幾減8的?
用小圓片代替金魚擺一擺。
然后把你方法和你的同桌說一說。
3.交流匯報算法
三、自主鞏固練習:
1、可以邊擺邊算。
完成P15做一做第1題
學生上黑板邊擺邊算。說自己的計算過程。
2、獨立用自己的方法計算第2題。
集體訂正。
四.基本技能訓練:
1、聽算訓練。
2、限時口算20題。
十幾減8的鞏固練習
教學內容:練習三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進一步掌握做減想加的計算方法,提高十幾減8的計算
正確率。
2、培養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的良好的行為習慣。
3、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判斷的能力。
教具準備:口算卡片,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承上啟下:
先填()里的數,再計算(指定學生上臺練習)
看卡片說出得數,并說出計算過程。
12-8=16-8=13-8=17-8=
14-8=11-8=16-8=17-9=
二、練習:
1、游戲!
找凳子,學生手哪算式卡片找到有合適數字的凳子坐下,每組派代
表上來比一比哪組又對又快。
2、找朋友游戲。
三四組發算式一二組發數字卡片
互相找朋友。
3、完成16頁第1,2題
先提出問題再列算式解答。
4、第3題
開火車完成。
5、獨立完成課本練習
第5——8題
三、課堂作業:
四、基礎訓練:
1、限時口算
2、聽算練習。
十幾減8減9的混合練習
教學內容:十幾減8減9的混合練習
教學目標:
1、通過十幾減8減9的混合練習,讓學生掌握計算規律,提高計算速
度,培養分析能力。
2、初步掌握求另一個加數的提問和解答,能提出數學問題并自己能
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
3、繼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一、混合練習:
1、復習十幾減9,引導學生找規律。
1112131516171819
9
依次移動9,讓學生說出每個數減去9的得數,并填到方格里。
2、引導學生發現十幾減9的計算規律。
問:十幾減9的得數和被減數的個位數相比較,有什么特點?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
老師舉例說明。
3.口算下面各題
13-9=14-9=16-9=11-9=
15-9=18-9=12-9=17-9=
二、復習十幾減8:
1112131516171819
8
依次移動8,讓學生填出相減的得數
引導學生發現十幾減8的規律(同上)
3、口算
14-8=12-8=16-8=
17-8=13-8=15-8=
三、基本技能訓練:
1、聽算練習
2、限時口算50題。
四、獨立完成:
第22頁4——7題
十幾減7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6頁例1,練習三的第1、2題。
教學目的:使學生初步學會利用加法和減法的關系計算十幾減7的題
目,培養學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具準備:教師復習用的口算卡片(參考十幾減9和十幾減8的制做),
12個黃圓片和虛線圈。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題):
1.教師依次出示口算卡片,每個學生舉卡片給出得數。然后變換一
下題目的順序再做一遍”。
7+47+67+5
7+77+97+8
2.教師出示口算卡片,先讓全班學生舉卡片回答,然后改變順序再
練一次,要求速度快一些。
7+()=117+()=137+()=12
7+()=157+()=167+()=14
二、新課:
1.教學教科書第11頁例1。
教師出示絨板或黑板上貼好12個圖片的圖,接著提問:“這里一共有
多少個圖片?”(12個圖片)
提問:“現在拿走7個(同時用虛線用起7個圓片),還剩幾個圓片?
該用什么方法計算,怎樣列式?
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12—7=
提問:“想一想,在計算十幾減9和十幾減8時是怎樣計算的?那么12
減7應該怎樣算?要怎樣想?”(要先想7加幾得12,因為7加5得12,
所以12減7等于5。)教師對照黑板上的圖,再說一遍。
教師再問:“誰能再說一說怎樣算12減7等于幾?”再指名讓學生說
一說,然后再叫每個學生自己說一說。
然后讓學生把書上例1中的兩個空填好。
出示例2左邊的題目:11-7=
提問:“要算11減7得多少,應該想什么?得幾?”(要想7加幾得11,
因為7加4得11,所以11減7等于4o)
再點名讓一兩個學生說一說想的過程。
出示例2右邊的題目:15—7=
提問:“這道題怎樣想?”(學生答:因為7加8得15或者8加7得15都
可以)學生回答后,再叫一兩個學生說一說想的過程。
讓學生翻開教科書,把例2填完全。然后集體訂正。
3.教學例3。
讓學生翻開教科書看著例3,教師提醒學生;“下面的3道題大家自己
算,算的時候先要想一想,每道題減7,應該怎樣想。然后把得數直
接填在口里。
學生做題時,教師行間巡視,發現問題可以記下來。集體訂正時,
讓有錯誤的學生說得數,并讓他們說說是怎樣想的。然后讓別的同
學發表意見,共同幫助出錯的學生改正。
三、鞏固練習:
1.做例3下面的“做一做”。
先讓學生做第1題。做之前教師說明,要先做左邊的兩題,再做中間
的兩題,最后做右邊的兩題。訂正每一組題時、讓學生說一說做這
些減法題是怎樣想的,它的得數能不能利用上面的加法題來得到。
再讓學生做第2題。做的要求同第1題。然后集體訂正。也要注意讓
學生把上下兩道題對應起來看。
課間活動。
2.小結。
教師指著黑板上的幾個減法算式,問: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
(十幾減7)板書:十幾減7。然后指著具體的題目(如12—7和15—
7),讓學生說出想的過程。最后教師總結說:做十幾減7的減法題,
要想7加幾得被減數。
3.做練習三的第1、2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第1、2題。訂正時,可以再選一、兩道題讓學生說
一說想的過程。
十幾減6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6頁例2和“做一做”,第17頁練習三的第5?8
題。
教學目的:使學生脫離直觀直接用“想加算減”的方法計算十幾減6
的題,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教具準備:復習用口算卡片,把教科書第15頁“做一做”中的第3題
制成一組練習卡片,把練習五的第2題制成卡片教具。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教師出示下列口算卡片,學生舉卡片回答。
6+5=13—7=6+6=9+6=
7+6=8+6=17-8=14-8=
6+8=6+9=6+7=15—9=
2.準備題。
看卡片,說出()里應填出的數。
6+()=126+()=146+()=13
6+()=116+()=156+()=10
二、新課:
1.教學例1。
教師將例1寫在黑板上。
提問:我們已經學過十幾減9、十幾減8和十幾減7的題,都是想加算
減,那么“11—6”怎么想?得多少?學生說出得數后再指名一學生
說說想的過程。
教師出示“13—6=口?!?/p>
提問:計算13—6怎樣想?
讓學生翻開書,在例1中的括號和口中填上適當的數,再指名中下生
說一遍想的過程。
2.教學例2。
教師在黑板上出示例題。
提問:請同學們看這三道題(手指三道例題),想一想,每道題得數
是多少?
教師逐個訂正完以后,可以引導學生說一說十幾減6的題怎樣算。算
十幾減6的題目,先想6加幾得到這個被減數(可手指例題示范),那
么想出來的這個數(用例題示范)就是要求的得數。
三、練習:
1.做“做一做”中的第1?3題。
(1)做第1題。
提問:請同學們先看左邊這幅圖,有多少個小號?圈上6個是什么意
思?怎樣列式?右邊這幅圖表示什么意思,怎樣列式?然后讓學生
把算式和得數寫在書上。
集體訂正,可以了解一下(通過舉手)全班全對的有多少,有錯誤
的有幾個,以便差生及時得到輔導。
(2)做第2題。讓學生做在書上,教師巡視,發現問題及時輔導。
集體訂正時一,引導學生把上、下兩道題對應起來看。
(3)做第3題。讓學生獨立做,教師行間巡視,然后集體訂正。訂
正時也要引導學生觀察上、下兩題,看有什么聯系。
課間活動。
2.做練習四的第1題。
教師板書出第1題。隨便指一個數,學生說得數,反復練習后,讓學
生把算式列在寫字格內。
3.做練習四的第2題。
教師將第2題中的表格貼在黑板上,手拿6的數字卡片,隨便放在一
個數字的下方讓學生說減法的得數。
說完一遍后,可以再指名讓兩個學生說,教師指后,看誰說得快,
訓練學生的口算速度。
4.做練習四的第3題、第4題。
這兩題可讓學生做在書上,教師行間巡視,發現問題給予個別指導。
然后集體訂正。
5.做練習四的第5題。
指定兩名學生讀題。
提問:題目中的已知條件是什么?問題是什么?
引導學生弄清題意后,讓學生自己列出算式,算出得數。然后集體
訂正。訂正時要求學生讀出算式和得數,并口述答案。
四、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十幾減6)板書:十幾減6。然后指著
具體的題目(如11—6和13—6)讓學生說出想的過程。最后總結;
做十幾減6的題,要想什么?(要想6加幾得被減數。)
用數學
教學內容:P19——18頁用數學
教學目標:
1、初步使學生懂得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并能解決簡單的數學問
題。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2、培養學生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態度,對數學有好奇心和求知
欲。初步認識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養成尊重他人與他人合
作的良好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1、課件出不:
小明起床吃早餐圖,告訴小明要把吃剩的蛋糕帶到公園去春游:桌
上有12個蛋糕,當媽媽進來的時候,請小朋友們猜一猜小明的媽媽
會對小明說些什么?
2、小組討論,并指名回答
媽媽可能會說“小明你吃了多少個蛋糕或你還剩幾個蛋糕帶去春
游?”
3、鼓勵學生能夠提出與數學有關的問題。
二、觀察提問:
1、我們經常有這樣的體會,當我們遇到不懂的事情時,就會向別人
提出問題。其實在日常生活中也藏著許許多多的數學問題,你能試
著說一說嗎?
指名說一說
2、出示主題圖
提問:你看到什么?跟你的同桌互相說一說
小組討論:從圖中你觀察到了什么能夠提出什么樣的數學問題?并
請小組小朋友把算式寫下來。
3、小組匯報
引導學生提出關于加法的問題,并能提出關于減法的問題。
4、要求學生口頭解答所提出的問題。
三、擺一擺:
學生用小圓片同桌一個擺一個提問題。
讓學生上臺展示剛才學習的情況??纯茨淖佬∨笥雅浜系米詈茫?/p>
四、完成做一做,看看你還能提出什么別的問題:
老師從學生提出的問題中選出若干,讓同學們自己動手解答。
請生上臺板演,其他在練習本上解答。
五.知識應用:
仔細觀察我們的周圍,你能提出什么樣的數學問題。
六.總結:
1、請學生說說今天有什么收獲?
2、今天我們學會了一個新的本領,用數學知識解決了很多生活實際
問題。
用數學練習課
教學內容:教科書p20看圖列算式
教學目標:
1、能看懂圖意,能提出問題。能從圖中看清告訴了什么,要求什么,
并能列式計算。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感受數學在于們生活中。
3、培養學生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培養學生環保意
識,熱愛我們的生活。
教學具準備:數字卡片、教學掛圖、口算卡片
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出示口算卡片:
13-4=15-6=17-9=14-7=11-5=
11-9=14-6=16-7=12-3=18-9=
2、看圖填算式:?個
(學生動手擺算式)有15個
12-4=8
12-8=415-7=8
二、導入:
出示P20森林動物圖
小朋友們看,這幅圖美麗嗎?圖上畫的是哪里?
三、新授:
1、引導學生看圖,準確敘述圖意,并能提出問題。你看到圖上畫了
什么?他們在做什么?
如:草地上原來有15只小鹿,跑了9只,還剩幾只小鹿?
2、誰能完整的把意思說一遍?(多指幾個學生說圖意)
3、那誰會列式計算?算式里的15、9和6分別指什么?
4、下面另外幾幅圖學法一樣,教師在此過程中適當進行環保教育和
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教育。
5、生和同桌說說圖意,然后動筆填寫空格。
四、練習:
學生自編應用題,其他同學列式在課堂練習本上。
如:我們班組成學習小組,有兩個組,一共有16個人,第一組有9個
人,那么第二組有幾個人?
五、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呀?
整理復習
教學內容:課本P23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在掌握十幾減8減9的基礎上自主探索十幾減7減6減5
的方法。
2、培養學生觀察發現規律的能力和總結整理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及基本技能訓練:
1、聽算練習
2、限時口算
3、看圖列式說算法。
二、整理發現規律:
1、18-9=15-8=15-7=15-6=
學生計算,請生上臺計算。
然后說說最后兩道題是怎么算的
2、己用小棒邊擺邊算。
3、說說自己的計算方法。
4、練習
(1)完成課本P22頁第4——6
(2)同桌之間互相考考比比看誰算得快。
三、引導觀察:
1>出示:
20以內退位減法表
問:你們能從這個表中發現什么規律嗎?
2、四人小組里互相說說自己找的規律。
3、用你們自己的算術卡片自己排出一個有規律的表。
4、展示學生排出是算術表。
四、課堂練習:
第三單元圖形的拼組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教科書P27例1、例2及“做一做”,練習六第1、2、5、6
題。
教學目標:1、通過操作活動,使學生體會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征和平
面圖形的關系,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征。
2、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去思考、想像再創造,培養學生的創新意
識。
教學設計:
一、引入新課
同學們還認識它們嗎?(出示)
它們的身上還有很多的秘密,這節課老師看看哪位同學發現的秘密
最多。
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1、教學例1
(1)拿出一張長方形紙和正方形紙,讓學生沿所標虛線折一折,體
會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征,從而了解到:長方形的對邊相等,正
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
(2)帶著學生做風車,在做的過程中,讓學生說一說紙的每一步變
化,從面體會到平面圖形的特征又看到它們之間的關系。
如把長方形紙折成正方形紙利用了正方形四邊相等的特征,把正方
形紙剪成四個三角形時,看到了三角形和正方形的關系,轉動風車
時,又看到了風車所轉動的路徑是一個圓。
2、教學例2
師:用幾個相同的圖形能拼出什么圖形呢,請同學們拼拼看。
(讓學生分組拼,拼完后組內交流,后教師引導全班交流。)
說一說用了幾個什么圖形拼成了一個什么圖形。
三、鞏固練習
(1)按P28上的“做一做”減正方形。
(2)思考并做一做練習六的第2、5、6題。
四、全課總結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教科書P28例3及“做一做”,練習六的第3、4、7題。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感知立體圖形的關系及初步感知所學圖
形之間的關系。
2、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去思考、想像再創造,培養學生的創新意
識。
3、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設計:
一、復習鋪墊
師:同學們還認識它們嗎?(出示)
誰來給我們介紹介紹?
二、動手操作,探求新知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漂亮美麗的物體都是由它們組成的,老
師相信同學們用它們也能擺出很多漂亮的物體?,F在同學們的手中
都有很多的正方體和長方體,用幾個相同的圖形能拼出什么圖形
呢?請同學們拼拼看。
學生分組拼,拼完后在組內交流,后教師引導全班交流:說一說用
了幾個什么圖形拼成了一個什么圖形。
三、鞏固深化
(1)學生動手操作:用長方形紙做一個圓筒。(說一說你是怎么做
出來的。)
(2)練習六的第3、4題: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3)練習六的第7題:讓學生獨立思考,指名回答,后實物演示,
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四、全課小結
第四單元100以內數的數數、數的組成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正確地數出數量在100以內的物體個數,知道這些數
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2.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及探索觀察能力,體驗數學方法的多樣性、
發展思維的靈活性。
3.培養學生積極思考、認真傾聽他人想法的習慣,使學生感受與同
伴交流的樂趣,培養合作學習的意識。
教、學具準備:
課件、梨子、蘋果圖片等,同桌每2人1捆數量為100的小棒。
教學重點:
正確數出100以內數量,知道這些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教學難點:
正確數出幾十九后面一個數。
教學過程:
一、數班級人數,初步認識超過20的數:
1.復習20以內的數。
數第1、2組(每組10人)學生人數。
2.讓學生直觀認識超過20的數。
接著數,重點讓學生看出:
2個十再添上1個一是二十一;
二十九由2個十和9個一組成;
二十九接著數是三十,表示3個十。
3.遷移類推,脫離直觀,思考。
(1)接著全班人數數,后面一個數是幾,是幾個十幾個一?
(2)三十九后面一個數是幾?四十九后面呢?五十九后面呢?
二、合作探究,進一步認識100以內的數:
1.課件演示100只小羊畫面,讓學生估一估大約有幾只羊。
2.動手操作,交流探究。
(1)同桌合作數小棒100根。
(2)匯報交流,突出方法多樣化,并進一步提高100以內數數能力,
加深對數的組成的認識。
A、1個1個數,100個一是100。
可讓回答的同桌同學之一先從65,1個1個數到75,并說出75由幾個
十和幾個一組成,接著另一同學從75數到83,并說出83的組成,最
后,全班同學從83數到100。小結時,突出數幾十九后面的一個數。
B、2個2個數,以同桌兩個兩個起立,進行數數。
C、5個5個數,請一生上臺邊操作小棒邊數數,然后全班學生同桌兩
人合作,5根5根數小棒。
D、10個10個數,結合課件演示,得出:10個十是100。
3.小結。
揭示課題,并讓學生談談數數方法的多樣化及數數中要注意的問題。
三、練習,并在練習中進三步認識100以內的數,培養能力:
1.猜數。
(1)4個十和6個一合起來的數是幾?
(2)58里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3)69前面一個數是幾?后面一個數是幾?
(4)數出87后面的5個數。
2.“提問一一回答”游戲。
3.看圖填空。
完成教科書第33頁“做一做”。
4.怎樣數比較快?
5.倒數數。例,從61倒數到56。
四、全課總結:
讓學生談談這節課的感受。
100以內數的認識一一數數、數的組成鞏固練習
一、教學內容:第二冊31-33頁100以內數的認識一一數數、數的組成
二、教學目標:1、進一步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
過程。
2、使學生能進一步數、讀、寫100以內的數。
3、進一步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并記住10個一是一十,10個十是
一百。
三、教學重點:1、進一步正確熟練數、讀、寫100以內數,特別注
意過九的數。
2、會整十整十地數。
四、教學難點:1、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
2、能很快數出過九的數。
五: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全體從1數到100
2、指名按要求數數或全班一起數。
從27起,一個一個地數到38
從60起,十個十個地數到100
從47起,一個一個地數到60
從35起,五個五個地數到70
從89起,一個一個地數到38
從74起,一個一個地往前倒數到52
3、教師出示幻燈片,擺小棒,全班同學一起快速回答所擺小棒表示
多少。
(用”有()個十和()個一”的形式回答問題)
(二)新課:
1、教學例三
教師出示3捆又5根小棒
“這里一共有幾根小棒?”(一共有35根小棒)
“35根小棒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35由3個十和5個一組成
的)
“那么3個十和5個一又組成多少呢?”
2、鞏固:
(1)學生同桌2人擺小棒,先由右邊說5個數,左邊同學擺小棒,再
互換。讀數的同學注意觀察擺小棒的同學擺對了沒有。教師巡堂并
指導。
(2)脫離小棒說數的組成:
①由教師說數,學生回答數的組成。
②同桌2人一人說數,一人說數的組成,每人朔個數。
③教師點學號,指名個別說說自己的學號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三)練習:做33頁,做一做和37頁練習七第5題和第7題(可先獨
立完成,再指名答)
(四)布置課堂作業:
1、寫出48后面7個數來。
2、寫出個問數字和十位數字相同的數來。
3、填土1:47、—、49、—、51、—、53、—、55、—
10、20、30、—、50、—、—、—
45、50、55、—、65、—、—、—
4、49由()個十和()個一組成
60由()個十和()個一組成
87由()個十和()個一組成
100以內數的認識一一讀數、寫數
一、教學內容:第二冊34-35頁100以內數的認識一一讀數、寫數
二、教學目標:1、使學生能初步地數、讀、寫100以內的數。
2、初步理解數位的意義,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它們的大
小。
3、初步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
三、教學重點:初步正確地數、讀、寫100以內的數,特別注意過九
的數。
四、教學難點:初步理解數位的意義,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
五、教具準備:計數器、數字卡片
六、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數數:從100倒數到1
從35起,五個五個地數到80
從10起,十個十個數到100
從50起,二個二個數到64
2、教師出示數字卡片,學生快速說出數的組成。
3、復習數位表:
“從右邊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呢?第三位呢?(個、十、
百)對!有幾個十就在十位上寫幾,有幾個一就在個位上寫幾?!?/p>
“那么怎么樣用計數器表示17?”(指名回答,并上來撥珠子)
“對!因為17由1個十和7個一組成,所以在十位沙上撥7,在個位上
撥1?!保ú⒅该卮疬@樣寫和讀17這個數,可指名上來板書)
(二)導入:
“剛才表示的數都是20以內的數,如果是20以上的數又應該怎樣表
示呢?誰知道21這樣用計數器表示?”(學生討論,教師指名回答)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想:21由2個十和1個一組成,所以在十位上撥2,
在個位上撥一,寫作:21讀作:二十一)
“其實20以上數的讀寫和20以內數的讀寫是一樣的?!?/p>
(三)新課:
1、教學例四:想一想應該怎么樣用計數器表示24?(指名回答)
想:24由2個十和4個一組成,所以在十位上撥2,在個位上撥4。
寫作:24讀作:二十四
2、教學例五:
(1)教師撥珠子:十位4顆,個位3顆
“請問珠子表示的數是多少?”(指名回答)
板書:寫作:43全班齊讀“十位是4,個位是3,所以讀作四十
讀作:四十三
(2)另外2個圖也如上教法
3、練習鞏固:
(1)接撥珠子,分別用指名答、開火車答、全班齊答等方式。
(2)教師讀數,學生聽數并動手寫數,再全班對答案。
(3)同桌2人合作,一人說數,另一個人在聽寫本上寫數,要求寫
數和讀數都要寫出來。每人說3個數。
(四)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100以內的讀數和寫數。(板書:讀數、
寫數)其實方法和20以內數的讀寫都是一樣的。不知道小朋友們是
否都熟練掌握了100以內數的讀寫呢?好我們現在來做練習。
(五)做34頁:學生獨立完成,再指名回答,全班對答案??梢哉?/p>
小朋友到黑板板書出來。(教師注意說明容易錯的地方)
(六)板書設計:
100以內數的認識一一讀數、寫數
寫作:171915212440
讀作:十七十九十五二4^一二十四四十
100以內數的認識一一讀數、寫數鞏固練習
一、教學內容:第二冊34-、35頁100以內數的認識一一讀數、寫數
二、教學目標:1、進一步使學生能熟練地數、讀、寫100以內的數。
2、進一步理解數位的意義,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它們的
大小。
3、進一步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
三、教學重點:正確熟練地數、讀、寫100以內的數,特別注意過九
的數。
四、教學難點:理解數位的意義,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
五、教具準備:計數器、數字卡片
六、教學過程:
(一)復習:
1、開火車數數。從15起,5個5個數到100,從48起,2個2個數到78。
2、全班齊數數。從100倒數到78,從10起,10個10個數到100。
1、小游戲:分組抽簽讀數。
(1)數出尾數是0的數來。
(2)數出尾數是5的數來。
(3)數出個位和十位數字相同的數來。
(4)數出個位是9的數來。
“剛才我們用各種方法數數,可以2個2個數,5個5個數,10個10個
數,還可以順著數,倒著數,說明小朋友們對100以內數的數法掌握
得很好,小朋友們真聰明!”
2、教師說數,學生寫數,要求寫出寫法和讀法。
(二)新授:
1、教師在計數器個位上一個一個地撥,撥到9時問“再撥一個是多
少?是10)十由幾個一組成?”(板書:10個一是十)
“那么10個一是十,應該這樣表示?”
教師在計數器十位上一個一個地撥,撥到9時問“再撥一個是多少?
是100)一百由幾個十組成?”(板書:10個十是一百)
“10個十是一百,應該這樣表示?”
“我們看計數器上的珠子表示一百有什么特征?”(百位上只有一顆
珠子,個位和十位都沒有珠子)
2、指名回答,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
位
(教師板書:百位十位個位)
“誰知道這樣讀寫100?”(注意個位和十位上沒有數,所以用0占位)
指名上黑板板書,要求100的讀法和寫法都寫出來。(教師注意引導
學生讀數和寫數都要從高位起)
百位十位個位
寫作:100
讀作:一百
(三)練習鞏固:
1、學生獨立完成35頁第2題,指名上黑板寫數,全班對答案。
2、教師指導學生看圖,再獨立完成36頁第4題。
(四)板書設計:
100以內數的認識一一讀數、寫數
10個一是一十百位十位個位
10個十是一百寫作:100
讀作:一百
數數、數的組成、讀數、寫數練習課一
一、教學內容:100以內數的認識一一數數、數的組成、讀數、寫
數練習
二、教學目標:1、使學生能熟練地數、讀、寫100以內的數。
2、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并記住10個一是一十,10個十是一百。
三、教學過程:
(一)數數:
1、全班從100倒數到1。
2、抽簽數數。
(二)數的組成:
3、學生看小棒,說數的組成。
4、學生看計數器,說數的組成。
5、學生看數字卡片,說數的組成。
(三)讀數、寫數:
教師出示數字卡片,如:學生說“24,讀作二十四”
(四)課中小休,教師講童話故事《團結力量大》。
(五)書面練習:
1、想一想,在填數:
29、—、31、—、33、—、35、—、37
64、66、68、—、72、—、—、—、—
60、65、70、—、80、—、—、—、—
2、45里有()個十和()個一組成教學反思:
90里有()個十和()個一組成
64里有()個十和()個一組成
76里有()個十和()個一組成
29里有()個十和()個一組成
3、30讀作:八十六寫作:
45讀作:九十七寫作:
79讀作:六十寫作:
55讀作:一百寫作:
數數、數的組成、讀數、寫數練習課二
一、教學內容:100以內數的認識一一數數、數的組成、讀數、寫
數練習
二、教學目標:1、使學生能熟練地數、讀、寫100以內的數。
2、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并記住10個一是一十,10個十是一百。
3、培養學生數感。
三、教學過程:
(-)數數:
1、全班從38數到61
2、全班10個10個數,從10數到100
3、全班20個20個數,從20數到100
4、指名數數,注意過九的數。如:59下一個數是多少?或前一個數
是多少?
5、教師擺小棒,問:“19加一根是多少?29加一根是多少?39
呢?……”一直讓學生數下去。
(二)相同的數在不同數位所表示不同的意思:
師拿出計數器
問:“24怎么表示?為什么這樣表示?"(因為24里有2個十和4個一)
“那42又怎么表示?為什么這樣表示?"(因為42里有4個十和2個
一)
“那么24里的2和42里的2有什么不同?”(24里的2表示2個十,而42
里的2表示2個一)
“對!同樣的一個數字,在不同的數位上就表示不同的意思了。如
果2在百位上呢?(就表示2個百)
“恩!在個位上表示有幾個一,在十位上表示有幾個十,在百位上
表示有幾個百?!?/p>
(三)會概數,培養學生數感:
體會100粒大米有多少,100根小棒有多少,那么50大概又有多少。
你可以爍爍我們身邊存在的數嗎?(讓學生體驗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無處不在)
如:100粒大米有多少?
100顆黃豆呢?
自己體會100張紙大概有多厚?50呢?
100個人大概有多少?
估計年齡等等。
(四)小結:
身邊的數有很多,只要小朋友們善于觀察發現,就會知道我們身邊
到處都有數學(數學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
數的順序、比較大小
一、教學內容:第二冊38-40頁100以內數的認識一一數的順序、比較
大小
二、教學目標:1、初步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
2、初步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3、初步結合具體事物,使學生感受100以內數的意義,會用100以內
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三、教學重點:1、初步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
2、初步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四、教學難點:1、初步理解數位的意義,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
2、初步探索百數圖中的排列規律。
五、教具準備:幻燈機、幻燈片、數字卡片。
六、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數數:從100倒數到50
數出個位和十位數字相同的兩位數
數出末尾是0的數
2、看計數器比較20以內數的大?。航處煋軘?,指名比較兩個數的大
小,并說明原因。“你是怎樣想的?”
想:先從十位看起,十位上的數大,這個兩位數就大。如果十位上
的數相同,就看個位上的數,個位上的數大的,則這個兩位數就大。
(注:如果學生一下不能說出來,則可放到后面教學比較數的大小
時再提出來。)
(二)新授:
1、教學例七:
(1)教師出示幻燈片(百數圖)
(2)學生觀察討論,”表中這些數的排列有什么特點?"(指名回答)
教師舉個例子,引導學生橫看、豎看、斜看分別有什么特點。
(板書:橫看、豎看、斜看)
特點:①第一橫行的5個數都是雙數,而第二橫行的5個數都是單數。
②從左上到右下這一斜行中的數個位、十位數字相同。
③從右上到左下一行數中(10除外),十位上的數從1開始逐漸增大
到9,而個位上的數則相反,從9開始逐漸遞減到1。
(3)學生動手獨立填寫表格。
(4)再觀察,這個數位順序表有什么特點?
2、練習:教師提問,學生快速回答。如:“第4行第8個數是多少?”
(48)
同桌2人模仿提問題,每個小朋友都喲啊提問題。要求每人提2
個以上的問題。
3、按要求38頁,給指定的數涂顏色。四人小組討論還發現什么新規
律?
(三)課堂練習: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八第1題、第7題。師生一起對
答案。
(四)板書設計:
數的順序
觀察、找特點:橫看
豎看
斜看
數的順序、比較大小復習鞏固
一、教學內容:第二冊38-40頁100以內數的認識一一數的順序、比較
大小
二、教學目標:1、進一步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
2、進一步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3、進一步結合具體事物,使學生感受100以內數的意義,會用100以
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三、教學重點:1、進一步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
2、進一步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四、教學難點:1、進一步理解數位的意義,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
2、進一步探索百數圖中的排列規律。
五、教具準備:幻燈機、幻燈片、數字卡片。
六、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指名回答:說出個位數字和十位數字相同的兩位數。
說出十位是5的數。
開火車答:說出27后面的5個數。
說出各位是0的數。
2、比較20以內數的大小,指名回答:
16019801815015
1101210020906
(二)新授:教學例八
1、出示幻燈片,學生觀察母雞下蛋圖,比較左右兩邊圖有什么不同。
可以怎樣比較呢?
(1)根據雞蛋圖來比,只看最后一行,左邊有3個,右邊有1個,所
以28大于26。
(2)根據數的順序比,28在26的后面,所以28大于26。
(3)根據數的組成比,28由2個十和8個一組成,26由2個十和6個一
組成,所以28大于26。
2、用計數器比較數的大?。?/p>
39和45比較,四人小組討論,怎樣比能很快知道哪個數大,哪個數
比較小,指名回答,說說小組討論結果。
教師可引導學生歸納出比較兩個數的大小的一般方法:
“先看十位上的數,十位上的數大,這個兩位數就大;如果十位上
的數相同,再看個位上的數,個位上的數大,則這個兩位數就大。”
(教師板書:十位不同看十位,十位數字大的數就大;
十位相同看個位,個位數字大的數就大。)
同理,所以用同樣的方法,或用老師歸納出來的方法學習比較右圖。
3、教師可多寫幾個數,讓學生直接比較(不用計數器)。
4、教師寫出三個數讓學生比較大?。嚎上日页鲎畲蠛妥钚〉臄?,再
決定中間數。
5、教師再次總結比較數的一般方法。
(三)練習:
1、39頁做一做:
(1)學生獨立完成,然后說說自己是怎樣比較的,全體對答案。
(2)師生一起完成思考題:比較5個數的大小。先讓學生獨立完成,
再指名回答,并說說自己比較的方法。
教師引導學生可以先找出最大和最小的數,再拿中間的三個數來比
較;或直接將5個數的十位上的數字從小到大進行排列。
2、42頁練習八第2題(可以讓學生回家或課間和同學們討論)用同
上的方法做這道題。
(四)板書設計:
比較大小
一般方法:十位不同看十位,十位數字大的數就大;
十位相同看個位,個位數字大的數就大。
第五單元認識人民幣
教學內容:課本第46-49頁
教學目標:1、認識人民幣,了解元、角、分之間的關系。
2、通過模擬購物等活動,使學生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中的
功能和作用,感悟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3、使學生從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錢,并知道如何愛護人民
幣。
教學重難點:了解元、角、分之間的關系。
教具、學具準備:模擬人民幣
教學過程:
一、列舉使用人民幣的例子:
同學們,你們買過東西嗎?買東西用什么來付款?你們知道我們國
家的錢叫什么嗎?對,我們國家的錢叫‘‘人民幣",這節課我們就來
認識人民幣。(板書:認識人民幣)
二、認識人民幣:
我們現在使用的是我國發行的每5套人民幣,請同學們仔細看,這些
錢你們都認識嗎?
1、區別舊版和新版:(以10元為例)這是多少錢?你是怎么認識的?
這兩張10元的人民幣有什么不同?可能用來干什么?
2、區別紙幣和硬幣:出示5角硬幣和紙幣,有什么不同?背面有什
么?(國徽)國徽是我們國家的標志,許多人民幣上都有國徽,所
以我們應該愛護它,不要故意損壞它
3、出示其它面值的人民幣,讓學生認。
4、這么多的錢放在一起,多不整齊呀,請你們按規律分一分。
5、請看到書上的47頁,你發現書上的人民幣和我們平時所見的人民
幣有什么不一樣?像這樣,在人民幣的左下角有一道紅色斜線,這
樣的叫樣幣,是不可以使用的。
三、換錢游戲:進行簡裝的計算:
我們已經認識了人民幣,還知道人民幣按單位有元、角、分。那么
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呢?讓我們來做一個換錢游戲,好嗎?
四、實踐活動:
我們不僅認識了人民幣,還知道元、角之間的關系,下面同學們通
過活動,看能不能把這節課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
1、老師手中的1元錢,能換你手中幾張2角錢?
2、這個玩具1元1角錢,有幾種付錢的方式?(四人小組討論)
五、小結:
小朋友,這節課我們上得真愉快呀,學會了很多知識,你們都學會
了什么?
教學反思:
人民幣的簡單計算
教學內容:課本第50頁
教學目標:1、知道人民幣單位間的換算,會進行一些簡單的計算。
2、知道物品價格的表示形式。
3、培養社會交往和社會實踐能力。通過購物活動,初步體會
人民幣在社會生活,商品交換中的作用,并知道愛惜人民幣。
教學重難點:知道人民幣單位間的換算,會進行一些簡單的計算。
教具、學具準備:模擬人民幣,掛圖,物品
教學設計:
復習導入
1、人民幣的單位有哪些?
2、按質地分辦哪兩類?
1元=()角1角=()分
一張2角可以換()個1角
講授新課
1、老師拿了14個1角的硬幣去買書,你們覺得這樣方便嗎?誰能幫
我想一個好辦法?
(換錢)怎么換?小組討論
可以用10個一角去換1張1元,2個1角換一張2角。原來12角=1元2角
請學生填空:3元8角=()角26角=()元()角
你是怎么想的?
2、同桌利用學具互換人民幣。
3、黃老師在商場中看到了價格牌上是這樣寫的:筆記本1.50元(問
這1.50元是多少呢?)
對了,我們看到L5元中有一個小圓點,圓點的左邊表示元,右邊的
第一位表示角,第二位表示分,所以1.5元就是1元5角,這就是物品
價格的表示方法
4、看其它文具的價格,把對應的用線連起來。
本子0.50元5角
墨水3.00元35元
書包35.00元7元8角
尺子1.20元3元
彩色筆7.80元1元2角
5、如果我要買一本本子和一把尺子,你們會計算嗎?
如果我用10元去買一瓶墨水,該找回我多少錢?
6、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人民幣的簡單計算(板書)
實踐活動
讓學生分組利用學具來進行買東西的實踐活動。
教學反思:
第六單元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課本第56-57頁
教學目標:1、運用直觀手段,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數加減的計
算方法。
2、創設情境,給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空間。
3、培養學生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理解和掌握整十數加減的計算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掛圖、小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你們喜歡花嗎?在公園里舉行花卉展,你們想不想去看看呀?
這里有那么多美麗的花,都是工人叔叔在花園里辛辛苦苦培育出來
的,讓我們跟著工人叔叔到花園里去看看吧。
二、探究新知:
從這幅圖上,你看到什么?
學生匯報,在花圃里有三種顏色的花:紅花有10盆,黃花有20盆,
紫花有30盆等。
整十數加整十數
看著這些花,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紅花和黃花一共有多少盆?紅花和紫花一共有多少盆?黃花和紫
花一共有多少盆?)
要想知道紅花和黃花一共有多少盆,怎樣計算?(板書:10+20)
誰還有不同的算式?(20+10)
你是怎么想出來的,請同桌的同學討論討論
全班交流
1、數的方法:10、20、30
2、計算的方法:因為1+2=3,所以10+20=30
3、數的組成:10和20組成30
4、想加算減:因為30-10=20,所以10+20=30
5、用十作單位:10里面有1個10,20里面有2個10,加想來一共是3
個10,也就是30
同學們想出來了這么多的流動,真了不起!那么我們算出的結果對
嗎?請你們用擺事實小棒的方法來驗證一下。
學生擺小棒
請你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解決第二和第三個問題
三、整十數減整十數:
工人叔叔說,布置花壇還要紫花,我要搬走10盆,小朋友們,你們
能提出什么問題?
還有多少盆紫花?
可以怎么列算式?(板書:30-20=10)
你是怎么知道30-10等于10的?同桌兩人說一說
我們算出的結果對嗎?請同學們再用擺小棒的方法來驗證一下(學
生活動)
四、鞏固練習
口算:3+2=4+5=6-4=
30+20=40+50=60-40=
游戲:幫小狗找回家的路
五、全課小結: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教學反思:
整十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國際海運貨物運輸合同文本
- 理發店員工合同協議書
- 《房地產基礎》課件 情境一 教你選對地段
- 新房交易合同中介四方
- 普法宣講【法律學堂】第二十二章 起訴意見書-ldfjxs004
- 肇慶市實驗中學高三上學期語文高效課堂教學設計:文言文教案
- 江蘇省南京市致遠中學2024-2025學年初三下學期第四次模擬考試卷數學試題理試卷含解析
- 石家莊科技職業學院《礦資專業英語》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省寧都縣第二中學2024-2025學年初三7月調研考試(化學試題文)試題含解析
- 宜昌市2024-2025學年六年級下學期調研數學試卷含解析
- 硫酸車間焚硫爐烘爐及鍋爐煮爐方案資料
- 大班語言《扁擔和板凳》
- 新產品試產管理程序
- 錨索抗滑樁畢業設計(湖南工程學院)
- 各國關于數據與個人隱私的法律規定
- 人教版(PEP)五年級英語下冊(U1-U4)單元專題訓練(含答案)
- 維生素K2行業研究、市場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2020-2026)
- 定遠縣蔡橋水庫在建工程實施方案
- 繪本故事《三只小豬蓋房子》課件
- GB 13296-2013 鍋爐、熱交換器用不銹鋼無縫鋼管(高清版)
- 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寫作《學寫讀后感》精美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