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鍵入文字]光輝燦爛的河姆渡文化(約公元前5000年–前4500年)河姆渡遺址是我國新石器時代的一處重要聚落遺址。它是1973年夏天當地農民興修水利時發現的,總面積約4萬平方米,自下而上疊壓著4個文化層,根據C14測定,第四文化層距今約7000年,第三文化層距今約6500年,第二文化層距今約5600年,第一文化層距今約5000年。1973年和1977年冬季進行過兩次考古發掘,合計面積2630平方米,出土生產工具、生活器具、原始藝術品等文物6700余件,還發現豐富的栽培稻谷和大面積的木建筑遺跡、捕獵的野生動物和家畜的骨骸、采集的植物果實等遺存。豐富的出土文物充分展現了我國南方氏族社會歷史時期的繁榮景象,為研究遠古時代的農業、建筑、制陶、紡織、藝術和東方文明的起源提供了極其珍貴的實物資料,命名為河姆渡文化。?象河姆渡遺址這樣歷史悠久、文物埋藏全面又豐富的遺址在世界考古史上也是十分罕見的。1982年,國務院公布其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被編入中學歷史教科書;2001年,被《考古》雜志列入《中國二十世紀百項重大考古大發現》名錄。1993年5月12日,河姆渡遺址博物館落成開放,江澤民同志題寫了館名。?二、重要遺存?1、稻谷?河姆渡遺址兩次考古發掘中,在第四文化層上部發現大面積的稻谷、稻稈、稻葉和木屑、葦編構成的稻谷堆積層,平均堆積厚度20~50厘米,最厚處超過100厘米。剛出土時稻谷外形完好,色澤金黃,少數稻谷連外殼的隆脈、稃毛及蕓尖仍清晰可辨。經農史學家多次抽樣鑒定認為是人工栽培水稻,是一個類粳、類秈及中間型等各種粒型的亞洲栽培稻屬雜合群體。河姆渡遺址出土的稻谷數量之多、保存之完好,在世界考古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它不僅為研究我國稻作農業的起源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而且糾正了我國栽培水稻是從印度阿薩姆傳遞過來的傳統說法,有力地證明我國也是1[鍵入文字]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國家。?2、木構建筑遺跡?河姆渡遺址兩次考古發掘,在第二、三、四文化層都發現了木建筑遺跡,尤以第四文化層最為密集和壯觀,總數在千件以上。主要木構件有木樁、圓木、長方形木材、帶丫叉的柱子和地板。?考古學家和古建筑專家對遺跡和木構件分析后認為,河姆渡的房屋是以一排排樁木為支架,上面架設大小梁承托地板,構成高于地面的架空基座,再于其上立柱、架梁、蓋頂的干欄式建筑。在垂直相交的構件接點上,使用榫卯結構技術。把我國出現榫卯木作技術的時間從金屬時代前推了3000多年。?河姆渡遺址發掘中共發現29排木樁,分析至少有6棟以上建筑。根據木樁的排列與走向分析,當時的房屋呈西北東南走向。從單體看,當時普遍采用連間長房子形式,其中最長一棟房屋面寬達23米以上,進深7米,房屋后檐還有寬1米左右的走廊過道。這棟房子可能是一個家族的住宅,房子的門開在山墻上,朝向為南偏東5~10。它在冬天能夠最大限度利用陽光取暖,夏季則起到遮陽避光的作用,因而被現代人所繼承。河姆渡時期的房屋建筑布局合理、設計科學、充分利用自然地理條件,使之有利人類的生活和居住。?除建筑外,在遺址第二文化層還發現了迄今為止最早的水井遺跡。水井構筑于直徑約6米的鍋形水坑底部,用邊長2米的四排木樁圍成一個方形井壁,再在井口套上一個方木框作為圍護。水坑四周還設有圓形柵欄,大概作護岸之用。河姆渡文化時期,居址周圍河沼遍布,但水體與海水相通,致使鹽份升高、苦鹵而不堪飲用。所以水井的出現是人類為提高生活質量所作的努力,是人類本質所使然。?3、人體遺骸?河姆渡遺址考古發掘沒有發現氏族公共墓地,只發現了27座零星墓葬。較完整的骨架僅13具。1978年3月,第二次考古發掘結束后,人類學家韓康信、潘其風先生曾到發掘現場,對他們的年齡、性別、體形、人種作出鑒定。其中未成年的兒童9具,成2[鍵入文字]年人4具,編號M23、M17的頭骨保存比較完整。?(1)年齡。M23出自第三文化層,頭骨碩大,前額接近闊額型,顴骨寬而外突,下頜厚大,男性特征明顯。根據現代人頭骨愈合和臼齒磨蝕度推算,年齡在30歲左右。M17頭骨前額膨突,枕外隆凸缺乏,下頜枝內翻,尖形頦,特征顯示為未成年女性,年齡約13-15歲。?(2)身高。按照遺骸主要骨骼長度,用我國現代人身長特征,換算出身高。M23,身高為169~170厘米。M17身高為152~157厘米。?(3)人種。M23、M17顴骨較高和寬,鏟形門齒,與新石器時代黃河流域居民相同。而鼻骨低平、凹形鼻梁、低矮的眼眶,與我國南方新石器時代居民更為接近,應為南方蒙古人種。?三、主要器物?1、陶器?河姆渡遺址是我國新石器時代遺址考古中陶器出土最多、復原率最高的遺址之一,兩次考古發掘,出土陶片40萬件之多,完整的和可復原的陶器占總出土器物的1/6左右,已獲得完整器和復原器1221件。出土陶器中最具特色的是早期的夾碳黑陶,這是河姆渡先民有意識地在陶土中摻和了炭末,主要是為了減少陶土粘性,提高成品率。陶器的種類很多,主要有釜、罐、盆、盤、缽、豆、盉、甑、鼎等,按使用功能可以分為炊煮器、飲食器、儲存器、汲水器。較為特殊的有灶和盉兩種。陶灶形似簸箕,內壁有3個乳釘狀足,為安放釜而設置。陶灶發明后,解決了木構建筑內煮炊防火問題,是后世南方居民一直使用的缸灶的前身。?陶盉形似酒壺,前有沖天管狀嘴,后為喇吹口,中間以扁平半耳環連結。器壁內外打磨光滑,制作精細,今天看仍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多數專家認為這是一種酒器。?2、石器?河姆渡遺址石器的數量和種類都不算豐富,共出土874件。按功能分,主要是生產3[鍵入文字]工具和裝飾品兩大類。生產工具有斧、錛、鑿三種,器形較小,磨制不精,尚留有不少打擊和琢制的痕跡。大多屬于砍伐樹木和加工木構件的工具,有的可作為農具和加工骨、木的工具。其它的石器還有礪石和馬鞍形石塊、石球,后二種可能是谷物和硬殼果實的脫殼工具。?3、骨器?出土的骨器有3000多件,是河姆渡先民的重要生產工具,按使用功能分為骨耜、骨箭頭、骨鑿、骨錐、骨針、骨哨、骨鐮、骨魚鏢、管狀針等,以骨耜最具特色。?骨耜取材于大、中型哺乳類動物的肩胛骨。耜的外形基本保持原骨的自然形狀,上端厚而窄,下端刃部薄而寬。骨面正中有一道豎向淺槽,下端呈圓舌形,其兩側有兩個平行的長方孔,上端有一橫穿方銎。是為綁扎豎向木柄而設計的。這種制作方法為河姆渡文化遺址所特有。骨耜通體光滑,有的刃部因長久與土壤磨擦而殘缺或形成雙叉、三叉式。這是一種很具特色的農業生產工具。遺址出土骨耜有170件之多,與數量巨大的稻谷堆積物相對應,說明河姆渡農業已從采集進入到耜耕生產階段。?4、木器?共300多件,大多出土于第四文化層,說明距今7000年前,木器已被廣泛用于生產和生活的各個方面,木器制作技術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最為重要的木器是紡織工具和木槳。紡織工具有木(陶)紡輪、齒狀器、木機刀、卷布棍、圓木棒、尖頭小棒、木(骨)匕等。紡織專家認為是踞織機的零件。有了紡織,說明河姆渡先民已脫離茹毛飲血的野蠻生活,進入初具文明的歷史階段。?木槳共8件,采用整塊木料加工制作而成,柄部為圓形,槳葉呈柳葉形。有槳必有船,早在7000年前,河姆渡先民就劃槳行舟,用于捕撈和鄰近氏族之間的交通往來。?5、原始藝術品?河姆渡遺址出土的原始藝術品不僅數量大,而且題材廣,造型獨特,內容豐富多彩。主要表現在象牙雕刻、陶器紋飾上面,尤其是一些象牙雕刻器,線條流暢,造型美觀,令人嘆為觀止。4[鍵入文字]?(1)象牙雕刻藝術。蝶形器8件,以扁平的象牙片磨制而成,因形同平展的蝴蝶而命名。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件雙鳥朝陽紋象牙蝶形器,長16.6厘米,寬5.9厘米,厚1.1厘米,上半部殘缺,底端也稍殘。正面中間陰刻5個大小不等的同心圓,外圓上端刻有熊熊的火焰紋,象征太陽的光芒,兩側各有一只引昂勾喙鷙鳥擁載太陽,器物邊緣還錐刻羽狀紋。整件器物圖像布局嚴謹、雕刻技術嫻熟、形象逼真傳神、寓意耐人尋味,是河姆渡原始藝術的精品。?鳥形圓雕4件。其中有一件完整器長15.8厘米,寬3.4厘米,厚0.8厘米,柄端雕出俯首的鳥頭,圓目勾喙,似鷹類猛禽,中間為鳥身和翅膀,背面平整,陰刻短直線和斜線組成的圖案,兩側也有斜線和彎月形短線,羽毛感強烈。腹部較厚,有橫向突脊,其上有透孔,作穿繩佩掛之用。尾部扁長,略成圓弧。這些精致的藝術品雖是氏族的共同財產,但只有氏族首領才有權利使用。?(2)陶器刻畫作品。刻劃于陶器口沿和腹部,內容包括太陽、月亮、花草樹木、魚鳥蟲獸等,畫面簡潔舒展,風格樸實而又生機盎然,既反映了河姆渡先民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也折射出先民期望風調雨順、農業豐收的內心世界。代表作品有魚藻紋陶盆、稻穗紋陶盆、豬紋陶缽、五葉紋陶塊等。這些帶有刻畫藝術的陶器,出土時基本完整,即使是碎片,也是原地壓碎,可以拼復完整,說明河姆渡先民對它們特別珍重,應是祭祀用品,推測原始宗教意識已在先民中萌芽。?(3)人體裝飾品。有璜、管、珠、環、餅等。珠、環等飾品大多用玉和瑩石制成,在陽光下閃爍著淡綠的光彩,晶瑩美麗。還有一些以獸類的獠牙或犬牙、魚類的脊椎骨制成的裝飾品。?四、河姆渡文化的分布?1981年,河姆渡遺址發掘以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河姆渡文化的分布范圍開展調查,近年來在基本建設中也發現了一些重要遺址,至今在寧紹平原共發現河姆渡文化遺址49處,其中以姚江兩岸最密集,共有31處。近幾年考古發掘的重要遺址有余姚市丈亭鎮鯔山遺址、三七市鎮田螺山遺址、寧波市江北區傅家遺址。這三處遺址5[鍵入文字]位于河姆渡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山東財經大學《數字科技前沿》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南昌航空大學《土力學含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呂梁學院《軟筆書法》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牡丹江師范學院《算法設計與分析Ⅲ》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南陽理工學院《IntroductiontoMicroprocessors》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醫學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南充科技職業學院《生態學原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天津理工大學中環信息學院《中學化學教學方法與理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二零二五范文公園游樂場地租賃合同
- 護坡承包合同書范例
- GB/T 4937.18-2018半導體器件機械和氣候試驗方法第18部分:電離輻射(總劑量)
- 市政道路施工總進度計劃表
- 12J5-1 平屋面建筑標準設計圖
- 小學教育心理學第三章第二節:學生情感與個性發展課件
- 產科搶救藥品的使用課件
- 桃小食心蟲的為害與防治
- 社會工作者綜合能力(中級)講義課件
- 管理學原理(南大馬工程)
- 校園安全管理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 《送元二使安西》優秀課件
- 中國與俄羅斯漁業合作的潛力分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