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核醫學
長沙解放軍163醫院影像中心胡愛武
授課時間
第1-9周星期一下午2:30-4:10
具體日期:
8.2910.3
9.510.10
9.1210.17
9.1910.24
9.26
授課內容
核醫學總論
核物理基礎
PET、PET/CT臨床應用
放射性藥物
放射免疫(9.26)
輻射防護
腫瘤顯像
見習(10.10)
131I治療甲亢(10.17)
考查(10.24)
核醫學定義
研究核技術在醫學中的應用及其理論的學科
應用放射性核素診斷、治療疾病和進行醫學領域研究的學科
一門涉及多學科領域的綜合性、邊緣性的醫學學科
被譽為現代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緒論核醫學的內容
實驗核醫學
臨床核醫學緒論核醫學的內容緒論實驗核醫學
放射性藥物學放射線核素示蹤技術放射性核素動力學分析體外放射分析活化分析技術放射自顯影穩定性核素分析
緒論核醫學的內容
臨床核醫學:利用核醫學的各種原理、技術和方法來診治疾病、提供病情、療效及預后的信息。
診斷核醫學:臟器或組織影像學檢查、臟器功能測定、體外微量元素分析。
治療核醫學:內照射、外照射臨床核醫學診斷核醫學體內診斷核醫學體外診斷核醫學治療核醫學放射性核素顯像非影像檢查法緒論核醫學的內容緒論放射性藥物(診斷、治療)(Radiopharmaceuticals)放射性試劑(體外分析)(RadioactiveReagent)核醫學儀器(NuclearMedicalInstrument)核醫學必備的條件核醫學的診療原理
1、體內檢查法(顯像、器官功能測定)
診斷原理和特點
緒論放射性核素及其標記化合物物理化學特性和生物學行為物理學特點發出核射線在體內臟器代謝通過或選擇性積聚可用放射性探測儀器在體表進行探測核醫學的診療原理
1、體內檢查法(顯像、器官功能測定)
顯像檢查法:以臟器內、外或臟器與病變間的放射性濃度差別為基礎的臟器或病變顯像方法
顯像劑:用于臟器或病變顯像的放射性核素或放射性標記物
器官功能測定:利用放射性藥物在體內能被某一器官特異攝取、在某一特定的器官組織中被代謝或通過某一器官排出等特性,在體外測定這些放射性藥物在相應器官中攝取的速度、存留時間、排出速度等,就可以反映器官功能狀態。如攝131I試驗、腎圖
緒論核醫學的診療原理
2、體外測定方法
利用放射性核素標記的示蹤劑在體外測定從人體內采取的血、尿及組織液等樣品內微量生物活性物質含量的方法。如放射免疫分析法緒論核醫學的診療原理
3、放射性核素治療
屬于內照射靶向治療,是通過高度選擇性聚集在病變部位的放射性核素所發出的射程很短的Β-粒子、俄歇電子等,對疾病進行集中照射,在局部產生足夠的電離輻射生物效應,達到抑制或破壞病變組織的目的,而鄰近的正常組織和全身輻射吸收劑量很低
放射性核素治療靶向性好,療效高,方法簡便,副反應小,有較高的實用價值。如131I治療甲亢、甲癌,32P治療真性紅細胞增多癥及32P玻璃微球行肝動脈灌注治療肝癌等
緒論緒論核醫學的特點一、核醫學功能代謝顯像是現代醫學影像的重要組成內容之一,其顯像原理與X線、B超、計算機體層攝影(CT)和核磁共振(MR)等檢查截然不同(見表),它通過探測接收并記錄引入體內靶組織或器官的放射性示蹤物發射的γ射線,并以影像的方式顯示出來,這不僅可以顯示臟器或病變的位置、形態、大小等解剖學結構,更重要的是可以同時提供有關臟器和病變的血流、功能、代謝甚至是分子水平的化學信息,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診斷。現代醫學影像學技術及成像原理緒論影像學技術成像原理性質CT衰減系數(CT值)形態解剖B超超聲波反射(回聲)形態解剖MR質子密度(T1T2)解剖功能γ照相機放射性濃度(平面)血流功能SPECT放射性濃度(半定量)血流代謝功能PET放射性濃度(定量)血流代謝功能緒論核醫學的特點二、放射性核素顯像為無創性檢查,所用的放射性核素物理半衰期(physicalhalflife,T1/2)短,顯像劑化學量極微,病人所接受的輻射吸收劑量(absorbeddose)低,因此發生毒副作用的幾率極低。
緒論核醫學的特點三、但本法受引入放射性活度及儀器分辨率的限制,其影像的清晰度不如CT、MR,影響對細微結構的精確顯示。近年來圖像融合(fusionimaging)技術可將CT、MR解剖結構影像與核醫學SPECT和PET獲得的功能代謝影像相疊加,更有利于病變精確定位和準確定性診斷。核醫學發展簡史
萌芽階段(1895-1935)
初創階段(1936-1942)
初具規模階段(1946-1960)
迅速發展階段(1961-1975)
現代核醫學(1976-至今)
緒論核醫學發展簡史
1895Roentgen發現X射線
1896Becquerel發現鈾鹽中的Γ射線
1898Curie等分離出釙、鐳,命名了α、β、γ射線
1901Roentgen等建立用X線、γ線治療癌癥的理論
1923Hevesy首次用212鉛研究其對植物體內的吸收與遷移作用,示蹤法的開創
1934
Joliet和Curie研制成功用人工方法生產放射性核素,才真正揭開了放射性核素臨床應用的序幕。
緒論核醫學發展簡史
人工核素發現后10年為初具規模階段,這一階段的發展奠定了核醫學學科發展方向。
主要成就
①锝元素和放射性核素131I的發現
②開始放射性核素治療,1938年開始用32P治療白血病,1941年開始用131I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HYperthyroidism),1946年開始用131I治療甲狀腺癌,沿用至今
③在診斷方面,1938年開始用128I(半衰期21.99min,β衰變)測定甲狀腺的吸碘功能
緒論核醫學發展簡史
迅速發展及現代核醫學階段緒論
藥物品種儀器
開展項目初具規模多種核素及閃爍計數器多種臟器功能階段(46-60)其標記化合物掃描機測定與顯像迅速發展鉬锝發生器γ照相機心肌、心血池、腫瘤階段(61-75)與加速器及計算機的應用顯像、體外放免分析現代核醫學心、腦、腫瘤SPECT,SPECT/CT斷層代謝、放免階段(1976-)顯像劑PET、PET/CT、受體顯像緒論核醫學發展簡史分子核醫學的形成應用核醫學示蹤技術從分子水平認識疾病,為臨床診斷、治療和疾病的研究提供分子水平信息甚至分子水平的治療手段,使一些影像技術走向分子影像時代。儀器發展
1949年發明了第一臺閃爍掃描機,揭開了核醫學顯像診斷的序幕
HalAngel在1950年研制了井型晶體閃爍計數器,用于體外放射性樣品測量
1957年研制了10.16cm碘化鈉晶體和針孔準直器的γ-照相機,可以一次性成像
1963年Kuhl和Edwards研制了第一臺單光子發射式計算機斷層顯像(SPECT)。
1975年正電子發射型計算機斷層顯像(PET)研制成功。
緒論緒論放射性核素掃描儀緒論甲狀腺掃描肝掃描緒論r照相機緒論腦r照相肝膽系統r照相肝臟r照相腎臟r照相甲狀腺r照相部分臟器的γ照相圖片緒論SPECT單光子發射型計算機斷層顯像儀緒論全身骨顯像下肢靜脈顯像肺顯像緒論心肌血流灌注顯像腦血流灌注顯像PET正電子發射型計算機斷層顯像儀緒論緒論PET正電子發射型計算機斷層顯像緒論PET正電子發射型計算機斷層顯像放射性藥物的發展
1931年發明了回旋加速器,1946年商用核反應堆投產,使醫用放射性核素的供給得到保證
1965年市售的鉬-锝放射性核素發生器問世,可以就地分離得到長半衰期核素衰變產生的短半衰期放射性核素,使在偏遠地區醫院也能得到適合核醫學顯像的99MTc
1970年開始用亞錫離子(Sn2+)還原锝制備99MTc標記化合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螺柱焊槍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至2030年藥用氯化銨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簡單接收機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至2030年硫酸喹寧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規范的驗光流程
- 2025至2030年液壓雙長軸旋切機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至2030年柴胡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至2030年無刷爬坡王后轂剎電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 冠脈搭橋后的護理
- 2025至2030年大型工藝品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投標書售后服務怎么寫
- 地理信息系統試題
- 法制教育課件教學課件
- 《抗爆、泄爆門窗應用技術規程》
- 2018年四川省高考數學試卷(文科)(全國新課標Ⅲ)
- 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護理查房課件
- 2023年四川農信(農商行)招聘筆試真題
- 呼蘭河傳(2022年黑龍江牡丹江中考語文試卷記敘文閱讀題及答案)
- 小學英語“教學評一體化”實施
- 危險化學品出入庫管理制度
- 醫學課件新生兒黃疸5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