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塔區柳林鎮葉家莊河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環境影響報告_第1頁
寶塔區柳林鎮葉家莊河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環境影響報告_第2頁
寶塔區柳林鎮葉家莊河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環境影響報告_第3頁
寶塔區柳林鎮葉家莊河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環境影響報告_第4頁
寶塔區柳林鎮葉家莊河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環境影響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建設項目基本情況建設項目名稱寶塔區柳林鎮葉家莊河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項目代碼2020-610602-77-01-074234建設單位聯系人建設地點延安市寶塔區柳林鎮起點位于后仁臺村,終點位于S303省道與G210國道交叉口地理坐標起點(109度31分15.25秒,36度26分51.67秒)終點(109度27分19.76秒,36度28分15.20秒)建設項目行業類別51-128河湖整治(不含農村塘堰、水渠用地(用海)面積(m2)/長度(km)166000m2/8km建設性質R新建(遷建)□改建□擴建□技術改造建設項目申報情形R首次申報項目□不予批準后再次申報項目□超五年重新審核項目□重大變動重新報批項目項目審批(核準/備案)部門(選填)延安市寶塔區行政審批服務局項目審批(核準/備案)文號(選填)延區行審投發[2020]155號總投資(萬元)2973.36環保投資(萬元)50.00環保投資占比(%)1.68施工工期2021.5—2022.11是否開工建設R否□是:專項評價設置情況無規劃情況無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情況無規劃及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符合性分析本工程屬于延河流域,與《延河綜合治理規劃》的符合性分析具體見下表。表1-1工程與《延河綜合治理規劃》的符合性分析序號保護規定本工程情況符合性1范圍:①防洪保安工程:延河干流安塞縣鐮刀灣至延長縣張家灘鎮,河長217.8km;坪橋川、杏子河、西川河、南川河、蟠龍川、等11條重要支流。②水生態修復工程:延河水生態修復以城市河段為重點,突出延安市城區、安塞、延長兩個縣城和部分重點鎮及沿河工業園區。項目治理葉家莊河位于延安城區。符合2規劃目標:①防洪建設目標:通過水庫工程調洪調度、堤防建設、中小河流治理等,基本建成綜合防洪減災體系,提高抗御洪水和規避洪水風險的能力,實現安瀾延河。②水環境治理及水生態修復工程建設目標:通過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工程、水景觀建設等,改善水生態環境、彰顯黃土文化、實現魅力延河。項目屬于水環境治理工程,主要是清理底泥、建設生態護岸,并建設污水收集管網。符合3主要任務:延河綜合治理主要實施防洪保安、水土保持、水資源配置、水環境治理和水生態修復工程建設等五大工程。項目屬于水環境治理工程。符合其他符合性分析1、與《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的相符性分析根據陜西省生態環境管控單元分布圖,葉家莊河所在區域屬于屬于重點管控單元。意見中規定:“優先保護單元以生態優先為原則,突出空間布局約束,依法禁止或限制大規模、高強度工業開發和城鎮建設活動,開展生態功能受損區域生態保護修復活動,確保重要生態環境功能不降低。重點管控單元以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加強污染物減排治理和環境風險防控為重點,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項目主要是清理底泥、建設生態護岸,并建設污水收集管網,建成后會改善區域的水環境和生態環境,帶來環境正效應,符合意見中管控要求。2、與陜西省生態環境廳《關于加強部分涉水生態類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管理工作的通知》的相符性分析通知中二、明確環境準入,嚴格環評審批工作中規定:“(二)河湖整治與防洪除澇工程類項目,應滿足流域綜合治理規劃、防洪規劃、生態環境保護等相關規劃及規劃環評要求,不得巧立名目,在河道綜合治理建設項目環評文件中搭車與治理無關的其他建設內容。確需建設濱河公園、濕地公園等的,應單獨辦理環評手續,以水環境保護為重點,全面分析論證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和環境可行性,不得隨意采取改變河道形態、建設橡膠壩等形式打造城市景觀”。項目屬于水環境治理工程,主要是清理污染底泥、建設生態護岸,并建設污水收集管網,均為河道整治相關內容,無其他公園、改變河道形態等的建設行為。二、建設內容地理位置本項目建設地點位于延安市寶塔區柳林鎮,治理葉家莊河道總長8km。起點位于后仁臺村,地理坐標:N36.44890811°,E109.52908874°,終點位于S303省道與G210國道交叉口,地理坐標:N36.47118792°,E109.45685148°。工程地理位置具體見附圖2-1。項目組成及規模1、項目組成及建設內容綜合治理河道總長度約8km,主要建設內容包括:①生態護岸:新建生態護岸長13.6km,采用護坡結合水生植物形式;②底泥清理:清除底泥量為2.13萬m3;③污水管網工程:新建DN300污水管道8km。主要建設內容見下表。表2-1項目組成與建設內容一覽表項目組成內容主體工程生態護岸起點位于后仁臺村,終點位于S303省道與G210國道交叉口,治理河道總長度8km,新建生態護岸總長度約13.6km。臨水坡坡度為1:2.0,采用生態連鎖式護坡。基礎為梯形,頂寬0.5m,高2m。邊坡防護:格賓石籠由生態格賓網填充石料而成,石塊之間填塞有機肥土,并摻入草籽。生態格網采用優質低碳鋼絲,并通過編織機擰編成六角網,外層包塑或者厚鍍高爾凡涂層而成。護坡植物:護坡植物采用紫穗槐,近岸淺水栽植蘆葦苗,種植草種選用萌發力強勁草種狗牙根、旱熟禾、黑麥草、四季青等。底泥清理根據設計資料,底泥清理量為2.13萬m3;設圍堰排水后,采用挖泥機械進行施工,底泥送延安市垃圾填埋場處理。污水管網工程新建DN300污水管道8km,主要對對沿線居民污水收集后接入現有污水管網。公用工程供水施工及生活用水可直接從當地村莊自來水接入。排水本次對臨水段采用導流圍堰,將河水引至導流圍堰外側,保證水流不會流入到圍堰以內,河道施工區域下游設置集水池,采用潛水泵將積水抽排至圍堰以外。設計導流槽為梯形斷面,頂寬6.5m,高度1.5m,底寬5m,保證基礎正常開挖和基礎砌筑順利進行。施工廢水全部回用,不外排。供電施工用電可接入沿線居民用電。輔助工程施工營地不設施工營地,就近租用現有民房。施工道路項目沿線道路交通條件便利,施工利用現有道路。施工輔助設施工程緊靠一二級階地,河段地形相對開闊。施工輔助設施布置在河道沿線空地,共布設3處,每處占地2000m2,占地為耕地(不屬于基本農田)。輔助設施主要包括材料堆場、砂石料沖洗區域(設沉淀池)、機械及車輛沖洗區域(設收集池)、底泥暫存區域(設沉淀池)。要求機械及車輛沖洗區域、底泥暫存區域均鋪設土工防滲膜,廢水收集后按環評要求回用。環保工程廢氣施工期揚塵采取灑水抑塵、圍擋等措施;施工清理底泥采用密閉自卸汽車送延安市垃圾填埋場處置,減少惡臭氣體擴散;加強施工機械、車輛維修保養,減少機械廢氣影響。運行期無廢氣產生及排放。廢水施工期施工期的砂石料沖洗廢水、底泥暫存區余水可經過沉淀處理后回用于施工砂石料沖洗、機械沖洗等,不外排;機械及車輛沖洗廢水采用隔油沉淀處理后回用于機械及車輛沖洗,不外排;施工人員生活依托沿線居民生活設施,生活廢水不外排。運行期無廢水產生及排放。固廢施工期開挖土方全部回用于基礎回填或綠化等;施工清理的底泥采用密閉自卸汽車送延安市垃圾填埋場處置;施工人員生活垃圾依托沿線居民生活設施收集后交環衛部門處理。運行期無固廢產生及排放。噪聲施工期強噪聲施工機械盡量遠離居民設置,施工臨居民側設置圍擋,施工避開居民休息時間。施工運輸車輛減速緩行,禁止鳴笛等。運行期無噪聲產生及排放。生態河道施工采用圍堰導流排水后進行干法施工,減少對水生生態的影響;嚴格控制施工范圍,加強施工管理,盡量減少臨時占地;施工結束后及時對臨時占地進行恢復,恢復至原地貌或植被。2、護岸工程設計(1)護岸材料格賓網墊由生態格網填充石料而成,石塊之間填塞有機質肥土,并摻入草籽。生態格網采用優質低碳鋼絲鍍鋅,通過編織機擰編成六角網,外層再進行包塑或者厚鍍高爾凡涂層而成。格賓網墊護岸為水體流動創造了條件,實現了水與土體的自然交換,使植被的自然生長成為現實,達到結構與自然和諧統一,并能提高河流水體的自凈能力,防沖能力強,工程造價較低,同時結合景觀和生態多樣性需求,本次工程設計采用格賓網護岸材料,堤岸采用草皮護坡。圖2-2格賓網墊示意圖(2)護岸高程本此護岸高度結合現狀土坎邊坡高度,以生態治理為主。同時參考《護岸工程設計規范》,綜合確定護岸高度。本次設計護岸頂部高程按設計洪水位加波浪爬高加設計風壅增水高度確定。(3)沖刷深度計算本次設計河護岸位于河道的凸岸,不存在強側蝕以及頂沖,綜合考慮地形、地質、水流沖刷條件,確定本工程護岸基礎埋深為2.0m。(4)護岸結構坡式護岸初定臨水坡坡度為1:2.0,采用生態連鎖式護坡。基礎為梯形,頂寬0.5m,高2m。圖2-3護坡形式結構圖(5)起止點銜接設計本工程起點終點與現狀河岸陡砍,形成閉合。(6)附屬工程設計穿護岸建筑物:設計本次設計根據工程區實際情況,在原公路排水位置處設置穿護岸涵管,本工程共布置穿護岸涵管7處。本次設計涵管管徑均采用原公路排水涵管管徑(直徑800mm)。涵管用C25鋼筋砼預制管,管道底部設置20cm厚C20混凝土墊層和20cm砂礫石墊層。為防止涵管排水對護岸基礎區域的沖刷,設計在涵管處設置格賓籠石護基,寬度為2m,長4m,高1m。檢修踏步:為使河道管理人員管護工程方便,在設計工程區域內設C20砼臺階,臺階寬30cm,高15cm,長2m。共設置檢修踏步12處。3、底泥清理底泥是水生植物生長的基質,也是底棲動物繁衍的場所,因此,底泥是水體生態系統物質循環中的一個重要環節。近年來,經濟的高速發展導致大量污染物質向水體中排放。污染物質進入水體后,經過被水體顆粒物的吸附、絮凝、沉淀以及生物吸收等多種方式最終沉積到底泥中并逐漸積累。因此底泥被看做是水體中各種污染物質的最終儲存場所。根據設計單位提供的資料及本次底泥監測結果,工程河段底泥污染主要是有機物、磷的污染。4、污水管網工程項目污水管道從工程起點后仁臺村,沿S303省道北側敷設至S303省道與G210國道交叉口已建污水管網。總長度8km,管徑DN300,采用HDPE雙壁波紋管。本工程在地面坡度較大處使用檢查井跌水,跌差小于2m。主干管直埋段檢查井采用φ1000圓形磚砌污水檢查井。支管檢查井采用塑料污水檢查井。總平面及現場布置1、施工工藝(1)施工交通條件治理河道總長度約8km。工程起點位于后仁臺村,終點位于S303省道與G210國道交叉口。公路便捷,施工期間可利用現有道路,施工完成后應及時對破損路段進行修復,不需修建施工臨時道路。(2)水電供給條件工程用水主要為水泥砂漿,施工用水就近抽取河水。生活用水可從水廠或附近居民家中購買自來水。工程用電主要為施工照明用電,負荷不大,且工程區附近遍布電線,工程用電可就近接至施工現場。(3)施工材料供給條件工程使用商品混凝土,工程所需商品混凝土、石料等均在附近購買,施工機械所需要的柴油可由附近加油站供應,不設油庫。工程區交通條件便利,可直達施工現場。(4)施工布置及施工場地條件工程緊靠一二級階地,河段地形相對開闊。施工輔助設施布置在河道沿線空地,共布設3處,每處占地2000m2,占地為耕地(不屬于基本農田)。輔助設施主要包括材料堆場、砂石料沖洗區域(設沉淀池)、機械及車輛沖洗區域(設收集池)、底泥暫存區域(設沉淀池)。要求機械及車輛沖洗區域、底泥暫存區域均鋪設土工防滲膜,廢水收集后按環評要求回用。具體布設位置見圖2-1。(5)施工導流為減少工程建設對下游地表水的影響,工程采用干法施工。工程施工河段枯水期常流量較小,本次對臨水段采用導流圍堰,將河水引至導流圍堰外側,保證水流不會流入到圍堰以內,河道施工區域下游設置集水池,采用潛水泵將積水抽排至圍堰以外。設計導流槽為梯形斷面,頂寬6.5m,高度1.5m,底寬5m,保證基礎正常開挖和基礎砌筑順利進行。施工平面布置情況具體見下圖。圖2-4施工布置示意圖施工方案項目程治理河道總長8km,實施生態護岸13.6km,底泥清理2.13萬m3,新建DN300污水管道8km。工程采用分段施工方式,建設圍堰對水體進行導流后施工。①施工導流擬建護岸工程基礎開挖時臨近主河槽,施工時需要導流。枯水期常流量較小,本次對臨水段采用導流圍堰,將河水引至導流圍堰外側,保證水流不會流入到圍堰以內。設計導流槽為梯形斷面,頂寬6.5m,高度1.5m,底寬5m,保證基礎正常開挖和基礎砌筑順利進行。②河道底泥清理清理底泥定點堆放并及時用密閉自卸汽車運送延安市垃圾處理場。為減少工程建設對地表水的影響。設圍堰排水后,采用挖泥機械施工。③護岸施工基礎開挖和施工:基礎開挖之前先進行清基。清基為現狀地面上的附著物,如雜草、樹根、垃圾、腐殖土及其他雜物。施工方法采用人工,清基土就近妥善堆放用于護岸護坡綠化覆土;基礎土方開挖采用挖掘機挖,人工補充開挖。開挖的土方一部分就近堆放,待基礎開挖完成后,這部分土方一部分用于基坑回填,一部分用于護岸護岸背側回填;施工排水配合基坑開挖、基礎砌筑進行,保持基槽內水位不影響施工。采用抽水泵排除積水。基礎施工:漿砌卵石施工以人工為主進行,砌筑石料、商品混凝土采用自卸汽車運至施工輔助設施區域,砌筑前將石料的泥垢沖洗干凈,采用機動斗車運送到施工面,商砼攪拌運輸車根據施工需要就近布置,砂漿采用機動斗車或手推車運至施工面,人工坐漿法砌筑塊石。墻體砌筑至一定高度時,同步進行墻背砂礫料回填,回填采用裝載機輔以人工平整,填料厚度根據施工機械確定,最后夯擊密實。砂礫石填筑:基礎施工完成后,在擋墻施工的同時進行擋土墻土料填筑施工,施工之前先進行清基。清基方法和處理同基礎清基。清基之后,首先采用振動碾碾壓,然后砂礫石填筑。回填時采用自卸汽車進占法卸料,推土機向前進占平料。在平料過程中,及時檢查鋪料厚度,嚴格控制含水量,對超厚部位立即進行處理,對于一些凹坑輔以人工整平。碾壓采用振動碾進退錯距法進行碾壓,并嚴格控制壓實遍數,防止超壓和漏壓。碾壓時碾跡搭接寬度順碾壓方向不小于0.3~0.5m,垂直碾壓方向為1.0~1.5m。碾壓完畢經取樣合格后,壓實面灑水濕潤再進行下一層填筑。施工分段最小長度不應小于100m,同一作業面應分層統一鋪筑、統一碾壓,相鄰作業面應均衡上升,結合部位接茬要嚴密,砂礫石回填的相對密度不小于0.6。涵管:采用用C25鋼筋砼預制管,管道底部設置20cm厚C20混凝土墊層和20cm砂礫石墊層。護岸砂礫石填筑到涵管高度時進行涵管施工。④污水管道施工A、管溝開挖:按照設計要求根據現場情況選擇不同的開槽斷面形式,溝槽開挖采用挖掘機挖土,人工配合,機械與人工流水作業;B、下管入溝:管材應將插口順水流方向、承口逆水流方向安裝,安裝應由下游往上游進行。接口前,應先檢查橡膠圈是否配套完好,保持接頭和端管清潔。接口時,將承插口端面的中心軸線對齊。安裝時做到認真、仔細、平穩,確保密封圈與凹槽、管壁均勻貼合。管道連接好后,對接口進行水壓試驗,壓力表數值為最大工作壓力的1.5倍,并保持10分鐘不變后方為合格,若有漏水現場需要返工。C、覆土回填:管道兩側至管頂以上500mm范圍內應滿槽回填土石屑,管線溝槽在道胎以下600mm范圍內采用石灰土(石灰含量8.0%)分步處理,管線溝槽在道胎以下600mm范圍外至管頂500mm以上,須分層回填素土,道路下各種管線如覆土過淺,必須采取適當加固措施后方可進行道路結構層施工,該過程中產生噪聲、揚塵、固體廢物;D、道路恢復:對開槽破壞路面進行恢復。2、建設周期項目擬于2021.5—2022.11施工,采用分段施工方式,避開豐水期、汛期。其他無

三、生態環境現狀、保護目標及評價標準生態環境現狀1、生態環境現狀本次生態環境現狀調查采用現場調查和遙感影像調查相結合的方法,以2020年5月的資源三號(ZY-3)影像像數據作為基本信息源,全色空間分辨率2.1米,經過融合處理后的圖像地表信息豐富,有利于生態環境因子遙感解譯標志的建立,保證了各生態環境要素解譯成果的準確性。1.1土地利用類型按照《土地利用現狀分類標準(GBT21010-2017)》的進行地類劃分,將評價區的土地利用類型劃分為耕地、林地、草地、工礦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用地、交通用地、水域共計8個地類。評價區土地利用類型及面積見下表及附圖3-1。表3-1土地利用統計表一級類二級類面積(km2)比例(%)地類代碼地類名稱耕地0103旱地0.18205.64林地0301喬木林地0.460714.280305灌木林地0.449413.93草地0404其它草地1.035232.08工礦用地0601工業用地0.04531.40住宅用地0702農村宅基地0.706921.91公共用地0803教育用地0.03761.17交通用地1003公路用地0.18215.641007機場用地0.09462.93水域1101河流水面0.03291.02合計3.22671001.2植被覆蓋度本次環評對評價區植被覆蓋度按歸一化植被指數(NDVI)的計算結果進行蓋度分類,對耕地不進行蓋度劃分和解譯。植被覆蓋情況分為5個級別,植被覆蓋度類型及面積見下表和附圖3-2。表3-2植被覆蓋度統計表覆蓋度面積(km2)比例(%)高覆蓋:>70%0.460714.28中高覆蓋:50-70%0.449413.93中覆蓋:30-50%0.937329.05低覆蓋:<30%0.09793.03耕地0.1825.64非植被區(居民區、河流、公路等)1.099434.07合計3.22671001.3植被類型工程區位于葉家莊河兩岸區域,人類活動頻繁。根據遙感解譯結果可以看出,評價區的植被類型分為喬木、灌叢、草叢、栽培植被4類,以草叢為主,植被類型分類及統計見下表及附圖3-3。表3-3植被類型統計表大類名稱面積(km2)比例(%)喬木楊樹、刺槐闊葉林0.23487.28油松、側柏針葉林0.22597.00灌叢沙棘、酸棗灌叢0.338810.50虎榛子、黃刺玫灌叢0.11063.43草叢長芒草、鐵桿蒿雜類草叢0.937329.05白羊草、黃背草雜類草叢0.09793.03栽培植被農作物0.1825.64非植被區居民區、河流、公路等1.099434.07合計3.22671001.4水土流失評價區土壤侵蝕類型為水蝕類型,土壤侵蝕類型與強度的劃分在區域土壤侵蝕模數的基礎上進行,將評價區土壤侵蝕劃分為4個級別,評價區土壤侵蝕以中度侵蝕為主,土壤侵蝕強度分級見下表及附圖3-4。表3-4土壤侵蝕強度統計表侵蝕強度面積(km2)比例(%)微度侵蝕1.299840.28輕度侵蝕0.631419.57中度侵蝕1.152335.71強度侵蝕0.14324.44合計3.22671001.5動物資源本項目所在區域人類活動頻繁,現存較多的動物有松鼠和野兔,野禽類有百靈、燥鵓鵓、花鷗、鷹、雁、紫燕、山雞、野雞、沙鴿、烏鴉、貓頭鷹、黃水鴨、鴟怪子、布谷、喜鵲、麻雀、啄木鳥等;昆蟲類主要有壯地蟲、蜈蚣、毛油延、蝎子、螻蛄、蟋蟀、蟑螂、蚱蜢、蜻蜓、青蛙、蝴蝶、蜂、柞蠶、蜘蛛、蠅子、蚊子、螞蟻等;此外,還有黃鼠、老鼠、蝙蝠、地猴等。家畜主要有羊、牛、馬、驢、騾、豬、兔、犬、貓等。家禽主要有雞、鴨、鵝等。1.6水生生物情況王臺根據《延河流域浮游生物群落多樣性的調查》(延安大學石油工程與環境工程學院,李亞妮、劉彩琴、黃鵬,2013.12.10),延河流域安塞縣沿河灣鎮到延安市百米大道浮游生物群落分布很廣泛,主要有浮游生物38種,其中浮游植物有4門23種。綠藻門在檢出的浮游生物中分布最多(10種),其次是硅藻門(6種),藍藻門(5種)和輪蟲類次之(5種)。其中浮游植物(硅藻、藍藻、綠藻和裸藻),占總數的60.53%,浮游動物(輪蟲,橈足,肢角類和原生生物)共15種,占總數的39.47%。王臺本工程葉家莊河延河流域,根據有關資料記載及實地調查走訪,由于葉家莊河流域河床較窄,水量豐枯變化懸殊,流域內水生生物及魚類種類數量極少,且未見有受保護的物種,僅在部分水流平緩區有少量藻類等浮游植物,浮游動物及底棲動物極少見,主要魚類有鯉魚、草魚、泥鰍等。工程所涉及的區域內無洄游性魚類分布,也無魚類“三場”分布。2、地形地貌寶塔區地勢是西北、西南部高,中部隆起,呈兩個環狀向東傾斜的丘陵河谷地形。寶塔區境內黃土梁、峁基本呈連續狀分布,溝澗地與溝谷地交互縱橫,支離破碎,梁峁相間,黃土覆蓋厚度30~180m。北部植被很差,水土流失嚴重,峁多于梁;南部植被好,水土流失輕微,梁多于峁;東南部還有少量殘塬。此外,在各種坡面、陡壁發育有細溝、線溝、切溝、懸溝、崩溝、滑坡、黃土柱以及緩坡,地段發育有陷穴、淺凹等小地貌。寶塔區境內溝谷地貌較為發育,干溝深切至基巖,谷地較寬;支溝甚多,溝壑密度每平方公里長3.04~5.01km,地面分割度,河溝、干溝和沖溝合計面積占流域面積的41~46%,最大為60%以上。本工程位于寶塔區東部葉莊何區域。3、地質構造工程區地處陜北黃土高原南部梁峁區,溝谷發育,地形切割較為破碎。地質調查過程沒有發現斷層和褶皺。區內地質構造簡單,巖層產狀平緩,傾向NW,傾角3~5°。4、地表水4.1延河延河屬黃河一級支流,發源于榆林市靖邊縣的白于山區,于安塞縣鐮刀灣鄉進入延安市,沿東南方向從延川縣南河溝鄉注入黃河,全長286.9km,流域面積約7725km2。根據河谷發育形態可以將延河劃分為三段:上游段,河源至化子坪,河谷狹窄多呈V形,河床最窄處寬度近10m左右,最寬處不過80m,河道平均比降6.7‰,河道彎曲度較大;中游段,化子坪至甘谷驛為中游,長114.8km,為延河主要河段,河谷明顯展寬,平均寬度達600m;下游段,甘谷驛至河口,長110.4km,在火焰山至河口的20km內,河谷陡然狹窄,河寬僅30~100m,形成典型的陡壁峽谷。延安市流域范圍涉及寶塔、安塞、延長三個縣區,東西長180km,南北寬120km,面積7321km2,干流長度248.5km。延河屬降水補給型河流,多年平均徑流量約3億m3。流域洪水多由暴雨產生,主要集中在7~8月份,年均發生兩次較大洪水,一般具有來勢猛、歷時短、暴漲暴落、峰高量小、峰型尖瘦、含沙量大等特點。延河是一條多泥沙河流,是黃河泥沙的主要來源地之一,據延安站實測資料統計,多年平均輸沙量4480萬t,其中6~9月份的輸沙量占全年輸沙量的90%以上。南川河屬于延河支流,南川河河道全長24.2km,平均比降8.5‰,流域面積431km2。本項目葉莊河屬于南川河支流。本次環評補充對南川河、葉家莊河水文情勢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見下表。表3-5水文情勢調查情況監測項目監測時間葉家莊河南川河工程起點處葉家莊村處工程終點處工程上游500m葉家莊河匯入口河寬(m)2021.2.18~2021.2.201.7水深(m)70.160.15流速(m/s)0.530.340.360.410.43流量(m3/h)267.1293.8484.7425.1394.7區域地表水系圖3-5。葉家莊河區域葉家莊河區域圖3-5地表水系圖3、區域污染源調查現場調查,項目沿線無工業企業分布,主要污染源為沿線居民生活污染源及農業面源污染。根據設計文件,目前河道內有底泥2.13萬m3,有機物、氮、磷含量較高,可能釋放至水環境對水質造成影響。項目擬對底泥進行清理,并建設污水管網,將沿線居民生活污水接入下游污水管網,最終進入延安市污水處理廠處理。4、河道取水情況根據現場實際情況調查,工程均位于農村地區,沿線居民供水系統由山泉水和自打井兩部分構成,其中以山泉水為主要水源,不從河道直接取水。6、環境現狀監測本次環評補充對工程區域地表水、聲環境、土壤和底泥質量進行了監測,具體見下。6.1地表水環境質量現狀本次環評對項目區域水環境進行了補充監測,在葉家莊河工程上游、葉家莊河村、終點處分別設1個監測斷面,在南川河工程上游500m處和葉家莊河匯入口各設1各監測斷面,監測結果見下表。表3-6地表水監測結果表監測項目監測時間葉家莊河南川河GB3838-2002中Ⅲ類標準工程起點處葉家莊村處工程終點處工程上游500m葉家莊河匯入口監測值超標倍數監測值超標倍數監測值超標倍數監測值超標倍數監測值超標倍數水溫(℃)2021.2.1810.2/9.7/10.1/10.4/10.3//10.3/9.9/9.9/10.5/10.1//20/9.8/9.7/10.1/10.3//9.4/9.5/9.4/9.9/10.2//2021.2.2010.7/10.5/11.1/11.2/11.2//10.9/10.4/10.9/11.3/11.1//pH(無量綱)20708.1508.1308.1108.2206~98.1208.2008.0808.1308.1606~920208.2608.1108.1708.2306~98.1808.1208.0608.1408.2206~920208.1808.0808.1508.1806~98.1508.1308.1408.1908.1906~9溶解氧(mg/L)2006.106.306.506.1051.040.045.906.506.806.3052006.006.106.405.9055.905.706.406.605.7052005.906.206.306.0055.706.206.606.005.805高錳酸鹽指數(mg/L)2002.501.901.802.2062.002.80062002.201.702.002.0061.802.601.902.402.3062002.002.001.702.1061.602.402.302.002.406懸浮物(mg/L)2021.2.187060705060/9070807080/2021.2.198070707070/7080906060/2021.2.209080806080/8060705070/氨氮(mg/L)206400.45200.34200.33900.41701.00.37400.44600.33300.34500.41401.0203400.42000.35400.31900.40301.00.34800.41200.36200.31300.39701.0205000.45500.31600.33600.42001.00.35700.45800.32200.34500.42901.0化學需氧量(mg/L)2021.2.189070605070207050506080202021.2.197050507090208060705070202021.2.20806070608020907060709020五日生化需氧量(mg/L)2001.601.301.201.5041.6001.80420002.0041.801.401.501.101.5042001.301.601.301.7042.001.501.301.601.904揮發性酚類(mg/L)2021.2.18ND0.00030ND0.00030ND0.00030ND0.00030ND0.000300.0050.000400.000400.00040ND0.000300.000400.0052021.2.19ND0.000300.000400.000400.000400.000500.005ND0.00030ND0.000300.00050ND0.000300.000400.0052021.2.20ND0.00030ND0.00030ND0.00030ND0.000300.000400.0050.000400.000500.00040ND0.00030ND0.000300.005總磷(mg/L)20300.0400.0200.0300.0300.20.0400.0500.0300.0200.0400.220700.0400.0600.0600.0400.20.0800.0600.0600.0500.0500.220600.0600.0700.0300.0500.20.0500.0500.0800.0400.0600.2總氮(mg/L)2020.521.870.871.580.581.630.631.770.771.01.500.501.930.931.540.541.600.601.820.821.02040.641.800.801.660.661.590.591.790.791.01.590.591.760.761.620.621.560.561.750.751.02070.771.910.911.520.521.720.721.810.811.01.750.751.950.951.540.541.750.751.830.831.0硫化物(mg/L)2021.2.18ND0.00030ND0.0050ND0.0050ND0.0050ND0.00500.20.00040ND0.0050ND0.0050ND0.0050ND0.00500.22021.2.19ND0.00030ND0.0050ND0.0050ND0.0050ND0.00500.2ND0.00030ND0.0050ND0.0050ND0.0050ND0.00500.22021.2.20ND0.00030ND0.0050ND0.0050ND0.0050ND0.00500.20.00040ND0.0050ND0.0050ND0.0050ND0.00500.2石油類(mg/L)20300.0300.0200.0300.0200.050.0300.0300.0200.0300.0200.0520300.0300.0200.0300.0200.050.0300.0300.0200.0300.0200.0520300.0300.0200.0300.0200.050.0300.0300.0200.0300.0200.05糞大腸菌群(MPN/L)20×10205.2×10205.2×10204.5×10204.7×1020100004.2×10205.9×10204.5×10204.4×10204.8×10201000020×10204.9×10204.7×10204.6×10204.9×1020100003.7×10206.3×10204.8×10204.7×10204.8×10201000020×10204.0×10205.9×10204.4×10204.7×1020100003.4×10204.4×10205.0×10204.2×10204.5×102010000河寬(m)/1/1.5/2.2/1.8/1.7//水深(m)/0.14/0.16/0.17/0.16/0.15//流速(m/s)/0.53/0.34/0.36/0.41/0.43//流量(m3/h)/267.1/293.8/484.7/425.1/394.7//從監測結可知,葉家莊河2021.1.18第二次監測值溶解氧出現超標,最大超標倍數0.04,葉家莊河、南川河監測期間總N超標,最大超標倍數0.50~0.95,超標主要與沿線農業面源污染。其余監測項目均符合《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Ⅲ類標準。6.2聲環境質量現狀本次環評對項目沿線村莊聲環境進行了監測,監測點位及監測結果見下表。表3-7噪聲監測結果單位:dB(A)監測點位2021.2.182021.2.19評價標準晝間夜間晝間夜間后仁臺村50435143GB3096-2008中2類標準晝間60dB(A),夜間50dB(A)仁臺村51445042崖槐村51435243前仁臺村52445143葉家莊村52445243三十里鋪53455244根據監測結果,項目沿線居民處聲環境均符合《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2類標準要求,該項目所在區域聲環境質量較好。6.3土壤、底泥質量監測在工程建設范圍萬莊溝、解家溝河道起點、終點處各設1個監測點,并對河道下游村莊附近底泥進行監測,監測項目及監測結果見下表。表3-8工程沿線土壤環境質量監測結果監測項目2021.2.20《土壤環境質量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15618-2018)風險篩選值1#工程起點處達標情況2#葉家莊村達標情況3#工程終點處達標情況銅,mg/kg16達標17達標18達標100鎳,mg/kg26達標23達標21達標190鉻,mg/kg93達標104達標80達標250鋅,mg/kg58達標50達標207達標300鉛,mg/kg24達標24達標42達標170鎘,mg/kg0.142達標0.104達標0.164達標0.6汞,mg/kg0.384達標0.062達標0.310達標3.4砷,mg/kg10.4達標11.4達標11.7達標25pH,無量綱7.9/8.0/7.7/pH>7.5陽離子交換量,cmol+/kg12.5/11.8/12.0//氧化還原電位,mV465/460/468//滲濾率(飽和導水率),cm/s7.42×10-4/5.57×10-4/7.42×10-5//總孔隙度,%49/41/30//容重,g/cm31.42/1.44/1.71//水溶性鹽總量,g/kg1.9/0.3/0.6//工程河道底泥監測結果見下表。表3-9工程沿線底泥環境質量監測結果監測項目2021.2.20《土壤環境質量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15618-2018)風險篩選值4#工程起點處達標情況5#工程終點處達標情況有機質,g/kg12.8/13.4//總磷,mg/kg707/758//全氮,mg/kg765/797//pH,無量綱8.1達標8.3達標pH>7.5銅,mg/kg25達標19達標100鎳,mg/kg51達標22達標190鉻,mg/kg121達標98達標250鋅,mg/kg181達標240達標300鉛,mg/kg51達標35達標170鎘,mg/kg0.152達標0.139達標0.6汞,mg/kg0.162達標0.627達標3.4砷,mg/kg10.0達標8.96達標25從監測結果可知,工程沿線土壤、底泥監測因子均符合《土壤環境質量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15618-2018)風險篩選值標準要求。與項目有關的原有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問題本項目屬于河道整治項目,根據設計單位提供的資料及本次底泥監測結果,工程河段現存環境問題主要為底泥中有機物、氮、磷含量較高,可能釋放至水體對對環境造成污染。本項目擬對底泥進行清理,并建設污水管網對沿線散排生活污水進行收集后接入下游已建污水管網,最終進入延安市污水處理廠處理。項目的建設可提升區域水環境質量。生態環境保護目標工程沿線200m范圍內生態環境,確保區域生態功能不降低。評價標準1、環境質量標準(1)環境空氣:執行《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中的二級標準;(2)地表水:執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標準;(3)聲環境:執行《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的2類標準;(4)土壤環境:執行《土壤環境質量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15618-2018)中的二級標準。2、污染物排放標準(1)施工期揚塵執行《施工場界揚塵排放限值》(DB61/1078-2017)表1中濃度限值,其他大氣污染物排放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表2要求;(2)污水不外排;(3)施工噪聲執行《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523-2011)標準。(4)底泥處置執行《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2001)及其修改單中規定。其他無

四、生態環境影響分析施工期生態環境影響分析1生態環境影響分析1.1土地利用影響分析本項目為河道環境綜合治理工程,無永久占地,工程臨時占地16.6hm2,其中水域面積3.29hm2,陸域面積13.31hm2,主要是是河道施工區域及施工輔助設施區域。本工程占地范圍沒有基本農田、天然林、重要的林特草場資源等。臨時陸域占地將破壞占用土地上的植被,占地類型為草地、灌木林地和旱地,在工程區周邊普遍存在。臨時占地隨施工結束后,可通過覆土回填、平整恢復等措施恢復原有土地功能。因此,施工臨時陸域占地對該區土地只是建設期的臨時影響,施工結束后可基本恢復。施工期臨時性水域占地均在原有河道占地范圍內,不新增占地,也不減少原有水域面積,對該區土地利用結構影響輕微。1.2陸生動植物影響分析工程建設區主要在河道范圍內及沿線空地,植被主要為一些雜草、灌木和農作物等,無國家或地區保護種類。施工期由于河道開挖、施工運輸、臨時建筑物占地等會使施工區植被受到破壞,造成生物量減少。評價區野生動物種類貧乏,無大型野生哺乳動物,現有的野生動物多為一些常見的鳥類、嚙齒類歿昆蟲。施工期由于棲息地受到破壞,野生動物將外遷,種類、數量將明顯減少。工程建設前,河道范圍內的植被為天然植被,主要為野生雜草,植被蓋度不均勻,種類較少,物種多樣性不高。施工完成后,工程河道兩側建設有生態護岸,采取生態格賓石籠,石塊之間填塞有機質肥土并摻入草籽,采取統一有序的綠化。與工程建設前相比,區域生物量會得到改善。對河道范圍外的臨時占地采取植被恢復措施。此外,隨著植被的逐漸恢復和環境的改善,部分遷走的動物將逐漸返回,對工程區陸生動植物的影響將減少。1.3水生動植物影響分析①對濕生植物的影響本工程施工期會對河道范圍內的濕生植物生境造成一定影響。但由于本工程施工期較短,且河道范圍內不設置施工輔助作業區,僅車輛運輸區域中對部分濕生植物造成一定的影響。②對浮游生物的影響本工程河道施工選在枯水期進行,采取圍堰導流施工。工程施工造成施工區葉家莊河下游水體透明度及溶解氧降低,短期內可造成施工河段下游部分水質變差,導致區域浮游生物種類發生變化,適應性強、耐污性種類浮游生物增加,表現出種類多樣性減少,種類趨向于單一化。③對底棲生物的影響底棲生物是魚類最重要的餌料,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將占用一定面積的河道區域,造成施工區段底質發生變動,破壞底棲生物原有棲息地,生境暫時性縮小,生物量減少;河道施工造成下游河段底質發生變化及溶解氧下降,導致下游河段內生物量減少;施工可能產生的污染物會對底棲生物產生直接毒害作用,使底棲生物的種類和數量減少。④對魚類的影響施工期會導致施工區域內原有魚類棲息條件、繁殖條件、水體初級生產力等發生改變,導致施工區域魚類種群結構發生改變,數量下降。相關研究表明:大多數魚種對濁度耐受能力很強,能在混濁度極大水體中生活。同時,魚皮膚分泌黏液具有凝結功能,能很快纏繞懸浮顆粒,以防魚鰓堵塞。工程懸浮物主要來源于施工過程清理底泥、開挖等施工活動,因此對局部區域魚類的生長、繁殖、餌料等存在一定程度影響。根據現場踏勘,走訪工程區常住居民和相關單位,評價河段出現的魚類主要為泥鰍、草魚、鯉魚,未發現國家及陜西省水生重點保護動物。評價河段無洄游性魚類分布,亦無魚類產卵場、索餌場及越冬場分布。施工期由于河道開挖,對現有水生動植物將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工程將底泥清理后,河流斷面面積增大,過流能力增強,水質明顯改善,適宜本地生長的魚類如泥鰍、草魚、鯉魚等水生生物數量、種類將大大增加。采取以上措施后,隨著施工期的結束,工程區水生動植物會增加,施工期的影響也將大大降低。施工生產廢水及施工人員生活污水處理不當,可能會對工程區域水環境產生污染,進而影響水生生物的生存,使原本較少的水生生物更加稀少,因而評價要求必須做好水污染的相關防治措施,從而減少由于廢水處理不當帶來的對水生動植物的影響。由此可見,施工期工程區的水生動植物會受到一定的影響,但影響較小,施工結束后會較快恢復。2、水環境影響因素施工期廢水包括生產廢水和生活廢水。施工用水直接取自河道水。生產廢水主要來自砂石料沖洗廢水、底泥晾曬余水及施工機械沖洗廢水。根據施工安排,估算日均生產廢水排放量約為10m3。施工砂石料沖洗廢水及底泥晾曬余水主要污染物為SS,要求設臨時沉淀池處理后全部回用。施工機械沖洗廢水主要污染物為石油類、SS,要求統一收集后采用隔油沉淀處理后全部回用。生活用水取自附近村莊自來水。按平均施工人數30人計,生活用水取30L/人·d,則生活廢水產生量為0.72m3/d。工程施工不新建施工營地,主要租用沿線居民民房。沿線居民民房均設有旱廁,其他生活雜排水要求用于灑水抑塵。綜上,施工期廢水要求全部回用或外運處置,嚴禁排入河道。3、大氣環境影響因素施工過程對大氣環境影響主要來自施工揚塵、運輸揚塵、車輛及施工機械尾氣,施工期大氣污染物主要是:TSP、NOX、CO及THC等。施工揚塵施工揚塵主要為土方開挖、建筑材料裝卸和堆放時產生的揚塵,主要污染物為TSP,排放位置主要位于施工基地,呈無組織形式排放。運輸揚塵主要來自施工運輸車輛,揚塵對道路兩側一定范圍會造成污染,揚塵量的大小與車流量、道路狀況、氣候條件、汽車行駛速度等均有關系。車輛及施工機械尾氣運行過程中將產生含NOX、CO及THC等污染物廢氣,影響施工區及主要運輸路線兩側區域大氣質量,會造成局部空氣污染。4、聲環境影響因素施工過程對聲環境影響主要來自施工機械及運輸車輛。噪聲源強見下。表4-1施工期主要機械設備噪聲源強表序號設備名稱聲級dB(A)距聲源距離(m)1挖掘機8052推土機8553裝載機9054打夯機9055碾壓機9056清淤機9057砂石料攪拌機9058運輸車輛75-9055、固廢工程土石方開挖9.38萬m3,土石方回填7.58萬m3,剩余土方全部用于綠化、場地平整等,無棄土產生。工程管網敷設需破壞現有水泥路面,破壞路面寬度約為0.5m,路面厚度為0.3m,總計產生廢棄混凝土1200m3,屬建筑垃圾,送河莊坪鎮政府指定建筑垃圾處置場。設計底泥清理2.13萬m3。底泥經自然晾曬后送延安市垃圾填埋場處理。施工期工作人員30人,按每人每天產生0.5kg計,則生活垃圾產生量為15kg/d。運營期生態環境影響分析1、生態環境影響本項目建成后,河道現有底泥得到清理,沿線居民污水接入新建的污水管網,其余水質將改善,且工程實施了生態護岸,減少了水土流失,增加了綠化面積,對區域水環境和對區域生態環境主要是有益作用。2、地表水環境影響分析本項目建成成后,運行期間不增加新的污染源,不產生污染物。主要分析評價工程興建后河道流速、流向和泥沙沖淤變化的影響。工程施工前底泥對河流流速有所阻隔,且由于凸岸阻流,河流流速較為緩慢。工程實施后,河道過水斷面較實施前有所增大,局部流速變緩,但由于整體河道清理了底泥的阻隔,河流整體流速有所增加;工程實施后,平順了河堤沿線,較工程施工前流場更為平順,汛期河流可以更平順地流向下游河段,改善泥沙運動和河床沖淤部位,保護了河道兩岸堤線。工程實施后,對河道流速和泥沙沖淤的影響總體是有利的。選址選線環境合理性分析/五、主要生態環境保護措施施工期生態環境保護措施1、生態保護措施1.1植物保護措施(1)為減免施工活動對植被和土壤的影響,要求施工單位細化施工組織設計的同時,應嚴格劃定施工范圍,不得隨意征占土地以外的農田、灌木和草地;在做好施工組織設計的同時,應嚴格劃定工程施工范圍,在施工區設置警示牌,進行土壤、植被的保護宣傳,并標明施工活動區,嚴禁超范圍砍伐和進入非施工區活動。(2)施工過程中注意保護好表層土壤,用于施工地生態恢復,施工結束后及時清理場地,恢復土層,對臨時占地、裸地進行平整綠化。對臨時占用的耕地及時復墾。(3)盡量保留現狀植被,能利用則利用,不能利用的盡量在適宜地段移植布置,做到既不影響河道行洪,又不破壞現狀植被。(4)施工期要規范施工人員的行為,愛護花草樹木,嚴禁砍伐、破壞施工區以外的農作物和植被,嚴禁采摘花果,攀折苗木。(5)施工過程中,盡量減少對周邊表土及植被的破壞,在施工輔助設施區域應采取攔擋,不能阻礙交通,禁止產生阻水、堵路、堵溝、破壞原有景觀及產生次生水土流失危害等現象。施工過程及時恢復擾動的土壤植被,禁止超過一年時間的裸露。1.2野生動物保護措施根據對工程區野生動物的現狀調查可知,工程區人類活動較為頻繁,無大型野生動物群落,無珍稀瀕危保護類水生生物物種棲息。在施工過程中,應做到:(1)加大宣教力度,在施工期大力宣傳野生動物保護法。通過圖片教育、公告、宣傳冊發放等形式,增強施工人員環保意識,并設保護動物宣傳牌。(2)嚴格劃定工程施工范圍,施工單位必須禁止施工人員隨意捕獵和驚嚇各類野生動物。禁止施工人員采取炸魚、毒魚、電魚等毀滅性方式進行捕魚;禁止引進外來魚類。(3)合理組織施工生產,合理安排高噪聲機械施工時間。禁止安排在夜間作業,以免驚擾鳥類等動物棲息、覓食等活動。(4)水污染控制。施工期間,施工生產廢水處理后回用,施工人員生活依托沿線居民民房的旱廁,用于周圍農田施肥。禁止在河道內存放油料、砂漿等建材和進行施工機械維修,以免油料和維修廢水等污染物質進入水體,影響水質,進而影響河道內的水生生物等。(5)保護水環境,進行固體廢物處理。施工中產生的棄土應盡量做到回用;施工河道底泥通過密閉自卸汽車外運至延安市垃圾填埋場處理;生活垃圾依托沿線居民生活設施,防止污染水體,進而影響水中的水生生物等。1.3生態恢復要求及措施本工程施工期臨時占地主要是河道施工占地及施工輔助設施臨時占地等。環評要求施工期結束后對臨時用地進行生態恢復。臨時用地的生態恢復措施:(1)施工過程中保護好表層土壤,施工結束后及時清理清除施工遺留不利于作物生長的雜物,恢復土層,對臨時占地、裸地進行平整綠化。(2)為減少對植被的影響,對臨時占地采取植物措施綠化,采用鄉土物種,使栽種的植被容易成活,并防止外來物種入侵,減少生態風險。(3)加強綠化植物的管理維護,建立專門的綠化管理機構,采取澆灌撫育管護等措施,確保綠化物種的成活以及綠化效果。2、地表水環境保護措施對于施工期排放的污水應加強施工管理,增強施工人員的環保意識,工程施工期對地表水環境質量的影響主要是施工中產生的生產廢水、底泥暫存區余水和生活污水。生產廢水產生于砂石料沖洗過程和施工機械沖洗過程,砂石料沖洗廢水中大量懸浮物,通過臨時沉淀池沉淀處理后回用;施工機械及車輛沖洗廢水中含有石油類和懸浮物,通過臨時收集池統一收集采用隔油沉淀處理后全部回用,施工機械及車輛沖洗區域(包括收集池)鋪設土工防滲膜。本工程底泥清理采用干法施工,底泥開挖后暫存于底泥暫存區。暫存過程中會產生少量余水及經雨水淋溶后產生的淋溶水,主要污染物為懸浮物,暫存區鋪設土工防滲膜,為防止底泥暫存區余水滲漏污染地表水,在下游設置沉淀池,余水利用自然地形坡度自流進入臨時沉淀池沉淀處理后,回用于施工生產。施工人員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有COD、SS、氨氮、動植物油等。施工人員依托沿線居民民房的旱廁,定期清掏后由附近村民拉運肥田,其他生活雜排水用于灑水抑塵。工程施工場地嚴禁將生活污水排入河道。工程施工期間,嚴禁施工廢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河道,因此施工廢水對水環境影響較小。3、大氣環境保護措施建議與可行性分析施工期揚塵:對于施工中產生揚塵較大施工場地采取定點噴水濕法作業,為控制車輛運輸過程的揚塵污染,在運輸過程中要用擋板和蓬布封閉,從而可以減輕對城區居民的影響,尤其在居民聚集地附近,運輸車輛不應裝載過滿,以免在運輸途中震動灑落,對敏感點居民產生揚塵污染。施工期機械廢氣:工程擬合理安排施工車輛,盡可能減少車輛集中運輸貨物,減少怠速時間等措施減小汽車尾氣對周邊環境的影響。清理底泥惡臭:①施工過程應明確施工計劃,釆用分段施工方式,減少工程持續時間。②盡量采用小功率設備,在疏挖作業上,釆取分區作業方式進行,減少施工時對非開挖區的破壞,同時釆用精確的定位方法,提高開挖施工的精度。③為防止底泥輸送至延安市垃圾填埋場過程中泄露事故的發生,應加強日常養護和巡査,運輸過程中做好密封措施(采用密閉自卸汽車),及時處理可能發生的泄露事故,防止惡臭擴散。④由于施工沿岸居民區較為密集,清理的底泥在暫存區晾曬后,采用密閉自卸汽車清運。要求施工單位環保文明施工,將底泥暫存區遠離居民區設置,使其與居民區的距離大于10m以上,底泥密閉自卸汽車裝滿后及時運走,減少惡臭的影響。通過上述措施,可使得清理底泥過程產生的惡臭達到《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中惡臭污染物廠界標準值二級排放限值,最大程度上減小因施工過程產生的惡臭對沿河周邊環境的影響。運輸過程惡臭:①運輸底泥必須使用密閉自卸汽車,防止漏水、漏泥以及氣味飄散。②底泥應及時轉運,運輸路線應盡量避開居民區,運輸時間應嚴格控制,盡量避開交通繁忙時間,避免底泥運輸過程對線路附近的敏感點的臭氣影響。本工程進行底泥清理的過程將產生一定量的惡臭氣體,但這種影響是短暫的,隨著施工期的結束,工程的環境影響將吊事。故只要在工程的實施過程中公告附近居民并做好群眾的思想工作,沿河周邊居民是可以接受和支持的。綜上,建設單位在嚴格落實環評提出的各項施工廢氣防治措施后,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4、聲環境保護措施建議與可行性分析本工程施工期聲環境保護措施如下:(1)施工單位必須選用符合國家有關噪聲控制標準的施工機具,盡可能選用低噪聲施工機械或工藝,從源頭上降低噪聲源強。(2)加強設備的維護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