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志安-獸醫基礎課件 常見病理變化_第1頁
毛志安-獸醫基礎課件 常見病理變化_第2頁
毛志安-獸醫基礎課件 常見病理變化_第3頁
毛志安-獸醫基礎課件 常見病理變化_第4頁
毛志安-獸醫基礎課件 常見病理變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常見病理變化一、貧血(一)類型1、失血性貧血:見于產后、外傷、及肝脾破裂2、溶血性貧血:紅細胞被病原微生物(如鉤端螺旋體、焦蟲)破壞3、營養不良性貧血:4、再生障礙性貧血:見于慢性中毒(如重金屬)(二)表現1、血液稀薄2、皮膚粘膜:蒼白→失血性貧血黃疸→溶血性貧血(圖1)3、組織器官貧血、蒼白(圖2)二、出血(一)類型1、漏出性出血:血管壁通透性↑,見于急性傳染病(ND、豬瘟)、中毒等。2、破裂性出血:見于外傷、炎癥等(二)病變1、不同類型出血特點毛細血管→點狀或斑狀(圖3、圖4、圖5、圖6、圖7、圖8)動脈→???靜脈出血→???2、不同部位出血特點三、水腫(一)機制組織液和血漿之間通過毛細血管進行的液體交換異常(二)類型1、心性水腫:由于心力衰竭→心輸出量↓,靜脈淤血:左心衰竭→肺水腫右心衰竭→全身水腫2、腎性水腫由于腎功能不全,腎排水排鈉↓→水鈉潴留,表現:眼瞼(圖9)、腹部皮下、陰囊部水腫3、肝性水腫4、惡病質性水腫5、炎性水腫(圖10)6、淤血性水腫7、肺水腫(圖11)8、腦水腫(三)影響1、器官功能衰竭:肺、腦等2、組織營養障礙3、再生功能減弱四、壞死(一)凝固性壞死(蛋白質凝固)1、腎貧血性梗死眼觀壞死組織呈灰白色,干燥堅實,周圍有充血、出血帶2、干酪樣壞死如肺結核(圖12)3、蠟樣壞死灰白色→見于白肌病(二)液化性壞死多發于腦、脊髓,見于雞VE、硒缺乏癥,霉玉米中毒(三)脂肪壞死白色斑塊或堅硬結節(四)壞疽(腐敗菌)1、干性壞疽:如公羊去勢2、濕性壞疽:常見于肺、子宮、腸管等3、氣性壞疽:如氣腫疽感染五、炎癥概念:機體對致炎因素的損傷所產生的具有防御意義的應答性反應。“十病九炎”(一)癥狀1、局部表現

紅:是炎區局部充血所致。初期鮮紅、后期暗紅。

腫:滲出形成炎性水腫所致。以后則有細胞增生。

熱:由于局部充血、物質代謝增強、局部產熱增多所致。

痛:是由炎區組織損傷和腫脹壓迫或牽張感覺神經末梢,以及代謝產物和炎癥介質刺激局部感受器引起疼痛。

機能障礙2、全身反應①發熱②白細胞增多(二)類型根據炎癥的發生速度和臨床經過,可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三種類型。根據炎癥的主要病理變化特點,可分為變質性炎、滲出性炎和增生性炎。

1、變質性炎癥肝臟變質性炎:外觀肝臟腫大、呈土黃色或黃褐色、質地脆軟。(圖13)心臟變質性炎:心肌質稍軟,外觀色彩不均,室中隔、心房、心室面散在有灰黃色的條紋與斑點。(圖、圖)2、滲出性炎①漿液性炎癥如滲出性心包炎(圖)、腹膜炎(圖)②纖維素性炎如纖維素性腸炎(圖)、氣囊炎(圖)a、浮膜性炎絨毛心(圖):心外膜發生浮膜性炎時,由于心臟的不斷搏動可使心外膜表面附著的纖維素成絨毛狀。偽膜:灰白色薄膜b、固膜性炎③卡他性炎常發于胃腸道(圖)、子宮黏膜④化膿性炎(圖)瘺管:如蹄瘺蜂窩織炎:皮下和肌間疏松結締組織發生的彌漫性、化膿性炎。⑤出血性炎:豬瘟→出血性淋巴結炎(圖)犬細小病毒→出血性胃腸炎⑥腐敗性炎:如異物性肺炎、壞疽性子宮內膜炎(四)結局1、康復2、慢性遷徙3、蔓延擴散→敗血癥胸肌出血心外膜出血

心包積液漿液性腹膜炎纖維素性心包炎鴨心肌出血腺胃乳頭出血(禽流感)腎出血點(豬瘟)胃粘膜出血

皮膚、皮下組織黃疸貧血腎腸間膜水腫(豬水腫病)法氏囊漿膜水腫(雞)肺水腫--豬眼結膜水腫肺干酪樣壞死鴨瘟--肝炎雞—變質性肝炎豬口蹄疫--變質性心肌炎禽流感--變質性心肌炎纖維素性腸炎腸黏膜漿液性卡他纖維素性心包炎、肝炎

鴨漿膜炎--氣囊壁纖維素附著混濁兔巴氏桿菌病--化膿性子宮內膜炎出血性淋巴結炎

腫瘤

腫瘤

機體在各種致瘤因素的作用下,局部細胞組織發生異常增殖所形成的新生細胞群,稱為腫瘤。第一節腫瘤的一般生物學特性

一、腫瘤的一般形態與結構

(一)腫瘤的一般形態

1.腫瘤的外形:腫瘤的外形是多種多樣的。發生與身體或器官表面的良性腫瘤往往呈結節狀、息肉狀或乳頭狀,有完整的包膜,其表面通常是光滑的。(圖片7-1)起源于深層組織的良性腫瘤,大多為結節狀、類圓形。(圖片7-2、7-3)

惡性腫瘤能向周圍組織浸潤。所謂浸潤就是指腫瘤細胞長入周圍正常組織,邊界不清楚,形態變化不定,表面一般不光滑或有裂隙、出血、壞死與潰瘍。(圖片7-4)有些腫瘤并不形成腫塊,腫瘤細胞在某些器官內浸潤生長使組織的體積增大和硬度增加,此稱為彌漫性腫瘤。(圖片7-5)

2.腫瘤的體積:腫瘤的體積大小極不一致。

3.腫瘤的色彩:腫瘤的色彩與腫瘤的組織種類有關。(圖片7-6、7-7、7-8、7-9、7-10)。

4.腫瘤的硬度:腫瘤的硬度取決于腫瘤的組織種類,以及腫瘤內的實質與間質的比例。(二)腫瘤的一般結構包括兩個部分,實質和間質。前者是腫瘤的特殊組織即腫瘤細胞成分,后者為非腫瘤成分,常有血管與結締組織等成分。

二、腫瘤的生長與擴散(一)腫瘤的生長

1.腫瘤的生長速度:因腫瘤性質不同,其生長速度差異非常明顯。

2.腫瘤的生長方式(1)膨脹性生長:是大多數良性腫瘤的生長方式。(圖片7-11)(2)浸潤性生長:是多數惡性腫瘤的生長方式。(圖片7-12)

(3)外突性生長:主要是上皮性腫瘤的生長方式。(圖片7-14)第二節腫瘤的命名和分類一、腫瘤的命名腫瘤的命名,常常是以組織來源和生長特性為原則。(一)良性腫瘤的命名:一般是在起源組織名稱后加個“瘤”字,有時還可結合形態和部位特點命名。(二)惡性腫瘤的命名:根據起源組織的不同,常見的有癌和肉瘤,尤以癌為多見。

1.癌:凡來源于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均稱為癌。

2.肉瘤:凡起源于間葉組織的惡性腫瘤均稱為肉瘤。二、腫瘤的分類根據組織來源和性質進行分類。根據來源組織分為,上皮組織腫瘤、間葉組織腫瘤、神經組織腫瘤和其他組織的腫瘤。根據腫瘤的性質分為,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四、腫瘤對機體的影響腫瘤對機體的危害程度主要與腫瘤的性質、生長時間、生長部位等有關。

1.良性腫瘤對機體的影響:影響較小。

2.惡性腫瘤對機體的影響:(1)破壞組織器官的結構和功能。(2)出血和感染。(3)發熱和疼痛。(4)惡病質。第三節腫瘤的病因學和發病學一、腫瘤的病因學:腫瘤的病因學十分復雜,一般可分為外界致瘤因素和機體內在因素兩個方面。(一)外界致瘤因素:有化學性致瘤因素、物理性致瘤因素、生物性致瘤因素和各種慢性刺激等。(二)影響腫瘤發生的內在因素

1.遺傳因素

2.神經機能

3.內分泌因素

4.免疫機能二、腫瘤的發病機理目前認為,致瘤因素作用下,機體細胞和基因結構發生改變,使細胞的遺傳特性發生改變。

馬立克氏病癌肉瘤鱗狀細胞癌成分(右下)和肉瘤成分癌肉瘤免疫組化結果顯示:A癌細胞巢CK陽性B肉瘤成分Vimentin陽性膀胱移行細胞癌腸腺癌膽管癌惡性纖維性組織細胞瘤,瘤組織成放射狀排列,異性型明顯,可見多核瘤巨細胞乳頭狀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