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動力廠煤氣事故應急預案1.引言、概況
麥爾茲窯車間現有3座600噸/天麥爾茲窯,一座1萬立方米煤氣柜,煤氣加壓站一座,北側是石料料場,西側是電石廠原料工段,南側是電石生產工段。麥爾茲窯車間隸屬于伊東集團東興化工電石分廠,現有職工50人。
2、術語、符號和
煤
氣:無色、無味、有劇毒的可燃性氣體,電石爐煤氣CO含量為75%~90%,H2含量為2%~10%,CH4含量為2%~4%,另外還有硫化物、磷化物、碳化物、鈣鎂氧化物、煤焦油等十幾種成分,都極易造成人身中毒;煤氣遇明火或高溫就可能發生強烈爆炸。煤氣的主要危害是:易燃、易爆、易中毒。
3、預案內容
3.1基本情況
隸屬關系;隸屬于伊東集團東興化工電石分廠從業人數:現有職工49人
主要產品、產量:日產白灰1800噸
周邊情況:北側是石料料場,西側是電石廠原料工段,南側是電石生產工段。
3.2危險目標及其危險特性對周邊的影響
3.2.1危險目標的確定:
3.2.1.1煤氣加壓站1座,一萬立方米煤氣柜1座,評價為A級危險源點;4個水封評價為B級危險源點;外網管道及37個閥組評價為C級危險源點。
3.2.1.2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
《GB6222—2005工業企業煤氣安全規程》
3.2.1.3職業健康管理體系文件:
《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管理程序》
《職業健康管理程序》
《燃氣管理程序》
《緊急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3.2.2危險特性及對周邊的影響
煤氣柜火災、爆炸;煤氣泄漏。
對周邊的影響:外網泄漏造成周邊人員中毒及設備損壞,影響公司生產和周邊人員的人身財產安全。
3.3.危險目標周圍可利用的安全、消防、個體防護設備、器材及其分布
主控室配備2臺空氣呼吸器,長管呼吸器2臺,防毒面具20套,便攜式一氧化碳報警儀4臺,急救箱一個,氧氣袋2個,固定式一氧化碳監測儀(探頭),窯體18個,煤壓站5個。
3.4.應急救援組織機構、組成人員和職責劃分
3.4.1應急救援組織機構設置
救援組織機構設現場總指揮1人,副總指揮2人、成員5人
3.4.2組成人員
總指揮:車間主任
副總指揮:副主任、主任助理
成
員:生產作業長3人、檢修組長、安全員
3.4.3主要職責
3.4.3.1現場總指揮:組織制訂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工作,掌握全車間生產的主要環節,負責全車間人員、資源配置以及應急隊伍的調動。批準本預案的啟動與終止。接受公司的指令和調動。
3.4.3.2副總指揮:負責協調事故現場有關工作。
3.4.3.3成員單位:
3.4.3.3.1安全員:協助總指揮、副總指揮做好事故報警、情況通報、事故處置、現場警戒、治安保衛、道路管制、協助搶險救護、人員疏散。
3.4.3.3.2加壓站:負責事故處置時生產系統的開、停車調度工作;負責與公司相關單位生產信息聯絡。
3.4.3.3.3:防護站、檢修組:負責事故現場及相關的搶險、搶修;調配事故現場所需的應急物資。及時組織搶險、自救、報警,服從現場指揮人員的指揮。
3.4.3.3.4盲板工職責:負責開關全車間所轄的眼鏡閥及防護站所屬管道蝶閥及動力廠范圍內帶煤氣抽堵盲板及更換閥門的全部工作內容。負責燃氣車間范圍內帶煤氣開人孔、封人孔。負責防護站所屬管道吹掃、置換工作(是否合格由防護人員確認)。如工作現場發生中毒事故或其他事故,必須立即參加搶救或搶險。如遇防護人員工作安排緊張時,盲板組人員必須服從指令,參加巡檢、監護或其他防護站承擔的工作。
3.4.4明確指揮部及聯系方式
3.4.4.1值班聯系電話:主控/p>
3.4.4.2政府有關部門聯系電話:市火警:119
市急救中心:120
3.5報警及通訊聯絡方式
3.5.1發生事件的報警程序、報警人員
3.5.1.1發生煤氣泄漏、人員中毒、著火爆炸等緊急事故后,現場目擊人員要立即報告燃氣車間領導也可直接向電石廠調度室報告。
3.5.1.2任何單位接到報告后,都要立即向上級領導報告,不得延誤:車間領導接到事故報告后,要立即向部調度室報告,并組織人員趕赴現場,進行急救處理。
3.5.1.3車間領導接到緊急事故報告后,要立即上報應急總指揮,并通知廠調度室廠安環科的領導趕到現場組織搶救和進行事故調查分析。
3.5.2
24小時能報警的設施裝置、位置
報警裝置:便攜式、固定式一氧化碳監測儀
位置:燃氣車間加壓站、氣柜;
3.6應急物資的準備
3.6.1應急物資的品名數量
空氣呼吸器(2個)、便攜式煤氣報警器(4個)、滅火器(16個)
3.6.2應急物資存放地點和負責人
應急物資分別存放轉爐加壓站、新煤氣柜和防護站,由各班組指定專人負責。
3.6.3應急物資的管理
車間防護救護器材由車間指定專人負責管理,空氣呼吸器每月檢驗一次、固定報警器半年檢驗一次、便攜式煤氣報警器3個月檢驗一次、消防器材由各所屬班組負責管理,滅火器2年維修一次。
3.7.事故發生后應采取的處理措施
3.7.1煤氣泄漏中毒事故緊急救護措施:
3.7.1.1煤氣中毒的急救原則是:自身安全、救人、通訊。即:保證救援者的安全,避免事故的擴大;優先救人,迅速將中毒者救出煤氣區域;盡快向上級報告。
3.7.1.2防護人員到事故現場后,要穿戴好防護用品及煤氣監測設備對煤氣區域設警界線,并立即進行現場勘察,對發生泄漏的設備進行搶修,組織救人工作。
3.7.1.3將中毒者迅速救出煤氣區域,安置在煤氣泄露點上風冊空氣新鮮處,維護好現場,并派人接救護車。
3.7.1.4煤氣事故區域安全警界線要有明顯的標志并有專人警戒,防止無關人員誤入再次發生事故;事故隱患未處理完,安全警戒線不能解除。
3.7.1.5檢查中毒者的呼吸,脈博、瞳孔等情況,確定煤氣中毒程度,采取相應的急救措施和處理方法。
3.7.1.6如果中毒者為輕微中毒,有頭痛、眩暈、耳鳴、嘔吐、惡心心煩等癥狀,可直接送急診室或醫院治療,或讓中毒者躺在空氣新鮮處安靜休息。
3.7.1.7如果中毒者為中度中毒、有神志不清、口吐白沫、兩腿癱軟、大小便失禁等癥狀,應立即在現場輸氧,待中毒者恢復知覺后,再送醫院治療。
3.7.1.8如果中毒者為重度中毒,昏迷不醒、神志喪失,呼吸心跳微弱或已停止,出現假死現象,立即盡快進行人工呼吸或心臟擠壓,中毒者未恢復心跳、呼吸和知覺前,不得用車送往醫院,沒有醫生允許,不得停止一切急救措施。
3.7.1.9為了便于中毒者的自主呼吸,應解開其領口、衣扣、腰帶等,應脫掉濕衣服,并注意保暖。
3.7.1.10如果中毒者有外傷,采用正確搬運和急救方式,在急救同時,簡單迅速處理外傷。
3.7.2發生煤氣著火事故
3.7.2.1事故單位要盡快通知消防隊,同時組織人員進行滅火和撲救工作。
3.7.2.2設置事故區域安全警戒線,防止無關人員誤入再次發生事故;事故隱患未處理完,安全警戒線不能解除。
3.7.2.3消防部門的搶險隊到達事故現場后,要立即對現場進行CO檢測,當發現CO超標時,要穿戴好防護設備。以防止搶險人員發生意外事故。
3.7.2.4由于煤氣設備不嚴密而輕微泄露引起的著火,可用濕泥、濕麻袋等堵住著火處滅火,火熄滅后再按有關規定補好泄露處。
3.7.2.5當泄露量較大時,應停止該管道有關用戶煤氣供應并止火。具體做法:立即采取措施以降低煤氣壓力,同時向著火管道兩端通入大量蒸汽和氮氣滅火,但煤氣壓力不得低于100Pa。嚴禁突然關閉閥門或封水封,以防回火爆炸,但壓力也不能過高,過高不能控制火勢。
3.7.2.6直徑小于100mm的煤氣管道,可直接關閉閥門切斷煤氣滅火。
3.7.2.7煤氣管道內部著火,或者煤氣設備內部著火立即向管道內通入蒸汽和氮氣。
3.7.2.8煤氣管道被燒紅,不得用水驟然冷卻,以防管道和設備變形、斷列。
3.7.2.9煤氣管道排水器著火,應立即補水至溢流狀態,然后在處理排水器。
3.7.2.10煤氣著火事故處理過程中,應設專人看管和操作煤氣閘閥、壓力表及蒸汽、氮氣管頭。
3.7.3發生煤氣爆炸事故
3.7.3.1發生煤爆炸事故后,要立即通知煤氣防護站和消防隊前來搶救,同時組織現場人員在統一指揮下實施搶救。
3.7.3.2事故區域要及時進行安全警戒,防止無關人員誤入再次發生事故;事故隱患未處理完,安全警戒線不能解除。
3.7.3.3在事故搶險前要做好現場勘察和CO檢測工作,當發現CO超標時,要穿戴好防護用品,以防止發生中毒等意外事故。
3.7.3.4煤氣設備或管道發生爆炸尚未著火時,應立即切斷煤氣來源,同時向設備或管道內輸入大量蒸汽、氮氣沖淡殘余煤氣以防再次爆炸,徹底切斷煤氣來源之前,有關用戶必須止火,停用煤氣。
3.7.3.5煤氣設備或管道發生爆炸有引發著火時,應按煤氣著火事故處理。
3.7.3.6因爆炸造成煤氣大量泄露,一時不能消除的,應先適當降低煤氣壓力,并立即指揮全部人員撤離現場,然后按煤氣危險作業區的規定進行現場處理。
3.7.3.7爆炸事故后若發生煤氣著火煤氣中毒,應按相應辦法處理。
3.8.人員緊急疏散、撤離
3.8.1現場人員沿側上風向遠離事故現場,并及時到指定集結地點集合,現場臨時負責人清點人數。
3.8.2及時通知現場周圍無關人員緊急撤離危險區域。
3.8.3進入危險區域的搶險人員進入前以及撤離后要及時向負責人報告自身人員情況和現場救援情況。
3.9危險區的隔離和警戒
3.9.1危險區域的設定
3.9.1.1如發生煤氣泄漏,40米半徑內為危險區域,但在下風向按實際現場檢測情況而定。
3.9.1.2發生煤氣火災等其它事故后,視險情程度,設定危險區域。
3.9.2危險區域周圍的檢測
3.9.2.1在煤氣區域,危險區域周圍的檢測用便攜式一氧化碳監測儀進行檢測。
3.9.2.2特別注意周圍居民和其他人員聚集區域的CO濃度檢測。
3.9.3事故現場警戒區的劃定方式、方法
依據煤氣相關安全規程、危險區域周圍的檢測結果及現場的安全實際狀況(如風向等),來確定警戒區的安全半徑;警戒區的安全半徑確定后,采取拉設警繩、懸掛警示、設置警衛的方法,控制安全區域與危險區域的分隔。
3.9.4事故現場警戒區的劃定
依據煤氣相關安全規程、危險區域周圍的檢測結果及現場的安全實際狀況(如風向等),由事故現場指揮部來確定警戒區的安全半徑。
3.9.5事故現場周邊道路隔離與交通疏導
本廠區域范圍內的道路與交通疏導由廠經警和車間安全保衛人員負責,其它區域范圍內的道路與交通疏導由公司統一協調。
3.10.救援及控制措施
3.10.1保護監測、救護人員的措施
3.10.1.1在煤氣區域,監測、救護人員進入危險區域必須佩戴空氣呼吸器及便攜式一氧化碳監測儀。
3.10.1.2根據現場的事故危害性質,確定具體的保護措施。
3.10.2搶險救援方式、方法及人員保護措施
搶險救援方式:專業救援隊伍與一般救援人員相結合,集中指揮,統一行動,協調聯動,避免單人行動。
搶險救援的方法:本著救人、通訊、自身安全優先的原則,各專業組分頭落實搶險救護、緊急操作、警戒疏導等職責。
人員保護措施:執行3.10.1款所規定
3.10.3現場異常情況時,搶險人員的撤離、疏散方法
現場異常情況時,指揮部統一下令,各救援隊伍負責人分別組織各救援隊伍人員按3.8內容組織撤離和疏散。
3.10.4應急救援隊伍的調度
在事故發生后,事故單位的救援隊伍要迅速感到事故現場,其它單位的救援隊伍由指揮部統一調配;如本單位的力量不足時,由指揮部向廠請求援助,由廠統一安排外部救援力量。
3.10.5控制事故擴大的措施
控制事故擴大的措施:首先按3.7內容執行,如情況特殊,必要時可將周邊的設備設施停產,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
3.10.6事故可能擴大后的應急措施
如事故存在可能擴大的情況,由指揮部下達現場搶險救援人員迅速撤離的指令,擴大警戒范圍,同時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
3.11受傷人員的現場救護和救治
3.11.1傷員的分類
受傷人員:煤氣中毒
3.11.2現場搶救
3.11.2.1煤氣中毒
3.11.2.1.1檢查中毒者的呼吸,脈博、瞳孔等情況,確定煤氣中毒程度,采取相應的急救措施和處理方法。
3.11.2.1.2如果中毒者為輕微中毒,有頭痛、眩暈、耳鳴、嘔吐、惡心心煩等癥狀,可直接送急診室或醫院治療,或讓中毒者躺在空氣新鮮處安靜休息。
3.11.2.1.3如果中毒者為中度中毒、有神志不清、口吐白沫、兩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護理工作方案
- 汽車使用與維護 課件 項目五 車身外表及內飾的維護
- 2025年Q1漏洞態勢分析報告
- 海口市2025屆高三年級仿真考試生物試卷(含答案)
- 2025年環氧聚酯粉末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牛里脊肉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吉林省長春五十二中學2024-2025學年初三3月綜合練習(一模)生物試題含解析
- 遼寧特殊教育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中國文學A(1)》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現代生物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興偉學院《進化生物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高中信息技術課分層教學的探索與研究》課題研究開題報告結題報告
- 《河道生態修復技術指南》
- 擔保人和被擔保人之間的協議范本
- 可愛的中國全冊教案
- 醫院品管圈10大步驟詳解課件
- 田野調查方法
- 設備基礎預埋施工方案【實用文檔】doc
- 高中音樂人音版高一上冊目錄鼓樂鏗鏘-錦雞出山(省一等獎)
- 西南18J202 坡屋面標準圖集
- 冶金企業(煉鐵廠)安全生產操作規程
- 新結構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知到章節答案智慧樹2023年南昌大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