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12T 1107-2022城鄉環衛基礎設施建設要求_第1頁
DB3212T 1107-2022城鄉環衛基礎設施建設要求_第2頁
DB3212T 1107-2022城鄉環衛基礎設施建設要求_第3頁
DB3212T 1107-2022城鄉環衛基礎設施建設要求_第4頁
DB3212T 1107-2022城鄉環衛基礎設施建設要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13.020.01CCSZ00DB3212泰州市地方標準DBT20227-22發布-07-22實施DB3212/T1107—2022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本文件由泰州市城市管理局提出并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泰州市城市管理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尹友亮、戴京輝。1DB3212/T1107—2022城鄉環衛基礎設施建設要求1范圍本文件規定了城鄉環衛基礎設施建設的基本要求、住宅區域設施要求、公共區域設施要求、流動作業區域設施要求的要求。本文件適用于泰州市城鄉環衛服務提供者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55011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項目規范GB55013市容環衛工程項目規范CJJ14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CJJ37城市道路設計規范CJJ/T47生活垃圾轉運站技術規范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環境衛生設施涉及環境衛生公共設施、環境衛生工程設施和環境衛生管理機構使用的工作場所。4基本要求4.1市區環境衛生設施的規劃設置應符合城市總體規劃功能要求,布局合理、整潔衛生、使用方便、有利于環境衛生作業的原則。4.2環境衛生設施的規劃設置應與舊城區改建、新城開發和建設同時規劃、設計、施工、驗收和投入使用。4.3城市總體規劃應統籌安排環境衛生設施的總體布局,城市垃圾轉運站、垃圾碼頭、垃圾堆肥廠、垃圾焚燒廠、衛生填埋場、環衛車輛停車場(修理廠)等環衛設施應納入城市黃線規劃,獨立占地的公共廁所與其他環境衛生設施的位置、容量、用地規模及相應的規劃設置要求應一并在控制性詳細規劃中明確。4.4現有的環境衛生設施需改建或遷建時,應落實遷建和改建方案并報市城管部門會同規劃部門批準后,方可改建或遷建。4.5新區開發、舊城區改建、住宅區建設以及機場、車站、碼頭、公園、商場等公共場所,應按照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和環境衛生設施的設置標準,設置環境衛生設施。2DB3212/T1107—20224.6市城管部門應負責市區環境衛生設施設置管理工作,市、區環境衛生管理機構應當具體負責管理區域內環境衛生設施設置管理。4.7住宅區、商業綜合體等環境衛生設施應與住房等主體建筑物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竣工,建設單位在圖紙規劃建筑方案審核前,配套建設的環境衛生設施應經城管部門審核同意,并經市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許可后實施。住宅區、商業綜合體等竣工后,建設單位應當將住宅區、商業綜合體等環境衛生設施納入竣工驗收范圍,城管部門應共同參與對住宅區、商業綜合體等配建的環境衛生設施進行竣工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4.8市城管部門應當監督在住宅區、商業綜合體以及其他建設項目應設置生活垃圾分類設施、生活垃圾收集房、建筑裝潢垃圾臨時收集池以及公共廁所等環境衛生設施。4.9市城管部門應當根據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市區環境衛生設施布局規劃,報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實施。5住宅區域設施要求5.1住宅區應當設置生活垃圾收集房,生活垃圾收集房面積應根據住宅區住戶數量設置,生活垃圾收集房地面應當硬質化,具備進水和污水排放功能。5.2住宅區每300戶~500戶居民宜設置一組生活垃圾分類設施,垃圾容器應當按照垃圾分類收集要求設置。5.3住宅區應當預留建筑裝潢垃圾臨時收集池,建筑裝潢垃圾臨時收集池應當根據住宅區住戶數量而設置,應當便于業主傾倒和機械化作業,車輛回旋場地不小于100平方米,使用期限自住宅區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不得少于5年。5.4住宅區建筑裝潢垃圾臨時收集池使用期不超過八年,使用期滿后,其占用的土地按照原批準規劃要求恢復到位。5.5市區實行人車分流的住宅區,生活垃圾分類設施應當設置在便于居民投放處,生活垃圾收集房、建筑裝潢垃圾臨時收集池應當設置在便于傾倒、清運、通行的區域。5.6供環境衛生車輛通行的通道,應滿足環境衛生專用車輛進出通行和作業的需要,按GB55011有關規定設計,具體設計要求如下:a)住宅區內的通道應當滿足2噸以上載重車的通行,設計車速不得超過15公里/小時;b)新建住宅區和舊城區改建應當滿足5噸載重車通行;c)舊城區至少應當滿足2噸載重車通行;d)生活垃圾轉運站的通道應當滿足5噸~30噸載重車通行。5.7各規模住宅區公共設施宜符合《住宅小區環衛基礎設施設置明細表》(見附錄A)的規定。6公共區域設施要求6.1公共廁所6.1.1市區新建、擴建、改建的商業文化街、步行街、交通道路及火車站、長途汽車站(公交始末站)、公共停車場(庫)、旅游風景區、公園、公共綠地、金融機構營業大廳、體育場(館)、影劇院、展覽館、集貿市場等人流集散場所附近,建設單位應同步建設公共廁所和設置其他環境衛生設施。6.1.2本文件條9.1.1規定已建成的公共場所未建設公共廁所以及未設置其他環境衛生設施,建設單位應按規定建設和設置;確因用地規劃等原因不能設置,建設單位應根據需要設置臨時公共廁所和其他環境衛生設施。3DB3212/T1107—20226.1.3住宅區、單位新建公共廁所應盡量臨近道路旁,市區主次干道兩側應按照每平方公里3-5處的標準設置公共廁所。6.1.4市區公共廁所應設置明顯、統一的公共廁所標志、方向指示標志,方便使用。6.1.5市區新建公共廁所應當按照城市公共廁所應按GB55013有關規定設計,按照“四不一有”(即:地面不滑、味道不臭、光線不黑、蚊蟲不叮、如廁有紙)建設,配有第三衛生間和公廁指示牌。6.1.6鼓勵機關、學校等單位廁所對外開放。6.2化糞池市區化糞池設計應參照《鋼筋混凝土化糞池標準圖集》,其容積不得小于4號化糞池,污水納入城市污水管網,化糞池的周邊應當便于5噸及以上吸污車的進出;受條件限制區域,至少應當滿足2噸以上吸污車進出的要求。化糞池與其他建筑外墻的距離應當超過5米。6.3垃圾分類收集容器6.3.1垃圾分類收集容器應美觀、衛生、耐用并能防雨、防腐、阻燃、抗老化。6.3.2市區道路兩側或路口以及各類交通客運設施、公共設施、廣場、社會停車場等的出入口附近宜設置垃圾分類收集容器。6.3.3市區設置的垃圾分類收集容器應具有國家垃圾分類標準收集功能。6.3.4機關、學校等單位應在垃圾分類收集作出表率和示范作用。6.3.5市、區環境衛生管理機構可與科研機構、生產企業合作,開發適宜家庭垃圾分類收集的容器,并對單位、家庭、個人實施垃圾分類收集宣傳、指導、推廣。6.3.6市區垃圾運營單位對分類收集的垃圾應分類運輸、分類處理。6.4餐廚垃圾收集容器6.4.1市區飯店、賓館、單位食堂應當在后廚位置設置餐廚垃圾收集容器,餐廚垃圾收集容器的容量和數量應根據最大接待就餐人數確定。6.4.2餐廚垃圾收集容器設置地點應便于統一收集、運輸,收集容器應密閉無泄漏,保持清潔衛生。6.5垃圾轉運站6.5.1市區新建、擴建、舊城區改建的居民區域設置垃圾轉運站,應當按照CJJ/T47要求設計、建設。轉運站的服務半徑不宜超過0.8公里。6.5.2垃圾轉運站宜設置在交通運輸方便、市政條件較好并對居民影響較小的區域,海陵、姜堰區、醫藥高新區(高港區)應當至少設立一個日處理能力300噸以上的大型垃圾轉運站。垃圾轉運站需設置除臭設施,以及配套建設垃圾滲濾液收集池。6.5.3市區設置的垃圾、糞便碼頭應有卸料、停泊等使用的岸線和陸上作業區。陸上作業區用以安排車道、計量裝置、大型裝卸機械、倉儲、管理等用地。在有條件的碼頭,應為改造集裝箱專業碼頭預留用地。碼頭應有防塵、防臭、防(垃圾、糞便、污水)散落下水體的設施,糞便碼頭應建造封閉式防滲貯糞池。6.5.4市區重要的水域保潔地區應設置水上作業基地,可根據需要采用定點攔截設施、人工船只打撈和機械船只打撈。6.5.5水上作業基地應按生產、管理需要設置,有水上岸線和陸上用地,便于水上打撈、垃圾分類收集、清運,滿足水上作業船只打撈、停泊、垃圾吊裝、轉運需要。7流動作業區域設施要求7.1在流動作業的環境衛生清掃、保潔工人工作區域內,應設置工人休息、更衣、停放車輛和存放作業工具等的場所,具備條件的可以設置淋浴房。4DB3212/T1107—20227.2環衛休息場所可設置于人行道旁或綠地內,也可附設在垃圾轉運站、公共廁所、環衛停車場等場所內。5DB3212/T1107—2022AA附錄A(規范性)住宅小區環衛基礎設施設置明細表A.1住宅小區環衛基礎設施設置《住宅小區環衛基礎設施設置明細表》見表A.1。表A.1住宅小區環衛基礎設施設置明細表住宅區規模垃圾分類設施每300戶~500戶設置1處垃圾分類設施,每處面積10-25平方米。生活垃圾收集房建筑裝潢垃圾臨時收集池公廁環衛工人休息點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暫存點垃圾中轉站設置標準共性要求設置標準共性要求設置標準共性要求(含)以下1.面積不小2.室內照明2處。1.建于住宅小區圍墻內,便于環衛作業車輛進出;2.房屋室內高度不3.前后門封閉設置,外部留有環衛作業車輛專用通道,便于作業車輛進入室內作業。內部設置物業進出通道;4.房內地面硬質化,四周設置寬度不小槽,明槽加蓋;面積不小方米1.垃圾池為馬蹄型,三面高度2米的鋼筋混凝土墻,墻的上方采用2米高的封閉式圍擋,防塵封頂總高度不2.地面硬質化,垃圾池附近接通自來水,用于降塵;中二類及以上公廁進行設計;置,公廁入口必須對外,全天免費向市民開放;3.廁所蹲位數:個;女位不少于3個,須同時考慮第三衛生間。2.面積不小于20平方米;3.設置環衛工人休息桌基本設施。1.在物業用房或后勤用房中明確2.面積不小于超大規模小區或小區周邊無生活垃圾中轉需配套建設生活垃圾中轉站及垃圾壓縮設JT求。501戶~1000戶1.面積不小2.室內照明2處。面積不小方米6DB3212/T1107—2022表A.1住宅小區環衛基礎設施設置明細表(續)住宅區規模垃圾分類設施生活垃圾收集房建筑裝潢垃圾臨時收集池公廁環衛工人休息點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暫存點垃圾中轉站設置標準共性要求設置標準共性要求設置標準共性要求1001戶~2000戶每300戶~500戶設置1處垃圾分類設施,每處面積10-25平方米。1.面積不小米;2.室內照明少于4處。5.室內接入自來水;6.室內污水必須納入小區污水管網;7.屋內設置負壓新風或排風設備。處面積不平方米;2.如分期每期內各設積不小于米。3.必須按照垃圾分類工作要求,池內確保無生活垃圾、綠化垃圾、工程建筑垃圾、有毒有害垃圾等;4.進出道路的周圍保持暢通,確保環衛車輛作業。類及以上公廁進行設計2.位于醒目位置,公廁入口必須對外,全天免費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