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斜井反坡排水施工細則_第1頁
隧道斜井反坡排水施工細則_第2頁
隧道斜井反坡排水施工細則_第3頁
隧道斜井反坡排水施工細則_第4頁
隧道斜井反坡排水施工細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斜井反坡排水施工細則1、工程簡述XX隧道施工共設4處斜井,分別承擔部分正洞施工任務。XX斜井全長1273.5米,斜井內綜合坡度1.44%,為反坡開挖排水。XX斜井擔負正洞5.134公里的開挖任務(DK494+858~DK499+992),穿越F3、F4、F5、F6斷層,正洞內為順坡開挖排水。烏田斜井全長2106.3米,斜井內綜合坡度7.65%,為反坡開挖排水。烏田斜井擔負正洞3.845公里的開挖任務(DK499+992~DK503+837),先后穿越F9斷層(預計最大涌水量4334m3/d)、F8(預計最大涌水量18282.60m3/d)、F7(預計最大涌水量17730.98m3/d),正洞內為反坡開挖排水。風際斜井全長1865.2米,斜井內綜合坡度5.94%,為反坡開挖排水。風際斜井擔負正洞4.000公里的開挖任務(DK503+837~DK507+837),分別向進口、出口方向開挖,正洞內向進口方向為反坡開挖排水,向出口方向由于經過人字坡,先是順坡開挖排水,然后是反坡開挖排水,穿越F10斷層(預計最大涌水量1799m3/d)。乾頂斜井全長763.59米,斜井內綜合坡度7.93%,為反坡開挖排水。乾頂斜井擔負正洞3.553公里的開挖任務(DK507+837~DK511+390),穿越F11斷層(預計最大涌水量1445m3/d)正洞內為順坡開挖排水。2、總體方案斜井為反坡排水,正洞在進口打通之前的排水也經過斜井反坡排出。排水方案為正洞施工時通過排水溝自然順排,斜井采用機械排水,設置多級泵站接力排水,斜井縱向每隔300m在洞壁一側設集水倉。排水系統見圖1。施工工作面積水采用移動式潛水泵抽至就近的泵站或臨時積水坑內,其余已經施工地段出水經臨時集水坑自然匯積到泵站水池內。由工作泵將水經管路抽排至前一級泵站內,如此接力抽排到洞外經污水池處理后排放。根據設計,XX隧道整體上圍巖完整、質量較好,一般地段為貧水段,可能在局部節理發育段產生滲滴涌水,但在斷層破碎帶極易產生大涌水,各工作面的排水量按照斷層的預測涌水量加上一般地段涌水量,以及洞內濕式掘進、灑水降塵等施工用水(按240m3/d)考慮,則XX斜井工區各工作面的預測最大涌水量為3795m3/d,正常涌水量(7938+240)×10%=818m3/d,則設計施工排水能力要大于41m3/h,預防涌水最大排水能力要大于160m3/h。抽水設備按20小時抽完24小時排水量的能力選配,同時考慮一定的備用水泵,集水坑容量按照15min設計涌水量(48m3)設計,確保斜井不被淹井。烏田斜井為反坡排水,正洞在進口打通之前的排水也經過斜井反坡排出。排水方案為正洞施工時開挖掌子面的積水通過小水泵抽到最近的聚水坑,再由主水泵由聚水坑通過水管將水抽至上級聚水坑。由于正洞坡度較小,聚水坑每隔1000米設置一處,為保證正洞車輛運輸暢通,聚水坑結合橫通道或綜合洞室位置設置。聚水坑采用片石砌筑,坑內采用水泥砂漿抹面。斜井采用機械排水,由于斜井坡度較大,進出口高差110多米,設置7級泵站接力排水,斜井縱向每隔300m在洞壁一側設集水倉。施工工作面積水采用移動式潛水泵抽至就近的泵站或臨時積水坑內,其余已經施工地段出水經臨時集水坑自然匯積到泵站水池內。由工作泵將水經管路抽排至前一級泵站內,如此接力抽排到洞外經污水池處理后排放。根據設計,XX隧道整體上圍巖完整、質量較好,一般地段為貧水段,可能在局部節理發育段產生滲滴涌水,但在斷層破碎帶極易產生大涌水,各工作面的排水量按照斷層的預測涌水量加上一般地段涌水量,以及洞內濕式掘進、灑水降塵等施工用水(按240m3/d)考慮,則烏田斜井工區各工作面的預測最大涌水量為:斜井段490m3/d,正洞施工階段20489m3/d,則設計施工排水能力要大于105m3/h,預防涌水最大排水能力要大于854m3/h。抽水設備按20小時抽完24小時排水量的能力選配,同時考慮一定的備用水泵,集水坑容量按照50m3設計。風際斜井采用機械排水,由于斜井坡度較大,進出口高差110多米,設置6級泵站接力排水,斜井縱向每隔300m在洞壁一側設集水倉。風際斜井工區各工作面的預測最大涌水量為2040m3/d,則設計施工排水能力要大于10m3/h,預防涌水最大排水能力要大于85m3/h。抽水設備按20小時抽完24小時排水量的能力選配,同時考慮一定的備用水泵,集水坑容量按照50m3設計,確保斜井不被淹井。乾頂斜井進出口高差60多米,設置3級泵站接力排水,斜井縱向每隔250m在洞壁一側設集水倉乾頂斜井工區各工作面的預測最大涌水量為1445m3/d,則設計施工排水能力要大于10m3/h,預防涌水最大排水能力要大于70m3/h。抽水設備按20小時抽完24小時排水量的能力選配,同時考慮一定的備用水泵,集水坑容量按照15min設計涌水量(20m3)設計,確保斜井不被淹井。臨時集水井根據匯水段水量大小而定。工作水泵按使用1臺、備用1臺、檢修1臺配備,同時,為防止突水,設置1套應急排水系統,并設專業排水人員管理和操作。3、設備選型配套3.1、選型原則⑴隧道排水主要為隧道滲水,同時考慮到施工用水。水質除地下水的本身成份外,還有巖石石硝、泥漿、噴射混凝土的回彈物,所以,除考慮到需排出的水量外,還應考慮到排水的成分組成。⑵洞內水量是逐段遞增的,在各級泵站的選型上,應按排水能力遞增原則自下而上遞增選配。⑶各級泵站排水能力應充分配備,并有一定的儲備能力。⑷選用水泵特性要求:強耐磨、耐腐蝕,使用時間長。⑸掌子面移動水泵選用較輕便的潛水泵,實際操作根據水量大小在數量上予以增減。3.2、水泵配置斜井名稱水泵型號流量m3/h揚程m功率kw出水管徑mm數量臺XX斜井80QW50--10-33潛污泵50103806GMZ100--18-1170渣漿漿田斜井GMZ80-220-1110渣漿泵泵1102218.515030GMZ250--32-11220渣渣漿泵7303722030010風際斜井50QW15--22-22.2潛污污泵15222.25024100QW877-28--15潛污污泵8728151008乾頂斜井50QW15--22-22.2潛污污泵15222.2509100QW700-22--11潛污污泵70221110034、排水系統4.1管路根據洞內最大水量情況,結合選配的抽水設備,正常施工采用一套為φ250mm管路,管材為無縫鋼管。4.2臨時集水坑斜井內臨時積水坑設在洞內右側,每隔100米設置一處。集水坑尺寸為:4m(長)×2.5m(寬)×1.5m(深),容量15m3。4.3、永久性泵站永久性泵站為正洞左右線貫通前所有的接力排水水倉位置。泵站水倉容量計算按該段15min的匯水量加上施工用水合計確定,其結構尺寸為:5m(長)×4.5m(寬)×2.5m(深),容量50m3。4.4、排水供電為確保洞內排水正常進行,設置兩條供電系統,一路運行,一路備用。4.5、其他⑴掌子面排水采用移動式水泵,管路為φ50mm消防軟管,抽排至就近的泵站或臨時積水坑內。⑵為保證洞內道路無水干爽,必須修建好兩側排水溝,確保洞內滲水通過側溝引入積水坑內,不至于洞內道路上漫流。5、排水管理和實施5.1、人員安排隊長1人、副隊長1人、設備檢修1人、排水工班2個班。每班組成:工班長1人,泵站管理員1人/每站、掌子面操作人員2人。5.2、運行和檢修⑴確保電路確保電路安裝的正確,檢查轉向是否正確;設置接地裝置及標志。⑵電泵的冷卻,采用下一個泵站抽上來的水直接澆至電泵上進行冷卻。⑶施工中采用在水泵與管路的接口處安一+20mm出水口,利用高壓水不斷對進水口處進行沖攪;同時,利用高壓風進行沖吹,防止污泥的淤積。⑷施工人員及時對坑內污泥雜物進行清理。⑸在進水口倉裹鐵窗紗,同時把水泵(工作面移動式)或進水口施在竹筐內,可以防止污泥及雜物的進入而發生堵塞。⑹當水位下降超過底座,間歇出水時,應立即停機進行檢查;運行一定時間后,須進行維護保養。及時地進行保養和維修是確保設備正常運轉的必要措施。5.3、隊長、副隊長輪流24h值班制,并制定抽水記錄表進行統一管理,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匯總問題進行總結分析。6、應急措施在排水系統上增設1套設備和管路作為應急措施。管路利用高壓進水管路,即在每個泵站處在高壓水管上開口,與安裝在泵站處的水泵相接通,正常情況下把閘閥關閉。一旦遇到突水、涌水現象,即把進水閘閥關閉,切斷高壓供水,打開排水閘閥進行應急抽排。在特殊情況下,洞內排水系統即形成2套:1路250mm,1路80mm。7、污水處理洞內施工排放的污水須經沉淀、隔油、氣浮處理。處理后的水盡量用于噴灑道路,排放的水一定要經檢驗達標后才預排入河溝。沉淀池內淤泥用吸泥泵抽出后集中晾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