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07-T 1035-2022 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鮮食模式技術規程_第1頁
DB3207-T 1035-2022 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鮮食模式技術規程_第2頁
DB3207-T 1035-2022 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鮮食模式技術規程_第3頁
DB3207-T 1035-2022 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鮮食模式技術規程_第4頁
DB3207-T 1035-2022 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鮮食模式技術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020.20CCSB22連云港市地方標準DB3207/T1035—2022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鮮食模式技術規程Echnicalregulationoffresheatingmodelcultivationforsoybean-maizestripintercropping2022-12-20發布2023-01-01實施連云港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DB3207/T1035—2022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本文件由連云港市農業科學院提出。本文件由連云港市農業農村局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連云港市農業科學院、江蘇省農業科學院、連云港市農作物技術指導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祝慶、劉耀鴻、劉瑞顯、王軍、劉冬玲、張國偉、李洪濤、許瀚元、李淑芬、柴文波。IDB3207/T1035—2022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鮮食模式技術規程1范圍本文件規定了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鮮食模式的品種選擇、產地選擇、播種、田間管理、病蟲草害防治與收獲等關鍵環節的技術要求。本文件適用于連云港市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鮮食模式的生產。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4404.1糧食作物種子第1部分:禾谷類GB4404.2糧食作物種子第2部分:豆類GB5084農田灌溉水質標準農藥合理使用準則GB/T8321NY/T391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NY/T393綠色食品農藥使用準則NY/T394綠色食品肥料使用準則NY/T503單粒(精密)播種機作業質量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Soybean-maizeStripIntercropping基于傳統間套作創新發展而來,采用玉米帶與大豆帶復合種植,讓高位作物玉米株具有邊行優勢,擴大地位作物大豆株受光空間,適于機械化作業,作物間和諧共生的一季雙收種植模式。鮮食模式選用鮮食玉米品種和鮮食毛豆品種進行帶狀復合種植,以收獲鮮食玉米和鮮食毛豆為目的的種植模式,秸稈可作為混合青貯飼用。4品種選擇大豆種子質量應符合GB4404.2的要求,玉米種子質量應符合GB4404.1的要求。鮮食大豆品種宜選用耐蔭、耐密、抗倒、早熟、抗病和宜機收的品種,推薦選用蘇新6號、通豆6號、淮鮮豆6號等。1DB3207/T1035—2022鮮食玉米品種選用株型緊湊、熟期適中、抗病性強、適宜密植和宜機收的品種,推薦選用彩虹77、蘇科糯1505、蘇玉糯11號等。5產地選擇產地土壤環境應符合NY/T391的要求,農田灌溉水應符合GB5084的要求。6播前準備種子準備播種前選晴朗天氣曬種2d~3d,剔除壞、霉、雜粒,玉米用粉銹寧包衣或拌種,藥量為種子重的0.3%,大豆用種衣劑進行包衣,藥量約為種子量的3%。整地播前進行深耕,耕深0.2m以上,耕后旋耙保墑,土塊應細碎均勻,無根茬、雜草,上虛下實。7播種播種期6月下旬~7月上旬。種植模式采用2行玉米與4行大豆間作,全帶寬2.7m,其中玉米帶寬0.4m,帶內行距0.4m;大豆帶寬0.9m,帶內行距0.3m;玉米帶與大豆帶間距0.7m。種植密度玉米宜每667m2種植3000株以上,株距12cm~15cm;大豆宜每667m2種植7000株以上,株距12cm~14cm。基肥施用玉米帶施用玉米專用高氮緩/控釋肥或新型復合肥(全生育期施純氮12kg/667m2~14kg/667m2),后期視長勢追施葉面肥。大豆帶施用低含氮量復合肥(全生育期施純氮2kg/667m2~2.5kg/667m2)。肥料使用應符合NY/T394規定,基肥施用可選用播種施肥一體機實現種肥同播。精量機播應選用行株距滿足農藝要求的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施肥播種機,實現種肥同播,確保苗齊苗勻。播前嚴格按照株行距配置調試機器播種檔位與施肥量,確保株距和行距達到技術要求。播種深度玉米3cm~5cm、大豆2cm~3cm,根據播種深度調節好拖拉機懸掛液壓以及播種機限深輪裝置。播種機運行安全技術條件應符合NY/T503規定。開溝2DB3207/T1035—2022播種完成后,開好圍溝、腰溝、畦面溝。溝寬0.4m,畦面溝深0.25m,腰溝深0.3m,圍溝深0.35m。8田間管理水分管理8.1.1灌溉除苗期外,玉米各生育時期田間持水量降到60%以下均應及時灌溉;大豆在花期、結莢期和鼓粒期遇旱應進行灌溉。灌溉方式以溝灌為主,有條件的可采用滲灌或噴灌,杜絕大水漫灌。灌溉水應符合GB5084要求。8.1.2排澇苗期如遇暴雨或連續陰雨應及時清溝理墑,淹水時間不應超過0.5d。生長后期玉米淹水時間也不應超過1d。如發生澇害時可噴施葉面肥和生長調節劑促進植株恢復生長。病蟲草害防治應優先采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科學使用化學農藥,農藥使用原則應符合NY/T393規定。8.2.1雜草防除8.2.1.1芽前封閉播后芽前用96%精異丙甲草胺乳油(金都爾)80-100ml/667m2,如闊葉草較多可混加草胺磷(80-120g/667m2)進行封閉除草。8.2.1.2苗后除草苗后應用玉米、大豆專用除草劑定向除草(通過物理隔簾將玉米、大豆隔開施藥),玉米可用75%噻吩磺隆0.7-1g/667m2,大豆用25%氟磺胺草醚水劑80-100g/667m2或15%精喹禾靈+25%氟磺胺草醚(20ml+18g型1套/667m2)。8.2.2病蟲害防治8.2.2.1農業防治應選用綜合抗性好的品種,播前挑選健康種子,應及時滅茬和耕地,清除溝渠路邊雜草,合理輪作換茬,可有效降低病蟲草害發生基數。8.2.2.2物理防治可在田間設置高效振頻燈進行誘殺玉米螟、豆莢螟、地老虎成蟲等害蟲,每1hm2設置一盞;可用玉米螟、棉鈴蟲、斜紋夜蛾、草地貪夜蛾性誘捕器誘殺成蟲、干擾交配,每667m2設置1臺~2臺;可在田間懸掛黃色板或藍板誘殺蚜蟲、灰飛虱、薊馬等,每667m2設置10張~20張。8.2.2.3生物防治可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每667m2用每克含100億以上孢子的Bt乳劑200ml,按藥、水、干細沙比為0.4:1:10配成顆粒劑灌心,防治玉米螟危害。3DB3207/T1035—20228.2.2.4化學防治大豆葉斑病和銹病、玉米喇叭口期和穗期玉米螟、草地貪夜蛾、桃蛀螟、玉米小斑病、銹病等,采用廣譜生防菌劑、農用抗生素、高效低毒殺蟲殺菌劑,結合農藥增效劑,采用植保無人機統一飛防,達到兼防多種病蟲害的目標。藥劑選用見附錄A、附錄B。農藥使用應符合GB/T8321和NY/T393規定。9收獲鮮食玉米在授粉后的22d~27d,籽粒含水量達59%~65%,花絲開始變焦,頂端籽粒飽滿時采收;鮮食大豆在鼓粒后期,植株80%以上豆莢鼓粒飽滿、莢色翠綠時田間收獲,然后使用半自動脫莢機脫莢。采后立即進行精選、分級、儲運,運輸過程應避免陽光直射和雨淋。10記錄檔案建立田間記錄檔案,包括產地環境、種植品種、種植日期、收獲日期、農用物資的采購和使用、田間管理等農事操作、災害性天氣的發生及損失、主要病蟲草害防治、主要經濟性狀及產量效益等記錄,保存兩年以上。4

DB3207/T1035—2022附錄A(資料性)玉米防治對象和常見農藥品種使用方法表A.1玉米常見病蟲草害防治用藥建議防治對象雜草藥劑名稱施用量500倍液施用方法施用時期苗前50%乙草胺乳油38%莠去津懸浮劑38%莠去津懸浮劑硝磺草酮噴霧1次400倍液400倍液定向噴霧1次~2苗后3葉~70mL~100mL/667m500倍液2次,見草施藥5葉期地老虎48%毒死蜱乳油基部噴施或灌根2苗期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次~3次,間隔72.5%溴氰菊酯3000倍液200倍液薊馬蚜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48%毒死蜱乳油噴施2次~3次,苗期苗期苗期苗期1500倍~2000倍液1000倍液間隔7天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5%吡蚜酮可濕性粉劑48%毒死蜱乳油噴霧3次~4次,2000倍液間隔7天灰飛虱1000倍~1500倍液2000倍~2500倍液1500倍液噴霧2次~3次,間隔4天二點委夜蛾草地貪夜蛾基部噴施或灌根2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5%氯蟲苯甲酰胺5%甲維鹽1000倍液次~3次,間隔7噴霧2次~3次,7mL~10mL/667m2拔節期至抽雄期10mL~20mL/667m20mL~40mL/667m每株2g22間隔10天60g/L乙基多殺菌素3%辛硫磷顆粒劑白僵菌顆粒劑玉米螟心葉撒施1次大喇叭口期每667m用20g拌河沙2.5kg2大、小斑病10%苯醚甲環唑1000倍液2000倍液500倍液500倍液噴霧2次~3次,間隔10天拔節期至抽雄期25%丙環唑乳油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乙烯菌核利可濕性25%粉銹寧紋枯病1000倍~1500倍液1000倍液噴霧2次,間隔7噴霧2次,間隔7抽雄期抽雄期南方銹病25%丙環唑乳油2000倍液天12.5%R-烯唑醇可濕性1000倍液5DB3207/T1035—2022附錄B(資料性)大豆主要防治對象和常見農藥品種使用方法表B.1大豆病蟲草害防治用藥建議藥劑名稱施用量施用方法施用時期苗前96%精異丙甲草胺乳油(金都爾),(80-120克/畝)進行封閉除草乙草胺80-100ml/667m22噴霧1次噴霧1次噴霧80-120g/667m雜草15%精喹禾靈+25%氟磺胺草醚20ml+18g型1套/667m2苗后2葉~4葉期噴施1次25%氟磺胺草醚水劑60-130ml/667m20.5%甲氨基阿維菌素10%蟲螨腈1500倍液1500倍液4000倍液斜紋夜蛾甜菜夜蛾幼蟲期幼蟲期成蟲15%茚蟲威0.5%甲氨基阿維菌素10%蟲螨腈10-15ml/667m2噴霧2次,間隔14天10-15ml/667m22.5%高效氯氟氰菊酯,用量、或,用量20-30ml/667m2大豆食心蟲噴霧20%速滅殺丁50-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