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06-T 1036-2022 綠色餐飲外賣管理規范_第1頁
DB3206-T 1036-2022 綠色餐飲外賣管理規范_第2頁
DB3206-T 1036-2022 綠色餐飲外賣管理規范_第3頁
DB3206-T 1036-2022 綠色餐飲外賣管理規范_第4頁
DB3206-T 1036-2022 綠色餐飲外賣管理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03.080CCSA163206南通市地方標準DB3206/T1036—2022綠色餐飲外賣管理規范2022-12-05發布2022-12-18實施南通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DB3206/T1036—2022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南通市市場監管局、南通市商務局提出并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南通祥龍管理技術策劃有限公司、南通通質標準管理服務有限公司、南通市飯店與餐飲商會、江蘇權正檢驗檢測有限公司、上海拉扎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漢祥、徐維祥、錢永春、郭亦城、付景、金童、張歡、張新宇、嚴洪彬、殷天漩、薛成晨。IDB3206/T1036—2022綠色餐飲外賣管理規范1范圍本文件規定了綠色餐飲外賣管理的術語與定義、資質及管理要求、商家綠色采購及儲存、餐食加工制作、包裝管理、送餐管理、績效評價、持續改進。本文件適用于南通市餐飲外賣管理。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276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18483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GB/T19012-2019質量管理顧客滿意組織投訴處理指南GB31654-202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餐飲服務通用衛生規范GB/T37422綠色包裝評價方法與準則HJ554飲食業環境保護技術規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2018.6.25)術語和定義3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訂餐平臺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利用互聯網提供餐飲服務的訂餐系統,包括但不限于公眾號、小程序、APP或其組合。3.2餐飲服務通過即時加工制作、商業性銷售和服務性勞動等,向消費者提供食品或食品和消費設施的服務活動。[來源:GB31654-2021,2.1]。3.33.4餐飲食品制作單位向消費者提供餐飲服務(3.2)的組織,簡稱商家。餐飲外賣商家利用互聯網、電話或其他信息傳遞方式,獲取消費者需求信息,以打包方式提供餐飲服務(3.2)的活動,包括但不限于:a)b)履行訂餐平臺(3.1)生成的訂單;消費者到餐飲食品經營場所自提;1

DB3206/T1036—2022c)d)堂食過程中追加的打包訂單;為特定組織或群體提供打包、配送餐飲食品的活動。3.53.6綠色餐飲外賣為消費者提供以健康、安全、節能、環保為理念的餐飲外賣(3.4)活動。綠色采購在采購活動中,推廣綠色低碳理念,充分考慮環境保護、資源節約、安全健康、循環低碳和回收利用,通過合法渠道采購經檢測合格的食用農產品,優先選擇“綠色食品、有機食品”標志等產品。3.7綠色包裝在包裝產品全生命周期中,在滿足包裝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對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危害小、資源能源消耗少的包裝。[來源:GB/T37422-2019,3.1]3.8外賣配送為外賣提供點對點物流服務的過程,主要包括:接單、取貨、配送、交貨等環節。3.9配送箱用于盛裝外賣餐飲食品,能滿足保溫、保鮮及食品衛生安全要求的送餐容器。4資質及管理要求4.1總則參與餐飲外賣經營活動的市場主體地位應合法合規,倡導綠色、環保、健康、安全理念。4.2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第三方和自建)訂餐平臺4.2.1一般要求4.2.1.14.2.1.24.2.1.34.2.1.4應建立平臺管理制度,明確入網(上線)、預警、臨時下線、退出等規定,并保存實施記錄。對入平臺的商家的資質和證明性資料負有審查責任。應公示商家的信息,包括并不限于:店名、地址、菜品、價格、食品安全檔案、配送時間。應對消費者信息做隱私保護。4.2.2商品和服務評價要求4.2.2.14.2.2.2應建立系統的數據模型,確保評價結果客觀、公正。評分信息應包括但不限于:商家評分、配送評分、全部(評價數)、好評、差評,評價結果宜公示。4.2.2.3應監督商家或配送組織對消費者不滿意的評價、意見給予回復。4.3商家4.3.14.3.2應在依法取得證照有效期內、許可范圍內從事經營活動。應在自己的加工操作區內加工食品,不應將訂單委托其他食品經營者加工制作。2

DB3206/T1036—20224.3.34.3.4網絡銷售的餐飲食品應當與實體店銷售的餐飲食品質量安全保持一致。應在網上公示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或小餐飲信息公示卡)、菜品、價格、量化分級等級等相關信息。4.3.5對申請入網提供的資料的真實性負責。4.4外賣配送組織(自建平臺、商家或其配送業務外包方)4.4.14.4.24.4.34.4.44.4.54.4.6應建立外賣配送員檔案,保留姓名、聯系電話、身份證等信息。應建立配送管理制度,用工應合法合規。外賣配送員宜穿著有商家標識或平臺統一標識的服裝。應及時傳達地方政府臨時規定(如:疫情防控、自然災害應急等),并督促遵照實施。應當加強對外賣配送員的食品安全培訓和管理。加強對外賣配送員的考核,并保存記錄。5商家綠色采購及儲存供應商管理5.15.1.15.1.25.1.35.1.4應制定供應商選擇和評價準則。應收集并查驗供應商相關資質證照,含所供應產品的檢驗、檢測報告或證書。宜建立合格供應商名錄。應動態管理合格供應商,每年至少組織一次對供應商的綜合評價,按5.1.2和5.1.3要求重新確定合格供方名單。5.2采購管理5.2.1宜建立固定的供貨渠道,與固定供應商簽訂供貨協議,明確各自的食品安全責任和義務。應根據每種原料的安全特性、風險高低及預期用途,確定對其供應商的管理標準。5.2.2采購、檢查、驗收制度及記錄應齊全,進貨查驗應符合《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6.3的規定,并保留相關證據。5.2.35.2.45.2.55.2.65.2.7應選擇經檢測合格的食用農產品,優先選擇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等。不應以國家保護的野生動植物為食材原料,在長江禁漁期限內不應采購長江漁獲物。不應采購或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不應采購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不應采購不可降解塑料袋。5.3儲存管理5.3.15.3.25.3.35.3.45.3.55.3.6分區、分架、分類、離墻、離地存放食品,遠離污染源。對儲存的食品原料進行標識,執行先進先出原則。合理配置冰箱、冰柜、冷庫等設備,定期檢查,確保設備完好。食品生熟分開,不應混放,避免產生交叉污染。非冷藏類食品儲存環境應保持通風,消除污染風險。應根據環境因素規定實樣展示類食材的保存期限,超期不應使用。6餐飲加工過程中的食品安全控制3

DB3206/T1036—20226.16.2環境保護要求按HJ554和GB18483的規定執行。加工制作要求6.2.16.2.26.2.36.2.4宜明廚亮灶,公開加工制作過程。宜開發“少油、少鹽、低糖”綠色健康餐品。商家宜設置小份菜。加工過程應符合《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GB31654-2021第6章要求。6.3綠色健康安全要求6.3.16.3.26.3.36.3.4不應使用法律法規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及食品相關產品。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應符合GB2760的規定,使用方法應符合產品使用說明書規定。制作現榨果蔬汁、食用冰等的用水,應為預包裝飲用水、直飲水、生活飲用水(煮沸冷卻后)。單次訂餐超過100人·份的,應對成品進行留樣,留樣應符合《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中7.9的規定。7包裝管理7.1包材及用品選擇要求7.1.17.1.27.1.37.1.4與食品直接接觸的食品相關產品應取得生產許可證,不應采用不可降解材料制成的產品。使用一次性容器、餐飲具和包裝材料的,不應使用政府明令禁止的塑料制品。宜選用可回收送餐袋。宜選用原色餐巾紙。7.2包裝要求7.2.17.2.27.2.37.2.4通過合理的包裝設計與制作方法,避免過度包裝。宜按餐品和用餐人數配備適量的餐具和送餐袋等。應按餐品選擇合適大小、材質的餐盒。宜使用綠色包裝,餐品體積與餐盒體積的比例應大于70%。餐品為點心或西餐類的,則餐品與餐盒底部面積的比例應大于70%。7.2.5盛放成品的容器(一次性包材除外)應經過消毒。7.3其它要求7.3.17.3.27.3.3應核對餐品名稱、數量等訂單信息無誤后打包。宜在食品盛放容器或包裝上標注食品加工制作時間等信息,提醒消費者及時食用。宜對食品盛放容器或包裝進行封簽。未使用封簽時,應將餐飲外賣外包裝袋封口或系緊。8送餐管理8.1平臺、商家接單8.1.1平臺或商家宜建立引導用戶下單的流程。4

DB3206/T1036—20228.1.28.1.38.1.4平臺或商家宜明示臺風、雨天等特殊情況接單響應時間、配送免責提示或停止接單提示。商家宜在消費者下單后10分鐘內對訂單做出反饋。商家應在確認訂單后根據訂單要求加工制作餐品。8.2外賣配送員接單8.2.18.2.2外賣配送員應在派單后5分鐘內接單。外賣配送員超時未接單,平臺或商家應指派配送員,或轉為配送員自由接單。8.3外賣配送員取餐8.3.18.3.28.3.38.3.4應在收單后按規劃路線前往商家,抵達商家后應及時通過平臺確認。應有序取餐,及時將餐品放入經清潔處理的配送箱或車廂。在行駛中應遵守交通規則。應與商家確認訂單信息,核對內容、數量、特殊要求、金額等,如屬于線下支付的訂單,應在確認后向商家付款。8.3.5外賣配送員應現場檢查外賣包裝是否完整,對使用食品安全封簽等密封措施的,應檢查密封措施完整性,對密封措施已被破壞或密封措施不完整的餐品,應拒絕接收。8.4外賣配送員送餐8.4.18.4.28.4.38.4.48.4.5外賣配送員應執行其管理組織對儀容儀表、個人衛生及安全防護等要求。送餐行駛應執行8.3.3要求。需低溫保存的食品應冷藏配送,并與熱食類食品分開存放。應合理規劃配送路線,路徑應避免接近或穿越污染源。到達訂單指定位置或區域后,應及時通過平臺電話或短信聯系消費者取餐。應與消費者核對訂單信息,同時確認餐食包裝完好。8.4.68.4.7不應向消費者發出收取小費、給予好評、取消超時賠付等不合理的請求。應遵守當地政府部門、住宅小區、辦公樓、酒店等場所關于外賣送餐的有關規定。8.5配送工具8.5.18.5.28.5.38.5.4根據食品特點選擇適宜配送工具,必要時應配備保溫、冷藏等設施。配送工具應防雨、防塵。食品包裝和容器應符合食品安全相關要求,食品容器的內部結構應便于清潔。配送前應對配送工具和盛裝食品的容器(一次性容器除外)進行清潔。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應消毒,防止食品受到污染。9績效評價9.1顧客滿意平臺和商家應通過有效途徑獲取顧客的滿意度信息,獲取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平臺反饋、問卷調查、上門走訪、監管信息等。9.2分析與評價組織應分析和評價通過監視和測量獲得的適當的數據和信息,如平臺中生成評價信息、調查和5

DB3206/T1036—2022走訪信息、監管信息、舉報投訴信息、交管部門對騎手違章處罰信息等。10監督檢查及改進10.1應自覺接受社會、行業協會及相關部門的監督。10.2設立處理投訴機構及投訴受理人員,投訴處理應參照GB/T19012的相關規定。10.3持續改進10.3.110.3.210.3.310.3.410.3.5消費者對商品和服務質量的評價應客觀公正。商家應通過有效的渠道收集顧客的反饋意見,持續改進商品和服務質量。平臺應按4.2.1規定啟動警示或臨時下線措施,并及時告知商家和消費者。適用時,應保存消除預警或重新上線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