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時空觀念:結合教材以及歷史地圖,以時間軸的形式展現亞非拉民主運動的時間脈絡。2、史料實證:找到相關圖片和史料論亞非拉民主運動產生的背景和傳播的過程。3、歷史解釋:結合教材中以及提供的史料和信息,能夠解釋民主革命、非暴力不合作、埃及華夫脫運動、卡德納斯改革等等;4、唯物史觀:理解亞非拉民主運動的背景,體會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5、家國情懷:通過亞非拉民主運動的斗爭,了解甘地、扎格魯爾、卡德納斯領導民族民主運動的事例,體會民族英雄視國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家國情懷。課程標準學習目標重點: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影響難點: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原因第16課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理解兩次世界大戰間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對國際秩序的影響。兩次世界大戰之間民族民主運動19141945興起高漲對比兩個標題,你發現了什么?背景民族運動:對外反對殖民主義、帝國主義,實現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民主運動:對內反對專制獨裁,實現民主自由。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極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解放斗爭。一戰削弱了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力量,促進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民族覺醒。發展閱讀材料,分析一戰后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高漲的原因。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戰和俄國十月革命,加速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覺醒。?——《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史研究》材料二
戰爭期間,帝國主義宗主國忙于互相廝殺,暫時放松了對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它們的民族工業得以乘隙發展,成為反對帝國主義的重要的政治力量和社會力量。
——《世界史·現代史編》材料三
一戰加深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同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強征殖民地人民充當炮灰或從事勞役,大大加重亞洲人民的經濟負擔,給亞、非、拉人民帶來沉重災難。——《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史研究》一戰削弱了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的力量,促進了殖民地與半殖民地國家的民族覺醒。十月革命的勝利,鼓舞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解放斗爭。一戰期間亞非拉亞非拉地區民族資本主義有所發展。一戰后帝國主義卷土重來,使殖民地半殖民地與宗主國的矛盾激化。“近代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有共同的歷史發展趨勢,但又有各自的特點。”一、亞洲民族民主運動的新高潮(一)背景:(二)概況:一戰和十月革命的勝利,削弱了帝國主義勢力,推動了亞洲民族民主運動的深入開展。民族民主運動亞洲東亞東南亞西亞南亞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924年,中國國共第一次合作;中國共產黨繼續領導反帝反封建的斗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印度尼西亞共產黨發動反對荷蘭殖民者的起義;印尼共產黨人發動反對荷蘭殖民統治的民族大起義伊拉克、敘利亞和黎巴嫩等地,爆發了反對英法占領的斗爭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由甘地和資產階級政黨國大黨領導)1、東南亞:印尼反對荷蘭殖民統治的民族大起義第一階段建立政黨概況結果第二階段建立政黨概況結果1920年,印尼共產黨成立(無產階級)1926—1927年,印尼共產黨領導了第一次反對荷蘭殖民統治的武裝起義,工人、農民響應。遭荷蘭殖民當局鎮壓,印尼共產黨轉入地下。得到世界革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中共機關刊物《向導》)1927年,蘇加諾等人成立印尼民族黨(資產階級)采取與殖民當局不合作政策,爭取民族獨立原受印尼共產黨影響的大批群眾轉向民族主義政黨,民族資產階級開始掌握獨立運動的領導權起義的前后兩個階段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變化:領導者:從無產階級變為民族資產階級;
斗爭方式:從武裝起義到采取不合作政策。印尼國情:殖民當局力量強大,無產階級力量弱小▲蘇加諾(1901-1970年)印度尼西亞獨立運動領袖,1927年創立印尼民族黨并任主席,通過“不合作”方式爭取民族獨立。二戰后通過獨立戰爭,印尼于1949年獨立。2、南亞:印度的甘地領導非暴力不合作運動(1)指導思想:以愛、真理和非暴力爭取印度的自治和獨立,通過動員群眾、運用非暴力不合作策略與英印當局進行斗爭。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甘地主義的核心)
甘地(1869--1948年),印度民族獨立運動的領袖、印度國大黨領導人、印度國父,人們尊稱他為“圣雄”。
甘地寫道:“我寧愿要印度采用暴力來保護自己的榮譽,而不愿印度卑躬屈膝、含垢忍辱地聽人家侮辱,失去自己的榮譽。可是我認為非暴力比暴力高明得多。”“因此我并不是因為印度衰弱才號召印度實行非暴力主義,而正是因為認識了印度的力量我才號召印度實行非暴力主義。”——王春良《世界現代史諸問題》甘地選擇非暴力主義的理由是什么?
①印度經濟發展落后、資本主義發展不充分,與英國相比經濟軍事實力懸殊;②印度民族資產階級的動搖性和妥協性甘地的思想也稱為“甘地主義”,主要內容包括:1.以愛、真理和非暴力為主要內容的哲學宗教觀念;2.以爭取印度自治獨立為主的政治思想;3.主張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團結、消滅賤民制度、實行男女平等、富人庇護窮人的社會思想;4.限制大工業發展、發展鄉村工業、提倡手工紡織的經濟思想。
由此可見,甘地主義是自由主義、民族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混合物,并受到印度傳統宗教的影響。甘地主義的核心,就是非暴力主義。2、南亞:印度的甘地領導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非暴力”:即采用合法的、和平的手段爭取自由和平等的權利,實現民族自治和民族獨立(目標)。即運用愛的力量、精神的力量,通過非暴力手段以追求真理。“不合作”:即不接受英國人授予的爵位、封號等,不到英國人的政府、機關任職,不替英國人打仗、征稅,維持治安,甚至必要時抗稅。階段斗爭手段斗爭結果第一階段(1920—1922年)提倡“手紡車運動”第二階段(1930—1934年)文明不服從運動第三階段(1940—1942年)退出印度運動①放棄英國人授予的爵位、封號和名譽職位;②罷課、離職、抵制法院和立法機關;③恢復手工紡織和不買英國布及抗稅。①降低地稅、廢除食鹽專賣、取消鹽稅、實行關稅保護、釋放政治犯;②進行“食鹽進軍”。發動要求英國立即撤離的“退出印度”行動白衣帽一時成為民族服裝;打擊了英國殖民統治,抵制了英國經濟侵略引發各地抗稅斗爭;迫使當局答應部分要求殖民當局逮捕了甘地和國大黨重要領導人,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陷入低谷2、南亞:印度的甘地領導非暴力不合作運動(2)過程、措施:起因/導火線:1919年3月,英印當局實行《羅拉特法》,規定“對煽動叛亂嫌疑犯可以不加審判即予監禁”。國大黨發動了“總罷業”的非暴力抵抗運動,約2萬群眾在阿姆利則集會示威,英軍向群眾開槍鎮壓,制造了阿姆利則慘案,成為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導火線。階段斗爭手段斗爭結果第一階段(1920—1922年)提倡“手紡車運動”第二階段(1930—1934年)文明不服從運動第三階段(1940—1942年)退出印度運動①放棄英國人授予的爵位、封號和名譽職位;②罷課、離職、抵制法院和立法機關;③恢復手工紡織和不買英國布及抗稅。①降低地稅、廢除食鹽專賣、取消鹽稅、實行關稅保護、釋放政治犯;②進行“食鹽進軍”。發動要求英國立即撤離的“退出印度”行動白衣帽一時成為民族服裝;打擊了英國殖民統治,抵制了英國經濟侵略引發各地抗稅斗爭;迫使當局答應部分要求殖民當局逮捕了甘地和國大黨重要領導人,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陷入低谷2、南亞:印度的甘地領導非暴力不合作運動(2)過程、措施:起因/導火線:1919年3月,英印當局實行《羅拉特法》,規定“對煽動叛亂嫌疑犯可以不加審判即予監禁”。國大黨發動了“總罷業”的非暴力抵抗運動,約2萬群眾在阿姆利則集會示威,英軍向群眾開槍鎮壓,制造了阿姆利則慘案,成為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導火線。特點:和平、合法;動員廣大群眾;民族資產階級成為領導階級;斗爭持續時間長2、南亞:印度的甘地領導非暴力不合作運動資產階級領導的反對殖民主義壓迫的民族解放運動。(3)性質:后續:1947年,英國被迫同意印度獨立,英國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把原來的印度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實行印巴分治。1950年印度建國,尼赫魯成為首位總理。印度國旗巴基斯坦國旗
“非暴力并不意味著向壞人的意志屈服和妥協。非暴力意味著以人的全部心靈來反對專制者的意志。只要在這種人類法則指導下進行斗爭,哪怕一個人也能反抗非正義帝國的全部權力。”
——《世界現代史.上》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帶給印度和世界怎樣的影響?
1948年1月30日,甘地遇刺身亡。第61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決定將每年的10月2日,即印度圣雄甘地的誕辰,定為“國際非暴力日”。②對世界:創立了一條反抗殖民統治的獨特道路,為后世留下了爭取民族獨立的新范式,影響深遠。2、南亞:印度的甘地領導非暴力不合作運動(4)影響:①對印度:A.進步性:a.沉重打擊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增強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b.促進了人民的團結,為印度的獨立奠定了基礎。c.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英國的經濟侵略,有利于印度民族經濟的發展。B.局限性:a.以非暴力限制人民的革命運動,一定程度上束縛了人民群眾的反英斗爭;b.始終對英國政府抱有幻想,反映了印度資產階級在反帝斗爭中的軟弱性和妥協性;c.抵制西方先進物質文明,不利于印度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中國共產黨成立;1924-1927國共合作國民大革命,收回漢口、九江的英租界;大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繼續領導中國人民進行反帝反封建斗爭。印尼共產黨人發動反對荷蘭殖民統治的民族大起義越南掀起了反抗法國殖民統治的斗爭印度人民在甘地和國大黨的領導下,發起多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伊拉克、敘利亞和黎巴嫩等地,爆發反英、法占領的斗爭(1)范圍:涉及國家多(廣泛性)(2)領導階級:共產黨、資產階級政黨、民族主義政黨(多樣性)(3)斗爭手段:暴力、和平(多樣性)(4)斗爭目標:爭取民族獨立、民主要求二、非洲獨立意識的覺醒(一)背景:(二)表現:第一次世界大戰后,非洲多數地區的民族解放運動尚處于萌芽和醞釀時期。但一些北非和東非國家的民族獨立意識已經覺醒。1、埃及華夫脫黨的抗英運動2、摩洛哥抗西抗法斗爭3、埃塞俄比亞抗意斗爭二、非洲獨立意識的覺醒(二)表現:埃及華夫脫黨的抗英運動摩洛哥抗西抗法斗爭埃塞俄比亞抗意斗爭時間領導者方式結果性質1919—1922扎格魯爾為首的民族主義政黨華夫脫黨(資產階級)游行、示威、罷工、罷課、罷市以及進行街壘戰等斗爭方式1922年英國宣布埃及為獨立的君主立憲國家;1923年頒布第一部憲法;后又要求英國放棄特權(埃及駐軍、控制蘇伊士運河、領事裁判權),但未獲完全成功。是一場資產階級領導的愛國民主運動1912—1926部落酋長克里姆武裝斗爭1923年,克里姆聯合12個部落,建立里夫共和國。1926年,共和國被西、法殖民軍扼殺。愛國民族主義運動1935-1941埃塞俄比亞人民武裝游擊戰爭與反法西斯同盟國軍隊一起,擊敗了意大利侵略軍;1941年,恢復了國家獨立。既是局部反法西斯戰爭,又是民族獨立運動摩洛哥里夫人民與西、法殖民軍的斗爭埃塞俄比亞人民的抗意斗爭埃及人民在以扎格魯爾為首的華夫脫黨領導下的民族獨立運動二、非洲獨立意識的覺醒非洲獨立運動特點:①發展程度較低且不平衡②以民族獨立為主要訴求③出現反法西斯的斗爭三、拉丁美洲民族民主革命與改革分析拉丁美洲各國在獨立100多年后,為什么還要繼續進行民族民主革命?材料一獨立戰爭后的拉丁美洲,在經濟上保留并發展了半封建的大地產制,政治上建立了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聯合政權。這種政權的表現形式就是“考迪羅主義”,即軍事獨裁統治制度。拉丁美洲各國的“考迪羅”為了鞏固政權和地位,都極力尋求國外勢力對自己的支持,投靠外國勢力,實際上成了半殖民地性質的附屬國。材料二拉美各國獨立后,歐美殖民主義、帝國主義,特別是英、美、?法、德等國的競相角逐、巧取豪奪,使這個地區成為半殖民地似的附庸,經濟發展受到沉重打擊。歐美帝國主義國家還通過挑起戰爭、索取賠款,掠奪拉美人民的大量財富;通過對外貿易、資本輸出,利用當地豐富的原料和廉價的勞動力,修筑鐵路、開辦工廠、經營采礦,剝削拉美人民。國外:
①遭到歐美帝國主義侵略;②思想上十月革命的影響,馬克思主義在拉美廣泛傳播。國內:①經濟上保留封建大土地所有制;②政治上軍事獨裁統治;(一)背景:概況:阿根廷工人在共產黨領導下,舉行了反對外國資本的罷工,甚至筑起街壘與警察戰斗。1、阿根廷工人的罷工拉美共產黨的興起
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期和兩次世界大戰之間,隨著拉美各國政治、經濟、社會環境的變化,以及十月革命的影響,馬克思主義在拉美廣泛傳播。1918年,阿根廷第一個在拉美組建了共產黨,隨后墨西哥、烏拉圭、智利、巴西、古巴等先后成立了共產黨。到1934年,絕大多數拉美國家都有了共產黨組織,并積極領導了反帝反封建斗爭。1934—1935年,巴西工人運動活躍,參加罷工的高達150萬人,大多數罷工由巴西共產黨領導。1932年,薩爾瓦多共產黨領導了主要由農民參加的全國性人民起義,并在很多地區建立了地方蘇維埃政權,雖遭血腥鎮壓,但作為拉美共產黨人第一次以武裝斗爭的方式奪取政權的嘗試,在拉美共產主義運動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三、拉丁美洲民族民主革命與改革(二)概況:2、智利民族陣線聯合政府概況:智利的左派力量團結社會各階層成立民族陣線聯合政府,防止法西斯上臺。30年代初期,在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打擊下,智利工人大批失業,中、小資產階級受到嚴重損害,國內法西斯勢力日漸猖獗。共產國際于1935年召開第七次代表大會,號召各國共產黨和進步力量組織人民陣線。1936年智利人民陣線成立后,提出實行民主政治,促進工業化,限制外資,改善收入分配等主張。1938年該陣線在大選中獲勝,成立拉丁美洲第一個人民陣線政府,由激進黨人P.A.塞爾達任總統。1942和1946年,人民陣線連續在大選中取勝,分別由激進黨的J.A.里奧斯·莫拉萊斯和G.岡薩雷斯·魏地拉任總統。1944年與蘇聯建交,翌年對軸心國宣戰。1947年,岡薩雷斯·魏地拉在內外反動派的壓力和引誘下,背棄競選諾言,將共產黨部長趕出內閣,并斷絕同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的外交關系。翌年頒布《保衛民主法》,宣布共產黨為非法,鎮壓罷工和民主運動。人民陣線至此瓦解。三、拉丁美洲民族民主革命與改革(二)概況:三、拉丁美洲民族民主革命與改革(三)最具代表性:尼加拉瓜桑地諾的抗美斗爭和墨西哥卡德納斯的改革。1、尼加拉瓜桑地諾的抗美斗爭材料:尼加拉瓜地處中美洲地區,獨立后很早就成為美國擴張的對象之一。美國操縱了尼加拉瓜的經濟命脈,任意干涉尼加拉瓜的內政。
1925年,美國在尼加拉瓜的代理人迪亞斯發動政變,建立了投靠美國的傀儡政權。美國公然出兵予以支持。尼加拉瓜人民奮起反抗。(1)背景:①根本原因:美國侵略尼加拉瓜,控制其政治和經濟,尼加拉瓜事實上淪為美國的保護國。②直接原因:美國出兵支持迪亞斯反動傀儡政權。(2)目標:“把美國侵略者趕出國土”,維護尼加拉瓜的獨立和主權。三、拉丁美洲民族民主革命與改革(三)最具代表性:尼加拉瓜桑地諾的抗美斗爭和墨西哥卡德納斯的改革。1、尼加拉瓜桑地諾的抗美斗爭(3)概況:①1926年,桑地諾率領游擊隊,高舉“自由或死亡”的紅黑雙色戰旗,與美國扶植的反動獨裁政權展開武裝斗爭。象征“自由或死亡”的紅黑雙色戰旗②桑地諾的部隊與美軍及反動政府軍進行了長期戰斗,迫使美軍于1933年撤出尼加拉瓜。③1934年,桑地諾被反動當局刺殺。(桑地諾被譽為“人民的心”和“美洲自由的標志”)1926-1933年三、拉丁美洲民族民主革命與改革(三)最具代表性:尼加拉瓜桑地諾的抗美斗爭和墨西哥卡德納斯的改革。2、墨西哥卡德納斯的改革材料:20世紀30年代,經濟大危機嚴重影響了墨西哥社會經濟,原料生產因世界市場萎縮大量減產,國家財政極其困難,失業劇增,農產品價格大跌,社會矛盾尖銳。在墨西哥革命后,墨西哥曾多次陷入軍閥混戰的政治危機之中,為擺脫危機,實現國家經濟現代化,墨西哥總統卡德納斯提出“六年計劃”的競選綱領,得到民眾的廣泛擁護。(1)背景:卡德納斯(1934—1940)①墨西哥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任務尚未完成,進步勢力努力維護1917年墨西哥憲法。②經濟大危機的影響。經濟——封建大地產制依舊盛行,土地兼并嚴重;
外資控制墨西哥經濟命脈。政治——考迪羅制殘余,軍閥割據混戰。三、拉丁美洲民族民主革命與改革(三)最具代表性:尼加拉瓜桑地諾的抗美斗爭和墨西哥卡德納斯的改革。2、墨西哥卡德納斯的改革(2)措施:對內①推行土地改革②改組國民革命黨,遏制軍人勢力,確立總統一任制度③發展教育,限制教會打擊封建大莊園主的勢力,廢除大地產制,土地分配給農民。總統由全民選舉產生,其統治權具有民主合法性。每屆總統任期只能是六年,不得連選連任,避免長期個人獨裁制度的復活。推行“社會教育”制度,擴大和普及教育。掃除文盲,清除宗教教育,普及科學的世俗教育。把為外國壟斷資本控制的鐵路全部收歸國有;把屬于英、美、荷的17家石油公司收歸國有。將石油行業收歸國有,捍衛國家主權和本國資源對外:三、拉丁美洲民族民主革命與改革(三)最具代表性:尼加拉瓜桑地諾的抗美斗爭和墨西哥卡德納斯的改革。2、墨西哥卡德納斯的改革(3)性質:(4)作用:是一場資產階級性質改革①自上而下地民主化,為墨西哥資產階級民主制度的確立奠定了基礎。②基本上摧毀了封建大莊園制,使民族資本家掌握了全國主要經濟命脈,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完成了民族經濟體系的獨立,引領墨西哥走上現代化之路。扎格魯爾卡德納斯桑地諾海爾?塞拉西一世甘地蘇加諾凱里姆孫中山毛澤東資產階級資產階級
資產階級資產階級資產階級資產階級無產階級封建國王部落酋長武裝斗爭非暴力不合作武裝斗爭武裝斗爭和平斗爭和武裝起義相結合武裝斗爭武裝斗爭武裝斗爭改革就是貴族知識分子、封建國王和部落酋長,也不是20世紀以前的那個模式了。他們都受著新時代潮流的熏陶,賦有某些資產階級民主的因素,力求在可能的范圍內,實現其建立民族獨立國家的目標。——彭樹智《兩次世界大戰之間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類型分析》【問題探究】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出現的民族民主運動新高潮,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民族解放運動相比,有哪些主要特點?【問題探究】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出現的民族民主運動新高潮,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民族解放運動相比,有哪些主要特點?(2)多樣性:(各國發展不平衡)①領導力量的多樣性:有共產黨、民族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愛國王公貴族、部落酋長等;②指導思想的多樣性:例如孫中山的三民主義、甘地非暴力不合作等;③斗爭方式的多樣性:有革命運動、改革運動、群眾運動、工人罷工、學生罷課、士兵起義等。(3)持續性:從1918年至1939年,民族解放運動從未間斷,持續高漲。(4)目標更高更明確:民族自決的民族獨立和民主政府成為普遍訴求。(5)影響更加深遠:雖大多未取得最終勝利,但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沖擊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加速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的崩潰。(1)廣泛性:地域廣,涉及亞非拉廣大地區;參與階層廣,有無產階級、資產階級等社會各階層。思考:兩次世界大戰之間,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的影響。(1)沉重打擊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力量,動搖了世界殖民體系,成為影響國際秩序的重要因素;(2)促進亞非拉地區民族解放和民主政治進程,推動民族經濟恢復和發展;(3)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世界范圍內廣泛傳播,壯大世界無產階級力量;(4)人權、平等、民族自決等理念也深刻影響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國際秩序重建。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民族民主運動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新高潮的到來、西方殖民體系的徹底瓦解奠定了基礎,為民族獨立國家現代化浪潮的興起開啟了先機,在世界現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張建華《世界現代史(1900-2000)》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
第16課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背景:一戰、十月革命①亞洲民族民主運動的新高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行政法學的熱點問題及試題答案解析
- 行政管理案例分析題目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急救護理試題及答案集合
- 衛生資格考試試題及答案解析
- 中國傳統節日的社會功能與試題及答案
- 口腔護理相關知識試題及答案
- 主管護師考試課程創新與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行政管理文化概論考試的深度試題及答案
- 護士執業考試的動態與試題答案更新
- 細致剖析2025年語文考試的試題及答案
- 山東師范大學《文獻學專題》期末考試復習題及參考答案
- 苗木采購投標方案(技術方案)(技術方案)
- 《應用統計學》復習題庫(含答案)
- 心臟康復指南完整版
- 國開電大土木工程本科《工程地質》在線形考形考(作業1至4)試題及答案
- 售后維修服務單
- 《實數》單元作業設計
- GB/T 9128.2-2023鋼制管法蘭用金屬環墊第2部分:Class系列
- 北師大版八年級數學下冊 (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組課件(第2課時)
- 干濕法脫硫運行經濟成本對比(自動計算)
- 運輸與配送管理選擇題復習題庫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