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九戊戌變法人民高二歷史選修一_第1頁
專題九戊戌變法人民高二歷史選修一_第2頁
專題九戊戌變法人民高二歷史選修一_第3頁
專題九戊戌變法人民高二歷史選修一_第4頁
專題九戊戌變法人民高二歷史選修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九戊戌變法人民高二歷史選修一第1頁/共89頁專題九

戊戌變法2第2頁/共89頁一.甲午戰爭后民族危機的加深二.維新運動的興起三.百日維新四.戊戌政變變法的背景變法的興起變法的高潮教學要求:了解戊戌變法產生的歷史根源;簡述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張和百日維新的主要內容,分析其特點;知道戊戌變法失敗的基本史實,探討中國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變法的失敗一醞釀中的變革二百日維新第3頁/共89頁醞釀中的變革4第4頁/共89頁1、國際局勢:2、民族危機:3、經濟基礎:4、階級基礎:5、思想基礎:發展資本主義已是大勢所趨。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狂潮導致民族危機空前深重。甲午戰爭后,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民族資產階級作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

早期維新思想對變法起到了一定的思想先導作用。5

請同學們閱讀“大勢所趨”“新思想的演進”兩個框題,思考:維新變法的國際國內背景是怎樣的?一、維新變法的歷史背景第5頁/共89頁(一)國際局勢:思考:

1、19世紀下半葉起世界歷史經歷兩大變局?

2、這說明了怎樣的問題?6一、維新變法的歷史背景;第6頁/共89頁英國1832年議會改革俄國1861年改革美國南北戰爭1861-65年日本明治維新1868年起德國統一與憲法1871年法國共和制的確立(1875年)中國戊戌變法1898年世界之潮流:政治民主化經濟工業化思想理性化中國之困窘:政治專制經濟落后思想禁錮第7頁/共89頁(一)國際局勢:8一、維新變法的歷史背景;發展資本主義已是大勢所趨。

第8頁/共89頁(二)國內局勢1、民族危機:甲午中日戰爭后,列強加緊對華資本輸出,掀起瓜分中國狂潮導致中華民族空前危機。(社會基礎)《馬關條約》的簽訂割三地:進一步破壞領土主權,刺激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賠兩億:大大加重了中國人民的負擔;開四口:列強侵略勢力深入到中國內地;允設廠:直接掠奪原料和勞動力,嚴重阻礙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馬關條約》反映出帝國主義

侵華方式有了怎樣變化?第9頁/共89頁(1)經濟:方式:商品輸出為主轉變為資本輸出為主;(影響:如列強爭奪開礦權,直接掠奪中國資源,導致中國重工業無從發展;在華開廠,直接利用原料和廉價勞動力,打擊民族企業,但客觀上進一步沖擊自然經濟,有利于資本主義發展)(2)政治:方式:1、直接割地轉變為強占租借地和劃分勢力范圍,掀起瓜分狂潮;

2、美國提出“門戶開放”政策(影響: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民族危機深重;人民救亡圖存運動興起。)10第10頁/共89頁

拓展:甲午戰敗,列強的瓜分對中國社會造成了怎樣的影響?

1)清政府更加腐??;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中國的民族危機空前嚴重。(政治)

11

2)外國資本的入侵客觀上也給中國帶來了近代化的刺激,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在19世紀末期得到了初步發展。(經濟、階級)3)中國人民救亡運動進入高潮,為維新變法運動的興起奠定了社會基礎;(社會)第11頁/共89頁采訪甲午戰爭據當事人回憶—甲午震撼主要有三點:一是沒有想到敗給日本;二是沒有想到《馬關條約》內容如此苛刻;三是沒有想到清政府耗資巨大,前后30年的洋務運動如此不堪一擊。12第12頁/共89頁熊代表俄國虎代表英國蛤蟆代表法國、國旗代表德國、鷹代表美國太陽代表日本中部酣睡、尋歡作樂,搜括民財的是清政府第13頁/共89頁材料一

據統計,19世紀末,華商在上海創辦了六家絲廠,資本總額為120萬元,而同一時期,法國商人在上海開辦的寶昌絲廠一家就有資本110萬元,接近上海六家華商絲廠的總額.

材料二

19世紀90年代初,天津武舉李福明辦有一家機器面粉廠,因不滿官府衙門的勒索到官府講理,結果被以”私設磨房””哄鬧官署”等罪名治罪,他的機器磨房也因此被迫關閉.

從材料一、二可以看出,民族資本主義企業發展產生了什么影響?

影響: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展,使民族資產階級作為新的政治力量開始登上政治舞臺,為維新變法奠定了經濟和階級基礎.(同時也看得出民族資本主義依然受到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統治的壓榨)第14頁/共89頁(二)國內局勢:2、經濟基礎和階級基礎:19世紀末,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民族資產階級壯大并開始登上政治舞臺(根本原因)

聯系必修二知識點,并結合第120-121頁相關內容,分析: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在這一時期初步發展的原因?1)發展資本主義、抵制洋商洋廠成為有識之士挽救民族危亡共識,掀起“實業救國”高潮。2)甲午戰敗后,列強侵略進一步破壞中國自然經濟,為民族工業的發展創造某些客觀條件。3)清政府也調整政策,放寬對民間辦廠限制。15第15頁/共89頁1896年創辦的蘇綸紗廠

時間企業數資金額(萬元)1863—18941196801895—1898741432甲午中日戰爭前后民辦企業比較表16張謇:捐棄所恃,舍身喂虎第16頁/共89頁(二)國內局勢:3、思想理論基礎:

提示:聯系書本第121-122頁相關內容。1)鴉片戰爭中興起“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想;

2)洋務運動將“向西方學習”的思想付諸實踐;3)洋務運動后期從洋務派中分化出了早期的資產階級維新派,提出早期維新思想;4)19世紀末,形成了康有為、梁啟超的思想為代表的資產階級維新思想(后期)。17近代以來資產階級維新思想是怎樣一步步發展起來的?第17頁/共89頁早期維新思想的產生原因:民族資本主義和民族資產階級產生;“向西方學習”新思潮影響;洋務運動弊端使人們尋求新出路代表人物:王韜、薛福成、鄭觀應、馮桂芬主張:經濟,振興工商業,發展資本主義,同外商進行“商戰”;政治,學習西方先進制度,設立議院,實行君主立憲;文教,興辦學校,學習西方科學知識;鄭觀應(塑像)第18頁/共89頁(二)國內局勢:3、思想理論基礎:早期維新思想對維新變法起到一定的思想先導作用。

評價——局限性:沒有形成完整的理論,也沒有付諸實踐。

——主要影響:反映民族資產階級的利益和要求,為維新運動做了理論準備,起了承上啟下作用;

它對戊戌維新變法起到一定的思想先導作用。第19頁/共89頁資產階級維新派的代表人物:康、梁、譚、嚴資產階級維新思想進一步發展,維新變法運動由此展開。第20頁/共89頁二、維新變法的興起(從公車上書到戊戌變法前);——宣傳維新思想。(啟發民智、組織力量、制造輿論)請大家結合“新思想的演進”和“士人干政”兩個標題內容,歸納資產階級維新派為推動維新思想的傳播所采取的方法手段有哪些?21第21頁/共89頁手段:1、著書立說;2、進行論戰;3、上書皇帝;4、創辦學會、報紙、學堂;第22頁/共89頁著書立說,尋找變法依據開堂講學,聚集改革力量辦報立會,宣傳變法思想持續上書,爭取皇帝支持第23頁/共89頁康有為《新學偽經考》1891年

在維護孔子的名義下,把歷代統治者認為神圣不可侵犯的古文經斥之偽經,主張應予拋棄,這就動搖了守舊勢力,恪守祖訓、反對變法的理論基礎為變法制造輿論?!犊鬃痈闹瓶肌?897年

稱儒家尊奉的“六經”均為孔子假托古圣的言行所作,將孔子塑造成為托古改制的“素王”,為變法活動制造歷史根據。1、著書立說;24第24頁/共89頁據亂世生平世太平世君主專制君主立憲民主共和材料

“布衣改制,事大駭人,故不如與之先王,既不驚人,自可避禍”

.

——康有為第25頁/共89頁

思考:康有為宣傳維新變法思想的特點是什么?

把西方資本主義的政治學說同傳統的儒家思想相結合,宣傳維新思想。

再思考:他的思想起到了怎樣的影響?

在晚清思想界產生巨大影響,梁啟超稱之為“火山大噴火”。

(托古改制)26第26頁/共89頁

探究活動1:如何理解康有為的“托古改制”思想。(1)“托古改制”的含義是什么?(2)當時康有為為什么要“托古改制”?(3)“托古改制”思想反映了怎樣的問題?①封建主義正統思想即儒家思想在知識分子中根深蒂固②策略:借孔子的權威論證維新變法理論的合理性,減少改革阻力。③根本原因:反映出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①一方面:反映了他敢于向封建傳統思想大膽挑戰的精神,向西方學習,主張變法改革,發展資本主義的強烈愿望;②另一方面:也暴露了他在封建傳統勢力面前的軟弱。27第27頁/共89頁梁啟超28《變法通議》1896年第28頁/共89頁《詩》曰:“周雖舊邦,其命維新。”言治舊國必用新法也。其事甚順,其義至明,有可為之機,有可取之法,有不得不行之勢,有不容少緩之故。為不變之說者,猶曰“守古守古”,坐視其因循廢弛,而漠然無所動于中。嗚呼!可不謂大惑不解者乎?《易》曰:“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伊尹曰:“用其新,去其陳。”29第29頁/共89頁

思考:梁啟超宣傳維新變法思想的特點是什么?

再思考:他的思想起到了怎樣的影響?

動搖了君主專制的神圣性和永恒性,推動維新運動的發展。

倡導民權思想。30第30頁/共89頁嚴復31嚴復認為:“人類社會同樣受‘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天然法則的支配,不能及時進步的民族會被別的民族滅絕。但是,‘世道必進,后勝于今’,弱國只要肯發憤圖強,奮起直追,就能夠在種族與種族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競爭中,由弱變強?!钡?1頁/共89頁

思考:嚴復宣傳維新變法思想的特點是什么?

借用西方進化論學說來宣傳維新變法。

再思考:他的思想起到了怎樣的影響?

為維新變法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在社會上引起巨大反響??涤袨榉Q他為“中國西學第一人”。

32第32頁/共89頁主要先驅者代表作或主要思想主張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嚴復

以上思想主張有何共同之處?體現了先驅者探索呈現怎樣的趨勢?《孔子改制考》,借孔子宣傳維新變法理論;用進化論觀點論證君主立憲制是符合社會發展潮流的。《變法通議》,變法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只有順應時代潮流,才是中國的出路?!度蕦W》,大膽批判封建專制政體和綱常名教,號召人們沖破“網羅”,同封建束縛徹底決裂。翻譯《天演論》,宣傳進化論,“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世道必進,后勝于今”。第33頁/共89頁早期維新思想與康梁維新思想的聯系與區別

聯系繼承和發展;都主張變法;都代表民族資產階級利益和要求區別早期維新思想未形成完整理論,沒有付諸實踐,康梁維新思想形成完整理論,且發展為政治運動34第34頁/共89頁張之洞的主張有哪些?為何其主張與維新派有很大不同?張之洞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代表的是封建地主階級,目的是維護清朝腐朽的封建統治。張之洞與《勸學篇》第35頁/共89頁2、進行論戰;——維新派與頑固派。(1)內容:三個“要不要”。(2)實質:是資本主義思想與封建主義思想的首次交鋒。(3)作用:論戰進一步開闊了知識分子的眼界,解放了思想,也為下一步政治斗爭作了輿論準備和思想先導。

36第36頁/共89頁3、上書皇帝;(1)背景:喪權辱國《馬關條約》的簽訂。(2)時間人物:1895年,康有為、梁啟超。(3)內容:拒和、遷都、練兵、變法。(4)影響:

公車上書進一步傳播了維新思想,標志著醞釀多年的資產階級維新變法思潮已經發展成為一場愛國救亡的政治運動,揭開了維新變法運動的序幕。?變法和救亡圖存結合

37第37頁/共89頁4、創辦學會、報紙、學堂;(1)創辦報紙:《中外紀聞》《國聞報》《時務報》——推動維新思想廣泛傳播。第38頁/共89頁4、創辦學會、報紙、學堂;(2)組織學會:強學會、保國會。(3)成立學堂:萬木草堂、時務學堂。

——促進維新運動迅速開展?!獮榫S新變法培養了人才。第39頁/共89頁北京保國會遺址回答:保國會成立的時間、宗旨、性質、結果和影響是什么?時間地點:

1898年4月北京宗旨:

“保國、保種、保教”性質:具有資產階級政黨性質結果:只舉行了兩次活動后即自行中止了影響:保浙會、保川會、保滇會相繼成立,維新變法的浪潮激蕩全國。第40頁/共89頁

1897年底,全國出現了講求維新變法的政治性學會33個,新式學堂17所,報刊19種;到了1898年,學會、學堂、報館合計達300多所。國聞報強學會中外紀聞保國會時務學堂時務報強學會強學報萬木草堂第41頁/共89頁

探究活動2:維新派的思想主張及其特點。變法維新,富國強兵,救亡圖存;①政治上,學習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設議院,開國會,定憲法,實行君主立憲;②經濟上,發展資本主義;①康梁思想最根本主張;②康梁思想最根本目的;③維新派的兩大目標;42第42頁/共89頁材料閱讀與思考:試根據以上材料和本課所學內容,簡要分析戊戌變法發生的歷史根源1、從整個世界發展趨勢看,發展資本主義已經是大勢所趨;2、社會背景:民族危機日益加深,再不變法圖強,除舊布新,中國將走向滅亡;經濟基礎: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展成為資產階級推行維新變法提供了經濟基礎;階級基礎:民族資產階級發展壯大,他們作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舞臺,為戊戌變法的推行提供了階級基礎;思想基礎:資產階級維新思想進一步發展,康有為等維新派已經認識到封建制度的腐朽落后和資本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發出了變法維新的呼聲。43第43頁/共89頁封建自然經濟進一步的瓦解為民族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客觀的條件民族資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階級基礎)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社會基礎)1898年戊戌變法強學會、保國會等政治團體的成立(組織基礎)列強資本輸出掀起瓜分狂潮甲午戰敗甲午戰敗賠款

清政府放寬對民間設廠的限制19世紀末民族資本主義有了初步發展(經濟基礎)維新思想的傳播(思想基礎)康、梁的個人努力;光緒帝的支持(重要條件)第44頁/共89頁鞏固:下列關于早期維新思想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產生于19世紀60年代以后B.主張推翻清王朝,實行君主立憲制C.反映了民族資產階級的利益和要求D.沒有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未付諸實踐B45第45頁/共89頁鞏固:康有為改造儒學思想為變法活動服務,主要是因為A.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B.與封建思想斗爭的策略C.封建頑固勢力過于強大D.自幼接受正統的儒學教育A46第46頁/共89頁

鞏固:19世紀末,維新變法從一種思潮得以發展成為一種政治運動,關鍵是A.維新派發展資本主義的主張符合歷史趨勢B.維新派爭取到光緒帝的支持C.維新派把維新變法和救亡圖存結合起來D.維新派擁有廣泛的階級基礎C47第47頁/共89頁鞏固:維新派宣傳變法理論的主要方式有①興辦學堂②成立學會③辦報紙④著書立說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A48第48頁/共89頁鞏固:維新派宣傳變法思想的作用不包括A.啟發民智B.為變法組織力量C.制造輿論D.動搖封建思想統治地位D49第49頁/共89頁百日維新50——政治實踐階段第50頁/共89頁三、維新變法的高潮;——百日維新;1、康有為兩次上書;(1)康有為1897年上書;(2)康有為1898年上書;1897年,德國強占膠州灣,中國面臨被列強瓜分的危險。

51第51頁/共89頁國別租借地“勢力范圍”德俄法英日帝國主義列強掀起瓜分狂潮簡表強租膠州灣山東強租旅順、大連長城以北和新疆強租廣州灣廣東、廣西和云南強租“新界”、威海衛長江流域福建第52頁/共89頁三、維新變法的高潮;——百日維新;1、康有為兩次上書;(1)康有為1897年上書(第五書);(2)康有為1898年上書(第六書);

53第53頁/共89頁光緒帝(1871-1908)名愛新覺羅·載湉,同治帝之弟。4歲即位,由慈禧太后“垂簾聽政”。1889年19歲“大婚典禮”后“親政”,慈禧太后,退居頤和園,但她仍掌握著內外大權。光緒帝作了34年的傀儡皇帝,經歷了中法戰爭、甲午中日戰爭的失敗,目睹了帝國主義掀起的割地狂潮。1898年6月,為了從慈禧手中奪回統治權,振作圖強,毅然支持和任用維新派人士康、梁等實行變法。第54頁/共89頁

“瓜分豆剖,漸漏機芽……揭竿斬木,已可憂危?!?/p>

“若不及時圖治,數年之后四鄰交逼,不能立國”

“恐自爾后……皇上與諸臣求為長安布衣而不可得矣?!?/p>

1897年底康有為第五書上書光緒帝,呼吁變法:

第55頁/共89頁

“皇上若決定變法,請先舉三者。大集群臣于天壇太廟,或御乾清門,詔定國是,躬申折誓戒,除舊布新,與民更始?!?/p>

一定輿論,設上書處于午門,日輪派御史二人監收,許天下士民,皆得上書?!?/p>

設制度局于內廷,選天下通才十數人,入直其中,王公卿士,儀皆平等,略如圣祖設南書房,世宗設軍機處例。重定章程……”1898年《上清帝第六書》即《應詔統籌全局折》:康有為在奏折中提出了哪三項變法主張?

大集群臣,革舊維新;設上書處,許天下士民上書;開制度局,重定章程實際上成為資產階級維新派的施政綱領第56頁/共89頁思考:19世紀末,推動維新變法運動從理論宣傳轉入政治實踐的原因是什么?⑴中國面臨被列強瓜分的危險,民族危機加深

⑵維新派極力宣傳變法,并得到光緒帝的支持第57頁/共89頁

想一想,康有為在“百日維新”中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起到了何種作用?學思之窗

康有為在“百日維新”中充當了光緒帝的顧問,是維新變法運動的策劃者。學思之窗第58頁/共89頁2、百日維新;(1)標志:1898年6月,光緒帝頒布《定國是詔》。59《定國是詔》應讀作《定/國是/詔》?!皣恰笔菍S忻~,它與“國事”有著不同的含意。“國事”指國家大事;而“國是”則指國家大計,國家的指導方針、理論基礎、方針政策。第59頁/共89頁2、百日維新;(1)標志:

1898年6月,光緒帝頒布《定國是詔》。(2)概況:

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共103天,史稱“百日維新”。60第60頁/共89頁

思考:光緒帝在戊戌變法的三個月中,政令頻出,反映了他的什么心情?

(1)體現了光緒帝積極推行變法、除舊布新的堅定決心。(2)體現了光緒帝推行變法的急切心情和政治斗爭經驗的不足。

延伸:光緒帝為什么會支持維新變法?①不甘作亡國之君;②親政后無實權,借變法鞏固和強化自己的統治。61第61頁/共89頁內容進步性局限性除舊布新政治裁撤閑散衙門和冗員準許臣民上書言事,允許創辦報紙經濟裁撤驛站等舊機構提倡和獎勵士民投資設廠,開墾荒地,修筑鐵路,開采礦產軍事裁汰綠營建立新式軍隊,裝備新式武器,改用西法訓練文教改革科舉制廢除八股將書院、祠廟等改為中西兼修的學校,創辦專業學堂,選派留學生有利于資產階級參政治,精簡機構,提高效率。沒有涉及實行君主立憲等政治主張。

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展,增加財政收入

沒有觸動到封建土地所有制。有利于加強軍隊戰斗力,抵抗外來侵略,挽救民族危亡。

加強對人民的統治。

有利于西學的傳播,有利于培養新式人才,有利于傳播西方先進科技文化。

總之,百日維新的政令基本上反映了資產階級(維新派)的愿望和要求,初步動搖了封建統治秩序,具有一定進步意義。

但是,沒有行憲法、開國會,沒有實行君主立憲制,沒有觸動封建統治的基礎,改革是不徹底的,具有一定落后性。62第62頁/共89頁

探究活動1:結合百日維新的主要內容,分析其特點。

1)從方式上看:變法要用西方和日本資本主義國家的制度模式,改革中國的舊制度。

2)從宗旨上看:是要給資產階級一定程度的政治權利,促進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并建立資產階級國家,實現國家的獨立富強。

3)從內容上看:變法的內容與維新派的主張有差距,表現了資產階級的局限性。

4)變法局限在社會上層,沒有深入廣大人民群眾,因而沒有形成變革舊制的巨大社會力量。

63第63頁/共89頁四、維新變法的失敗;1、標志:戊戌政變。(1898)

2、概況:64第64頁/共89頁65第65頁/共89頁林旭譚嗣同劉光第康廣仁楊深秀戊戌六君子楊銳66第66頁/共89頁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67第67頁/共89頁

「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為民請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

——魯迅68第68頁/共89頁69第69頁/共89頁探究活動2: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70戊戌變法的主要內容是否完全體現了維新派的初衷呢?有何局限性?光緒帝是資產階級的皇帝還是地主階級的皇帝?第70頁/共89頁舊勢力

新勢力

①解除翁同龢的職務②命親信榮祿為直隸總督,控制京津③中央和地方大多高級官員抵制新政④榮祿等人暗中密謀慈禧太后訓政①革支禮部兩各尚書、四名侍郎②任命譚嗣同等“軍機四卿”③拉攏袁世凱,卻不識袁世凱真面目④游說列強支持落空71第71頁/共89頁慈禧太后袁世凱72第72頁/共89頁探究活動2: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1)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的破壞。(2)袁世凱的出賣。

(3)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妥協。(4)客觀環境: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

①采取改良的辦法把希望寄托在沒有實權的皇帝身上。②對外國侵略者抱有幻想。③脫離了廣大的人民群眾。

——教訓:資產階級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是行不通的。73第73頁/共89頁

延伸:比較明治維新成功和中國戊戌變法失敗原因。明治維新戊戌變法國內環境資本主義發展水平高封建統治相對薄弱國際環境自由資本主義時期西方列強侵略中國領導力量倒幕派掌握實權,得到人民的擁護,部分大名支持。改革途徑先自下而上倒幕運動后有自上而下的改革具體措施大刀闊斧,全面推行資本主義發展不充分封建統治勢力強大

向帝國主義過渡階段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依靠沒有實權的皇帝不敢發動群眾

保守勢力強大

變法法令如“一紙空文”

74第74頁/共89頁五、維新變法的影響;

1、性質上:是一次資產階級的改良運動。

2、政治上:是一場愛國救亡的政治運動,具有愛國性。

3、思想上:是近代中國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具有啟蒙性,促使中華民族的覺醒。

4、經濟上:有利于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5、文化上:有利于西方科技的傳播,推動了近代文化和教育事業的發展。

6、習俗上:摒棄陳規陋俗,提倡文明的生活方式,引領時代新風。75第75頁/共89頁探討維新變法在中國近現代化中地位揭露瓜分救亡圖存——喚醒近代民族意識興民權實行君主立憲—開啟制度變革嘗試傳播西方政治制度—促進革命時代到來

政治

思想

經濟設農工商局,鼓勵發展工商業提倡私人辦廠,獎勵創新發明鼓勵商辦鐵路、礦業,辦銀行宣傳進化論思想傳播民權學說西方科學思想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猛烈抨擊封建專制近代第一次思想啟蒙第76頁/共89頁維新派主張斷發易服——改變舊習俗創辦《時務報》等報刊—傳播思想的武器創辦保國會等組織—為革命政黨提供借鑒

文化

軍事

教育廢八股,設中小學堂,京師大學堂設鐵路、礦務、醫學等專門學堂鼓勵私人辦學、選派學生留學等建立新式軍隊按新法練兵、裝備新武器增強海軍實力,添造兵船近代教育發展追趕現代軍事增強國防力量第77頁/共89頁

鞏固:戊戌變法突出的歷史功績在于()

A、挽救民族危亡

B、推動政治變革

C、促進思想啟蒙

D、發展社會經濟C78第78頁/共89頁

鞏固:對維新變法運動評述不正確的是()

A、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政治改革運動

B、是具有廣泛群眾基礎的救亡圖存運動

C、其根本目的是為了發展資本主義

D、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B79第79頁/共89頁探究活動3:俄國1861年改革與明治維新的比較。

俄國日本背景方式內容性質影響資本主義發展;面臨統治危機統治者實行自上而下的改革為資本主義發展創造條件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資本主義發展;大量封建殘余;對外侵略擴張80第80頁/共89頁探究活動3:俄國1861年改革與明治維新的比較。

俄國日本領導內容日本在武裝倒幕,推翻幕府統治后由明治政府實行改革。

俄國完全自上而下,由沙皇簽署廢奴法令而進行。

日本以各種法令,鼓勵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廢除禁止買賣土地法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