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士某六層框架結構計算書_第1頁
學士某六層框架結構計算書_第2頁
學士某六層框架結構計算書_第3頁
學士某六層框架結構計算書_第4頁
學士某六層框架結構計算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襄樊學院建筑工程專業畢業設計第48頁一、工程概況:某六層框架結構,建筑平面圖、剖面圖如圖1-1、1-2所示,采用鋼筋混凝土全現澆框架結構設計。1、設計資料(1)設計標高:室內設計標高±0.000,室內外高差450mm。(2)墻身做法:墻身為普通機制磚填充墻,M5水泥砂漿砌筑。內粉刷為混合砂漿底,紙筋灰面,厚20mm,“803”內墻涂料兩度。外粉刷為1:3水泥砂漿底,厚20mm,馬賽克貼面。(3)樓面做法:頂層為20mm厚水泥砂漿找平,5mm厚1:2水泥砂漿加“107”膠水著色粉面層;底層為15mm厚紙筋面石灰抹底,涂料兩度。(4)屋面做法:現澆樓板上鋪膨脹珍珠巖保溫層(檐口處厚100mm,2%自兩側檐口向中間找坡),1:2水泥砂漿找平層厚20mm,二氈三油防水層。(5)門窗做法:門廳處為鋁合金門窗,其它均為木門,鋼窗。(6)地質資料:屬Ⅲ類建筑場地,余略。(7)基本風壓:w0=0.35KN/M2(地面粗糙度屬B類)。(8)活荷載:屋面活荷載0.5KN/M,宿舍樓面活荷載,走廊樓面活荷載。圖1-1六層框架平面圖、剖面圖二、框架結構布置及計算簡圖(一)梁柱尺寸:邊跨(FG)梁:取h=1\12L=6400\12=533,取h=550mm,b=300mm

中跨(EF)梁:取b×h=250mm×450mm

邊柱(G軸)連系梁:取b×h=250mm×500mm

中柱(F軸)連系梁:取b×h=250mm×400mm柱截面均為400mm×500mm(二)計算簡圖:

(1)結構平面布置如圖2-1所示,各梁柱截面尺寸確定如下。圖2-1結構平面布置圖現澆樓板厚100mm。圖2-2結構計算簡圖如2-2所示(圖中數字為線剛度)。根據地質資料,確定基礎頂面離室外地面為500mm,由此求得底層層高為4.25m。各梁柱構件的線剛度經計算后列于圖3。其中在求梁截面慣性矩時考慮到現澆樓板的作用,取(為不考慮樓板翼緣作用的梁截面慣性矩)。邊跨(FG)梁:I=2E×1/12×0.3×0.553/6.4=13×10-4E(m3)邊跨(EF)梁:I=2E×1/12×0.25×0.43/2.4=11.11×10-4E(m3)上部各層柱:I=E×1/12×0.4×0.53/3.3=12.63×10-4E(m3)底層柱:I=E×1/12×0.4×0.53/4.25=9.8×10-4E(m3)三、荷載計算(一)恒荷載計算及計算簡圖①屋面框架梁線荷載標準值:

20mm厚水泥砂漿找平:0.02×20=0.4KN/㎡

100厚~140厚(2%找坡)膨脹珍珠巖:0.1+0.14/2×10=1.2KN/㎡100厚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0.10×25=2.5KN/㎡15mm厚紙筋面石灰抹底:0.015×16=0.24KN/㎡屋面恒荷載:4.34KN/㎡邊跨(FG跨)框架梁自重:0.3×0.55×25=4.13KN/m梁側粉刷:2×(0.55-0.1)×0.02×17=0.31KN/m

中跨(EF跨)框架梁自重:0.25×0.40×25=2.5KN/m梁側粉刷:2×(0.4-0.1)×0.02×17=0.2KN/m

因此,作用在屋頂框架梁上的線荷載為:G6FG1=4.44KN/mG6EF1=2.7KN/mG6FG2=4.34×3.5=15.19KN/mG6EF2=4.34×2.4=10.42KN/m②樓面框架梁線荷載標準值25mm厚水泥砂漿面層:0.025×20=0.50KN/M10mm厚現澆混凝土樓板:0.10×25=2.5KN/M15mm厚紙筋石灰抹底:0.015×16=0.24KN/M樓面恒荷載:3.24KN/M邊跨(FG跨)框架梁自重:0.3×0.55×25=4.13KN/m梁側粉刷:2×(0.55-0.1)×0.02×17=0.31KN/m邊跨填充墻自重:0.24×(3.3-0.5)×19=12.77KN/m墻面粉刷:(3.3-0.5)×0.02×2×17=1.9KN/m中跨(EF跨)框架梁自重:0.25×0.40×25=2.5KN/m梁側粉刷:2×(0.4-0.1)×0.02×17=0.2KN/m作用在中間層框架上的線荷載為:GFG1=4.44+14.67=19.11KN/mGEF1=2.7KN/mGFG2=3.24×3.5=11.34KN/mGEF2=3.24×2.4=7.78KN/m

③屋面框架節點集中荷載標準值邊柱連系梁自重:0.25×0.5×3.5×25=10.94KN梁側粉刷:0.02×(0.5-0.10)×2×3.5×17=0.95KN

1.2m高女兒墻自重:1.2×3.5×0.24×19=19.15KN墻側粉刷:1.2×0.02×2×3.5×17=2.86KN

連系梁傳來屋面自重:1/2×3.5×1/2×3.5×4.34=13.29KN頂層邊節點集中荷載:G6G=47.2KN中柱連系梁自重:0.25×0.40×3.5×25=8.75KN

梁側粉刷:0.02×(0.40-0.10)×2×3.5×17=0.71KN

連系梁傳來屋面自重:1/2×(3.5+3.5-2.4)×1/2×2.4×4.34=11.98KN1/2×3.5×1/2×3.5×4.34=13.29KN頂層中節點集中荷載:G6F=34.73KN④樓面框架節點集中荷載標準值邊柱連系梁自重:0.25×0.5×3.5×25=10.94KN梁側粉刷:0.02×(0.5-0.10)×2×3.5×17=0.95KN鋼窗自重:1.6×1.6×0.45=1.15KN0.7×1.6×0.45=0.5KN窗下墻體自重:0.24×3.1×1×19=14.14KN/m粉刷:2×0.02×1×3.1×17=2.11KN窗邊墻體自重:(3.1-1.6-0.7)×(3.3-1.7)×0.24×19=5.84KN(0.24×0.27×2.3×19=2.83KN粉刷:(3.1-1.6-0.7)×1.6×2×0.02×17=0.87KN0.27×2.3×2×0.02×17=0.42KN框架柱自重:0.4×0.5×3.3×25=16.5KN粉刷:0.98×0.02×3.3×17=1.1KN連系梁傳來樓面自重:1/2×3.5×1/2×3.5×3.24=9.92KN中間層邊節點集中荷載:GG=67.27KN中柱連系梁自重:0.25×0.40×3.5×25=8.75KN

梁側粉刷:0.02×(0.40-0.10)×2×3.5×17=0.71KN內縱墻自重:3.1×(3.3-0.4)×0.24×19=40.99KN粉刷:3.1×(3.3-0.4)×2×0.02×17=6.11KN扣除門洞重加上門重:-2.1×0.9×(5.24-0.2)=-9.53KN框架柱自重:16.5KN連系梁傳來樓面自重:1/2×(3.5+3.5-2.4)×2.4×1/2×3.24=8.94KN1/2×3.5×1.75×3.24=9.92KN中間層中節點集中荷載:GF=83.49KN

恒荷載作用下的結構計算簡圖如圖3-1所示:圖3-1圖3-2(二)活荷載計算及計算簡圖

活荷載作用下的結構計算簡圖如圖3-2所示。圖中各荷載值計算如下:

P6EEF=0..7×2..4=1..68KKN/mP6FFG=0..7×3..5=2..45KKN/m

P6GG=1/22×3.55×1/22×3.55×0.77=2.114KNNP6F=1/2××(3.55+3.55-2.44)×1..2×0..7+1//4×3..5×3..5×0..7=4..08KKNPEFF=2.44×2.00=4.88KN//mPFGG=1.55×3.55=5.225KNN/mPG=1/2×3..5×1//2×3..5×1..5=4..59KKNPF=1/2×(33.5+33.5-22.4)××1.2××2.0++1/4××3.5××3.5××1.5==10.111KNN(三)風荷荷載計算及及計算簡圖圖

風荷載載標準值計計算公式為為

因結構構高度小于于30m,可可取;對于于矩形截面面;可查荷載載規范,當當查得的時時,取。將將風荷載換換算成作用用于框架每每層節點上上的集中荷荷載,計算算過程如表表1所示。表1為一榀框框架各層節節點的受風風面積,計計算結果如如圖(3-3)所示。表3-1風荷載計計算層次A/Pw/kN61.01.320.251.2540.39.9754.8851.01.316.951.1830.311.555.3441.01.313.651.1020.311.554.9631.01.310.351.010.311.554.5521.01.37.050.8820.311.553.9711.01.33.750.60.312.342.89圖3-3風荷載作用下的的計算簡圖圖四、內力計算(一)恒荷載作作用下的內內力計算恒荷載(豎向荷荷載)作用用下的內力力計算采用用分層法,取其中一層進行分析,結構計算簡圖如圖所示,中柱的線剛度取框架柱實際線剛度的0.9倍。(b)圖4-1圖(aa)中梁上分分部荷載由由矩形與梯梯形兩部分分組成,在在求固端彎彎矩時,根根據固端彎彎矩相等的的原則,先先將梯形荷荷載及三角角形荷載劃劃分為等效效均布荷載載,等效均均布荷載的的計算公式式如下:@=0.2773頂層荷載轉化::G6邊=G6GF1++(1-22@2+@3)G6FGG2=4..44+((1-2××0.27732+00.27333)×115.199=177.67KN/mmG6中=G6EF1++5/8GG6EF22=2.77+5/88×10..42=99.21KN/mmM6FFE=9.211×2.44×2.44/2=226.522KN..mM6FEF=0KNN.mMFFG=-17..67×66.4×66.4/112=-660.311KN..mMFGF=17.667×6..4×6..4/122=60..31KKN.m標準層荷載轉化化:G邊=GFG1+(1-2@@2+@3)GFG22=19..11+((1-2××0.27732+00.27333)×111.344=28..99KKNG中=GEF1+55/8GEEF2=22.7+55/8×77.78==7.566KN//mMFEF=Q中L中中2/2=77.56××2.4××2.4//2=211.77KN.mmMFEF=0KNN.mMFFG=-G邊LL邊2/12==-28..99×66.4×66.4/112=-998.955KN..mMFGF=G邊邊L邊2/122=28..99×66.4×66.4/112=988.95KN.mm圖4-2(a)頂層(b)標準層(c)底層彎矩分配法計算算過程如圖圖(4-11)所示,計計算所得結結構彎矩圖圖見圖(44-2)所所示,將各各層分層法法求得的彎彎矩圖疊加加,可得到到整個框架架結構在恒恒載作用下下的彎矩圖,疊疊加后框架架內各節點點彎矩并不不一定能達達到平衡,可可將節點不不平衡彎矩矩再分配一一次進行修修正,修正正后豎向荷荷載作用下下整個結構構彎矩圖如如圖(4--3)所示示,并進而而可求得框框架各梁的的剪力圖(4-4)和軸力圖(4-5)。在求得(b)所所示結構的的梁端支座座彎矩,若若求梁跨中中彎矩,則則須根據求求得的支座座彎矩和跨跨中的實際際荷載分布布(a),按平衡衡條件計算算,而不能能按等效分分布荷載計計算,框架架梁在實際際分布荷載載作用按簡簡支梁計算算的跨中彎彎矩如圖(4-6)所示。考慮梁端彎矩調幅,并將梁兩端節點彎矩換算到梁端柱邊彎矩圖(4-7)圖4-3恒載彎矩矩分配圖4-4在恒荷載載作用下結結構的彎矩矩圖4-5在恒荷荷載作用下下結構的剪剪力圖4-6在恒恒荷載作用用下結構的的剪力圖4-7圖4-8(二)活荷載作作用下的內內力計算活荷載作用下的的內力計算算也采用分分層法,考考慮到活荷荷載分布的的最不利組組合,各層層樓層活荷荷載布置可可能如圖10所示的幾幾種組合形形式,這里里活載按滿滿跨布置,采采用彎矩分分配法計算算,考慮彎彎矩調幅,并并將梁端節節點彎矩換換算成梁端端柱邊彎矩矩值。計算過程程如圖1-14所示,計算算結果彎矩矩圖(4--10)、剪剪力圖(44-11)、軸力圖圖(4-112)、調調幅后的彎彎矩圖見(4-13)。梯形荷載或三角角形荷載轉轉化成均布布荷載:@=0.2733頂層荷載轉化::P6邊=(1-2@22+@3)P6FGG=(11-2×00.27332+0.22733)×2..45=2..14KKN/mP6中=5/8G6EEF=5//8×1..68=11.05KN/mmM6FFE=1.055×2.44×2.44/2=66.05KN.mmM6FEF=0KNN.mMFFG=-2.114×6..4×6..4/122=-7..3KNN.mMFGF=2.144×6.44×6.44/12==7.3KN.mm標準層荷載轉化化:G邊=(1-2@22+@3)GFG=(11-2×00.27332+0..27333)×5..25=4.557KNNG中=5/8GEFF=5/88×4.88=3KKN/mMFEF=Q中L中中2/2=33×2.44×2.44/2=88.64KN.mmMFEF=0KNN.mMFFG=-G邊LL邊2/12==-4.557×6..4×6..4/122=-155.6KKN.mMFGF=G邊L邊邊2/122=4.557×6..4×6..4/122=15..6KNN.m圖4-9活載彎彎距分配圖4-100活荷載作作用下的彎彎矩圖4-11活荷荷載作用下下的剪力圖圖4-122活荷載作作用下的軸軸力圖圖4-133(三)風荷載作作用下的內內力計算風荷載作用下的結結構計算簡簡圖見圖11-6,內力計計算采用D值法,計計算過程見見圖1-119。風荷荷載作用下下框架彎矩矩圖如圖44-15所所示,框架架軸力圖和和剪力圖如如圖4-116所示。圖4-14剪剪力各層分分配(單位位:kN)各柱反反彎點及柱柱端彎矩(單單位:kN)圖4-15在風風荷載作用用下結構的的彎矩圖4-166在風荷載載作用下結結構的剪力力

圖4-17風荷荷載作用下下的軸力

圖4-188(a)圖4-488(b)五、內力組合根據內力計算結結果,即可可進行框架架各梁柱各各控制截面面上的內力力組合,其其中梁的控控制截面為為梁端、柱柱邊及跨中中。由于對對稱性,每每層有4個控制截截面,即圖圖4-188(a)中的1、2、3、4號截面,表表2表示了框框架梁的內內力組合過過程;柱則則分為邊柱柱和中柱,每每個柱每層層有兩個控控制截面,即圖4-18(b)中的3、4號截面。表5-1給出了框架柱的內力組合過程。(一)梁內力組組合表5-1框架梁梁內力組合合續前表其余詳見電算(二)柱內力組合表5-2框架柱柱內力組合合續前表其余詳見電算六、截面設計(一)梁截截面設計

以第二二層梁FGG為例,按其最不利利的內力組合計算。

①正截截面強度計計算:

梁的截截面尺寸為為300mmmx5500mm。

C200時,梁的的混凝土保保護層最小小厚度為335mm。

故設,則則h0=5500-35==515mmm,。

對于梁梁端,不考考慮現澆混混凝土板的的作用。

梁端GG:(滿足要求)

選用4416,。

梁端FF:計算公公式同上,計計算過程略略。計算結結果:

選用4416,。

對于梁梁中截面,考考慮混凝土土現澆板翼翼緣受壓,按T形梁計算。

翼緣計計算寬度取取

屬于第第一類型的的T形截面。(滿足要求)

選用3320,。②斜截截面強度計計算

取較大大設計剪力力V=-1288.84kN。

驗算截截面尺寸

(截面面符合要求求)

驗算是是否需要計計算配置箍箍筋

故需要要配置箍筋筋。HYPERLINK"mailto:若選用φ8@200"若選用φ8@2000,

(滿足足要求)

配箍率率最小配箍率(滿足要求)(二二)柱截面面設計以第二層G軸線線柱為例。按其最不利組合計算。G4M=85.994kNN·mV=500.06kNG3M=83.889kNN·mV=500.06kN柱G4、G3的最不利組合內內力柱的截面尺寸為為400mmmx500mmm。

①受力力縱筋的計計算

柱的計計算長度柱端A4:

先按大大偏心受壓壓情況計算算

選用4422,。

柱端GG3:計算公公式同上,計計算過程略略。計算結結果:

選用4422,。

②抗剪剪強度計算算.故可按構造要求求配置箍筋筋,取HYPERLINK"mailto:φ8@200"φ8@2000。七、樓梯設計本建筑的樓梯間間開間為33m,進深為為4.5m,樓梯均均為等跑,做做板式樓梯梯。砼采用用C25,板采用HPB2235鋼筋,梁梁縱筋采用用HRB3335鋼筋。樓樓梯上均布布活載標準準值qk=33.5kNN/㎡,踏步步尺寸150㎜×300㎜。一、梯段板的計計算板式梯段板:計算簡圖的確定定:踏步寬b=3000mm,踏步步高h=1500mm,故tgα=1500/2600=0.5,所以coosα=0.8666取板厚100mmm約為板板斜長的1/300,L1=3.38mm,L2=2..6m,取取1M寬板帶帶計算。2、荷載計算三角形形踏步0..5×0..3×0.115×255/0.3=1.888KN/mm混凝土斜板0.111×25//0.8994=3.366KN/mm20厚板底抹灰0..02×117/0..894=0..38KN//m恒載Σg=5.662KN//m活載qq=3.55KN/mm總荷載P=1.22g+1..4q=11.2×55.62++1.4××3.5==11.6644KNN/m3、內力計算板的寬度大且剪剪力小,故故不進行抗抗剪計算,只只進行抗彎彎計算。M=PL12==×11..94×332=10.448KNmm4、配筋計算板中aas=20mmm,故h0=h-aas=100-200=80mmαs===10.448×1006/1.0××9.6××10000×10002=0.1009計算得得:γs=0.9442ASS==530mmm2選φ8@120,(AAS=5377mm2)分布筋每級踏步步一根φ8。二、平臺板計算算1、設平臺板板厚為為70mmm,取1m寬板帶帶計算。2、荷載計算70厚混混凝土板0.077×25==1.755KN/mm20厚厚板底抹灰灰0.02××17=0.344KN/mm恒載Σg=2.009KN//m活載q=3.55KN/mm總荷載PP=1.22g+1..4q=11.2×22.09++1.4××3.5==7.4008KN//m3、內力計算平臺板的計算跨跨度l01=1..35-00.2/22+0.112/2==1.311mM1=Pl012=××7.4008×1..312=1.277KN.m4、配筋計算1.板中中as=20mmm,故h0=h-as=70-200=50mmαs====0.0553計算得::=0.9772ASS==124mmm2選φ8@180,(AAS=2799mm2)三、平臺梁計算算(1)、設平臺梁梁的截面尺尺寸為2000mm××350mm(2)、荷載計算算梁自重重0..2×(00.35--0.177)×255=1.44KN/mm平臺板板粉刷0.002×(0.355-0.007)×2×17==0.199KN/mm平臺板板傳來2.009×1..35/22=1.411KN/mm梯段板板傳來55.62××3/2==8.433KN/mm恒載Σg=11..43KNN/m活載q=3.55×(3//2+1..38/22)=7.677KN/mm總荷載P=1.22g+1..4q=11.2×111.433+1.44×7.667=24.445KN//m(3)、內力計算算M=Pl2=××24.445×{1.055×(3--0.244)}2=25.77KNmQ=Pl=×224.455×1.005×(33-0.224)=35.445KN(4)、配筋計算①、正截面配筋計計算截面按按倒L形計算,b=b+55h=2000+5××70=5550mmm,梁的有效效高度h=3500-35==315mmm.經判別屬第一類類T形截面。αs===0.049計算得:=0..974AS==279mm2選選配2Φ14,AS=308mmm2。②、斜截面配筋計計算配置φ6@200箍筋,則則斜截面受受剪承載力力為V=0.7fftbh0+1.25ffyh0=0.7××1.1××200××315++1.2×2100××3115=70.8KNN>25..7KN..滿足要求。結束語本次畢業業設計是對對大學三年來所學學知識進行行一次系統統的復習和和總結,在在此過程中中,我們進進一步鞏固固和系統化化所學知識識,熟悉規規范,熟練練掌握天正正CAD、PKPMM、廣廈等專業業軟件,為為今后的學學習或工作作打下良好好的基礎。本設計由個人獨獨立完成,回回顧整個設設計過程,每每一步都離離不開老師師及同學的的耐心幫助助。雖然時時間緊迫,個個人能力水水平有限,但但仍然堅持持做了下來來,雖然結結果或許并并不完美,但但整個過程程中我們每每個人都積積累下來很很多有用的的東西,有有知識層面面的,也有有專業技能能方面的!!我們希望望在畢業設設計過程中中學習到更更多、更新新、更實用用的知識來來提高自己己、充實自自己。從建筑設計開始始,綜合考考慮宿舍樓樓的使用功功能要求,同同時還要兼兼顧結構平平面布置的的規則和合合理,最終終確定了現現在的方案案。基本滿滿足了建筑筑設計的要要求,使建建筑簡潔明明快,經濟濟實用。在在結構設計計中,進一一步學習了了PKPMM軟件。通通過手算一一榀框架,了了解框架、樓樓梯、板、基基礎等部分分的設計流流程、簡化化措施、計計算方法以以及相關規規范,同時時我們也體體會到概念念設計的重重要性,在在設計過程程中重視概概念設計。通通過畢業設設計,深刻刻體會到合合理的結構構設計的重重要性,不不僅能使施施工方便,而而且能帶來來很好的經經濟效益。緊張的畢業設計計終于劃上上了句號。從從四月份開開始到現在在,短短的的幾個月里里,看到了了一幢建筑筑物可以在在自己的手手下顯現出出真是的輪輪廓來,內內心深處有有著壓抑不不住的興奮奮之情。感感覺天天泡泡機房、翻翻資料、做做計算都是是值得的。這這次的畢業業設計是對對三年來的大大學專業知知識學習的的一次總結結,也是對對我們實際際從事設計計工作的一一次考驗。致謝隨著畢業的來臨臨,畢業設設計也接近近尾聲,在在這次畢業業設計過程程中,梁黎黎明老師,劉偉偉老師對我我們細心指指導,并且且給了我很很大的發揮揮空間,不不厭其煩的的給我解答答。在此特特向老師們表表示衷心的的感謝,祝祝愿老師們們身體健康康,工作順順利!!通過這次設計,我我對多層框框架結構體體系的設計計過程有了了較深的了了解,對以以前所學知知識有了很很好的鞏固固,學會了了對工具書書和參考資資料的查閱閱。說實話在沒有做做畢業設計計以前只是是覺得畢業業設計只是是對大學三三年所學知知識的單純純總結,但但通過這次次畢業設計計,發現自自己的想法法太片面。畢畢業設計不不僅是對前前面所學知知識的總結結,而且也也是對自己己能力的一一種提高。它它是我三年來所學學知識的一一次全面而而具體的匯匯總和深入入,也是對對我們的動動手實踐能能力和理論論相結合的的一次考驗驗。設計所所需要知識識的范圍幾幾乎涵蓋了了三年來所學學全部的知知識,這使使我對所學學知識有了了一個較系系統的全面面的深刻的的認識,完完成了從點點到線,線線到面的升升華。學習習時的馬虎虎和不求甚甚解在我的的設計過程程中制作了了不少麻煩煩,在老師師和同學們們的幫助下下才使我克克服了這些些困難,順順利完成了了設計。發發現自己理理論知識的的欠缺,還還有好多東東西自己不不知道,以以前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