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心理學概論課件_第1頁
環境心理學概論課件_第2頁
環境心理學概論課件_第3頁
環境心理學概論課件_第4頁
環境心理學概論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環境心理學參考教材?林玉蓮胡正凡編著

環境心理學(第二版),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李道增

環境行為學概論,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徐磊青楊公俠編著

環境心理學,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2?

(美)保羅·貝爾.托馬斯·格林.杰弗瑞·費希爾,安德魯·鮑姆,環境心理學(第5版),朱建軍吳建平等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環境心理學概論?心理學簡介?環境心理學

?環境心理學的研究方法概論第一節心理學簡介(二)心理學的研究領域基礎性心理學(普通心理學、發展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生理心理學、比較心理學)應用性心理學(教育心理學、運動心理學、醫學心理學、工程心理學、軍事心理學、管理心理學、犯罪心理學……)。第一節心理學簡介(三)心理學五大理論行為主義(behaviorism),系由美國心理學家華森(JohnB.Watson,1878~1958)在1913年所創立。華森氏認為,科學心理學只限于由客觀的方法處理客觀的資料,既研究能夠由別人客觀觀察和測量的外顯行為。分為早期的激進行為主義(radicalbehaviorism)和后來的新行為主義(neo—behaviorism)。其基本理論為刺激—反應理論精神分析論(psychoanalysis),系由奧地利精神醫學家弗洛依德(1856~1936)在1896年所創立。該理論以人的潛意識為基礎解釋行為的內在原因,《夢的解析》被譽為改變人類歷史的書,主要應用在動機和人格的研究和心理治療。第一節心理學簡介人本心理學(humanisticpsychology),系由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Maslow,1908~1970)與羅嘉思(CarlRogers,1902~1987)在五十年代所創始。人本心理學反對行為主義的機械決定論和精神分析心理學的生物還原論的思想,重視人的尊嚴和價值,主張研究人的本性、潛能、經驗、價值、創造力和自我實現等,主要理論為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和自我實現論。生理心理學(physiologicalpsychology),生理心理學用生物學的知識為基礎對人的心理和行為做出解釋。主要研究腦功能的定位、心理免疫學和遺傳在行為中的作用。認知心理學(cognitivepsychology)對認知歷程的科學研究。認知心理學把人的心理看成信息加工的過程,主要研究人的認知功能的腦機制、認知與神經系統活動的關系、腦發育與認知功能的發展等第二節環境心理學

環境心理學是心理學大家族中的一個年輕成員。是“研究環境與人的心理之間相互作用、相互關系的科學”,或者說是“研究人與周圍環境之間關系的學科”。這是一門將心理學引進建筑或環境,形成一門跨兩個領域的邊緣性學科。它一方面研究居住(廣義的)環境對人的心理影響(刺激);另一方面研究人的心理需求對居住環境提出的要求(反饋),進而根據人的心理需求,調整、改善、提高居住環境質量。第二節環境心理學?把環境—行為關系作為一個整體加以研究,強調環境—行為關系是一種交互作用關系;?幾乎所有的研究課題都以實際問題為取向;?具有濃厚的多學科性質(生理學、心理學、社會學、建筑學、城市規劃、園林規劃與設計、環境保護、人文地理學、文化人類學、生態學等多門學科);?以現場研究為主,采用來自多學科的、富有創新精神的折中研究方法。

(一)環境心理學的主要特點第二節環境心理學?環境心理學有多種名稱:建筑心理學(ArchitecturalPsychology)、環境設計研究、環境與行為(EnvironmentalBehaviorStudy)、人—環境研究等。物質環境包括自然環境與人工環境,環境心理學重點討論人工環境,尤其是建筑環境與行為的關系。但任何人工環境都是社會的產物,都離不開相應的社會環境和文化背景,同時也不能脫離它所賴以存在的自然環境。(一)環境心理學的主要特點第二節環境心理學?不僅建筑界在反省,心理學界也發生著變化。一些心理學家開始改變原來的實證主義占主導的研究方法和態度,放棄了傳統心理學家“操作者”職能(在實驗室里,控制實驗,操作實驗結果的產生),而選擇了“傳感器”的職能,即觀察解釋發生的行為,以適應真實大環境的研究。最終,建筑師開始和心理學家、社會學家一起,研究建筑環境中人的心理和行為,促成了環境心理學的誕生。(二)環境心理學的發展歷程第二節環境心理學?1969年美國的環境設計研究學會(TheEnvironmentalDesignResearchAssociation,簡稱EDRA)召開了環境行為研究的第一次會議(ThefirstyearofEBS),標志著環境心理學的名稱正式被使用。《環境與行為》(EnvironmentandBehavior)期刊(雙月刊)也隨之誕生。隨后歐洲成立了人與環境研究國際學會(InternationalAssociationforPeople-EnvironmentStudies,簡稱IAPS)。也召開了IAPS的第一次會議。1970年紐約市立大學的普羅宣斯基等人編了第一本環境心理學讀本(EnvironmentalPsychology:ManandHisPhysicalSetting);1974年他們又出版第一本環境心理學教科書(AnIntroductiontoEnvironmentalPsychology)。(二)環境心理學的發展歷程(國外)第二節環境心理學?1973年「心理學年度評論」(AnnualReviewofPsychology)首次出現了「環境心理學」這個主題,環境心理學才真正奠立在學術機構所認可的研究領域里的合法地位。1976年美國心理學學會(AmericanPsychologicalAssociation)也正式成立「人口與環境心理學」分部。澳洲也在八十年代成立了“人與自然環境研究”學會(簡稱PAPER)。1982年,日本正式成立了“人間、環境”學會(Men-EnvironmentRelationsAssociation簡稱MERA),1997年在東京召開了環境-行為研究國際會議。(二)環境心理學的發展歷程(國外)第二節環境心理學?1.環境知覺:環境感知、認知地圖、尋路;2.環境對行為的影響因素:氣候、噪音、光照、顏色、氣味、擁擠;3.空間行為:個人空間、私密性、領域性、可防衛空間;4.各種類型的環境設計:居住環境、工作環境、學習環境、醫療環境、城市公共空間、特殊環境;5.各類人群環境:幼兒、老年人、殘疾人、康復者。(三)環境心理學的主要研究領域第三節環境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心理學研究方法早期利用哲學研究方法—觀察和思辨,今天隨著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發展,尤其生物科學和計算機科學的發展為心理學研究提供了新的思想和研究方法,包括收集數據資料的方法和處理數據資料的方法(統計分析法、計算機模擬法、邏輯分析法)。收集數據的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幾種:觀察法(observationalmethod):研究者在自然條件下,在一定時間內,通過人的眼睛、耳朵等感覺器官或錄音、錄像等科學儀器,按照已經設計好的目標和步驟,來考察和描述人的各種外在的心理活動和行為,從而收集到研究資料的一種科學方法。第三節環境心理學的研究方法?訪談法(interviewmethod):用口頭交流的方式和被訪者進行交談,問被訪者一些和研究有關的問題,讓被訪者談談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日常行為表現。研究者可以通過與被訪者面對面的進行交談,也可以通過電話的交談來進行,也可以通過網絡的交流來進行。問卷法(questionnairemethod):研究者將自己關心的心理問題變成容易回答的具體問題,編制成問卷,通過現場發放、郵局郵寄、在報紙雜志上印發和互聯網發送等方式發送,將問卷在很短時間內發送到被調查者手里,然后對回收的問卷進行整理,發現一些心理特征和心理活動規律。實驗法(experimentalmethod):分為實驗室實驗和自然實驗,研究者先在頭腦中形成有關心理現象的各種假設,然后人為地控制和改變某些條件,使所要研究的這種心理現象出現,從而單獨地研究這種心理現象的變化規律。第三節環境心理學的研究方法觀察提綱和調查表What:實地觀察人們的行為活動,看看他們正在做些什么。推薦采用二項制記錄法,第一項描述人們的姿勢和基本行為(站、坐、躺、步行、跑等);第二項記錄人們的主要活動(交談、吃、喝等)以及一些能夠說明活動特點的必要描述。如:“坐著,看兒童游戲。”WHO:記下進行一定活動的人的類型,必要時記下每一類型的人數。應包括(文化背景、社會階層、年齡階層、社會角色、性別)Where:具體環境特征。可用草圖表示,將人群活動地點用點的方式表示出來,稱為人群密度草圖。When:一個地方,可能由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間內進行不同的活動。記錄應有明確的時間(年、月、日、時)Why:對人們為什么就選擇這樣的行為背景來干這樣的事,給予合理的解釋。如景色宜人、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