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聲現象人教實驗第1頁/共93頁1.從題型上看:本章知識涉及的題型是選擇題、填空題、簡答題、實驗探究題,在中考中主要是選擇題和填空題.第2頁/共93頁2.從命題形式上看
(1)選擇題常考知識點有: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根據聲音的特性區分聲音;噪聲的控制措施;聲音的利用.(2)填空題常考知識點有:以圖文結合的形式及結合生活實例考查聲音的產生和傳播條件、特性、應用等.(3)實驗探究題涉及的主要實驗有:①探究聲音產生的條件;②探究音調、響度的影響因素.第3頁/共93頁3.從命題趨勢分析,本章知識的重要命題點是:
(1)聲音的產生——物體的振動;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2)聲音的三個特性的決定因素及區分,特別是音色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3)噪聲防治的三個途徑及區分.第4頁/共93頁1.復習聲音的產生和傳播時,可以引導學生設計實驗,體會實驗方法.(1)先從學生熟知的生活事例中領悟聲音的產生是由于物體的振動,了解顯示微小振動的方法——轉換法,即將不易觀察到的現象轉化或放大為易觀察到的現象,如發聲的音叉在水中濺起水花.(2)通過“真空鈴”實驗理解聲音的傳播條件,這利用的是理想實驗法.
第5頁/共93頁2.對于聲音的特性,除設計、分析實驗外,可以通過定義、影響因素、波形圖等區別音調和響度;結合具體事例區分聲音,如:改變弦樂器弦的粗細、振動部分的長短可調節音調;用不同大小的力敲鼓可改變聲音的響度;“聞聲知其人”依據的是音色的不同等.
第6頁/共93頁3.噪聲控制的三種不同方法,應結合具體實例分析,如:(1)機動車上安裝消聲器,禁止鳴笛——消聲.
(2)墻壁上凹凸不平,吸聲材料——反射聲,吸聲.
(3)植樹、隔音板——隔聲.
4.通過學生熟悉的大量事例區分聲音是傳遞信息還是傳遞能量.關于回聲定位及其他有關聲速的計算,應結合數學知識解決,但解題的步驟要符合物理學科的特點.第7頁/共93頁第8頁/共93頁第9頁/共93頁第10頁/共93頁第11頁/共93頁第12頁/共93頁第13頁/共93頁第14頁/共93頁第15頁/共93頁第16頁/共93頁第17頁/共93頁第18頁/共93頁第19頁/共93頁第20頁/共93頁第21頁/共93頁第22頁/共93頁聲音的產生和傳播第23頁/共93頁(1)“物體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應理解為:振動停止,物體不再發聲,但發出的聲音仍在傳播,故不能說“振動停止,聲音也消失”.(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發聲體的振動在周圍介質中激起聲波,以聲波的形式向遠處傳播.第24頁/共93頁【典例1】(2010·荊門中考)嬰兒從呱呱墜地的那時起,就無時無刻不與聲打交道.下列關于聲的說法,錯誤的是
()A.我們能聽到遠處的雷聲,說明空氣可以傳聲B.人在岸上大聲說話也能驚動水中的魚,說明水能傳聲C.將耳朵貼在長鋼管的一端,讓他人在另一端敲擊一下,你會聽到兩次敲擊聲,其中最先聽到的聲音是通過空氣傳來的D.宇航員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對話,說明真空不能傳聲第25頁/共93頁【解析】選C.本題考查對聲音的產生和傳播的理解.空氣可以傳聲,所以我們能聽到遠處的雷聲;水能傳聲,所以人在岸上大聲說話也能驚動水中的魚;真空不能傳聲,宇航員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對話;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且一般情況下v空氣<v液體<v固體,將耳朵貼在長鋼管的一端,讓他人在另一端敲擊一下,會聽到兩次敲擊聲,因為聲音在固體中的傳播速度大于聲音在氣體中的傳播速度,故最先聽到的聲音是通過鋼管傳來的,然后是通過空氣傳來的聲音.第26頁/共93頁
聲音三特性及決定因素1.音調和響度沒有必然的聯系,音調高,響度不一定大.如日常生活中所說的“男低音,女高音”.“低”是指男人音調低,但響度可能大,“高”是指女人音調高,但響度可能小.
第27頁/共93頁2.音色是指聲音的個性特色,發聲體、發聲狀態、發聲方法等不同都會造成音色的差異.具體比較如下:第28頁/共93頁(1)影響發聲體音調的因素有多個,如:發聲體的長短、粗細、松緊、材料等,在探究音調與某一個因素的關系時,要采用控制變量法.(2)增大響度的方法:增大發聲體的振幅、減小聲音的分散,如:喊話時將手做成喇叭狀、醫生用的聽診器等.第29頁/共93頁【典例2】(2011·臨沂中考)在公共場所“輕聲”說話是文明的表現,而在曠野中要“大聲”喊叫才能讓較遠處的人聽見.這里的“輕聲”和“大聲”是指聲音的()A.音色B.音調C.響度D.頻率第30頁/共93頁【解析】選C.本題考查聲音三特性的區別及影響因素.聲音有三個特性:音調、響度和音色.音調與發聲體振動的頻率有關,響度取決于發聲體振幅的大小,音色與發聲體本身的因素有關,取決于發聲體的材料及結構.“輕聲”和“大聲”是指聲音的大小即響度.故C選項正確.第31頁/共93頁
噪聲的危害和控制噪聲污染是當今社會的四大污染之一,也是當今社會的熱點之一,因此對防治噪聲的途徑的考查已成為近幾年中考的熱點:
第32頁/共93頁第33頁/共93頁
對噪聲的界定:(1)發聲體做不規則振動,(2)從環保角度看,你不愿意聽到的聲音.兩者只要符合一條,即可確定為噪聲.第34頁/共93頁【典例3】(2011·廣州中考)城市里部分道路設計如圖所示,這種下凹道路在控制噪聲方面的作用是()
A.防止車輛產生噪聲B.在聲源處減弱噪聲C.在人耳處減弱噪聲D.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第35頁/共93頁【解析】選D.道路設計成下凹形狀,車輛產生的噪聲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可以被反射、吸收一部分,故這屬于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第36頁/共93頁
聲的利用聲音分為可聞聲和不可聞聲,其比較如下:第37頁/共93頁(1)如果通過聲音而知道某些信息,是利用聲音傳遞信息;若是利用聲波的振動去達到某一目的,是利用聲波傳遞能量.(2)超聲波的特性:方向性好,穿透力強,具有很強的振蕩、沖擊和破壞能力.(3)次聲波的特性:來源廣、傳播遠、穿透力強.第38頁/共93頁【典例4】(2010·雞西中考)下列圖中,主要描述聲音能夠傳遞能量的是()第39頁/共93頁【解析】選B.本題考查聲的利用,由題圖可知:A項是利用聲波探測海深,告訴我們海深的信息;C項是蝙蝠通過回聲定位獲得飛蟲的相關信息;D項是通過B超獲得胎兒發育的相關信息;故A、C、D三項都是利用聲音傳遞信息,只有B項由于發聲體的振動而使火焰搖動,說明聲音傳遞能量.第40頁/共93頁第41頁/共93頁實驗探究:聲音的傳播1.在探究固體傳聲的實驗中,為什么將兩張課桌緊緊地挨在一起?提示:只有緊緊地挨在一起,才能使聲音完全在固體中傳播.2.為什么要輕敲桌面?提示:防止聲音過大,避免聲音在空氣中傳播時對實驗的影響.第42頁/共93頁3.將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并逐漸抽出空氣,聽到的聲音如何變化?提示:聽到的聲音逐漸變小.4.停止抽氣,讓空氣逐漸進入玻璃罩內,聽到的聲音又如何變化?提示:聽到的聲音逐漸變大.5.在水中讓兩塊石子相碰發聲,我們聽到的聲音是通過什么傳來的?提示:水(液體)和空氣.第43頁/共93頁6.一個同學在室外輕敲墻體,室內的同學分別將耳朵貼在墻上、離開墻,聽到的聲音分別是通過什么介質傳入耳中的?兩種聽音方式的效果一樣嗎?提示:第一種方式中傳聲的介質是墻(固體),第二種方式中傳聲的介質是墻(固體)和空氣;墻(固體)的傳聲效果比空氣好.第44頁/共93頁
理想實驗法就是研究物理規律時,以大量可靠的事實和物理現象為基礎,以真實的實驗為原型,通過合理的推測或推理得出物理的一般客觀規律的方法,但得出的規律卻又不能用實驗直接驗證.如在研究聲音在真空中的傳播和得出牛頓第一定律時都運用了理想實驗分析問題的方法.第45頁/共93頁【典例1】(2010·哈爾濱中考)將電鈴扣在抽氣盤上的玻璃鐘罩內,如圖所示.通電后可以看到電鈴在振動,聽到電鈴發出的聲音.用抽氣機向外抽氣的過程中,仍可清晰地看到電鈴在振動,但鈴聲越來越小.對以上現象的解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聽到鈴聲又看到電鈴在振動,說明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B.聽到鈴聲越來越小,說明聲音要借助介質才能傳播C.看到電鈴在振動,說明光束要借助介質才能傳播D.看到電鈴在振動,說明光束能穿透玻璃第46頁/共93頁【解析】選C.實驗中聽到鈴聲又看到電鈴在振動,說明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還說明光束能穿透玻璃.用抽氣機向外抽氣的過程中,仍可清晰地看到電鈴在振動,但鈴聲越來越小,說明聲音要借助介質才能傳播,光束可以不借助介質進行傳播.第47頁/共93頁【典例2】(2010·天水中考)在喜慶的日子里,人們有時要敲鑼打鼓,當鼓正在發聲時,我們把小紙屑放在鼓面上,發現小紙屑會不停地跳動,說明鼓在發聲時鼓面是_______的,鼓聲是通過_______傳到人們耳朵中的.我們平常能互相聽到對方講話,但在月球上,即使是宇航員面對面講話,也聽不到對方的聲音,這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_______________.第48頁/共93頁【解析】本題考查聲音的產生和傳播.由題意:發聲鼓面上的小紙屑不停地跳動,說明鼓聲是鼓面的振動產生的.因為我們生活在空氣的“海洋里”,所以一般情況下我們聽到的聲音是通過空氣傳來的.在月球上宇航員面對面講話,也聽不到對方的聲音,由于月球上是真空環境,說明真空不能傳聲,同時也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答案:振動空氣介質第49頁/共93頁第50頁/共93頁誤區:不能正確辨別聲音的音調和響度【典例】(2010·寧夏中考)如圖所示,在四個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內裝有質量不等的同種葡萄酒,用大小相同的力敲擊四個玻璃杯,會發出不同的聲音.這“不同的聲音”主要是指聲音的()A.音調B.振幅C.音色D.響度第51頁/共93頁【易錯答案】B、C、D【糾錯剖析】第52頁/共93頁【正確答案】選A.當用大小相同的力敲擊四個相同玻璃杯時,發聲體是玻璃杯,盛酒少的杯振動快,發聲的音調高;盛酒多的杯振動慢,發聲的音調低.第53頁/共93頁第54頁/共93頁一、選擇題1.(2011·濰坊中考)(多選)關于聲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A.雷雨天氣,先看到遠處的閃電,稍后聽到雷聲B.擊鼓的力量越大,響度越大C.聲波具有傳遞能量的性質D.聲音只能在空氣中傳播第55頁/共93頁【解析】選A、B、C.由于聲速小于光速,故雷雨天氣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擊鼓的力量越大,振幅越大,響度就越大;聲波不僅可以傳遞信息,還可以傳遞能量,故A、B、C正確;聲音可以在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D錯.第56頁/共93頁2.如圖所示,在探究“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實驗中,將正在發聲的音叉緊靠懸線下的乒乓球,發現乒乓球被多次彈開.這樣做是為了()A.使音叉的振動盡快停下來B.把音叉的微小振動放大,便于觀察C.延長音叉的振動時間D.使聲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聲第57頁/共93頁【解析】選B.本題考查利用轉換法顯示發聲體的振動.音叉振動時因為振幅太小,所以我們很難看清.將正在發聲的音叉緊靠懸線下的乒乓球,發現乒乓球被多次彈開.這樣做是為了把音叉的微小振動放大,便于觀察.這是一種轉換法的具體利用.第58頁/共93頁3.(2010·龍巖中考)在2010年的春節聯歡晚會上,小虎隊20年后重新聚首,演唱了他們的經典歌曲.在演唱時,觀眾能分辨出三人的聲音主要是根據他們歌聲的什么不同()A.音調B.響度C.音色D.聲速【解析】選C.本題考查聲音的特性.不同的人發出的聲音,其音調、響度、音色三特性一般不同,但區分聲音的不同主要依靠音色,故選C.第59頁/共93頁4.如圖所示,用一張硬卡片先后快撥和慢撥木梳的齒,聽到的聲音發生變化.這個實驗用來探究()A.音調是否與聲源振動頻率有關B.聲音能否在真空中傳播C.聲音能否在固體中傳播D.聲音傳播是否需要時間【解析】選A.用硬卡片以不同的速度撥動時,卡片振動的快慢不同,振動頻率不同,聽到的聲音的音調不同,故此實驗用來探究音調是否與聲源振動的頻率有關.第60頁/共93頁5.2010年5月,世博會在我國上海順利舉行,為向全世界充分展示“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這一主題,上海建設越來越注重以人為本.如:城區汽車禁止鳴笛,主干道路面鋪設瀝青,住宅區道路兩旁安裝隔音板等.這些措施的共同點是
()A.綠化居住環境B.緩解“熱島效應”C.降低噪音污染D.減少大氣污染第61頁/共93頁【解析】選C.本題通過生活現象考查對噪聲控制的理解.城區汽車禁止鳴笛,這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主干道路面鋪設瀝青,瀝青具有彈性,能減小車輛行駛時產生的振動,減弱噪聲;住宅區道路兩旁安裝隔音板,能將聲音在傳播的過程中攔截下來,減弱噪聲.這些措施的共同點是降低噪音污染.第62頁/共93頁二、填空題6.我國是世界上手機用戶最多的國家,手機間是通過電磁波傳遞信息的.我們能聽到手機發出的聲音,是因為手機中的發聲體在___________.若把一手機放在真空罩中,如圖所示,再用另一手機撥打罩內的手機號碼,可以看見罩內手機顯示燈閃爍,但卻聽不到手機的鈴聲是因為_________.第63頁/共93頁【解析】本題考查聲音的產生和傳播,物體的振動發聲,發聲體都在振動,將發聲體放在真空中,真空不能傳聲,盡管物體在振動,但產生的聲音不能向外傳播.答案:振動真空不能傳聲第64頁/共93頁7.(2011·無錫中考)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說聲音“震耳欲聾”,這是指它的_______很大;我們能夠辨別不同樂器發出的聲音,是由于它們的___________不同.【解析】響度是指聲音的強弱,音調是指聲音的高低,音色是指發聲體發出聲音的品質.“震耳欲聾”是指響度大,高音和低音是指音調的高低.辨別不同樂器發出的聲音是根據不同的樂器發出聲音的品質不一樣,即音色不同.答案:響度音色第65頁/共93頁8.2010年南非世界杯足球賽場上,南非球迷有一種喇叭能發出高達130dB的聲音,相當于噴氣式飛機發出的聲音強度,很多球迷到現場觀看比賽時都配備了耳塞,這是為了防止_______進入人耳;這種喇叭能發出聲音是由于喇叭內空氣柱__________產生的.【解析】本題考查噪聲的控制及聲音的產生.耳塞是防止聲音傳入耳朵的裝置,這是在人耳處減弱噪聲.喇叭是吹響的,和管樂器發聲原理相同,都是空氣柱的振動發聲.答案:噪聲振動第66頁/共93頁9.運用聲吶系統可以探測海洋深度.在與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聲吶向海底發射超聲波,如果經4s接收到來自海底的回波信號,則該處的海深為_____________m(海水中聲速是1500m/s).但是,超聲波聲吶卻不能用于太空測距(比如地球與月球的距離),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請說出一種你知道或者你設想的太空測距儀器或方法:_______.第67頁/共93頁【解析】由題意可知:聲波從水面垂直傳到海底所用的時間t=4s/2=2s,則海深s=vt=1500m/s×2s=3000m.聲吶測距的原理是回聲定位,由于太空是真空,而真空不能傳聲,所以不能用于太空測距,可選用激光或電磁波發射和接收裝置進行太空測距.答案:3000真空不能傳聲電磁波發射和接收裝置第68頁/共93頁三、綜合題10.(2011·濟寧中考)為了探究聲音產生的原因,小明和小華一起做了下面的實驗:小明把手放在喉嚨處大聲講話,感覺喉頭振動了;小華把正在發聲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通過對這兩個實驗現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69頁/共93頁小華同學用手使勁敲桌子,桌子發出了很大的聲響,但他幾乎沒有看到桌子的振動,為了明顯地看到實驗現象,你的改進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70頁/共93頁【解析】本題考查聲音的產生及“轉換法”.大聲說話時感覺到自己的喉頭振動,發聲的音叉放入水中激起水花.說明發聲的物體在振動;敲桌子時,桌子振動發聲,由于桌子的振動非常微小,不容易觀察,因此我們可以采取在桌面上放紙屑或微小物體,通過微小物體的振動來說明發聲的桌子在振動.答案:發聲的物體在振動在桌面上撒一些紙屑或放一些輕小物體第71頁/共93頁11.聶利同學在一個養蜂場看到許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雙翅沒有振動,仍嗡嗡地叫個不停.她對《十萬個為什么》中“蜜蜂發聲是不斷振動雙翅產生的”這一結論產生懷疑.蜜蜂的發聲部位到底在哪里?下面是聶利同學的主要探索過程:第72頁/共93頁①把多只蜜蜂的雙翅用膠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發聲.②剪去多只蜜蜂的雙翅,蜜蜂仍然發聲.③在蜜蜂的翅根旁發現兩粒小“黑點”,蜜蜂發聲時,小黑點上下鼓動.④用大頭針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點,蜜蜂不發聲.第73頁/共93頁請回答:(1)聶利同學在實驗時,采用多只蜜蜂的目的是________.(2)從實驗①和②可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3)“用大頭針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點”基于的假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74頁/共93頁【解析】(1)在實驗探究中,選取多個觀察對象是為了避免實驗結論的偶然性,使結論更具有普遍性.(2)由①和②的實驗過程,蜜蜂仍然發聲,說明雙翅不是蜜蜂的發聲器.(3)由③的實驗過程,蜜蜂發聲時,小黑點上下鼓動(振動),說明蜜蜂靠小黑點振動發聲.答案:(1)避免實驗的偶然性(2)蜜蜂發聲不是由雙翅振動產生的(3)蜜蜂是靠小黑點的振動發聲的第75頁/共93頁第76頁/共93頁第77頁/共93頁淺談幾種復習法
1.嘗試回憶復習法這是一種積極的復習法.下課后不忙于翻書,而是先考考自己:這一節課老師講了幾個問題,哪些已經弄懂了?哪些還不明白?哪些理解得還不透?邊回憶邊把重點寫出來.如果能回憶出全部和大部分內容,就證明自己的預習和聽課效果都不錯,在領會的基礎上已經把所學的知識基本上記住了.如果回憶不出來,就要查出原因,看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及時加以改進.回憶后看看書、查查筆記,這時,你自然會把你回憶不出來的內容當作重點來加以注意.第78頁/共93頁
這種嘗試回憶復習法,比直接看書、看筆記復習的效果要好得多.因為在回憶中必然要追尋思索,這不僅能使你對上課所學的內容有一個概括的過程,一旦想不起來,還會千方百計地開動腦筋去尋找線索.經常使用這種方法進行復習的學生,不僅能增加自己的記憶力,還能養成勤于動腦的好習慣.
第79頁/共93頁2.精讀課本復習法學校教學都以課本為主,學生的知識結構的建造,最根本的是應該讀懂教科書.凡是教科書,都是經典著作.它是教育部門組織專家、學者和有經驗的老師依據《新課程標準》,根據知識的科學體系,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社會發展的需要而編寫的.其精練、嚴謹、深刻,是一般參考書無法替代的.教科書是學校教與學的共同依據,也是考試的主要依據.記住并理解教科書的內容,也就抓住了基礎和根本,什么樣的考試也難不住了.
第80頁/共93頁
精讀課本應在預習、聽課、嘗試回憶的基礎上進行.閱讀應有所側重,要抓住回憶時想不起來的、記不清楚的、印象模糊的部分.看書時要勤動手,把重點、新概念和容易忽視的部分畫出來,并記下簡要體會,對課文內容進行高度概括,記下有利于記憶、帶有提示性的句子,以后再復習時就能迅速抓住要點,回憶起關鍵的內容.第81頁/共93頁3.整理筆記復習法經過對預習筆記、課堂筆記、復習筆記的整理,不斷經過充實、修正、加工后的筆記,就會變為以后復習的寶貴資料.筆記可以分正負頁兩部分,用正頁記課堂筆記,如這堂課的題目,聽講時的體會、疑問,老師強調的重點,容易出錯的問題等.整理筆記時,補上漏記的部分,更正不準確的部分,同時要把記錄中的疑問弄明白,確保筆記的完整性和準確性.
第82頁/共93頁
負頁主要記預習筆記,比如預習時發現自己掌握得不好或已經忘了的已學過的概念、定理和公式,新發現的問題和體會,容易出錯和容易混淆的概念,參考書上摘錄下來與課本有關的精彩內容,補充上老師講課中的不足.第83頁/共93頁
只要下功夫把筆記整理好,使之線索清晰,中心突出,內容精練,復習時就會大大節省查書、找資料、重新思考、臨時歸納和重新記憶的時間.尤其是重要考試復習時,使用時十分方便,有關知識一查就可以找到,它比你到課本里去“大海撈針”要省力得多,它會幫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84頁/共93頁
筆記記憶法是強化記憶的最佳方法之一,“眼過千遍,不如手抄一遍”.研究結果表明,做筆記的學生比不做筆記的學生在測驗和考試中成績要好得多.有人做過這樣一項實驗,在開始講課后九周內,對聽課者進行一次測驗,做筆記的人獲得了65%的分數,而不做筆記的人只得了25%的分數.做筆記的人測驗前能依照筆記進行復習和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內蒙古民族大學《時尚休閑體育》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第二初級中學2024-2025學年初三第六次質檢(下學期開學考)生物試題含解析
- 三亞中瑞酒店管理職業學院《衛生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日照市2024-2025學年中考物理試題模擬試卷解析含解析
- 無錫市南長區重點達標名校2025年初三下學期5月沖刺卷生物試題試卷含解析
- 四川省瀘縣一中2024-2025學年高三4月19日第12周物理試題考試試題含解析
- 創業企業服務創新重點基礎知識點
- DB32/T+5100-2025+江淮地區稻茬小麥綠色綜合防倒技術規程
- 教學工作總結個人范文(28篇)
- 實驗室的年終工作總結(30篇)
- 2025-2030中國橡膠粉改性瀝青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外出攻讀博士協議書
- 武漢城市職業學院《衛星通信》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4-2025年度統編版(2024)小學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上)教學工作總結(共三套)
- 2024年常德市農商銀行系統招聘筆試真題
- 江蘇2025年03月南京市建鄴區公開招考5名政府購崗人員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測繪生產成本費用定額》(2025版)
- 中華武術-太極知到課后答案智慧樹章節測試答案2025年春武漢城市職業學院
- 2025年濮陽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適應性考試題庫及答案1套
- 2025屆廣東省江門市高三下學期一模考試歷史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2025年海關招聘筆試題庫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