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圖基本知識_第1頁
透視圖基本知識_第2頁
透視圖基本知識_第3頁
透視圖基本知識_第4頁
透視圖基本知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透視圖基本知識第一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第二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第三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第四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三點透視第五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第六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第七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第八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第九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透視學的基本常識透視學的概念透視的三要素透視的三種類型透視學的常用術語和基本原理透視的正確表現第十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透視學教學內容基本概念平行透視成角透視傾斜透視曲線透視應用透視第十一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透視學的概念“透視”一詞原于拉丁文“perspclre”(看透)。最初研究透視是采取通過一塊透明的平面去看景物的方法,將所見景物準確描畫在這塊平面上,即成該景物的透視圖。后遂將在平面畫幅上根據一定原理,用線條來顯示物體的空間位置、輪廓和投影的科學稱為透視學。第十二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透視的三要素在繪畫透視中,只有具備以下三個要素,透視現象的產生才能成為可能。

1.物體

2.畫幅

3.眼睛第十三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

透視圖的形成

把不同距離的物體反射到人眼睛的光線,通過假定畫面來截獲,然后將所有截獲的交點,依樣連接起來,這樣就完成了透視圖。第十四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

透視圖即透視投影,在物體與觀者之間,假想有一透明平面,觀者對物體各點射出視線,與此平面相交之點相連接,所形成的圖形,稱為透視圖。透視投影過程第十五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透視圖基本知識一、透視圖的形成有了光我們才得以看到自然界中的一切。這個過程就是光線照射到物體上并通過眼球內水晶體把光線反射到我們眼內視網膜上而形成圖像。我們把光線在眼球水晶體的折射焦點叫做視點,視網膜上所呈現的圖像稱為畫面。只是人腦通過自身的機能處理將倒過來的圖像轉換成正立圖像。第十六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

如果我們在眼前假定一個平面或放置一透明平面,以此來截獲物體反射到眼球內的光線,就會得到與實物一致的圖像,這個假定平面,也就是我們平時的畫面。實際上這就是照相機、攝像機的工作原理,我們在中學學習物理時,其光學原理就是這樣,只是把眼球水晶體換成了凸透鏡而已。第十七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透視的三種類型將透視歸納為三種的定論,是由文藝復興時期的偉大畫家達.芬奇提出的。1.大氣透視(又名色彩透視)泛指物體由于受大氣或空氣的阻隔造成色彩冷暖變化進而影響到物體深度變化的現象,稱為大氣透視。第十八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大氣透視透納古羅馬月光下的煤港第十九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透視的三種類型2.消逝透視泛指物體由于受距離的增加而造成明暗對比和清晰度的減弱的現象,稱為消逝透視。第二十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透視的三種類型3.線透視泛指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內向遠處延伸的平行線,會隨著距離的推遠越聚越攏并最終集于一點的現象,稱為直線透視,又稱線透視。由于線是一切物體存在的基礎,所以常把線透視稱之為透視。第二十一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透視學的常用術語和基本原理畫面,指模型上的玻璃板,即研究透視的假設畫面。看景物時可擴展成很大的畫面。視圈,又稱視域,即在畫法上以60°視角發射的視線轉360°,在畫面形成假設的視圈,是眼前看得最清楚的范圍。人距離畫面遠則視圈大,距離畫面近則視圈小。在透視作圖時,應把圖形畫在視圈之內,超出視圈所畫的圖形要變形。

第二十二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第二十三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透視學的常用術語足點,指畫者的立足點。基面,指放置物體的水平面,畫風景時即地面。基線,指畫面與基面相交之平線。視點,指畫者的眼睛位置。視距,畫面與畫者之間的距離。第二十四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透視學的常用術語視平線,是在畫面上假設的一條平線,它是通過心點所作的一條水平線,因與眼睛等高,所以稱為視平線,它又是畫面上下的分界線,眼面垂直。俯視透視,如站在大樓頂上低頭畫畫的透視,稱為俯視透視。假設的畫面傾斜,視心線必須與畫面垂直。第二十五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透視學的常用術語視角,指眼睛看物視線所成的角,以60°視角為視物最清楚的角度。變線,凡是與畫面不平行的直線均稱變線,此種線段必定消失。原線,凡是與畫面平行的直線均稱原線。此種線段在視圈內永不消失。滅線,又稱消失線,畫面種景物變線與消失點連接的線段稱滅線。

第二十六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透視學的常用術語消失點:就是與畫面不平行的線段(線段之間互相平行)逐漸向遠方伸展,愈遠愈小愈靠近,最后消失在一個點(包括心點、距點、余點、天點、地點)。視心線,也稱視中線,是視點與心點相連的視線。它必須與畫面垂直。心點,就是畫者眼睛正對著視平線上的一點。距點,距點在視平線上主點左右兩邊,兩者離主點的距離與畫者至心點的距離相等,凡與畫面成45度角的直線,一定消失在距點。第二十七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透視學的常用術語余點,在視平線上心點兩旁與畫面形成任意角度(除45度及90度)的水平線段的消失點,它亦是成角透視的消失點。天點,是近低遠高向上傾斜線段的消失點,在視平線上方的直立滅線上。地點:就是近高遠低的傾斜物休(房子房蓋的后面),消失在視平線以下的點。第二十八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透視作圖框架的形成第二十九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視向的劃分及其屬性第三十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視距與視角視距越遠,視角越小,視距越近,視角越大。第三十一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原線、變線和滅點第三十二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第一節透視圖基本知識

二、透視圖的分類

當視點、畫面和物體的相對位置不同時,物體的透視形象將呈現不同的形狀,從而產生了各種形式的透視圖。這些形式不同的透視圖,他們的使用情況以及所采用的作圖方法都不盡相同。習慣上,可按透視圖上滅點的多少來分類和命名,也可根據畫面、視點和形體之間的空間關系來分類和命名。不管怎么樣分類和命名,透視圖都分為三類:即一點透視,兩點透視,三點透視。第三十三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s'S2.1一點透視(平行透視)立方體的主要立面(長度和高度方向)與畫面平行,寬度方向的直線垂直于畫面所作的透視圖只有一個滅點,稱為一點透視(平行透視)。第三十四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第三十五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2.2兩點透視(成角透視)21FFS立方體的主要表面與畫面傾斜,但其上的鉛垂線與畫面平行,所作的透視圖有兩個滅點,稱為兩點透視(成角透視)。第三十六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第三十七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平行透視第三十八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第三十九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2.3三點透視(斜透視)長、寬、高三個方向與畫面均不平行時,所作的透視圖有三個滅點,稱為三點透視(斜透視)

。第四十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三點透視第四十一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第四十二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第四十三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第二講平行透視一、平行透視的概念二、平行透視的條件和規律三、平行透視作圖法四、平行透視中常見的一些錯誤五、作品欣賞第四十四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一、平行透視的概念所謂的平行透視,以方體為例,只要滿足離畫幅最近的一個面與畫幅保持平行,其中與畫幅垂直的一組平行線必然只有一個主向滅點——主點,那么在這種狀態下投射成的透視圖就是平行透視;又由于它只有一個消失點,所以又叫“一點透視”,亦稱“直角透視”。第四十五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二、平行透視的條件和規律(一)平行透視的條件1.方形物三對面,肯定有一對豎直面與畫面平行。2.只有一個消失點,就是心點,所以平視中的平行透視也稱一點透視。第四十六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二、平行透視的條件和規律(二)平行透視的規律1.與畫面平行的線為原線,始終保持平行,只有近大遠小的變化,不消失。2.與畫面垂直的線為變線,向心點消失。3.視平線以上的物體越遠越低,視平線以下的物體越遠越高,心點左右的物體越遠越向心點靠攏,最后消失于心點。第四十七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二、平行透視的條件和規律(二)平行透視的規律4.平視中的平行透視只有一個滅點,就是心點,在畫面中心。5.方形體中只有一個面距離觀察者最近。第四十八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三點透視概念:就是立方體相對于畫面,其面及棱線都不平行時,面的邊線可以延伸為三個消失點,用俯視或仰視等去看立方體就會形成三點透視。第四十九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圓形透視第五十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圓形透視1、正圓的畫法:先畫一個立方體的透視形,正面畫出兩條對角線,再畫兩條對角線相交的四個點,共八個點,將八個點連接成圓。

第五十一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第五十二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第五十三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第五十四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第五十五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第五十六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第五十七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第五十八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第五十九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第六十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第六十一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第六十二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第六十三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第六十四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第六十五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作品欣賞第六十六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第六十七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第六十八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第六十九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第七十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第七十一頁,共八十一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四第七十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