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校食品安全衛生知識講稿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都知道,食品安全事件影響范圍廣,容易引發社會與心理影響。作為學校安全工作的重要部分,學校食品衛生安全更是首當其沖。我國現行的食品衛生法施行于1995年10月,但現行有關食品衛生安全制度卻存在明顯的瑕疵,表現在食品標準不完善、不統一,標準中一些指標不夠科學;在規范、引導食品生產經營者重質量、重安全方面,還缺乏較為有效的制度和機制;食品生產經營者作為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責任不明確、不嚴格,對生產經營不安全食品的違法行為處罰力度不夠;食品檢驗機構不夠規范,檢驗方法、規程不統一,檢驗結果不夠公正;食品安全信息公布不規范、不統一,導致消費者無所適從,甚至造成消費者不必要的恐慌。在這樣一種“大氣候”下,對現行食品衛生制度加以補充完善,制定食品安全法,從制度上保證食品安全,已成了我們必須面對且亟需解決的重大民生問題和與國際接軌的重大課題。讓人欣慰的是,新的食品安全法借鑒了國際通行的做法,確定了分段和統一相結合的食品安全監督體制。對食品的生產、流通以及餐飲服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的生產、經營及其使用以及對食品、食品添加劑的安全管理,作了適用本法的相關規定。我縣從去年年低也多次對全縣各學校及學校周邊餐飲單位,商店進行了專項檢查,過程中查處了一批無證從業的單位或個人,查處了一些死角隱患,及時糾正了一些存在的問題。并根據我縣實際,出臺了《古浪縣農村家庭自辦群體性家庭宴席衛生管理辦法》,該辦法從監督管理、申報備案、安全預警、及責任追究方面規定了一系列的措施,填補了食品安全管理在這一領域的空白,這方面還需要同學們去向家長宣傳。以上所述,從國家到個人,從學校到家庭,食品安全與我們系系相關,所以,懂得一些食品安全方面知識,十分必要。下面我從以下幾個方面給予講解:一、國內外食品安全狀況應該說,食品安全事件所造成的群體性發病,不僅會引起較大的社會和心理影響,也極易受到恐怖主義和犯罪分子的利用,如何保證食品安全已經是新世紀國際性的重大課題,而且也越來越多的受到各國政府和人們的重視。下面我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上世紀以來在世界范圍內發生的食品安全方面的惡性、突發事件:(一國外1、英國發生瘋牛病事件,瘋牛病全稱“牛海綿伏腦病”,發病原因可能是給牛喂養了患瘙癢病的羊制成的肉骨粉而引起。引起瘋牛病、羊瘙癢病的病原因子的真正性質目前被認可的是一種叫“prion”(譯為骯粒蛋白的正常細胞蛋白發生結構變異而造成。暫時稱之為“瘋牛病因子”。發生感染的病牛,病原體主要存在于腦組織、脊髓和眼睛的視網膜,部分在小腸、骨髓和脊背神經節也可發現。到2000年7月英國已有34000多個牧場的176000多頭牛感染該病,1993年初是高峰,每月至少有1000頭牛發病。到1996年3月英國政府才承認“新變異型克雅氏病”與瘋牛病有關。我國農業部和有關部門多次下發通知禁止違法進口、經營和使用其產品、胚胎和動物源性飼料。2、大腸埃希菌食物中毒1996年5月下旬,日本幾十所中學和幼兒院相繼發生6起集體食物中毒事件,中毒人數多達1600人,導致3名兒童死亡,80多人入院治療,這就是引起全世界極大關注的大腸桿菌O157中毒事件。同時,日本仙臺市和鹿兒島縣也發現集體食物中毒事件,中毒兒童增加到3791人,住院兒童達202人。到7月底,形成中毒人數超過萬人,死亡11人,波及44個都府縣。1999年我國部分地區也發生了腸出血性大腸桿菌0157-H7感染性腹瀉的暴發,表明我國不斷遭受該菌威脅的形勢還是日趨嚴峻的。3、單核細胞增生性李斯特菌食物中毒1999年年底,美國發生了歷史上因食用帶有李斯特菌的食品而引發的最嚴重的食物中毒事件。據美國疾病控制中心的資料,在美國密歇根洲,有14人因食用被該菌污染了的“熱狗”和熟肉而死亡,在另外22個州也有97個因此患病,6名婦女因此流產。2000年底至2001年初,法國發生李斯特氏菌污染污染食品事件,有6個人因食用法國公司加工生產的肉醬和豬舌頭而成為李氏桿菌的犧牲品。4、二惡英污染食品事件1999年5月在比利時發生的“二惡英污染食品”事件,首先出現一些養雞場雞不生蛋、肉雞生長異常等現象。經調查發現,這是由于比利時9家飼料公司生產的飼料中含有致癌物質二惡英所致。調查發現比利時一家飼料廠的飼料用脂肪的二惡英含量超過允許限量200倍以上,使比利時蒙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有1000萬只被認為是受污染的肉雞和蛋雞被屠宰銷毀。這一事件造成的直接損失達13億歐元,如果加上與此關聯的食品工業,損失已超過上百億歐元。(二國內:近年來,我國進入食品安全事件頻發期,如北京福壽螺事件、紅心蛋蘇丹紅事件、多寶魚抗生素事件、安徽阜陽劣質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毒大米、地溝油。。。。。。問題食品之多,涉及范圍之廣,造成惡果之重,已經到了令人談“食”色變的地步。目前,我國食品安全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食源性疾病也不斷出現,濫用農藥中毒,甲醇中毒、亞硝酸鹽食物中毒等重大事件在全國各省市均有報道。對人民生命和健康造成了危害。據衛生部統計,2007年,全國食物中毒13280人,死亡258人。其中,526人因毒蘑菇中毒,113人死亡,其死亡人數占食物中毒死亡總人數的43.80%。涉及100人以上的食物中毒11起。有毒動植物引起的食物中毒的報告起數和死亡人數最多,分別占總數的37.35%和64.73%。據分析,導致食物中毒的有毒植物主要以毒蘑菇為主,共發生88起。毒蘑菇中毒多數發生在農村居民家庭,其原因主要是采食野生蘑菇時無法辨別是否為毒蘑菇所致。而毒蘑菇的毒素毒性很強,中毒后發病快、病程短,加上當地無特效解毒藥,極易導致死亡。食物中毒事故的發生受季節影響比較明顯。從報告情況看,第三季度是2008年食物中毒報告起數、中毒人數、死亡人數最多的季度,7月至9月氣溫較高,適合細菌等微生物生長繁殖。在食物中毒發生場所中,家庭食物中毒的報告起數和死亡人數最多,分別占總數的43.28%和88.37%;與2007年相比,家庭食物中毒的報告起數和死亡人數分別上升25.17%和96.47%。家庭食物中毒多發生在農村,部分居民缺乏食品安全知識和良好的衛生習慣,自我保護意識不強,缺乏鑒別有毒動植物的能力,這是農村發生食物中毒的薄弱環節;同時,農村各種聚餐也多在家庭舉行,由于加工設備簡陋,食品加工生熟不分、處理不當,食品交叉污染,家庭聚餐引起的食物中毒發生率較高,加上當地醫療救治條件有限,導致死亡人數較多。(三食品安全問題事件頻發的原因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1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是影響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2種植業、養殖業的源頭污染對食品安全威脅很大,經營者違法使用高毒農藥,違法使用抗生素、激素等獸藥,違法使用瘦肉精等等;3食品生產經營企業規?;?、集約化程度不高,自身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仍然偏低;食品生產經營過程中使用不合格原料生產加工食品。4食品工業應用新原料、新工藝帶來的食品安全問題,如用中草藥、轉基因食品等新資源,食品新型包裝材料,食品輻照等新食品加工工藝;5環境污染對食品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如二惡英、有機氯的污染問題。6犯罪分子極易利用食品進行犯罪或恐怖活動;7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的條件、手段和經費還不能完全適應實際工作的需要。食品安全問題已受到各國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在2001年初世界衛生組織召開的第53屆世界衛生大會上,全球100余個會員國針對食品安全問題達成了一項《食品安全》決議。將食品安全列為公共衛生的優先領域,并要求成員國制定相應的行動計劃,最大程度地減少食源性疾病對公眾健康的威脅。我國政府也高度重視食品的安全與衛生問題。在總結原有工作的基礎上,并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制定了《食品安全行動計劃》。二、食品安全衛生的要求.人類健康對食品安全衛生的要求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規定,食品應該無毒無害,具有一定的營養價值,既是從營養與衛生二方面來保證食品安全。.食品貿易全球化對食品安全衛生的要求目前全球食品安全形勢不容樂觀,主要表現為食源性疾病不斷上升,惡性污染事件接二連三,新技術、新工藝帶來新的危害致使世界范圍內食品貿易糾紛不斷,成為影響食品國際貿易的重要因素。如英國的瘋牛病僅禁止出口一項每年損失52億美元,為杜絕瘋牛病而采取的宰殺行動損失約300億美元;比利時的二惡英污染事件不僅導致其生產的動物性食品被大量銷毀,而且導致世界各國禁止其動物性食品的進口,據估計經濟損失在13億歐元。.社會穩定發展和國家安全對食品安全衛生的要求食品安全問題的發生不僅使其經濟上受到嚴重損害,還影響到消費者對政府的信任、威脅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比利時的二惡英事件不僅使衛生部長和農業部長下臺,也使執政長達40年之久的社會黨政府垮臺。三、我國學校食品安全衛生主要問題我國學校食品安全衛生現狀不容樂觀,主要的不安全因素有:.領導不夠重視,沒有把確保學校食品衛生工作納入學校的重要議事日程,不能有效地履行食品衛生校長負責制。.制度措施落實不到位,甚至很薄弱;如學校所采購的食品質量不高,所經銷食品常忽略了供餐食品經營者的衛生許可證(包括許可項目等資質條件的審查,對其加工場所的衛生狀況、加工能力不能做到認真考察,只考慮到其價格因素,由于加工能力所限,導致超負荷運轉,極易使所加工的食品腐敗變質而引起食物中毒。有的標識不清,有的無索證等,存在著食品不安全隱患。四、教師有對學生進行營養與食品衛生健康教育的責任和義務。主要內容包括:青少年、兒童合理營養及食品衛生、飲食安全教育、飲食場合的公共衛生等,如:勸阻學生不買街頭無照(證商販出售的盒飯及食品。人體所需的主要營養素,食物營養價值,合理搭配,合理利用等。2.3良好的飲食習慣及對青少年、兒童生長發育、身體健康的重要性等。2.4正確的飲食衛生態度和行為等。發現學生中出現異常情況,應及時向有關部門及領導報告,同時積極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安定學生情緒,避免集體癔病現象和混亂現象發生。六、學校食品安全事件的預防與控制(一、食源性疾病與食物中毒:1、食源性疾病:指由攝食進入人體內的各種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質或中毒性質的一類疾病。它包括食物中毒、經食物中感染的腸道傳染病、食源性寄生蟲病以及食物中有毒、有害污染物所引起的中毒性疾病。2、食物中毒:是指攝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學性有毒有害物質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質當作食品攝入后出現的非傳染性(不屬于傳染病的急性、亞急性疾病。一般認為,凡是由于食用各種“有毒食物”所引起的以急性過程為主的疾病,可以統稱為“食物中毒”。A正常情況下,一般的食物并不具有毒性。食物產生了毒性并引起食物中毒往往是由于下列原因:(1.某些致病性微生物污染食品并急劇繁殖,以致食品中存在大量活菌或產生大量毒素。(有些細菌是可以產生毒素的。(2.有毒化學物質混入食品。(3.食品本身在一定的條件下含有有毒成分如河豚魚、毒蘑菇。(4.食品貯存過程中,由于貯存不當而產生了毒素,如馬鈴薯發芽產生龍葵素。(5.某些外形與食物相似,本身含有有毒成分,被誤作食物而誤食,也可引起中毒。B.食物中毒的特點1.病人在相近的時間內都食用過同樣的食物,發病范圍局限在食用該種有毒食物的人群,未食用者不中毒,一旦停止食用這種食物,發病很快停止;2.潛伏期短、來勢兇猛,來勢急劇,短時間內(幾小時可能有大量的病人同時發??;.所有病人有類似臨床癥狀,即發病癥狀相同;.人與人之間不直接傳染。食品從生產加工直到銷售食用整個過程中有很多情況和因素可以使食品具有毒性,所以我們要了解食品整個加工過程和在加工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防止食物受到污染。(二.常見食源性疾病及預防:引起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危害包括生物性危害、化學性危害、物理性危害A生物性危害1.食源性細菌病原體最常見,在夏秋季節多發,引起中毒的食品常常是動物性食品。沙門氏菌病1病原與中毒食品:包括僅感染人的傷寒、副傷寒沙門氏菌和引起人食物中毒的鼠傷寒沙門氏菌、腸炎沙門氏菌、豬霍亂沙門氏菌等。多發生在夏季,傳播可通過水和食物,中毒食品主要是肉類食品,常由于食物存放不當,食用前未燒熟煮透所致。2臨床表現:腸熱型(傷寒、副傷寒:開始出現發熱不適、全身疼痛,此后患者出現持續高熱、相對緩脈、肝脾腫大,外周白細胞下降、皮膚出現玫瑰疹。嚴重腸局壞死和潰瘍,有出血、穿孔等并發癥。急性胃腸炎型(食物中毒:潛伏期12~24小時,突然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發熱,重者有寒戰,驚厥,抽搐與昏迷,病程3~7天,預后良好。其他類型:類霍亂型,類傷寒型,類感冒型,敗血癥型。其他還有葡萄球菌腸毒素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屬食物中毒、蠟樣芽抱桿菌屬食物中毒等等。志賀菌感染(痢疾由于進食被志賀菌污染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中國內畫圣誕球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AI在辦公效率提升中的潛在風險和道德責任探討
- 從傳統到現代醫療信息中基于區塊鏈的版權管理研究
- 大學工作合同協議模板
- 多個股東合作合同協議
- 基質土購銷合同協議
- 工地預埋件訂購合同協議
- 工程保潔驗收合同協議
- 工程工具采購合同協議
- 地暖采購安裝合同協議
- 康復心理學課件 變態心理學
- 培訓學校應急管理機構及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 學校內控工作小組成立方案
- Unit 1 Travel教案-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 中職英語高教版(2023修訂版)基礎模塊2
- 新中國成立75周年農業發展成就課件(含講稿)
- ASTM-D3359-(附著力測試標準)-中文版
- 國開2024年秋《機械制圖》形考作業1-4答案
- 水工維護中級工技能鑒定理論考試題庫(含答案)
- 2025年湖北省武漢市新洲一中陽邏校區高考數學試題考前最后一卷預測卷(七)含解析
- 建筑公司證書津貼支付管理辦法
- 高中英語外刊-小貓釣魚50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