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學暑假作業參考答案_第1頁
高一化學暑假作業參考答案_第2頁
高一化學暑假作業參考答案_第3頁
高一化學暑假作業參考答案_第4頁
高一化學暑假作業參考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一化學暑期作業參照答案(2)2005年7月24日D先取少許樣品配成溶液,在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鋇溶液,濾出積淀,而后在積淀中加入足的鹽酸,假如積淀不可以所有溶解,這便可證明原樣品中混有硫酸鈉;在濾液中滴入酚酞試液,假如發現溶液變為紅色,這可說明原樣品混有氫氧化鈉(1)【解】:1molI-在整個過程中發生了以下的一系列反響:61.I-+3Br+3HO==IO-+6Br-+IO-+5I-++3HO23322262.3==6I-+3+-+18Br+18HO==6IO-+36Br-+,23224222263.6IO-+30I-+32264.從以上的反響能夠發現,碘元素的量跟著這幾個反響的進行而逐級“放大”,從一開始的1mol到最后的18I,所以被“放大”了36倍。265.(2)【解】:從反響2-==2I-2-能夠獲得-與Na2S2O3的反響關系式:I2+2S2O3+S4O6I66.I-~2-,S2O367.1mol1mol68.=×10-3mol××10-369.以上獲得的-的含量是已經被放大此后的量,所以它的實質含量2.06103I=3670.=×10-5mol71.KI的質量=166××10-5=×10-3克(25mL中的含量)每升KI溶液中所含KI的質量=×10-3×1000=L2573.(3)【解】:所需AgNO溶液的的體積=20.633674.(4)經“化學放大”后相對偏差=0.02=%,假如未經“化學放大”相對偏差=0.02=%,用常量206.0.57剖析方法測定低含量的物質所造成的偏差較大,而經“化學放大”后,所測物質的含量被“放大”,使得對其的測定比較簡單,同時,使產生的偏差也相對降低,提升了測定的正確性。2005年7月25日B(1)氯化銨和熟石灰;稀鹽酸(2)NH3,CO2;CO2在水中溶解度小,先通NH3至飽和,有益于NaHCO3析出(3)BC之間缺乏止水夾;B裝置應與大氣相通;通NH3的導管不該伸入液面以下(4)49%;NaHCO3在水中有部分溶解,未能所有積淀出來(5)NH4Cl,CO2(1)M(OH)2+2NaHCO3=MCO3+Na2CO3+2HO(2)B(3)〖提示〗:從生成氣體可知MCO3為,要求金屬M的原子一定先求得MCO3的質量。39.484.MCO的mol質量=197g/mol,M=13730.2NaHCO3=,2005年7月26日D〖提示〗:A中燒瓶及B、C組中儀器都不可以直接加熱。B【提示】:88.m(水)20%2(這是質量比,但因為密度同樣,所以質量比等于體積比)m(雙氧水)10%1〖提示〗:設混和物中Al為xmol、過氧化鈉為ymol90.由氯元素守恒得:3x+2y=×(1)(氯元素最后正好完整形成氯化鈉與AlCl)391.由質量關系可得:3x+y×32=(2)292.解得:x=y=2005年7月27日93.AC〖提示〗:用膠頭滴管加液時,應在試管口上方并垂直于試管口,所以A錯。溫度計是用來丈量溫度用的,牢記專物專用,不可以用其攪拌液體,攪拌時易損壞水銀球。加快固體溶解的方法有:①塊狀固體應研成碎末;②振蕩、攪拌;③加熱。94.A〖提示〗:設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為xg,溶劑的質量為yg,則有95.x5x,x+y=120,可得x=20y=100,2016.7%yy201002096.也能夠這樣考慮,由20g水與5g該鹽正好可構成飽和溶液,其飽和溶液的濃度為520%,而205從題中不難看出原溶液是不飽和的,故其濃度必定小于20%。97.〖提示〗:(1)M2++CO32-=MCO3↓MCO3MO+CO2↑98.m=m-m=co2MCOMO3nCO22.20.05(mol)4499.7.65nMO=nCO=0.05mol,MO的分子量2==1530.05100.M的原子量為153-16=137混淆物中含Na2CO3·10H2O∶286×=(g)混淆物中含M(OH)2·xH2O∶+-nNH3=4.48-NH3103.(2)NH4+OHNH3↑+H2O=0.2(mol)nOH=n22.4=104.所以,混淆物中含M(OH)·xHO為÷2=(mol),M(OH)·xHO的摩爾質量為÷=315(g·mol-1)2222105.計算315-137-34=8x=18故化學式:M(OH)2·8H2O2005年7月28日107.B【提示】:109.(1)NaCO+2HCl=2NaCl+CO2+HO,放出的二氧化碳氣體的體積為232110.(2)Na2CO3+HCl=NaHCO3+NaCl、NaHCO3+HCl=NaCl+CO2+H2O,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的體積為。111.(1)〖提示〗:MCO3~MO112.M+60M+16113.解得M=137114.(2)Ba(OH)2-的物質的量9.85-4.482·8H2O〖提示〗:CO3=0.05mol,OH的物質的量=0.2mol,19722.4Ba(OH)2·xH2O的物質的量=,所以有:(171+18x)×+286×=,可解得x=82005年7月29日+116.D〖提示〗:A、B中都有Na,對查驗有擾亂,而C中的H2SO4不易揮發,故只好選D。說明:焰色反響的實驗次序為:將鉑絲用鹽酸沖洗,而后在酒精燈上灼燒至無色,蘸取待測物,再在酒精燈上灼燒,察看焰色,以確立成分。而后將鉑絲在鹽酸中沖洗,再在酒精燈上灼燒,備下次用。117.Na2CO3的濃度=2mol/LNaOH的濃度=1mol/L118.(說明:原題中應當是“加入L稀鹽酸100mL”)119.甲、乙兩個燒杯中分別注入100mL蒸餾水,向甲燒杯中加入固體A,乙燒杯中加入2g固體B,兩種物質均能與水強烈反響,分別生成氣體C和D,C和D在同樣條件下的體積比為1:4,質量比為4:1.向反響后的溶液中分別通入氣體(STP),使此中所含物質完整反響后,再向兩種鹽溶液中持續通入(STP)氣體時,乙燒杯中鹽的質量增添到倍,而甲燒杯中不發生反響.試經過計算確立A、B、C、D各是什么物質?【解】:從1:4與4:1可知C為O2,D為H2,所以B是堿金屬或堿土金屬議論:如B為堿金屬122.2ROH+CO=R2CO3+H2OR2CO3+CO2+H2O=2RHCO3(2R+60)×=(R+61)×2123.R(B)=20,無此金屬,所以B為堿土金屬124.R(OH)2+CO=RCO+HORCO+CO+HO=R(HCO)22323223125.(R+60)×=R+2×61R(B)=40,所以B=Ca126.因為A反響此后通后,再通CO2不再反響,說明第一步已形成酸式鹽,則其必定為堿金屬(CO2耗費量相差一倍),A必定是堿金屬的過氧化物Y2O2127.Y2O2~2CO2128.M2mol129.130.M=110Y=39(鉀元素)所以:A=KOB=CaC=O2D=H2222005年7月30日131.A〖提示〗:氧氣是中性氣體,酸性、堿性的干燥劑都能夠用;二氧化硫、氯氣是酸性氣體,五氧化二磷干燥劑是酸性的,清除B、C、D。五氧化二磷遇水生成含氧酸,而氨氣是堿性的,遇酸發生中和反響,生成含氧酸鹽,所以不可以用五氧化二磷干燥氨氣,選A。【剖析】:設R的相對原子質量為A,取兩個極端剖析133.當均為R時54.=8解得A=AA17134.當均為R2O時,2×54.=8解得A=2A16A17135.與均不可以能獨自建立,所以<A<依據相對原子質量的合理性,A=23(鈉)(余略)設固體混和物中NaOH的量為xmol,NaHCO3的量為ymol,由題意可知NaHCO3不過少許,所以加熱過程中NaHCO3分解放出的CO2將所有被NaOH所汲取;因為加入的H2SO4所有轉變為Na2SO4,所以H2SO4的量應是“Na”量的1,卻:××10=xy--------①,所有的“C”均以CO2放出,卻:y=0112.10--------2222.4②138.解得:x=y=139.W(NaOH)=40×=20gW(NaHCO3)=84×=140.W(NaOH)%=20%204.22005年7月31日141.AD142.Na2O2=(NH4)2SO4=Na2SO4=K2SO4=〖提示〗:先將NaCl、CuSO4、K2CO3清除;氣體是氧氣與氨氣的混和物144.(1)當a1時,0<W≤8Wb81145.當1a2時,8W<W≤17Wb81123146.當a2時,17W<W<31Wb12384(2)從給出的數據判斷Na2O2在反響后有余,余量為,其可放出O2的物質的量為;同時生成,而原來生成的NaOH的物質的量為,這兩部分NaOH總合,將耗費等量的HCl,因為HCl的量為,故能夠與Na2O2與Na2CO3混和物反響的HCl只有,能夠重生成氣體(O2與CO2的混和物),冷卻后加入鹽酸放出氣體的總量為,體積為。2005年8月1日148.C149.D〖提示〗:設NaCl、KCl物質的量分別為x、ymol,則有+=①因為加入銅片后能發生反響,所以加入的AgNO3是過度的加入的AgNO3的總質量=×800×%=154.依據2AgNO+Cu=Cu(NO)+2Ag△W332155.2×170216-64156.解得=,故與混和物反響的AgNO3的質量=其物質的量為,所以有x+y=②解得x=,y=2005年8月2日159.B160.MBr6y,MBr6y+6yAgNO36yAgBr+M(NO3)6ynnnnn〖提示〗:(1)因為與足量NaOH溶液反響后還有氣體節余,所以混隨和體中必定有過度的氫氣。因為氫氣與氯氣是等體積反響,故過度的氫氣的體積=mol×(a-b)mol。(2)因為氫氣過度,所以反響生成物所有是氯化氫,氯氣中的氯元素所有進入到氯化鈉中,n(NaCl)=2bmol,故m(NaCl)=mol×2bmol163.說明:對第(2)小題,也能夠考慮得更復雜一些:假如Cl2過度,則H2所有與Cl2反響形成HCl,這些HCl所有轉變為等量的NaCl,過度的Cl2(b-a)mol中的氯元素有一部分也進入到NaCl中,溶液中的NaCl為這兩部分的NaCl之和。2005年8月3日164.B(1)25-n2n25-nn+3(2)2,+6(3)BC168.①x=2〖提示〗:7BrO-7Br-化合價降低量為42,則3KS2-化合價上漲量3(6232x4x解得x=2。169.②3S2-+7BrO--2-+7Br-+3HO23422005年8月4日170.BC171.(1)2CrI3+21ClK2CrO4+6KIO3+42KCl+26H2O2+52KOH=2172.(2)2Fe(CN)4+H2O2+2H=2Fe(CN)3+2H2O66173.2Fe(CN)3=2Fe(CN)4+2HO+O2222174.〖提示〗:設0.56gCaO和含xg氯化氫的鹽酸反響CaO+2HCl===CaCl+HO2175.5673x=0.73(g)0.56x∴HCl過度,溶液顯酸性,可使石蕊試液變紅色。2005年8月5日177.B〖提示〗:NH4HCO3+Na2O2=NH3+Na2CO3+H2O+1O22178.Pb3(OH)2(CO3)2+3H2S==3PbS+4H2O+2COPbS+4H2O2==PbSO4+4H2O【答案】:炭粉過度時,CuO%=%(生成CO與單質銅)氧化銅過時,CuO%=%(生成CO2與單質銅)2005年8月6日180.C181.2Al+3O2=2Al2O3、2NH4ClO4=4H2O+2O+N2+Cl2〖提示〗:設總質量為100g,H2SO4xmol、H2S2O7ymol(它能夠寫成H2SO4?SO3)。題給H2SO4?2H2O的質量為50g。有以下關系式:183.98x+178y=50---------------------------①184.98x+196y(1molH2SO4?SO3相當于2molH2SO4!)+50×98=90--------------②134解得x=y=,x:y=2005年8月7日186.D187.(1)AgF的系數為2a,推測的依照是質量守恒定律,既當Cl2的系數為a時,AgCl與AgClO3的系數之和為2a,所以AgF的系數為2a188.(2)AgCl的系數是5b+4c;在氧化-復原反響中,氧化劑得電子的數量與復原劑失電子的數量相等,當AgClO3的系數為b時,Cl0失電子5b;O2的系數為c,O-2失電子4c,而AgCl中的Cl-1是由Cl0復原而來,故其系數必定為5b+4c。(1)由碳酸鈣、亞硫酸鈣的化學式可知:190.3O的原子量31643.2%O%=Ca%36%Ca的原子量40191.(2)設碳酸鈣與亞硫酸鈣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X,則依題意得:192.Ca%=4040X100%36%,解得X=100120X193.S%=32125.16%120100%100125.194.C%=12100%4.8%120100125.2005年8月8日195.A196.(1)+2-2+-②SO2-2+44244197.(2)①在水中,有復分解反響:BaCl2+2AgNO3===Ba(NO3)2+2AgCl↓②在液氨中,有復分解反響:Ba(NO3)2+2AgCl===BaCl2↓+2AgNO3(1)NaCl〖提示〗:只好是氯化鈉,因為題中說最后獲得的是一種純凈物。(2)〖提示〗:加入的鹽酸總量=,而最后溶液中總合含有氯元素的量為(一部分是過度的鹽酸,另一部分是NaCl),大于加入的氯元素的物質的量,所以能夠得出樣品A中必定含有NaCl,并且可知它的量為。(3)2.688V67.2202.〖提示〗:樣品A有兩種可能組合NaCl0.02mol203.第一種組合:Na2Sxmol,由題意得2x+2y=①Na2SO3ymol當有題中所給氣體放出時,Na2S過度。205.2Na2S+Na2SO3+6HCl=6NaCl+3S↓+3H2O206.2mol1mol96g207.2ymolymol?208.V②過度的Na2S=x-2y,且x-2y=22.4209.解①②得Na2S的物質的量=2.688Vmol67.2NaCl0.02mol210.第二種組合:Na2Sxmol,由題意得2x+2y=①Na2S2O3ymol當有題中所給氣體放出時,Na2S過度。212.2Na2S+Na2S2O3+6HCl=6NaCl+4S↓+3H2O213.2mol1mol128g214.2ymolymol?215.過度的Na2S=x-2y,且x-2y=V②22.4解①②得Na2S的物質的量=2.688Vmol(不難發現,這兩種組合的結果同樣)67.2(4)【提示】:當V=0時,產生的積淀質量最大。第一種組合時,S的最大質量=32=2220.第二種組合時,22.688S的最大質量=32=67.22005年8月9日221.B222.A〖提示〗:設X、Y是同主族元素,X元素所在周期最多可排m種元素,Y在X的下一周期,這一周期最多可排n種元素。若X的原子序數為A,X、Y為ⅠA或ⅡA族元素,則Y原子序數為A+m。【提示】:H2O2=H2O+1/2O則%×300=的H2O2,可供給由PV=nRT得

0.934

0.5=的O2226.V=nRT=0.0138.314(27327)=P96.3又知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21%,則氧氣折合空氣為0.34=21%則相當于吸入的空氣。2005年8月10日229.A230.A231.D〖提示〗:X、Y只好是第2、3周期的元素,且X顯+3價,Y顯-2價。X可能是ⅢA族元素,Y為ⅥA族元素,則可能有以下兩種狀況:232.(1)X在第2周期,Y可能在2周期或3周期:ⅢAⅥA233.2周期nX+Yn3n+11Y234.(2)X在第3周期,Y可能在3周期或2周期:ⅢAⅥA235.n5Y3周期nXn+3Y236.依據非金屬元素也可顯正化合價,且其正化合價有可變的狀況,X也可能是ⅤA族元素,則又可能有以下兩種狀況:237.(1)X在第2周期,Y可能在2周期或3周期:ⅤAⅥA2周期nXn+1Yn+9Y239.(2)X在第3周期,Y可能在3周期或2周期:ⅤAⅥA240.n7Y3周期nXn+1Y241.綜上剖析,可知選項A、B、C均是可能的,只有選項D不可以能。2005年8月11日242.BC243.B〖提示〗:AB如:NaFMgO等244.A-Ca(相對原子質量40)B-PC-CaPD-CaCl2322005年8月12日245.D246.C247.B。【提示】:設試管的體積為4x,則氧氣的整體積=3x+4x=7x,7x=49。2005年8月13日248.B249.AC公斤2005年8月14日251.C252.D253.(1)Fe2+SO2-+442254.(2)1:1:6255.(3)1:1256.(4)FeSO4·(NH4)2SO4·6H2O或Fe(NH4)2(SO4)2·6H2O〖提示〗:先求得克復鹽中含“水”;加入的氫氧化鋇為,由它帶入氫氧根離子與鋇離子的物質的量分別為和,此中的氫氧根離子實用于同溶液中的銨根離子作用放出氨氣,則可知溶液中含有銨根離子的量為,而帶入的鋇離子將溶液中的硫酸根離子所有積淀下來后還有節余,還需增補硫酸根(由硫酸帶入)才能積淀完整,故可求得原溶液中的硫酸根的物質的量為。到此,已知復鹽中的“水”、硫酸根、銨根三種微粒,另一種微粒題中也不看出是亞鐵離子,依據電荷守恒規律,可求得亞鐵離子的物質的量為。2005年8月15日258.A259.(1)①將石蕊試紙濕潤②查驗容量能否漏水(2)A、B、C、E260.(1)這能夠從它們的原子半徑來考慮:因為這兩種的原子半徑都大于Be,小于Na,因為原子半徑鄰近,所以在化學反響中失電子能力鄰近,使它們在化學性質上擁有相像性。261.(2)Li2O,LiN3262.(3)Be(OH)+2+Be(OH)-2-+2H==Be+2HO2+2OH==BeO+2HO222005年8月16日(1)BF(2)DG(3)EG(1)A:HC:Na265.(2)NaHSO+NaHSO=NaSO+SO+HO342422266.22-(3)O+2HO+4e=4OH(此式不要求)267.(1)【解】:克混和物中,碳酸鹽的總量=1344.=22.4268.從圖中可知,在堿金屬碳酸鹽中含有2--(假如所有是正鹽,33則最后耗費鹽酸的整體積應等于24mL而不是32mL),此中:2-270.CO3的物質的量=××10=271.HCO3-的物質的量=321220.2510=1000272.設堿金屬是X和Y兩種元素,它們的相對原子質量分別是x和y,現可分兩種狀況進行議論:當兩種物質的構成是X2CO3和YHCO3時,可列出下式:274.(2x+60)×+(y+61)×=275.整理得:3x+y=①當兩種物質的構成是Y2CO3和XHCO3時,可列出下式:277.(2y+60)×+(x+61)×=278.整理得:3y+x=②從以上兩式可得:x=y=39,此值切合題意(其他堿金屬均不切合題意),所以這兩種堿金屬的碳酸鹽分別是碳酸氫鉀和碳酸鉀(2)【解】:該不溶性碳酸鹽的物質的量=,所以它的相對分子質量=142,假如它是正鹽,則它共能消耗鹽酸,但實質上它耗費的鹽酸的量=.5×=,比正鹽所要耗費的量高出,這說明其必定是堿式鹽,并且從中能夠得悉每mol該鹽中含有-Z(OH)CO,從它的相對分子質量數值2molOH;則可寫出它的分子式為223可求得Z=24,也就是該不溶性鹽的分子式是Mg2(OH)2CO32005年8月17日281.B【提示】:設加入的水的體積為xmL(質量是xg),18mol·L-1的濃硫酸的密度是d1,最后獲得的溶液-1(9mol·L)的密度是d2.282.原溶液的100-1241000d1加入xmL水后溶液的體積=(100gxg)L,由題意,H2SO4的物質量稀釋前后不變,所以有:(100gxg)L1000d21000d2-1100-1,整理得:x=(200×d2-100)mL,因為d1>d2,所以x<100。×9mol·L=L×18mol·L1000d1d1284.CaCO3、Na2CO3,CaCl2,NaNO3、K2SO4〖提示〗:☆先求Ba(OH)2溶液的濃度CBa(OH)2287.Ba(OH)~2HCl2288.1mol2mol289.CBa(OH)2×290.CBa(OH)2=L☆求Ba(OH)2的總量=×=×10-3mol☆余下Ba(OH)2的物質的量=鹽酸量的量×1=××1×502220293.=×10-3mol☆與CO2反響的Ba(OH)2的量=××10-3=×10-3mol☆求CO2的體積296.Ba(OH)~CO〖由題意可知,Ba(OH)過度,所以二者以1:1反響〗222297.1mol298.×10-3=☆VCO2%=0.044810004.48%10002005年8月18日300.C〖提示〗:此題考察了學生的理解鑒識能力。A組中的兩種物質在受熱時會發生反響:2NHCl+Ca(OH)24CaCl2+2H2O+2NH3↑;B組中的

NHHCO43

受熱分解后生成

H2O、CO2及

NH3,此中的

HO2

CO2要繼續與Na2O2反響;C組的碘受熱后會發生升華,而后又會再冷凝,而食鹽受熱時不發生反響,故該組兩物質可經過加熱而分別;D組中的硝酸銨在受熱時易發生氧化復原反響。據此,此題的答案應選C。C。【提示】:極限估量法.加入的是等質量的鐵,為何產生的氫氣不是1∶1,說明等質量的金屬在一種酸中未溶解完,在另一種酸中溶解完了.詳細地說,金屬在鹽酸中應有節余.鹽酸含H+,硫酸含H+,假如兩酸都反響完了,則氫氣質量之比應為1∶2,已知其比為3∶4,故含H+多的硫酸未反響完;含H+較少的鹽酸反響完了,但鐵過度(有節余).找極限.硫酸最多耗鐵×56/2=,鹽酸最多耗鐵×56/2=,所以,根據上述剖析能夠想象,加入的鐵粉必定小于最高極限(因酸有節余)而大于(因鐵過度),不用經過計算,切合3∶4要求的鐵終究是多少克,能夠估量出來,答案是(C).(1)不漏氣,因為不漏氣,加水后試管內氣體體積減小,致使壓強增大,長頸漏斗內的水面高出試管內的水面。303.(2)沒法確立,因為分液漏斗和燒瓶間有橡皮管相連,使分液漏斗中液面上方和燒瓶中液面上方的壓強同樣,不論裝置能否漏氣,都不影響分液漏斗中的液體滴入燒瓶。2005年8月19日304.〖提示〗:(1)D,沒有指明試管的規格;(2)C,燒杯的容積大小應當是溶液體積的二倍左右為宜。305.〖提示〗:分析;設金屬為

M,生成

MSO4為

xmol。306.M+H2SO4====MSO+H42↑307.1mol

1mol308.

5×0.2mol

xmol

x=

1

mol3

3當蒸發到140g開始結晶時,則140g溶液溶有1molMSO4的飽和溶液。140-105=35(g)是減少的3飽和溶液的質量,此中有MSO·7HO,則140g飽和溶液中有MSO·7HO為yg。4242310.35∶=140∶yy=82(g)311.質量g物質的量為1物質的量mol=-13mol摩爾g·mol312.MSO4·7H2O的摩爾質量為:82g÷1mol=246g·mol-13313.M+96+7×18=246M=24314.設溶解度為Sg。1315.S∶(100+S)=(24+96)∶1403316.S=40(g)〖提示〗:(1)不論二氧化硅與碳怎樣反響,反響生成的二氧化碳與二氧化硅的關系都是:319.SiO2―――2CO320.60g321.=12g322.所以m(SiO2)%=12×100%=%17.85(2)按兩個極端辦理:當完整按SiO2+2C===Si+2CO↑反響時:325.24g=327.當完整按SiO2+3C===SiC+2CO↑反響時:328.36g329.=330.所以:≤m(C)≤2005年8月20日331.D〖提示〗:該反響為(x+y)C+x2yO2=xCO+yCO2,存在以下關系:212(xy)g16(x2y)gx2y332.P0Wm2xyP1⑴鈉塊將落在苯和蒸餾水的界面上,有氣泡產生,使鈉塊上調,當附著在鈉塊表面的氫氣逸出后,鈉塊又下沉到水和苯的界面上,又發生反響,重復發生上述現象直至鈉塊反響耗盡,漸漸消逝。⑵用鑷子拿出鈉塊,用濾紙擦凈表面上的煤油,在玻片上用小刀切去表面的氧化層,再切下一小粒備用,余下的鈉所有放回試劑瓶的煤油里。(1)mol/L(2)mol/L(3)336.分析:(1)25℃時,AgSO的溶解度為,故200g水在25℃最多可溶解AgSO2×=,即燒杯中加入實2424337.質上并未完整溶解。故溶液中0836.×2/312L。[Ag+]=2[Ag2SO4]=0.2×2338.(2)在燒杯中加入50mL,mol/LBaCl2溶液后,因為發生反響:AgSO+BaCl=BaSO↓+2AgCl↓,消2424耗了溶液中的Ag+和SO2-,使未溶解的AgSO固體持續溶解。耗費的AgSO質量為×42424×,加之溶液體積增大1,又要溶解1×1.672=0.418g,所以共又溶解了+=<。即溶液仍為飽和溶312=0.418g44液,所以溶液中[Ag+]=/L。339.(3)假定燒杯中Ag2SO被恰好溶解完,則溶液中AgSO的物4246.24+SO的濃度降至L;質的量==0.0200mol;設加入VLBaCl2溶液才能使Ag312濃度降至L即Ag24340.依據Ag2SO+BaCl=2AgCl↓+BaSO↓424341.所以,=0.0100解得V=0.489L0.2+V2005年8月21日343.C〖提示〗:因為反響放熱,溫度高升會致使壓強增大!(注意與139的差別,有沒有受騙)分取三種少許溶液于試管中,分別逐滴滴入Ba(OH)2溶液,一直沒有積淀的是鹽酸,第一滴就有積淀的是HSO,一開始沒有積淀,此后有積淀的是HPO2434+2++—離子⑸無SO2—離子+離子443Z為NaNO2005年8月22日346.C〖提示〗:在氧氣充分的狀況下,反響后容器內氣體的物質的量與原氧氣的量相等,當氧氣完整轉變為CO時,容器內的壓強達到最大值,該值應是121的兩倍。當炭的質量為4g、5g時,反響產物是CO與CO2的混和物,當容器中的氧氣完整反響生成CO(xmol)時,容器內的壓強達到最大值,據此可列出下式:1695134412或12,解得x=,故原有氧氣。242x242x玻璃塞耐酸并且嚴實,但在儲存堿和擁有堿性的物質時不宜使用,原由是瓶頸可能沾有的堿性物質會與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響生成擁有很強粘結能力的硅酸鹽而可能使瓶塞與容器粘連。橡此塞能跟高錳酸鉀、溴、氯氣及汽油、苯、二硫化碳等有機物反響,盛上述物質的試劑瓶不宜用橡皮塞。349.〖提示〗:(1)最后獲得的積淀所有是CaCO3,所以鈣元素的總量為。在氣體中,H2與O2能夠完整反響生成水,所以H2的體積是,而O2的體積則是。而這部分H2完整由單質鈣與水反響獲得的,可求得加入的單質鈣的物質量為,故加入的CaO的物質量=,其質量=(2)由Na2CO3、NaHCO3帶入的碳元素最后完整進入到CaCO3積淀中,而n(CaCO3)=,則n(Na2CO3)+n(NaHCO3)=,則混和固體的均勻摩爾質量=4.86g=mol,依據十字交錯法求得0.05moln(Na2CO3)13.230.03233=84g/mol×=n(NaHCO3)8.820.02,可求m(NaCO)=106g/mol×=,m(NaHCO)(3)最后溶液中的溶質是NaOH,鈉元向來自三個部分,Na2O2、Na2CO3、NaHCO3,后二者的物質量由(2)求得,而過氧化鈉的量能夠由產生的O2的量求得,將這三者的鈉元素相加,獲得n(鈉元素)=,當溶液的體積為4L時,c(NaOH)=L。2005年8月23日352.C353.在使用酒精燈時要注意以下四個方面:(1)酒精燈內的酒精量不可以超出酒精燈總容量的三分之二,也不可以少于四分之一。(2)只好用火柴或燃著的木條去點燃酒精燈,決不可以用酒精燈去點另一盞酒精燈。(3)熄滅酒精燈要用燈帽蓋滅,不可以用嘴吹滅。(4)酒精燈熄滅后,應稍提起燈帽,再蓋上燈帽。354.【提示】:在200mL原溶液中,n(H2SO4)=,n(Na2SO4)=355.因為Na2SO4在配制過程中不再加入,所以其物質量是固定不變的,一直為。要使這些Na2SO4在溶液中的濃度為L。則可求得最后溶液的體積V=(500mL),此時,溶液中的n(H2SO4)=2mol/L×=,而原有的H2SO4的物質量=,所以一定此外加入H2SO4的物質量=:10001.3555.8%V(H2SO4)=98解得V(H2SO4)=→104mL所以應當加入指定硫酸104mL后再將溶液稀釋至500mL卻可。2005年8月24日359.坩堝,干燥器,16【提示】:H2SiO3~SiO2·nH2O78g60+18ng362.1解得:n=6原混隨和體由HCl和CO構成】(1)雙氧水氧化能力適合,對皮膚損害小,且簡單沖洗。(2)PbS+4H2O2=PbSO4+4H2O2005年8月25日〖提示〗:Mg在空氣中焚燒時,有一部分與N2發生反響,假如單考慮這個要素,是不是會受騙,這能夠依據題給的數據得出:假如生成氮化鎂此后質量夠了,則這類解說是能夠的,但假如所有生成氮化鎂的質量還不夠,則應當考慮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