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推法施工講義_第1頁
頂推法施工講義_第2頁
頂推法施工講義_第3頁
頂推法施工講義_第4頁
頂推法施工講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頂推法施工頂推法1施工技術概述2施工工藝介紹1

施工技術概述頂推法頂推法的基本思路:

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橋頂推法施工是沿橋縱軸方向,在橋臺后設置預制場澆筑梁段,達到設計強度后,施加預應力,向前頂推,空出底座繼續澆筑梁段,隨后施加預應力與先一段梁聯結,直至將整個橋梁梁段澆筑并頂推完畢,最后進行體系轉換而形成連續梁橋。1、什么叫頂推法施工?一、定義頂推施工法(Incrementallaunchingmethod)

在橋頭沿橋縱軸線方向將逐段預制張拉的梁向前推出使之就位的橋梁施工方法。連續梁頂推法施工示意圖滑動裝置液壓千斤頂二、頂推施工法溯源頂推法的構思來源于鋼橋的縱向拖拉施工法。頂推法用水平千斤頂取代了卷揚機和滑車,用板式滑動支座取代了滾筒;

1959年,前聯邦德國的萊昂哈特(Leonhardt)教授在建造奧地利的阿格爾橋時首次使用;1963年委內瑞拉卡羅尼河橋頂推施工中引入了鼻梁(導梁)和輔助墩;1964年,頂推法得到近一步改進,采用了分段預制、逐段頂推、逐段接長、連續施工的工藝;1974年,我國在狄家河鐵路橋施工中,首次采用頂推法三、頂推施工法的特點:1.節省施工用地,工廠化制作,能保證構件質量。橋梁節段固定在一個場地預制,便于施工管理改善施工條件,避免高空作業;節約勞力,施工安全。

2.結構整體性好;3.機具設備簡便,無需大型起吊設備、大量的施工腳手架,可不中斷交通或通航;4.模板、設備可多次周轉使用,頂推法可以使用簡單的設備建造中跨橋梁,施工平穩無噪聲;5.適用范圍:中等跨徑的等截面梁、連續梁,簡支梁,拱橋(橋面縱梁,斜拉橋(主梁)等結構。6.施工節段的長度一般可取用10m~30m;每個節段的施工周期為7d~10d。不適應多跨變高梁,曲率變化的曲線橋和豎向曲率大的橋梁,受頂推懸臂彎矩的限制,頂推跨徑大于70~80米不經濟。頂推過程中的反復應力,使梁高取值大,臨時束多,張拉工序繁瑣。隨著橋長的增大,施工進度較慢。頂推法施工是鋼橋拖拉法架設原理的應用,所不同的是滑動和施力裝置不同。分類鋼橋拖拉架設預應力混凝土頂推法施工滑動裝置平滾,滾動摩擦,平滾輪軸受力有限,滾動摩擦系數大,在0.15以上平面滑道,平面摩擦,承壓力可根據需要選擇,摩擦系數μ在0.05~0.08之間施力裝置卷揚機拖,施加噸位小,起動、停止時慣性有沖擊力大液壓千斤頂,施加噸位大,可根據需要選擇,施力平穩、均勻。頂推法10x32m,梁高2.5米,曲線半徑150米意大利山谷橋頂推法非洲南部的科馬提河橋頂推法湖南安化資江江大橋7X50m頂推施工頂推法廣東韶關五里里亭大橋頂推法頂推法1施工工技術概述頂推法施工頂推施工方法法一、頂推施工工工序二、頂推施工工分類按頂推動力裝裝置的多少::單點頂推和多點頂推;按動力裝置的的類別可分為為步距式頂推和連續頂推;按支承系統::臨時滑道支承承裝置頂推施施工和永久支承裝置置頂推施工;按頂推方向::單向頂推和雙向(相對))頂推;按箱梁節段的的成形方式可可分為預制組裝、分段頂推和逐段預制、逐段頂推(一)單點頂頂推(TL頂推))。頂推的裝置集集中在主梁預預制場地附近近的橋臺或橋橋墩上,前方方墩各支點上上設置滑動支支承。設備數量少,,易于集中和和同步;功率率大,墩臺受受力大。1、頂推裝置置1)由水平千千斤頂通過沿沿箱梁兩側的的牽動鋼桿給給預制梁一個個頂推力;2)由水平千斤斤頂與豎直千千斤頂聯合使使用,頂推預預制梁前進。。它的程序為為頂梁→推移移→落下豎直直千斤頂→收收回水平千斤斤頂的活塞桿桿。頂推裝置集中中在臺后;前方各支點上滑塊在不銹鋼板上滑動并在前方滑出,在滑道后方不斷喂入滑塊,梁身前進。2、滑動支承承滑道設置在墩墩上的混凝土土臨時墊塊上上,由光滑的的不銹鋼板與與聚四氟乙烯烯滑塊組成,,其中的滑塊塊由四氟板與與具有加勁鋼鋼板的橡膠塊塊構成。頂推推時,組合的的聚四氟乙烯烯滑塊在不銹銹鋼板上滑動動,并在前方方滑出,通過過在滑道后方方不斷喂入滑滑塊,帶動梁梁身前進。單點頂推施工工一般程序a)頂梁b)推移c)收豎頂d)收水平頂水平千斤頂與與豎直千斤頂頂聯合應用二、多點頂推推(SSY法法)在每個墩臺上設置一對小噸位水平千斤頂,,將集中的頂頂推力分散到到各墩上;同時、同步施施力的保證::采用一套液壓壓與電路相結結合的控制系統,集中控制、分分級調壓,保保證同時啟動動、同步前進進、同時停止止。意外急停措施施:各機組和觀測測點上,觸發發任一急停按按鈕,全部機機組能同時停停止工作1、每個橋墩墩在頂推過程程中承受的水水平力較小,,可在柔性墩墩上實施多點點頂推。2、所需的頂頂推設備噸位位小,容易獲獲得,我國在在近年多用拉拉桿式多點頂頂推。3、多點頂推推施工的關鍵鍵在于同步。。4、多聯橋的的頂推,可以以分聯頂推,,通聯就位,,也可聯在一一起頂推。精軋螺紋鋼筋筋作拉桿的頂頂推裝置頂推施工的臨臨時設施一、頂推平臺臺頂推平臺設計計原則:平臺長度:主主要是結合受受力考慮,避避免梁段連接接處為最不利利狀態;計算內容:強強度、剛度、、穩定性。二、導梁(鼻鼻梁)鋼桁梁或鋼板板梁長度:剛度:連結:0.6~0.7倍頂推跨度主梁剛度的1/5~1/9螺栓受正負力力,易松動三、橫向導向向四、輔助墩((臨時墩)五、頂推設備備六、滑道滑道構造示意意設置在墩上的的混凝土臨時時墊塊上,由由光滑的不銹銹鋼板與組合合的聚四氟乙乙烯滑塊組成成,其中的滑滑塊由四氟板板與具有加勁勁鋼板的橡膠膠塊構成。頂頂推時,,組合的聚四四氟乙烯滑塊塊在不銹鋼板板上滑動,并并在前方滑出出,通過在滑滑道后方不斷斷喂入滑塊,,帶動梁身前前進。滑動支座頂推施工計算一、內力分布◎頂推過程中,梁梁體內力不斷發生生改變,梁段各截截面在經過支點時時要承受負彎矩,,在經過跨中區段段時產生正彎矩◎導梁的長度、剛度對施工內力影響較較大,為減少施工工內力可考慮使用用輔助墩及纜索◎施工階段的內力力狀態與使用階段段的內力狀態不一一致◎配筋必須滿足施工工階段內力包絡圖圖頂推梁施工彎矩包包絡圖施工中的最大正彎彎矩主梁最大正彎矩發發生在導梁剛頂出出支點外時施工中的最大負彎彎矩最大負彎矩——與導梁剛度及重量量有關導梁剛接近前方支支點剛通過前方支點二、力筋布置預應力筋布置3類力筋布置(1)兼顧運營與施工工——永久索(2)施工要求——前期索(3)運營要求——后期索(永久索))(1)對稱、分散均勻勻;(2)少用平彎;(3)前期索多用短索索;(4)力筋張拉:先臨臨時后永久、先長長索后短索、先直直索后彎索、上下下交替、左右對稱稱。三、施工計算(1)梁截面強度檢算算(2)整體穩定計算(3)臨時結構計算(4)頂推力與頂推設設備:(5)墩臺檢算(6)梁的撓度計算傾覆穩定系數大于于1.2滑動穩定系數大于于1.2頂推平臺平面布置置圖頂推步驟示意圖頂推法1施施工技術概述述橋面工作質檢預制場地準備安裝頂推設備制作底板預制節段混凝土張拉預應力筋頂推預制節段逐段頂推就位張拉后期預應力筋更換支座頂推法的施工工序序2、施工特點優點機具設備簡便,無無需大型起吊設備備節省施工用地,工工廠化制作,能保保證構件質量模板可周轉不影響通航節約勞力,施工安安全適應于連續梁,簡簡支梁,拱橋(橋橋面縱梁,斜拉橋橋(主梁)等結構構頂推法缺點不適應多跨變高梁梁,曲率變化的曲曲線橋和豎向曲率率大的橋梁受頂推懸臂彎矩的的限制,頂推跨徑徑大于70~80米不經濟頂推過程中的反復復應力,使梁高取取值大,臨時束多多,張拉工序繁瑣瑣隨著橋長的增大,,施工進度較慢頂推法2施工工藝介紹頂推施工的基本思思路是:在橋臺后的預制制場地預制15米-30米的梁單元,并不頂推法2施工工藝介紹頂推法施工關鍵技技術預制場縱向預應力鋼導梁臨時墩滑道水平千斤頂施力頂推法2施工工藝介紹頂推預制場預制臺座過渡孔:平臺:滿足箱梁預預制頂推符合橋梁梁的設計高度預制模板外模:保證箱梁外外形尺寸、美觀內模:保證箱梁內內部尺寸通過在預制臺座前前布置小距離過渡渡墩,使梁段逐步步頂推過渡到標準準跨徑底模:保證箱梁預預制滿足設計線型型和標高頂推法2施工工藝介紹預制場地的長度需需要有預制節段長長的三倍以上,涉涉及因素有:主梁節段分段長每節段為全斷面或或分次澆筑拼裝導梁的場地第一跨頂出時,梁梁體的傾覆穩定安安全預制場地是預制梁梁體和頂推過渡的的場地,包括主梁梁節段的澆筑平臺臺和模板、鋼筋和和鋼索的加工場地地,混凝土攪拌站站以及砂、石、水水泥的堆放和運輸輸路線用地頂推法2施工工藝介紹預制場地頂推法2施施工工藝介紹紹頂推裝置安裝頂推裝置模板工作是保證預預制質量的關鍵,,梁底的平整度將將影響頂推時梁的的內力,所以預制制平臺的平整度要要嚴格控制。預制周期時加快施施工速度的關鍵。。預制工作應采用用流水作業,培養養專業化的施工隊隊伍,還可采用加加入添加劑的方法法提高混凝土的早早期強度。頂推法2施工工藝介紹預制設備頂推法2施施工工藝介紹制作底板底板要有一定的剛剛度,硬度和平整整度預制場的縱向立面面布置應結合考慮慮平面布置,將鋼鋼筋棚、預應力下下料、砂石堆放、、砼拌和站結合考考慮。頂推法2施工工藝介紹頂推法2施工工工藝介紹預制梁段的技術要要求底板平整度,要有有一定的剛度和硬硬度嚴格控制鋼筋、預預應力筋孔道、預預埋件的位置嚴格控制混凝土的的澆筑質量盡可能采用機械化化裝拆模板預制梁段頂推法2施工工工藝介紹預應力筋的張拉頂推法2施工工工藝介紹臨時墩的布置圖臨時墩頂推平臺,臨時墩墩頂推法2連續梁頂推施工技技術頂推平臺、龍門吊吊及臨時墩布置圖圖頂推法2連續梁頂推施工技技術頂推平臺沉降量大大的處理方法對于頂推平臺沉降降的處理,采用在在各滑道上增設鋼鋼板的方法進行。。臨時墩沉降量大的的處理方法臨時墩沉降采用墊墊鋼板處理,每個個臨時墩所墊鋼板板的厚度需根據監監控人員對各臨時時墩的沉降量的計計算結果決定。對于1#臨時墩,,由于臨時墩上方方有鋼箱梁,不能能將大縱梁連同上上面的滑道梁和鋼鋼箱梁用千斤頂一一起頂起,故先用用幾個400t千千斤頂將鋼箱梁頂頂起,千斤頂坐落落在臨時墩大縱梁梁上,再用10t千斤頂將滑道梁梁頂起7cm左右右,在滑道梁下方方每塊橡膠墊塊上上墊鋼板,鋼板由由3層組成,厚度度分別為24mm+24mm+5mm,根據每塊塊橡膠墊塊的大小小將鋼板事先割成成塊狀,以便人工工搬運。對于2#~5#臨臨時墩,由于臨時時墩頂還未承受壓壓力,施工難度小小,可以將大縱梁梁連同滑道梁一起起用千斤頂頂起,,將鋼板墊在大縱縱梁下方的橫梁上上,這樣所需的鋼鋼板量相對較少。。沉降量過大的解決決方法頂推法2連續梁頂推施工技技術設置在墩上的混凝凝土臨時墊塊上,,由光滑的不銹鋼鋼板與組合的聚四四氟乙烯滑塊組成成,其中的滑塊由由四氟板與具有加加勁鋼板的橡膠塊塊構成。頂頂推時,,組合的聚四氟乙乙烯滑塊在不銹鋼鋼板上滑動,并在在前方滑出,通過過在滑道后方不斷斷喂入滑塊,帶動動梁身前進。滑動支座二、鋼導梁作用減小頂推過程中梁梁的前端懸臂負彎彎矩構造鋼桁梁和鋼板梁頂推法2施工工藝介紹技術要求鋼導梁受力主要為為正彎距和剪力,,負彎距較小,長長度一般為頂推跨跨徑0.6~0.7倍導梁的剛度宜選合理的導梁長度頂推法2施工工藝介紹頂推法2施工工工藝介紹導梁長度一般為頂推推跨徑的0.6~0.7倍導梁長,可減少少主梁懸臂負彎彎矩,但過長則則會導致導梁與與箱梁接頭處負負彎矩和支反力力的相應增加導梁過短,則增增加主梁的施工工負彎矩合理的導梁長度度應使主梁最大大懸臂負彎矩和和營運階段的支支點負彎矩基本本相近導梁導梁設置在主梁梁的前端,為鋼鋼桁梁或鋼板梁梁,主梁前端裝裝有預埋構件與與鋼導梁栓接。。頂推法2施工工藝介紹鼻梁(導梁)頂推法2施工工藝介紹三、臨時墩減小頂推的標準準跨徑,來減小小梁頂推過程交交替變化的正、、負彎矩。特別別當頂推跨徑超超過50m以上,或者頂推推其他形式的橋橋梁,如斜拉橋橋,鋼管系桿拱拱橋,或連續剛剛構橋梁時采用用。作用頂推法2施工工藝介紹設計原則臨時墩受力主要要為梁體的垂直荷載和頂推水平摩阻力力。并要考慮頂推推的啟動和停止止的慣性作用。要考慮施工期期間通航和洪水水雜物作用對臨臨時墩影響臨時墩要滿足強度和剛度要求。要考慮臨臨時墩的變形((受力和溫度))對頂推標高誤差的影響要考慮臨時墩拆除,恢復航道方案案,這筆費用也也要列入成本頂推法2施工工藝介紹結構形式優點缺點備注鋼管臨時墩安裝、拆除快,回收價值高剛度小,溫差影響大,一次投入大適應于水中臨時墩鋼筋混凝土空心墩剛度大、拆除快施工麻煩適應于水中臨時墩鋼筋混凝土實心墩剛度大、造價低拆除困難適應于岸上臨時墩薄鋼管空心混凝土墩施工速度快,造價低,拆除快,剛度大

是比較合理的臨時墩臨時墩身結構頂推法2施工工藝介紹頂推法2施工工藝介紹輔助墩四、滑道只要0.05~0.08的水平力就能夠夠將笨重的箱梁梁(一般在1萬~2萬噸左右)拖動作用從下至上:由滑道調平墊塊、滑道板、滑板組成頂推法2施工工藝介紹設置在墩上的混混凝土臨時墊塊塊上,由光滑的的不銹鋼板與組組合的聚四氟乙烯滑塊塊組成,其中的滑滑塊由四氟板與與具有加勁鋼板板的橡膠塊構成成。頂推時,組合的的聚四氟乙烯滑滑塊在不銹鋼板板上滑動,并在在前方滑出,通通過在滑道后方方不斷喂入滑塊塊,帶動梁身

頂推法2施工工藝介紹滑動支座滑道板頂推法2施工工藝介紹注意事項滑道上滑板外邊邊與箱梁底外邊邊緣齊邊(橫向向位置要正確))滑道在頂推過程程不允許拖動,,固定要牢固,,但要考慮拆除除方便滑道要采取潤滑滑措施,保證滑滑道干凈頂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