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灣帷幕灌漿竣工報告_第1頁
新灣帷幕灌漿竣工報告_第2頁
新灣帷幕灌漿竣工報告_第3頁
新灣帷幕灌漿竣工報告_第4頁
新灣帷幕灌漿竣工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東?懷集新灣水電站主副壩間條形山帷幕灌漿竣工報告編寫:張國華校核:李小勇審批:羅清生中國葛洲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4月目錄TOC\o"1-5"\h\z\o"CurrentDocument"一、 工程概況 2\o"CurrentDocument"工程簡介 2\o"CurrentDocument"地質條件 2\o"CurrentDocument"帷幕防滲體系 3\o"CurrentDocument"完成工程量 3\o"CurrentDocument"施工依據 3\o"CurrentDocument"二、 帷幕生產性試驗 3\o"CurrentDocument"試驗目的 3\o"CurrentDocument"試驗成果 3\o"CurrentDocument"試驗結論 4\o"CurrentDocument"三、 施工程序、主要施工方法和技術要求 5\o"CurrentDocument"施工程序 5\o"CurrentDocument"施工方法 5\o"CurrentDocument"帷幕灌漿施工技術要求 7\o"CurrentDocument"特殊情況處理 8\o"CurrentDocument"四、 灌漿成果分析 8\o"CurrentDocument"4.1灌漿耗灰量分析 84.2灌前與灌后壓水試驗透水率值比較 9\o"CurrentDocument"五、 質量檢查 11\o"CurrentDocument"5.1取芯檢查 11\o"CurrentDocument"2.單元工程質量評定 11\o"CurrentDocument"六、 質量控制措施 11\o"CurrentDocument"七、 資源配置 12\o"CurrentDocument"7.1勞動力資源 12\o"CurrentDocument"7.2設備投入情況 13\o"CurrentDocument"八、 安全、文明施工保證措施 13\o"CurrentDocument"8.1安全管理目標 13\o"CurrentDocument"8.2安全保證體系 13\o"CurrentDocument"8.3安全生產保證措施 13\o"CurrentDocument"8.4文明施工保證措施 14\o"CurrentDocument"九、 環境保護保證措施 15\o"CurrentDocument"十、結語 15一、工程概況工程簡介新灣水電站位于珠江水系北江二級支流鳳崗河的上源支流一白水河上,為白水河第三級水電站,處于廣東省懷集縣洽水鎮境內的新灣村附近,下距洽水鎮5Wm,上距二級魚跳水電站壩址 12.8Wm,距一級高塘水電站壩址18.4Wm。水庫設計正常蓄水位173.00m,相應庫容5490萬m3;校核洪水位175.55m,相應庫容6033萬m3;調節庫容3600萬m3。電站裝機2臺0.8萬WW機組。工程擔負發電、灌溉、防洪等任務,屬中型工程。新灣水電站主、副壩之間的條形山作為天然擋水物,走向NEE,為三面臨空的孤山,主、副壩間長度約230m,上部寬度約60m、下部寬約100m,高度約43m(193m?150m高程),水庫正常蓄水位173m時,山體寬度55m?110m。條形山山脊平緩,山頂最高處高程192.5m;兩側坡角25°?40°,北側為水庫,河床高程120m?123m,南側山腳高程130m?135m。地質條件條形山山體單薄,邊坡較陡,物理力學性質差,存在邊坡失穩隱患;基巖巖性復雜,有寒武系八村群第四亞群(ebcd)角巖化黑云長石石英砂巖、粉砂巖,燕山期(Y52(3))細?中粒斑狀黑云正長花崗巖,以及寬度5cm~20cm的碎裂狀石英巖脈、蝕變巖帶等;條形山地質構造復雜,區域性桐油頂?桃花水斷層(F1)距離近臨,受其影響相應的派生和次生斷層、巖脈等很發育,巖體完整性差,透水性較強;條形山巖體風化嚴重,據已有勘探資料:全風化帶下限深度12m?20m,強風化帶下限深度一般24m?28m、局部40.6m,弱風化帶下限深度一般30m?37m、局部大于50m。此外,條形山巖體風化較深且不均一,巖土體透水性強,以中等透水和強透水為主,地下水位低,強風化下限和地下水位均低于水庫正常蓄水位,庫水滲徑短,庫內外水力聯系密切,存在庫水外滲的自然條件。帷幕防滲體系主、副壩條形山帷幕灌漿分為左側50m段帷幕灌漿、朔性混凝土連續墻下帷幕灌漿,共布置灌漿孔97個,其中墻下帷幕灌漿孔60個。完成工程量主、副壩間條形山帷幕灌漿施工時段為2012年10月22日?2013年3月13日,共完成鉆孔進尺4413.5m,灌漿進尺2298.5.00m,鉆孔總數97個,詳見下表4.1-1。表4.1-1 主、副壩間條形山帷幕灌漿完成情況部位完成孔數設計鉆孔總深度(m)實際鉆孔總深度(m)施工時段覆蓋層基石合計覆蓋層基石合計主副壩間條形山972115.02263.54378.52215.02298.54413.52012.10.22?2013.03.13總計972115.02263.54378.52215.02298.54413.5/施工依據《新灣主、副壩間條形山防滲處理工程施工技術說明》;SL174-96《水利水電工程混凝土防滲墻施工技術規范》;《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漿施工技術規范》DL/T5148;《水利水電工程鉆孔壓水試驗規程》SL31;二、帷幕生產性試驗試驗目的通過灌漿試驗確定合適的灌漿孔距和合適的灌漿壓力。試驗成果2.1灌漿耗灰量分析完成帷幕灌漿段長234.8m,總耗灰量47.069t,平均單耗灰量179.79kg/m,I序孔單位耗灰量582.90kg/m、II序孔單位耗灰量236.90kg/m、III序孔單位耗灰量194.15k/m,詳見表2.1-1。根據灌漿成果資料耗灰量情況統計,11序孔平均單耗較I序孔平均單耗減少59.36%,I序孔平均單耗較II序孔平均單耗減少18.05%,單耗隨孔序的遞增而單耗出現遞減趨勢,符合灌漿規律。

表2.1-1 帷幕灌漿試驗耗灰量情況匯總表單元孔序孔數灌漿段長(m)總耗灰量(Wg)單位耗灰量(Wg/m)1I291.829729.9582.90II135.98505.6236.90m3107.18810.6194.15合計266.6234.848118.0179.792.2灌前透水率分析I序孔透水率平均值為23.56Lu,II序孔透水率平均值為10.68Lu,III序孔透水率值平均為4.14Lu。II序孔透水率平均值較I序透水率平均值減少54.67%,III序孔透水率平均值較II序孔透水率平均值減少61.24%,從下表2.2-1可以看出巖體透水率平均值隨灌漿次序的增加而出現遞減趨勢,表明隨著灌漿次序的遞增,巖體的防滲性能得到了較大的改善。表2.2-1 灌前壓水試驗成果統計匯總表部位孔序孔數總段數透水率區間段數/頻率%和平均值(Lu)<11?33?55?1010?50>50平均值條形山I2202510323.5610.025.050.015.0II186210.6875.025.0m324212554.148.350.020.820.8試驗結論通過對帷幕灌漿試驗成果的分析表明,本次帷幕灌漿試驗初定的基本灌漿參數是合適的,可以應用于后續帷幕灌漿施工。具體內容如下:⑴帷幕灌漿孔間距為1.5m;⑵開灌水灰比為3:1,灌漿采用3:1、2:1、1:1、0.8:1、0.5:1五級水灰比進行灌注;⑶灌漿分段:第一段2m,第二段3m,第三段及以下為5m,終孔段不超過7m,特殊情況適當縮短或加長;⑷灌漿壓力:第一段灌漿壓力為0.5MPa,第二段灌漿壓力為0.8MPa,第三段灌漿壓力為1.2MPa,第四段及以下灌漿壓力為2.0MPa。三、施工程序、主要施工方法和技術要求施工程序帷幕灌漿施工作業程序:鉆機就位固定f鉆至接觸面f預埋管f待凝f鉆進第一段段長f灌漿…第二段鉆孔f灌漿f終孔f灌漿f封孔灌漿。施工方法2.1灌漿孔布置帷幕灌漿設計為單排孔,孔位布置在防滲軸線上,孔距為1.5米,孔位誤差不超過10cm。2.2造孔鉆孔分III序加密、自上而下分段的原則進行。壩基帷幕灌漿孔采用XY-2型地質鉆機造孔,第一段孔徑不小于①76mm,以便埋設孔口管,第二段及以下各段孔徑不小于①56mm。帷幕先導孔、灌后檢查孔均采用XY-2型地質鉆機造孔,孔徑不小于①76mm。2.3孔口管埋設第一段基巖段長為2m,第一段灌漿完畢后埋設孔口管。注漿前,采用水平尺進行校正。埋設待凝48h后,可進行下一段鉆灌。墻下帷幕采用預埋管進行孔口封閉灌漿。2.4鉆孔沖洗及裂隙沖洗鉆孔沖洗所有鉆孔每段鉆終(抬動孔全孔終)后,采用鉆桿或六分管插入孔底后上提20cm,通過鉆桿或六分管采用大流量清水對鉆孔進行沖洗,直至回水澄清10min結束,孔底淤積厚度不大于20cm結束。(2)裂隙沖洗所有灌漿孔段均需進行裂隙沖洗,沖洗壓力采用80%的灌漿壓力,當80%灌漿壓力N1MPa時,沖洗壓力采用1MPa,裂隙沖洗至回水澄清10min止,且總沖洗時間單孔不少于30min。(3)其他要求當鄰近孔正在灌漿或灌漿結束不足24小時,不得進行裂隙沖洗.同一孔段的裂隙沖洗與灌漿作業保持連續作業,因故中斷時間間隔超過24小時,灌前重新洗縫。2.5壓水試驗灌前壓水試驗所有孔段灌漿前必須進行簡易壓水或壓水試驗,壓水試驗采用單點法。壓水壓力采用該段灌漿壓力的80%。若該壓力大于1MPa的,則采用1MPa。單點法壓水穩定標準:在穩定的設計壓力下,每5min測記一次壓入流量Q,當連續四次讀數中(Q最大-Q最小)/Q最終<10%或Q最大-Q最小V1L/min時,即可結束壓水試驗,以Q終來計算該孔段的透水率。簡易壓水穩定標準:在穩定壓力下壓水20min,每5min測讀一次壓入流量,取最終值作為透水率的計算值。灌后壓水試驗灌后檢查孔壓水采用單點法。壓水試驗穩定標準同于單點法壓水試驗。2.6灌漿2.6.1灌漿方法帷幕灌漿采用孔口封閉、自上而下分段灌漿法2.6.2灌漿設備灌漿泵:本工程工程選用SGB6-10型灌漿泵,最大排量100L/min,最大工作壓力10MPa。ZJ-600型高速攪拌機:主要用于攪拌純水泥漿液。灌漿記錄:采用湖南長沙力金科技LJ系列型三參數大循環記錄儀。2.6.3灌漿材料及制供漿采用距出廠不超過三個月的、同一廠家的、新鮮無結塊的、細度通過80um方孔篩篩余量<5%的、強度等級為42.5的普通硅酸鹽水泥。灌漿漿液采用集中制漿站集中拌制0.5:1水泥漿分送至各灌漿機組,水泥漿自制漿站至灌入孔內時間不超過4h。否則,棄之。2.7封孔全孔終孔并經監理確認合格后,采用“全孔灌漿封孔法”進行封孔。帷幕灌漿施工技術要求3.1灌漿方法采用孔口封閉、自上而下分段灌漿法。3.2灌漿壓力各次序孔各段次灌漿壓力:第一段為0.5MPa、第二段為0.8MPa、第三段為1.2MPa、第四段及以下段次為2.0MPa。3.3灌漿段長劃分第一段2山、第二段3山、第三段及以下段次為5m,且最大段長不大于7m,特殊情況適當縮短或加長。3.4漿液水灰比和變漿標準漿液比級帷幕灌漿灌漿水灰比(重量比)采用3:1、2:1、1:1、0.8:1、0.5:1等5個比級。開灌水灰比為3:1。漿液變換灌漿漿液由稀至濃逐級變換,其變換原則如下:當灌漿壓力保持不變,注入率持續減少時,或注入率不變而壓力持續升高時,不得改變水灰比。當某一比級漿液注入量已達300L以上,或灌注時間已達30min,而灌漿壓力和注入率均無改變或改變不顯著時,改濃一級水灰比。當注入率大于30L/min時,可根據具體情況越級變濃。3.5灌漿結束標準灌漿孔各段在設計壓力下,注入率不大于1L/min時,延續灌注時間60min,灌漿即可結束。3.6帷幕防滲標準透水率qV5Lu。特殊情況處理冒漿、漏漿灌漿過程中,發現冒漿、漏漿時,根據具體情況采用嵌縫、表面封堵、低壓、濃漿、限量、間歇灌漿等方法進行處理。串漿如發生串漿,盡可能與被串孔同時灌注。若無條件,則塞住串漿孔,待灌漿孔灌漿結束后,再對串漿孔進行掃孔、沖洗,而后繼續鉆進灌漿。灌漿中斷灌漿過程中部的無故中斷停灌,如因故中斷,按下述原則處理:盡快恢復灌漿,否則立即沖洗鉆孔,而后恢復灌漿。若無法沖洗或沖洗無效,則掃孔后復灌。恢復灌漿時,使用開灌比級的水泥漿灌注,若注入率與中斷前的相近,采用中斷前的漿液比級水泥漿灌注,如注入率較中斷前減少較多,則逐級加濃漿液繼續灌注;如注入率較中斷前減少很多,且在短時間內停止吸漿,則采取補救措施。灌漿段注入量大而難以結束時,可采用下列措施處理:低壓、濃漿、限流、限量、間歇灌漿。四、灌漿成果分析4.1灌漿耗灰量分析主副間條形山耗灰量情況統計完成灌漿進尺2298.5m,總耗灰量382.44噸,平均單位耗灰量145.12kg/m,I序孔單位耗灰量為289.14kg/m、II序孔單位耗灰量為162.45kg/m、III序孔單位耗灰量為56.68k/m。詳見表4.1.1-1。根據灌漿耗灰量情況成果資料統計表、各次序孔綜合透水率頻率曲線圖和單位注灰量頻率曲線圖可以看出,II序孔平均單耗較I序孔平均單耗減少43.80%,111序孔平均單耗較II序孔平均單耗減少65.10%,單耗隨孔序的遞增而單耗出現遞減趨勢,表明灌漿效果明顯,符合灌漿規律。單元孔序孔數灌漿段長(m)總耗灰量(Wg)單位耗灰量(Wg/m)1I575.030753.3353.52II575.012910.5140.68m10150.017449.389.39小計20300.061113.1168.242I570.217457.9216.16ii568.612900.8159.56m10137.210383.356.86小計20276.040742.0122.903I568.214100.3179.21ii569.88552.7102.10m9124.68944.255.50小計19262.631597.2100.014I5216.570079.9297.05ii5179.534880.7175.72m10363.022820.951.31小計20759.0127781.5150.835I5193.967324.0320.48ii4158.032702.8185.63m9349.021175.548.57小計18700.9121202.3154.69總計I25623.8199715.4289.14ii24550.9101947.5162.45m481123.880773.256.68合計972298.5382436.1145.124.2灌前與灌后壓水試驗透水率值比較4.2.1灌前透水率值分析主、副壩間條形山帷幕灌漿共布置8個先導孔,從表4.2-1中可以看出,先導孔透水率最大值為931.67Lu,透水率最小值為1.07Lu。表4.2.1-1 主副壩間條形山帷幕灌漿先導孔壓水試驗透水率值統計孔號孔深(m)透水率最大值(Lu)透水率最小值(Lu)透水率平均值(Lu)W-I-549.5247.673.8342.45W-I-1748.040.373.6013.19W-I-2946.949.293.4812.05W-I-4139.956.791.9915.28W-I-5343.1114.001.6623.01W-I-6542.4931.671.3295.51W-I-7745.0111.271.1834.88W-I-8949.843.001.079.654.2.2灌后檢查孔透水率值分析主、副壩間條形山帷幕灌漿分為5個單元工程,共布置8個壓水檢查孔。從表4.2-2中可以看出,灌后檢查孔透水率最大值為4.40Lu,透水率最小值為0.11Lu,透水率平均值為2.22Lu,灌后透水率值均滿足防滲標準(q<5Lu),表明灌漿效果符合設計要求。4.2.2-1主副壩間條形山帷幕灌漿檢查孔壓水試驗透水率值統計孔號孔深(m)透水率最大值(Lu)透水率最小值(Lu)透水率平均值(Lu)W-J142.33.830.541.75W-J239.12.970.111.64W-J349.83.460.591.64W-J446.93.982.232.87W-J539.94.402.363.21W-J643.13.762.513.07W-J748.22.891.041.87W-J848.03.880.701.72合計4.400.112.22通過表4.2.1-1、表4.2.2-1分析看出,灌后透水率值對比灌前透水率值有明顯的減少,說明灌漿效果明顯。

五、質量檢查5.1取芯檢查根據檢查孔結石情況表明帷幕灌漿效果明顯,巖體滲透條件得到良好的改善。具體情況見表5.1-1。表5.1-1 帷幕灌漿檢查孔水泥結石情況匯總表部位檢查孔號結石部位結石情況主、副壩間條形山W-J733.0m-34.0m處接觸段部位巖體裂隙被填充,堅硬致密,膠結牢固。W-J833.0-33.5m處接觸到部位巖體裂隙被填充,堅硬致密,膠結牢固。W-J15.3m處巖體貫穿裂隙被填充密實,堅硬致密,膠結牢固。W-J27.0m處巖體貫穿裂隙被填充密實,堅硬致密,膠結牢固。2.單元工程質量評定新灣電站主、副間條形山帷幕灌漿共劃分為5個單元工程。單元工程合格率為100%、優良率為100%,監理評定等級為優良。表明灌漿效果檢查符合設計要求,灌漿質量滿足合同要求。帷幕灌漿單元工程質量評定統計表部位單元合格率(%)優良率(%)自評等級監理評定等級主、副壩間條形山1100100優良優良2100100優良優良3100100優良優良4100100優良優良5100100優良優良六、質量控制措施施灌前,充分作好灌漿準備工作,配備充足的灌漿設備和材料,保證壓力表、灌漿泵、記錄儀、流量計、壓力計等灌漿設備的完好和準確性,確保灌漿作業連續進行。開灌前嚴格按照程序進行鉆孔沖洗、壓水試驗,杜絕漏灌現象。及時作好資料匯總分析,適當調整施工技術參數。在灌漿過程中,如吸漿量較大,且長時間內不減少,可采取降低灌漿壓力、縮短漿液凝固時間、增大漿液粘度,或使用間歇灌漿處理,間歇時間根據配方、配比及裂隙大小等情況確定。在灌漿中,如發現有串漿現象,如串漿量小可不處理;如串漿量較大可采用降低壓力、灌注濃漿等方法處理。在洗縫、壓水及灌漿過程中,安排專人進行抬動變形觀測,當變形值接近允許值時及時通知記錄員,以便采取降壓等措施進行處理,并做好詳細記錄并及時向監理工程師報告。灌漿工作連續進行,如因故中斷盡早恢復灌漿,恢復灌漿時,使用開灌水灰比的漿液灌注,如注入率與中斷前相近可改用中斷前水灰比的漿液灌注。如恢復灌漿后,注入率較中斷前減少很多,且在短時間內停止吸漿,報告監理等有關單位,作為事故孔補孔灌漿處理。所有材料都進行驗收抽檢,不合格的材料不準用在工程上。所有施工儀器儀表都按規定進行律定。優化漿液配合比,征得監理人同意后,在漿液中加入增強功能的外加劑或其它外加劑以提高漿液的穩定性和防滲效果。所有灌漿均采用三參數自動記錄儀進行監控記錄,建立規范的資料檔案系統和質量、安全信息系統,確保各種記錄真實、準確、齊全。七、資源配置7.1勞動力資源新灣電站主、副壩間條形山帷幕灌漿共投入五臺鉆機、灌漿泵兩臺、一個灌漿機組、記錄儀一臺。一個供漿機組,配置高速制漿機一臺,文明施工現場整治的人員每班各2人,共38人;勞動力配置見表7.1-1。表7.1-1 勞動力配置統計序號作業組計劃人數備注1現場管理人員82鉆探、灌漿工213制漿、排污、用電維護74文明施工4合計407.2設備投入情況表7.2-1 投入主要施工設備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型號數量備注1地質鉆機XY-25重探2灌漿機SGB6-102杭州3制漿機ZJ4001杭州4雙層攪拌漿桶400L1宜昌5自動灌漿記錄儀nw-2005型1湖南諾維合計10八、安全、文明施工保證措施8.1安全管理目標本合同施工安全管理目標是:“四無一杜絕一創建”。“四無”一一無工傷死亡事故,無重大機械設備事故,無交通死亡事故,無火災、洪災事故;“一杜絕”一一杜絕重傷事故;“一創建”——創建安全文明工程。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宗旨,堅持“安全為了生產,生產必須安全”的原則,做到思想保證、組織保證、技術保證、措施保證、確保人員、設備及工程安全。8.2安全保證體系建立健全安全保證體系,貫徹國家有關安全生產和勞動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定期召開安全生產會議,研究項目安全生產工作,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解決。逐級簽定安全責任書,使各級明確自己的安全目標,制定好各自的安全規劃,達到全員參與安全管理的目的,充分體現“安全生產,人人有責”。按照“安全生產,預防為主”的原則組織施工生產,做到消除事故隱患,實現安全生產的目標。8.3安全生產保證措施(1)按照職業健康體系的要求,建立安全管理機構,實行以項目經理為第一責任人的安全責任制。(2) 施工人員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和本崗位安全標準,遵守勞動紀律,進入施工現場,按勞保規定著裝和使用安全防護用品,禁止違章作業;(3) 施工現場入口處,設置明顯的施工企業名稱、工程概況、項目負責人、安全文明生產紀律等告示牌;禁止無關人員進入施工現場,特殊工作部位實行掛牌出入制度;(4) 風、水、電、管線、通訊設施、施工照明等布置合理,標識清晰;(5) 施工機械設備定點存放、材料工具擺放有序,工完場清,車容機貌整潔,消防器材齊備、通道暢通;(6) 施工用各類腳手架、通道、爬梯、護欄、安全網等安全防護設施完善可靠;安全標志醒目;(7) 積極開展塵、毒、噪聲治理,合理排放廢渣、污水;(8) 開展日常安全檢查,還進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