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陽市正午鎮遵化中學2021-2022學年高三歷史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1頁
安徽省阜陽市正午鎮遵化中學2021-2022學年高三歷史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2頁
安徽省阜陽市正午鎮遵化中學2021-2022學年高三歷史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3頁
安徽省阜陽市正午鎮遵化中學2021-2022學年高三歷史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4頁
安徽省阜陽市正午鎮遵化中學2021-2022學年高三歷史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安徽省阜陽市正午鎮遵化中學2021-2022學年高三歷史模擬試卷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錢穆在《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中認為:“漢代的選舉,是由封建貴族中開放政權的一條路。唐代的公開競選,是由門第特殊階級中開放政權的一條路。”材料表明漢唐時期的選官制度A.選拔方式日益公開

B.擴大了官吏的來源C.適應了階級關系變動

D.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參考答案:C2.有人認為,真正偉大的人不是凱撒、亞歷山大,這個人必須獲得上天賦予的天分,并以此照亮人們的心智。政治和軍事家奴役生靈,這個人則以真理的力量引領我們的心;他了解宇宙,而不是摧毀宇宙。能有此認識,說明此人處于什么時期A.文藝復興時期

B.宗教改革時期

C.啟蒙運動時期

D.新航路開辟時期參考答案:C3.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裝上螺帽,裝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擰緊它,這種經濟現象開始盛行是在A、19世紀末的美國B、19世紀末的英國C、1920年代的蘇聯D.1930年代的德國參考答案:A4.魯迅先生這樣描述咸亨酒店的顧客:“這些顧客,多是短衣幫,大抵沒有這樣闊綽。只有穿長衫的,才踱進店面隔壁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這反映了服裝的()A.保守性

B.民族性

C.封閉性

D.等級性參考答案:D5.我國明清時期漢族女子服飾的特點:樣式變化不大,寬松肥大,遮蓋了女性的曲線。造成這一特點的主要原因是A.棉花普遍種植,棉布成為大眾主要衣料B.明清兩朝思想意識和生活習慣變化不大C.清初實施了“男從女不從”的服飾政策D.封建倫理道德長期束縛了人們思想觀念參考答案:D6.秦漢時期,糧食生產是農民的主要經營,此外還有桑麻紡織業、家畜飼養和園藝種植等副業。以上多種經營的收入,也僅占農家生產總收入的40%以上。這表明小農經濟A.是不完全的自給自足經營B.農產品商品化程度較低C.是一種脆弱的經濟結構D.是封建國家的統治基礎參考答案:A【詳解】通過材料可以看出,小農經濟下的多種經營的收入只占40%,說明其他收入還占很大比例,也就是說小農經濟并不完全實現自給自足,故A正確;材料中信息無法看出農產品商品化程度,故B項排除;材料信息不能看出小農經濟的脆弱性,故C項排除;材料信息的主旨不是強調小農經濟是封建國家的統治基礎,故D項排除。7.在19世紀的最后一天,物理學家W·湯姆生在展望?0世紀物理學前景時說,物理學的大廈已經落成,它美麗的天空卻被兩朵烏云籠罩,其中一朵是同熱輻射有關的問題。驅散這朵“烏云”的是A.萬有引力定律B.電磁感應理論C.量子論D.相對論參考答案:C8.下列美術作品所屬的流派是(

A.現實主義

B.浪漫主義

C.印象派

D.現代主義參考答案:D9.根據一位美國著名科學家的研究,1960年時中國的25萬科學家和工程師中,有90%是在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培養出來的,而在1960年,中國工科畢業生數量大約是美國工科畢業生的75%。導致這一現象的主要因素是A.建國初期的高校調整B.半工半讀高校的涌現C.“八字方針”的實施D.中美關系改善的影響參考答案:A新中國成立后的高校調整,重視發展理工類院校和專業,培養了大量技術人才。故答案為A項。工科畢業生的增多與半工半讀高校的涌現沒有必然聯系,排除B項;“八字方針”的實施是在1960年冬,且與教育無關,排除C項;中美關系改善是在1972年,從時間上即可排除D項。10.1942年1月2日,蔣介石接受美國總統羅斯福的建議,出任中國戰區(包括泰國、越南等國)最高司令。22日,羅斯福任命史迪威出任中國戰區參謀長兼中美印戰區美軍司令官。這表明(

)A.中國抗戰是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部分

B.美國干涉中國內政C.中國軍隊接受美國人的領導

D.國共兩黨開始合作抗戰參考答案:A11.梁啟超《論中國與歐洲國體異同》“中國西周與古代希臘的國體相似”觀點的依據是:A.都是分封諸侯、列國分立

B.都是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度C.都是小國寡民、等級森嚴

D.都是貴族政治、列國分立參考答案:D12.“竊以為今之為治,當以開創之勢治天下,不當以守成之勢治天下,當以列國并立之勢治天下,不當以一統垂裳之勢治天下。”1895年,康有為上光緒書強調的是A.著眼世界局勢,積極進取變革

B.沖破列強阻撓,維護中央集權C.建立憲政體制,重振天朝輝煌

D.利用列強矛盾,消除強者威脅參考答案:A13.在1981年里根的就職演說中,他曾提到:我要削減政府的規模和影響,承認聯邦政府的權利與各州和人民所擁有的權利之間是有區別的。我們都必須牢記,是各州組成了聯邦政府,而決非是聯邦政府創造了各州……今后,我將建議撤除經濟發展和降低生產力的路障。由此可知里根政府A.旨在扭轉自羅斯福以來權利從州和地方政府流向聯邦政府的趨勢

B.針對“滯漲”,要求提高稅率、削減政府開支C.充分發揮市場作用來拉動經濟發展D.意圖為經濟發展掃除政治性障礙參考答案:B本題考查了80年代美國經濟的發展概況。根據所學20世紀70年代,受石油危機等方面的影響,美國經濟陷入生產停滯和通貨膨脹并存的困境。里根上臺后減少政府對經濟的過度干預,用大規模削減政府開支和緊縮貨幣來抑制通貨膨脹;用大規模減稅和加大國防開支來醫治生產停滯。這一對策終于見效。1982年底,美國經濟開始回升并持續增長,通貨膨脹和失業狀況得到了緩解。14.自1875年以來,列強與中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幾乎盡系李鴻章代表談判、簽字。《馬關條約》談判時,李鴻章以其在日本遭遇刺殺為由要求削減戰爭賠款一億兩白銀;《辛丑條約》談判時,慈禧太后告之,“敬念宗廟社稷,關系至重,不得不委曲求全”。下列有關李鴻章的說法合理的是A.其為維護國家權益作出實質貢獻 B.時代環境加劇對其評價的復雜性C.其賣國行為導致國家權益的喪失 D.其秉承最高統治者意志,問心無愧參考答案:B李鴻章是近代中國歷史上一個富有爭議的人物,對其評價要避免絕對化。A、C、D三項的說法都過于絕對,故排除,答案為B。15.有人說,德意志帝國雖然是資產階級性質的君主立憲國家,但“君主”是實,“立憲”是虛。下列引用的德意志帝國憲法條文不能充分說明這一觀點的是A.皇帝有“創制法律之權”B.“皇帝有權召集、召開聯邦議會和帝國議會,以及使議會延期或結束”C.“建議并公布帝國法律及監督其執行之權屬于皇帝”D.“皇帝是國家元首”參考答案:D16.曾以清光緒帝名義發布的《罪己詔》稱:“今茲議約,不侵吾主權,不割吾領土,念列邦之見諒,疾愚暴之無知,事后追思,慚憤交集。”文中的“議約”是指()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參考答案:D略17.漢武帝一方面選派董仲舒出任江都易王劉非的國相,讓其致力于以德教化民眾;另一方面又重用張湯,鼓勵其以嚴刑酷法治理長安。這反映了漢武帝時期A.法家思想的重新崛起 B.君相之間矛盾尖銳C.封國威脅了專制皇權 D.儒法思想并行發展參考答案:D本題主要考查漢代儒學。根據材料“以德教化民眾”可知是儒家思想;根據材料“嚴刑酷法”可知是法家思想;這反映了漢武帝時期儒法并用,故D項正確。A、B、C三項不符合材料主旨。故選D項。18.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出口商品分類比重(%):分析圖表能夠說明中國近代A.外貿出口總量逐年萎縮

B.出口產品結構漸趨合理C.傳統的手工業逐步解體

D.民族資本主義發展艱難參考答案:C【試題解析】題目圖表是關于出口的商品分類,不是出口總量,故A項錯誤;中國近代民族經濟發展以輕工業為主,因此中國的出口產品結構不會合理,故B項錯誤;根據圖表中1893年手工制品的出口比重為80%到1920年為40%,說明我國傳統的手工制品減少,說明手工業逐漸走向解體,故C項正確;民族資本主義發展艱難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故D項錯誤。19.19世紀中后期,在中國某些沿海城市吃西餐開始成為有錢人的時尚消費。這主要是因為A.民族工業發展,資產階級的生活追求

B.通商口岸開放,西方文化傳入C.西方殖民者涌入,迎合他們飲食習慣

D.西餐比中餐更多變化營養豐富參考答案:B20.下列體現洋務派“求富”主張的實踐活動是A.創辦江南制造總局

B.設立福州船政局C.成立天津機器制造局

D.興辦輪船招商局參考答案:D考察近代中國的洋務運動。洋務運動時期,洋務派以“自強”為口號,創辦了近代軍用工業,如安慶內軍械所、江南制造總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機器制造局等;以“求富”為口號,創辦了民用工業,如輪船招商局、漢陽鐵廠、湖北織布局、開平煤礦等。故應選D。21.洋務運動期間,李鴻章等人大量購買外國裝備來搞中國國防。原因有二:一是采購大吃回扣……二是人力成本高……很多有關系的中國人想方設法擠進“有錢途”的洋務單位,吃拿卡要。由此可見A.洋務運動實際上被外國控制B.封建官僚管理體制弊端明顯C.洋務派借自強之名中飽私囊D.當時中國沒有建立軍工企業參考答案:B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解讀題干材料,獲取有效信息,歸納、概括,認識歷史事物本質和規律,并作出正確認知和準確判斷的能力。根據題干材料關鍵信息“洋務運動期間”、“采購大吃回扣”、“人力成本高”等,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判斷選項,可知:AD兩項的表述不符合史實,排除;C項表述是對題干材料內容的曲解和誤讀,帶有一定片面性,另一方面,即便這種現象的出現,也是管理體制弊端的結果。從而可知,B項正確。所以答案選B。考點:中國近代化·經濟近代化·洋務運動·落后的封建官僚管理體制;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潮流·向西方學習(技術器物階段)·洋務運動22.“(清末)這個運動是在政治法律制度意識形態不能根本變革的約束下進行的,因此以堅持清朝政府的政治壟斷,……堅持官辦,官商合辦,官督商辦的制度,以此為基礎來模仿發達國家的技術和工業化模式。”材料所述的這一運動

A.促使自然經濟開始解體

B.誘導民族資本主義企業產生

C.實現了富國強兵的目標

D.便利列強對中國的經濟侵略參考答案:B23.1557—1644年,葡萄牙商人以澳門為據點,把中國的生絲、瓷器銷往歐洲和日本,流入澳門的白銀為1億兩左右,其中的絕大部分流入中國內地。另外,西班牙經營“馬尼拉大帆船”,運載大量中國商品到墨西哥交換白銀,再將這些白銀運回馬尼拉,1571—1591年間共運輸白銀3000噸,這些白銀也基本流入了中國。這表明當時A.中國是殖民擴張中的最大受益國B.中國的手工業和農業在世界范圍內領先C.中國被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D.圍繞白銀輸入中國的貿易網絡逐漸形成參考答案:D【詳解】材料信息表明葡萄牙和西班牙——運輸中國商品到歐洲、美洲、日本——換取白銀——流入中國,所以圍繞中國貿易網絡逐漸形成。答案為D。新航路開辟的最大受益國是歐洲。A錯誤。B選項錯在貿易涉及中國、美洲、歐洲,無法得出世界范圍內領先的結論,故排除。中國被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是在晚清時,而題目反映的是明朝,排除C。24.這部憲法只有六千多字,可二百多年來這部憲法基本維持原框架,游刃有余,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奇跡。它被稱為“一群天才設計的,而蠢才都能運行的制度”。材料中的這部憲法是A.《權利法案》B.《美利堅合眾國憲法》C.《德意志帝國憲法》D.《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參考答案:B試題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權利法案》發布于1689年;《美利堅合眾國憲法》頒布于1787年,《德意志帝國憲法》則頒布于1871年,《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頒布于1875年,依據材料中二百多年的時間限制可知B項正確,所以選B考點: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確立與發展·美國1787年憲法·影響25.世博會關注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通過完整展現事物發展的過程,探求解決問題的途徑,給人們以深刻的啟迪。據此判斷,1958年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的二戰后第一個世博會的主題及用意應該是A.“城市,讓生活更加美好”;揭示人類已進入城市化時代B.“人類、自然、科技一一蓬勃發展的全新世界”;倡導可持續發展理念C.“交通與通訊——人類的發展和未來”;提醒人類已步人信息時代D.“科學、文明和人性”;用科學進步促進人類的和諧共處參考答案:D26.在歷史學科的研究學習中經常出現的錯誤是,使用單一或不充分的論據得出普遍性的結論。下列選項中沒有這類錯誤的是A.1846年起西方對華貿易總額開始下降,原因是中國市場開放不夠B.甲午戰爭使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故此洋務運動徹底破產C.五四運動取得初步勝利,原因是中國各階層的廣泛參加D.北伐戰爭的開始,原因是國共兩黨聯合來爭取民族獨立參考答案:C27.下圖為1991年發行的《陳勝、吳廣農民起義二千二百年》紀念郵票,有關這一事件表述正確的是(

A.起義爆發于公元前206年B.起義軍在大澤鄉建立了“張楚”政權C.起義沉重打擊了封建地主階級,具有革命的首創精神D.起義迫使漢初的統治者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參考答案:C28.被歷史學家稱為法國無產階級在“19世紀的最后一次革命,19世紀法國革命史詩的頂點和終點”的是(

)A.巴黎公社革命

B.二月革命C.里昂工人起義

D.六月起義參考答案:A29.1768年,英國人安東尼?培根開始從事黑人奴隸貿易。8年后,他已經賺了7.6萬英鎊,他用這筆錢在英國開了一家鐵廠。幾年以后,這家鐵廠成為英國最大的鐵廠之一,他本人也成為著名的工業家。這一事例說明(

)A.當時英國已經建立世界殖民霸權B.殖民掠奪為西歐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資本原始積累C.殖民擴張推動了世界市場的迅速拓展D.工業革命推動了世界市場的基本形成參考答案:B奴隸貿易。本題考查獲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從題干中“從事黑人奴隸貿易”“他用這筆錢在英國開了一家鐵廠”的信息可以看出,黑人奴隸貿易為西歐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資本原始積累,故B項正確;ACD三項在材料信息中沒有體現,故排除。30.1934年《食貨半月刊》創刊,其〈編輯的話〉指出:“史學雖不是史料的單純排列,史學卻離不開史料。理論雖不是史料的單純排列可以產生,理論并不是原形一擺,就算成功了的。中國社會史的理論斗爭,總算熱鬧過了。但是如不經一番史料的搜求,特殊問題的提出和解決,那進一步的理論爭斗,斷斷是不能出現的。”這位編輯要表達的是:A.史學研究即是史料學

B.史料學可以取代理論C.理論無益于史學研究

D.理論建構離不開史料參考答案:D考點:史料學運用。史料是研究歷史的主要依據,材料中“史學卻離不開史料”“不經一番史料的搜求”說明史料研究的重要性。但不能說史學研究就是史料學,史料學只是其中一部分,所以A不符合題意。“理論雖不是史料的單純排列可以產生,理論并不是原形一擺,就算成功了”說明B不符合題意。C說法錯誤。因此正確答案選擇D。二、非選擇題(共40分)3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農業革命的出現加快了西歐向近代社會轉型的腳步。英國的鄉村在農業革命的沖擊下,從15世紀后30年開始了大規模的圈地運動,領主用暴力或各種欺詐手段強占農民的公有地和他們的份地,用柵欄、籬笆、壕溝圍圈起來,變成領主私有的大牧場或大農場。圈地運動不是要把農民繼續束縛在原來的土地上,而是要把他們趕出原來的土地,從而無形中推動農民大規模地離開土地,整個過程延續了300多年,它使英國擺脫了傳統社會周期性生存危機的困擾,孕育了近代鄉村工業,為鄉村人口流動和城市發展提供了動力,它在英國由傳統農業社會向近代工業社會的轉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袁亞愚《農民的社會流動》材料二十九世紀二十年代至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我國南方沿海某鄉居民生活情況統計表(單位:人)時期遷出至他鄉種田至城鎮做工或經營商業出國從事工商業1820~1849年2929001850~1879年72154981880~1911年1560118381912~1939年473077396材料三抗日戰爭爆發后,我國東部沿海地區遭到日本侵略軍的全面進攻。為躲避戰火,并執行國民政府“以空間換時間,積小勝為大勝”的戰略方針,眾多沿海居民,大批民族工業企業與高校大量遷往內地,因而很短的時間內以重慶市為核心的西南地區成為中國政治中心地帶與人口高密集區。就東北地區而言,日本官方在強制阻止中國漢族移民遷往東北地區的同時,按步驟地實施了蓄謀已久的移民侵略計劃,即所謂“國策移民”。日本軍國主義政府提出了20年間向中國東北移住日本農民100萬戶、500萬人的總體計劃,之后大批日本所謂“開拓者”遷入東北地區,給中日兩國人民帶來巨大傷害。——摘編自安介生、葛劍雄《20世紀中國移民史的階段性特征》(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圈地運動在推動英國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2)根據材料二歸納概括這一時期該地區人口流動的主要趨勢,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原因。(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這一時期人口流動的特點,簡要分析其影響。參考答案:解析:第(1)問,據“圈地運動不是要把農民繼續束縛在原來的土地上……為鄉村人口流動和城市發展提供了動力”,說明圈地運動提供了勞力和市場;圈地運動推動了英國的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第(2)問,第一小問注意材料二的表格,遷出人數從29逐步增加到473,到他鄉種田從29下降到0,至城鎮做工或經營商業從0增加到118,出國從事工商業從0增加到396,概括數據即可;第二小問可從中國卷入世界市場、小農經濟解體、民族工業興起、人們思想觀念變化等角度切入。第(3)問,第一小問關鍵信息“抗日戰爭爆發,眾多沿海居民,大批民族工業企業與高校大量遷往內地”“日本軍國主義政府提出了20年間向中國東北移住日本農民100萬戶、500萬人的總體計劃”,可見這一時期人口流動的特點;第二小問,人口轉移到內地有兩個影響,一是改變了工業布局,為抗戰奠定物質基礎,二是保存人力和文化資源,日本移民便于侵華,給中日兩國人民都帶來了傷害。答案:(1)作用:圈地運動為英國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勞動力和市場;推動了英國社會的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發展。(2)趨勢:居民遷出逐漸增多;到他鄉種田的現象消失;到城鎮做工或經營的增多;出國做工的增多。(答出其中任意3點即可)原因:國門被打開,中國日益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自然經濟解體,傳統農業和手工業衰落;中國資本主義興起與發展;人們思想觀念變化。(答出其中任意3點即可)(3)特點:受日本侵略及國民政府遷都影響;日本移民遷入中國。影響: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中國的工業布局,為抗戰勝利奠定了物質基礎;保存了大量有生力量及文化資源;日本“國策移民”便于日本侵華,給中日兩國人民帶來巨大傷害。3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自從路德說出了人們必須用《圣經》本身或用理性的論據來反駁他的教義這句話以后,人類的理性才被授予解釋《圣經》的權利,而且這理性在一切宗教領域中才被認為是最高裁判者。——H·海涅《德國宗教和哲學的歷史》材料二

路德認為教權所轄范圍僅涉及靈魂,不應涉及金錢、土地以及世俗的行政、司法權力,不能干預國家事務。在國家管理上,國王的權力是唯一合法的。……德意志的宗教不能是羅馬的臣屬,德意志的牧師、僧侶應享有自己的宗教權利。——邢來順、李富森《馬丁·路德民族思想的研究》(1)結合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指出路德關于個人信仰的基本主張。分析“這理性在一切宗教領域中才被認為是最高裁判者”所產生的歷史作用。(8分)(2)材料二中路德的思想,從內容上看主要涉及哪兩對關系?結合所學知識說明這些思想的政治影響。(8分)參考答案:(1)主張:個人信仰的唯一依據是《圣經》;因信稱義。(4分)影響:使人獲得了信仰的自主權;否定了天主教會的權威;促進了思想解放;發展了人文主義。(4分,任答兩點)(2)關系:教權與王權(教會與國家);羅馬教廷與德意志教會。(4分)影響:沖擊了天主教會的神權統治;促使政教分離;有利于民族教會的建立;促進民族國家的形成和發展。(4分,任答兩點)試題分析:(1)本題主要考察學生概括分析能力和運用所學知識解釋歷史問題的能力。“人們必須用《圣經》本身或用理性的論據來反駁他的教義”,結合所學可知海涅主張,個人信仰的唯一依據是《圣經》,因信稱義。影響要從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角度分析。“人類的理性才被授予解釋《圣經》的權利”,宗教改革使人獲得了信仰的自主權;“而且這理性在一切宗教領域中才被認為是最高裁判者”,材料否定了天主教會的權威。宗教改革促進了思想解放,發展了人文主義精神。(2)“教權所轄范圍僅涉及靈魂,不應涉及金錢、土地以及世俗的行政、司法權力,不能干預國家事務”,“德意志的宗教不能是羅馬的臣屬”。概括材料可知,路德的思想主要涉及關系:教權與王權(教會與國家)的關系:;羅馬教廷與德意志教會的關系。影響要結合所學知識,馬丁·路德宗教改革沖擊了天主教會的神權統治;促使政教分離;有利于民族教會的建立;促進了民族國家的形成和發展。33.(15分)[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美國聯邦黨人當年設計政治制度的基本精神就是—“有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