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縫線的介紹_第1頁
外科縫線的介紹_第2頁
外科縫線的介紹_第3頁
外科縫線的介紹_第4頁
外科縫線的介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外科縫線的介紹第1頁/共32頁縫合材料的選擇與

縫合技術張忠濤2008-04-19.杭州第2頁/共32頁縫合材料的選擇與縫合:外科醫生瞬間做出的決定幾分鐘內完成的動作將伴隨并影響患者的終生第3頁/共32頁縫合材料的發展史第一階段:延續數千年,取材于天然材料絲線:1800年Galen首先采用絲線接扎血管

Halsted對確立絲線在外科縫線中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至今仍為應用最廣泛的不吸收縫線腸線:1800年前,Galen已提出“腸線”的概念1867-1869年,Lister證實人體能夠吸收腸線,論證了植入縫線消毒、滅菌的必要性,正式用于臨床第一個可吸收縫線第4頁/共32頁縫合材料的發展史第二階段:20世紀70年代后,按外科手術要求合成縫線1970年,美國DG公司推出聚羥基乙酸(PGA)縫線(商品名Dexon),柔性好1974年,美國杜邦公司合成聚乳酸(PLA)材料,Ethicon公司推出PLA縫線,強度大,相容性好,吸收期長,柔性差,已很少使用1974年,Ethicon公司結合PLA強度高和PGA柔性好的優點,按PGA:PLA=9:1的共聚體,推出Polyglactin910縫線(商品名Vicryl,薇喬,成為全球使用最廣泛的可吸收縫線)1980年代,Ethicon公司推出聚對二氧環已酮縫線(PDS),強度更高,柔性更好2003年,Ethicon公司推出抗菌PGLA縫線(抗菌薇喬,VicrylPlus),啟動了縫線的新概念.第5頁/共32頁腸線PGLA線質地強度吸收期體內強度降低降解方式炎癥、異物反應不均勻低不穩定,約6個月快蛋白酶分解重均勻高可預測,56-70天緩慢水解輕微合成可吸收縫線與天然可吸收縫線比較縫合材料的發展史第6頁/共32頁SutureTypes縫線的種類

Absorbable可吸收縫線

Non-Absorbable不可吸收縫線Monofilament單股縫線Braided編織縫線Monofilament單股縫線Braided編織縫線Natural

天然材質

Synthetic人工合成Natural天然材質Synthetic人工合成縫線的基本知識第7頁/共32頁可吸收性與不可吸收性縫線可吸收性縫線由動物膠原或人工合成多聚體制備而成天然可吸收性縫線通過人體內酶的消化而降解合成可吸收性縫線通過水解作用而降解后者引起的組織反應輕微不可吸收性縫線適用范圍:皮膚縫合,傷口愈合后即應拆除體腔內的縫合,將長留于組織內適用于對可吸收性縫線有過敏、疤痕體質的患者縫線的基本知識第8頁/共32頁根據原材料的性質,如纖維粗細,硬度,光滑度,縫線可制成單纖維與多纖維兩大類:單纖維縫線:纖維較軟,較粗,如PDS線優點:工藝簡單,表面光滑,穿透組織損傷小,無纖維縫隙,不易藏匿細菌多纖維縫線:纖維較硬,較細(目前多采用)多纖維縫線又分為:捻制線和編織線捻制線:結構松散,易綻線,易藏匿細菌編織線:結構緊密,表面較光滑單纖維與多纖維縫線縫線的基本知識第9頁/共32頁Monofilament

Multifilament(Braided)穿過組織順暢(血管)避免細菌附著結結易滑脫折疊、鉗夾易造成缺口或薄弱點,以致斷裂成結可靠單纖維與多纖維縫線縫線的基本知識第10頁/共32頁為增加多纖維縫線表面的光潔度,多數縫線表面有涂層,理想的涂層材料應具備:附著力好,組織相容性好不易在滅菌過程中破壞不影響縫線的強度在可吸收縫線,應與縫線同步降解降解產物對機體無害,最好有抑菌作用單纖維與多纖維縫線縫線的基本知識第11頁/共32頁縫線分類特點可吸收在體內不留異物不可吸收永久支撐傷口天然在人體內受酶的消化;有較大的組織反應人工合成張力更大;在人體內水解,組織反應小單股細菌不易附著;組織拖曳小多股編織成結性好;抗張強度大;如有涂層,也可具有單股縫線的優點縫線的基本知識第12頁/共32頁生物制品

化學合成多股

單股捻制

編織不可吸收

可吸收縫線選擇的趨勢縫線的基本知識第13頁/共32頁理想的縫合材料應滿足以下條件:通用性,即能適用于任何外科手術張力足夠無菌性、無過敏性、無致癌性易于操作,成結性好組織反應輕微,不利于細菌生長不在組織內收縮

縫合目的達到后,能被吸收而僅引起輕微反應沒有理想的縫線,選擇最適合每個傷口和患者的縫線是外科醫生的職責縫線選擇的原則第14頁/共32頁縫線選擇的原則

外科縫線的作用:在傷口愈合的關鍵期內提供足夠的張力,保證組織的愈合當傷口愈合達到自身的必要強度時,縫線就失去了自身的意義,而應該從體內消失第15頁/共32頁縫線選擇的原則根據組織愈合快慢:愈合緩慢的組織:如筋膜、肌腱等盡量使用人工合成不可吸收或能提供較長時間張力的可吸收縫線縫合;如PDS愈合較快的組織:腹膜、胃腸、肝、膽道、肌肉等推薦使用人工合成的可吸收縫線縫合,如PGLA第16頁/共32頁縫線選擇的原則消化液的酸堿環境對縫線的影響:堿性環境對PGA和PGLA縫線有顯著降解作用,但對PDS縫線幾乎沒有降解作用。因此膽管、腸管和胰腺縫合推薦使用PDS縫線。強酸性環境對PDS縫線有較強的降解作用,但對PGLA縫線沒有影響,因此胃的縫合推薦使用這兩類縫線。第17頁/共32頁縫線選擇的原則膽道縫合對縫線的特殊要求:異物的殘留容易造成結石的形成異物長期刺激產生的肉芽腫可造成管腔狹窄因此最好使用人工合成的可吸收縫線第18頁/共32頁縫線選擇的原則污染傷口縫線的選擇:避免使用多股編織類縫線,尤其是絲線。由于細菌可以停留在縫線纖維的空隙中,有可能使得污染的傷口轉變為感染的傷口,而經久不愈。故推薦使用單股的可吸收或不可吸收縫線、尤其是抗菌可吸收縫線。第19頁/共32頁縫合的基本技術:持針器的使用縫針的選擇縫合組織量針距縫線的選擇連續與間斷縫合打結的松緊縫合技術第20頁/共32頁縫合技術消化道吻合技術一層與兩層吻合端--端與端--側吻合機械吻合與手工吻合實質臟器縫合技術第21頁/共32頁腹壁切口的閉合SlawikSandKiffES,Closureofmidlineabdominalwounds:shouldwealldoitthesame?腹壁切口閉合存在的問題背景:看似簡單的腹部正中切口的關閉,實際上仍涉及許多不同的方法和材料研究方法:發出125份調查問卷給外科醫生。要求他們描述腹部正中切口的關閉過程中所用的方法和材料。收回問卷71份。第22頁/共32頁腹壁切口的閉合腹壁切口閉合存在的問題結果:71位外科醫生中,有4位分層關閉腹膜所有醫生均縫合腹白線,用了29種不同方法2位外科醫生縫合皮下層71位外科醫生用了24種不同方法縫合皮膚SlawikSandKiffES,Closureofmidlineabdominalwounds:shouldwealldoitthesame?第23頁/共32頁腹壁切口的閉合第24頁/共32頁研究目的:尋找腹壁切口最佳的閉合方法研究方法:利用MEDLINE進行檢索,對1966年至2003年間發表的所有與腹部手術切口閉合有關的文章進行分析,尋找循證醫學證據,提出腹壁切口最佳的閉合方法腹壁切口的閉合第25頁/共32頁腹壁切口的閉合研究內容:比較腹壁切口不同的閉合方法逐層縫合、全層縫合和減張縫合連續縫合和間斷縫合縫合材料縫合組織的厚度和縫線-切口的長度比(SL:WL)第26頁/共32頁A,B,C均采用SL/WL=4關閉切口,針間距分別為20mm,10mm和7mm。D采用SL/WL=2關閉切口,針間距為10mm。A中每一針的張力是B中張力的兩倍,是C中張力的三倍以上。切口被拉長30%以后,D中每針把持的組織顯著受壓腹壁切口的閉合ABCD第27頁/共32頁IsraelssonLA等的前瞻性研究發現:中線切口關閉,SL/WL<4組和SL/WL>4組,切口疝發生率分別為19%和11%建議:中線切口關閉時,SL/WL至少大于4IsraelssonLA,etal.Incisionalherniaaftermidlinelaparotomy:aprospectivestudy.EurJ

Surg1996;162:125–129.腹壁切口的閉合第28頁/共32頁BremmelgaardA,etal.Computer-aidedsurveillanceofsurgicalinfectionsandidentificationofriskfactors.JHospInfect1989;13:1–18.腹壁切口的閉合第29頁/共32頁腹壁切口的閉合第30頁/共32頁腹壁切口的閉合CONCLUSIONThemosteffectivemethodofabdominalwallclosureinvolvesmassclosure,incorporatingallofth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