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文學作品閱讀測試題(附詳細參考答案)閱讀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題,每題5分,共100分。(一)綿綿土牛漢(22分)那是個不見落日和霞光的灰色的黃昏。天地灰得純凈,再沒有別的顏色。踏上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我恍惚回到了失落了多年的一個夢境。幾十年來,我從來不會忘記,我是誕生在沙土上的。人們準不信,可這是千真萬確的。我的第一首詩就是獻給從沒有看見過的沙漠。年輕時,有幾年我在深深的隴山山溝里做著遙遠而甜蜜的沙漠夢,不要以為沙漠是蒼茫而干澀的,年輕的夢都是甜的。由于我家族的歷史與故鄉走西口的人們有說不完的故事,我的心靈從小就像有著血緣關系似的向往沙漠,我覺得沙漠是世界上最悲壯最不可馴服的野地方。它空曠得沒有邊沿,而我向往這種陌生的境界。此刻,我真的踏上了沙漠,無邊無沿的沙漠,仿佛天也是沙的,全身心激蕩著近乎重逢的狂喜。沒有模仿誰,我情不自禁地五體投地,伏在熱的沙漠上。我汗濕的前額和手心,沾了一層細細的閃光的沙。半個世紀以前,地處滹沱河上游苦寒的故鄉,孩子都誕生在鋪著厚厚的綿綿土的炕上。我們那里把極細柔的沙土叫做綿綿土。“綿綿”是我一生中覺得最溫柔的一個詞,辭典里查不到,即使查到也不是我說的意思。孩子必須誕生在綿綿土上的習俗是怎么形成的,祖祖輩輩的先人從沒有解釋過,甚至想都沒有想過。它是圣潔的領域,誰也不敢褻瀆。它是一個無法解釋的活神話。我的祖先們或許在想:人,不生在土里沙里,還能生在哪里?就像谷子是從土地里長出來一樣的不可懷疑。因此,我從母體降落到人間的那一瞬間,首先接觸到的是沙土,沙土在熱炕上焙得暖呼呼的。我的潤濕的小小的身軀因沾滿金黃的沙土而閃著晶亮的光芒,就像成熟的谷穗似的。接生我的仙園姑姑那雙大而靈巧的手用綿綿土把我撫摸得干干凈凈,還湊到鼻子邊聞了又聞,“只有土能洗掉血氣。”她常常說這句話。我們那里的老人們都說,人間是冷的,出世的嬰兒當然要哭鬧,但一經觸到了與母體里相似的溫暖的綿綿土,生命就像又回到了母體里安生地睡去一般。我相信,老人們這些詩一樣美好的話,并沒有什么神秘。我長到五六歲光景,成天在土里沙里廝混。有一天,祖母把我喊到身邊,小聲說:“限你兩天掃一罐綿綿土回來!”“做什么用?”我真的不明白。“這事不該你問。”祖母的眼神和聲音異常莊嚴,就像除夕夜里迎神時那種虔誠的神情,“可不能掃粗的臟的。”她叮嚀我一定要掃聚在窗欞上的綿綿土,“那是從天上降下來的凈土,別處的不要。”我當然曉得,連麻雀都知道用窗欞上的綿綿土樸楞楞地清理它們的羽毛。兩三天之后我母親生下了我的四弟。我看到他赤裸的身軀,紅潤潤的,是綿綿土擦洗成那么紅的。他的奶名就叫“紅漢”。綿綿土是天上降下來的凈土。它是從遠遠的地方飄呀飛呀地落到我的故鄉的。現在我終于找到了綿綿土的發祥地。我久久地伏在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的又厚又軟的沙上,百感交集,悠悠然夢到了我的家鄉,夢到了與母體一樣溫暖的我誕生在上面的綿綿土。我相信故鄉現在還有綿綿土,但孩子們多半不會再降生在綿綿土上了。我祝福他們。我寫的是半個世紀前的事,它是一個遠古的夢。但是我這個有土性的人,忘不了對故鄉綿綿土的眷戀之情。原諒我這個癡愚的游子吧!1988年10月1.本文描寫的“綿綿土”有哪些特點?(4分)答:答案:細柔,溫暖,金黃色,是天上降下來的凈土。2.從全文看,為什么作者一踏上大沙漠,就“全身心激蕩著近乎重逢的狂喜”?(6分)答:答案:(1)作者誕生在綿綿土上,他認為大沙漠是綿綿土的發祥地。(2)作者年輕時就有一個“沙漠夢”,大沙漠再現了他失落多年的“夢境”。3.除了以“沙漠――綿綿土――沙漠”為恩路安排的文章結構,本文還另有一個隱喻性的表達結構,請寫出體現這一線索的三個關鍵詞語。(5分)答:答案:母體——綿綿土——故鄉4.作者對綿綿土的回憶和對塔克拉瑪干沙漠的抒寫,寄托了什么樣的思想情感?請簡要分析。(7分)答:答案:(1)對綿綿土的回憶,寄托了作者對故鄉和故鄉古老習俗的懷念。(2)對塔克拉瑪干沙漠的抒寫,寄托了作者對故鄉的熱愛。(3)講述了生命與母體、人與故土之間難以割舍的精神、情感聯系,表達了游子對故鄉深深的眷戀。(二)從阿爾卑斯山歸來[法]都德(18分)在普魯文斯省,當天氣溫暖起來時,把家畜送到阿爾卑斯山里取已經習慣了.畜生和人在那里要過五六個月,夜間便睡在露天底下高齊腰際的草里;隨后,當秋天最初戰栗的時候,他們又下山回到農莊上來,重在背迷迭香的花熏香了的灰色的小山上過著單調的牧羊生活……昨天晚上羊群回來了.從早上起,大門便敞開的等待著;羊圈里鋪了新鮮的干草。不時地,人們重復著說:”現在,他們已經到艾杰爾了:現在,已經到巴拉都了。”近黃昏的時候,突然間,一聲大叫:”他們到那兒啦!”而在那邊,在遠處,我們看見羊群在塵土騰起的光輝里前進著.整個的路好像在跟羊群一起蠕動,老公羊走在最前邊,角往前伸著,現出兇野的神氣;在它們的后邊,是羊群的主要部分,有點疲倦了的母親們,偎擠在腿間的乳兒,籃子里馱著新生的小羊羔,一邊走一邊搖晃著的,頭上戴著紅絨球的騾子;再后邊,是全身浸在汗里,舌頭伸到地上的狗;走在最后邊的,是兩個高大的裹在褐色毛布外套里的牧羊的家伙,衙門的外套像袈裟一樣,一直拖到腳后跟.所有這一切,在我們面前快樂地排成行列,帶著一陣急雨般的踐踏聲擁進了大門.那時院子里是怎樣的騷亂啊!金綠兩色相間的大孔雀,戴著絹絨般的冠,從它們的棲木上認出了來者,并用一種驚人的號筒般的鳴叫迎接它們.沉睡著的雞窩突然被驚醒了.所有的都站了起來:鴿子,鴨子,火雞,竹雞.整個的家禽場像是瘋狂了一般.母雞們談著要玩一整夜……..好像是每一只羊在它的沾染著阿爾卑斯草的芬芳的毛里,帶回一種使人沉醉,使人舞蹈的田野的活躍氣氛似的.在這樣的騷動中間,羊群各自找到了自己的住所.沒有比這樣的安置看來更可愛了.老公羊看到了它們的食槽,感動得流出了眼淚.那些在旅途中生出來而還從未看見過農莊的羊羔和極小的羔兒,驚奇地看著它們的周圍.但是最動人的是那些狗,那些忠于職務的牧羊人的狗.它們跟在羊群后邊十分忙碌,在農莊上就只看到它們.守夜的狗在它的窩里喚它們回來是徒勞的;井邊盛滿了新鮮的水的水桶向它們做手勢也全無用處;在羊群進來以前,在粗大的門閂把小柵欄門關了以前,在牧羊人到低矮的小屋里坐在桌子周圍以前,它們是什么也不要看,什么也不要聽的.而在這時候,它們才僅僅同意進到群狗的窩里去.在那兒,它們一邊舐著它們的菜湯桶,一邊同它們農莊上的同伴們談論著它們在山里所做的事情:在那可怕的地方,有狼,有洋溢著露珠的大朵的紫色的毛地黃…….1.在羊群秋歸的情景描寫中,文章主要傳達了哪兩個方面的感受?(4分)答案:①期盼回家和回家后親切溫馨的感受。②生命(動物與動物、人與動物)之間和諧相處或親密交流的感受。2.“好像是每一只羊在它的沾染著阿爾卑斯草的芬芳的毛里,帶回一種使人沉醉、使人舞蹈的田野的活躍的氣氛似的。”結合上下文,說說這句話的含義。(4分)答案:①羊群帶回了阿爾卑斯山的生機。②羊群歸家給人們與動物帶來了喜悅與歡欣。3.本文最后突出寫了狗的形象,你認為作者這樣寫的用意是什么?(4分)答案:①表現狗的忠誠(或忠于職守)。②從動物之間的親密關系寫到動物與家園的親密關系,最后以狗作代表寫到動物與人的關系;使文章的內涵逐步深化。③最后寫狗與同伴談論山里的事情,與文章開頭形成呼應。4.本文主要運用了哪兩種表現手法描寫羊群歸家后的情景?請結合有關具體描寫,簡要分析其作用。(6分)答案:①白描(或細節描寫)。描寫羊群歸家后的歡樂時寫到大孔雀、母雞、老公羊、羊羔等,作者都只抓住描寫對象的主要細部特征簡筆勾勒,使羊群歸家的群像得以簡潔而傳神的表現。②擬人化的描寫。本文把羊、狗、雞等都人格化了,如寫羊兒回家后,大孔雀高興地用驚人的號筒般的鳴叫迎接羊兒歸來,母雞們興奮地談著要玩一整夜。這樣描寫給人以親切溫馨的感受,洋溢著樸實動人的生活氣息,使文章更具有生動活潑的情趣。(三)給“書蟲”當夫人(18分)“書蟲”是我母親送給我先生的雅號,他敬受不辭。說他是“書蟲”,自然與書有緣。先生在高校從事教學與研究逾州五載,家中藏書少說也有兩萬冊。當我們還住在舊居時,已是書滿為患,但先生視為珍寶,待若上賓,并且任其喧賓奪主,幾乎占領了家庭所有領土,連電視對面的沙發上也常常堆滿了書,于是吾家有電而無視久矣。好不容易盼到遷移新居,“分居”的書籍終于統一歸置天頂天立地的大書架里了,我還特意給先生買了一張非常寬大的寫字臺,好讓他有個寬松、舒適的讀書寫作之地。然而好景不長。不知覺之間,寫字臺四周又摞滿了書,形成高高矮矮的“書筍”,光潔的臺面不久也被各種書稿覆蓋,連喝水杯也沒有容身之地。對此“慘”狀,我實在目不忍睹。一日趁他外出,我花了兩個小時整理寫字臺,自以為替他辦成了一件好事。殊不知,我的整理反面打亂了他的秩序——他按照自己的習慣去找東西,可東西已經被我變亂了“東西”,他找不到,便自嘲道:“看來我這是‘意識先于存在’。”見此問題已上升到哲學的高度,我從此不敢再替他整理寫字臺了。 先生的藏書不僅耗盡了他大半生的積蓄,也耗去了他大半生的時間。從日出到日落,從周一到周七,從春夏到秋冬,只要他在家,除了吃飯、睡覺,便可以不挪窩鍛造地讀他那些永遠讀不完也永遠讀不厭的書。母親關于“書蟲”的靈感大抵由此而來。即使是旅途中,他與書的關系也難以“離間”。記得有一次他與幾位同道乘火車去外地開會,我特意買了一副撲克給他帶上,供他們一路消遣。出差回來他連聲向我道謝。原來他一上車,便把撲克送給另人玩,自己卻借此抽射去讀書了。我曾經問他:如今商海大潮洶涌澎湃,讀書人是否知道錢多的好處、生活享受的樂處?他抬頭望了望我,不無歉意的說:“知道,怎么不知道。可我們這一代起碼被耽誤了十年讀書和研究的時間,只有全力拼命趕才行啊。”說完,仍埋頭讀書。從此,我也不好再用這樣的問題為難他了。有時,看到一些商界朋友“婦唱夫隨”,雙雙出入于各種消費與娛樂場所,我也不免有點失落。但有一點,我心里是篤的:我的這位仁兄決不會有外遇,只要他有書。為了節省一切時間來讀書、研究,他甚至不愿裝修新居,說是裝修好了,就得打掃、維護,時間花得太不值,末了還引經據典道:“這就叫做‘不為物役’。”我只好無可奈何地回他一句:“但為書癡。” 先生讀書破萬卷,但自己的論著并不很多。與那些著作等身的學者相比,他不算高產。我有時嗔輕他動作太慢。可每當我看到他那些寫得一絲不茍的手稿,讀到那些像他的人品一樣不容置疑的文字時,我不能不心悅誠服。說來,我的先生既不風流倜儻,也非有錢有勢。當初吸引了我、使我心甘情愿以身相許的,正是他那些寫得工整雋秀而又樸實無華的情書。現在我常常是他的文章的第一讀者。他總是謙虛地說想聽聽我的意見,于是關于他的或者別人的作品的討論便成了我們之間交流最多的內容。有時我也會不經意地把自己工作中的酸甜苦辣說給他聽,他總是聚精會神地聽著,很少插嘴,只是在重要問題上才發表些意見。起初我奇怪他何以那樣客于言辭,后來才悟出他準是把我念叨的一切也當成書給“吃”了下去。而我則在向他傾訴之中審視了自己。贏得了自信。(取材于肖融《給“書蟲”當夫人》)1.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4分)A.所謂“慘”狀,是說寫字臺及其周圍又被書籍和文稿占據了,顯得又亂又擠。B.“我從此不敢再替他整理寫字臺了”,說明妻子對丈夫有點畏懼。C.妻子有時“不免有點失落”,這表明她希望丈夫也能和自己一起享受點生活的樂趣。D.丈夫說“不為物役”妻子回他一句“但為書癡”。看來這對夫婦也存在著溝通障礙。E.丈夫做事非常認真細心,不論是寫論文還是寫情都一絲不茍。答:【】【】答案:B、D2.解釋詞語并回答問題。(6分)①解釋下面加點的詞語在本文里的物定含義。連電視對面的沙發上也常常堆滿了書,于是吾家有電而無視久矣。答:答案:“有電而無視”將“電視”一詞分拆開來使用,表現了家里雖有電視卻常常不能看的尷尬。東西已經被我變亂了“東西”,他找不到,便自嘲道:“看來我這是‘意識先于存在’。”答:答案:“意識先于存在”化用哲學術語,是說東西已經被挪動了位置,自己仍然按照先前的記憶去找,自然找不到了。②結合以上兩句話以及文中其他類似的語句,簡要說明這篇散文的語言特點。答:答案:幽默(風趣、詼諧);富于書卷氣(符合人物的修養和性格)。3.本文生動地刻畫了一個“書蟲”形象。你認為第一段和第二段對“書蟲”的描寫各有什么側重?這兩段的內容有什么關系?(4分)答:答案:第一問:第一段著重寫“書蟲,進一步寫到他愛讀書(研究、寫書),兩段描寫逐步深化,豐富了“書蟲”的形象。4.文的結束句“而我則在向他傾訴之中審視了自己,贏得了自信”,深化了作者給書蟲“當夫人”的感受。聯系最后一段的有關內容,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4分)答:答案:要點一:丈夫耐心聽而少插嘴,使妻子感受到丈夫的關懷、理解與尊重。要點二:妻子在向丈夫的傾訴中,也加深了對自己的認識和對自我價值肯定。(四)說村落閻連科(22分)村落在今天似乎已經成為一個符號。人們把村落、村莊、鄉村等而視之,籠統解釋為農民們聚居的地方。但若仔細辯認,村落、村莊、鄉村似乎應該有些什么差別,比如說鄉村必然是在偏僻的鄉下,而村莊就有可能獨立出現在繁鬧城市。許多大都市里至今還有村莊的存在,但那村莊里的主人卻已不是農民了。然而,這些好像都不重要,人們都不會去刨根問底,重要的是農民聚居的地方和那個地方的人。你走在山脈上,陽光斜斜地照著,山梁上除了嘎嘎不止的烏鴉就是徐徐晃動的樹,這時候口也渴了,而回答你的是荒涼無垠的黃褐褐干裂的田地。恰就在這時你聽到了井上轆轤的嘰咕聲,水淋淋的,明亮而又清麗,心中一震,轉身看到一凹山腰上有幾間、幾十間草房,掩映在樹木間,仿佛臥在樹蔭下疲累的牛——這個時候,你心里叫出了村落二字,開始對村落有了一些真正的了解。再或,你走在南方稻田的埂上,沉浸在一種詩意里,唐人的詩句、宋人的詞句如春風一樣掠過你的心頭。放眼良田萬畝,正為“東風染盡三千頃,白鷺飛來無處停”的夸張感到貼切時,一陣烏云先自來了。于是,你驚了手腳,在田埂上跑得東倒西歪。也就這個當兒,從哪兒劃出一條小船,先遞你一張荷葉頂在頭上,趕著雨水到來之前,把你載到了一叢草房的檐下。這個時刻,你心里哐咚一聲,忽然更加明了村落的含義。實際說,村落的真正意義,并不僅僅就是農民居住的地方這一點。村落應該還有一種精神,一種溫馨,一種微微的甘甜。村落是和城市相對應的存在,對于農民,它給予他們居住、生活的必需,而對于都市,它給予溫暖和詩意。它既是一種物質存在,又是一種精神存在。我們可以從村落中找到農民、房舍、樹木、耕牛和雞羊,同時也應該找到農民自身生存的艱辛和對外人所付出的溫馨。古文人怕是最能體味村落的含義的,無論是李、杜、白還是“八大家”,他們對村落的理解,都濃含了“愁滋味”。可輪到我們,卻偏頗得很,不僅沒有了對農民的“愁味兒”,連詩境也剩下不多了。單單地寫出愁苦來,那不是村落,而是村落中的人,單單地寫出溫馨來,那也不是村落,那是村落表面的詩境。到了今天,村落剩下的就是一個符號,就是聚居農民的某個地方。所看到和理解的是新樓瓦舍,而農民那千古以來一成不變的生存形式和給別人的溫馨、對自己的麻木和忍耐,卻被人們從村落中刪去了。連我自己,做小說的時候,對于鄉村的描繪,也是不斷重復著抄襲別人的說法:“站在山梁上望去,村落、溝壑、林地、河流清晰得如在眼前”,或說“模糊得如它們都沉在霧中”。而實際上,村落真正是個什么,溝壑的意義又是什么,河流在今天到底是什么樣兒,我這個自認為是地道的農民的所謂作家,是果真地模糊得如它們都沉在霧中了。我不敢說別人什么,而我自己,或多或少,總是感到一種內疚的。我們對村落意義的刪節,并不單單是因為社會發展所致,更重要的,是我們對農民的背叛。只有在大都市住膩的當兒,我們才會想到村落,而想到的那個村落,除了田園的詩情,對農民的愁情是決然不會有的。這是當今社會中村落的悲哀,而對于村落以外的人,是什么也談不上的,或幸或悲。1、如何理解“村落在今天似乎已經成為一個符號”的含意?(2分)
答案:村落的真正意義在今天被許多人淡忘了,似乎僅僅只是農民居住的地方。2、文章以“說村落”為標題,就文章構思而言,作者對“村落”是如何“說”開去的?(4分)答案:(1)由村落的符號化和含義的模糊引出話題。(2)再以事例形象地說明村落的含義。(3)由村落的居住說到村落的精神。(4)聯系自己和當下社會,反思村落精神的被遺忘。或:引題——事例——拓展——反思3、根據全文,概括說明作者眼中“村落”的完整含義。(4分)答案:(1)農民的居住地。(2)詩意與溫馨。(3)愁苦與艱苦。(4)對自己的麻木與忍耐。4、作者說“我這個自認為是地道的農民的所謂作家”,對“村落”也“模糊得如它們都沉在霧中了”,聯系上下文說明這樣寫采用了什么表現手法?有什么好處?(6分)答案:(1)表現手法:①對比。②反諷。(2)好處:深化主題。5、文章中說:“這是當今社會中村落的悲哀,而對于村落以外的人,是什么也談不上的,或幸或悲。”這蘊含著作者什么樣的情感態度?你怎樣看待村落的命運?(6分)答案:(1)作者的情感態度:①對當今村落的處境表示同情與遺憾;對“村落以外的人”的態度感到迷惑與無奈。②喚起人們對村落命運的關注和思考。(2)略(五)文赤壁(21分)朱增泉文赤壁在黃州,武漢向東,車子開一個來小時就到了。一下車,我就遠遠望見蘇東坡,是山坡下一尊高高站立的漢白玉石雕像。文赤壁的名聲猶勝武赤壁,蘇東坡是這里的主角。大家走近前去,仰視這位千古文豪。一個人一旦被刻成一尊石像,即便恣肆汪洋如蘇軾,他那眉宇間,襟袍臨風處,拂袖挪步,畢竟已少了那份氣質。他的醉態浪漫呢?他的才情風骨呢?他的失意豁達呢?一尊石像縱然萬古不朽,終究已不是有血有肉的那個人了。難怪,蘇東坡這樣豪放的人,也曾在這里感嘆過“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江山如畫,逝者如斯!迎面一座小山,不高,拾級而上。可能是這里的人想讓文赤壁比武赤壁更“赤”、更吸引游客吧,山壁上潑了一層赭紅色涂料,顯得假了。蘇東坡的文采名聲,哪里還用得著粉飾媚俗?登臨而觀,山壁下只剩兩池死水。抬頭北望,遠處才是白茫茫的長江江面。在古代,長江是在這座小山腳下拍壁而流的,千百年來漸漸淤積成灘,如今灘地上都已蓋滿房子。當年,蘇軾重游赤壁時,就已感嘆“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他去世至今已九百多年了,星換斗移,江山已改,雖是濤聲依舊,畢竟江面已遠。唯有東坡在,剩有游人處。蘇東坡獲罪入獄,旋被朝廷發配來黃州,反而為他營造出了創作“三赤”名篇的主觀情緒和客觀環境。正是黃州落難這幾年,寫下了不朽名篇《念奴嬌?赤壁懷古》、《前赤壁賦》、《后赤壁賦》。當時朝廷任命他為團練副使。其實那是給他一個虛職,掛職領一份錢糧而已。,一個失意文人,被安排去掛職當一名“武官”,真是陰差陽錯。然而,文赤壁的全部意蘊,又恰恰全部產生在一連串的陰差陽錯之間。古時,此山有峭壁插入江中,形如象鼻,山體為紅色花崗巖,故名“赤鼻磯”。蘇東坡是四川人,想必他初來乍到,竟將湖北口音“赤鼻”錯聽為“赤壁”。落難中的蘇東坡“孤舟出沒煙波里”,游飲江上,身臨赤壁,傷感而懷古,觸景而生情。面對萬古東流、驚濤拍岸的浩浩長江,他心中也被滿腔的不白、不公、不平,掀起陣陣巨大的感情波瀾。他遙想當年赤壁之戰時,時勢何等風起云涌,一時多少豪杰,“而今安在哉”?于是,“蘇子愀然”,扣舷而歌,“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情起波濤中,句出駭浪間,一吟成杰作,一嘆成絕唱。看來,生前的“命”與身后的“名”,從來不是一回事。生前命運好、身后名聲也好的人是有的,但并非人人都能如愿、如意。有的人生前飛黃騰達,大紅大紫,身后卻瞬即灰飛煙滅,再沒有人想起、提起,因為他生前其實并沒有做過什么留得住的事。或是反倒被人想起、提起他生前曾做過某些惡事、丑事、淹漬埋汰之事,落個臭名昭著,也未可知。有的人生前大起大落,甚至連遭大災大難,最終卻艱難玉成,留下了傳頌千古的大成就、大名聲。所以,一個人對于眼前那點陰差陽錯、陽差陰錯,大可不必太在意。蘇東坡赤壁懷古之詞、之賦,皆悲憤中更見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同時簽訂合同和補充協議
- 店鋪隔斷專修合同協議
- 工程運輸車回收合同協議
- 三方收款協議合同協議
- 開關采購框架合同協議
- 廢品回收轉讓合同協議
- led銷售提成合同協議
- 三無人員護理合同協議
- 工程質量責任合同協議
- 合同違約賠償協議書模板
- 六年級工程問題30道應用題
- 08D800-6 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與施工-室內布線
- 2024年廣西高考生物試卷真題(含答案)
- 2024年資格考試-良好農業規范認證檢查員考試近5年真題附答案
- 2024-2025學年小學科學六年級下冊湘科版(2024)教學設計合集
- 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
- 職業生涯人物訪談報告
- 幼兒園 小班健康《漢堡男孩》
- 2023年江西省贛州市尋烏縣殘聯公務員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歷年真題及詳解
- 2023年上海市虹口區街道社區工作者招聘考試真題及答案
- 《4.1 免疫系統的組成和功能》參考課件1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