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類排酸技術_第1頁
肉類排酸技術_第2頁
肉類排酸技術_第3頁
肉類排酸技術_第4頁
肉類排酸技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肉類排酸技術第一頁,共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1.什么是排酸2.為什么要排酸3.怎樣排酸StarFarm

LocalpresenceGlobalcompetence第二頁,共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1.O前言中國人歷來有“半夜宰豬,早市買肉”的習俗。但是,未經任何降溫處理的豬肉有許多缺點:首先是滯留有害物質。一般情況下,動物體內會含有一些對人體有不良影響的微生物,如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另外還含有較多酸性物質。動物在屠宰前因為驚恐緊張,造成大量激素類物質進入血液和體液,傳統的“屠宰——上市”方式使這些有害物質滯留在了動物體內。其次,細菌大量繁殖。動物宰殺后肉溫升高,成為細菌繁殖的溫床。再次,品質下降。肉的硬度增加、嫩度降低,風味、口感不佳。1.什么是排酸工藝第三頁,共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1.1“排酸”“排酸”是肉類加工工藝中的重要環節,是現代肉品學及營養學所提供的一種肉類后成熟工藝。“冷卻排酸肉”簡稱冷卻肉,是指經過嚴格檢疫的生豬屠宰后立即進入冷環境中,采用相關設備,使胴體在24小時內冷卻到0~4℃,使肉完成成熟過程(亦稱排酸過程),然后進行分割、剔骨、包裝,并始終在低溫環境下進行加工、儲藏、配送和銷售,直到進入消費者的冷藏箱或廚房,使肉溫始終保持在-2~4℃。

1.什么是排酸工藝第四頁,共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1.1“排酸”冷卻排酸肉”要求生豬屠宰前后需經嚴格的檢疫和檢驗,并于屠宰后30分鐘內將其胴體送入預冷間預冷在冷卻條件下,完成肉的排酸過程。它的優點是:在24小時0℃~4℃的冷卻溫度下,酶的活性和大多數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受到抑制;冷卻肉在冷卻環境下表面形成一層干油膜,能夠減少水分蒸發,阻止微生物的侵入和在肉的表面繁殖;1.什么是排酸工藝第五頁,共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第六頁,共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2.1安全且細菌繁殖緩慢,氧化緩慢和干耗等負面損失最少,獲取最大經濟效益的工藝過程。2.為什么要排酸2.2動物被宰殺后,動物肌肉組織轉化成可食用的肉要經歷一定的變化,包括肉的僵直、解僵和成熟等一系列過程。死后機體內因生化作用產生乳酸,若不及時經過充分的冷卻處理-排酸工藝,則積聚乳酸會損害肉的品質;從而減少了肉質的安全性、肉質柔軟性、彈性,口感細膩及烹飪風味。第七頁,共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3.排酸3.1排酸肉是在嚴格控制0—4℃、相對濕度90%的冷藏條件下,放置8—24小時,使屠宰后的動物胴體迅速冷卻7℃,肉類中的酶發生反應,將部分蛋白質分解成氨基酸,同時排空血液及占體重18—20%的體液(含有乳酸)。3.怎樣進行排酸3.2影響排酸速度和效果的因素:活體減少應激,宰前絕食,屠宰時擊暈,正確的刺殺放血是排酸順利進行的因素;電刺激是促進排酸,大幅度縮短排酸所需時間和提高排酸質量的方法。3.3影響排酸因素的還有溫度,排酸速度與溫度成正比,溫度越高,排酸速度越快。第八頁,共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3.4排酸工藝的設施:排酸間,排酸間要控制到0~4攝氏度;需有溫度調節或自動程序溫控,有風速控制,速度是0~3米每秒,濕度:濕度80%~98%;易于清洗消毒,易于進出庫,適應產品的尺寸,有效庫高不少于4,5米。3.怎樣排酸第九頁,共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3.怎樣排酸3.5排酸步驟:牛的熱胴體進入排酸間,排酸間要控制到0~4攝氏度;風速控制,速度是0~3米每秒,濕度:濕度80%~98%;空氣自然對流再懸掛36小時,胴體肌肉變軟,肌肉PH值下降到5,4~5,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