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與宿主的相互關系_第1頁
細菌與宿主的相互關系_第2頁
細菌與宿主的相互關系_第3頁
細菌與宿主的相互關系_第4頁
細菌與宿主的相互關系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細菌與宿主的相互關系第一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正常菌群與條件致病菌一正常菌群(normalflora)1概念:在人體各部位經常寄居而對人體無害的細菌2分布:皮膚、外耳道、眼結膜、鼻咽腔、口腔、腸道、尿道、陰道等第二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3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

(1)拮抗作用:生物屏障

①改變pH:抑制外來菌

②占位性保護作用:生物膜

③爭奪營養

④抗生素與細菌素的作用

(2)營養作用代謝:蛋白質、糖、脂肪、膽汁、膽固醇合成:維生素轉化:激素

(3)免疫作用

Ag->Ab->本身、其他第三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

二條件致病菌(opportunisticpathogen)

在一定條件下正常菌群或非致病菌引起機體的感染。

1條件致病菌致病的條件:

細菌方面因素:

①改變寄生部位:

②菌群失調機體方面因素:免疫功能下降2常見條件感染類型:第四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

三醫院內感染(nosocomialinfection)病人住院期間又患其他感染

感染來源:

交叉感染

內源性感染(自身感染)

醫源性感染注意:患有重癥疾病者高齡者局部血運不良、有壞死、血液凝塊等

第五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細菌的致病性

致病性:細菌引起感染的能力

毒力:致病性強弱半數致死量

(medianlethaldose,LD50)半數感染量

(medianinfectivedose,ID50)

(半數實驗動物死亡或感染所需要的最小細菌數或毒素量)第六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細菌致病的原因:1侵襲力:

(1)侵入、寄居

(2)繁殖、擴散

(3)抵抗防御

2產毒性:產生并釋放毒素第七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一侵襲力:

(一)粘附與定植(adherenceandcolonization)

1菌毛:編碼菌毛基因:染色體、質粒特點:組織特異性,受體:

G-:糖類,G+:類蛋白或糖蛋白2細胞壁成分:脂磷壁酸(A族鏈球菌):受體3其他因素:生化反應“菌斑”:變形鏈球菌->齲齒:乳桿菌第八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二)繁殖與擴散

表面:霍亂弧菌細胞內:志賀菌侵襲性酶類:擴散,如透明質酸酶、鏈激酶、鏈道酶、膠原酶等

第九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三)對機體防御機制的抵抗

1抗吞噬莢膜、M蛋白、Vi抗原、K抗原、血漿凝固酶;

2抗調理作用莢膜多糖中的唾液酸可阻斷旁路途徑的正反饋和C3b的調理作用;SPA可阻斷巨噬細胞Fc受體與抗體IgG的Fc段結合

3抗sIgA作用某些細菌可產生IgA蛋白酶,能分解sIgA降低機體局部防御功能第十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二產毒性:(一)外毒素(exotoxin):

1.來源:G+,少數為G-

胞漿內合成后分泌到菌體外,或在細菌死亡溶解后釋放

2.成分:蛋白質:A亞單位:活性蛋白

B亞單位:結合蛋白

3.基因:染色體(霍亂)質粒(LT、ST、破傷風、炭疽)噬菌體(白喉)

4.毒性:強

5.穩定性差,可經甲醛脫毒制成類毒素

6.毒性作用:有組織器官選擇性:神經毒素、細胞毒素、腸毒素、其他毒素

7.刺激機體產生抗毒素第十一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神經毒素破傷風梭菌痙攣毒素封閉抑制性神經元質粒肉毒梭菌肉毒毒素阻斷乙酰膽堿釋放前噬菌體細胞毒素白喉棒狀桿菌白喉毒素抑制蛋白質合成前噬菌體腸毒素霍亂弧菌腸毒素激活腺苷酸環化酶使腸上皮細胞內cAMP含量上升染色體大腸埃希菌腸毒素同霍亂弧菌質粒金黃色葡萄球菌腸毒素刺激嘔吐中樞質粒/染色體其他化膿性鏈球菌紅疹毒素破壞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前噬菌體產氣莢膜梭菌α毒素分解細胞膜上的卵磷脂染色體鼠疫耶爾森菌鼠疫毒素作用于血管、淋巴管內皮細胞質粒炭疽芽胞桿菌毒性復合物血管通透性增高質粒第十二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二)內毒素(endotoxin):LPS

1來源:G-,細菌死亡溶解后釋放

2成分:脂多糖,耐熱

3毒性:弱

4能脫毒制成類毒素?--脫毒的內毒素

5刺激機體產生抗體

6毒性作用:無選擇性(1)發熱反應:體溫調節中樞(2)白細胞反應:先減后增(3)內毒素血癥與內毒素休克(4)DIC(5)其他致病作用(6)對機體的保護效應第十三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

內毒素的檢測:鱟試驗

原理:鱟是海洋中的一種冷血節肢動

物,其血中有一種特殊的變形細

胞,內含凝固酶原和可凝固蛋白,凍融后制成溶解物(鱟試劑)。內毒素凝固酶原凝固酶可凝固蛋白凝固敏感,能測出0.01-1.0mg/mL的內毒素第十四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

內毒素外毒素來源G-G+細菌及小部分G-細菌存在部分細胞壁成分,溶菌后釋放胞漿內合成分泌至細胞外,或溶菌后釋放出來化學成分及結構脂多糖由脂類A、核心多糖及寡糖重復單位組成蛋白質,由A、B二個亞單位組成穩定性160OC,2-4h60OC-80OC,30min毒性作用較弱,無選擇性強,對組織有選擇性抗原性可刺激機體產生抗菌性抗體,據報導可經處理變成類毒素刺激機體產生抗毒素,經脫毒可變成類毒素,進行人工主動免疫基因控制染色體基因質粒和/或染色體基因第十五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三微生物的超抗原及其致病作用某些微生物的成分和產物成為超抗原。特點:以高親和力與MHCII類分子結合;不需要經抗原處理,受MHC限制;很低濃度即可激活T細胞;引起T細胞的無反應性和減少;阻礙免疫應答;自身免疫病;

第十六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

第三節感染的發生與發展感染的因素:病原菌:毒力的強弱;入侵的數量;適當的途徑;機體:所處的狀態(抵抗力)

感染的來源:1.外源性感染:病人、帶菌者、病畜和帶菌的動物2.內源性感染:正常菌群體內隱伏狀態的致病菌第十七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

傳播方式和途徑呼吸道感染:腦膜炎球菌等消化道感染:痢疾桿菌等創傷感染:破傷風桿菌等接觸感染:淋球菌等節肢動物叮咬感染:鼠疫桿菌等多途徑感染:結核桿菌等第十八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感染的類型★隱性感染:

不表現出臨床癥狀(當機體免疫力較強,入侵的細菌數量不多或毒力不強時)★顯性感染

表現出明顯的臨床癥狀(機體抵抗力較差,或入侵的細菌毒力較強、數量較多時)第十九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顯性感染:

按病情急緩:

急性感染慢性感染:

按感染部位:局部感染:感染局限于一定部位全身感染:細菌或代謝產物向全身擴散

毒血癥(toxemia):

菌血癥(bacteremia):

敗血癥(septicemia):

膿毒血癥(pyemia):第二十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帶菌狀態(carrierstate):顯性感染或隱性感染后,病原菌繼續在體內存留,和機體保持相對平衡。帶菌者(carrier):處于帶菌狀態的人。

“健康帶菌者”:恢復期帶菌者:重要的傳染源第二十一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機體的抗菌免疫非特異性免疫:天然免疫特異性免疫:獲得性免疫獲得性保護功能:

1終止初次感染

2防御和抵抗再次感染

3防止潛伏感染的發病

第二十二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

一非特異性免疫

第一道防線

1特點:

*作用范圍較廣,無特異性

*相對穩定可遺傳,有種屬特性

*出生時就具備、應答迅速

*不因抗原的再次刺激而增強第二十三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

2非特異免疫組成

機械性阻擋與排出

皮膚與粘膜分泌多種殺菌物質

屏障作用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

血腦屏障:保護中樞神經系統組成胎盤屏障:保護胎兒不被感染

吞噬作用完全吞噬:細菌死亡

不完全吞噬:胞內寄生毛細血管(中性粒細胞)->淋巴結(Mφ)

->血流(單核細胞)->臟器(Mφ)(趨化、識別調理、吞入、脫顆粒、殺菌消化)

體液因素

補體

溶菌酶乙型溶素(血清中堿性多肽,源于血小板,對G+有作用)第二十四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胞內寄生菌:

◆細菌得到保護:特異性抗體非特異性抗菌物質抗菌藥物

◆吞噬細胞死亡

◆在體內擴散

◆免疫病理損傷:吞噬時釋放多種酶

◆細胞免疫起作用

◆低細胞毒性、呈慢性過程

◆常見的:結核桿菌、麻風桿菌、傷寒桿菌等第二十五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

二特異性性免疫

●特點:

針對性強不能遺傳可因再次接觸抗原而增加

●分類:

細胞免疫體液免疫●側重點:外毒素致病菌:抗毒素化膿性細菌:抗體+吞噬細胞胞內寄生菌:細胞免疫第二十六頁,共三十頁,2022年,8月28日感染與免疫類型免疫特征病原菌舉例抗菌免疫急性感染多屬胞外感染,以體液免疫為主。主要以調理素抗體(主要為IgM及IgG)通過增強吞噬細胞的吞噬和殺菌、溶菌作用實現免疫保護效應。補體的參與能加強調理作用化膿性細菌、鼠疫耶爾森菌、炭疽芽胞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