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州港區高二地理11月月考試題及答案_第1頁
欽州港區高二地理11月月考試題及答案_第2頁
欽州港區高二地理11月月考試題及答案_第3頁
欽州港區高二地理11月月考試題及答案_第4頁
欽州港區高二地理11月月考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絕密★啟用前廣西欽州市欽州港區2016-2017學年高二上學期11月份考試試題(時間:60分鐘滿分:150分)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注意事項:1.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

2.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一、選擇題1.遙感技術與人工實地探測相比較具備許多明顯的優點。下列關于其優點的論述,你認為不合理的是()A.探測范圍大

B.受天氣的限制大C.速度快、周期短、準確率高

D.全球性和連續性2.不同的地物和地物的不同狀況也有不同的反射率,根據這個原理,可以利用遙感的工作的有()①判斷水體的污染②判斷人口分布③分析城市大氣污染④估算工業生產總值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3.“導航、適時和測距全球定位系統”(GPS)由24顆衛星組成,分別在6個軌道平面上繞地球運轉,接收并傳遞信息。如果要確定一個人(或船只、車輛、飛機等)所處地位置,使用的衛星不能少于()

A.1顆

B.2顆C.3顆

D.4顆4.關于遙感技術的說法,正確的是()A.傳感器是進行信息處理和信息分析的儀器。B.物體的各類性質、環境條件不同,但其反射或輻射的電磁波相同C.一幅陸地衛星圖片可以把整個地球拍下來D.從傳感器接收信息到遙感信息的應用的全過程,稱為遙感技術5.一支地理考察隊所用手持式全球定位系統信號接收機顯示如下界面,據此判斷該考察隊可能()地理坐標

39°30′31.7″N82°30′50.2″E海拔

1468m誤差

5.7mA.在喜馬拉雅山測量珠峰高度B.在塔里木盆地勘探石油C.在柴達木盆地調查地質構造D.在河西走廊尋找地下水6.有關地理信息技術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地理信息技術就是地理信息系統B.地理信息技術在國土開發等許多領域應用廣泛C.地理信息技術也可以動態地研究一些區域發展問題D.地理信息技術的大眾化應用已成為趨勢7.要準確快捷地統計出各地災害天氣的信息資料,在今天我們主要依靠()A.人工實地考察

B.地理信息系統C.全球定位系統

D.遙感技術8.世界原始森林主要集中分布在

()A.非洲、亞洲、大洋洲B.南美洲、非洲、歐洲C.南美洲、北美洲,亞洲D.北美洲、歐洲、大洋洲9.目前地球上現存面積最大,保存比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是

()A.亞馬孫河流域熱帶雨林B.剛果盆地雨林C.印尼群島雨林

D.馬達加斯加島東部雨林10.熱帶雨林生態脆弱的表現不包括

()A.雨林土壤一般很貧瘠,養分容易遭受淋洗而很快喪失B.雨林生長所需要的養分幾乎全部儲存在地上的植物體內C.熱帶雨林光合作用強烈、生物循環旺盛D.熱帶雨林地區,水熱資源優越,植被破壞后,很快可以恢復11.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資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環境資源。下列關于森林作用中體現森林環保功效的是()

①涵養水源、保持水土②繁衍物種、維護生物多樣性③凈化空氣、美化環境④吸煙除塵、防風固沙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綜合題36.該圖所示的平原地區在20世紀印年代頻發沙塵暴。因沙塵中含有較多的鹽塵,該地區的沙塵暴被稱為“白風暴”。讀圖完成下列要求。

(1)Rl和R2兩河的主要補給是_______,影響流量變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

(2)圖示平原地區侵蝕作用的主要外力是

(3)20世紀50年代,在L湖沿岸地區大規模墾荒,會使得土地

(4)在開墾的同時,大量引河水灌溉。不合理灌溉會導致地下水位上升。簡要分析在該地區不合理灌溉對土壤的影響,并說明其發生過程。

(5)大量引Rl、B2河水灌溉會對L湖產生什么影響

(6)分析“白風暴”中鹽塵的主要來源。37.讀我國內蒙古地區土地利用類型分布圖及其相關資料,回答下列問題。(10分)

材料一

錫林郭勒草原的相關數據一月平均氣溫(℃)七月平均氣溫(℃)年降水量(毫米)-20~-2416~20200-350年蒸發量(毫米)大風日數占全年的比例(%)年平均7~8級大風日數2000~270040~5080材料二

自1998年開始,草原興發集團實施“公司+基地+農牧戶”的產業化模式,積極引導牧民改變傳統觀念,發展效益養畜,實施訂單生產,產業規模迅速擴張。

(1)由圖中可見,內蒙古地區植被類型由東向西呈現

的變化,造成這種變化的主導素是

。(2分)

(2)錫林郭勒盟的傳統牧業按投入和產出分類屬于

農業。實行新的產業化模式后,牧業生產按產品用途分類屬于

農業。(2分)

(3)土地荒漠化是制約當地農牧業發展的主要因素,試從自然和人為因素兩個方面分析該地區土地荒漠化的原因。(6分)答案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B2、D3、C4、D5、B6、A7、B8、C9、A10、D11、C二、綜合題36.(1)高山冰雪融水

溫度(氣溫)

(2)風力(3)荒漠化(土地退化)

(4)導致土壤鹽堿化(鹽漬化),當地下水位上升至土壤層,因蒸發旺盛,水中的鹽分在土壤或地表不斷積累。

(5)(入湖水量減少)湖水水位下降,(湖岸線后退)湖泊面積縮小,含鹽度增加

(6)一是開墾的耕地及其周圍地區因次生鹽堿化而在地表和土壤中積累的鹽分;二是湖面縮減漏出的湖底部分所含的鹽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