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黃道婆作品讀書筆記黃道婆是宋末元初時的人,他的家在松江烏泥徑。她從小做童養媳,受到公婆和丈夫的百般虐待。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黃道婆作品讀書筆記的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黃道婆作品讀書筆記1今日我讀了《中華上下五千年》里的“黃道婆”。傳說,黃道婆家里很貧窮,黃道婆過不下去了這種生活,他放棄了自我的家,夜晚,偷偷鉆進了一條小船,躲了起來。白天船開向了海南,她在那里下了船,來到了黎族人民生活的地方,她看到黎族人民紡織技術高超,工具用起來織棉花很方便,這些產品用來方便、實用,還很漂亮,深受當地人的喜愛,她和黎族的姑娘們一齊學習了當地的紡織技術。三十年過去了,黃道婆想起了家鄉,她回到家鄉后,家鄉的土地貧瘠、棉花生產不高、紡織成本不好,她把學到的知識教給了家鄉的人們,也把在黎族用的織布機進行了改善教給了人們,果然很多家庭有了改善,紡織技術高了許多、生產的棉花越來越多,人們都很感激黃道婆。黃道婆是一位紡織技術的杰出人才,她在古代紡織業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也在紡織的歷史上翻開了新的一頁。黃道婆作品讀書筆記2當教師教完我們《黃道婆》這篇課文時,我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雖然黃道婆歷經坎坷,可是她就沒有被困難打倒。黃道婆這種不服輸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當我想到黃道婆那種艱苦、痛苦的生活,又想到了我們的幸福生活,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呀﹗我們此刻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只疼我們這一個小寶貝,什么時候痛苦過,什么時候委屈過,就算被打,也是我們犯了錯誤呀﹗每一天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多幸福呀﹗可黃道婆從小做童養媳,受到公婆的虐待,也不能見父母,那多么痛苦呀﹗飯也吃不飽,還要工作,太悲慘了﹗一比較,我才明白,我們過得多么幸福呀﹗可是我們還不明白珍惜此刻的生活。一遇到不開心的事,還總是抱怨父母,可父母還是笑臉對著我們,那時候,有誰對黃道婆笑呀﹗我們更應當好好學習,珍惜此刻的完美生活。雖然黃道婆流落他鄉,舉目無親,可是黃道婆卻用自我勤勞的雙手和她的智慧學會了一整套植棉方法和紡織技術,并無私地教給父老鄉親們,并為了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研究出了更加先進的紡織工具,贏得了棉神之稱。雖然黃道婆從小并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卻發明了這么先進、這么偉大的技術和工具,她這種勇于革新、無私奉獻的精神太偉大、太令人敬佩了﹗我們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只要我們好好學習、勇于創新,必須也能發明出偉大而又先進的發明,使我們的國家更加強大,民族更加繁榮。我下定了決心,長大必須要成為科學家,為人類造福。讀了這篇文章,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只要努力就會成功。黃道婆作品讀書筆記3《中國歷史故事》是我“不說話的教師”,是它幫忙我打開了歷史的大門,讓我明白了中國的悠久歷史。這本書的資料很吸引人,里面有許多歷史故事,比如說:晏子相齊、風流才子司馬相如、周武王伐紂等故事。這些故事有的充分體現了古代人民的足智多謀,有的表現了友誼的珍貴,還有的是講一些爾虞我詐的故事。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要數《女紡織家黃道婆》這個故事了。黃道婆善良、好學、誠實的品格,讓我欽佩。她家境貧窮,父母養不活她,就把她賣給別人當童養媳。黃道婆整天都要干活,還要被公婆打罵,過著生不如死的生活。因為她的勇敢,她最終逃出了公婆家,到處去流浪。有一天,黃道婆偷偷地上了一條船,跟著船一齊來到了海口市。她和當地居民一齊學紡織。但她時刻不忘自我的家鄉,過了三十多年,黃道婆回到了自我的家鄉烏泥涇鎮。她把自我學到的紡織技術傳給了鎮上的婦女,從而生產出了大批的“烏泥涇被”。當時,“烏泥涇被”聞名全國。這個故事讓我有很大的感觸。從書中,我明白了黃道婆,了解了黃道婆為了家鄉的發展,她無私奉獻、自強不息。她真是我學習的好榜樣。黃道婆作品讀書筆記4今日我讀了黃道婆這個故事,它把我感動了,資料是:黃道婆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紡織技術專家,她家里出身貧苦,生活貧寒,食不果腹,從小就給人家當童養媳,打她,罵她,不讓她吃飽,一天晚上,黃道婆忍不住從家里逃了出來,鉆進了一條小船,船上的人是個好人,他把黃道婆寄托給了一家善良的婦人,黃道婆跟她學了紡線織布,織的很好,她白天學,晚上練,最終把紡織的技術學到手,在這37年里,她吃苦耐勞,心地善良,熱情助人,無論誰有困難她都慷慨解囊,所以人們稱她為“黃道婆”,黃道婆想念家鄉了,所以她把紡線的工具帶到了她的家鄉--松江烏泥涇,開辦了一個學校,全松江烏泥涇的人都在那里學習織布技術,松江烏泥涇很快就繁榮起來,黃道婆成了有名的紡織專家。讀了這個故事以后我明白了吃苦才能成功,黃道婆就是一個吃苦的人,我要學她的精神,努力學習。黃道婆作品讀書筆記5黃道婆生于南宋末年淳佑年間(約公元1245年),是松江府烏泥涇鎮(上海龍華人)。南宋末年戰亂多災民不聊生,黃道婆十二歲時就給人家當童養媳,因不堪忍受殘酷虐待出逃至海南島的崖州,開始了她不平凡的生活道路。宋朝時紡織業在內地逐漸發展,但紡紗產量不高,布匹質量粗糙,不能成為人們主要的衣著用品。海南島在11世紀(北宋中期)已開始大面積植棉,海南的棉織物品種多,織工細,色彩好,被作為貢品送到南宋的都城臨安(今杭州)。黃道婆就是在這一特定歷史條件下,憑借自我的聰慧天資、虛心好學和吃苦耐勞精神,在與海南黎族人民的共同勞動生活中,熟練掌握了各道棉紡和織布技術,成為當地技術精湛的.紡織能手。在海南生活勞作的20多個春秋一晃就過去了,中年之后的黃道婆,思鄉情切,在元成宗元貞年間(公元1295—1297年),帶著自我心愛的踏車、椎弓等紡織工具,踏上了歸家的路途。重返故鄉后的黃道婆,決心改革家鄉落后的棉紡織生產工具。據陶宗儀《耕錄》記載,烏泥涇初無踏車椎弓之制,率用手剖去籽,線弦竹孤,置案間振掉成劑,操作辛苦,效率極低。經黃道婆改革乃教以做造捍彈之具,至于錯紗配色,綜線絮花,各有其法,大大提高了效率。她將黎族人民先進的棉紡織生產經驗與漢族紡織傳統工藝結合起來,系統地改善了從軋籽、彈花到紡紗、織布的全部生產工序,創造出許多新的生產工具,把自我掌握的織造技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家鄉人民,迅速把松江地區的棉紡織技術提高到了一個相當高的水平。黃道婆作品讀書筆記6讀了《黃道婆》這篇文章,我經不住被文章中黃道婆勇于革新、無私奉獻的精神所感動。于是,她設法逃出家門,到了海南島南端的崖州。在那里,他靠著自我勤勞的雙手向黎族人學習他們的植棉方法和紡織技術,并無私地傳授給家鄉的父老鄉親們,使當地的棉花產量逐漸提高。之后,為了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他又潛心研究并創造出更先進的紡織工具,設計出一套軋籽、彈花、紡紗、織布的操作方法。她還把只紡一根紗的手搖車改為能紡三根紗的.腳踏車。之后,在污泥涇從事紡織業的人日益增多,黃道婆棉紡技術和她改善的設備傳遍了江浙一帶,并贏得了“衣被天下”的美稱。她憑借著自我的勤勞的雙手、聰慧天資、虛心好學和吃苦耐勞精神,在與海南黎族人民的共同勞動生活中,熟練掌握了各道棉紡和織布技術,成為當地技術精湛的紡織能手,讓人敬佩。()黃道婆的豐功偉績令人不能忘卻,她在中國人民的發展下立下了程碑。我不禁想起了謝覺哉說過的一句話“善于想,善于問,善于做的人,其收效則常大并且快。”黃道婆是一位紡織技術的杰出人才,她在古代紡織業的發展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炎黃職業技術學院《海洋化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天津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品設計》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賽罕區市級名校2025年初三第四次調研診斷考試數學試題理試題含解析
- 吉林職業技術學院《土壤科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武漢工商學院《舞蹈與形體》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攀枝花學院《高速鐵路概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宜春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植物保健與和諧植保》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二零二五版外籍工作人員聘用合同范例
- 二零二五版個人房產抵押合同書范文
- 范文房產抵押擔保合同模板二零二五年
- 2022年四川省阿壩州中考數學試卷
- 【年產20萬噸丙烯酸工藝設計13000字(論文)】
- 分布式光伏經濟評價規范
- 軌道交通噪聲與振動控制技術研究
- 乾坤未定吾皆黑馬+高考沖刺百日誓師主題班會
- 安徽省合肥市2024屆高三第一次教學質量檢查數學試卷及答案
- 2024年四川成都地鐵運營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廣東省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實施細則(2023年修訂版)
- 《非稅收入征收管理》課件
- 與小三分手的協議書
- 羊水過少護理查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