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 我怎樣長大_第1頁
教學設計 我怎樣長大_第2頁
教學設計 我怎樣長大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學設計《我怎樣長大》教材分析:歌曲《我怎樣長大》是影片《燭光里的微笑》的一首插曲。歌曲的曲調優美抒情,詞意簡煉,它借“小樹”這一形象抒發了孩子們不怕困難、不怕風吹雨打,幸福成長的真切情感。歌曲為3/4拍,二段體結構。第一平段共有四個對稱樂句,第一樂句曲調平穩,并以親切語氣借物抒情,表現了孩子天真可愛的形象。第二樂句以弱起進入曲中的八度大跳,更增強了孩子們快快長大的那種急切的愿望。第三、第四樂句是前二個樂句的旋律模進。第二樂段是歌曲的合唱部分,曲調舒展,與前段形成了對比。旋律基本以平行三度和聲進行,特別是句中音程大跳,生動形象地表現了成長中堅挺不拔的精神面貌,突出了主題。最后歌曲的擴充部分,在重復了第四樂句后旋律更加平穩舒展,表現了“這樣就會長大”的喜悅心情,抒發了長大后的甜美幸福的情感。教學目標:1、指導學生用優美、深情的聲音演唱歌曲,體驗并表現歌曲所表達的不怕困難、幸福成長的真切情感。2、指導學生用三拍子的指揮圖式邊唱邊劃拍,唱準二聲部旋律,體會聲部間的相互配合,初步達到聲部的和諧,音色的統一,音量的均衡,感受和聲的美。3、聆聽感知段落的變化,比較練習中體驗速度、力度、演唱方法的變化在表現音樂情緒和形象中的作用。教學重點:能用柔和、連貫的聲音,悠長、平穩的氣息演唱這首二聲部的合唱歌曲。唱出對“這樣就會長大”喜悅甜美的感覺,感受到“長大”的含義。教學難點:唱準大跳音程及二聲部旋律。教具準備:音樂樹、多媒體課件教學法分析:跟唱模唱法、聆聽比較法等 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二、小樹在長大1、音階歌。揭題:長大

2、聽旋律音程。聽聽唱唱哪組旋律長高了?哪組長得高?(唱準旋律大跳音程15、11、13;51、53、55)3、棵棵小樹長成了樹林。聽辨老師彈的是那條旋律線?

合唱4、小樹在春風的吹拂下漸漸長大。填詞合唱,要求氣息連貫,聲音圓潤。三、學唱歌曲《我怎樣長大》小樹的成長,除了陽光和雨露、土壤和養料。小樹的成長還需要什么?1、劃拍聽范唱。了解小樹的長大更需要“不怕風吹不怕雨打”的頑強意志。1-2、配樂朗誦歌詞。注意:字正腔圓2、小樹的成長需要頑強的意志,人又何嘗不是在一次次征服困難的足跡中成長起來的呢?《我怎樣長大》是電影《燭光里的微笑》的主題曲。以《片首》曲為背景音樂,簡介電影故事,學生了解歌曲背景。

3、學習歌譜。(1)先學習低聲部。(麗萍的迷茫)聽琴唱低聲部旋律,并糾正不足的地方。然后完整演唱全曲。稍舒展,抒情

(2)聽琴唱高聲部旋律。(路明、小朋的開朗)要求聲音豎、圓,氣息支持,高音上拉。(3)觀察高低聲部旋律組合規律——三度和聲。能比較和諧地合唱B段旋律。(4)(男孩女孩在班中和諧相處,402唱起了互相包容的音樂。)A、B段+尾聲完整唱譜。4、欣賞電影片段《生日》。你覺得同學們長大了嗎?師:有了困難互相幫助,有了喜事互相祝賀。小朋學會了體貼,同學們學會了關心,歌聲中,孩子們漸漸明白了“長大”的含義,他們仿佛一棵棵小樹正在茁壯成長!5、認認音樂記號:一字多音與換氣,分聲部填唱歌詞。6、情感處理。句式問答;高潮與尾聲的力度處理。7、完整表現歌曲。(片首曲)

感知歌曲的段落結構。探討:用多種不同的方式有感情地演唱。如:領唱與合唱、男女生對唱、小組唱等。第一段:A一生領唱,B合唱第二段:A段齊聲M哼唱\樂句2加入領誦,B段師生同唱,把情緒推向高潮。尾聲:速度漸慢、力度漸強8、在歌聲里,你明白自己應該怎樣長大了嗎?學生討論,點題明理。四、小結下課。一個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媽媽爸爸和親人們的關懷和愛護,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