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心理學簡史_第1頁
社會心理學簡史_第2頁
社會心理學簡史_第3頁
社會心理學簡史_第4頁
社會心理學簡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社會心理學簡史演示文稿當前1頁,總共25頁。(優選)社會心理學簡史當前2頁,總共25頁。二、E.P.霍蘭德的三階段理論

1976年霍蘭德在《社會心理學的原則與方法》一書中提出,可將社會心理學的發展歷史劃分為三大階段:

1.社會哲學

2.

社會經驗論

3.社會分析學

1979年,E.P.查普林等人在《心理學的體系與理論》一書中采用了這一歷史分期。

80年代,我國社會心理學界相應于這三大階段提出將社會心理學的發展歷史劃分為孕育時期、形成時期和確立時期的觀點。當前3頁,總共25頁。第二節社會心理學的孕育時期

——社會哲學階段

一、特點

1.時間跨度大(古希臘時期~19世紀上葉)

2.研究方法主要依靠思辨

3.社會心理學思想與其它人文思想混雜在一起二、兩種不同傾向的社會心理學思想

1、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觀點他們認為人雖然不能完全擺脫生物遺傳因素的支配,但卻可以接受到社會環境和教育的深刻影響。

“如果善不是由于本性就是善的,豈不是由于教育而成的么?”——蘇格拉底

當前4頁,總共25頁?!独硐雵贰乩瓐D

蘇格拉底、柏拉圖康德、歌德、盧梭2、亞里士多德的觀點認為人性主要是由生物的或本能的力量所決定,不可能有很大改變。

亞里士多德弗洛伊德、奧古斯丁、阿奎那、馬基雅維里、霍布斯三、歷史作用與缺陷

1.對社會心理現象進行了有益的思考,為現代社會心理學研究提供了母題。

2.無法借用經驗方法證明其假設。

當前5頁,總共25頁。第三節社會心理學的形成時期

——經驗描述階段一、背景

1、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相對穩定的發展。

2、科學的進步社會學和心理學都遇到了自己不能獨立解決的問題。

社會學:

1838年法國實證主義哲學家奧古斯特·孔德出版三大卷

《實證哲學教程》宣布作為獨立學科的社會學的誕生。主張用自然科學方法研究社會現象。

生物還原主義,最為典型的是H.斯賓塞的有機學派

當前6頁,總共25頁。心理還原主義

萊斯特.沃德曾寫道:“與人類俱來的思維,觀察,預見,謀算,設計,發明和建造的機能(這是低等動物所不具備的),廢除了……自然法則,而代之以心理法則或精神法則?!?/p>

心理學:1842年布雷德的催眠術實驗。布雷德創用的“催眠術”一詞經麥斯麥廣為傳播。有關催眠的觀點有兩種:

1、法國鄉村醫生李厄保及其后的南錫學派主張催眠完全是暗示的結果,是一種正?,F象;

2、巴黎大學的醫學博士沙可及其巴黎學派則認為催眠狀態是變態者的特征,當時的勝利者是巴黎學派,導致了變態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的結合。1922年,普賴斯將其辦了14年的《變態心理學雜志》更名為《變態與社會心理學雜志》,這是最早的社會心理學專門雜志。當前7頁,總共25頁。以上事實說明,社會心理學是沿著兩條線索形成的:“社會學家的社會心理學”和“心理學家的社會心理學”。1908年,英國心理學家麥獨孤和美國社會學家羅斯分別出版《社會心理學導論》和《社會心理學》,標志著社會心理學的誕生。二、社會心理學的直接來源

1、德國的民族心理學

1859年德國人M.拉扎勒斯和H.施坦達爾聯袂主編《民族心理學和語言學雜志》,借助哲學、人類學和史學的取向,對民族群體的語言、風俗、習慣進行研究。傳統的德國心理學是普通心理學,民族心理學則是社會心理學。從這一年開始,社會心理學的發展進入了經驗描述階段。馮特進一步發展了民族心理學(20年寫了10卷《民族心理學》)。這對于社會心理學的創立,有著不可忽略的作用,即它提出了一個基本原則:除了個體心理外,還存在著群體心理,而且這種心理受社會文化的影響和制約。當前8頁,總共25頁。2、法國的群眾心理學該理論是法國早期社會學的直接產物。代表人物是塔爾德、迪爾凱姆和黎朋。塔爾德寫作了《模仿律》(1890)寫道,“從社會的角度來說,一切事物不是發明就是模仿。模仿是最基本的社會現象”。他認為犯罪也是通過暗示、模仿和欲望等原因產生的。塔爾德將模仿和暗示視為最簡化的個人活動,因此認為對群體行為最成功的說明應該是個體的或心理學的,而不是社會學的。迪爾凱姆認為社會的事情是無法還原到個人水平的,在《社會學方法的規則》(1895)一書中,迪爾凱姆提出了“集體表象”的概念,他認為“集體表象”雖經個人表象綜合而來,但卻是“一種完全不同的東西,其性質并非是與組成部分的性質之和”。群體是一種結構形式,一種能夠以不同于組成它的個人的方式進行思考、感受、行動的整體。因此,社會心理學只能從群體開始并終至于群體。

當前9頁,總共25頁。黎朋的群眾心理學卻是塔德和迪爾凱姆的折中產物。一方面,黎朋接受塔爾德的觀點,以具有催眠性質的暗示感受性來解釋人的社會行為,尤其是由個人聚集而成的“群眾”的行為。群眾行為具有神經質的感染因素,并具有以下三大特征:

1、去個性化(這導致群體易受沖動影響,本能的反射居主導地位);

2、感情作用大于理智作用(這導致易受感染和行為不符和邏輯);

3、失去個人責任感(這導致對情欲缺乏控制)。

另一方面黎朋接受了迪爾凱姆的觀點,認為群體意識是不同于個體意識的一種獨立的存在,因為群體本身就具有“與作為構成群體的各個體完全不同的特征?!后w意識…服從于群眾心理統一律”。當前10頁,總共25頁。3、英國的本能心理學代表人物:麥獨孤基本觀點:天生的本能是社會行為的原因麥獨孤在《社會心理學導論》中,坦率地寫道:“先天的或遺傳的傾向,是一切思想和行動——不論是個人的還是集體的——的基本源泉和動力,是個人與民族的性格和意志在智能引導下由之逐漸發展形成的基礎?!彼谶@本書中列出了求食,拒絕、求新、逃避、斗爭、性及生殖、母愛、合群、支配、服從、創造、建設等十二種本能,并認為正是從這類潛伏在行為背后的本能中衍生出了全部社會生活和社會現象。

此外,工業心理學對社會心理學的形成也具有推動作用。當前11頁,總共25頁。第三節社會心理學的確立時期——社會分析階段一、背景歐洲風格向美國風格的轉變:年輕、富于拓殖精神和實用主義傾向的美國,為同樣年輕的社會心理學提供了最為適宜的土壤?!皭鄹銓嶒炇敲绹诵愿裰懈畹俟痰奶攸c,而美國的本身就是一個最大的試驗場。”心理學:本能習得,行為主義興起社會學:社會理論家開始讓位于用錄音機和計算尺武裝起來的“社會工程師”文化人類學:從安樂椅走向考察現場,非西方民族的現場報告大量涌現當前12頁,總共25頁。二、特點

1、描述變為實證2、從定性研究轉變為定量研究

3、從理論轉變為應用4、從大群體分析轉變為小群體研究三、主要成果1、奧爾波特的《社會心理學》

奧爾波特在特里普利特(1897年)和德國人莫德(1913年)所進行的有關群體對個人行為影響的實驗的基礎上,于1916一1919年間進行了一系列有關社會促進的實驗。他富有成效地觀察到:“合作群體中存在的社會刺激,會使個人工作在速度和數量方面有所增加。這一增進在涉及外部物理運動的工作中要比純智力工作中表現得更為突出。”他的包括了這些實驗成果的《社會心理學》(1924),也因此被人們認為(這在社會心理學外是不多見的)科學社會心理學誕生的標志。當前13頁,總共25頁。2、瑟斯頓(1928年)和李凱爾特(1932年)對態度測量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前者首先提出了態度量表的結構并制定了第一個量表,后者則對量表結構加以大大的簡化,“推出了一種現已廣泛運用的測量方法?!?/p>

3、謝里夫1935年完成了社會規范形成的研究。通過實驗他發現,人們的認識受到以往的學習和現在的態度的影響,但在群體環境中卻主要受制于群體認知的影響。謝里夫的研究50年代引出阿西關于遵從行為研究,60年代又啟發了米爾格雷姆的服從行為研究。4、勒溫的群體動力學研究5、米德和社會學傳統以米德為代表的美國社會學家所從事的理論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實驗方法研究社會行為的不足,社會學家有關社會心理學的研究能與心理學家的實驗室研究相媲美。當前14頁,總共25頁。米德于1934年發表的《精神,自我和社會》奠定了“符號互動理論”的基礎。米德認為,個體、個性總是社會的,個性脫離社會是無法形成的。因此,理解人的社會行為就必須認真分析社會生活中的“互動”過程,分析人們是依靠哪些手段實現和調節這一過程的。和F·奧爾波特相比,米德的研究顯然代表著社會心理學的社會學取向:米德分析的出發點……不是個別個體,而是被理解成群體中、社會中個體交互作用過程的社會過程。實際上,米德的觀點不僅與注重個體的心理學取向明顯有別,同其之前的社會學傳統也不盡相同:他將社會學取向的社會心理學研究對群體心理的關注成功地轉移到對人際互動的探索之上。米德的思想直接孕育了本世紀40—50年代形成的諸多社會學取向的社會心理學理論,無論是薩賓的“社會角色理論”,海曼的“參考群體理論”,還是戈夫曼的“社會戲劇理論”,勒默特的“標簽理論”,無一不是從米德的“符號互動理論”之中衍生而出的。當前15頁,總共25頁。6、人類學家走向世界各地原始民族的棲息之地,廣泛進行現場研究美國現代人類學之父波亞士和英國功能主義大師馬林諾夫斯基。其后,波亞士的兩位女弟子本尼迪克特和瑪格麗特·米德憑借對原始社會的觀場調查,分別寫出《文化模式》(1934)和《來自南海》三部曲(1929一1935)這兩部標志著“文化與人格理論”正式形成的著作,開始向傳統的社會心理學提出嚴峻的挑戰。7、20世紀40年代以來社會心理學的發展二次大戰的爆發刺激了美國社會心理學的繁榮,另一方面,社會心理學家也為戰爭做出了自己直接的貢獻。

a、心理學取向的社會心理學家圍繞信仰、偏見、說服、宣傳以及態度改變等問題進行了大量研究,霍夫蘭德在第二次大戰勝利前夕進行的溝通與說服關系的研究是這類研究的典范。

當前16頁,總共25頁。

b、社會學取向的社會心理學家在查爾斯·庫利的“初級群體”理論影響下,開展了大規模的“基層部隊研究”計劃。其中最為著名的是在馬歇爾將軍主持下,由斯托弗等人根據對美軍人員素質和心理狀況調查寫我的四卷本的《美國士兵》(1949)一書,該書提出的“相對剝奪”概念豐富了三年前由海曼提出的“參照群體理論”。

c、文化人類學取向的社會心理學家將先前關于原始民族的心理與行為差異的思考轉向了對當代社會國民性格的比較研究之上,米德的《枕戈待旦:一個人類學家眼中的美國人》(1942)和本尼迪克特的《菊花與軍刀》(1946)對美國的戰爭動員和對日政策的制訂都產生了直接的影響。

50一60年代戰后資本主義的繁榮給了西方社會心理學蓬勃發展的良機,社會心理學的研究范圍進一步擴大,幾乎涉及人類社會行為、社會心理的各個方面,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科學體系,理論流派也層出不窮:心理學取向的精神分析理論經過30一40年代的“社會文化學派”,在埃里希·弗洛姆手中進一完善。當前17頁,總共25頁。行為主義衍化而來的社會學習理論則經過四十年代的米勒、多拉德,到班杜拉的“觀察學習理論”。從經典的格式塔心理學和勒溫的場論中現在又形成了“社會認知理論”。社會學取向的社會角色理論40年代得益于拉爾夫·林頓,此時則薩賓集之大成?;袈?、布勞、埃莫森的“社會交換理論”習性學(洛倫茲)、社會生物學的興起(威爾遜)。四、社會心理學面臨的危機

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國的社會心理學發生一場危機,針對這一危機,研究者找出以下原因:

1、理論定向問題

2、研究方法問題

3、社會期望問題當前18頁,總共25頁。五、后現代主義思潮對社會心理學的影響1、社會心理學的“現代特征”:方法論上的機械主義,研究手段上的實驗主義,研究取向上的個人主義,研究理念上的普遍主義?,F代社會心理學的實質在于它的實證主義特征。2、后現代主義對社會心理學產生影響,主要在于社會心理學內部的研究危機:由于一貫地以方法為中心,而不是以問題為中心,導致許多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沒有研究甚至不能研究,嚴格的定量分析難以解釋許多現實問題。當前19頁,總共25頁。

1988年,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格根在國際心理學會議上,提出了構建“后現代社會心理學”的概念和具體設想。3、后現代主義社會心理學的基本思想是:①反對機械論和實證主義,提倡經驗論和相對主義;②蔑視低級心理的研究,重視高級心理的研究,強調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應該盡快與倫理學、藝術、社會學接軌;③反對還原論、簡約論和擬獸論,提倡從整體論和文化歷史的角度來研究人的心理。當前20頁,總共25頁。

一、前蘇聯社會心理學的發展1.從十月革命勝利到三十年代

十月革命以后不久.別赫捷列夫第一個發表了一本《集體反射學》,企圖用物理的規律來解釋人們的社會生活現象。他認為,“反射學”是研究單個個體相互關系活動的表現,而“集體反射學”是研究集體的同樣活動,如它們的興奮性、集體情緒、集體的注意集中能力、創造活動等。顯然,這一理論反映出明顯的機械主義和生物學化的傾向。二十年代,在蘇聯心理學界存在一種觀點:人的本質既是—切社會關系的總和,那么,研究人類的心理學都是屬于社會心理學范圍,現在已經有了一門普通心理學.就沒有必要再去建一門專門的社會心理學。

由于上述理論方面混亂情況,使蘇聯社會心理學的發展受到影響。第四節前蘇聯和我國社會心理學的發展當前21頁,總共25頁。2.從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

1936年7月,聯共中央作出了“關于教育人民委員部系統中兒童學的歪曲見解”的決議,批判了兒童學和心理技術學。與此同時,聯共中央也批判了當時的社會心理學,指責它是“資產階級的偽科學”,是“為反動派服務的”。這樣就從根本上否定了社會心理學的存在權利。由于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