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神經定位診斷感覺系統演示文稿當前1頁,總共36頁。(優選)神經定位診斷感覺系統當前2頁,總共36頁。二、感覺的傳導束(一)痛覺、溫度覺的傳導(二)深部感覺的傳導(三)觸覺的傳導(四)面部感覺的傳導3當前3頁,總共36頁。二、感覺的傳導束(1)(一)本體感覺
1.軀干四肢的意識性本體感覺和精細觸覺傳導通路2.非意識性本體感覺傳導路(二)痛、溫覺和粗觸覺傳導通路軀干、四肢的痛、溫覺和觸覺傳導路非意識性本體感覺傳導路4當前4頁,總共36頁。脊神經(周圍突)感受器
肌、肌腱、骨膜、關節皮膚的精細觸覺脊神經節第1級神經元(一)本體感覺
1.軀干四肢的意識性本體感覺和精細觸覺傳導通路當前5頁,總共36頁。內側丘系交叉、內側丘系經延髓、腦橋、中腦
腹后外側核第3級神經元丘腦上輻射經內囊后肢
中央后回中、上部中央旁小葉后部中央前回薄、楔束核第2級神經元(中樞突)經脊髓后索
后根、薄、楔束當前6頁,總共36頁。72.非意識性本體感覺傳導路感受器
肌肌腱骨膜關節脊神經(周圍突)脊神經節第1級神經元后根中樞突胸核、腰骶膨大Ⅴ—Ⅶ層第2級神經元脊髓小腦前束、后束經小腦上、下腳舊小腦皮質當前7頁,總共36頁。(二)痛、溫覺和粗略觸覺傳導通路
1.軀干、四肢的痛、溫覺和觸覺傳導路感受器脊神經(周圍突)脊神經節第1級神經元后根中樞突皮膚
后角固有核(Ⅰ、Ⅳ、Ⅴ層)第2級神經元當前8頁,總共36頁。白質前連合交叉上升1~2節脊髓丘腦側束(痛溫覺)脊髓丘腦前束(觸覺)經脊髓外側索、延髓、腦橋、中腦腹后外側核第3級神經元丘腦上輻射經內囊后肢中央后回中、上部,中央旁小葉后部當前9頁,總共36頁。2.頭面部痛、溫、觸覺傳導路感受器皮膚粘膜三叉神經(周圍突)三叉神經節第1級神經元三叉神經根、三叉神經脊束(中樞突)三叉神經腦橋核、三叉神經脊束核第2級神經元
當前10頁,總共36頁。
三叉丘系腹后內側核第3級神經元丘腦上輻射經內囊后肢中央后回下部當前11頁,總共36頁。傳導路共同特點1.均有其特有的感受器2.均包括三級神經元(第1級神經元在神經節,第3級神經元均在丘腦內)3.均有一個交叉4.均經內囊、終止于皮層12當前12頁,總共36頁。三、皮膚感覺的節段性分布(一)皮節的重疊支配皮節--每一個脊髓神經后根支配的皮膚區域,稱皮節。特征--皮節的神經支配表現為重疊性,即絕大多數皮節由2-3個后根重疊支配。13當前13頁,總共36頁。(二)脊椎與脊髓節段的關系1、節段的區分
與脊髓相連的脊神經共有31對,每對脊神經根相連的一段脊髓為一個節段,因此,脊髓共有31個節段。14頸段8節(C1~8)胸段12節(T1~12)腰段5節(L1~5)骶段5節(S1~5)尾段1節(Co1)當前14頁,總共36頁。152.脊髓節段與椎骨的對應關系脊髓與脊柱不等長,大部分脊髓節段的位置高于同序數椎骨。頸1~4節(C1~4)平對同序數椎骨頸5~8節C5~8)胸1~4節(T1~4)平對同序數椎骨的上1節(-1)胸5~8節(T5~8)平對同序數椎骨的上2節(-2)胸9~12節(T9~12)平對同序數椎骨的上3節(-3)腰1~5節(L1~5)對第11、12胸椎骶1~5節(S1~5)尾節(Co1)對第1腰椎當前15頁,總共36頁。(三)脊神經根與周圍神經的關系16當前16頁,總共36頁。(四)脊神經根的體表標志C5上臂外側T2鎖骨下窩L4拇指內側C6拇
指T4乳
腺S1小
趾C8小
指T7劍
突S2足
跟T1前臂內側T10臍L1-S1前
面T2上臂內側T12腹
股
溝L5-S3后
面17當前17頁,總共36頁。第二節感覺系統病變時的癥狀感覺消失:感覺減退:感覺過敏:感覺過度:感覺分離:感覺異常:感覺倒錯:疼痛:181.淺感覺分離性障礙2.深淺感覺分離性障礙當前18頁,總共36頁。一、感覺消失對任何強度的刺激均不能引起感覺。臨床上可分為全部感覺消失、痛溫覺消失、觸覺消失及深部感覺消失。19當前19頁,總共36頁。二、感覺減退對刺激的感覺反應遲鈍,但并未完全消失。可分為全部感覺減退,通、溫覺減退,觸覺減退及深部感覺減退。20當前20頁,總共36頁。三、感覺過敏感覺閾降低,對輕微刺激即引起強烈的反應。臨床常見,包括痛覺過敏、冷覺過敏、熱覺過敏,觸覺過敏較少見。21當前21頁,總共36頁。四、感覺過度感覺過度的特點是興奮閾增高,對刺激的精細辨別及分析力喪失。刺激必須達到一定的程度方能感覺到。有一個潛伏期,并呈爆發性劇烈疼痛,疼痛定位不明確,具有擴散的趨勢和除去刺激后的后作用。22當前22頁,總共36頁。五、感覺分離在某一區域內,某一種感覺單獨障礙;脊髓空洞癥時痛溫覺障礙,觸覺正常。脊髓癆是深感覺障礙,淺感覺正常,皆屬于感覺分離。23當前23頁,總共36頁。六、感覺異常無任何刺激而產生的不正常的感覺。多見于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神經官能癥七、感覺倒錯對刺激的感受發生錯覺,把觸覺誤認為是痛覺,把冷誤認為是熱,臨床較少見。24當前24頁,總共36頁。八、疼痛:據病變部位及性質不同可分為:1.局部疼痛2.放射疼痛3.擴散痛4.灼性神經痛5.幻肢痛6.牽涉性痛25當前25頁,總共36頁。第三節感覺系統病變定位診斷孫忠人26當前26頁,總共36頁。臨床常見的感覺障礙類型:A:周圍型一、末梢型二、神經干型三、神經叢型四、后根型27周圍型當前27頁,總共36頁。一、末梢型1、雙側對稱,四肢末梢為主,障礙時手套、襪套樣的2、受損區域各種感覺成份全部障礙(有的消失、有的減退)3、越末梢端越重,往往下肢重于上肢4、出現感覺異常、疼痛、植物神經障礙及不同程度的癱瘓5、可出現受損區域的肌萎縮、癱瘓病因:末梢神經炎,多發性神經炎,酒精中毒等。28當前28頁,總共36頁。二、神經干型表現:1、神經干分布區域各種感覺都障礙2、感覺障礙的區域常伴有疼痛或感覺異常3、運動障礙、反射障礙及植物神經功能障礙29當前29頁,總共36頁。三、神經叢型表現:1、有按叢分布的感覺障礙:各種感覺都減退或消失2、有按叢分布的運動障礙:肌萎縮3、有按叢分布的植物神經障礙:感覺異常30當前30頁,總共36頁。四、后根型1、感覺障礙成節段性分布:可見感覺減退或消失2、常伴有后根性疼痛:后根處痛,分布區域不痛3、有脊神經節的損傷時,在相應皮膚節段有帶狀皰疹。31當前31頁,總共36頁。五、后角型:節段性分離性感覺障礙:痛溫覺喪失、深感覺觸覺保存。32當前32頁,總共36頁。六、脊髓白質前連合型淺感覺分離現象雙側對稱性、節段性的痛覺及溫度覺障礙,而觸覺大致正常,深部感覺完全正常。多見于脊髓空洞癥33當前33頁,總共36頁。七、脊髓傳導束型
1.脊髓后索損害(薄束及楔束的纖維受損)病變側病灶以下出現深部感覺障礙(減退或消失)。也可能發生觸覺的輕度障礙。深部感覺障礙時出現感覺性共濟失調。深部感覺障礙對首先出現震動覺障礙,以后出現位置障礙。34當前34頁,總共36頁。2.脊髓側索損害3.脊髓半離段綜合征4.脊髓全離段損害35當前35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5年公司級員工安全培訓考試試題附答案【A卷】
- 2024-2025安全培訓考試試題附答案【培優B卷】
- 工程產品開發培訓課件
- 培訓督導工作總結
- 2025年放射源及生產裝置合作協議書
- 丙綸長絲紡絲機企業ESG實踐與創新戰略研究報告
- 軟件代理服務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略研究報告
- 大型機動客車車輪總成企業縣域市場拓展與下沉戰略研究報告
- 基站測量儀器企業ESG實踐與創新戰略研究報告
- 同步配音控制設備企業ESG實踐與創新戰略研究報告
- 2023裝配式建筑標準化產品系列圖集(預制內墻條板)SJT 03-2023
- 遠動設備故障處理措施
- 《真空熱處理爐》課件
- 醫院檢驗科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手冊
- 企業財務管理優化方案
- NB-T 47013.2-2015 承壓設備無損檢測 第2部分-射線檢測
- 實用版建筑工程工程合同模板
- 新型馬路劃線機設計
- 《兒科學》課件第9章第九節 腹瀉病
- 小學生主題班會 拒絕作弊+誠信考試+宣傳教育 課件(共28張PPT)
- 職業病危害與防治培訓PPT模板(含完整內容)13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