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年級數學課件1700字范文(8篇)一年級數學課件1700字范文1
【《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
一、說教材。
這局部內容是在學生學會了口算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以及利用豎式筆算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法的根底上進展教學的,它是學生今后學習多位數加法筆算的根底。教材呈現的例題,取材于學生熟識的生活情境。
二、說學情。
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經有了將小棒或計數器抽象成豎式的閱歷,那么學習這局部內容的困難在于理解進位加法豎式計算時“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的算理以及從個位加起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而且學生特殊簡單遺忘寫進位“1”。
三、說目標。
1.通過讓學生動手操作小棒和計數器,溝通各種方法間的聯系,幫忙學生理解進位加法豎式“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的算理,并能用豎式正確的進展計算,正確率到達80%以上。
2.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通過小組爭論并溝通學習成果,培育解決問題以及與他人合作溝通的力量。
教學重、難點:
1.理解進位加法豎式中“滿十進一”的算理和從個位加起的必要性。
2.把握筆算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的方法,并能正確地進展計算。
四、說過程。
圍繞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
環節一:創設情境,復習鋪墊。
創設一個班級圖書角的情境,出示主題圖。故事書、科技書、連環畫分別有23本、11本、18本。讓學生說一說在圖中看到了什么,由此提出一個用加法計算的問題,并列出算式。這樣設計,一題多用,既復習了舊知,又培育了學生發覺問題、提出問題的力量。
環節二:主動探究,引入新知。
在_節所列算式當中,23+18這一算式是學生沒接觸過的。由此我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借助小棒和計數器自主探究,思索多種計算方法(預設會消失擺小棒、撥計數器、列豎式這三種方法),組員之間相互溝通各自的算法并探討各種算法之間的聯系,_匯報溝通成果。
重點引導學生說一說單根小棒夠了十根該怎么辦?計數器個位上的珠子撥到十個以后該怎么辦?豎式計算時個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后該怎么辦?
這就直觀的反映出在豎式計算當中個位上滿十向十位進一的算理,并且借助學具為豎式中的進位小“1”找到了表象支撐,有助于對算理的理解。
環節三、穩固練習,形成技能
五、說特色
1.把計算教學與解決問題嚴密結合起來,注意培育學生“四能”,即發覺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力量;
2.把直觀模型、動手操作與豎式計算嚴密結合起來,借助幾何直觀理解抽象的算理。
一年級數學課件1700字范文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嬉戲中領悟左和右,能正確、快速地區分左和右.
2、不斷在實踐活動中充分體驗,穩固練習,提高學生應用于實際生活的力量.
3、在活動中提高學生的辦事效率.培育學生自覺遵守上下樓規章的良好習慣.
重點難點:
使學生能正確、快速地區分左和右.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師:同學們喜愛唱歌嗎?那咱們一起唱一曲吧!(放歌曲,師生共同唱,并做拍手動作)
提問:剛剛我們是用什么拍的手?(手)
1、熟悉左右
(1)強調左右手的作用,加深對左右的熟悉
師:伸出左手右手,看看自己這雙靈活的手,(學生看手)
在生活中常用左、右手干什么?
(2)找找身體上的左右
師:坐手、右手是對好朋友,協作力氣可大了!會做許多許多的事情,找一找身體上還有像這樣一左一右的好朋友嗎?請你一邊找,一邊和你的桌說說。
(學生活動,查找身體上的左右)
提問:“誰情愿和大家說一說你身體上的一左一右的好朋友?教師建議,他說到哪兒,咱們也就指到哪兒行嗎?”生匯報查找結果,邊說邊指,其余的同學也跟著指一指。
小結:在我們身體上有這么多一左一右的好朋友,今日我們就請這些好朋友幫助,來區分左右。(板書課題:左右)
【設計意圖:良好的開端是勝利的一半,依據一年級兒童的思維特點,創設音樂、嬉戲情境,以談話的形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了學習積極性。】
二、探究溝通,解決問題
1、嬉戲:聽口令做動作
師:現在我們來玩“聽口令,做動作”的嬉戲。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左耳右手拍左腿,左手拍右腿。前拍拍,后拍拍,左拍拍,右拍拍,上拍拍,下拍拍。左腳跳兩下,右腳跳兩下左手叉腰,左手舉起來,向左彎彎腰。右手叉腰,右手舉起來,向右彎彎腰。
2、各種方位感知左、右。
師:剛剛通過嬉戲教師發覺你們能很快區分出左右,現在我們再來試試。。。。。。
師說學生做
在第一排中,坐在最左邊的是誰?(學生找,點到名的同學請站起來)
第一排最右邊的是誰?
其次排從右數第3個孩子是誰?
從左往右數第5個孩子是誰?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自己邊動手操作邊用語言表達,說與做相結合,有效地培育學生動手力量和表達力量,并在勝利中感到喜悅。】
三、整理應用,內化提高
1、師:小朋友們真聰慧,很快就能區分左右。我們要用學到的學問去幫忙一只得意的小螞蟻,看看小螞蟻遇到了什么困難?
課件展現課本13頁第六題練習題。
小組爭論(教師參加聽取信息)
2、師:小螞蟻的問題解決了,可教師這里也有一個問題
教師舉起左手,教師舉的是哪只手?
同桌相互說說。
請學生面對面,都舉起右手?讓學生思索;你發覺了什么?
3、課本13頁練習:生活中的左右
師:生活中也有這種狀況,走樓梯時靠哪邊行走!靠誰的右邊?
我們很快就要成為少先隊員了,行隊禮時應當舉哪個手?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成課后作業,既有利于學問的穩固,又有利于減輕學生的課外作業負擔,既強化了新知,有提高了興趣,真正做到了課雖終而趣尤濃。】
四、回憶整理,反思提升
今日我們學習了什么?這節課你認為哪個小朋友表現得好?也可以說說你自己。
一年級數學課件1700字范文3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31、32頁
教學目標:
1、經受比擬100以內數的大小的過程,把握比擬100以內數的大小的方法。
2、培育學問遷移和抽象概括的力量。
3、在學習活動中,獲得勝利的體驗,進一步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親密聯系。
教學重難點:
兩位數的大小比擬方法
教學預備:
小玻璃球50個,教學情景圖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提醒課題
談話:前面我們已經熟悉了100以內的數,你能任意地說出一個別100以內的數嗎?(指定三四人說一說)教師手里有很
多小玻璃球,你們猜猜看可以用100發內的哪個數表示。我們一起來數一數,看小朋友們猜得怎么樣。下面請你們也抓
一把小玻璃球先猜一猜有多少個,然后再數一數是多少。剛剛這幾個同學說的這些數誰大誰小呢?今日這節課我們就一
起來學習比擬數的大小。
板書課題:比擬數的大小
二、創設情境,探究新知
1、教學例題圖。提問:今日小松鼠和小兔去海邊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你能看著圖說出它們做了一件什么事嗎?你還
看到了什么?
看著這幅圖你想知道什么?
小松鼠和小兔比誰拾得多呢?你是怎樣想的?
2、合作溝通
談話:請把你的想法先說給小組同學聽一聽(小組內溝通)。
誰情愿把你的想法說給大家聽一聽(在班內溝通)。
3、談話:在這道題里比擬哪一個小動物拾的貝殼多就是比擬38與46哪一個數大。
你能用一個數學符號表示它們之間的大小關系嗎?
教師板書:4638
指定學生上黑板>。
全班學生讀一讀算式46>38。
談話:教師這里還有幾組數,你們能比擬出它們的大小嗎?請翻開書第37頁“試一試”看著計數器比擬兩組數的大小。
(學生在書上完成并匯報結果。)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三、穩固練習
1、“想想做做”第2題。
讓學生看著計數器把數先填出來,然后再比擬數的大小。
指名匯報。
2、“想想做做”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同桌學生相互檢查。
3、“想想做做”第1題。
提問:我們再來看看,小白菜又給同學們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你們能答復嗎?
你能說一說六十幾有哪些數?(按挨次說一說)這些數與六十相比,比六十大還是小?比七十呢?
口答:四十幾在幾十與幾十之間?八十幾比幾十大,比幾十小?
4、“想想做做”第4題。
指定一個學生(座位號是兩位數的)說出自己的座位號。談話:他的座位號是兩位數(板書:兩位數)。請座位號是兩
位數的同學都站起來。其他同學的座位號是幾位數?
寫出三個個位上都是6的兩位數。
學生寫好后教師提問:你寫了哪三個數?誰最大?誰最小?你能把這三個數按肯定的挨次排列嗎?
(這個學生在黑板上排,其余學生裝在座位上排)
為什么這樣排?(可以從小到大,也可以從大到小排)
個位上是6的兩位數有幾個?(順次說一說)
寫出三個十位上都是6的兩位數,比一比哪個最大,哪個最小。
讓學生多獨立完成后再相互溝通。
5、“想想做做”第5題。
獨立填寫后,在小組內相互溝通。
6、嬉戲(排路隊)
談話:小朋友們你們還想寫數嗎?請你們每人再寫一個數。在小組里比一比誰寫的數最大,誰寫的數最小。
排路隊:出示路隊旗(旗上分別寫著:“比30大而比60小的數”“比30小的數”、“比60大的數”)
依據剛剛自己寫的數到前面來排隊,然后排著整齊的路隊下課。
一年級數學課件1700字范文4
【熟悉三角形、平行四邊形】
預習要求:看教科書第2—3頁,做一做練習一第1-3題。
教學目標:
1.通過把長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等活動,直觀熟悉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知道這兩個圖形的名稱;并能識別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初步知道它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2.在折圖形、剪圖形、拼圖形等活動中,體會圖形的變換,進展對圖形的空間想象力量。
3.在學習活動中積存對數學的興趣,增加與同學交往、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
直觀熟悉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知道它們的名稱,并能識別這些圖形,知道它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難點:
讓學生動手在釘子板上圍、用小棒拼平行四邊形。
教學用具:
長方形模型、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紙、課件、小棒。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出示長方形問“小朋友們,誰情愿來介紹一下這位老朋友?他介紹得對嗎?”接著出示其次個圖形(正方形),問:“這個老朋友又是誰呢?”再出示圓:“它叫什么名字?這是我們已經熟悉的長方形、正方形和圓三位老朋友。我發覺你們很喜愛折紙,是嗎?今日我特意為大家預備了一個折紙的嬉戲,快樂嗎?
二、啟發思維、引出新知
1.熟悉三角形
(1)教師出示一張正方形紙,提問:這是什么圖形?
學生答復:這是正方形。
師:你能把一張正方形紙對折成一樣的兩局部嗎?
學生活動,教師巡察,了解學生折紙的狀況。
組織學生溝通你是怎樣折的,折出了什么圖形?
師:我們現在折出來的是一個什么圖形呢?
生答:三角形。
師:小朋友們一下就熟悉了我們的新朋友。對了,這就是三角形。出示并貼上三角形。
板書:三角形
(2)提問:這樣的圖形似乎在哪兒也看到過?想一想?
先在小組里溝通。學生答復。
教師也帶來了幾個三角形。
師小結: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物體的面是三角形面,只要小朋友多觀看,就會有更多的發覺。
2.熟悉平行四邊形
(1)這是一張什么外形的紙?(演示長方形紙)怎樣折一下,把它折成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
(2)學生先想一想,然后同桌商議著試折。教師巡察
(3)溝通。你們會像他一樣折嗎?
(4)折好后把兩個三角形剪下來。要想知道這兩個三角形是不是完全一樣,你能有什么方法?(把它們疊在一起)這就是完全一樣。
(5)現在我們手里都有這樣兩個一樣的三角形,用它們拼一拼,看看能拼出什么圖形?學生分組活動,教師巡察。
溝通探討。同學們可能拼出以下幾種圖形:三角形、長方形、四邊形、平行四邊形。每消失一種拼法,請一位同學在投影儀上向大家展現。
師:這個圖形真美麗,它叫什么名字呀!這個圖形就是我們要熟悉的另一個新朋友——平行四邊形。(出示圖形,并板書:平行四邊形)(板書)
出示一個長方形的模型,提問:“這個圖形的面是一個什么圖形?”學生答復后,教師將這個長方形輕輕拉動,這時消失的是一個平行四邊形。提問:“現在這個圖形的面變成了一個什么圖形?”
小結:我們已經熟悉了長方形,其實只要把它略微變一變,就是一個平行四邊形了,你看:(演示長方形變平行四邊形)。對我們生活中有許多地方就利用了平行四邊形可以變的特點制作了許多東西,如:籬笆、樓梯、伸縮門、可拉伸的衣架等。
三、體驗深化
(P3做一做2)畫出自己喜愛的圖形
三、練習穩固
(1)練習一第1題。教師在大屏幕上出示練習一第1題圖,學生分組找學過的平面圖形并涂一涂,最終全班溝通;
(2)練習一第2、3題。學生獨立完成。
板書設計
熟悉圖形(二)
三角形平行四邊形
一年級數學課件1700字范文5
教學內容:
教材第36頁例3的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所表示的意義,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的欲望。
2、能正確地讀、寫出100以內的各數。
重點難點:
正確的讀、寫100以內的數,把握寫數、讀數的方法。
教具預備:
計數器1個小棒100根鉛筆24枝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數數。
(1)一個一個地數,從27數到50,從85數到l00。
(2)十個十個地數,從30數到60,從20數到100。]
2、看題口答。
(1)()個一是一十,十里面有()個一。
(2)()個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個十。
(3)6個十和2十一組成()。
(4)2個十和5個一組成()。
(5)75里面有()個十和()個一。
3、教師報數,學生擺小棒。
16,25,50,68。
二、新授。
(1)出示計數器。
教師;計數器從右邊起,第一位叫個位,其次位叫十位,并在計數器上分別貼上“十位”、“個位”。
(2)教師出示2捆鉛筆和4枝鉛筆。
這里共有幾枝鉛筆?(有24枝),有幾個十枝和幾個一枝。(2個十枝和4個一枝)
[學生答復后,教師分別把2捆鉛筆和4枝鉛筆分別掛在十位和個位上,接著問:“計數器上應當怎樣表示呢?”]
寫數時,要先寫十位,再寫個位.十位上是幾,就寫幾;個位上是幾,就寫幾,這個數寫作“24”。
[讀數時,先讀十位數,再讀個位敷。十位上是幾,就讀幾十;個位上是幾,就讀幾,這個數讀作二十四,學生跟讀兩遍。]
1、教學例3。
(1)第一行3題讓學生獨立完成,讀給同桌的同學聽,教師巡察指導。
(2)其次行第1題教師引導學生觀看,十位上有4十珠子。個位上一個也沒有,試問;這個數該怎么寫呢?學生答復后,教師強調,“這個數十位上是4,就寫4,個位上一個也沒有,就寫0”。因此寫作:“40”讀作“四十”。
(3)其次行第2、3題讓學生嘗試,說給同桌的同學聽。教師提問個別同學,集體訂正。
[教師強調,寫數的時候,有幾個十,就在十位上寫幾,個位上一個也沒有就寫“0”占位,如30、40、50……個位上都寫“0”。若這些數個位上不寫“0”行嗎?為什么?]
(4)爭論:33中的兩個“3”的意思一樣嗎?各表示什么?為什么同一數字表示的意義卻不同呢?
2、教學100的讀寫。
(1)出示10捆小棒與計數器。
[提問:這里一共有幾捆小棒?幾個10?10個十是多少?
教師把10擁小棒捆成一大捆,掛在百位上邊。
問一百該怎么寫呢?
引導學生說出;先在百位上寫“l”,十位與個位上都寫“0”這個數寫作“100”讀作“一百”。]
(2)教師告知學生計數器上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其次位是十位,第三位就是百位。
3、小結。
寫數、讀數都要從高位起,即從左邊起,按數位挨次寫,個位或十位上一個也沒有寫數時要寫“0”占位。
三、穩固練習。
1、“做一做”第2題(課本第37頁)。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提問個別同學:該如何寫數,你是怎么想的?集體訂正。]
2、做嬉戲:接通電話
四、布置作業:練習八第5-7題。
板書設計:
讀數、寫數
寫數時有幾個十就在十位上寫幾,有幾個一就在個位上寫幾。
個位上一個也沒有就在個位上寫0。
讀數時,十位上有幾個十就讀“幾十”,個位上有幾個一就讀“幾”。
教學反思:
在情境中引入讀寫數的必要性,又通過計數器讓學生熟悉數位,明確讀數和寫數都要從高位起,從而把握了讀數寫數的方法,通過擺小棒和撥計數器上的珠子的實際操作讓學生理解了各個數位上的數字所表示的含義,深化了對數及數位的理解,把握了100的讀寫方法。
一年級數學課件1700字范文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受計算方法的過程,能正確地進展計算。
2.使學生在觀看、操作中逐步培育探究、思索的意識和習慣。通過算法多樣化,培育學生的創新意識。
3.使學生能運用學問解決生活里的實際問題,體會數學的作用,初步培育數學的應用意識。教學過程:
一、嬉戲導人,激發興趣
談話:小朋友,你們喜愛做嬉戲嗎?現在我們來玩一玩,好不好?
師一邊拍手一邊有節奏地說:小朋友,我問你,9和幾湊滿十?
學生:邵教師,告知你,9和1湊滿十
[評析:輕松開心的課堂氣氛為新課的教學奠定了良好的根底,對口令嬉戲不但復習了10的組成,也為學生探究8、7加幾的算法供應了依據。]
二、操作探究,學習新知
1.教學小號圖。
(1)提問:這是一幅小號圖,誰能說說這幅圖的意思?
你能提出一個用加法計算的問題嗎?怎樣列式?
[評析:讓學生先說一說圖意,再提出問題,旨在培育學生搜集信息、提出問題的力量。]
(2)提問:8+7等于幾?你能從圖上看出來嗎?在小組里說一說。
(3)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學生溝通,可能會有下面的想法:
①一個一個數出來的。
②左邊8個加2個是10個,10個加5個是15。
③右邊7個加3個是10個,10個加5個是15個。
④兩個盒子一共20格,現在空掉5格,就是15個。
⑤8+7=8+2+5=15。
⑥8+7=7+3+5=15。
學生在溝通第②、③種方法時電腦動畫演示小號移動的過程。
[評析:教師充分利用主題圖的作用,讓學生自主探究8+7的計算策略。以上不同的算法反映了學生的三種認知水平:第①種算法表現出動作把握傾向,認知水平有待提高;第②③④種算法表現出圖形把握傾向,這些學生對圖形有較強的觀看力和想像力;第⑤⑥種算法表現出符號把握傾向,這些學生具有抽象思維力量,認知水平較高。]
2.教學小棒圖。
(1)小朋友想出了許多方法計算8+7=15,那你們想不想知道小青椒和小蘑菇是怎樣想的?
小青椒是用擺小棒的方法計算的,請你們在小組里說一說,它是怎樣想的?指名說一說。
動畫演示,學生填出方框里的數。
(2)小蘑菇的想法和小青椒有點不一樣,請你們在小組里說一說它又是怎樣想的?指名溝通。
[評析:設置一個幫忙小青椒和小蘑菇的情境,讓學生填出方框里的數,有利于培育學生助人為樂的美德,同時使學生的認知水平在原有根底上得到進展。]
(3)這兩種方法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有什么一樣的地方?小結:這兩種方法都是湊十法。
3.(1)教學想想做做第1題。
請小朋友先用學具擺一擺,再計算。學生完成后溝通。
(2)(電腦出示想想做做第2題)下面我們來做個圈十嬉戲。先圈出10個,再計算。
(3)教學想一想。提問:不看圖、不擺小棒,你們會這樣想嗎?請你在書上填一填。
提問:計算8+9還可以想哪些有聯系的算式?
誰來說一說。學生可能想到:
①由于9+8=17,所以8+9=17。
②由于9+9=18,所以8+9=17。
③由于8+10=18,所以8+9=17。
④由于17-9=8,所以8+9=17。
[評析:讓不同的學生表現不同的思維過程,使他們獲得積極的學習體驗,感受勝利的歡樂,同時使他們的制造性思維得到進一步進展。]
(4)小結:我們計算8+9的時候可以想以前學過的算式,這個方法真不錯。(電腦出示想想做做第4題)你能很快算出這些題的得數嗎?
學生口答。
[評析:通過題組比照,使學生熟悉到較小數加較大數,可以利用學過的算式直接算出得數,同時體會兩個數相加,交換位置,和不變。]
三、查找規律,穩固新知
1.電腦出示8加幾的題目,學生口答,引導學生發覺,只要把加上的數分成2和幾,就知道得數是十幾。小結:發覺了這個規律,就會算得又對又快。
[評析:給學生供應豐富的學習素材,讓他們去觀看、比擬,從而發覺8加幾得數的規律,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口算速度,同時也培育了學生探究、思索的習慣。]
2.電腦出示7加兒的題目。提問:那么7加幾有這樣的規律嗎?誰能很快算出這些題目的得數?
3.組織口算競賽男女生各派一名代表,其余打手勢。
四、聯系生活,解決問題
提問:光會計算還不夠,我們還得學會開動腦筋,用學到的學問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你們看,面包房里有3袋面包,第一袋裝了9個,其次袋裝了8個,第三袋裝了6個。幼兒園王阿姨要為班上15個小朋友預備點心,你覺得買哪兩盒比擬適宜?在獨立思索的根底上組織學生溝通。
小結:運用數學學問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而且,只要肯動腦筋,解決問題的方法往往不止一種。
[評析:教師從現實生活中提出了一個富有挑戰性的問題,學生需要在詳細的情境中,作出分析、估量和推斷。問題解決的過程使學生獲得勝利的喜悅,同時也增加了學習數學的信念,進展了求異思維,培育了實事求是的態度和創新精神。]
總評:本課的教學,沒有嚴謹的計算方法的講解和反復的、標準化的算理語言的訓練。教師允許學生用適合自己思維特點的形式思索,探究計算方法,形成解決問題的一般策略。學生在獲得根本的數學學問和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度等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進展。學生的學習活動是一個生動活潑的、生動的和共性化的過程。
一年級數學課件1700字范文7
一、教學內容
數學樂園(人教版一年級上冊82頁、83頁)
二、教學目標
1、進一步把握10以內數的挨次、組成及計算,區分它們的基數、序數的含義。
2、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培育有條理地進展思索的力量。
3、經受數學學問的應用過程,感受自己身邊的數學學問,體會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三、活動內容
1、走數學迷宮。
2、對口令、拍拍手。
3、小郵遞員。
4、排排坐比反響。
5、采花蜜練推斷。
6、看圖列式。
7、思維拓展。
四、教學預備
CAI課件、水彩筆、、口算卡片。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實踐活動課
教師:同學們,數學樂園開園了,你們想和教師一起去做嬉戲嗎?
(板書課題:數學樂園)
【設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對于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來說,設置懸念,帶入一種情境,最簡單激發學生的奇怪心和求知欲,營造一個有利于學生主動學習的良好氣氛,引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參加意識。】
二、活動流程
(一)走數學迷宮
復習0—10各數的熟悉
A、說數。教師:遠處走來一群數字寶寶,熟悉它們就請大聲讀出來!
B、用數。教師:你能用其中的一個或幾個說一句話嗎?
C、找數。啟發學生:生活中,你在哪里見過這些數字呢?
小結:是呀,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讓我們一起在嬉戲中去發覺數學,感受它給我們帶來的無窮樂趣吧!
D、排數。(課件出示:迷宮圖)
教師:到數學樂園去的路許多,讓我們跟著小白兔由入口進入迷宮,按1、2、3……9的挨次走,米老鼠和唐老鴨會分別在兩個出口處迎接我們呢!
學生四人為一學習小組爭論,然后用不同色的水彩筆在答題紙上畫出不同路線。比一比看哪組想的最多,展現設計路線最多的作業紙,進展嘉獎。
E、找規律。引導學生找出其中的規律。
教師:同學們,不管根據哪種路線走,怎樣才能確保不迷路順當走出迷宮呢?
【設計意圖:通過讀數、用數、找數、排數幾個環節,讓學生了解數學就在自己身邊,數學是有用的,學好數學是必要的,也是很有意思的,從而情愿并且想學數學。】
(二)對口令、拍拍手
教師:我們最終來到了數學樂園,這里有許多小動物想與我們一起玩呢!讓我們跟著小猴淘淘一起來玩第一個嬉戲。
A、對口令。一位小朋友到前面抽一張卡片問:我出幾?你對幾?幾和幾組成幾?
B、拍拍手。一位小朋友到前面抽一張卡片,然后拍手,其余的人也拍手對出卡片上的數。
【設計意圖:一年級學生嫻熟把握數的組成,對于計算加減法很有幫忙。通過對口令、拍手嬉戲起到了強化作用。】
(三)小小郵遞員
教師:同學們看,誰騎著摩托車來到了樂園?你們能幫幫郵遞員叔叔把信投進信箱里嗎?
教師問:怎樣才能把“信”送到正確的信箱里呢?只要把“信”(即口算卡片)上的題目得數算出來,得數是幾,就把“信”投到標有這個數的信箱里。
1、學生從抽屜里拿出一封“信”(即口算卡片),在音樂聲中分組走上講臺送“信”。留意:有的卡片上面的得數不是信箱的標號,是沒法送出的信。對于沒有送出的信,讓學生說說為什么送不出去。
2、檢查送信嬉戲的正確性。
【設計意圖:加減法的口算是否流利,直接影響到今后學生解決問題的速度,所以一年級的口算重在練習他們的速度快和精確性。這個嬉戲,即要求學生快速把“信”送到,又要求學生必需送對,側重了對這兩方面的訓練。】
(四)排排坐
全班起立。從前往后報數,教師提問:
1、請這一組的前面3個小朋友站起來。請第3個小朋友拍四下手。
教師:這句話里兩個“3”,含義一樣嗎?“3”個小朋友,表示什么?第“3”個小朋友,表示什么?
2、請從前往后數第1個、第3個、第5個、第7個小朋友站出來,我們一起來做個嬉戲。
3、請從后往前數第2個小朋友站起來,你們組有女生幾人?有男生幾人?合起來一共有幾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4、請從前往后數第2個小朋友站起來,你前面有幾個人?你后面有幾個人?合起來一共有幾個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有效地復習了基數、序數的概念,教學生加以區分。通過“從前數第2個”和“從后數第2個”地比照,讓學生了解數數時方向不同,得到的結果也不一樣。同時,第三個環節和第四個環節都是求和,但題型有所不同,通過比照練習教學生敏捷解決生活問題。】
(五)采花蜜(課件出示動畫圖)
教師:草地上有許多鮮花,蜜蜂正忙著采蜜呢!假如算式沒有問題,蜜蜂就能采到花蜜飛走了。它們都能順當采走花蜜嗎?
5+3+2=108+2—1=55—4—1=05—3+2=10
【設計意圖: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題型的練習,引導學生看清符號,明確運算步驟,重視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六)看圖列式(課件出示動畫圖)
先引導全班學生說圖意,再指名列出算式,集體訂正。
A、白兔圖(加法:6+2=8)
B、天鵝圖(減法:7—3=4)
C、松鼠圖(一圖四式:5+3=83+5=88—5=38—3=5)
【設計意圖:
讓學生完整的描述一個數學問題,重視培育學生正確描述數學問題的意識和力量,加強學生的數學理解力量和規律思維力量,為今后學習應用題打根底。】
(七)思維拓展
教師:同學們,聰慧屋的小博士在等著我們呢?他出了一個思索題來考考大家,你能解答它嗎?
提示學生從最下面的空思索,從較小的數思索。
三、活動小結
教師:今日我們在“數學樂園”玩得開不快樂?在我們玩的嬉戲中運用了前面所學的10以內數的熟悉和加減法的學問。等以后我們學會更多的學問,教師再帶大家到“數學樂園”里來玩,好嗎?!
【設計意圖:常見的數學嬉戲是用于調整課堂氣氛,而我設計的整堂課的嬉戲活動融學問性、思維性和制造性于趣味之中,旨在拓展學生的學問面,讓學生學得也輕松自然、興趣盎然。】
一年級數學課件1700字范文8
教材:人教版一年級(上冊)
任教學科:數學
任教年級:一年級
第一單元:預備課
單元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教學內容是第2——8頁的內容
單元教學目標:
1、通過數數活動中,了解學生數數的水平以及對數數的根本方法的把握狀況,幫忙學生初步了解計數物體個數的根本方法。
2、在比擬物品多少的活動中,了解學生對”同樣多””多或少”等含義的理解程度以及比照較物體多少的根本方法的把握狀況,幫忙學生體驗一些詳細的比擬方法。
3、了解學生語言表達狀況,傾聽力量以及常規習慣,為教師有效把握教學起點做好預備。
單元教學重、難點
1、幫忙學生建立有序觀看的意識,進展數數方法的指導。
2、滲透一一對應的比擬方法,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擬物體的多少.
單元課時安排:約2課時
NO:1
教學內容:第2——5頁(數一數)
教學目標:
1、在計數物品數量的活動中,初步了解學生對數數的理解狀況,使學生初步學會數數的根本方法。
2、幫忙學生了解學校的生活,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習興趣。
3、對學生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并逐步養成認真觀看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初步建立數感,培育學生的觀看力量和口頭表達力量及合作與參加的意識。
教學難點:
能正確數出圖中事物的個數,培育學生有序數數的思想.
教學預備:ppt。
教學過程:
一課前自學2-3
自學提示:
1這幅圖上都有些什么?(從圖中你看到了什么?)
2分別數出你所看到的物體的個數
3跟同桌說說?
二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激發興趣
(1)數數:從1數到10
(2)師:這是一所美麗的小學校,今日是開學第一天,小朋友們高快樂興地上學來了,看看圖中都有什么?
2引導學生逐一數出1至10的人和物
師:大家都會數啊!真不錯,我們能不能根據肯定的挨次,先數數數目比擬小的,再數數目較大的.
(1)數出數量是1的事物
一面國旗,用數字1表示.
找一找,圖中還有什么可以用數字1表示.
(2)數出其他數量的事物
注:數數量是3以上的人或物時,讓學生說說是怎么知道其數量的?
讓學生到臺上數數看
師:小朋友們,你們發覺這樣數有什么好處嗎?
師:假如以后讓你數數,你準備怎么做?(適時滲透有序數數的方法)
三認讀1至10各數
(1)同桌相互讀一讀
(2)數身邊的數
師:這幅圖中這么多事物能用數表示,在我們四周或生活中有沒有可以用數來表示的事物?
(3)說一句帶數的話
四小結
NO:2
教學內容:比多少(第6―――8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熟悉一一對應,知道”同樣多”的含義,初步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擬物體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義.
2、通過聽故事,培育學生團結友愛,相互關懷,幫忙的良好品德.
3、通過操作,觀看,初步體驗數感,體驗合作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初步體驗一一對應思想,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擬物體的多少.
教學預備:
師:數字卡片一套(1―――10),小豬、小免卡片各一張,錄音機
生:學具盒一個,數字卡片一套(1-10)
教學過程:
一、課前自學:
看圖編一個簡短的故事,并說給同桌聽.
二、主動探討,獲得新知
請小朋友看一看,在我們班中,是男同學多,還是女同學多。還是一樣多?你是怎么知道的`?今日,我們就來一起學習比擬多少。
板書課題:比多少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出示小免、小豬的卡片各一張并板書在黑板上,
問:瞧,這是誰?他們倆預備去干什么?誰來猜一猜?
師:那么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小豬怎么說?(放錄音:小朋友,我和小免正預備去參與義務勞動呢!)小朋友,你們想一起去看看嗎?
2、引導觀看,初步感知
A:出示書中第6面的圖畫:
問:小朋友們,你們看到了什么?有多少呢?
(學生數一數)
B:問:小免去搬磚,有幾只小免,有幾塊磚,小免和磚誰多?你是怎么知道的?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嗎?
師:這樣一個對著一個,都沒有多余的,我們就說小免和磚的塊數怎么樣?(一樣多)
3、動手操作,理解新知
(1)師引導學生擺”同樣多”
第一行擺6個三角形,請學生擺圓和三角形同樣多
(2)小結:像這樣一個三角形對一個圓,這樣的比擬方法,我們稱它為”一一對應”
4教學”多””少”
(1)圖上有幾只小豬?一共有幾根木頭?
(2)一個小豬對一根木頭比,誰多誰少?
木頭多,小豬少
師:我們還可以說木頭比小豬多,換一句話說就是,小豬比木頭少
(3)圖上還可以比什么?
5操作
(1)第一行擺5個三角形,其次行擺圓
圓比三角形多2個
(2)第一行擺6個五角星,其次行擺圓
五角星比圓多1個
三、穩固
1、說一說
問:請你再認真看一看圖,你還能用多或少說一句話嗎?(4人小組爭論后匯報,可以不舉手,誰先站起來誰就先說)
2學生完成第8頁的1――――4題。
四總結
今日我們學習了比多少,知道在比擬時,可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應試準備的體育經紀人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4年籃球裁判員現場表現試題及答案
- 無人機飛行考場環境適應性試題及答案
- 足球裁判員規格要求試題及答案
- 精進模具設計師資格考試的復習策略試題及答案
- 種子繁育員行業人才市場分析試題及答案
- 模具設計中的主要挑戰與應對措施試題及答案
- 2023屆河北省“五個一”名校聯盟高三上學期12月聯考歷史試題及答案
- 救生員考試生存技能與試題答案
- 游泳救生員普及知識與考試試題及答案
- 【正版授權】 IEC 60268-5:2003/AMD1:2007 EN-FR Amendment 1 - Sound system equipment - Part 5: Loudspeakers
- 醫院培訓課件:《血管超聲在通路中的應用》
- 2024年職業技能測試題庫500道附答案【黃金題型】
- 【數學】不等式的基本性質說課課件 2023-2024學年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下冊
- 汽車吊吊裝專項施工方案
- 第六課 呵護花季激揚青春
- MOOC 大學英語聽說譯-河南理工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2024年)肺栓塞的護理課件
- 35KV電纜入地綜合項目工程綜合項目施工組織設計
- 中國MEMS流量傳感器行業市場現狀分析及競爭格局與投資發展研究報告2024-2029版
- 墻體底部返潮處理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