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痰藥的學習教案_第1頁
化痰藥的學習教案_第2頁
化痰藥的學習教案_第3頁
化痰藥的學習教案_第4頁
化痰藥的學習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化痰藥的學習教案第1頁/共70頁概念凡能祛痰或消痰,治療痰證為主要作用的藥物,稱化痰藥以制止或減輕咳嗽和喘息為主要作用的藥物,稱止咳平喘藥第2頁/共70頁作用化痰藥:化痰止咳平喘藥:止咳平喘第3頁/共70頁適應證化痰藥:痰證止咳平喘藥:咳嗽,喘息第4頁/共70頁分類化痰藥止咳平喘藥第5頁/共70頁使用注意痰中帶血等有出血傾向者,慎用溫燥之性強烈、刺激性的化痰藥麻疹初起見表證者,不宜單用止咳藥第6頁/共70頁化痰藥第一節第7頁/共70頁作用溫化寒痰清化熱痰潤燥化痰第8頁/共70頁適應證寒痰,濕痰熱痰燥痰第9頁/共70頁使用注意常配健脾燥濕藥、理氣藥溫燥之品不宜用于熱痰、燥痰之證寒涼之品不宜用于寒痰、濕痰之證第10頁/共70頁半夏天南星禹白附白芥子旋覆花白前、前胡皂莢第11頁/共70頁半夏《神農本草經》第12頁/共70頁藥物來源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半夏的塊莖生半夏姜半夏清半夏半夏曲法半夏第13頁/共70頁性味歸經辛,溫。有毒歸脾、胃、肺經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外用消腫止痛第14頁/共70頁功效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外用消腫止痛第15頁/共70頁應用1.濕痰,寒痰證本品燥濕化痰,溫化寒痰,為治濕痰、寒痰的要藥。濕痰咳嗽——配陳皮等(二陳湯)濕痰眩暈——配天麻、白術等痰熱咳嗽——配黃芩、瓜蔞、貝母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外用消腫止痛第16頁/共70頁應用2.嘔吐證本品降逆和胃止嘔,為止嘔要藥。尤善治胃寒、痰飲嘔吐。胃寒痰飲嘔吐——配生姜胃虛嘔吐——配人參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外用消腫止痛第17頁/共70頁應用3.結胸,梅核氣,心下痞等本品燥濕化痰,散結消痞。結胸——配瓜蔞、黃連(小陷胸湯)梅核氣——配厚樸、紫蘇、茯苓等心下痞——配黃芩、黃連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外用消腫止痛第18頁/共70頁應用4.癭瘤痰核、癰疽腫毒及毒蛇咬傷本品內服化痰散結,外用消腫止痛。癭瘤痰核——配海藻、昆布癰疽腫毒等——生品外用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外用消腫止痛第19頁/共70頁用法用量5~10g,宜制過用,外用適量清半夏長于化痰姜半夏長于降逆止嘔法半夏長于燥濕且溫性較弱半夏曲有化痰消食之功竹瀝半夏有清化熱痰之功第20頁/共70頁使用注意反烏頭陰虛燥咳,血證,熱痰,燥痰宜慎用第21頁/共70頁特點燥濕化痰,為治濕痰、寒痰的要藥性降,降逆氣,和胃止嘔,為止嘔佳品消痞散結第22頁/共70頁天南星《神農本草經》第23頁/共70頁藥物來源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天南星的塊莖第24頁/共70頁性味歸經苦、辛,溫。有毒歸肺、肝、脾經燥濕化痰祛風解痙外用消腫止痛第25頁/共70頁功效燥濕化痰,祛風解痙;外用消腫止痛第26頁/共70頁應用1.頑痰,濕痰,寒痰證本品溫燥之性強,燥濕化痰。頑痰——配半夏、枳實等(導痰湯)痰熱者——配黃芩、瓜蔞等燥濕化痰,祛風解痙;外用消腫止痛第27頁/共70頁應用2.風痰證本品善祛風痰而止痙。眩暈——配半夏、天麻中風——配半夏、白附子破傷風——配白附子、天麻、防風等燥濕化痰,祛風解痙;外用消腫止痛第28頁/共70頁應用3.癰疽腫痛,毒蛇咬傷本品外用消腫散結止痛。癰疽腫毒等——生品外用毒蛇咬傷——配雄黃燥濕化痰,祛風解痙;外用消腫止痛第29頁/共70頁用法用量5~10g宜制過用外用適量第30頁/共70頁使用注意陰虛燥痰忌用孕婦忌用第31頁/共70頁特點苦溫燥烈,作用較強,善治頑痰證善治風痰而解痙第32頁/共70頁禹白附《中藥志》第33頁/共70頁藥物來源天南星科獨角蓮的塊莖第34頁/共70頁性味歸經辛、甘,溫。有毒歸胃、肝經祛風痰燥濕痰止痙止痛解毒散結第35頁/共70頁功效祛風痰,燥濕痰,止痙,止痛,解毒散結第36頁/共70頁應用1.中風,驚風癲癇,破傷風本品燥濕化痰,善祛風痰而解痙。中風口眼歪斜——配全蝎、僵蠶等破傷風——配天麻、防風、天南星等祛風痰,燥濕痰,止痙,止痛,解毒散結第37頁/共70頁應用2.頭痛、偏頭痛本品其性上行,善祛頭面之風,止頭痛。——配白芷、川芎等祛風痰,燥濕痰,止痙,止痛,解毒散結第38頁/共70頁應用3.瘰疬痰核本品化痰解毒散結。——單用祛風痰,燥濕痰,止痙,止痛,解毒散結第39頁/共70頁應用4.毒蛇咬傷本品解毒散結。——外敷祛風痰,燥濕痰,止痙,止痛,解毒散結第40頁/共70頁用法用量3~5g研末服,0.5~1g外用適量第41頁/共70頁使用注意孕婦忌用第42頁/共70頁特點善引藥勢上行,能升能散,尤善治頭面部諸疾第43頁/共70頁白芥子《名醫別錄》第44頁/共70頁藥物來源十字花科白芥的種子第45頁/共70頁性味歸經辛,溫歸肺、胃經溫肺化痰利氣散結第46頁/共70頁功效溫肺化痰,利氣散結第47頁/共70頁應用1.寒痰喘咳,懸飲本品溫肺散寒,利氣祛痰。寒痰喘咳——配萊菔子、蘇子

(三子養親湯)懸飲——配甘遂、大戟(控涎丹)溫肺化痰,利氣散結第48頁/共70頁應用2.肢體麻木、關節疼痛本品祛經絡之痰而通絡止痛。——配馬錢子、沒藥等(白芥子散)溫肺化痰,利氣散結第49頁/共70頁應用3.陰疽,流注本品祛痰散結消腫。——配肉桂、熟地、鹿角膠等(陽和湯)溫肺化痰,利氣散結第50頁/共70頁用法用量3~6g外用適量第51頁/共70頁使用注意久咳肺虛及陰虛火旺者忌用消化道潰瘍、出血者及皮膚過敏者忌用第52頁/共70頁特點辛溫走散,能利氣機,通經絡,化寒痰第53頁/共70頁旋覆花《神農本草經》第54頁/共70頁藥物來源菊科旋覆花或歐亞旋覆花的頭狀花序第55頁/共70頁性味歸經苦、辛、咸,微溫歸肺、胃經降氣化痰降逆止嘔第56頁/共70頁功效降氣化痰,降逆止嘔第57頁/共70頁應用1.痰涎壅肺,咳嗽痰多本品降氣化痰。寒痰者——配蘇子、半夏熱痰者——配瓜蔞、黃芩降氣化痰,降逆止嘔第58頁/共70頁應用2.噫氣,嘔吐本品善降胃氣而止嘔噫。——配代赭石、半夏、生姜等

(旋覆代赭湯)降氣化痰,降逆止嘔第59頁/共70頁用法用量5~10g宜布包第60頁/共70頁特點“諸花皆升,旋覆獨降”,主降氣第61頁/共70頁白前

前胡《名醫別錄》《名醫別錄》第62頁/共70頁藥物來源白前:為蘿摩科柳葉白前或芫花葉白前的根莖及根(無圖)前胡:為傘形科白花前胡或紫花前胡的根第63頁/共70頁性味歸經白前:辛、苦,微溫。歸肺經前胡:苦、辛,微寒。歸肺經第64頁/共70頁功效白前:降氣化痰前胡:降氣化痰,宣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